现代设计:过去长期的传统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是传统设计的深入,丰富和完善。
随着设计实践经验的积累,设计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设计工作包括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产生了质的飞跃,为区别于过去常用的传统设计理论和方法,人们把这些新兴理论与方法称为现代设计。
目前现代设计方法所指的新兴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设计方法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动态设计,有限元法,工业艺术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并行工程,价值工程,反求工程设计,模块化设计,相似性设计,虚拟设计,疲劳设计,三次设计,摩擦学设计,绿色设计等。
比较传统设计方法,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特点如下:程式性 创造性 系统性 最优化 综合性 计算机化。
传统设计:以经验总结为基础,以长期设计实践和理论计算形成的经验、公式、图表、设计手册等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近似系数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
传统设计的缺陷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设计方案的拟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的个人经验,即使同时拟订了有限的几个方案,也难以获得最优方案;
②在分析计算过程中,由于受人工计算条件的限制,只能采用静态或近似的方法而难以按动态的方法精确计算,计算结果未能完全反映零部件的真正工作状态,影响了设计质量;
③设计工作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要求,进行产品的更新创造、功能分解和功能集成;要对能满足工作原理要求的结构进行求解,对实现功能结构的工作原理方案进行构思和系统化设计。概念设计是运用发散思维和创新思想整合梳理的过程,是一个研究和求解能实现功能要求和满足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的各种方案并最终确定最优方案的过程。创新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动态设计: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动态设计都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深层次动态设计问题正处于研究过程中。目前大型高速旋转机械屡屡发生毁机事故,而这些事故多数是在强非线性、强耦合、非稳定地条件下发生的。近年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这些机械的动态设计十分重视,这就促使动态设计从一般的动态设计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即向非稳定(慢变、参变、时滞等)、非线性、不确定、强耦合、高维、多参数的研究方向发展。由此需要采用更高深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动态设计,这对设计者而
言难度更大。
并行设计:
并行设计是并行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并行进行,是设计及相关过程并行进行,是设计及相关过程并行,一体化,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它是一种对产品及相关过程进行并行和集成设计的系统化工作模式。并行设计是一种系统的设计方法,他以集成的,并行的方式设计产品及相关过程。并行的含义是指对整个过程的自动调节控制,最优化是并行设计的主要目的。3
现代CAD技术:
现代CAD技术是指在复杂的大系统环境下,支持产品自动化设计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环境,设计工具的各相关技术的总称,它能使设计工作的实现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已达到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缩短设计周期的目的。
功能:
功能是对于某一产品的特定工作能力的抽象化描述。每一件产品均具有不同的功能,对于工业产品,使用者购买的主要是其实用功能。当人们把机械、设备、仪器看作是一系统时,功能就是一个技术系统在实现某种任务为目标时,其输入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一种产品中必然有一种转换时该产品主要使用目的所直接要求的,它就构成了该产品的主要功能,简称主功能。为实现产品主功能服务的、由产品主功能决定的一种手段功能称辅助功能。主功能和辅助功能合称为总共能
功能分析:确定总功能,将总功能分解为分功能,并用功能结构来表达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过程称为功能分析。功能分析过程是设计人员初步酝酿功能设计原理设计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而是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入不断完善的。
创新设计: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这些不同形式的形式的创新都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创新设计中提倡的是设计的创造性,一旦设计工作者提出新原理是可行的和合理的,它可以根本改变产品的结构,进而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改善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所以,产品创新设计是一种设计思想或设计观念。
1.信息集约:对产品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加工。
2.形态学矩阵:将系统功能元和局部解分别作为纵横坐标,列出形态矩阵。
3.设备坐标系:图形输出设备自身的一个坐标系。是一个二维平面坐标系,其度量单位是步长(绘图仪用)或像素(显示器用),他的整个定义域是整数域且有界
4.规格化设备坐标系:为了便于图形的处理,定义一个标准设备,因此引入与设备无关的规格化设备坐标系,采用一种无量纲的取值范围:左下角(0.0,0.0),右上
角(1.0,1.0).这样就将用户的图形数据转化成规格化坐标系中的值,使应用程序与图形设备隔离开,增强了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5.消隐处理:隐藏线,隐藏面的消除,就是确定对指定位置的观察者来说,景物中的哪些形体、面、边是可见的,哪些是不可见的。为了使计算机生成的图形能真实反映形体,必须把隐藏的部分从图中消除
6.最小势能原理:在给定外力的作用下,满足已知位移边界条件和协调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中,真正发生的位移使总势能取最小值,即总势能泛函的变分等于零
7.平均寿命: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与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统称为平均寿命,它是产品寿命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8.有效寿命: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时间,这个时期是系统主要的工作期,设备工作时间长、失效率恒定,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设计方法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1设计对象
2设计过程及程序
3设计思维
4设计评价
5设计信息管理
6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试述产品设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1设计规划阶段
2原理方案设计阶段
3技术设计阶段
4施工设计阶段
可行性报告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1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目前国内外该产品的现状及发展水平
3确定产品的技术规格,性能参数和约束条件
4提出该产品的技术关键和解决途径
5预期达到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
6预算投资费用及项目进度,期限
已知△ABC的三点坐标A(1,1)B(3,1)C(2,2),试求出该三角形绕点P(5,6)逆时针旋转60°,然后放大2倍后各点的坐标值。
依题的:PA=(-4,-5)PB=(-2,-5) PC=(-3,-4)
(△ABC)T= -4,-5 cos60° sin60° 2.33 -5.964
[-2,-5] [ -sin30° cos30°] = [3.275 -5.964]
-3,-4 1.964 -4.985
设:X=X'+5 Y=Y'+6
故: 7.33 0.964 14.66 1.928
[8.275 0.964] [2 0] = [16.55 1.928]
6.964 1.402 0 2 13.928 2.804
A=(14.66,1.928) B=(16.55,1.928) C=(13.928,2.804)
试列举出三种不同类型的表格,并说明其各自特点及在计算机中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维数表:一维数表是最简单的一种数表,其数据在程序化时可用一维数组来存取。
二维数表:二维数表有两个变量,在设计资料中比较常见,可用流程框图来处理。
多维数表:变量个数大于2的数表就是多维数表,工程手册中以三维数表为多见。用每维数组来表示一个变量,这样可以编辑存储及检取次多维数表中数据的子程序。
坐标轮换法:又叫变量轮换法,其基本原理是沿着多维优化设计空间的
每一个坐标轴作一维探索,求得最小值。坐标轮换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多维算法,大多数情况下收敛速度慢,效率低,尤其当目标函数的等值线与坐标轴出现“脊线”相交时,这种方法将完全失去求优得效能。
二阶梯度法:又称牛顿法,是一种收敛速度很快的方法,而且当计算点越来越逼近最小值时,其收敛的快速度也不改变。二阶梯度法的最大缺点是计算相当复杂,且若二阶偏导矩阵为零,其逆矩阵根本就不存在,二阶梯度法也就无效了。
单纯形法:利用只计算目标函数值求最优解的一种直接算法。
惩罚函数法
惩罚函数法也是一种使用待定乘子,使约束优化问题转换成无约束优化问题的一种间接解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原目标函数f(x),用所谓的“惩罚函数”Φ(x,m)来代替,而变成一个无约束的优化问题。Φ(x,m)=f(x)+B(x,m)=f(x)+
5—5.试述浴盆曲线的失效规律和失效机理。如果产品的可靠性提高,那么,浴盆曲线将有何变化?
(1)失效分三个阶段:1)早期失效期:早期失效期一般为产品试车跑合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失效率由开始很高的数值急剧地降到某一稳定的数值。引起这一阶段失效率特别高的原因是材料缺陷、制造工艺缺陷、检验查错等。2)正常运行期:正常运行期又称为有效寿命期。在此阶段内发生的失效一般都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3)耗损失效期:耗损失效期出现在产品使用的后期。耗损失效主要是产品经长期使用后,由于疲劳、磨损、老化等原因,已接近衰竭,从而处于频发失效状态,使失效率随时间推移而上升,最终导致产品的功能终止。
(2)如果产品的可靠性提高,则早期失效期缩短,正常运行期延长。
5—6.可靠性设计与常规静强度设计有何不同?可靠性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
(1)①设计变量的性质不同。常规设计的设计变量是确定数值的单值变量;概率设计要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其所涉及的变量为具有多值得随机变量,它们都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②设计变量运算方法不同。在常规设计中,变量运算为实数域的代数运算,得到的是确定的单值实数;在概率设计中,随机的设计变量间的运算要用概率及其分布函数的数字特征(均值和标准差)的概率运算法则进行。③设计准则的含义不同。在常规设计中,应用安全系数来判断一个零件是否安全,在计算中不考虑影响零件应力和强度的许多非确定性因素;而在概率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各个设计变量的统计分布特征,定量地用概率表达所设计产品的可靠程度,因而更能反映实际情况,更科学合理。
(2)出发点:进行可靠性设计时,往往将
常规设计方法中涉及到设计变量(如材料强度、疲劳寿命、载荷、尺寸、应力等)看成是服从某种分布的随机变量,然后根据产品的可靠性指标要求,用概率方法设计得出产品和零件的主要参数和尺寸。
现代设计:过去长期的传统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是传统设计的深入,丰富和完善。
随着设计实践经验的积累,设计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设计工作包括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产生了质的飞跃,为区别于过去常用的传统设计理论和方法,人们把这些新兴理论与方法称为现代设计。
目前现代设计方法所指的新兴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设计方法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动态设计,有限元法,工业艺术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并行工程,价值工程,反求工程设计,模块化设计,相似性设计,虚拟设计,疲劳设计,三次设计,摩擦学设计,绿色设计等。
比较传统设计方法,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特点如下:程式性 创造性 系统性 最优化 综合性 计算机化。
传统设计:以经验总结为基础,以长期设计实践和理论计算形成的经验、公式、图表、设计手册等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近似系数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
传统设计的缺陷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设计方案的拟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的个人经验,即使同时拟订了有限的几个方案,也难以获得最优方案;
②在分析计算过程中,由于受人工计算条件的限制,只能采用静态或近似的方法而难以按动态的方法精确计算,计算结果未能完全反映零部件的真正工作状态,影响了设计质量;
③设计工作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要求,进行产品的更新创造、功能分解和功能集成;要对能满足工作原理要求的结构进行求解,对实现功能结构的工作原理方案进行构思和系统化设计。概念设计是运用发散思维和创新思想整合梳理的过程,是一个研究和求解能实现功能要求和满足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的各种方案并最终确定最优方案的过程。创新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动态设计: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动态设计都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深层次动态设计问题正处于研究过程中。目前大型高速旋转机械屡屡发生毁机事故,而这些事故多数是在强非线性、强耦合、非稳定地条件下发生的。近年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这些机械的动态设计十分重视,这就促使动态设计从一般的动态设计向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即向非稳定(慢变、参变、时滞等)、非线性、不确定、强耦合、高维、多参数的研究方向发展。由此需要采用更高深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动态设计,这对设计者而
言难度更大。
并行设计:
并行设计是并行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并行进行,是设计及相关过程并行进行,是设计及相关过程并行,一体化,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它是一种对产品及相关过程进行并行和集成设计的系统化工作模式。并行设计是一种系统的设计方法,他以集成的,并行的方式设计产品及相关过程。并行的含义是指对整个过程的自动调节控制,最优化是并行设计的主要目的。3
现代CAD技术:
现代CAD技术是指在复杂的大系统环境下,支持产品自动化设计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环境,设计工具的各相关技术的总称,它能使设计工作的实现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已达到提高产品设计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缩短设计周期的目的。
功能:
功能是对于某一产品的特定工作能力的抽象化描述。每一件产品均具有不同的功能,对于工业产品,使用者购买的主要是其实用功能。当人们把机械、设备、仪器看作是一系统时,功能就是一个技术系统在实现某种任务为目标时,其输入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一种产品中必然有一种转换时该产品主要使用目的所直接要求的,它就构成了该产品的主要功能,简称主功能。为实现产品主功能服务的、由产品主功能决定的一种手段功能称辅助功能。主功能和辅助功能合称为总共能
功能分析:确定总功能,将总功能分解为分功能,并用功能结构来表达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过程称为功能分析。功能分析过程是设计人员初步酝酿功能设计原理设计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次能完成的,而是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入不断完善的。
创新设计: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这些不同形式的形式的创新都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创新设计中提倡的是设计的创造性,一旦设计工作者提出新原理是可行的和合理的,它可以根本改变产品的结构,进而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改善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所以,产品创新设计是一种设计思想或设计观念。
1.信息集约:对产品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加工。
2.形态学矩阵:将系统功能元和局部解分别作为纵横坐标,列出形态矩阵。
3.设备坐标系:图形输出设备自身的一个坐标系。是一个二维平面坐标系,其度量单位是步长(绘图仪用)或像素(显示器用),他的整个定义域是整数域且有界
4.规格化设备坐标系:为了便于图形的处理,定义一个标准设备,因此引入与设备无关的规格化设备坐标系,采用一种无量纲的取值范围:左下角(0.0,0.0),右上
角(1.0,1.0).这样就将用户的图形数据转化成规格化坐标系中的值,使应用程序与图形设备隔离开,增强了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5.消隐处理:隐藏线,隐藏面的消除,就是确定对指定位置的观察者来说,景物中的哪些形体、面、边是可见的,哪些是不可见的。为了使计算机生成的图形能真实反映形体,必须把隐藏的部分从图中消除
6.最小势能原理:在给定外力的作用下,满足已知位移边界条件和协调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中,真正发生的位移使总势能取最小值,即总势能泛函的变分等于零
7.平均寿命: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与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统称为平均寿命,它是产品寿命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8.有效寿命: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时间,这个时期是系统主要的工作期,设备工作时间长、失效率恒定,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设计方法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1设计对象
2设计过程及程序
3设计思维
4设计评价
5设计信息管理
6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试述产品设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1设计规划阶段
2原理方案设计阶段
3技术设计阶段
4施工设计阶段
可行性报告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1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目前国内外该产品的现状及发展水平
3确定产品的技术规格,性能参数和约束条件
4提出该产品的技术关键和解决途径
5预期达到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
6预算投资费用及项目进度,期限
已知△ABC的三点坐标A(1,1)B(3,1)C(2,2),试求出该三角形绕点P(5,6)逆时针旋转60°,然后放大2倍后各点的坐标值。
依题的:PA=(-4,-5)PB=(-2,-5) PC=(-3,-4)
(△ABC)T= -4,-5 cos60° sin60° 2.33 -5.964
[-2,-5] [ -sin30° cos30°] = [3.275 -5.964]
-3,-4 1.964 -4.985
设:X=X'+5 Y=Y'+6
故: 7.33 0.964 14.66 1.928
[8.275 0.964] [2 0] = [16.55 1.928]
6.964 1.402 0 2 13.928 2.804
A=(14.66,1.928) B=(16.55,1.928) C=(13.928,2.804)
试列举出三种不同类型的表格,并说明其各自特点及在计算机中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维数表:一维数表是最简单的一种数表,其数据在程序化时可用一维数组来存取。
二维数表:二维数表有两个变量,在设计资料中比较常见,可用流程框图来处理。
多维数表:变量个数大于2的数表就是多维数表,工程手册中以三维数表为多见。用每维数组来表示一个变量,这样可以编辑存储及检取次多维数表中数据的子程序。
坐标轮换法:又叫变量轮换法,其基本原理是沿着多维优化设计空间的
每一个坐标轴作一维探索,求得最小值。坐标轮换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多维算法,大多数情况下收敛速度慢,效率低,尤其当目标函数的等值线与坐标轴出现“脊线”相交时,这种方法将完全失去求优得效能。
二阶梯度法:又称牛顿法,是一种收敛速度很快的方法,而且当计算点越来越逼近最小值时,其收敛的快速度也不改变。二阶梯度法的最大缺点是计算相当复杂,且若二阶偏导矩阵为零,其逆矩阵根本就不存在,二阶梯度法也就无效了。
单纯形法:利用只计算目标函数值求最优解的一种直接算法。
惩罚函数法
惩罚函数法也是一种使用待定乘子,使约束优化问题转换成无约束优化问题的一种间接解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原目标函数f(x),用所谓的“惩罚函数”Φ(x,m)来代替,而变成一个无约束的优化问题。Φ(x,m)=f(x)+B(x,m)=f(x)+
5—5.试述浴盆曲线的失效规律和失效机理。如果产品的可靠性提高,那么,浴盆曲线将有何变化?
(1)失效分三个阶段:1)早期失效期:早期失效期一般为产品试车跑合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失效率由开始很高的数值急剧地降到某一稳定的数值。引起这一阶段失效率特别高的原因是材料缺陷、制造工艺缺陷、检验查错等。2)正常运行期:正常运行期又称为有效寿命期。在此阶段内发生的失效一般都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3)耗损失效期:耗损失效期出现在产品使用的后期。耗损失效主要是产品经长期使用后,由于疲劳、磨损、老化等原因,已接近衰竭,从而处于频发失效状态,使失效率随时间推移而上升,最终导致产品的功能终止。
(2)如果产品的可靠性提高,则早期失效期缩短,正常运行期延长。
5—6.可靠性设计与常规静强度设计有何不同?可靠性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
(1)①设计变量的性质不同。常规设计的设计变量是确定数值的单值变量;概率设计要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其所涉及的变量为具有多值得随机变量,它们都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②设计变量运算方法不同。在常规设计中,变量运算为实数域的代数运算,得到的是确定的单值实数;在概率设计中,随机的设计变量间的运算要用概率及其分布函数的数字特征(均值和标准差)的概率运算法则进行。③设计准则的含义不同。在常规设计中,应用安全系数来判断一个零件是否安全,在计算中不考虑影响零件应力和强度的许多非确定性因素;而在概率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各个设计变量的统计分布特征,定量地用概率表达所设计产品的可靠程度,因而更能反映实际情况,更科学合理。
(2)出发点:进行可靠性设计时,往往将
常规设计方法中涉及到设计变量(如材料强度、疲劳寿命、载荷、尺寸、应力等)看成是服从某种分布的随机变量,然后根据产品的可靠性指标要求,用概率方法设计得出产品和零件的主要参数和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