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麦田",助力成长

  〔关键词〕“麦田”项目;成长;体验   经历了才会有所感悟,感悟了才会有所计划,计划了才会有所行动,行动了才会有所成长。   从踏入“麦田”大家庭开始,我就开始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从万般不情愿参加,到第一次课程之后的“朝思暮想”,每一次细微的心理变化都是自我成长的结果。现在回忆起来,在“麦田”初期的课程中,最重要的成长应该是我对于家庭成员的态度变化以及工作上的积极主动创新。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一直困扰于婆媳关系的不和谐,有时甚至会爆发冲突,波及到夫妻关系,“战火”蔓延至整个家庭。在最初阶段,我每天都是在这样的纠结与风暴中度过的。   从“麦田”项目的第一节课开始,我在专家的启发下“脑洞大开”,开始不停地反思,不停地调整自我,作出改变。触及我心灵最深处的一次课是“麦田”项目专家在讲一个多动症孩子的案例时,我突然联想到女儿在看到我和她的奶奶争吵时的惊恐眼神,瞬间我就泪奔了,也进而联想到了女儿每月一次的发烧生病――她应该是感觉到通过生病能让我和家人站在一条战线上,想用一种折磨、伤害自己的方式让妈妈变得不再暴躁。   这种心灵深处的体验让我感触很深,于是我下定决心用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去同婆婆相处。当然,这条路走起来曲折而艰辛,每当我想要放弃时,想想女儿期盼的眼神,我就又能坚持下来。神奇的是,近一年过去了,我和婆婆之间的不愉快少了很多,而女儿每月一病的状态竟也完全消失了。平和的心态让我能够更加悉心地照顾女儿,融洽的家庭关系让女儿不再需要“因病获益”。“麦田”让我改变,让我的家庭变得和谐、融洽。   当我无需再为家庭琐事消耗大量精力时,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对我的工作影响最直接的是积极心理学课程。虽然之前也接触过积极心理学,但是远远比不上“麦田”项目设计的体验活动带来的冲击大。在扮演学生的活动中,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教师的不恰当语言给学生心理带来的伤害有多大,同时也回忆起了自己被伤害过的学生时代。培训之后回到学校,我第一时间筹划了一个“积极语言”运用教师小组,我把计划告诉校长之后,校长特别支持,告诉我这正是她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我把积极语言尽力推广到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见到同事就会跟他们聊自己在“麦田”学习时对积极语言的感受。最初,我得到的敷衍和应承居多,后来有一些班主任常常和我一起探讨,他们也越来越发觉积极语言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学生态度的改变,还有学生心灵的变化。所以,我把“积极语言”小组的推广计划又写进了新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希望积极的种子在更广阔的范围开花结果。   在“麦田”初级阶段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日子里,我在不停地思考,不停地计划,也在不停地实践中。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所欠缺的越来越多,在开展工作中,自己的预见性与长远性都不够;在处理个案时,常常陷入“无言”或者“无法”的尴尬境地。这是知识欠缺的体现,也是自我成长不够的结果。幸运的是,中级班来了。中级班就像是沙漠中的一池清泉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麦田”项目组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承前启后、一脉相传,系统严谨。相较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带给我更大的冲击是对未知自己的认识,这是一个令人害怕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蜕变的过程。   再次遇见苑媛老师更是说不出的亲切,意象对话的神秘吸引力让我享受整个课程。在做“子人格练习”时,一个个或生动或神秘或着急或躲避的子人格,让我见证了不同的自己。“他们”见面时带给我的体验,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好,当然也有伤痛,但是面对了,对话了,原谅了,释怀了,最终也成长了。   在这一过程中我澄清了多年以来的一个困惑,就是我的“睡前仪式”。一直以来,对于它的存在,我困惑、紧张、焦虑、难过,甚至怀疑过自己的健康状态,而在“他们”以子人格出现时,我明了了,释怀了,原来,“他们”都是我,是精神力量强大的我,是用来保护“我”的“我”,是感动了“我”的“我”。而在“愿望商店”中,盒子里的结婚戒指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婚姻,更确切地说是正视了自己对婚姻的态度。意象对话这样一种方式,让我在思考中重新认识了自己,真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性教育课程给了我太大的冲击,如果说初级阶段的课程是观念的冲击,那中级阶段的课程完全是对自我本身的冲击。跳出自我成长,“麦田”中的很多课程给我们的日常教学以指导,可操作性强。课程结束后,我带着“麦田”项目提供的专业思路设计并实施了两节性教育课,与之前的课相比,我的课程设计考虑更多的是学生,更能够想学生所想,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当然,课堂效果也大大提升。于是,我又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这学期的公开课,我打算讲性教育的内容,希望能够让更多的老师接触性教育、接受性教育,继而开展性教育。   对“麦田”中关于家庭疗法的课程,说实话,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害怕”。其实课程刚刚开始时我是没什么感觉的,就是觉得这课节奏好慢,甚至有时候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可是慢慢地,这种轻松不在了。当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炸”出很多同伴的真实自我时,我连看都不敢多看他一眼了……真的怕被看透,怕被说出“阴暗”的自己。现在想想,这是自己还不够成熟的表现,说明我还没有真正做好认识自己的准备。课程结束的时候,我意犹未尽,完全被课程的魅力所吸引,被萨提亚的魅力所吸引。   “麦田”的班主任,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本以为参加了A班活动的班主任不会再出现在B班,或者只是露个脸而已,毕竟课程内容是一样的。没想到的是,班主任非常认真地陪伴了我们B班的成员,并且依旧认真地记着笔记。这让我对“言传身教”一词有了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心理教师,这应该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我希望能够继续在“麦田”学习,继续感受心理学大师的风采与魅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做好眼前的工作。“麦田”带给我的改变体现在了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学期我认真做了详实的工作计划,包括开展家长正面教育沙龙、建立教师积极语言工作坊、渗透性教育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班主任会议结合、继续完善心理班会制度、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个体心理辅导……   总之,“麦田”带给我的改变是巨大的,正因为有了亲身体验,才有了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正因为有了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才有了积极主动的工作计划;而正因为有了积极主动的工作计划,才有了踏踏实实的行动。感谢“麦田”带给我的成长与改变,期待“麦田”新起航,期待“麦苗”再聚首,期待“麦田”终结果。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中学校,太原,030002)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

  〔关键词〕“麦田”项目;成长;体验   经历了才会有所感悟,感悟了才会有所计划,计划了才会有所行动,行动了才会有所成长。   从踏入“麦田”大家庭开始,我就开始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从万般不情愿参加,到第一次课程之后的“朝思暮想”,每一次细微的心理变化都是自我成长的结果。现在回忆起来,在“麦田”初期的课程中,最重要的成长应该是我对于家庭成员的态度变化以及工作上的积极主动创新。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一直困扰于婆媳关系的不和谐,有时甚至会爆发冲突,波及到夫妻关系,“战火”蔓延至整个家庭。在最初阶段,我每天都是在这样的纠结与风暴中度过的。   从“麦田”项目的第一节课开始,我在专家的启发下“脑洞大开”,开始不停地反思,不停地调整自我,作出改变。触及我心灵最深处的一次课是“麦田”项目专家在讲一个多动症孩子的案例时,我突然联想到女儿在看到我和她的奶奶争吵时的惊恐眼神,瞬间我就泪奔了,也进而联想到了女儿每月一次的发烧生病――她应该是感觉到通过生病能让我和家人站在一条战线上,想用一种折磨、伤害自己的方式让妈妈变得不再暴躁。   这种心灵深处的体验让我感触很深,于是我下定决心用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去同婆婆相处。当然,这条路走起来曲折而艰辛,每当我想要放弃时,想想女儿期盼的眼神,我就又能坚持下来。神奇的是,近一年过去了,我和婆婆之间的不愉快少了很多,而女儿每月一病的状态竟也完全消失了。平和的心态让我能够更加悉心地照顾女儿,融洽的家庭关系让女儿不再需要“因病获益”。“麦田”让我改变,让我的家庭变得和谐、融洽。   当我无需再为家庭琐事消耗大量精力时,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对我的工作影响最直接的是积极心理学课程。虽然之前也接触过积极心理学,但是远远比不上“麦田”项目设计的体验活动带来的冲击大。在扮演学生的活动中,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教师的不恰当语言给学生心理带来的伤害有多大,同时也回忆起了自己被伤害过的学生时代。培训之后回到学校,我第一时间筹划了一个“积极语言”运用教师小组,我把计划告诉校长之后,校长特别支持,告诉我这正是她所提倡的教育方式。我把积极语言尽力推广到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见到同事就会跟他们聊自己在“麦田”学习时对积极语言的感受。最初,我得到的敷衍和应承居多,后来有一些班主任常常和我一起探讨,他们也越来越发觉积极语言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学生态度的改变,还有学生心灵的变化。所以,我把“积极语言”小组的推广计划又写进了新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希望积极的种子在更广阔的范围开花结果。   在“麦田”初级阶段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日子里,我在不停地思考,不停地计划,也在不停地实践中。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所欠缺的越来越多,在开展工作中,自己的预见性与长远性都不够;在处理个案时,常常陷入“无言”或者“无法”的尴尬境地。这是知识欠缺的体现,也是自我成长不够的结果。幸运的是,中级班来了。中级班就像是沙漠中的一池清泉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麦田”项目组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承前启后、一脉相传,系统严谨。相较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带给我更大的冲击是对未知自己的认识,这是一个令人害怕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蜕变的过程。   再次遇见苑媛老师更是说不出的亲切,意象对话的神秘吸引力让我享受整个课程。在做“子人格练习”时,一个个或生动或神秘或着急或躲避的子人格,让我见证了不同的自己。“他们”见面时带给我的体验,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好,当然也有伤痛,但是面对了,对话了,原谅了,释怀了,最终也成长了。   在这一过程中我澄清了多年以来的一个困惑,就是我的“睡前仪式”。一直以来,对于它的存在,我困惑、紧张、焦虑、难过,甚至怀疑过自己的健康状态,而在“他们”以子人格出现时,我明了了,释怀了,原来,“他们”都是我,是精神力量强大的我,是用来保护“我”的“我”,是感动了“我”的“我”。而在“愿望商店”中,盒子里的结婚戒指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婚姻,更确切地说是正视了自己对婚姻的态度。意象对话这样一种方式,让我在思考中重新认识了自己,真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性教育课程给了我太大的冲击,如果说初级阶段的课程是观念的冲击,那中级阶段的课程完全是对自我本身的冲击。跳出自我成长,“麦田”中的很多课程给我们的日常教学以指导,可操作性强。课程结束后,我带着“麦田”项目提供的专业思路设计并实施了两节性教育课,与之前的课相比,我的课程设计考虑更多的是学生,更能够想学生所想,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当然,课堂效果也大大提升。于是,我又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这学期的公开课,我打算讲性教育的内容,希望能够让更多的老师接触性教育、接受性教育,继而开展性教育。   对“麦田”中关于家庭疗法的课程,说实话,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害怕”。其实课程刚刚开始时我是没什么感觉的,就是觉得这课节奏好慢,甚至有时候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可是慢慢地,这种轻松不在了。当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炸”出很多同伴的真实自我时,我连看都不敢多看他一眼了……真的怕被看透,怕被说出“阴暗”的自己。现在想想,这是自己还不够成熟的表现,说明我还没有真正做好认识自己的准备。课程结束的时候,我意犹未尽,完全被课程的魅力所吸引,被萨提亚的魅力所吸引。   “麦田”的班主任,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本以为参加了A班活动的班主任不会再出现在B班,或者只是露个脸而已,毕竟课程内容是一样的。没想到的是,班主任非常认真地陪伴了我们B班的成员,并且依旧认真地记着笔记。这让我对“言传身教”一词有了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心理教师,这应该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我希望能够继续在“麦田”学习,继续感受心理学大师的风采与魅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做好眼前的工作。“麦田”带给我的改变体现在了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这学期我认真做了详实的工作计划,包括开展家长正面教育沙龙、建立教师积极语言工作坊、渗透性教育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班主任会议结合、继续完善心理班会制度、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个体心理辅导……   总之,“麦田”带给我的改变是巨大的,正因为有了亲身体验,才有了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正因为有了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才有了积极主动的工作计划;而正因为有了积极主动的工作计划,才有了踏踏实实的行动。感谢“麦田”带给我的成长与改变,期待“麦田”新起航,期待“麦苗”再聚首,期待“麦田”终结果。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中学校,太原,030002)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


相关文章

  • 5.25学生心理健康日主题演讲稿:感受幸福,助力成长
  • 5.25学生心理健康日主题演讲稿:感受幸福,助力成长 5.25学生心理健康日主题演讲稿:感受幸福,助力成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在这青春似火.激情洋溢的五月,我们迎来了天津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日.今天是5月25日,"5•25&qu ...查看


  •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助力十三五活动方案
  • 军营学校"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助力十三五"活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按照团区委.市教育局.团区委区教体局"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体部署,我校决定开 ...查看


  • 北疆之秋-像醉了的蝴蝶蹁跹,也像五彩斑斓的翠玉失散
  • (2010-10-06 11:24:10) 标签: 诗歌 北疆之秋 石河子 洞见与灵感 郁达夫 弗洛伊德 周公解梦 心理学 哲学 七户乡的麦田.这一组照片是在2009年秋天去新疆奇台县看望在那里已经工作的好友时拍摄的,那天我们相约去七户乡的 ...查看


  •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朋友 展信好! 我得知远方的你们住在高原上,那里空气稀薄,水资源匮乏,有时还发生干旱.大自然给你们的生活带去了一定的困难,你们却乐观地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者家乡,就像课文中道路两旁的白杨树一样高大挺秀,坚强 ...查看


  •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谁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呢?若放在房地产行业来看,似乎没有谁甘愿如此.因为,大家都想做那个被鼓掌.被关注的英 雄. 上市,是众多房地产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上市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意味着财富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头上的光环在增 ...查看


  • [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
  • <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 <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 一."麦田里的老师"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查阅资料:题目源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又名<麦田捕手> ...查看


  •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
  • 麦田守望者读后感(一) 在同学的强烈推荐之下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然后用两个礼拜的时间把它读完.这是本薄薄的书,只有两百多页,但它却是上个世纪美国影响了一代青年的畅销书.遗憾的是,作者塞林格这位文学大师于今年1月份辞世,很多喜欢他的读者也只能 ...查看


  • 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 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 首 页 | 农民教育动态 | 要 闻 | 工作通知 | 政策法规 | 理论研究 | 国际合作 | 体系建设 | 办学政策 | 风采展播 学校介绍 | 中职教育 | 中专后继续教育 | 科技培训 | 技能培训 | 三进村 | 技能鉴定 | 技 ...查看


  • 梵高:最深的孤独,是你对我视而不见
  •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而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信仰,走的上气不接下气.我结结巴巴地对她说:你叫什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