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险案例 案例分析一

货运险案例 案例分析一: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在出险后出单赔偿案

[案情简介]某集团公司(下称原告)以每吨2015元人民币的价格购进 2479.895吨豆粕,需从大连港经水路运往广州黄埔港。1992年8月27日,原告将货物运进大连港。因某保险公司下属支公司(下称被告)与大连港有长期代办保险业务合同关系,大连港收到原告货物后,即于28日在《水路货物承运登记单》上加盖了被告的保险印章,并通知原告缴纳保险费。原告按每吨1500元人民币的保险费对2479.895吨豆粕(共计39606件)向被告投保了综合险,保险总之额3719850元,并支付了保险费人民币13019元,保险合同条款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水路、铁路货物运输保险条款》(摘要)规定。该批货物于1992年8月28日开始装船。8月30日凌晨天降大雨,因承运船第八舱液压管爆裂,致使舱盖不能关闭,造成原告已装船货物被雨淋湿。原告要求承运人卸下381件,并告知被告货被雨淋,要求被告上船对剩余货物是否需要卸下船进行检验确认。被告经查验,没有提出卸货意见。当日,承运人按《运规》规定向原告出具了“8仓货物被雨淋湿,已卸下381件,余货水湿不详”的货运记录。1992年8月31日,该批货物装船完毕后即运往广州黄埔港。9月3日,被告向原告出具了《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保险单》。船抵广州黄埔港,因泊位紧张,一直在锚地等泊,同年9月30日才靠泊卸货。根据黄埔港理货公司理货证明和黄埔港货运记录记载,所卸下货物有6932件水湿现象,其中有370吨豆粕发生霉变。原告即通知被告赴广州黄埔港查验货损情况。被告派员赴黄埔港查验后,要求原告尽快采取各种补救措施,迅速处理受损货物,避免扩大损失。原告即将受损严重的370吨豆粕以每吨60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出。按投保额扣除残值后,原告损失33万元人民币。事后,原告按保险合同约定向被告索赔,被告以货损事故系承运人责任造成的为理由拒赔。1993年6月8日,原告向大连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诉称:自原告货物进大连港投保货物运输时,保险合同即告成立。原、被告间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损失的后果是客观真实的,发生了保险范围内的货损事故,被告理应负赔偿责任。要求被告赔偿13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被告辩称:货损是由承运人的责任造成的,按有关规定,在限额内应由承运人按照实际损失赔偿,超过限额部分由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范围内给予补偿。根据本案实际情况,被告向原告出具的《保险单》是在1992年9月3日,货损发生在出单之前,发生货损时,保险合同还没成立。因此,原告要求被告按保险合同赔偿损失 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审判过程及结果]大连海事法院经公开审理,认为:原、被告间的保险合同有效,受法律保护,合同双方均应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原告货物于1992年8月27日入港,自28日被告代办人在《货物承运登记单》上加盖保险印单、原告按被告代办人要求办理货物保险时起,保险合同即告成立。9月3日被告出具的保单,是在保险合同成立的基础上被告应当向原告出具的保险单证,不是保险合同成立的时间证明,被告以保险合同于出保险单时才成立,货损没发生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间内的理由不能成立。货物损害是在保险合同期内发生的,且属被告的保险责任范围,被告应按合同约定对原告的货损予以补偿。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经大连海事法院调解,原、被告双方于1993年11月12日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如下:被告赔偿原告货损人民币30万元整。于1994年1月1

日前一次付清,逾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2条执行。上述协议, 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大连海事法院予以确认。

[案例分析] 1、本案原告于8月27日办理了货物保险手续,货损事故发生在8月30日,被告即保险人于9月30日才出具了保险单,双方的保险合同是何时成立的,此认定至关重

要。本案可适用《保险法》第12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我国《海商法》第221条也有类似规定。该条指出:“被保险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海上保险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后,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被保险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单证,并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单证中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由上述规定可见,保险人出具保险单并不是保险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保险单只是保险方在保险合同成立的基础上向投保方出具的单证。其最大的功用只是在于举证方面。2、投保的货物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是向有责任的承运人索赔,还是向保险人 索赔,其有权作出选择。

货运险案例 案例分析一: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在出险后出单赔偿案

[案情简介]某集团公司(下称原告)以每吨2015元人民币的价格购进 2479.895吨豆粕,需从大连港经水路运往广州黄埔港。1992年8月27日,原告将货物运进大连港。因某保险公司下属支公司(下称被告)与大连港有长期代办保险业务合同关系,大连港收到原告货物后,即于28日在《水路货物承运登记单》上加盖了被告的保险印章,并通知原告缴纳保险费。原告按每吨1500元人民币的保险费对2479.895吨豆粕(共计39606件)向被告投保了综合险,保险总之额3719850元,并支付了保险费人民币13019元,保险合同条款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水路、铁路货物运输保险条款》(摘要)规定。该批货物于1992年8月28日开始装船。8月30日凌晨天降大雨,因承运船第八舱液压管爆裂,致使舱盖不能关闭,造成原告已装船货物被雨淋湿。原告要求承运人卸下381件,并告知被告货被雨淋,要求被告上船对剩余货物是否需要卸下船进行检验确认。被告经查验,没有提出卸货意见。当日,承运人按《运规》规定向原告出具了“8仓货物被雨淋湿,已卸下381件,余货水湿不详”的货运记录。1992年8月31日,该批货物装船完毕后即运往广州黄埔港。9月3日,被告向原告出具了《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保险单》。船抵广州黄埔港,因泊位紧张,一直在锚地等泊,同年9月30日才靠泊卸货。根据黄埔港理货公司理货证明和黄埔港货运记录记载,所卸下货物有6932件水湿现象,其中有370吨豆粕发生霉变。原告即通知被告赴广州黄埔港查验货损情况。被告派员赴黄埔港查验后,要求原告尽快采取各种补救措施,迅速处理受损货物,避免扩大损失。原告即将受损严重的370吨豆粕以每吨60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出。按投保额扣除残值后,原告损失33万元人民币。事后,原告按保险合同约定向被告索赔,被告以货损事故系承运人责任造成的为理由拒赔。1993年6月8日,原告向大连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诉称:自原告货物进大连港投保货物运输时,保险合同即告成立。原、被告间的保险合同合法、有效,损失的后果是客观真实的,发生了保险范围内的货损事故,被告理应负赔偿责任。要求被告赔偿13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被告辩称:货损是由承运人的责任造成的,按有关规定,在限额内应由承运人按照实际损失赔偿,超过限额部分由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范围内给予补偿。根据本案实际情况,被告向原告出具的《保险单》是在1992年9月3日,货损发生在出单之前,发生货损时,保险合同还没成立。因此,原告要求被告按保险合同赔偿损失 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审判过程及结果]大连海事法院经公开审理,认为:原、被告间的保险合同有效,受法律保护,合同双方均应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原告货物于1992年8月27日入港,自28日被告代办人在《货物承运登记单》上加盖保险印单、原告按被告代办人要求办理货物保险时起,保险合同即告成立。9月3日被告出具的保单,是在保险合同成立的基础上被告应当向原告出具的保险单证,不是保险合同成立的时间证明,被告以保险合同于出保险单时才成立,货损没发生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间内的理由不能成立。货物损害是在保险合同期内发生的,且属被告的保险责任范围,被告应按合同约定对原告的货损予以补偿。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经大连海事法院调解,原、被告双方于1993年11月12日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如下:被告赔偿原告货损人民币30万元整。于1994年1月1

日前一次付清,逾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2条执行。上述协议, 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大连海事法院予以确认。

[案例分析] 1、本案原告于8月27日办理了货物保险手续,货损事故发生在8月30日,被告即保险人于9月30日才出具了保险单,双方的保险合同是何时成立的,此认定至关重

要。本案可适用《保险法》第12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合同成立。”我国《海商法》第221条也有类似规定。该条指出:“被保险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海上保险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后,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被保险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单证,并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单证中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由上述规定可见,保险人出具保险单并不是保险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保险单只是保险方在保险合同成立的基础上向投保方出具的单证。其最大的功用只是在于举证方面。2、投保的货物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是向有责任的承运人索赔,还是向保险人 索赔,其有权作出选择。


相关文章

  •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建设总结
  • 2010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建设精品课程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课程主持人: 杨浩军 课程建设团队:丁红英 杨思东 丁国剑 姚 乐 课程建设合作企业:苏州通达锦航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苏州新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苏州锦达国 ...查看


  • [国际货运代理(双语)]考试大纲-课程学习中心
  • <国际货运代理(双语)>考试大纲 一.课程目标 1. 学生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性质.国际贸易合同的装运条件.货运保险.口岸管理等与货运代理相关的系统知识,集装箱货运业务,港口货运业务,租船业务,第三方物流业务,国际航空运输代理业务 ...查看


  • 铁路12306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案例
  • 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应用 --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系统 课程: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人力一班 学号:13104023 姓名:程会玩 指导老师:潘彦 实验日期:2015年12月20日 一. 软件名称 ......... ...查看


  • 案例分析:EXCL公司的供应链管理
  • 案例分析:Exel公司的供应链管理 2004年8月15日,佩里·沃茨( Perry Watts),全球领先的供应链管理公司Exel公司非食品零售部的执行董事,和Exel负责Haus超市(HM)的客户总监亚历山大·迈尔(Alexander M ...查看


  • 2016-2022年中国物流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中国行业研究报告咨询系列 ●基本信息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2016-2022年中国物流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是博研咨询依托国 ...查看


  • 中铁快运物流案例分析
  • 一.请根据本学期<物流案例与实践>课程的小组作业情况,自行选择物流案例进行分析,并撰写一份物流案例分析报告,封面及报告格式要求如下: 封面: <物流案例与实践> 案 例 分 析 报 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查看


  • 保险学案例分析
  • 保险的基本原则 案例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履行与保险人的责任 [案情介绍] 某人投保重大疾病终身险.保险代理人未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询问就填写了保单,事后也未要求投保人做身体检查.保险期间内投保人不幸病逝,其受益人要求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以投保人 ...查看


  •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大题
  •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1章 国际代理业务综述 [2005年真题] 简答题1. 国际货运代理人在国际货物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简要回答国际货运代理人 对委托人而言发挥着哪些作用. 答:(1)组织协调作用: (2 ...查看


  • 货运岗位工作培训教材
  • 目录 第一章 凡口车站技术管理细则 第一节 凡口车站概况 第二节 精矿产品仓储情况表 第二章 货运组织 第一节 凡口车站货运工作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 货运工作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 安全标准化 第一节 货运员作业指导书 第二节 货运员安全操作规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