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纤维的性质及应用进展

第32卷第12期2004年12月化工新型材料NEWCHEMICALMATERIALSVol 32No 12

9

纳米纤维的性质及应用进展

王永芝 杨清彪 李耀先(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长春130023)

摘 要 介绍并阐述了高科技纳米纤维的独特性质及其在国防、医药、化工、电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状况,并展示了纳米纤维广阔的应用前景。希望我国应加强人力和物力对纳米纤维及其应用进行开发研究。

关键词 纳米纤维,性质,应用研究

Thecharacteristicsandapplicationprogressofnanofiber

WangYongzhi YangQingbiao LiYaoxian

(ChemistryDepartmentof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3)

Abstract Thecharacteristicsandpotentialapplicationsofnanofiberwereintroduced.Thepresentstatusofapplication

researchofnanofiberinnationaldefensiveindustry,medicaltreatment,chemicalengineeringandelectronicsetc.weredis cussed.Theapplicationprospectsofnanofiberwereexpectedtobeunlimited.Chinashouldpaymoreattentiontoresearchanddeveloptheapplicationsofnanofiber.

Keywords nanofiber,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research

1990年7月,第一届国际纳米技术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会议正式公布纳米材料科学成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分支,从此纳米材料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掀起了世界范围的纳米研究热潮。各种纳米尺度的纳米粒子、纳米纤维、纳米管、纳米线和纳米膜已经制备出来。近几年,特别是纳米纤维及其应用研究已成为前沿热点,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纳米纤维技术相关战略和计划,投巨资进行研究开发,以抢占纳米纤维技术的战略高地,而目前纳米纤维的应用研究更是如火如荼。

织物结构,特征的光泽和颜色,极高的孔隙度,极好的柔韧性、吸附性、过滤性、粘合性和保温性。这些显著的性质使纳米纤维在许多重要领域的应用具有不可限量的潜能。

2 纳米纤维的应用状况

2.1 国防方面

现代战争中,人们越来越重视防护用品的使用。因为防护用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士兵的伤亡和发挥单兵作战的能力,使其在战场上经受住恶劣天气条件的考验,免遭敌方发射的弹道导弹、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伤害。目前所使用的防护用品大多以木炭作为吸附剂,它在隔绝毒气的同时,也阻断了水蒸气的传输,穿着时笨重而不舒适。纳米纤维膜具有低密度、高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可以用于制造质量轻,且具有选择性吸附功能的新型防护用品。这种新型防护用品对汽溶胶有很强的阻挡性,从而对生物化学武器有很好的防护性,同时不

1 纳米纤维的性质

纳米纤维是指纤维直径在1~100nm尺度范围内的纤维。当纤维的直径从微米级缩小到纳米级时,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奇性质。纳米纤维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是普通微米纤维的1000倍),极高的纵横比(长度直径比)、曲率半径和极强的与其他物质的互相渗透力。纳米纤维织物具有精细的

作者简介:王永芝,女,吉林大学化学系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复合纳米纤维性质及应用研究。

10

化工新型材料第32卷

阻挡水蒸气的扩散,保证了穿着的舒适性[1~3]。有研究表明,Pt和TiO2纳米颗粒对一些神经性毒气有很强的降解作用,将这些具有类似功能的组分掺杂到纳米纤维中,可以用于制作防护口罩和高性能防护服[4]。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系教授麦克迪尔米德提出了复合纳米纤维的概念,他将纳米级粒子与纳米纤维进行复合,这种复合纳米纤维在国防方面显示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许多金属纳米粒子对海洋微生物具有杀伤力,将铜、镍等纳米粒子渗入到高分子纳米纤维中,合成导电无纺布,再把小块的无纺布渗入到涂料中,用这种涂料覆盖舰体,在海浪的冲击下,涂层中会产生微弱的电流,从而避免海洋生物在舰壁的附着,解决了海军舰艇的防腐难题。

2.2 提高材料机械性能方面

常规的微米纤维,特别是像玻璃、碳黑等工程纤维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作为增强剂与其他材料复合,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纳米纤维加固复合材料具有微米纤维复合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由于微米纤维和透明基体材料的折光率不同,所得到复合物的光散射变得不透明,而纳米纤维将会克服这一弱点。因纳米纤维的直径(1~1000nn)明显小于可见光波长(340~850nm),与基体材料的复合物在透光性方面不会发生变化[4]。

目前关于纳米纤维用作增强剂的研究多数是涉及碳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与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密度仅为钢铁的1/6,但强度却是钢铁的100倍。这种复合材料适用于制作各种抗冲击用品。

有研究表明[7,8],对使用尼龙纳米纤维无纺布膜和环氧树脂制备成功的复合膜和单组分膜进行张力试验,复合膜中纳米纤维含量很低,但复合膜的强度和硬度却显著提高。

纳米纤维除了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众所周知,层压材料常会出现层脱现象,最近美国的Dienis和Reneker发明一项专利,在层压材料的薄层间使用纳米纤维来提高材料的抗层离性。在层压材料每层的界面间添加纳米纤维,层压材料的重量和层间距离几乎不变,但层间韧性却大大提高。2.3 高效过滤介质方面

许多领域都需要使用过滤介质,过滤效率与过[9]

[5,6]

结构单元需与被过滤物质的粒子大小相匹配,将纳米纤维应用到过滤介质中,就可以除去气体或溶液中纳米级的粒子。

[12]

据有关报道,用纳米纤维制作的过滤器可以过滤汽溶胶,适用于净化空气。纳米纤维与某些选择性试剂复合的纤维被用于开发制作分子过滤器,将有可能实现水汽与有机气体和CO2与O2的分离。也还可用于过滤生化武器中的有毒试剂。

FreudentergNonnorens[13]是当今世界上使用纳米纤维制作高效过滤器的最早厂家,生产的过滤器被应用到许多重要领域。2.4 药品传输方面

药品在人体内的溶解速度是影响人体对药品吸收的关键因素。固体状药品的溶解速度随药品及载体表面积的增加而加快。许多研究表明[14~

16]

[10,11]

:纳

米纤维在药品传输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能,通过设计可以将药品与纳米纤维进行复合,控制药品在人体内进行立即释放、缓和释放和延迟释放。2.5 生物材料方面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整个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几乎都是纳米结构单元的沉积,像骨头、牙齿和皮肤等都是多种纳米结构在纳米尺度上的排列。人体细胞易于附着在直径小于细胞本身的纤维周围进行再生[17],基于这一现象,纳米纤维将成为重要的生物材料。

开发和研制用于修复或替换人体坏损组织和器官的新型生物材料一直是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近几年,人们在尝试用纳米纤维制作细胞接种、转移和生长模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研究者使用生物高分子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电纺丝纳米纤维来研制一种支架,能够使细胞附着在上面并向内生长最终实现生物复制,用于替换生物母体内坏损的组织和器官。

以(D,L)丙交酯 羟基乙酯聚合物为原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可制作一种支架,支架的孔隙度和机械强度与人体组织细胞质的结构非常相似,用作细胞附着和繁殖的载体。研究表明:接种在这种支架上的细胞能保持原有形貌,并能沿纤维方向定向生长。Mathews[21]研制了与弹性蛋白相类似的高分子纳米纤维,并用它模拟了动脉血管壁上蛋白质纤维的生物功能。Buchko[22]用具有连接功能的类似丝绸的高分子纳米纤维制作了生物相容性薄膜,这种薄膜可以植入中枢神经系统,有助于修复断[18~20]

第12期王永芝等:纳米纤维的性质及应用进展

11

物体内部的硬质器件表面作为缓冲界面,能够减小母体组织和植入物在硬度上的不相匹配,大大减弱植入物与母体的排斥作用。生物相容的纳米纤维制作的包伤用品在治疗体表创扎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用传统的医用纱布包扎伤口,除去纱布后易留下疤痕。而纳米纤维制成的无纺布膜是一个结构精细多孔的薄膜,不仅能防止汽溶胶的进入和细菌的滋生,还可迅速吸收伤口的渗出液,在除去后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23]。纳米纤维易于生物降解,用它缝合伤口,不必拆线,能简化医疗程序。2.6 精密电子和光学器件方面

导电纳米纤维中特殊排列的高分子聚集体,通常称为结晶缺陷,使纳米纤维内的高分子本身具有传输和转动功能[23]。以纳米纤维作载体能将纳米器件排布起来,同时又能互相连接成大规模集成电路。Machirnid研制成功一种纳米纤维,能够应用到微电子和光电子领域,最近该纳米纤维在场效应管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由于电化学反应速度和电极表面积成正比,因此高表面积的导电纳米纤维膜非常适用于制作高性能电池和多孔电极。韩国的一篇专利报导了纳米纤维膜制备锂电池的方法。Ziegler

[25]

[24]

相当的技术实力,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进行纳米纤维及其应用的研究开发。我们应该对其加大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力度,依托具有实力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单位,使我国尽快实现纳米纤维的工业化生产,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纳米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

参考文献

[1] GibsonPW,Schreuder GibsonHL,RivinD.[J] Colloidsand

SurfacesA:PhysicochemicalandEngineeringAspects2003,187 469~81

[2] Schreuder GibsonHL,GibsonP,SenecalK,SennettM,Walk

erJ,YeomansW,etal.[J] JournalofAdvancedMaterials2002,34(3) 44~55

[3] SmithD.,RenekerDH.[R] PCT/US00/27737,2001[4] BergshoefMM,VancsoGJ.[J] AdvMater,2003,11(16)

1362~5

[5] ChunI,RenekerDH,FongH,FangX,DeitzelJ,TanNB,et

al.[J] JournalofAdvancedMaterials,2003,31(1) 36~41

[6] DzenisYA,WenYK.Continuouscarbonnanofibersfornano-fibercomposites.[J] MaterialsResearchSocietySymposium-Proceedings2002,702 173~8

[7] KimJ S.Improvedmechanicalpropertiesofcompositesusingul

trafineelectrospunfibers.PhDdissertation,TheGraduateFac ultyoftheUniversityofAkron,2003

[8] KimJ S,RenekerD.H [J] PolymerComposites2003,20(1)

124~31

[9] DzenisYA,RenekerDH.[J] US626533,2001

[10] GrahamK,OuyangM,RaetherT,GrafeT,McDonaldB,

KnaufP.FifteenthAnnualTechnicalConference&ExpooftheAmericanFiltration&SeparationsSociety,Galveston,TX;2002,4 9~12

[11] TsaiaPP,Schreuder GibsonH,GibsonP.[J] JournalofElec

trostatics2002,54 333~41

[12] GrahamS. Smart silicondustcouldhelpscreenforchemical

weapons.[J] ScientificAmerican,2002 3

[13] GibsonPW,Schreuder GibsonHL,RivenD.Electrospun

fibermats:transportproperties.AIChEJ1999,45(1) 190

[14] YunKS,ChoBW,JoSM,etal.PCT/KR00/00501,2001[15] KenawyER,BowlinGL,MansfieldK,LaymanJ,Simpson

DG,SandersEH,etal.[J] JournalofControlledRelease2002,81 57~64

[16] ZussmanE,YarinAL,WeihsD.Amicro aerodynamicdecelera

torbasedonpermeablesurfacesofnanofibermats.[J] Experi mentsinFluids2002,33 315~20

[17] LaurencinCT,AmbrosioAMA,BordenMD,CooperJrJA.

[J].AnnuRevBiomedEng1999,1 19~46

[18] BuchkoCJ,ChenLC,ShenY,MartinDC.[J] Polymer

1999,40 7397~407

[19] FertalaA,HanWB,KoFK.[J] JBiomedMaterRes,2001,

57 48~58

R

将光电染料复合

到聚丙烯腈纳米纤维中,用于开发制作高性能电阻

电池。

最近,有人以发光高分子与纳米纤维复合,发现复合材料的荧光发生了蓝移,这种材料有望在分子电子学等方面得到应用[26]。

3 展望与建议

由于纳米纤维的制备技术还不完善,表面光滑、直径均匀、定向排列、单根连续的纳米纤维还无法工业化生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纳米纤维的应用进程,使纳米纤维的应用仍处在实验室的研究和开发阶段,与大规模应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目前,世界各国对纳米纤维技术的研究开发几乎在同步进行,十几年后纳米纤维领域的知识产权将会集中在美国。美国在此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用研究非常活跃,以期制造出具有高附加价值的高功能、高性能材料。

欧洲对纳米纤维的研究开发没有像美国这样公开,许多是潜在进行。日本、韩国、我国大陆和台湾省都在积极地进行中。相比较而言,我国在这方面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远远不及美国。应该认识到,我

12

化工新型材料

ResSocSympPro,2002,708 403~8

第32卷

celloVP,ChaikofEL.[J] Macromolecules,2000,33(8) 2989~97

[21] FormhalsA.[P] US2187306,1940

[22] LiaoT,AdanurS.Computerizedfailureanalysisofnonwovenfab

ricsbasedonfiberfailurecriterion [J] TextileResJ1999,69 489~96

[23] BerryJP.[P] US4965110,1990

[24] LeeSH,KuBC,WangX,SamuelsonLA,KumarJ.[J] Mat

[25] LiWJ,LaurencinCT,CatersonEJ,TuanRS,KoFK.[J]

JBiomedMaterRes,2002,60(4) 613~21

[26] ZieglerD,SeneclKJ,DrewC,SmuelsonL.[C] Electrospun

fibrousmembrqnesofphotovolticqndconductivepolymers,BooofAbstrcts,NewFrontiersinFiberScience,SpringMeeting,2001

收稿日期:2004 09 13

GE高新材料集团与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联合举办

工程塑料产品在建筑领域中应用 研讨会

2004年11月30日GE高新材料集团与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题为 工程塑料产品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研讨会,旨在向建筑师们介绍并与之分享工程塑料产品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张江GE中国科技中心(CTC)举行,上海市房地产行业的近百名建筑师及各相关媒体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上,GE高新材料集团亚太地区市场总监段小缨等分别介绍了GE高新材料集团塑料业务的发展及GE高新材料集团产品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再次向建筑业推出GELOY性能板材及建筑密封胶等相关产品,引起与会建筑师们的浓厚兴趣。

GE高新材料集团的工程塑料产 品正以最快的速度渗入中国建筑业,中 国西部最大的体育馆重庆体育馆屋顶 的LE XAN力显洁板 材。此外,GE上海 代中 国 合作 伙伴,GE了 2008年北世博 聚乐TMXTW耐候树脂、LEXAN力显高

第32卷第12期2004年12月化工新型材料NEWCHEMICALMATERIALSVol 32No 12

9

纳米纤维的性质及应用进展

王永芝 杨清彪 李耀先(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长春130023)

摘 要 介绍并阐述了高科技纳米纤维的独特性质及其在国防、医药、化工、电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状况,并展示了纳米纤维广阔的应用前景。希望我国应加强人力和物力对纳米纤维及其应用进行开发研究。

关键词 纳米纤维,性质,应用研究

Thecharacteristicsandapplicationprogressofnanofiber

WangYongzhi YangQingbiao LiYaoxian

(ChemistryDepartmentof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3)

Abstract Thecharacteristicsandpotentialapplicationsofnanofiberwereintroduced.Thepresentstatusofapplication

researchofnanofiberinnationaldefensiveindustry,medicaltreatment,chemicalengineeringandelectronicsetc.weredis cussed.Theapplicationprospectsofnanofiberwereexpectedtobeunlimited.Chinashouldpaymoreattentiontoresearchanddeveloptheapplicationsofnanofiber.

Keywords nanofiber,characteristics,applicationresearch

1990年7月,第一届国际纳米技术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会议正式公布纳米材料科学成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分支,从此纳米材料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掀起了世界范围的纳米研究热潮。各种纳米尺度的纳米粒子、纳米纤维、纳米管、纳米线和纳米膜已经制备出来。近几年,特别是纳米纤维及其应用研究已成为前沿热点,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纳米纤维技术相关战略和计划,投巨资进行研究开发,以抢占纳米纤维技术的战略高地,而目前纳米纤维的应用研究更是如火如荼。

织物结构,特征的光泽和颜色,极高的孔隙度,极好的柔韧性、吸附性、过滤性、粘合性和保温性。这些显著的性质使纳米纤维在许多重要领域的应用具有不可限量的潜能。

2 纳米纤维的应用状况

2.1 国防方面

现代战争中,人们越来越重视防护用品的使用。因为防护用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士兵的伤亡和发挥单兵作战的能力,使其在战场上经受住恶劣天气条件的考验,免遭敌方发射的弹道导弹、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伤害。目前所使用的防护用品大多以木炭作为吸附剂,它在隔绝毒气的同时,也阻断了水蒸气的传输,穿着时笨重而不舒适。纳米纤维膜具有低密度、高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可以用于制造质量轻,且具有选择性吸附功能的新型防护用品。这种新型防护用品对汽溶胶有很强的阻挡性,从而对生物化学武器有很好的防护性,同时不

1 纳米纤维的性质

纳米纤维是指纤维直径在1~100nm尺度范围内的纤维。当纤维的直径从微米级缩小到纳米级时,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奇性质。纳米纤维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是普通微米纤维的1000倍),极高的纵横比(长度直径比)、曲率半径和极强的与其他物质的互相渗透力。纳米纤维织物具有精细的

作者简介:王永芝,女,吉林大学化学系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复合纳米纤维性质及应用研究。

10

化工新型材料第32卷

阻挡水蒸气的扩散,保证了穿着的舒适性[1~3]。有研究表明,Pt和TiO2纳米颗粒对一些神经性毒气有很强的降解作用,将这些具有类似功能的组分掺杂到纳米纤维中,可以用于制作防护口罩和高性能防护服[4]。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系教授麦克迪尔米德提出了复合纳米纤维的概念,他将纳米级粒子与纳米纤维进行复合,这种复合纳米纤维在国防方面显示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许多金属纳米粒子对海洋微生物具有杀伤力,将铜、镍等纳米粒子渗入到高分子纳米纤维中,合成导电无纺布,再把小块的无纺布渗入到涂料中,用这种涂料覆盖舰体,在海浪的冲击下,涂层中会产生微弱的电流,从而避免海洋生物在舰壁的附着,解决了海军舰艇的防腐难题。

2.2 提高材料机械性能方面

常规的微米纤维,特别是像玻璃、碳黑等工程纤维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作为增强剂与其他材料复合,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纳米纤维加固复合材料具有微米纤维复合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由于微米纤维和透明基体材料的折光率不同,所得到复合物的光散射变得不透明,而纳米纤维将会克服这一弱点。因纳米纤维的直径(1~1000nn)明显小于可见光波长(340~850nm),与基体材料的复合物在透光性方面不会发生变化[4]。

目前关于纳米纤维用作增强剂的研究多数是涉及碳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与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密度仅为钢铁的1/6,但强度却是钢铁的100倍。这种复合材料适用于制作各种抗冲击用品。

有研究表明[7,8],对使用尼龙纳米纤维无纺布膜和环氧树脂制备成功的复合膜和单组分膜进行张力试验,复合膜中纳米纤维含量很低,但复合膜的强度和硬度却显著提高。

纳米纤维除了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众所周知,层压材料常会出现层脱现象,最近美国的Dienis和Reneker发明一项专利,在层压材料的薄层间使用纳米纤维来提高材料的抗层离性。在层压材料每层的界面间添加纳米纤维,层压材料的重量和层间距离几乎不变,但层间韧性却大大提高。2.3 高效过滤介质方面

许多领域都需要使用过滤介质,过滤效率与过[9]

[5,6]

结构单元需与被过滤物质的粒子大小相匹配,将纳米纤维应用到过滤介质中,就可以除去气体或溶液中纳米级的粒子。

[12]

据有关报道,用纳米纤维制作的过滤器可以过滤汽溶胶,适用于净化空气。纳米纤维与某些选择性试剂复合的纤维被用于开发制作分子过滤器,将有可能实现水汽与有机气体和CO2与O2的分离。也还可用于过滤生化武器中的有毒试剂。

FreudentergNonnorens[13]是当今世界上使用纳米纤维制作高效过滤器的最早厂家,生产的过滤器被应用到许多重要领域。2.4 药品传输方面

药品在人体内的溶解速度是影响人体对药品吸收的关键因素。固体状药品的溶解速度随药品及载体表面积的增加而加快。许多研究表明[14~

16]

[10,11]

:纳

米纤维在药品传输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能,通过设计可以将药品与纳米纤维进行复合,控制药品在人体内进行立即释放、缓和释放和延迟释放。2.5 生物材料方面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整个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几乎都是纳米结构单元的沉积,像骨头、牙齿和皮肤等都是多种纳米结构在纳米尺度上的排列。人体细胞易于附着在直径小于细胞本身的纤维周围进行再生[17],基于这一现象,纳米纤维将成为重要的生物材料。

开发和研制用于修复或替换人体坏损组织和器官的新型生物材料一直是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近几年,人们在尝试用纳米纤维制作细胞接种、转移和生长模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研究者使用生物高分子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电纺丝纳米纤维来研制一种支架,能够使细胞附着在上面并向内生长最终实现生物复制,用于替换生物母体内坏损的组织和器官。

以(D,L)丙交酯 羟基乙酯聚合物为原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可制作一种支架,支架的孔隙度和机械强度与人体组织细胞质的结构非常相似,用作细胞附着和繁殖的载体。研究表明:接种在这种支架上的细胞能保持原有形貌,并能沿纤维方向定向生长。Mathews[21]研制了与弹性蛋白相类似的高分子纳米纤维,并用它模拟了动脉血管壁上蛋白质纤维的生物功能。Buchko[22]用具有连接功能的类似丝绸的高分子纳米纤维制作了生物相容性薄膜,这种薄膜可以植入中枢神经系统,有助于修复断[18~20]

第12期王永芝等:纳米纤维的性质及应用进展

11

物体内部的硬质器件表面作为缓冲界面,能够减小母体组织和植入物在硬度上的不相匹配,大大减弱植入物与母体的排斥作用。生物相容的纳米纤维制作的包伤用品在治疗体表创扎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用传统的医用纱布包扎伤口,除去纱布后易留下疤痕。而纳米纤维制成的无纺布膜是一个结构精细多孔的薄膜,不仅能防止汽溶胶的进入和细菌的滋生,还可迅速吸收伤口的渗出液,在除去后不会留下明显的疤痕[23]。纳米纤维易于生物降解,用它缝合伤口,不必拆线,能简化医疗程序。2.6 精密电子和光学器件方面

导电纳米纤维中特殊排列的高分子聚集体,通常称为结晶缺陷,使纳米纤维内的高分子本身具有传输和转动功能[23]。以纳米纤维作载体能将纳米器件排布起来,同时又能互相连接成大规模集成电路。Machirnid研制成功一种纳米纤维,能够应用到微电子和光电子领域,最近该纳米纤维在场效应管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由于电化学反应速度和电极表面积成正比,因此高表面积的导电纳米纤维膜非常适用于制作高性能电池和多孔电极。韩国的一篇专利报导了纳米纤维膜制备锂电池的方法。Ziegler

[25]

[24]

相当的技术实力,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进行纳米纤维及其应用的研究开发。我们应该对其加大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力度,依托具有实力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单位,使我国尽快实现纳米纤维的工业化生产,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纳米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

参考文献

[1] GibsonPW,Schreuder GibsonHL,RivinD.[J] Colloidsand

SurfacesA:PhysicochemicalandEngineeringAspects2003,187 469~81

[2] Schreuder GibsonHL,GibsonP,SenecalK,SennettM,Walk

erJ,YeomansW,etal.[J] JournalofAdvancedMaterials2002,34(3) 44~55

[3] SmithD.,RenekerDH.[R] PCT/US00/27737,2001[4] BergshoefMM,VancsoGJ.[J] AdvMater,2003,11(16)

1362~5

[5] ChunI,RenekerDH,FongH,FangX,DeitzelJ,TanNB,et

al.[J] JournalofAdvancedMaterials,2003,31(1) 36~41

[6] DzenisYA,WenYK.Continuouscarbonnanofibersfornano-fibercomposites.[J] MaterialsResearchSocietySymposium-Proceedings2002,702 173~8

[7] KimJ S.Improvedmechanicalpropertiesofcompositesusingul

trafineelectrospunfibers.PhDdissertation,TheGraduateFac ultyoftheUniversityofAkron,2003

[8] KimJ S,RenekerD.H [J] PolymerComposites2003,20(1)

124~31

[9] DzenisYA,RenekerDH.[J] US626533,2001

[10] GrahamK,OuyangM,RaetherT,GrafeT,McDonaldB,

KnaufP.FifteenthAnnualTechnicalConference&ExpooftheAmericanFiltration&SeparationsSociety,Galveston,TX;2002,4 9~12

[11] TsaiaPP,Schreuder GibsonH,GibsonP.[J] JournalofElec

trostatics2002,54 333~41

[12] GrahamS. Smart silicondustcouldhelpscreenforchemical

weapons.[J] ScientificAmerican,2002 3

[13] GibsonPW,Schreuder GibsonHL,RivenD.Electrospun

fibermats:transportproperties.AIChEJ1999,45(1) 190

[14] YunKS,ChoBW,JoSM,etal.PCT/KR00/00501,2001[15] KenawyER,BowlinGL,MansfieldK,LaymanJ,Simpson

DG,SandersEH,etal.[J] JournalofControlledRelease2002,81 57~64

[16] ZussmanE,YarinAL,WeihsD.Amicro aerodynamicdecelera

torbasedonpermeablesurfacesofnanofibermats.[J] Experi mentsinFluids2002,33 315~20

[17] LaurencinCT,AmbrosioAMA,BordenMD,CooperJrJA.

[J].AnnuRevBiomedEng1999,1 19~46

[18] BuchkoCJ,ChenLC,ShenY,MartinDC.[J] Polymer

1999,40 7397~407

[19] FertalaA,HanWB,KoFK.[J] JBiomedMaterRes,2001,

57 48~58

R

将光电染料复合

到聚丙烯腈纳米纤维中,用于开发制作高性能电阻

电池。

最近,有人以发光高分子与纳米纤维复合,发现复合材料的荧光发生了蓝移,这种材料有望在分子电子学等方面得到应用[26]。

3 展望与建议

由于纳米纤维的制备技术还不完善,表面光滑、直径均匀、定向排列、单根连续的纳米纤维还无法工业化生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纳米纤维的应用进程,使纳米纤维的应用仍处在实验室的研究和开发阶段,与大规模应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目前,世界各国对纳米纤维技术的研究开发几乎在同步进行,十几年后纳米纤维领域的知识产权将会集中在美国。美国在此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应用研究非常活跃,以期制造出具有高附加价值的高功能、高性能材料。

欧洲对纳米纤维的研究开发没有像美国这样公开,许多是潜在进行。日本、韩国、我国大陆和台湾省都在积极地进行中。相比较而言,我国在这方面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远远不及美国。应该认识到,我

12

化工新型材料

ResSocSympPro,2002,708 403~8

第32卷

celloVP,ChaikofEL.[J] Macromolecules,2000,33(8) 2989~97

[21] FormhalsA.[P] US2187306,1940

[22] LiaoT,AdanurS.Computerizedfailureanalysisofnonwovenfab

ricsbasedonfiberfailurecriterion [J] TextileResJ1999,69 489~96

[23] BerryJP.[P] US4965110,1990

[24] LeeSH,KuBC,WangX,SamuelsonLA,KumarJ.[J] Mat

[25] LiWJ,LaurencinCT,CatersonEJ,TuanRS,KoFK.[J]

JBiomedMaterRes,2002,60(4) 613~21

[26] ZieglerD,SeneclKJ,DrewC,SmuelsonL.[C] Electrospun

fibrousmembrqnesofphotovolticqndconductivepolymers,BooofAbstrcts,NewFrontiersinFiberScience,SpringMeeting,2001

收稿日期:2004 09 13

GE高新材料集团与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联合举办

工程塑料产品在建筑领域中应用 研讨会

2004年11月30日GE高新材料集团与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题为 工程塑料产品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研讨会,旨在向建筑师们介绍并与之分享工程塑料产品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张江GE中国科技中心(CTC)举行,上海市房地产行业的近百名建筑师及各相关媒体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上,GE高新材料集团亚太地区市场总监段小缨等分别介绍了GE高新材料集团塑料业务的发展及GE高新材料集团产品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再次向建筑业推出GELOY性能板材及建筑密封胶等相关产品,引起与会建筑师们的浓厚兴趣。

GE高新材料集团的工程塑料产 品正以最快的速度渗入中国建筑业,中 国西部最大的体育馆重庆体育馆屋顶 的LE XAN力显洁板 材。此外,GE上海 代中 国 合作 伙伴,GE了 2008年北世博 聚乐TMXTW耐候树脂、LEXAN力显高


相关文章

  • 有机纳米材料
  • 有机纳米材料研究综述 有机纳米功能材料是一个还没有引起人们重视但又极其重要的领域,其材料是由纳米尺寸的分子构成,它们具有电.光极吸波功能等特性,可以用作功能型防腐防污涂料.纳米量子点的基材.旋光性分子识别.材料的增强等方面.吉林大学的科研职 ...查看


  • 纳米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 目录 1 绪论 ................................................................................................................ ...查看


  • 生物质材料在橡胶中的应用进展_郭军
  • 专论#综述 弹性体,2011-04-25,21(2):70~77 CHINA ELASTOMERICS 生物质材料在橡胶中的应用进展 郭 军1,2,李 想2,陈 慧2,段景宽2,邵双喜1,单志华1,2** * (1.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 ...查看


  • 化工技术进展论文汪娟
  • 题目:金属纳米银的合成.应用及 环境毒性效应 学院: 化环学院 专业: 应用化学 姓名: 汪娟 学号: [1**********]3 日期: 2015年12月20日 随着人们对纳米材料的特性认识愈加广泛深入,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被应用到工业和 ...查看


  • 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 ・66・高 分 子 通 报2008年7月 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汪怿翔,张俐娜3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武汉 430072)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甲壳素.壳聚糖.其它多 糖.蛋 ...查看


  • 我眼中的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未来
  • <纳米材料>课程论文 我眼中的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未来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日 期: 我眼中的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的未来 摘要: 21世纪,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在科技领域将扮演重要角色.纳米 ...查看


  • 纳米材料的自组装综述
  • 纳米材料的自组装综述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摘要: 自组装技术是制备纳米结构的几种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本文对最近几年自组装技术在纳米科技领域中的一些重大突破和成果进行较为系统地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组装单层膜.纳米尺度的表面改性. ...查看


  • 中国纳米材料市场调研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目录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目录 2013 年01期 目录 多胺基交联定形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耐高温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 以手性核为中心的枝臂液晶的合成与相行为 由交替共聚物引发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梳型聚苯乙烯 可膨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