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实践及启示

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实践及启示

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倡导整合旅游资源,但在实践上如何整合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普遍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有整合意愿的多,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少;小范围整合的多,形成规模的少;急功近利宣传炒作的多,注重基础建设、配套服务、发展后劲的少;整合景区景点的多,旅游各要素综合整合的少。总结分析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各地旅游资源整合会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013年,山西省太行山大峡谷的旅游资源整合不仅克服了“四多四少”现象,整合的当年各项经济指标都创出了历史最高纪录。被整合的景区满意,当地居民满意,全县的干部群众满意,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的整合赢得了“满堂彩”。

旅游资源整合的实践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东南部,绵延百里,被誉为“世界奇峡,天然氧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旧的经营体制已不适合大峡谷的发展。各景区分散经营、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恶性竞争,已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一)资源整合四步骤

一是成立领导组,统一指挥协调。成立了由壶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担任副组长,县旅游管理中心、财政局、发改委、工商局、经信委、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旅游局等部门和大峡谷所在乡党委、乡政府为成员的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组、注册登记组、整合洽谈组、接收运营组、督查督办组具体负责资源整合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组建股份公司,由它来直接整合旅游资源。由壶关县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平钢铁有限公司、长治市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3家公司共同发起,分别按41%、40%、19%的股比注册资金1亿元,组建成立了山西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建立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三是依法评估谈判,兼顾各方利益。聘请专业评估公司对太行山大峡谷的10个景区和3个宾馆进行了依法评估,出资4亿元协议买断了10个景区和3个宾馆的投资经营权。

四是按步骤快速推进移交接管。出台了《关于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接管工作实施方案》,由财政局等10个单位分别负责10个景区的移交、接管工作,由公安、检察、法院负责稳定保障工作,做到谈判一个、移交一个,接管一个、运行一个。

(二)景区托管三步走

一是精心选择托管团队。山西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股份有

限公司接管景区后,先后与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江文旅”)、北京巅峰智业、深圳华侨城等国内著名景区托管公司进行了洽谈,经过多次考察对比,最终选定了西安曲江文旅作为太行山大峡谷的托管公司。

二是签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景区方和托管方进行了多次协商沟通,签署了景区托管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每年的目标任务,托管内容包括经营策划、景区管理、宣传促销、员工培训等。

三是景区方与托管方双双进驻岗位。曲江文旅派出了由副总经理带队,9名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团队进驻景区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壶关县也从全县各单位选聘了40名优秀年轻干部,专门到大峡谷协助托管团队工作,学习托管团队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经营理念。

(三)品牌打造四措施

一是高起点规划。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长治市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把大峡谷景区纳入长治市旅游产业整体布局,整体开发,整体发展。

二是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化建设,提高景区的服务能力,形成特色鲜明的景区布局。

三是规范管理,提升服务品位。聘请西安中视传媒公司对景区标识、标牌、进行了统一设计,对景区内商业街区、经营摊位进行了统一整治,规划了各景区游览线路,规范了景区内各游览景点名称,完善了景点导游词和游览图。

四是综合治理外部环境,开展了乡村清洁、乡村绿化、乡村亮化、农家客栈标准化和旅游服务人员培训等五项工程。

(四)宣传营销全方位

借助电视、报纸、网络、会展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宣传推介大峡谷。在长治市域内开展了“长治人游大峡谷”特大优惠活动,还与山西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冲关大峡谷》大型综合娱乐节目,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旅游资源整合的启示

(一)宣传发动、统一思想、保障各方利益是基础

在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的前期,壶关县委、县政府就抽调专人深入到景区老板、机关干部和群众中去,开座谈会、发宣传资料,宣传省、市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改革的优惠政策,宣传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的重大意义,引导景区老板、当地居民和全县的广大干部群众消除思想疑虑。景区老板和当地居民的合理合法利益得到了保护,他们积极配合、热情支持整合,全县干部群众高度关注整合,形成了全县动员兴旅游、一切为旅游开道、一切为旅游服务的浓厚氛围。

(二)政府主导,工作细化落实是关键

省、市政府对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给予强力支持,县委、县

政府直接领导协调整合的各项事宜。壶关县旅游资源整合工作领导组,对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时期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详细列出了43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和任务,件件都有目标任务的具体说明,件件都有要求完成的具体时间,件件都有担负责任的政府相关部门、责任人和责任领导。

(三)强强联合、托管经营是出路

太行山大峡谷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但高素质管理人才短缺、经营管理模式滞后。引进西安曲江文旅托管经营团队之后,不仅带来了成熟的管理模式,也帮助培养出了一批本土旅游管理人才,为大峡谷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宣传营销、拓展市场是支撑

旅游经济是注意力经济,要吸引来游客,就首先必须引起游客的关注。太行山大峡谷资源整合之后,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加大宣传营销的投入,成效非常明显。和往年相比,自驾游的多了,晚上住宿的多了。游客不但游在峡谷,而且住在峡谷、吃在峡谷,农家客栈、饭店的生意也都火起来,当地的居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实践及启示

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倡导整合旅游资源,但在实践上如何整合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普遍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有整合意愿的多,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少;小范围整合的多,形成规模的少;急功近利宣传炒作的多,注重基础建设、配套服务、发展后劲的少;整合景区景点的多,旅游各要素综合整合的少。总结分析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各地旅游资源整合会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013年,山西省太行山大峡谷的旅游资源整合不仅克服了“四多四少”现象,整合的当年各项经济指标都创出了历史最高纪录。被整合的景区满意,当地居民满意,全县的干部群众满意,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的整合赢得了“满堂彩”。

旅游资源整合的实践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东南部,绵延百里,被誉为“世界奇峡,天然氧吧”,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旧的经营体制已不适合大峡谷的发展。各景区分散经营、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恶性竞争,已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一)资源整合四步骤

一是成立领导组,统一指挥协调。成立了由壶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担任副组长,县旅游管理中心、财政局、发改委、工商局、经信委、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旅游局等部门和大峡谷所在乡党委、乡政府为成员的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组、注册登记组、整合洽谈组、接收运营组、督查督办组具体负责资源整合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组建股份公司,由它来直接整合旅游资源。由壶关县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平钢铁有限公司、长治市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3家公司共同发起,分别按41%、40%、19%的股比注册资金1亿元,组建成立了山西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建立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三是依法评估谈判,兼顾各方利益。聘请专业评估公司对太行山大峡谷的10个景区和3个宾馆进行了依法评估,出资4亿元协议买断了10个景区和3个宾馆的投资经营权。

四是按步骤快速推进移交接管。出台了《关于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接管工作实施方案》,由财政局等10个单位分别负责10个景区的移交、接管工作,由公安、检察、法院负责稳定保障工作,做到谈判一个、移交一个,接管一个、运行一个。

(二)景区托管三步走

一是精心选择托管团队。山西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股份有

限公司接管景区后,先后与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江文旅”)、北京巅峰智业、深圳华侨城等国内著名景区托管公司进行了洽谈,经过多次考察对比,最终选定了西安曲江文旅作为太行山大峡谷的托管公司。

二是签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景区方和托管方进行了多次协商沟通,签署了景区托管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义务和每年的目标任务,托管内容包括经营策划、景区管理、宣传促销、员工培训等。

三是景区方与托管方双双进驻岗位。曲江文旅派出了由副总经理带队,9名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团队进驻景区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壶关县也从全县各单位选聘了40名优秀年轻干部,专门到大峡谷协助托管团队工作,学习托管团队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经营理念。

(三)品牌打造四措施

一是高起点规划。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长治市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把大峡谷景区纳入长治市旅游产业整体布局,整体开发,整体发展。

二是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化建设,提高景区的服务能力,形成特色鲜明的景区布局。

三是规范管理,提升服务品位。聘请西安中视传媒公司对景区标识、标牌、进行了统一设计,对景区内商业街区、经营摊位进行了统一整治,规划了各景区游览线路,规范了景区内各游览景点名称,完善了景点导游词和游览图。

四是综合治理外部环境,开展了乡村清洁、乡村绿化、乡村亮化、农家客栈标准化和旅游服务人员培训等五项工程。

(四)宣传营销全方位

借助电视、报纸、网络、会展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宣传推介大峡谷。在长治市域内开展了“长治人游大峡谷”特大优惠活动,还与山西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冲关大峡谷》大型综合娱乐节目,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旅游资源整合的启示

(一)宣传发动、统一思想、保障各方利益是基础

在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的前期,壶关县委、县政府就抽调专人深入到景区老板、机关干部和群众中去,开座谈会、发宣传资料,宣传省、市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体制机制改革的优惠政策,宣传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的重大意义,引导景区老板、当地居民和全县的广大干部群众消除思想疑虑。景区老板和当地居民的合理合法利益得到了保护,他们积极配合、热情支持整合,全县干部群众高度关注整合,形成了全县动员兴旅游、一切为旅游开道、一切为旅游服务的浓厚氛围。

(二)政府主导,工作细化落实是关键

省、市政府对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给予强力支持,县委、县

政府直接领导协调整合的各项事宜。壶关县旅游资源整合工作领导组,对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时期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详细列出了43个方面的具体工作和任务,件件都有目标任务的具体说明,件件都有要求完成的具体时间,件件都有担负责任的政府相关部门、责任人和责任领导。

(三)强强联合、托管经营是出路

太行山大峡谷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但高素质管理人才短缺、经营管理模式滞后。引进西安曲江文旅托管经营团队之后,不仅带来了成熟的管理模式,也帮助培养出了一批本土旅游管理人才,为大峡谷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宣传营销、拓展市场是支撑

旅游经济是注意力经济,要吸引来游客,就首先必须引起游客的关注。太行山大峡谷资源整合之后,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加大宣传营销的投入,成效非常明显。和往年相比,自驾游的多了,晚上住宿的多了。游客不但游在峡谷,而且住在峡谷、吃在峡谷,农家客栈、饭店的生意也都火起来,当地的居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相关文章

  • [案例]中国梦想家园,智慧农业公园
  • [案例]中国梦想家园,智慧农业公园-红旗渠智慧农业聚集区规划剖析 原创 2016-03-29 山合水易1 山合水易旅游规划 随着休闲农业的崛起和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农业迎来一次全新的变革.新时代,农业不再只是单纯的农业,旅游也 ...查看


  • 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太行山写生实践报告
  • 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太行山写生实践报告 视觉传达02 刘心卉 1107050912 一:实习目的: 通过外出采风(写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提高写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和拓宽写生对美的修养:同时锻炼学生在实践中意志力.吃苦精 ...查看


  • 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在路上
  • 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在路上 2014-01-03 19:14:16 分类:经济 旅游 转型升级 旅游法 在线旅游 旅游景区 --2013行业盘点文章系列旅游行业篇 2013年,中国旅游行业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禽流感疫情. ...查看


  • 西妹儿带你游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之青龙峡
  • 太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人文的山,也是一座山水宝地.它的险峻之地北起南口,南到王莽岭.云台山,可以说大凡有太行山的身影,必有险峰和幽谷.太行山水之奇险多在南部,近年来长治壶关县境内的太行山区连片开发深山里的大小峡谷,已经成为长治山水旅游资源的 ...查看


  • 两日林州大峡谷
  • --一日游 景区介绍: 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 级旅游区.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全国农村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石板岩供销社"扁担精神"的发祥地,是太行山的儿子-谷文昌同志的故乡,是中国文联书画中心的创作培训基 ...查看


  • 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
  • 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 金丝大峡谷 金丝大峡谷(陕西) 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商南县境内的西南部新开岭腹地,距县城60公里,距太吉河镇18公里.园内风光秀丽,风格独特,风景如画,具有有窄.长.秀.奇.险.幽的特点,集峰.石.洞.林.禽 ...查看


  • 云台山导游词
  • 尊敬的游客朋友: 您好,欢迎您到观光游览!我是导游员xx,很高兴能为您提供导游讲解服务,希望我的真诚服务能换来您的满意笑容.也希望大家在云台山度过一个开心愉快的假期.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开始今天的云台山之旅. 百家岩综合服务大厅 现在我 ...查看


  • 自驾游之河南中西部
  • 北京-焦作-济源-洛阳-郑州-新乡-安阳-白洋淀-易县-野三坡-北京(全程来回2000余公里) 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辖4个市辖区.4个县.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代管2个县级市,即:解放区.山阳区.中站区.马村区.修武县.武陟县.温 ...查看


  • 安阳太行山写生报告
  • 太行山写生报告 (一) 初到林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古代诗人对泰山的评价,我没有去过泰山,但是2011年18月份我们有幸去了一趟河南太行山写生. (二) 初识林州 我们一起写生的队伍也 算庞大,一百几号的人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