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周期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探索过程,掌握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数学思考: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中事物的排列规律。 问题解决: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情感态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中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期现象:
1、①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幻灯片:简单的周期)
②对于“周期”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谁来说一说?
2、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还是很多的,看看你们是怎么写的。
(将学习单制成幻灯片)出示第一组幻灯片,依次说一说规律。
周沁宜:她是怎么画的?什么规律呀?
惠梓:看一看,有规律吗?互相说一说,圈一圈。
接着出示金子鑫的学习单:
师:金子鑫同学是这样说的:有二个○,有二个△,有三个□,一直重复下去„„ 什么叫一直重复下去?谁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一下,第一组是„„,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都是„„ 7个一组,依次重复出现。那么第20组是什么样的?第98组呢?
3、你们能不能像这样去找找规律?
练习纸,在上面圈一圈,找出规律。
4、展示。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现象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几个一组依次重复出现叫周期现象。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周期现象的排列规律。
二、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1、出示张长健的学习单,问:排列有什么规律?(2个一组,一个苹果一个梨) 第16个是梨,你是怎么想的?第50个还是梨,你们同意吗?还是数出来的? 第95个呢?为什么?
2、出示张子欣的学习单,问:这些花是怎样排列的?都是2朵、3朵、2朵、3朵,2盆为一组。
出示问题:第33盆是( )朵?第100盆是( )朵?
怎么想的?
小结:像这样2个一组有规律的排列,我们可以用单、双数进行判断。
3、出示3个一组排列的学习单:
提问:几个一组?
说说中间为什么用竖线隔开?我们也可以圈一圈。
照这样的规律排列,第19个是( )色?
问:还能用单、双数的方法吗?怎么办?
算一算:19÷3=6(组)„„1(个)①
19表示什么?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前19个图形。
3表示什么?每3个一组。
6表示什么?有这样的6组。
1表示什么?第几组的第几个。
我们又没有看到第7组,你怎么知道它的第1个是红色?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35个是( )色?
列式:35÷3=11(组)„„2(个)②
要求学生分别说说“35”、“3”、“11”、“2”的意思是什么?“2个”表示第12组的第2个,只要看„„?
68÷3=22(组)„„2(个)③
引导学生比较:
①和②中的除数为什么都是3?
②和③的余数“2”分别表示第7组的第2个和第23组的第2个,为什么都是绿色?
小结:判断是什么颜色,只需要看这个图形是哪一组的第几个。
5、找规律计算:出示学习单,让学生列式计算。
25÷4=6(组)„„1(个)
96÷4=24(组)→没有余数了,你们会判断吗?
“96÷4=24(组)”表示96个图形中,正好有24组这样排列的图形,第96个就是第24组的最后一个。
练一练:出示同学们设计的图案,提出问题。
6、回顾过程,解决周期问题,你有什么体会?
7、说一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幻灯片展示)教师介绍。
8、十二生肖趣题。
简单的周期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经历探索过程,掌握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数学思考: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中事物的排列规律。 问题解决: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情感态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中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期现象:
1、①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幻灯片:简单的周期)
②对于“周期”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谁来说一说?
2、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还是很多的,看看你们是怎么写的。
(将学习单制成幻灯片)出示第一组幻灯片,依次说一说规律。
周沁宜:她是怎么画的?什么规律呀?
惠梓:看一看,有规律吗?互相说一说,圈一圈。
接着出示金子鑫的学习单:
师:金子鑫同学是这样说的:有二个○,有二个△,有三个□,一直重复下去„„ 什么叫一直重复下去?谁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一下,第一组是„„,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都是„„ 7个一组,依次重复出现。那么第20组是什么样的?第98组呢?
3、你们能不能像这样去找找规律?
练习纸,在上面圈一圈,找出规律。
4、展示。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现象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几个一组依次重复出现叫周期现象。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周期现象的排列规律。
二、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1、出示张长健的学习单,问:排列有什么规律?(2个一组,一个苹果一个梨) 第16个是梨,你是怎么想的?第50个还是梨,你们同意吗?还是数出来的? 第95个呢?为什么?
2、出示张子欣的学习单,问:这些花是怎样排列的?都是2朵、3朵、2朵、3朵,2盆为一组。
出示问题:第33盆是( )朵?第100盆是( )朵?
怎么想的?
小结:像这样2个一组有规律的排列,我们可以用单、双数进行判断。
3、出示3个一组排列的学习单:
提问:几个一组?
说说中间为什么用竖线隔开?我们也可以圈一圈。
照这样的规律排列,第19个是( )色?
问:还能用单、双数的方法吗?怎么办?
算一算:19÷3=6(组)„„1(个)①
19表示什么?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前19个图形。
3表示什么?每3个一组。
6表示什么?有这样的6组。
1表示什么?第几组的第几个。
我们又没有看到第7组,你怎么知道它的第1个是红色?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35个是( )色?
列式:35÷3=11(组)„„2(个)②
要求学生分别说说“35”、“3”、“11”、“2”的意思是什么?“2个”表示第12组的第2个,只要看„„?
68÷3=22(组)„„2(个)③
引导学生比较:
①和②中的除数为什么都是3?
②和③的余数“2”分别表示第7组的第2个和第23组的第2个,为什么都是绿色?
小结:判断是什么颜色,只需要看这个图形是哪一组的第几个。
5、找规律计算:出示学习单,让学生列式计算。
25÷4=6(组)„„1(个)
96÷4=24(组)→没有余数了,你们会判断吗?
“96÷4=24(组)”表示96个图形中,正好有24组这样排列的图形,第96个就是第24组的最后一个。
练一练:出示同学们设计的图案,提出问题。
6、回顾过程,解决周期问题,你有什么体会?
7、说一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幻灯片展示)教师介绍。
8、十二生肖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