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植物·人》教学设计
(作者单位:邗江实验学校 梁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与比较,找出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人与黑猩猩的比较了解人与动物的血缘关系。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比较人与动植物的相同与不同,将人融入自然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可供观察的动植物图片。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植物、动物的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这些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这节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开来,完成现阶段对“生物”这一概念的认识。教学中可以借助集合图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对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体会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了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都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不同与相同。(板书课题)
一、动物和植物的观察与比较
1、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看谁找得多。
再找找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
把你比较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2、再找一找其它的动植物进行比较。
兔子 萝卜
青蛙
二、讨论并汇报。
1、兔子和萝卜有哪些不同之处? 莲花
兔子:能运动、要吃青菜和萝卜、全身长毛、耳朵特别长、……
萝卜:不能运动、生长需要土壤、有根和叶子两部分组成、叶子是绿色的…… 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哪些?
它们都能长大,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都需要养份……
三、人与黑猩猩的比较
四人小组间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把小组的意见填写到下面的表格中。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漂亮。
学生讨论,充分表达各小组意见,班级集体交流后,把记录纸上要求的内容填完整。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比较了动物和植物之间如兔子和萝卜的不同和相同,虽然兔子是吃萝卜的,但兔子和萝卜间还是有许多地方是相同的,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另外我们还比较了动物和人的区别,发现我们人类和动物一样,也是有生命的物体,也需要水分和空气以及食物才能长大。那么,植物、动物和人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观察并记录
观察教材第22页中的两幅图,说一说,动物、植物和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
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的不同之处有:
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把讨论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三、小结
动物、植物和人的众多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珍惜植物,把自己也看作大自然的一份子。生命的世界包含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自然界中存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四、拓展
根据教材第22页的插图,各种各样的笔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幅圈图来表示。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把有生命的物体——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笔
铅笔
钢笔
自动铅笔
圆珠笔
物体
生物非生物
参考资料:
灵长类动物
灵长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结构最高等的一类动物。脑很大且结构发
达,两眼向前,四肢发展平衡,第一指与其他四指相对,这样可以把握物体。指端长指甲。
在中国分布的灵长类动物较多,如金丝猴、红面猴,它们群栖高山,以野果、嫩芽为食,也偷盗农作物。金丝猴毛色美丽,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猩猩身高可达1.4米,体重79-80千克,前肢长,直立时指可摸地。头尖,吻部突出,鼻平,口大,耳和耳部小。较聪明,能模仿人类的简单动作。检查黑猩猩的DNA 时发现,大约有99%与人的DNA 相同。因与人类形态结构相似,所以医学、生物学上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人
人同样也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人类起源于动物,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直到18世纪,人类才开始对人和动物的关系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类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级的动物。后来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从生物学方面考察,人类也属于动物的范畴。人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人属、人种。
人与类人猿的主要区别是人类能够直立行走,使双手不再是行动的器官而用于使用和制造工具。直立行走也迫使躯干、头部、牙齿和喉部
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由于食物的不同,人与猿牙齿的形状和分布有明显的不同;人的头位于脊柱的上方,脊柱呈S 形弯曲,使身体重心落在骨盆和后腿上,保证在行走、奔跑、跳跃时减少身体的冲击和振动;手的解放、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促进了脑和感官的发展,使脑的容量增加。人的大脑发达,有语言和意识,具有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在地球上,人类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动物状态的动物。所以,能进行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教学反思:
《动物·植物·人》教学设计
(作者单位:邗江实验学校 梁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与比较,找出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人与黑猩猩的比较了解人与动物的血缘关系。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比较人与动植物的相同与不同,将人融入自然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可供观察的动植物图片。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植物、动物的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这些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这节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开来,完成现阶段对“生物”这一概念的认识。教学中可以借助集合图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对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体会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了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都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不同与相同。(板书课题)
一、动物和植物的观察与比较
1、出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看谁找得多。
再找找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
把你比较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2、再找一找其它的动植物进行比较。
兔子 萝卜
青蛙
二、讨论并汇报。
1、兔子和萝卜有哪些不同之处? 莲花
兔子:能运动、要吃青菜和萝卜、全身长毛、耳朵特别长、……
萝卜:不能运动、生长需要土壤、有根和叶子两部分组成、叶子是绿色的…… 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哪些?
它们都能长大,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都需要养份……
三、人与黑猩猩的比较
四人小组间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把小组的意见填写到下面的表格中。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漂亮。
学生讨论,充分表达各小组意见,班级集体交流后,把记录纸上要求的内容填完整。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比较了动物和植物之间如兔子和萝卜的不同和相同,虽然兔子是吃萝卜的,但兔子和萝卜间还是有许多地方是相同的,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另外我们还比较了动物和人的区别,发现我们人类和动物一样,也是有生命的物体,也需要水分和空气以及食物才能长大。那么,植物、动物和人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观察并记录
观察教材第22页中的两幅图,说一说,动物、植物和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
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的不同之处有:
动物、植物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把讨论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三、小结
动物、植物和人的众多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珍惜植物,把自己也看作大自然的一份子。生命的世界包含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自然界中存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四、拓展
根据教材第22页的插图,各种各样的笔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幅圈图来表示。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把有生命的物体——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笔
铅笔
钢笔
自动铅笔
圆珠笔
物体
生物非生物
参考资料:
灵长类动物
灵长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结构最高等的一类动物。脑很大且结构发
达,两眼向前,四肢发展平衡,第一指与其他四指相对,这样可以把握物体。指端长指甲。
在中国分布的灵长类动物较多,如金丝猴、红面猴,它们群栖高山,以野果、嫩芽为食,也偷盗农作物。金丝猴毛色美丽,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猩猩身高可达1.4米,体重79-80千克,前肢长,直立时指可摸地。头尖,吻部突出,鼻平,口大,耳和耳部小。较聪明,能模仿人类的简单动作。检查黑猩猩的DNA 时发现,大约有99%与人的DNA 相同。因与人类形态结构相似,所以医学、生物学上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人
人同样也是生物进化的产物。人类起源于动物,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直到18世纪,人类才开始对人和动物的关系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类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级的动物。后来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从生物学方面考察,人类也属于动物的范畴。人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人属、人种。
人与类人猿的主要区别是人类能够直立行走,使双手不再是行动的器官而用于使用和制造工具。直立行走也迫使躯干、头部、牙齿和喉部
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由于食物的不同,人与猿牙齿的形状和分布有明显的不同;人的头位于脊柱的上方,脊柱呈S 形弯曲,使身体重心落在骨盆和后腿上,保证在行走、奔跑、跳跃时减少身体的冲击和振动;手的解放、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促进了脑和感官的发展,使脑的容量增加。人的大脑发达,有语言和意识,具有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在地球上,人类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动物状态的动物。所以,能进行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