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粘合剂的研制

第32卷第6期

2005年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

Vol.32,No.6

2005

水性聚氨酯2丙烯酸酯粘合剂的研制

周建军 舒 心 刘亚康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摘 要:文中研究了聚氨酯2丙烯酸酯(PUA)胶乳粒子的制备工艺及影响乳液性能的因素,成功地合成了以聚氨酯

(PU)为壳、丙烯酸类单体(PA)为核的核2壳结构乳液。胶乳平均粒径为100nm,且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关键词:聚氨酯2丙烯酸酯;黏合剂;乳液聚合中图分类号:TQ330117

  近年来,国内外对聚氨酯2丙烯酸酯(PUA)复合

乳液的合成、性质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在性质上有一定的互补性,通过两者复合,可以发挥其综合性能优势[122]。

PUA早期多是以溶剂型为主,随着各国环保法规的确立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特别是1994年《欧洲溶剂管理条例》的公布,对有机溶剂的排放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后,溶剂型PUA的使用愈来愈受到限制。因此,开发低污染、环保型水性PUA复合乳液,已经成为制备粘合剂、涂层等的主流,被誉为第三代水性PUA[3]。

本文研究了PUA乳液的合成方法、物料配比及其用于PP,PE等塑料薄膜的粘接力等。

降到80℃,再加入HEMA反应1h。当温度降至约60℃时,加入丁酮稀释预聚物,用NaOH(或三乙胺)中和,随后再加入一定量溶有AIBN的BA,混合均匀后,加一定体积的去离子水,高速搅拌乳化,再于60℃反应4h,出料。113 性能测试

11311 乳胶粒子形态及粒度分布测试 用磷钨酸

)下测定乳液粒子染色,在透射电镜(JFM2100CYⅡ

形态。用Malvern仪表公司的激光粒度仪测试胶乳粒径和粒度分布。

11312 离心稳定性 把乳液放入8022型离心机(上海机械厂生产)中,以3000r/min×20min进行离心稳定性测定。11313 冻融稳定性 将共聚物乳液加入带磨口塞的称量瓶中,密封后放入-20℃冰箱中保存。冷冻3h后取出,在室温下解冻2h,再放入冰箱,重复操作三次,观察乳液冻融稳定性。11314 耐水性、耐溶剂性测试 取适量乳液均匀涂覆于玻璃板上,室温下干燥1周成膜。将膜剪成2cm×2cm小方块,称质量(m0),分别在甲苯、丙酮中浸泡24h,取出后吸干表面上的液体,称质量(分别为m1和m2),计算在甲苯、丙酮中的溶胀度和在水中的吸水率。

溶胀度=(m1-m0)/m0×100%吸水率=(m2-m0)/m0×100%11315 粘接力测定 底物为PE,PP,测试时使用电子式拉力试验机。首先,底物经过电晕处理,即在15~40kV的高压和110kHz的高频下,电火花冲击薄膜表面,提高薄膜表面张力。然后,剥离试样,保持固定距离,测得消耗的强度值。

1 实验部分

111 主要原料

聚己二酸1,42丁二醇酯(PBA),工业纯,泰兴聚氨酯塑料厂;甲苯2,42二异氰酸酯(TDI),分析纯,上海试剂厂;2,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工业纯,北京凯学科技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分析纯;丙烯酸丁酯(BA),分析纯;偶氮二异丁腈(AIBN),化学纯;丁酮,分析纯;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三乙胺,化学纯;去离子水。112 合成方法在装有冷凝器、搅拌器、温度计和通氮导管的四颈烧瓶中,加入PBA和DMPA,水浴加热,升温至90℃,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TDI,反应2h后,温度

收稿日期:2005203215

第一作者:男,1980年生,硕士生E2mail:[email protected]

第6期             周建军等:水性聚氨酯2丙烯酸酯粘合剂的研制・41・

2 结果讨论

211 聚酯和聚醚二醇对PUA乳液性能的影响

三种聚酯和聚醚二醇制备的PUA乳液的膜在碱性水溶液中都会发生水解,但水解程度有很大的差别。随着聚酯中疏水性基团的增加及酯基的降低,膜的耐水性增强,长链起始组份制得的聚酯与短链起始组份制得的聚酯相比,前者水解稳定性好。从表1所得到的对比结果也反映了以上推论,即耐水性以②号样品最佳。粘接力(对PP和PE)却是以①号样最大;③号样是以聚醚作为软段,醚键虽不易水解,但其极性、内聚能较酯键低,故其粘接力较差。所以用于PP和PE的粘接应首选①号样组成的PUA。

表1 不同结构的聚酯和聚醚二醇对PUA的耐水性及

粘接力影响

Table1 EffectofdifferentcompositionsonPUA

water2resistanceandadhesiveforce样品组分

膜耐水性粘接力①聚己二酸1,42丁二醇酯二醇

较好

好②聚己二酸已二醇酯二醇好较好③聚四氢呋喃二醇

较差

较差

212 亲水基团含量对PUA乳液的影响

本文制备的PUA乳液的亲水基团—COOH是由二羟甲基丙酸(DMPA)引入的,随着—COOH的增多,乳化后体系形成外壳为亲水基团,内层为疏水链的胶乳微粒。21211 亲水基团的含量对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 首先,固含量(质量分数w)控制在约32%,—NCO/—COOH投料质量比为1145,改变亲水基团

的—COOH的质量分数(亲水基团—COOH在聚氨酯体系中所占质量分数),制备了一组聚己二酸1,42丁二醇酯型PUA乳液。从乳液外观看,所制备的PUA乳液均是微带蓝光的乳液,并且稳定性好(见表2)。亲水基团含量与平均粒径关系如图1。

表2 亲水基团含量与乳液稳定性的关系

Table2 Relationbetweenhydrophilicgroupcontent

andlatexstability

ω

—COOH/%

静止稳定性ω—COOH/%

静止稳定性

1110絮状沉淀

1154>6个月11242~3个月11595~6个月

11475~6个月1178

凝胶状沉淀

1151

>6个月

图1 亲水性基团含量与平均粒径的关系

Fig.1 Relationbetweenhydrophilicgroupcontent

andaverageparticlediameter

  从图1可以看出,当固含量一定时,随着—

COOH质量分数的增加,乳胶的平均粒径均呈下降的趋势。从结构上来看,由于二羟甲基丙酸的引入,在加入三乙胺中和以后最终形成外壳为亲水基团,内层为疏水链的胶乳粒子。随着亲水基团质量分数

ω—COOH的不断增大,中和后使PUA乳胶粒子的亲水性增强,从而使乳胶粒子容易分散到水中,形成较小的乳液颗粒,导致乳胶粒的平均粒径随—COOH质量分数的增大呈下降趋势。21212 亲水性基团含量对膜吸水率的影响 当乳液的固含量(质量分数)约为32%时,以聚己二酸1,42丁二醇为原料,制备一组微带蓝光的乳白色乳液,

室温下静置稳定性可达2个月以上。其中,亲水基

团含量ω—COOH与PUA膜吸水率的关系示于图2。

图2 亲水单体含量与PUA膜吸水率的关系

Fig.2 Relationbetweenhydrophilicgroupcontentand

PUAfilmefficiencyofhydrophile

图2表明:固含量一定时,PUA涂膜的吸水率随着ω—COOH的增加而增大。从结构上看,这是由于

・42・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5年

随着ω—COOH增大,PUA分子链上的亲水基团—

COOH增多,中和后亲水性增强,导致膜的吸水率上升,即耐水性下降。从图2可以看出,PUA的涂膜吸水率是比较高的,达到了1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聚酯型PUA涂膜存在着易水解的酯键之故。但用作粘合剂时,在粘接过程中,经过75℃左右的红外光源加热,PUA体系产生自交联(见反应式),由此大大提高了PUA乳液的耐水性

首先,异氰酸酯与醇类化合物发生反应,此反应也是聚氨酯胶粘剂制备和固化过程最基本的反应。本文中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由于其邻位氰基较对位氰基反应活性高,所以在邻位发生扩链。此后,异氰酸酯与水首先生成不稳定的氨基甲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及胺。由于—NH2与水的反应速度较—NCO与水的反应速度快,且体系存在过量的异氰酸酯,故生成的胺会与异氰酸酯继续反应生成脲键。这就是PUA产生自交联的原因。213 搅拌程度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在乳液聚合过程中,搅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乳液聚合的各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搅拌强度,已制备出粒径分布理想的PUA乳液[425]。

本实验在预聚阶段控制搅拌速度为300~350r/min,加水乳化时控制搅拌速度为500~530r/min,后期放慢搅拌速度至300~350r/min。实验

中,用不同搅拌速率合成出乳胶粒子粒径分布约

011μm。结果表明:粒径分布在011μm的乳液稳定,乳液的静置稳定性可达两个月以上。图3表示了粒径r的分布。214 中和剂的选择

本实验比较了两种中和剂,并用离心机测试了乳液的稳定性(表3)。实验结果表明:用NaOH

图3 PUA乳胶粒子的粒径分布

Fig.3 ParticlediameterdistributionofPUAlatexparticles

表3 NaOH和三乙胺中和剂的比较

Table3 Comparisonofsodiumhydroxideandtriexylamine

usedasneutralizationagent

中和剂

冻融实验

离心稳定性乳液稳定性NaOH

不合格有少量沉淀一个月凝聚三乙胺

合格无沉淀三个月稳定

和的乳液有少量沉淀,用三乙胺中和的PUA乳液无沉淀,得出了用三乙胺中和的乳液稳定性较好,因

此本文采用了三乙胺作为中和剂。215 引发剂的选择

分别采用AIBN(偶氮二异丁腈)、K2S2O8(过硫酸钾)和K2S2O82AIBN引发体系,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经磷钨酸染色的胶乳粒子(见图4)。由TEM图可以看出,随着引发剂从油溶性到水溶性的

转变,形成核/壳结构的乳胶粒子越来越少。这是因为,以油溶性引发剂(AIBN)引发BA聚合,大分子链端不带亲水性基团,增大了PA的疏水性,使PA更易向乳胶粒子内部迁移、渗透,得到核2壳结构。相反,以水溶性引发剂引发聚合,大分子链上带有亲水性基团,这样增大了PA的亲水性,结果形成PA被PU包裹不完全的乳胶粒子。同时,引发体系对乳液稳定性和单体转化率也有一定影响(见表4)。

表4 引发剂种类对体系稳定性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Table4 Effectofinitiatorsonsystemstabilityand

monomertranslationefficiency

引发剂

体系稳定性单体转化率/%

AIBN粒径均匀,无凝胶98K2S2O82AIBN

有粗颗粒,粒径较均匀,

89

 

有少量凝胶

 

K2S2O8

有粗颗粒,粒子不均匀,凝胶

85

第6期             周建军等:水性聚氨酯2丙烯酸酯粘合剂的研制・43・

(a)AIBN引发体系

(b)K2S2O82AIBN引发体系(c)K2S2O8引发体系

图4 PUA乳胶粒子透射电镜照片(放大50000倍)

Fig.4 TEMofPUAlatexparticles(×50000)

其中,采用AIBN引发体系效果较好,得到了无凝胶的反转型核2壳结构(PA为核,PU为壳)胶乳。这种结构的形成基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本文是以亲水性单体为核层单体,而以疏水性单体为壳层单体的乳液聚合反应,在聚合过程中,壳层疏水性聚合物可能向乳胶粒内部迁移,从而形成非正常结构形态的乳胶粒。第二,对于疏水性单体在亲水性种子上的乳液聚合反应,在油溶性引发剂存在下,第2单体聚合物易被种子聚合物所包围,形成反核壳结构。当采用水溶性引发剂时,引发剂浓度低时易于形成反核壳结构,引发剂浓度较高时,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乳胶粒形态由反核壳结构向非核壳结构递变。

2)以己二酸1,42丁二醇酯为原料合成的PUA

乳液粘接力、耐水性较好。并且,随着亲水单体用量的增加,胶乳粒子的平均粒径减小,而吸水率增大。

3)在合成中,搅拌速率控制在500~530r/min能制备出平均粒径约011μm的乳胶粒子。

[1] 侯青顺,张剑秋,张翔飞.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

液的研制进展[J].化工进展,2002,21(11):831-838

[2] 熊金平.粘合剂的研究进展[C].北京:2000年全国非

金属材料防腐蚀技术与应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0,

345-347

[3] HiroseM,KadowakiF,ZhouJianhui.Thestructureand

propertiesofcore2shelltypeacrylic2polyrethanehybridaqueousemulsions[J].ProgressinOrganicCoating,1997,31(16):157-169

[4] 朱九龄.涂料生产过程搅拌技术开发综述[J].中国涂

3 结论

1)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封端剂,二羟甲基丙

酸为亲水扩链剂,三乙胺为中和剂,AIBN为引发

剂,丙烯酸丁酯共聚,成功地制备了自交联PUA复合乳液,得到了无凝胶的核2壳结构(PA为核,PU为壳)胶乳,且乳液稳定性较好。

料,1994,11(2):16-17

[5] 陆书来.搅拌对丁苯吡乳液聚合的影响[J].弹性体,

2000,10(1):4-9

Preparationofwaterbornepolyurethane2acrylateadhesive

ZHOUJian2jun SHUXin LIUYa2kang

(College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theprocessforpreparationofpolyurethane2acrylate(PUA)hybridemulsionandthein2

fluencingfactorsonitsqualitywerestudied.Withtheshellofpolyurethane(PU)andthecoreofpolyacrylate(PA),thecore2shellstructureoflatexparticlesweresuccessfullysynthesized.Itsaverageparticlediameterwas100nmandthePUAemulsionwasstable.

Keywords:polyurethane2acrylate;adhesive;emulsionpolymerization

(责任编辑 朱晓群)

第32卷第6期

2005年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

Vol.32,No.6

2005

水性聚氨酯2丙烯酸酯粘合剂的研制

周建军 舒 心 刘亚康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摘 要:文中研究了聚氨酯2丙烯酸酯(PUA)胶乳粒子的制备工艺及影响乳液性能的因素,成功地合成了以聚氨酯

(PU)为壳、丙烯酸类单体(PA)为核的核2壳结构乳液。胶乳平均粒径为100nm,且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关键词:聚氨酯2丙烯酸酯;黏合剂;乳液聚合中图分类号:TQ330117

  近年来,国内外对聚氨酯2丙烯酸酯(PUA)复合

乳液的合成、性质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在性质上有一定的互补性,通过两者复合,可以发挥其综合性能优势[122]。

PUA早期多是以溶剂型为主,随着各国环保法规的确立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特别是1994年《欧洲溶剂管理条例》的公布,对有机溶剂的排放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后,溶剂型PUA的使用愈来愈受到限制。因此,开发低污染、环保型水性PUA复合乳液,已经成为制备粘合剂、涂层等的主流,被誉为第三代水性PUA[3]。

本文研究了PUA乳液的合成方法、物料配比及其用于PP,PE等塑料薄膜的粘接力等。

降到80℃,再加入HEMA反应1h。当温度降至约60℃时,加入丁酮稀释预聚物,用NaOH(或三乙胺)中和,随后再加入一定量溶有AIBN的BA,混合均匀后,加一定体积的去离子水,高速搅拌乳化,再于60℃反应4h,出料。113 性能测试

11311 乳胶粒子形态及粒度分布测试 用磷钨酸

)下测定乳液粒子染色,在透射电镜(JFM2100CYⅡ

形态。用Malvern仪表公司的激光粒度仪测试胶乳粒径和粒度分布。

11312 离心稳定性 把乳液放入8022型离心机(上海机械厂生产)中,以3000r/min×20min进行离心稳定性测定。11313 冻融稳定性 将共聚物乳液加入带磨口塞的称量瓶中,密封后放入-20℃冰箱中保存。冷冻3h后取出,在室温下解冻2h,再放入冰箱,重复操作三次,观察乳液冻融稳定性。11314 耐水性、耐溶剂性测试 取适量乳液均匀涂覆于玻璃板上,室温下干燥1周成膜。将膜剪成2cm×2cm小方块,称质量(m0),分别在甲苯、丙酮中浸泡24h,取出后吸干表面上的液体,称质量(分别为m1和m2),计算在甲苯、丙酮中的溶胀度和在水中的吸水率。

溶胀度=(m1-m0)/m0×100%吸水率=(m2-m0)/m0×100%11315 粘接力测定 底物为PE,PP,测试时使用电子式拉力试验机。首先,底物经过电晕处理,即在15~40kV的高压和110kHz的高频下,电火花冲击薄膜表面,提高薄膜表面张力。然后,剥离试样,保持固定距离,测得消耗的强度值。

1 实验部分

111 主要原料

聚己二酸1,42丁二醇酯(PBA),工业纯,泰兴聚氨酯塑料厂;甲苯2,42二异氰酸酯(TDI),分析纯,上海试剂厂;2,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工业纯,北京凯学科技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分析纯;丙烯酸丁酯(BA),分析纯;偶氮二异丁腈(AIBN),化学纯;丁酮,分析纯;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三乙胺,化学纯;去离子水。112 合成方法在装有冷凝器、搅拌器、温度计和通氮导管的四颈烧瓶中,加入PBA和DMPA,水浴加热,升温至90℃,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TDI,反应2h后,温度

收稿日期:2005203215

第一作者:男,1980年生,硕士生E2mail:[email protected]

第6期             周建军等:水性聚氨酯2丙烯酸酯粘合剂的研制・41・

2 结果讨论

211 聚酯和聚醚二醇对PUA乳液性能的影响

三种聚酯和聚醚二醇制备的PUA乳液的膜在碱性水溶液中都会发生水解,但水解程度有很大的差别。随着聚酯中疏水性基团的增加及酯基的降低,膜的耐水性增强,长链起始组份制得的聚酯与短链起始组份制得的聚酯相比,前者水解稳定性好。从表1所得到的对比结果也反映了以上推论,即耐水性以②号样品最佳。粘接力(对PP和PE)却是以①号样最大;③号样是以聚醚作为软段,醚键虽不易水解,但其极性、内聚能较酯键低,故其粘接力较差。所以用于PP和PE的粘接应首选①号样组成的PUA。

表1 不同结构的聚酯和聚醚二醇对PUA的耐水性及

粘接力影响

Table1 EffectofdifferentcompositionsonPUA

water2resistanceandadhesiveforce样品组分

膜耐水性粘接力①聚己二酸1,42丁二醇酯二醇

较好

好②聚己二酸已二醇酯二醇好较好③聚四氢呋喃二醇

较差

较差

212 亲水基团含量对PUA乳液的影响

本文制备的PUA乳液的亲水基团—COOH是由二羟甲基丙酸(DMPA)引入的,随着—COOH的增多,乳化后体系形成外壳为亲水基团,内层为疏水链的胶乳微粒。21211 亲水基团的含量对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 首先,固含量(质量分数w)控制在约32%,—NCO/—COOH投料质量比为1145,改变亲水基团

的—COOH的质量分数(亲水基团—COOH在聚氨酯体系中所占质量分数),制备了一组聚己二酸1,42丁二醇酯型PUA乳液。从乳液外观看,所制备的PUA乳液均是微带蓝光的乳液,并且稳定性好(见表2)。亲水基团含量与平均粒径关系如图1。

表2 亲水基团含量与乳液稳定性的关系

Table2 Relationbetweenhydrophilicgroupcontent

andlatexstability

ω

—COOH/%

静止稳定性ω—COOH/%

静止稳定性

1110絮状沉淀

1154>6个月11242~3个月11595~6个月

11475~6个月1178

凝胶状沉淀

1151

>6个月

图1 亲水性基团含量与平均粒径的关系

Fig.1 Relationbetweenhydrophilicgroupcontent

andaverageparticlediameter

  从图1可以看出,当固含量一定时,随着—

COOH质量分数的增加,乳胶的平均粒径均呈下降的趋势。从结构上来看,由于二羟甲基丙酸的引入,在加入三乙胺中和以后最终形成外壳为亲水基团,内层为疏水链的胶乳粒子。随着亲水基团质量分数

ω—COOH的不断增大,中和后使PUA乳胶粒子的亲水性增强,从而使乳胶粒子容易分散到水中,形成较小的乳液颗粒,导致乳胶粒的平均粒径随—COOH质量分数的增大呈下降趋势。21212 亲水性基团含量对膜吸水率的影响 当乳液的固含量(质量分数)约为32%时,以聚己二酸1,42丁二醇为原料,制备一组微带蓝光的乳白色乳液,

室温下静置稳定性可达2个月以上。其中,亲水基

团含量ω—COOH与PUA膜吸水率的关系示于图2。

图2 亲水单体含量与PUA膜吸水率的关系

Fig.2 Relationbetweenhydrophilicgroupcontentand

PUAfilmefficiencyofhydrophile

图2表明:固含量一定时,PUA涂膜的吸水率随着ω—COOH的增加而增大。从结构上看,这是由于

・42・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5年

随着ω—COOH增大,PUA分子链上的亲水基团—

COOH增多,中和后亲水性增强,导致膜的吸水率上升,即耐水性下降。从图2可以看出,PUA的涂膜吸水率是比较高的,达到了1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聚酯型PUA涂膜存在着易水解的酯键之故。但用作粘合剂时,在粘接过程中,经过75℃左右的红外光源加热,PUA体系产生自交联(见反应式),由此大大提高了PUA乳液的耐水性

首先,异氰酸酯与醇类化合物发生反应,此反应也是聚氨酯胶粘剂制备和固化过程最基本的反应。本文中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由于其邻位氰基较对位氰基反应活性高,所以在邻位发生扩链。此后,异氰酸酯与水首先生成不稳定的氨基甲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及胺。由于—NH2与水的反应速度较—NCO与水的反应速度快,且体系存在过量的异氰酸酯,故生成的胺会与异氰酸酯继续反应生成脲键。这就是PUA产生自交联的原因。213 搅拌程度对乳液聚合的影响在乳液聚合过程中,搅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乳液聚合的各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搅拌强度,已制备出粒径分布理想的PUA乳液[425]。

本实验在预聚阶段控制搅拌速度为300~350r/min,加水乳化时控制搅拌速度为500~530r/min,后期放慢搅拌速度至300~350r/min。实验

中,用不同搅拌速率合成出乳胶粒子粒径分布约

011μm。结果表明:粒径分布在011μm的乳液稳定,乳液的静置稳定性可达两个月以上。图3表示了粒径r的分布。214 中和剂的选择

本实验比较了两种中和剂,并用离心机测试了乳液的稳定性(表3)。实验结果表明:用NaOH

图3 PUA乳胶粒子的粒径分布

Fig.3 ParticlediameterdistributionofPUAlatexparticles

表3 NaOH和三乙胺中和剂的比较

Table3 Comparisonofsodiumhydroxideandtriexylamine

usedasneutralizationagent

中和剂

冻融实验

离心稳定性乳液稳定性NaOH

不合格有少量沉淀一个月凝聚三乙胺

合格无沉淀三个月稳定

和的乳液有少量沉淀,用三乙胺中和的PUA乳液无沉淀,得出了用三乙胺中和的乳液稳定性较好,因

此本文采用了三乙胺作为中和剂。215 引发剂的选择

分别采用AIBN(偶氮二异丁腈)、K2S2O8(过硫酸钾)和K2S2O82AIBN引发体系,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经磷钨酸染色的胶乳粒子(见图4)。由TEM图可以看出,随着引发剂从油溶性到水溶性的

转变,形成核/壳结构的乳胶粒子越来越少。这是因为,以油溶性引发剂(AIBN)引发BA聚合,大分子链端不带亲水性基团,增大了PA的疏水性,使PA更易向乳胶粒子内部迁移、渗透,得到核2壳结构。相反,以水溶性引发剂引发聚合,大分子链上带有亲水性基团,这样增大了PA的亲水性,结果形成PA被PU包裹不完全的乳胶粒子。同时,引发体系对乳液稳定性和单体转化率也有一定影响(见表4)。

表4 引发剂种类对体系稳定性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Table4 Effectofinitiatorsonsystemstabilityand

monomertranslationefficiency

引发剂

体系稳定性单体转化率/%

AIBN粒径均匀,无凝胶98K2S2O82AIBN

有粗颗粒,粒径较均匀,

89

 

有少量凝胶

 

K2S2O8

有粗颗粒,粒子不均匀,凝胶

85

第6期             周建军等:水性聚氨酯2丙烯酸酯粘合剂的研制・43・

(a)AIBN引发体系

(b)K2S2O82AIBN引发体系(c)K2S2O8引发体系

图4 PUA乳胶粒子透射电镜照片(放大50000倍)

Fig.4 TEMofPUAlatexparticles(×50000)

其中,采用AIBN引发体系效果较好,得到了无凝胶的反转型核2壳结构(PA为核,PU为壳)胶乳。这种结构的形成基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本文是以亲水性单体为核层单体,而以疏水性单体为壳层单体的乳液聚合反应,在聚合过程中,壳层疏水性聚合物可能向乳胶粒内部迁移,从而形成非正常结构形态的乳胶粒。第二,对于疏水性单体在亲水性种子上的乳液聚合反应,在油溶性引发剂存在下,第2单体聚合物易被种子聚合物所包围,形成反核壳结构。当采用水溶性引发剂时,引发剂浓度低时易于形成反核壳结构,引发剂浓度较高时,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乳胶粒形态由反核壳结构向非核壳结构递变。

2)以己二酸1,42丁二醇酯为原料合成的PUA

乳液粘接力、耐水性较好。并且,随着亲水单体用量的增加,胶乳粒子的平均粒径减小,而吸水率增大。

3)在合成中,搅拌速率控制在500~530r/min能制备出平均粒径约011μm的乳胶粒子。

[1] 侯青顺,张剑秋,张翔飞.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

液的研制进展[J].化工进展,2002,21(11):831-838

[2] 熊金平.粘合剂的研究进展[C].北京:2000年全国非

金属材料防腐蚀技术与应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0,

345-347

[3] HiroseM,KadowakiF,ZhouJianhui.Thestructureand

propertiesofcore2shelltypeacrylic2polyrethanehybridaqueousemulsions[J].ProgressinOrganicCoating,1997,31(16):157-169

[4] 朱九龄.涂料生产过程搅拌技术开发综述[J].中国涂

3 结论

1)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封端剂,二羟甲基丙

酸为亲水扩链剂,三乙胺为中和剂,AIBN为引发

剂,丙烯酸丁酯共聚,成功地制备了自交联PUA复合乳液,得到了无凝胶的核2壳结构(PA为核,PU为壳)胶乳,且乳液稳定性较好。

料,1994,11(2):16-17

[5] 陆书来.搅拌对丁苯吡乳液聚合的影响[J].弹性体,

2000,10(1):4-9

Preparationofwaterbornepolyurethane2acrylateadhesive

ZHOUJian2jun SHUXin LIUYa2kang

(College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Inthispaper,theprocessforpreparationofpolyurethane2acrylate(PUA)hybridemulsionandthein2

fluencingfactorsonitsqualitywerestudied.Withtheshellofpolyurethane(PU)andthecoreofpolyacrylate(PA),thecore2shellstructureoflatexparticlesweresuccessfullysynthesized.Itsaverageparticlediameterwas100nmandthePUAemulsionwasstable.

Keywords:polyurethane2acrylate;adhesive;emulsionpolymerization

(责任编辑 朱晓群)


相关文章

  • 科研训练报告模板
  • 研 训 练 报 学 院: 专业班级: 姓 时 地 指导教师: 二 O 一一 年 元 月科 告 注:本页由教师填写 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 一.引言 聚氨酯胶粘剂因具有卓越的低温性能.较高的粘接强度.优良的柔韧性和耐 水.耐油等性能, 而被广泛 ...查看


  • 食品软包装复合膜胶粘剂的探讨
  • 食品软包装复合膜胶粘剂的探讨 复合薄膜包装材料由于具有强度高.气密性好.防火遮光.耐热封等优点,自上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已广泛地应用于食品行业.但食品软包装质量的好坏不仅与复合薄膜的性质有关,而且依赖于所用胶粘剂的性质.本文从其所用胶粘剂 ...查看


  • 单组份胶水催化剂
  • 单组份胶水催化剂 一.聚氨酯胶水简介 聚氨酯胶水是目前正在迅猛发展的聚氨酯树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异的性能,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八大合成胶水中的重要品种之一.聚氨酯胶水具备优异的抗剪切强度和抗冲击特性,适用于各种结构性粘 ...查看


  •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方法
  • 第25卷第4期印染助剂 2008年4月TEXTILEAUXILIARIES V01.25No.4Apr.2008 有栅硅改性丙烯酸酯聚舍物的方法 文志红,马伟 (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222) 摘要:介绍了有机硅改性 ...查看


  • 化工毕业论文3[1]
  • 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聚氨酯的合成及其应用发展 学生姓名: 吕玉龙 系 别: 化学化工系 专业年级: 2008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指导教师: 印树明 2011年 05 月30 日 摘要 聚氨酯(PU)树脂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 ...查看


  • 聚合物胶乳配方与应用
  • 基本资料 聚合物胶乳配方与应用 作者: 张洪涛 出版社: 出版年: 2008.1 页数: 定价: 36.0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即以胶乳的应用领域为主线,首先介绍了各种功能单体及乳化剂的品种和性能;然后,重点介绍了在纺织品. ...查看


  • 有机硅氧烷改性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研制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2卷第6期JournalofSouthChinaUniVersity ofTechnology V01.32 No.6 2004年6月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e 200 ...查看


  •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操作步骤及缺陷
  •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操作步骤及缺陷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一般是由低聚物多元醇.异氰酸酯.亲水性组分以及扩链剂等组分混合制备而成的一类聚氨酯胶粘剂.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可看作是一种含软链段和硬链段的嵌段共聚物,其中,软段由低聚物多元醇组成,硬段则由 ...查看


  • 关于新型水性涂料的合成配方的发明
  • 新型水性涂料的合成配方的发明 第一部分:涂料生产基础知识 一:原料 (1)基料树脂(主要成膜物质) 是将颜料.填料结合在一起,在底材上形成均一致密的涂膜,经固化后形成涂层. 种类: 天然树脂(松香.沥青.虫胶) 1. 酚醛树脂 2. 醇酸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