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从"天圆地方"说起

第五单元 地球在变脸

1 从“天圆地方”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难点:制作地球模型。

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地球的认知浅显的特点,可引用古代及现代有关地球的科学资料,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再利用地球仪模型,强化学生对地球的认识。

教具:地球仪、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件: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b、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会不

会有同样的认识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表达与交流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出来的?

出示教学课件: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

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

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三、观察与提问:

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内交换意见。

四、搜集资料。

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

大屏幕出示资料卡: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

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

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

第二课时

一、巧手小制作

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

出示制作提示:a 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

b、我们需要那些工具和材料?c、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二、展示与评价:

请你拿着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给同学们。

这个模型还可以怎样改进?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谁制作的模型最棒。

三、教学反馈: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 地球大“变脸”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2.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的脸是指什么?

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地貌”。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二、阅读与提问

阅读59页的课本内容。

然后让学生提问。并存入问题银行。

三、交流资料

让学生交流搜集到有关地貌的资料。

四、模型与解释

整理有关地貌的资料,并制作一个模型来给大家演示地貌的形成过程。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地貌。

最后举办一个模型展示会。

3地球“变脸”之谜

教学目的: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粘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勺子

教学过程:

一、猜想与验证

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

学生猜想:火山爆发、地震、风„„

二、计划与组织

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很多,各小组选择一个开展研究。

各小组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做好分工。

阅读资料

阅读63的课本内容。修改自己的计划。

模型与解释

以小组为单位做火山爆发模型

(1)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用粘土将饮料瓶埋起来,使它们像一座锥形火山。

(3)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探究活动

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为什么?

4 地球“变脸”带来的„„

教学目的:

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

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

铁架台、线、一罐饮料、彩笔、白纸条、透明胶带、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引入

地貌在变化过程中,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阅读65页的内容。

二、表达与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来的资料。

2.自学66页的内容。

了解天然气、石油、煤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我国能源的分布情况。

3.拓展活动

鉴别本地的岩石

大家了解周围的岩石吗?利用双休日在家或学校附近搜集不同类型的岩石。我们要像科学家那样对岩石的破碎程度、外观、硬度、条痕和遇酸反应等进行检测。

4.自学68页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鉴定岩石

把学生搜集的岩石,通过从破碎程度、外观、条痕、硬度、遇酸醋反应几个方面去鉴定。

二、把学生搜集的岩石整理成岩石标本盒。

三、拓展活动

1.地震的测量

2.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

(1)安装架子。

(2)在彩笔上捆上各重物。

(3)笔尖正好挨到纸条。

(4)晃动桌子,并慢慢拉动纸条。

3.科学自助餐

(1)自学71页的内容。

(2)演示避震逃生活动。

第五单元 地球在变脸

1 从“天圆地方”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难点:制作地球模型。

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地球的认知浅显的特点,可引用古代及现代有关地球的科学资料,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再利用地球仪模型,强化学生对地球的认识。

教具:地球仪、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件: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b、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会不

会有同样的认识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表达与交流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出来的?

出示教学课件: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

1519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

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照片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三、观察与提问:

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观看: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内交换意见。

四、搜集资料。

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

大屏幕出示资料卡: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

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

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

第二课时

一、巧手小制作

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

出示制作提示:a 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

b、我们需要那些工具和材料?c、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二、展示与评价:

请你拿着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给同学们。

这个模型还可以怎样改进?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谁制作的模型最棒。

三、教学反馈: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 地球大“变脸”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2.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

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的脸是指什么?

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地貌”。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二、阅读与提问

阅读59页的课本内容。

然后让学生提问。并存入问题银行。

三、交流资料

让学生交流搜集到有关地貌的资料。

四、模型与解释

整理有关地貌的资料,并制作一个模型来给大家演示地貌的形成过程。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地貌。

最后举办一个模型展示会。

3地球“变脸”之谜

教学目的: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

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粘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勺子

教学过程:

一、猜想与验证

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

学生猜想:火山爆发、地震、风„„

二、计划与组织

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很多,各小组选择一个开展研究。

各小组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做好分工。

阅读资料

阅读63的课本内容。修改自己的计划。

模型与解释

以小组为单位做火山爆发模型

(1)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用粘土将饮料瓶埋起来,使它们像一座锥形火山。

(3)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探究活动

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为什么?

4 地球“变脸”带来的„„

教学目的:

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

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

铁架台、线、一罐饮料、彩笔、白纸条、透明胶带、剪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引入

地貌在变化过程中,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阅读65页的内容。

二、表达与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来的资料。

2.自学66页的内容。

了解天然气、石油、煤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我国能源的分布情况。

3.拓展活动

鉴别本地的岩石

大家了解周围的岩石吗?利用双休日在家或学校附近搜集不同类型的岩石。我们要像科学家那样对岩石的破碎程度、外观、硬度、条痕和遇酸反应等进行检测。

4.自学68页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鉴定岩石

把学生搜集的岩石,通过从破碎程度、外观、条痕、硬度、遇酸醋反应几个方面去鉴定。

二、把学生搜集的岩石整理成岩石标本盒。

三、拓展活动

1.地震的测量

2.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

(1)安装架子。

(2)在彩笔上捆上各重物。

(3)笔尖正好挨到纸条。

(4)晃动桌子,并慢慢拉动纸条。

3.科学自助餐

(1)自学71页的内容。

(2)演示避震逃生活动。


相关文章

  • 天圆地方作图级UG放样
  • 天圆地方作图法放样和UG放样 一.天圆地方概述 如图1所示,工程中焊接管道及漏斗的连接中常见一种一端是圆形一端是方形的接头.为了 便于描述,常把圆作为"天"而方作为"地"从而简称天圆地方.本文以天为圆 ...查看


  • 天圆地方的东方文化
  • 天圆地方的文化影响我们华夏文明几千年,直到今天"碗圆桌方,币圆纸方,锅圆灶方以及左手捧圆右手握方,做房子前圆后方都在影响着这个民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我们的人类,我们的世界现在又到了最期待这种文化回归的时候, ...查看


  • 人民日报新大楼设计方:寓意是天圆地方(财经网 2013-10-14)
  • 人民日报新大楼设计方:寓意是天圆地方 正文 财经网微评论(1386人评论)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3年10月14日 11:28 我要评论(1386) 字号: 其设计者曾表示,其主要设计概念是以圆形造型表达"天圆地方"的 ...查看


  • 范文澜:天圆地方法
  •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的一生是勤谨治学的一生, 他积累了许多读书和做学问的宝贵经验, 为我们留下了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范文澜一贯主张读书治学要做到`天圆地方'. 所谓`天圆', 就是要有灵活的头脑, 勤于思索.他常常引用孔子的话: `学而不思 ...查看


  • 房屋缺角怎么办
  • 房屋缺角怎么办? 房屋缺角就是指建筑物的一边短缺,或者短缺三分之二以内,并呈凹入的状态或倾斜状态,呈现不规则的方形或者模糊倾斜多边形,重心转移,偏轻偏重,或左倾右重,或前大后小. 房屋缺角一词由何而来?简单地说,这是基于古老的"天 ...查看


  •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 安宁二中地理备课组 七年级地理上册(2013年8月)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并能够提供实例证明地球是球 形天体. 2.能够运用有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 ...查看


  • 财官福寿禄与住宅的关系
  • 财官福寿禄与住宅的关系            文/易鑫 "天圆地方"是风水中传统的理念,为什么住宅要求天圆地方,住宅中的天圆地方为何意?何为住宅中的"天圆地方.四平八稳"居住人兴旺发达?其实往简单说, ...查看


  • 风管面积如何计算
  • 1.风管制作安装以施工图规格不同按展开面积计算,不扣除检查孔.测定孔.送风口.吸风口等所占面积. 圆管F=π×D×L 式中F-圆形风管展开面积(以m2为单位): D-圆形风管直径: L-管道中心线长度. 矩形风管按图示周长乘以管道中心线长度 ...查看


  • 地球与地图(一)-教学教案
  • [导语]"古往今来曰宇,天地四方曰宙".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带着太阳女神的问候和祝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印入船长阿姆斯特朗上校眼帘的地球是一轮蓝色的圆圆的星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