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贤士嵇康的含冤之死

  公元263年,河南洛阳东市。走下囚车的嵇康被一帮刽子手簇拥着押上了刑场。由于此前狱中的无端摧残与折磨,此时的嵇康已是遍体鳞伤,步履蹒跚,但他神情自若,毫无惧色。古往今来,文人志士中不乏视死如归者,但嵇康无疑是其中一位最为从容、最为潇洒地面对死亡的。即将身首异处的嵇康,在环视了四周之后,突然大喝一声——“拿琴来!”   偌大的一个闹市刑场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空气在此刻仿佛凝固一般,四周出奇的静,静得几能听见一根针的落地声。人们仰着脖、踮着脚,屏住呼吸,将目光投向嵇康。此时的嵇康从容、平静,嘴角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只见他迎着夕阳缓步走到琴前,提了提衣袖,揉了揉麻木酸疼的手腕,然后席地坐下。手指一拨,弦起琴响。起初是轻拨慢弹,弦音幽静,淡远疏落;逐渐转为沉郁、悲愤、压抑;后来节奏转快,力度强加,随着手指在琴弦上飞舞,琴声激越雄壮,犹如勇士横戈跃马,叱咤风云,又似豪侠挥刀击剑,一往无前。弹到一半时,众人已是泪如雨下。嵇康、琴、生命,在此刻融为一体。就在大家心驰神往之时,突然间“铮”的一声,弦断音止。再看,嵇康已是披头散发,泪流满面。只见他起身仰天大笑:“《广陵散》自今绝矣。”   刀起头落。嵇康,这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含冤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40岁。是什么导致了嵇康的死?他究竟犯了什么罪呢?   嵇康,字叔夜,谯郡(今安徽宿县)人。生于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他的祖先本姓奚,原是会嵇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因避仇而迁徙至铚。铚地有座山叫嵇山,他们在山旁安了家,于是依山名而改姓嵇。嵇康的父亲嵇昭曾做过小官,社会地位不高,嵇康出生后不久(约7岁时)他就去世了。嵇康是在母亲和哥哥的抚养下成长的。嵇康的哥哥叫嵇喜,字公穆,有一定的政治才能,曾出任徐州刺史和执掌皇族事务的长官宗正等职。   嵇康从小博览群书,熟知先代典籍,擅长写文章,且言谈优雅,相貌堂堂,是公认的美男子。嵇康为人散淡,尤喜黄老之学,在当时士大夫中颇有威名。大约在魏正始五年(244年),曹林将自己的女儿长乐亭主(曹操的曾孙女)许配给嵇康。嵇康和曹魏宗室结亲后,被朝廷拜为中散大夫,成了朝中的顾问议论官,俸禄六百石。按说,嵇康仕途还算顺利。但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就在嵇康的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的时候,曹魏政权却一步步地被司马氏控制和篡夺了。此时,嵇康出于对官场斗争的厌恶,举家搬到山阳,过起了避世隐居的生活。嵇康在山阳隐居期间,与他交游的有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阮籍兄阮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他们志趣相投,相与友善,都爱谈玄论道、赋诗饮酒,人称“竹林七贤”。   乱世避祸,这本是很多知识分子的立身之道,远离官场、澹泊名利,用出世的意向躲开入世的危险。但是,要真正做到不介入政治斗争却很难。对身处乱世之中的知识分子而言,很多时候,就算你不招惹政治,政治也会招惹你。   魏正元二年(255年),司马昭继任大将军后,为了巩固权力,加快篡夺的步伐,他一方面残酷地诛杀曹氏党人,一方面又安抚、笼络人心。在功名利禄的诱惑和强权政治的压迫下,不少知名人士都倒向司马氏,其中也包括嵇康的好朋友、“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由于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首领,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因此司马氏便千方百计地拉拢他。为此,他们让山涛出面,以山涛即将转迁散骑侍郎而吏部郎出缺为由,推荐嵇康出任吏部郎。谁知,秉性刚直的嵇康非但没有接受山涛的推荐,反而写了一首《与山巨源绝交书》。司马氏得知后大怒,终于起了杀嵇康之心。恰恰就在这时发生了“吕安事件”。   吕安和吕巽本来都是嵇康的好朋友,后来吕巽投靠了司马昭。他见弟弟吕安的妻子长得漂亮,就动了邪念,遂将其强奸并想长期占有。吕安得知后大怒,他想到官府去告发哥哥,于是去找嵇康商量。嵇康听后气愤异常,但考虑到这件事如果闹到公堂,会对吕家的名声有损,因此他劝吕安先忍耐一下,他愿做调解人去找吕巽。吕巽因为做贼心虚,当下答应以后不再欺辱吕安的妻子,并保证自己绝不加害吕安。嵇康得到答复后回去好言安慰了吕安一番。由于家丑不可外扬,这件事到此就算结束了。   可是没过多久,吕巽竟暗中向司马昭诬告吕安“不孝”,打母亲,要求治其罪。司马昭向来标榜“以孝治天下”,“不孝”是反对“名教”的大罪状,于是逮捕了吕安,并把他流放到边远地区。嵇康在得知这件事后,非常震惊也很内疚,他本来是出于好心调停,想不到吕巽如此卑鄙,致使吕安蒙冤受辱。于是他挺身而出证明吕安无罪,同时写下了《与吕长悌绝交书》,痛斥吕巽失信忘义、残害手足。但是,嵇康万万没有料到竟会有人用这份绝交书来做他的文章。这个人叫钟会。   钟会,是魏太傅钟繇(三国时魏国名臣,著名书法家)的儿子,善于清谈,是当时有名的公子哥。他投靠司马氏集团后,深得司马氏兄弟信任。为了扩大和提高自己在魏晋名士中的地位和影响,钟会一直想讨好当时的文坛领袖嵇康。钟会写了一本书《四本论》,想找嵇康写个序替自己吹捧一番,但又惧怕嵇康的为人,不敢贸然前往,思来想去他终于想了个办法。钟会把写好的文章揣在怀里,悄悄来到嵇康住所门外,远远地把文章扔进去就急忙走开了。钟会原想着这样,嵇康会阅读自己的大作击节叹赏。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丝毫不见嵇康的动作,钟会终于失望。此后不久,钟会因平叛有功,成了司马昭的心腹。他又一次拜访了嵇康。这次他不像上次那样一个人偷偷摸摸,而是带了一帮人,前呼后拥。钟会去的时候,嵇康正忙于打铁(嵇康有一特别嗜好,爱好打铁,一生如此),见到钟会,连眼皮都不翻一下,他压根就瞧不起钟会。钟会见嵇康不理他,知道自讨没趣,便欲带着人离开。这时,嵇康说:“你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明白嵇康这是在讥讽他,但又没有办法,只好讪讪答道:“我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气哄哄地走了。钟会一次次地向嵇康示好,但一次次地失望,于是在心里恨起嵇康。   “吕安事件”终于给了他一个落井下石的机会,他岂能错过。于是,自诩算无所失的钟会向司马昭进言说:“嵇康是卧龙,不杀他祸患无穷,过去姜太公、孔夫子都诛杀过诽谤圣贤的名人,来正听社会,如果您心慈手软,只怕礼教都会颠覆。”提到“卧龙”,司马昭立即想到蜀国的诸葛亮,“不为所用,必为所累”。嵇康在魏国满腹牢骚,处处和司马氏政权唱反调,杀了“卧龙”可以儆百示众。“嵇康上不作天子臣,下不事诸侯王,轻时傲世,不为所用,无益于今,有败风俗。今日不诛嵇康,何以清洁王道。”钟会的话正中司马昭的下怀,于是他接受了建议,把嵇康下狱。   嵇康入狱后,“太学生数千人请之,于是豪杰,皆随康入狱”。不仅3000多名太学生联名上书请求不要杀掉嵇康,让他到太学当老师,而且还有许多豪杰甘愿陪嵇康一起坐牢。这无异于一次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然而,这样做的结果非但没能救出嵇康,反而更坚定了司马昭诛杀嵇康的决心。就这样,嵇康终于在公元263年那个下午血染刑场。嵇康尽管是名誉天下、孤绝突兀、不同流俗,但终未能逃脱一死。“一曲广陵绝天下,打铁嵇康谁能仿”。

  公元263年,河南洛阳东市。走下囚车的嵇康被一帮刽子手簇拥着押上了刑场。由于此前狱中的无端摧残与折磨,此时的嵇康已是遍体鳞伤,步履蹒跚,但他神情自若,毫无惧色。古往今来,文人志士中不乏视死如归者,但嵇康无疑是其中一位最为从容、最为潇洒地面对死亡的。即将身首异处的嵇康,在环视了四周之后,突然大喝一声——“拿琴来!”   偌大的一个闹市刑场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空气在此刻仿佛凝固一般,四周出奇的静,静得几能听见一根针的落地声。人们仰着脖、踮着脚,屏住呼吸,将目光投向嵇康。此时的嵇康从容、平静,嘴角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只见他迎着夕阳缓步走到琴前,提了提衣袖,揉了揉麻木酸疼的手腕,然后席地坐下。手指一拨,弦起琴响。起初是轻拨慢弹,弦音幽静,淡远疏落;逐渐转为沉郁、悲愤、压抑;后来节奏转快,力度强加,随着手指在琴弦上飞舞,琴声激越雄壮,犹如勇士横戈跃马,叱咤风云,又似豪侠挥刀击剑,一往无前。弹到一半时,众人已是泪如雨下。嵇康、琴、生命,在此刻融为一体。就在大家心驰神往之时,突然间“铮”的一声,弦断音止。再看,嵇康已是披头散发,泪流满面。只见他起身仰天大笑:“《广陵散》自今绝矣。”   刀起头落。嵇康,这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含冤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40岁。是什么导致了嵇康的死?他究竟犯了什么罪呢?   嵇康,字叔夜,谯郡(今安徽宿县)人。生于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他的祖先本姓奚,原是会嵇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因避仇而迁徙至铚。铚地有座山叫嵇山,他们在山旁安了家,于是依山名而改姓嵇。嵇康的父亲嵇昭曾做过小官,社会地位不高,嵇康出生后不久(约7岁时)他就去世了。嵇康是在母亲和哥哥的抚养下成长的。嵇康的哥哥叫嵇喜,字公穆,有一定的政治才能,曾出任徐州刺史和执掌皇族事务的长官宗正等职。   嵇康从小博览群书,熟知先代典籍,擅长写文章,且言谈优雅,相貌堂堂,是公认的美男子。嵇康为人散淡,尤喜黄老之学,在当时士大夫中颇有威名。大约在魏正始五年(244年),曹林将自己的女儿长乐亭主(曹操的曾孙女)许配给嵇康。嵇康和曹魏宗室结亲后,被朝廷拜为中散大夫,成了朝中的顾问议论官,俸禄六百石。按说,嵇康仕途还算顺利。但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就在嵇康的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的时候,曹魏政权却一步步地被司马氏控制和篡夺了。此时,嵇康出于对官场斗争的厌恶,举家搬到山阳,过起了避世隐居的生活。嵇康在山阳隐居期间,与他交游的有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阮籍兄阮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他们志趣相投,相与友善,都爱谈玄论道、赋诗饮酒,人称“竹林七贤”。   乱世避祸,这本是很多知识分子的立身之道,远离官场、澹泊名利,用出世的意向躲开入世的危险。但是,要真正做到不介入政治斗争却很难。对身处乱世之中的知识分子而言,很多时候,就算你不招惹政治,政治也会招惹你。   魏正元二年(255年),司马昭继任大将军后,为了巩固权力,加快篡夺的步伐,他一方面残酷地诛杀曹氏党人,一方面又安抚、笼络人心。在功名利禄的诱惑和强权政治的压迫下,不少知名人士都倒向司马氏,其中也包括嵇康的好朋友、“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由于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首领,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因此司马氏便千方百计地拉拢他。为此,他们让山涛出面,以山涛即将转迁散骑侍郎而吏部郎出缺为由,推荐嵇康出任吏部郎。谁知,秉性刚直的嵇康非但没有接受山涛的推荐,反而写了一首《与山巨源绝交书》。司马氏得知后大怒,终于起了杀嵇康之心。恰恰就在这时发生了“吕安事件”。   吕安和吕巽本来都是嵇康的好朋友,后来吕巽投靠了司马昭。他见弟弟吕安的妻子长得漂亮,就动了邪念,遂将其强奸并想长期占有。吕安得知后大怒,他想到官府去告发哥哥,于是去找嵇康商量。嵇康听后气愤异常,但考虑到这件事如果闹到公堂,会对吕家的名声有损,因此他劝吕安先忍耐一下,他愿做调解人去找吕巽。吕巽因为做贼心虚,当下答应以后不再欺辱吕安的妻子,并保证自己绝不加害吕安。嵇康得到答复后回去好言安慰了吕安一番。由于家丑不可外扬,这件事到此就算结束了。   可是没过多久,吕巽竟暗中向司马昭诬告吕安“不孝”,打母亲,要求治其罪。司马昭向来标榜“以孝治天下”,“不孝”是反对“名教”的大罪状,于是逮捕了吕安,并把他流放到边远地区。嵇康在得知这件事后,非常震惊也很内疚,他本来是出于好心调停,想不到吕巽如此卑鄙,致使吕安蒙冤受辱。于是他挺身而出证明吕安无罪,同时写下了《与吕长悌绝交书》,痛斥吕巽失信忘义、残害手足。但是,嵇康万万没有料到竟会有人用这份绝交书来做他的文章。这个人叫钟会。   钟会,是魏太傅钟繇(三国时魏国名臣,著名书法家)的儿子,善于清谈,是当时有名的公子哥。他投靠司马氏集团后,深得司马氏兄弟信任。为了扩大和提高自己在魏晋名士中的地位和影响,钟会一直想讨好当时的文坛领袖嵇康。钟会写了一本书《四本论》,想找嵇康写个序替自己吹捧一番,但又惧怕嵇康的为人,不敢贸然前往,思来想去他终于想了个办法。钟会把写好的文章揣在怀里,悄悄来到嵇康住所门外,远远地把文章扔进去就急忙走开了。钟会原想着这样,嵇康会阅读自己的大作击节叹赏。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丝毫不见嵇康的动作,钟会终于失望。此后不久,钟会因平叛有功,成了司马昭的心腹。他又一次拜访了嵇康。这次他不像上次那样一个人偷偷摸摸,而是带了一帮人,前呼后拥。钟会去的时候,嵇康正忙于打铁(嵇康有一特别嗜好,爱好打铁,一生如此),见到钟会,连眼皮都不翻一下,他压根就瞧不起钟会。钟会见嵇康不理他,知道自讨没趣,便欲带着人离开。这时,嵇康说:“你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明白嵇康这是在讥讽他,但又没有办法,只好讪讪答道:“我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气哄哄地走了。钟会一次次地向嵇康示好,但一次次地失望,于是在心里恨起嵇康。   “吕安事件”终于给了他一个落井下石的机会,他岂能错过。于是,自诩算无所失的钟会向司马昭进言说:“嵇康是卧龙,不杀他祸患无穷,过去姜太公、孔夫子都诛杀过诽谤圣贤的名人,来正听社会,如果您心慈手软,只怕礼教都会颠覆。”提到“卧龙”,司马昭立即想到蜀国的诸葛亮,“不为所用,必为所累”。嵇康在魏国满腹牢骚,处处和司马氏政权唱反调,杀了“卧龙”可以儆百示众。“嵇康上不作天子臣,下不事诸侯王,轻时傲世,不为所用,无益于今,有败风俗。今日不诛嵇康,何以清洁王道。”钟会的话正中司马昭的下怀,于是他接受了建议,把嵇康下狱。   嵇康入狱后,“太学生数千人请之,于是豪杰,皆随康入狱”。不仅3000多名太学生联名上书请求不要杀掉嵇康,让他到太学当老师,而且还有许多豪杰甘愿陪嵇康一起坐牢。这无异于一次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然而,这样做的结果非但没能救出嵇康,反而更坚定了司马昭诛杀嵇康的决心。就这样,嵇康终于在公元263年那个下午血染刑场。嵇康尽管是名誉天下、孤绝突兀、不同流俗,但终未能逃脱一死。“一曲广陵绝天下,打铁嵇康谁能仿”。


相关文章

  • "竹林七贤"话竹雕
  • 三国曹魏晚期,政治昏暗,一些文人志士不愿同流合污,纷纷退出官场,过着纵情山水,放荡不羁的生活.当时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七人,相与友善,隐身遁世,常于竹林聚会,饮酒清谈,扶琴吟诗,世称"竹林七贤".后代 ...查看


  • [指南录后序]语言知识整理
  • <指南录后序>语言知识整理 一.重点实词 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21. 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 2.时北兵以迫修门外( ) 22.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 3.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 23.天高地迥 ( ) ...查看


  • 如何正确面对"人言"
  • 自古以来,人们都说:人言可畏.我国早期影星阮玲玉为什么在人生最"灿烂"时与世不辞而别,其原因是她的遗言:"人言可畏".再者,在现实社会,是什么使那些刚刚"冒尖"的革新成果被&quo ...查看


  • 常见典故100条适用议论文话题解析
  • 常见典故100条适用议论文话题解析 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5.大 ...查看


  • 2016年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 2016年虹口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作文题: 君子之说自古有之,何为君子,众说纷纭,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君子谋道不谋食"."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等:也有人认为君子之内涵不应拘泥于 ...查看


  • 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之竹林七贤(五)山涛
  • 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之竹林七贤(五)山涛 五.山涛:一盆晃晃悠悠的温水 好朋友前面已经提到:山涛推荐好朋友嵇康来洛阳做官,没料到"好心没好报",人家嵇康不但不领情,还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让山涛非常难 ...查看


  • 与自然共生 1
  • 南昆山,八栋竹别墅半隐于山畔溪边.翠绿深处,它们如同竹林中的八位贤士,有幽幽花香,啾啾鸟鸣相伴,可沐温润之汤泉,可观万千之气象,让人们无不感受到它们那种低调内敛的悠然气质和"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简素之美. 美学,不仅仅 ...查看


  • 2010福建厦门中考满分作文:打开一扇窗
  •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打开一扇窗"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题目:漫步(加上适当的词语或短语,补足题目)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查看


  • [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坚守灵魂的栖息地
  • 我心中有一片土地,干净而整洁,有个人居住在那里. ――米兰·昆德拉 我们栖居在一片天空下,也许是青城墙下散落的明黄的向日葵,既然不能选择故土,就只能让自己在微弱的阳光下燃出一片灿烂,也许是遗失在山谷里的花籽,既然不能长在肥沃的花圃,就只能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