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附答案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2分)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分)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2.(1)又恐    何似     (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1.这首词中,诗人选取了   _____________为题材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2分)

2.解释词中的加点的词语。(每空2分)

(1)把     (                       )                (2)不胜(                     )

(3)何似(                       )                  (4)何事(                     )

3.解说上阕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话。(4分)

答:

4.解说下阕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5分)

答:

5.简要评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和风格。(5分)

答: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中秋佳节对远方不能团聚的弟弟的怀念。  2.(1)拿着  (2)受不住  (3)哪里赶得上         (4)为什么

3.这是经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所以放弃了升到月宫去的想法,而在月影中翩翩起舞,让清朗的身影伴随着自己的舞姿而闪动。

4.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这美好的月光。

5.全词以"月"贯穿始终,展开丰富的想像,表现复杂的情怀,胸襟开阔,风格豪迈。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            、一个是             。(2分)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2分)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2.(1)又恐    何似     (2)①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②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1.这首词中,诗人选取了   _____________为题材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2分)

2.解释词中的加点的词语。(每空2分)

(1)把     (                       )                (2)不胜(                     )

(3)何似(                       )                  (4)何事(                     )

3.解说上阕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话。(4分)

答:

4.解说下阕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5分)

答:

5.简要评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和风格。(5分)

答:

参考答案:书村网整理

1.中秋佳节对远方不能团聚的弟弟的怀念。  2.(1)拿着  (2)受不住  (3)哪里赶得上         (4)为什么

3.这是经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所以放弃了升到月宫去的想法,而在月影中翩翩起舞,让清朗的身影伴随着自己的舞姿而闪动。

4.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这美好的月光。

5.全词以"月"贯穿始终,展开丰富的想像,表现复杂的情怀,胸襟开阔,风格豪迈。


相关文章

  • [水调歌头苏轼][江城子苏轼]比较阅读答案(附赏析)
  • 阅读两首词,回答问题(  10分) [甲]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 ...查看


  • 记承天寺夜游含答案
  • 记承天寺夜游 九下语文 教师:张秀兰 谭晓芳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中苏轼的复杂心境.(重点) 3.借助比喻赏析所表达的画面美感.(难点) 重点:掌握常用文言词语,说出课文大意.品味文中的 ...查看


  • 初中七至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
  • 初中七至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 (课内古诗词有30首,课外古诗词有11首是新课标的推荐篇目,共41篇) 内容/ 情感 1.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 开朗的感情. 2.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题目 < ...查看


  • 九年级寒假答案01
  • --九年级寒假答案 生活导航 安全伴我行 预防冻伤 1.√××√×√ 2.收集生活中常用的防治冻伤的民间验方 (1).用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一周. (2).冻疮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 (3).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醋干 ...查看


  •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阅读答案
  • 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 苏 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 ...查看


  • 水调歌头诗词阅读答案
  •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下列问题.(4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查看


  • 初中语文文言文诗歌鉴赏
  • 初中语文 文言文专题 要点: ① 字音(不常用字.通假字.多音字) ②字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③句义(字义+句式) ④概括 ⑤理解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1-4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查看


  • 2014.2阅读考级试题
  • 一年级阅读考级试题(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一.阅读常规表现(20分)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平常课内.课外阅读情况及图书保护情况为学生分别赋1-20分. 二.必读古诗抽测(25分).(4个题签中抽一个题签,每个题签2首古诗,据背诵酌情 ...查看


  • 记承天寺夜游中考试题[1]
  • 记承天寺夜游 (山东枣庄卷)2007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