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到底值不值?

  归国人员的素质如何?中国科学院一家研究所的所长表示,他吸引到的通常是海外学者里的中流人才,排名前20%的人才大多仍会选择留在海外。前几年有个说法,叫做:“出国镀层金,回国拿高薪。”那时候“海归”是个令人羡慕的新名词。但最近两年,又出现了一个新词儿,叫“海待”,意思是从海外留学回来却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的人。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海归”已不再是精英了吗?      “海归”素质遭质疑      归国人员的素质如何?中国是否成功吸引了最优秀的人才回国?数据看来并未支持这种论断。而且,有种看法认为,回国的都是在国外不大成功的人。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的神经学家饶毅认为,在美国有800至1000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拥有独立的实验室,这些人不太可能回国。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崔大伟表示,我们的发现印证了饶毅的观点。实际上,调查显示只有少部分“海归”是牺牲了高工资或稳定的工作而回国,其中拥有创新研究专利的人就更少之又少。而且,让高级人才归国只是第一步,而留住他们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海归”带来新问题      那么归国学子的数字说明了什么呢?政府官员称,在2005年回国的3万人中,有50%只完成了本科或一年制硕士教育(一般是在英国)。   许多官员将此归咎于英国,那里只将中国学生视为劣质大学的外汇收入来源,他们一毕业即遭抛弃,只能在没有接受什么职业培训的情况下回到中国。   但正如对“海待”的讨论所显示的那样,不要仅仅相信数据。中国似乎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海外学生和归国人员的增加,将给中国带来新的问题。      “海归”成“海待”,留学到底值不值?      留英硕士竞争村委会主任、海归女生成了殡仪馆整容师……翻看近两年的报纸,“海归”变“海待”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闻了,大多数人一直把原因归结为“海归”们对工作的挑剔。但事实上,越来越多“海待”的出现,凸显了“海归”竞争力下降的现实。据了解,这几年每年出国留学的人员都有十几万,出国越来越容易,有些人还是抱着“出国镀层金”的想法,选择去一些不是很有竞争力的国家或是二三流的学校,几年下来并没学到什么真东西,甚至有极个别人不惜造假,弄假洋文凭骗人。因此,洋文凭含金量的降低,让更多的雇主面对洋文凭时更加理性,近一段时间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把“海归”与“人才”拆分开来。      低龄留学,留出眼高手低      “海归“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但部分“海归”孩子的前途似乎并不像父母原先送他们出去时设计得那般美好。   石女士的侄子,去年参加的中考。由于成绩实在不好,一方面父母担心他上普通高中会跟不上进度,一方面又不愿让孩子随便上个职高之类的技术学校。于是,他们咬了咬牙找了家中介把孩子送去了新西兰。“上完高中直接读本科、研究生,回来怎么也算是个高级人才。”石女士转诉了孩子父母的期望。   巨额的留学费用是很多“海归”在寻找工作时表现得极为挑剔的主要原因。“花了那么多钱学回来,如果只找个每月几千元钱的工作也太不值了。”从澳大利亚学成归来的小艾的回答代表了相当一批“海归”的心情。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非常务实,他们要的是马上能进入工作状态的员工。”由于有了多次失败的教训,小艾的姿态已经由刚回国的心高气傲放低了不少。在最近的一次面试中,用人单位问小艾薪资要求时,他只提了每月4000元,而最后用人单位还是挑选了一个国内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认为对方的工作经验更多。小艾的经历在“海归”之中并不鲜见,在北京的海归俱乐部中,类似经历的人一抓一大把。   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现在“海归”的身份已经成了小艾等人找工作的拦路虎。一提到“海归”,很多用人单位的第一反应就是“华而不实”,进而退避三舍。他们真正想要的是那些既有国外文凭又有工作经历的“海归”。这些人往往具有极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同时具有若干年工作的经验,拥有丰富的人际资源网络。而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一些低龄留学归来者,往往多数只有一个“国外知识贵族”的表象,没有实际工作能力,却动不动就嫌工作条件与国外相比有多大的差距……没有几家企事业单位愿意高薪去教授一个学生如何工作。      学成归国,巨额学费换来“NEET”生活      “NEET”族是指那些既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在学校里上学,更没有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必须依靠家人为生的青年人。记者调查发现,现在有相当一批“海归”在父母付出了大量金钱对其进行培养后,却甘心的在家里过起了“NEET”生活。   由于多半家境富裕,不少“海归”回国后不愿意找一份工作朝九晚五的去赚取他们认为“微薄”的工资,而是继续向父母伸手要钱,挥霍着青春。   其实,无论是“NEET”还是“海待”,究其成因还在于他们当年“出海”时就没有一个充足的准备――由父母建造好结实的船只、由父母看好了风向、甚至还由父母亲自把舵……于是“海归”之后,他们见过了海那边的风景,却仍然没有学会任何“游泳”的技巧。这样的“海归”除了一口或许流利的语言外,和“人才”很难搭上边儿。      工作经验,新时期提出新要求      还有一批“海待”,他们留学的国家很强,留学的学校也是知名学府,但是回国就业时仍然遇到了不小的挫折。   有专家指出,没有工作经验也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遇到的一个主要障碍,这更说明,海归和国内大学生在国内求职就业已经站到了同一起跑线,即便你去了不错的国家,上的是知名学府,雇主也会更看中你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这其实也给那些海归和即将成为海归的人提了醒。   (李士林摘自中青网)

  归国人员的素质如何?中国科学院一家研究所的所长表示,他吸引到的通常是海外学者里的中流人才,排名前20%的人才大多仍会选择留在海外。前几年有个说法,叫做:“出国镀层金,回国拿高薪。”那时候“海归”是个令人羡慕的新名词。但最近两年,又出现了一个新词儿,叫“海待”,意思是从海外留学回来却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业”的人。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海归”已不再是精英了吗?      “海归”素质遭质疑      归国人员的素质如何?中国是否成功吸引了最优秀的人才回国?数据看来并未支持这种论断。而且,有种看法认为,回国的都是在国外不大成功的人。伊利诺伊州西北大学的神经学家饶毅认为,在美国有800至1000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拥有独立的实验室,这些人不太可能回国。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崔大伟表示,我们的发现印证了饶毅的观点。实际上,调查显示只有少部分“海归”是牺牲了高工资或稳定的工作而回国,其中拥有创新研究专利的人就更少之又少。而且,让高级人才归国只是第一步,而留住他们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海归”带来新问题      那么归国学子的数字说明了什么呢?政府官员称,在2005年回国的3万人中,有50%只完成了本科或一年制硕士教育(一般是在英国)。   许多官员将此归咎于英国,那里只将中国学生视为劣质大学的外汇收入来源,他们一毕业即遭抛弃,只能在没有接受什么职业培训的情况下回到中国。   但正如对“海待”的讨论所显示的那样,不要仅仅相信数据。中国似乎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海外学生和归国人员的增加,将给中国带来新的问题。      “海归”成“海待”,留学到底值不值?      留英硕士竞争村委会主任、海归女生成了殡仪馆整容师……翻看近两年的报纸,“海归”变“海待”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闻了,大多数人一直把原因归结为“海归”们对工作的挑剔。但事实上,越来越多“海待”的出现,凸显了“海归”竞争力下降的现实。据了解,这几年每年出国留学的人员都有十几万,出国越来越容易,有些人还是抱着“出国镀层金”的想法,选择去一些不是很有竞争力的国家或是二三流的学校,几年下来并没学到什么真东西,甚至有极个别人不惜造假,弄假洋文凭骗人。因此,洋文凭含金量的降低,让更多的雇主面对洋文凭时更加理性,近一段时间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把“海归”与“人才”拆分开来。      低龄留学,留出眼高手低      “海归“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但部分“海归”孩子的前途似乎并不像父母原先送他们出去时设计得那般美好。   石女士的侄子,去年参加的中考。由于成绩实在不好,一方面父母担心他上普通高中会跟不上进度,一方面又不愿让孩子随便上个职高之类的技术学校。于是,他们咬了咬牙找了家中介把孩子送去了新西兰。“上完高中直接读本科、研究生,回来怎么也算是个高级人才。”石女士转诉了孩子父母的期望。   巨额的留学费用是很多“海归”在寻找工作时表现得极为挑剔的主要原因。“花了那么多钱学回来,如果只找个每月几千元钱的工作也太不值了。”从澳大利亚学成归来的小艾的回答代表了相当一批“海归”的心情。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非常务实,他们要的是马上能进入工作状态的员工。”由于有了多次失败的教训,小艾的姿态已经由刚回国的心高气傲放低了不少。在最近的一次面试中,用人单位问小艾薪资要求时,他只提了每月4000元,而最后用人单位还是挑选了一个国内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认为对方的工作经验更多。小艾的经历在“海归”之中并不鲜见,在北京的海归俱乐部中,类似经历的人一抓一大把。   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现在“海归”的身份已经成了小艾等人找工作的拦路虎。一提到“海归”,很多用人单位的第一反应就是“华而不实”,进而退避三舍。他们真正想要的是那些既有国外文凭又有工作经历的“海归”。这些人往往具有极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同时具有若干年工作的经验,拥有丰富的人际资源网络。而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一些低龄留学归来者,往往多数只有一个“国外知识贵族”的表象,没有实际工作能力,却动不动就嫌工作条件与国外相比有多大的差距……没有几家企事业单位愿意高薪去教授一个学生如何工作。      学成归国,巨额学费换来“NEET”生活      “NEET”族是指那些既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在学校里上学,更没有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必须依靠家人为生的青年人。记者调查发现,现在有相当一批“海归”在父母付出了大量金钱对其进行培养后,却甘心的在家里过起了“NEET”生活。   由于多半家境富裕,不少“海归”回国后不愿意找一份工作朝九晚五的去赚取他们认为“微薄”的工资,而是继续向父母伸手要钱,挥霍着青春。   其实,无论是“NEET”还是“海待”,究其成因还在于他们当年“出海”时就没有一个充足的准备――由父母建造好结实的船只、由父母看好了风向、甚至还由父母亲自把舵……于是“海归”之后,他们见过了海那边的风景,却仍然没有学会任何“游泳”的技巧。这样的“海归”除了一口或许流利的语言外,和“人才”很难搭上边儿。      工作经验,新时期提出新要求      还有一批“海待”,他们留学的国家很强,留学的学校也是知名学府,但是回国就业时仍然遇到了不小的挫折。   有专家指出,没有工作经验也是国内大学毕业生就业求职遇到的一个主要障碍,这更说明,海归和国内大学生在国内求职就业已经站到了同一起跑线,即便你去了不错的国家,上的是知名学府,雇主也会更看中你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这其实也给那些海归和即将成为海归的人提了醒。   (李士林摘自中青网)


相关文章

  • 二本末流学校和专科院校 到底值不值得上
  • 二本末流学校和专科院校 到底值不值得上 辛苦的2017高考终于结束了,20个省份已公布了各批次控制分数线.许多人将在二三本院校(现在很多省份取消了三本批次,但"三本"这个标签是一时半会儿去不掉的)度过大学四年或者三年,而 ...查看


  • 关于荷兰的真实经历
  • 关于荷兰留学的负面 觉得应该把荷兰留学的亲身体会告诉大家,以便使同学们在选择留学荷兰的时候能够得到更加客观和真实的参考. 个人资料: 本人2001年高考后进入一所高校就读材料工程本科专业,由于一心改行,于2002年考入荷兰南部的HOGESC ...查看


  • 北京八中坑班到底值不值
  • 八中的坑班7月9日将会进行一次考试,面对坑班大家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坑班到底 值不值得占,八中的坑班也一样,到底值不值得我们一起来看. 对于坑班家长们真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有机会让孩子进入理想的学校,恨的是粪坑忽悠人.那么八中的坑班到底值 ...查看


  • 访学邀请函
  • 如何获得国外访问学者邀请函 申请国外的访问学者如何获得邀请函,本文为大家解读如何获得国外访问学者邀请函. 一.关于申请信 不要盲目套用网上的模板,倒不是说模板水平不高,而是因为模板因为是用来给大多数 人用的,所以显得四平八稳,没有什么新意. ...查看


  • 我还在原地,可惜没有你
  • 原来你也在这里刘若英 - 我的失败与伟大 2nd Version 这首歌推出的时候,它的演唱者刘若英正参演一部电视剧,名为<她从海上来>(后改名为<上海往事>),她出演的角色便是,张爱玲. 而这首歌的歌词由姚谦所写, ...查看


  • [韩国留学生找工作]韩国海归关于找工作的心得体会
  • 韩国海归关于找工作的心得体会 但是对薪资水平不满意的帖子,我也 在网上看了很多海归留学生朋友关于找到了工作, 简单的说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如过说的不对请大家改正. 我先说一下我的履历 庆熙大学经营系 学分 3.72/4.3(大4上学期为止), ...查看


  • "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
  • 第74期2013年9月5日 ■三次"读书无用论"思潮 360doc    新中国成立至今,一共出现过三次"读书无用论"的思潮. 第一次是在"文革"后期,以张铁生交白卷上大学为高潮, ...查看


  • 留学费用排行榜:出国留学到底差多少
  • 外教一对一 http://www.yangjiajiao.com 留学费用排行榜:出国留学到底差多少 很多家长都会考虑孩子出国留学,但是不同的国家费用不一样,看看父母的年薪能够支持你去哪国圆梦. 出国上大学到底需要父母年薪多少呢?这主要是看 ...查看


  • 韩国留学,所学专业和就业前景到底是怎么样的?(二)
  • 韩国留学,所学专业和就业前景到底是怎么样的?(二) 很多同学对于自己去韩国留学所学的专业对应的未来就业前景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今天,蔚蓝韩国留学的专业指导老师栗老师,就来为大家详细列出这些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前景,究竟是什么样的.韩国留学有哪些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