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人教版)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雪》

一、 (一)fân ráo xùn shǔ y ǐ q ìn m ǎn ɡ zh ã h án zh āo (二)装 滔滔 娇 骄 (三)1. B(根据语境,“余”在词中应理解为“剩下,剩余”。) 2. C 3. A 4. C 5. C 6. A(“风骚”的本义是《国风》、《离骚》,本文中特指文学才华。) (四)1. (1)毛泽东 词牌名 题目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1)对偶、夸张 (2)比喻、拟人 3. D 4. D 5. C 二、 (一)1.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 D 3.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 上阕写北国雪景,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 (二)1.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 2. D 3.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赵匡胤 简述看法(略) 4. “略”“稍”都是程度副词,“略微”“稍微”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修饰“输”和“逊”,表示程度较浅,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 (三)

1. B(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2. 承上启下的过渡 3. B(应为设问) 4.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人描绘了在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2. 《雨说》

一、 (一)1. pǔ g ù 2. qiǎng bǎo xuān rǎng (二)喑 缕 蓑 笠 (三)略 (四)1. 郑愁予诗的自选Ⅰ 台湾 梦土上 衣钵 2. 弯 出 斜 3. 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寒浅留滞着游鱼 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4. 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五)B (这里“忍冬”的意思是“忍受冬寒”。) (六)1. 客舍青青柳色新 2. 花落知多少 3. 好雨知时节 4.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七)A (B 、C 、D 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 项没有。) 二、 (一)1. 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2. 用喜悦、轻快的语调朗读。 3. D 4. 既是内容上的划分,也是“雨”这位“爱的使者”叙述情绪的递进。 5. 象征 6. 略 (二)1. 轻声到来的客人、辛勤地擦洗大地的清洁工人、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的红娘、拉着小提琴的音乐家。 2. 生活分外美好 3. 这节诗用了拟人(辛勤地擦洗大地)、比喻(闪光的镜子、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夸张(城市一下亮了起来)的修辞手法,描写夜雨十分生动形象。

3. 《星星变奏曲》

一、 (一)ch àn n íng w âi m ãng lïng r ïu f ù ji āng p í ju àn (二)略 (三)1. 通感 2. 反问 3. 暗喻 4. 拟人 (四)朦胧 致橡树 回答 一代人 (五)1. 一首诗 2. 柔软的晚上 3. 鸟语花香的春天 4. 飘动的旗子、火 5. 苦难 (六)略 二、 1. “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在寻求自由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有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 2.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写法,表明“苦难的诗”受到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3. “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漠无情。

4. 《外国诗两首》

一、 (一)qī jì rǎng yàng (二)英国 《诗歌》 俄罗斯 乡村大自然 (三)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歌颂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四)1. 沉醉 消逝 疲劳 栖息 2. 悄悄 喧响 沉寂 欢嚷 二、 (一)1.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2)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2.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3. 诗中用盛夏勃勃生机的景象烘托了蝈蝈鸣叫的悦耳,用冬天寂寞冷清的景象衬托了蛐蛐鸣叫的动听。 4. (1)写出了蝈蝈的无比欢悦。 (2)写出了蛐蛐的鸣叫美妙。 5.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二)1. 写出了夜静谧、美丽的特点。恬静、欣喜。 2. 以反复的吟咏,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造成诗的节奏美与旋律美。 3. (1)巧用拟人,写出了明月的温情。 (2)精选动词,写出了明月的皎洁。 4. (1)巧用叠词,写出了夜的无比宁静。 (2)以溪水的轻轻歌唱,反衬了夜的静谧。 5. 略

第一单元综合训练

一、 (一)1. (1)谧 ch ōng j ǐng 劫 (2)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3)略 2. 莫名其妙 不假思索 废寝忘食 变本加厉 别出心裁 谈笑风生 3. C 4. A 5. B 6. 虚怀若谷 晴天霹雳 虎头蛇尾 一字千金 (二)7. (1)C (2)第②句 将“只要”改成“只有” (3)

C 将“不以己悲。”中的句号去掉 8. 示例:春天的雨清新而纯净,夏天的雨热烈而粗犷,秋天的雨端庄而沉思,冬天的雨自然而平静 二、 (一)9. 词牌名 诗经 离骚 描写 议论、抒情 10. 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誓比高 可惜、惋惜 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1. 动 静 雪景的壮丽雄奇,神州大地的勃勃生机,让人倍感振奋、前途光明 12. 诗人既肯定他们在历史上不朽的功绩,他们都是开国之君,战绩赫赫,又点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文治不足。这从“惜”字可以看出来。 (二)13. 沉闷。 14. 银灰、灰白、绿翳翳、苍黄、绿油油、橘红、灰黄、深绿 15. 癞虾蟆 它扑通扑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16. 云,像光亮洁净的白布,连缀成一条颀长的腰带,围在了山的半腰上。 17. ①

B ②C ③A 18. 描绘室外冬雪美丽的景致,为后文的抒情作铺垫。 19. 喜欢冬雪的洁白无瑕,纤尘不染;喜欢雪的晶莹剔透,清澈透明;喜欢雪的包容博大,无私奉献。 20.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冬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单元

5. 《敬业与乐业》

一、 (一)1. wù 乱跑 2. tiáo 蝉 3. guō 喧扰 4. hào 喜爱 5. pián 两马并驾 6. dú 轻慢,对人不恭敬 (二)1.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与原意不相符。 2. 道理极容易明白。 3.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三)曲—屈 刮—聒 泄—懈 (四)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 日久见人心 3. 下笔如有神 4. 有心栽花花不开 (五)D (六)

A 二、 (一)1. 要敬业。 2. 为劳动也就是为职业而生活,活着是为了更好地劳动。 3. 不矛盾。因为两种说法侧重的角度不一样。前者是就劳动价值同等和职业神圣的角度说的;后者是从人的才能和工作性质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也就有所不同的角度说的。 4. 略 5. 略 (二)1. 责任创造奇迹。 2. 例证法。本文列举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戈麦斯获得文明驾驶模范奖章和瓦尔特·弗洛里提纯青霉素三个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作者“责任创造奇迹”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抓住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机会对于创造奇迹的重要性。 4. 例证法。“这个道理”指的是责任创造奇迹。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一、 (一)jiù yǔn ruì kâ (二)诅 弥 兼 誉 (三)法 文学 哲学 《哲学通信》 法 雨果 (四)1. 不仅 2. 但 3. 如果 就 那么 (五)1. 孤军奋战 2. 恪尽职守 3. 恼羞成怒 4. 媚上欺下 5. 登峰造极 6. 兼而有之 (六)示例:睡在这里的是一个正义勇敢的思想先驱。 这里长眠着一位伟大的斗士与智者,笔是这位斗士的武器,微笑是这位智者的法宝。 二、 1. 第一,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第二,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2. 略 3. 略 7. 《傅雷家书两则》

一、 (一)dǒu tì sì kuî chuàng y â ruì záo 谀 羲 庸 鉴 辙 朽

(二)消沉苦闷 欣喜成功 殷殷期望 舐犊情深 (三)翻译 文艺评论 傅雷家书 (四)人力 天赋 坚强 失败 挫折 (五)示例:社名“新叶”;理由:芳林新叶催新叶,新叶是生命力,是新生。

(六)略 二、 (一)1.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2. 比喻句:“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说明做任何事都要学会控制情绪,掌握分寸。 3. 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4. 略 (二)1. 我们要学会感谢。 2. 与下文形成对比,引出论题,并用来论证“我们要学会感谢”这一中心论点。 3. 懂得感谢的必要性,从而更好地论证了“我们要学会感谢”这一中心论点 4. 错在他们把自然当成一个掠夺的对象。错在他们把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当他们这样想时,他们就会很自然地这样对待别人,于是别人也自然这样对待他,世界就因此变成了地狱。 5. 因为“唯一”的意思是“只有一个”,在文中突出强调了“懂得感谢”的重要性,更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如果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语言不准确严密。 6. 感谢必须出自内心,必须诚恳。另一方面,感谢不能带有自卑、低三下四的样子。即使对方救了你的命也不要低三下四

8. 《致女儿的信》

一、 (一)zhì suì pïu â (二)勃 惑 遏 伦 凝 曙 (三)略 (四)B (五)A (六)示例: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裁剪,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撒播,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二、 (一)1. 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 寓意: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着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爱情是双方的一种相互奉献,一种相濡以沫的默契。(言之有理即可) 3. 构思精巧:(1)前有暗示,后有点睛。 (2)层层递进,起伏有致。 (二)

1. 竞选美国总统。 2. 作者觉得在女儿生命中看到的快乐,就是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觉得女儿比事业更重要。 3. 不断让美国变得更好。 4. 希望两个女儿看到不对的事要想办法改正,努力帮助别人获得她们有过的机会。在一个梦想不受限制、无事不能成就的世界中长大,成为具有慈悲心、坚持理想、能帮忙打造这样一个世界的女性。 5. 对女儿的无比疼爱之情;对女儿寄予殷切期望之情;对女儿的感激之情。

第二单元综合训练

一、 (一)1. 庸碌 廓 颓 2. 惟—唯 洒—晒 嫁—稼 横—衡 裁—栽 3. 提示:可以是鼓励或者赞美的,言之成理即可。 4. (1)比喻、拟人 (2)排比、拟人 5. (1)把“一场”改为“一股股”。 (2)把“我市”改为“在我市其他地方”。 (3)把“社区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心”调换位置;或把“牵挂”改为“牵动”亦可。 6. (1)怒不可遏 (2)无与伦比

(3)弥留之际 (4)涕泗横流 7. B (二)8. (1)座右铭的由来 (2)能够勉励自己的即可,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 提示:(1)有必要。言之成理即可。 (2)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二、 (一)10. 我们要敬业。 11.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12. 道理 从道理上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答对意思即可) 13. 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层意思,论证不严密。 14. 示例:看大门的尹师傅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总是满怀热情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二)15. y â y īn y ūn 16. (1)北国落叶在秋而南国在春。 (2)北国的落叶染作黄金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而南国是浓重的苍青。 (3)北国落叶后是光秃秃的树干而南国还是一片苍绿,浓密得一点也看不到蓝天。

17. 南国的落叶。另一个起到衬托的作用。 18. 从落叶联想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新陈代谢、新旧交替。老一辈退下来,新一代去接班、去挑重担。赞颂老一辈退下来后仍然继续帮助新一代完成历史使命的崇高精神。 19. 老叶毫无怨言地融入春泥化作肥料滋润着新叶的成长,它们无私地奉献着。

第三单元

9. 《故乡》

一、(一)楞 祭祀 b ǔ x íng hu ān hu ái 嗤 愕 恣睢 d ài 晦 萧 b ǐ 惘 (二)呐喊 鲁迅 “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 回 在 离 对比 (三)1. 萧索 2. 藏 3. 凄凉 4. 涌

(四)少年时省略号用于句末,显示闰土说话滔滔不绝;中年时用于句中句末,显示说话吞吞吐吐。通过对比写出闰土的变化,揭示出农民变化的根源。 (五)1. ③ 2. ① 3. ④ 4. ② (六)解读方法:上网搜索;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等。 生平解读:第②则。这则材料讲的是鲁迅在小说写作上具有开创的精神,与论题“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无关。 作品解读:我的推荐:《野草》 推荐语: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 人格解读:我看到了一个俭朴、甘于奉献的鲁迅。 二、 (一)1. 衬托闰土的衣着很单薄。 2. 心理动作描写。表现我见到少年伙伴的激动、兴奋以及对闰土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吃惊之情。 3. 神态动作描写。反映了闰土见到少年伙伴的喜悦和难以掩饰自己的悲苦。 4.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5. 闰土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喊“我”“老爷” 6. 子女多,官税多,社会不太平,庄稼收成不好。 (二)1. 蕴藻 恣睢 2. 指声音。 3. 提示:仿写的句子必须兼有比喻和比拟。示例:红红的太阳像一位美少女羞涩地躲在大山的背后。 4. 渴望—急切—陶醉(或:沉静、自失) 5. D 6. 欢快 气闷 借景抒情(或侧面烘托) 直抒胸臆

10. 《孤独之旅》

一、 (一)mî mì qiâ liáo chān ju ē 萤 窜 (二)B (三)1. 丰富;富

裕。 2. 原意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这里指暴风雨异常猛烈。 (四)1. 突然 茫然 2. 显然

3. 依然 4. 居然 (五)略 (六)1. 草房子 曹文轩 2. 人物 情节 环境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3. 社会 自然 4. 动作 语言 侧面 二、 1. 引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 2. (环境描写略) 突出找鸭的困难,这是杜小康性格日益坚强的关键。 3. “即使这样„„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4. 因为父亲和自己的辛苦得到了回报,自己也悟出了生活的道理。 5. 提示:回答贴切即可。

11. 《我的叔叔于勒》

一、 (一)jiã chà tà zhàn shà zhuàn lì lǚ (二)B (三)发展 夸赞于勒 高潮 巧遇于勒 结局 躲避于勒 (四)略 (五)啼 吠 啸 吟 嗥 吼 嘶 鸣 二、 (一)1. (1)外貌 (2)心理 (3)语言 (4)神态 2. 使人感到真实可信;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便于揭露丑恶的现实;用讲故事的方式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3. 体现“我”对处于贫困之中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 4. D “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5. 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把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唯利是图的本质暴露得十分充分。 6. A 烘托人物发财梦破灭后失望、沮丧的心情。 (二)1. 因为接到于勒的两封信后,全家人认为他一回来就能改变家里生活困难的情况。 2. 表现了“家里人”对尽快过上富裕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向人夸耀的虚荣心。 3. 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4. 提示:本题主要训练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菲利普夫妇的言行可从课文中找到影子,描写他们的言行应与课文中一脉相承。 5. 提示:本题属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只要合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12. 《心声》

一、 (一)yē jiǒng yǎ dù lãng hū nɑng dǎo (二)1. 不真切;不清楚。 2. 感到为难;表现出窘态。 3. 一吸一顿地哭泣。 4.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三)

1. 京京和万卡有同样的遭遇,所以万卡的不幸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精神不集中。 2. 赵小桢朗读时奶声奶气,不能体会万卡作为一个学徒,吃不饱还要挨打时的心情。 (四)仿例:孩子们紧紧地牵着放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它是孩子们放飞的梦。 (五)好吃,您告诉我们;不好吃,您告诉大家 (六)(1)对孩子骂粗话;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对比;唠叨;总怀疑孩子早恋;容易急躁发火。 (2)父母不理解、不尊重孩子。 二、 1. 老人虽然说“没钱坐什么船,笑话”,并不说明老人不善良,当他发现少年真的跳进水中时,他非常心疼,所以“哀求”少年上船,这说明老人善良、爽直。 2. 老人:善良、爽直。 少年:倔强、有志气。 3. 通过少年的神态和动作,“我”看到少年倔强的性格,知道自己喊也没用。 4. 如果不是当年老人“没钱坐什么船,笑话”这句话,少年也就不会踩水过河,不会上学放学在河里游来游去,也就不会成为游泳健将。是老人的这句话刺伤了少年的自尊心,无意中为少年创造了成才的逆境,促使少年发愤立志,不断进取,最终坏事变成好事,所以少年称老人为启蒙教练。 5. 句子:“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骨在不停地挫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 理由:神态描写简练传神,活现出少年强烈的内心活动和倔强的性格特点。 6. 略

第三单元综合训练

一、 (一)1. 窸窸窣窣 吝啬 褴褛 z ì su ī 2. C 3. D 4. D 5. 提示:这道题考查仿用句式、扩展语句和修辞方法。例如:在狭窄中追求到的辽阔,是永远不会缩小的;在贫穷中挖掘到的财富,是永远不会轻视的。 6. 略 (二)7. (1)简析:能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并用恰当的语句概括即可。如:除恶务尽的孙悟空,憨厚老实的沙悟净。 (2)提示:列出小说名字,简述理由,围绕小说主题,并言之成理即可。 (3)提示:内容积极向上,言之成理即可。 二、 (一)8. 小说 呐喊 鲁迅 周树人 豫才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9. B 10. (1)奔波、劳碌。 (2)辛勤、劳苦。 (3)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11. 自由幸福平等的生活。 12. 突出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13. 不对。“我”只是对眼前这个破败凋敝、黑暗的故乡没有感情。 (二)14.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 15. (1)为下文爹不为说情所动作铺垫。 (2)同后文爹的态度改变形成对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16. 分别写出了“文”因高考落榜的懊丧和复读无望的辛酸之情。 17. 层层蓄势,表现“文”的锲而不舍。 18. (1)表现了“文”对读书的向往,心里非常渴望能够复读。 (2)表现了“文”对爹的态度转变的难以置信。 19. 详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表现“文”的锲而不舍的性格,其复读时的经过和考上大学的结局可想而知。 20. “文”是一个认准目标不言放弃的有志青年。

期中综合训练

一、 1. (1)B. 高峻 A. 浩渺 (2)朝气蓬勃 豪气冲天 (3)k àng li áo 2.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A(“暴发”突出的是声势较大,速度快,让人难以琢磨原因,或没有必要去琢磨原因。“爆发”突出效果,往往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而引发的质的变化,往往能引起人的理性思考。) 4. 示例: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 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5. (1)九(2)班足球队打败了,九(6)班足球队获得了冠军。 (2)九(2)班足球队打败了九(6)班足球队,获得了冠军。 二、 6. (1)材料①中的老船长让船负重后船反而行得更稳了,材料②中的导游也是让游客负重后,游客反而安全了。 (2)人生很多时候,只有背负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稳步前进。 7. 例:追寻历史渊源,欣赏地方艺术,探访名胜古迹,品味民俗风情等。

8. (1)赤壁 华容道 (2)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 三、 (一)9. 二十多年的贫困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 10. D 11. A 12. 感情上不沟通,有隔膜 借喻 13. 闰土“拣香炉”与“叫老爷”的做法一样,思想上受封建观念的影响,不同的是“叫老爷”反映了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束缚;“拣香炉”则说明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两者都说明闰土迟钝麻木。 14. 分析:本题主要训练同学们的想象能力,解答此题除了从本文人物性格入手外,还须考虑,二十年后中国的历史背景。答案合理即可。(二)15. 人人必须尽责任 16. 知足 安分 达观 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17.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18. (1)未尽责任,丢开不管 (2)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19. 尽你所了解和体悟到的责任感来写。

第四单元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一、 (一)jí 汲取xī 吸收jí 阶级 xiâ 机械jiâ 告诫jiâ 戒备 qiâ 锲而不舍qì 契约qiâ 提挈 (二)B (三)1. 美国 罗迦·费·因格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知识 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2. A A C B (四)1. 解释:不用说就可以明白。造句:我们班的男生与高手如云的校篮球队比赛,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连我们的拉拉队都“弃暗投明”了。 2. 解释:长久地坚持下去。造句:学习要勤奋,持之以恒,这样知识才能在脑中根深蒂固,考试得高分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3. 解释: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造句:虽然他打球经常输,但是他还是锲而不舍地练习。 (五)示例:彩虹虽然灿烂,但其前总有暴风雨肆虐;其实,换个角度也可看作:虽有暴风雨肆虐,但风雨之后,会有灿烂的彩虹! (六)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独辟蹊径、不落窠臼等。 (七)B (八)D 二、 (一)1. ②⑤④①③ 2.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3. 被证明与证明 4. 略 (二)1. 承上启下 2. 讲道理 3.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4. 准确而生动地描写了创造性人物的光辉形象。 5. 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结合自己的体会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 (一)1.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2. 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二)1.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2. (1)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2)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三)A(表特定称谓) (四)1. 一帆风顺 2. 袖手旁观 3. 一蹴而就 4. 事在人为 (五)B (六)老师:哪能让你背呢!你也和我一样,背的也不轻呀!再说我虽然比你年长,但骨头比你硬,力气比你大。 学生:所以我想多背一些,趁年轻,多锻炼,以后也跟您一样有力气。老师,您就给我这个机会吧! 二、 1. 表示否定,暗示做学问时只埋头读书而轻视动手和实践,不是真正的用功。 2. 举例论证。以自己的经验为例,从反面论证在科学研究上要有实验精神。 3. 我们不能偏向于单纯的理论而轻视实践。 4. 第一,寻找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5.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6. 实验 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15. 《短文两篇》

一、 (一)B (二)1. 解释: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造句:我们要认真读书和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千万要问,不要不求甚解。 2. 解释: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造句: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3. 解释:虽然大,但是不合用。造句:订计划要切合实际,不要大而无当。 4. 解释:开卷,打开书本阅读。后以“开卷有益”表示读书总会有所得益。造句:读了一下午的书,小明一下懂了不少,果然是开卷有益啊! 二、 1. (1)r ǎng s āo (2)骛 义 2. 示例:(1)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名著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赞成多读经典名著。 (2)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反映了现代的流行趋势,富有现代的生活气息。但有些价值不高的或肤浅的读物,我们没有必要去读。(理由合理即可) 3. (1)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书下方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成年女子和男子各用左右手托着这本书,以方便三人共同阅读。

(2)认识: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4. 鲁智深 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有细 三、 1. 读书要虚心,要理解其精神实质。 2. 他读书不虚心,没有理解其精神实质。 3. “死读”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活读”是指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4.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 (一)k ǎi x ǐng p ǔ ch á m ǒ 渺 脊 诓 诬 (二)1.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2. 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3. 不值得当作凭据。

(三)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四)提示:能联系材料,从合作、勇气、献身精神、科学精神等方面谈自己对科学的理解,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五)略 (六)略 二、 (一)1. 一字之差,将论敌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2. 第一层:揭露敌论的荒谬和欺骗性;第二层:论述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 (1)A. 承前指“埋头苦干的人”等“中国的脊梁”。 B. “他们”指现在的像“这一类”的人。 C. “不能”不能改为“不”,因为“不能”表示当时“不许可”,这一句对反动派镇压革命、封锁消息,作了巧妙的揭露和控诉。 (2)A. 比喻当时能“公开的”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B. “地底下”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4. A. 毕昇、李时珍等 B. 陈涉、李自成等 C. 白居易、杜甫等 D. 文天祥、谭嗣同等 5. 略 (二)1. 本文反驳的错误观点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作者提出的正确观点是:我们的祖国并不地大物博。 2. 想让每一个公民都有忧患意识,都来珍惜祖国仅有的一点可利用的资源,保护环境,以实际行动支持党和国家提出的走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的方针。 3. 示例:罗布泊曾经是一个美丽的仙湖,但因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的激增产生许多问题。20世纪70年代,仙湖终于干涸,罗布泊从此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 4. 应该放在④、⑤两段中间。因为只有放在这里,这句话才有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四单元综合训练

一、 (一)1. (1)浩 (2)衷 (3)戴 (4)楷 2. A. 鲁智深 B. 林冲 3. 示例:宽容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宽容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宽容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运用比喻,喻体必须恰当;另外,从给定的例句来看,两个比喻句是并列关系,在每一个比喻句的内部,前后的语意必须衔接。) 4. 示例:你饱读诗书,像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吸引我们探寻文字奥秘。(语文老师) 5. B 6. C 7. B

(二)8. (1)远景 近景 (2)霜叶红于二月花。 (3)比喻。突出了秋色中的春意。 9. (1)格列夫游记 大人国 小人国 (2)夏洛蒂·朗特 二、 (一)10. 鲁迅 驳论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11. “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第一段) 12. 排比 不好。如果去掉,不能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13. 这些话击中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要害。 14. B 15. 提示:表达了作者对勇于反抗现实的勇士的敬意,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之情;对那些以偏概全的人的坚决否定,无须置疑。后一问能够结合自信对于人的生活的作用谈,言之成理即可。 (二)16. 早醒、灿烂、孤独(也可答:生命的先觉者) 17.

(1)独自营造春天,生命年华绚烂美丽。 (2)使死寂的世界顿时溢满了生气。 (3)追随者摹仿它,拥有和分享春天。 18. (1)最早开放时,独自忍受无边灰暗的背景。 (2)群花开放时,大家不认识它,不记得它。 19. (1)无力改变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的世界。 (2)勇敢、执着、自信、乐观。 20. (1)渲染环境的颓败景象,引起对桃花的怀念。 (2)表现环境的寂寥冷落,为桃花设置背

景,为写其骤然开放作铺垫。 21. 由近及远,由下而上。(由点到面,由封闭到开放。) 22. 提示:可以从下面选定一个角度,简述个人理解。 (1)由十、十一段,赞扬桃花早醒,唤醒群花的先觉精神。 (2)由十二、十三段,评述人们评价看待早醒的花与群花的态度。 (3)由早醒的花与群花所遭受的不同看待,评说命运结局。

第五单元

17. 《智取生辰纲》

一、 (一)D (二)C(①容易出麻烦/神色、态度不自然;②反正;③事/坏事情;④强盗/有本领的人;⑤嘴里嘘气/夸张地宣扬;⑥计策/计算比较) (三)1. 文中义:明白,懂得。今义:理睬。 2. 文中义:计策。今义:计算比较;争论;打算;计议。 3. 文中义:索性,干脆。今义:任意;马虎,随便。 4. 文中义:嘴里嘘气。今义: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四)

1. (1)鲁智深 (2)武松 (3)林冲 (4)李逵 2. (1)刘唐 (2)晁盖 (3)时迁 (4)宋江 (5)李逵 (6)吴用 (7)戴宗 (8)杨志 3. 示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武松醉打蒋门神等。 二、 (一)1. D 2. (1)正面描写: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侧面描写: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2)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即天热作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3. 不能。因为军汉们挑着重担在酷热天气赶路,苦不堪言,“奔”字写出了他们望见前面松林歇凉处而急速行进的迫切心情。而“爬”、“走”过慢,“跑”不符合挑担子的实际情形。

4. 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粗暴蛮横的性格特征。 (二)1. 天时 地利 矛盾 计谋 2. (1)杨志被发配充军,却受梁中书赏识收到门下,只要这次完成了押运生辰纲的任务,前途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他分外重视这次任务,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其中有他对梁中书知遇之恩的报答之心,即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这种心理也必然导致他急功近利,导致以后一系列行为的发生。 (2)他久在江湖,知道运送押解的凶险,同时自己身受重任,又是提辖,全权负责,干活的军健又没有什么头脑,所以他凡事都要亲自指导。但是他不讲究方式方法,在众人面前摆架子,刚愎自用,反映了他自视甚高且粗暴蛮横的性格特点。 (3)虞候对都管进他谗言,都管对他则是处处掣肘,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杨志在梁中书处是受到赏识,而这两个人却是梁中书的老人,所以对他这个新人必然不可能给予主家大权,也不可能配合杨志,与之交心的。 (4)间接描写:反面衬托、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18. 《杨修之死》

一、 (一)zân shì páo bǐng (二)1. 恰好 2. 屡次 3. 知晓,明白 4. 按照 5. 认为„„是对的 6. 只要 (三)持—恃 摩—麾 徉—佯 耐—捺 (四)1. 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 曹操:割发代首,杀吕伯奢全家,杀蔡瑁、张允等。 关羽: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 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 3. 做人莫效杨修恃才放旷 二、 1. 迫害或伤害 交代或安排 2. (1)曹操假装吃惊地问道:“什么人杀了我的贴身侍卫?” (2)丞相不是在梦中,您(被杀的人)才是在梦中呀! (3)只要曹操有问题,曹植就按照条文的内容回答他。 3. C 4. 曹操有复杂的性格,他是一个深谋远虑而又阴险狡诈的人物。(有多种说法,在此仅供参考) 5. 《三国演义》 罗贯中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6. (1)改造园门 (2)分食一盒酥 (3)揭穿梦中杀人 (4)诉告曹丕 (5)教植斩吏 (6)巧做答教 19. 《范进中举》

一、 (一)háng zhuï zhuō sāng zǐ ti ǎn cu ì xi ù w ǎn d ìng (二)1. C 2. C 3. BBBA (三)C (四)1. 丢脸的家伙 2. 妻子 3. 拿给 4. 对自己的谦称 5. 很少 (五)1. 反问 2. 夸张 3. 比喻 4. 引用 (六)下联: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 横批:世态炎凉(趋炎附势) (七)1. 狗血喷头 2. 不三不四 3. 不省人事 二、 (一)

1. 跌倒、大笑、飞跑、踹、挣、跌散、淋淋漓漓。 2. (1)昏迷 (2)疯跑 (3)跌倒 (4)疯走 3. 揭露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深深毒害。 4. (1)说明众人也因科举制度而趋炎附势,表明了世态的炎凉。 (2)前倨后恭、欺贫敬富。 (二)1. 文章写了范进中举做官后,体重不断增加,继而减肥失败,但收到胡屠户的信后却进食小心,体重直线下降,直至变瘦的故事。 2. 范进中举后体重增加的原因是:应酬增多,吃进肚里的油水渐渐发挥威力。 反映的社会现象:(1)一旦做官,生活现状立刻发生变化。(2)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败和官员的贪婪。 3. 当前某些企业缺乏良知,为了谋求更

大的利益,竟不顾他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在产品中加入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4. 批注:胡屠户还是那么一副趋炎附势的嘴脸,几句语言描写再现了胡屠户敬畏的心理和虚伪的丑态,充满了讽刺意味。

20. 《香菱学诗》

一、 (一)承 揣 伶俐 zēng mãng lïng záo (二)1. 茶饭无心 2. 精血诚聚 3. 揣摩 4. 地灵人杰 (三)1. 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地解释。 2. 教导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 3. 不要因过分注重辞采形式而损害了内容。 4. 迷迷糊糊。 (四)1. 诗佛 诗圣 诗仙

2. (1)陆游 (2)李白 (3)杜甫 (4)杜牧 (5)王维 (6)陶渊明 3. 林黛玉 贾宝玉 (五)1. 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2. “法无定法”,人不要太拘泥,不要把什么都看成天条。 二、 1. 如“只在池边树下„„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表现香菱思维专注,浮想联翩。 2. 说明受社会环境和生活琐事所压抑的香菱还是聪敏的。宝玉的一番话道出了对香菱的钦佩之情。 3. 侧面描写如“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等。 4. 从艺术角度看,香菱学诗如痴如醉,梦中作诗这种巧合,确实也能让人相信,这是艺术的真实。 5. 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她自己悟性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启发:(1)做有心人,提高兴趣;(2)多学习,多效仿,不耻下问;(3)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第五单元综合训练

一、 (一)1. zh ōu hu ī z ân xi ù 2. 犷─旷 拣─拈 悔─诲 醒─省 3. (1)毕竟 (2)只要 (3)计策 (4)强盗 4. 煮酒论英雄 5. (1)——C (2)——B (3)——A 6. (1)水浒 施耐庵 (2)三国演义 湖海散人 (3)儒林外史 吴敬梓 (4)红楼梦 曹雪芹 7. (1)活泼 丰富 (2)各显其能 (3)合唱

(二)8. 提示:(1)范围:任何年龄层的中学生均可。 目的: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或金钱观。 内容:与金钱观有关的即可。 (2)能体现“勤俭节约”的生活办法均可。比如:用洗米水洗菜等。 (3)言之成理能让同学悔悟的即可。 (4)略 二、 (一)9. 中举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喜讯突然来临,自己不敢相信,必须读一遍才确信。 10. 第一层至“不省人事”,写昏厥。第二层至“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写疯跑。第三层至“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写跌倒。第四层至最后,写疯走集上。 11. 老太太的慌 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 12. 非常吃惊,没有办法 13. C

14. 众邻居比较冷静理智,能判断事实,帮助想办法;家人则是担忧恐惧。 (二)15. 读书强记无益,一时记不得,丢了十天八天再读,自然易记。 16. 没有。小学国语固然应该读,文字读音意义用法,弄得清清楚楚,不容含糊了事。至于地理常识等,常令人记所不当记,记所不必记,真真罪恶。

17. 因为作践青年精神光阴。 18. 编教科书的装专家的架子;教员不分知识的轻重,必要学生硬记。

19. 镇江名胜,扬州佳景,大肠又分数个名词。 20. “如此”指“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阙,亦不可混”。

第六单元

21. 《陈涉世家》

一、 (一)gēng hú jì gōu (二)1.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2.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三)1. (1)去、往 (2)无意义 (3)的 (4)他,指扶苏 2. (1)因为 (2)认为 (3)把、用、拿 (4)同“已”,已经 (5)来、以便 (6)同“而” 3. (1)正在„„的地方 (2)应当 (3)正在„„的时候 4. (1)行列、队伍 (2)往、去 (3)走 5. (1)这样 (2)可是、然而 6. (1)通“旨”,意思、意图 (2)用手指着 7. (1)写 (2)书信 8. (1)适逢,正赶上 (2)集会 9.

(1)筑(2)当 10. (1)编次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11. (1)表示多数 (2)同样 (四)

D (五)1. 唱 倡 倡导 2. 以 已 已经 3. 被 披 穿 4. 指 旨 意图 二、 (一)1. 司马迁 汉 文学 史学 纪传体通史 130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1)爱戴 (2)按照法律 (3)同样 (4)考虑 3. 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非凡才智 4. 本来已经认为这件事怪异了 卒皆夜惊恐 5. (1)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对秦王朝更加不满 (2)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复国愿望 6. 天下苦秦久矣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二)1. (1)等到 (2)有人 2. (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

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3. 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4. (1)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2)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5. 使用了“激将法”和“苦肉计”。前提条件是: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22. 《唐雎不辱使命》

一、 (一)fú rán gǎo sù yōng fū (二)1. 很 即使是这样 2. 完成 3. 违抗 小看 4. 道歉 5. 听从 6. 何况只是 7. 曾经 8. 像(您说的)这样 (三)B (四)

1. 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 2. 古义:即使是这样 今义:表转折 3. 古义:拔出 今义:硬而直 4. 古义:吉祥 今义:休息 5. 古义:只 今义:徒弟 (五)1. 错通措 2. 直通只 3. 仓通苍 (六)

1. 子、公、先生 2. 臣 3. 寡人 (七)示例:1. 义正词严,占理所以敢于论辩不合理的要求。 2. 随机应变,善于依据形势变化改变论辩策略。 3. 先声夺人,以同归于尽威吓秦王,终使秦王屈服。 (八)提示:注意掌握分寸,针对不同的人要有所区别。前者委婉规劝,帮助同学;后者要义正辞严大声驳斥,不让其得逞。 二、 (一)1. 蔺相如、鲁仲连、顾维钧、周恩来。 2.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 表明自己和其他有胆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敢于献身。 4. 语言 动作 神情 语言 语言 5. 从容镇定、据理力争、坚强无畏 骄横、狂妄、狡诈、前倨后恭 (二)1. (1)撞 (2)道歉 2. C 3. 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4.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5.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23. 《隆中对》

一、 (一)1. 晋 史 回答、应对 2. 三顾茅庐 诸葛亮辅佐刘氏父子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3. 跨有荆、益 “成霸业”、“兴汉室” 修明政治 跟西南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跟孙权结为同盟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二)1. 亲身,亲自 2. 拜访 3. 拜访 4. 大概 5. 爱抚,爱惜 6. 命人退避 7. 总共 8. 失败 9. 器重,重视 10. 挟持,控制 11. 招致,引来 12. 果真,确实 (三)1. 确实 信用 伸张 2. 说 对„„说 (四)略 二、 1. 常 只 2. (1)诸葛亮 (2)一言不发 (3)诸葛亮 庞统 3. (1)清高不俗,谨慎持重 (2)虽屡遭挫折但却雄心勃勃,思贤若渴,急于求计 4. 略 5. 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大意失荆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 (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 (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

24. 《出师表》

一、 (一)cú bì sù hïng zōu wěi zhì pǐ jiù nú (二)1. 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2. 平民 3. 数着日子来等待,形容为时不远了 4. 奔走效劳 5. 比喻才能平庸 6. 特别厚待 7. 表明,显扬 8. 拜访 (三)1. (1)读w âi ,给予 (2)遗留,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2. (1)奏效 (2)任务 3. (1)路、 途 (2)道理 4. (1)做 (2)品德 5. (1)能够 (2)才能 6. (1)是 (2)做 (四)1. 示例:《出师表》实际上是父辈临行前对子女的声声叮咛。 2. (1)六出:六出祁山 (2)东和:东和孙吴 (3)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4)七擒:七擒孟获 (5)北拒:北拒曹魏 (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二、 1. (1)感动,激动(2)奔走效劳 (3)所以 2.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 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4. 三顾茅庐 临崩寄大事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5. (1)因此我非常感激,于是答应先帝奔走效劳。 (2)(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3)接受托付以来,我日夜忧愁叹息,担心托付(给我的事)没有成效。 (4)希望陛下把征讨奸贼、兴复汉室的重任委托给我,(如果)不见成效,就请惩治我的罪过。 6. (1)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2)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 (3)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 (4)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做准备。

25. 《词五首》

一、 (一)jì diāo qiú zã měng b ìn huī pī lì zhì ti ǎo (二)1. 脉脉: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 2. 未勒:大功未成。 3. 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 4. 开张:壮阔,充满。 5. 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 6. 沙场:战场。 7.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形容追随者多。 8. 翻:奏。 9. 拟:打算。 (三)1. 略 2. 略 3. 略 4.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四)内容概括:青少年中追体育明星、歌星而轻视文化学

习、忽视文化名人的现象。 情感倾向:通过对比批评了盲目追星而忽视文化名人的现象。 二、 (一)

1. 长烟/落日/孤城闭 2. D (解析:本词无反战、厌战情绪。)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形象地写出了西北的黄昏晚景。 (二)1. (1)为回报人们倾城而出观看太守狩猎的盛情,我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 (2)尽兴地喝酒,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2. 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给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 3. 比喻。表现了作者开朗豪放的性情。 4. 表现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表达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要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三)1. 看剑 闻角 分炙 奏乐 点兵 杀敌 2. 可怜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 只见词人年少英勇,跨上飞快的战马,迅若流星,拉开强弓,声如雷鸣,斗志昂扬,驰骋战场,所向披靡。 4. 这一句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 (四)1. 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 2. 人们总是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流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五)1. 温庭筠 岐 飞卿 晚唐 花间 “花间鼻祖”

2. 描写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词牌名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3. 不能。“尽”是“完”的意思,有时间久的意味;“境”只是“境况”,无此意。

第六单元综合训练

一、 1. (1)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洲 (2)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3)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4)汉 司马迁 史记 陈胜、吴广 纪传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5)豪放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2. (1)用 因为 (2)到 从

(3)„„的样子 这样 (4)缘故 所以 3. (1)长烟‖落日‖孤城闭 (2)D (3)写出与风光有关的诗句即可。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二、 (一)4. C 5. 天下苦秦久矣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6. 置人所罾鱼腹中。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7. (1)逃走 同“无”,没有 (2)有的人 也许,或许 8. C 9. (1)估计 (2)同样

(3)同“倡”,首发 (4)称王,当王 10. (1)误了期限,按照(秦国的)法律,都要被杀头。(意对即可) (2)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意对即可) (3)士兵们(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意对即可) (二)11. (1)与 欤 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仓 苍 苍鹰即老鹰。 12. (1)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扩大、补充。 (2)对„„说。 (3)名词活用作动词。穿丧服。 (4)道歉。 13. D 14. (1)可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 (2)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 15. 指唐雎。他暗示秦王,他将效法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表现出他不畏强暴,勇于献身以及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16. 秦王怫然怒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等 17. 示例:(1)义正词严,占理所以敢于论辩不合理的要求;(2)随机应变,善于依据形势变化改变论辩策略;(3)先声夺人,以同归于尽威吓秦王,终使秦王屈服。

期末综合训练

一、 1. (1)迁徙 精彩 (2)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地方才算完成使命 (3)示例:长大了,才知道琐碎的童年趣事弥足珍贵,才知道当年不胜其烦的父母唠叨价值连城,才知道经历起伏跌宕才能抵达事业的巅峰。 2. (1)人迹板桥霜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3. B D 4. D 5. (1)踊跃 (2)“招”改为“召” (3)改为“增强” 二、 6. 示例:周恩来。他从小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因此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 7. 提示:围绕活动主题,并且言简意赅即可。 8. 提示:围绕活动主题,总结性的发言,并且语句通顺即可。 三、 (一)9. m ï ji àn 10. (1)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容易动摇。 (2)长久地坚持下去。 11. 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12. 比如丰富的想象力、细致的观察等,言之有理即可。 13. 略 (二)14. 朦胧而多变 15. (1)旧建筑的存在,牵系着我童年的记忆,我庆幸;(2)新建筑又使湾仔似乎一切与我不相干了,我又难以高兴。 16. (1)我们的生命与香港的生命已变得难舍难分;(2)离她而去的,惦记着曾有的护荫;(3)留下来的,也不得不从头细看这抚育我们的土地。 17. CDF (三)18. (1)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表明 19. (1)将军既是帝王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 (2)竭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的势力。 20.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1. “天下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2. 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创业艰难的思想感情。 (四)23.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提示:可从写作手法、诗人情感、语言等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雪》

一、 (一)fân ráo xùn shǔ y ǐ q ìn m ǎn ɡ zh ã h án zh āo (二)装 滔滔 娇 骄 (三)1. B(根据语境,“余”在词中应理解为“剩下,剩余”。) 2. C 3. A 4. C 5. C 6. A(“风骚”的本义是《国风》、《离骚》,本文中特指文学才华。) (四)1. (1)毛泽东 词牌名 题目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1)对偶、夸张 (2)比喻、拟人 3. D 4. D 5. C 二、 (一)1.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 D 3.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4. 上阕写北国雪景,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 (二)1.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 2. D 3. 嬴政 刘彻 李世民 赵匡胤 简述看法(略) 4. “略”“稍”都是程度副词,“略微”“稍微”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修饰“输”和“逊”,表示程度较浅,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具有很强的分寸感。 (三)

1. B(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2. 承上启下的过渡 3. B(应为设问) 4.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诗人描绘了在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2. 《雨说》

一、 (一)1. pǔ g ù 2. qiǎng bǎo xuān rǎng (二)喑 缕 蓑 笠 (三)略 (四)1. 郑愁予诗的自选Ⅰ 台湾 梦土上 衣钵 2. 弯 出 斜 3. 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寒浅留滞着游鱼 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4. 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五)B (这里“忍冬”的意思是“忍受冬寒”。) (六)1. 客舍青青柳色新 2. 花落知多少 3. 好雨知时节 4.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七)A (B 、C 、D 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 项没有。) 二、 (一)1. 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2. 用喜悦、轻快的语调朗读。 3. D 4. 既是内容上的划分,也是“雨”这位“爱的使者”叙述情绪的递进。 5. 象征 6. 略 (二)1. 轻声到来的客人、辛勤地擦洗大地的清洁工人、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的红娘、拉着小提琴的音乐家。 2. 生活分外美好 3. 这节诗用了拟人(辛勤地擦洗大地)、比喻(闪光的镜子、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夸张(城市一下亮了起来)的修辞手法,描写夜雨十分生动形象。

3. 《星星变奏曲》

一、 (一)ch àn n íng w âi m ãng lïng r ïu f ù ji āng p í ju àn (二)略 (三)1. 通感 2. 反问 3. 暗喻 4. 拟人 (四)朦胧 致橡树 回答 一代人 (五)1. 一首诗 2. 柔软的晚上 3. 鸟语花香的春天 4. 飘动的旗子、火 5. 苦难 (六)略 二、 1. “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在寻求自由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有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 2.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写法,表明“苦难的诗”受到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温暖。 3. “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漠无情。

4. 《外国诗两首》

一、 (一)qī jì rǎng yàng (二)英国 《诗歌》 俄罗斯 乡村大自然 (三)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歌颂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四)1. 沉醉 消逝 疲劳 栖息 2. 悄悄 喧响 沉寂 欢嚷 二、 (一)1.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2)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2.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3. 诗中用盛夏勃勃生机的景象烘托了蝈蝈鸣叫的悦耳,用冬天寂寞冷清的景象衬托了蛐蛐鸣叫的动听。 4. (1)写出了蝈蝈的无比欢悦。 (2)写出了蛐蛐的鸣叫美妙。 5.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二)1. 写出了夜静谧、美丽的特点。恬静、欣喜。 2. 以反复的吟咏,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造成诗的节奏美与旋律美。 3. (1)巧用拟人,写出了明月的温情。 (2)精选动词,写出了明月的皎洁。 4. (1)巧用叠词,写出了夜的无比宁静。 (2)以溪水的轻轻歌唱,反衬了夜的静谧。 5. 略

第一单元综合训练

一、 (一)1. (1)谧 ch ōng j ǐng 劫 (2)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3)略 2. 莫名其妙 不假思索 废寝忘食 变本加厉 别出心裁 谈笑风生 3. C 4. A 5. B 6. 虚怀若谷 晴天霹雳 虎头蛇尾 一字千金 (二)7. (1)C (2)第②句 将“只要”改成“只有” (3)

C 将“不以己悲。”中的句号去掉 8. 示例:春天的雨清新而纯净,夏天的雨热烈而粗犷,秋天的雨端庄而沉思,冬天的雨自然而平静 二、 (一)9. 词牌名 诗经 离骚 描写 议论、抒情 10. 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誓比高 可惜、惋惜 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1. 动 静 雪景的壮丽雄奇,神州大地的勃勃生机,让人倍感振奋、前途光明 12. 诗人既肯定他们在历史上不朽的功绩,他们都是开国之君,战绩赫赫,又点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文治不足。这从“惜”字可以看出来。 (二)13. 沉闷。 14. 银灰、灰白、绿翳翳、苍黄、绿油油、橘红、灰黄、深绿 15. 癞虾蟆 它扑通扑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16. 云,像光亮洁净的白布,连缀成一条颀长的腰带,围在了山的半腰上。 17. ①

B ②C ③A 18. 描绘室外冬雪美丽的景致,为后文的抒情作铺垫。 19. 喜欢冬雪的洁白无瑕,纤尘不染;喜欢雪的晶莹剔透,清澈透明;喜欢雪的包容博大,无私奉献。 20.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冬雪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单元

5. 《敬业与乐业》

一、 (一)1. wù 乱跑 2. tiáo 蝉 3. guō 喧扰 4. hào 喜爱 5. pián 两马并驾 6. dú 轻慢,对人不恭敬 (二)1.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与原意不相符。 2. 道理极容易明白。 3.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三)曲—屈 刮—聒 泄—懈 (四)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 日久见人心 3. 下笔如有神 4. 有心栽花花不开 (五)D (六)

A 二、 (一)1. 要敬业。 2. 为劳动也就是为职业而生活,活着是为了更好地劳动。 3. 不矛盾。因为两种说法侧重的角度不一样。前者是就劳动价值同等和职业神圣的角度说的;后者是从人的才能和工作性质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也就有所不同的角度说的。 4. 略 5. 略 (二)1. 责任创造奇迹。 2. 例证法。本文列举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戈麦斯获得文明驾驶模范奖章和瓦尔特·弗洛里提纯青霉素三个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作者“责任创造奇迹”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论述了抓住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机会对于创造奇迹的重要性。 4. 例证法。“这个道理”指的是责任创造奇迹。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一、 (一)jiù yǔn ruì kâ (二)诅 弥 兼 誉 (三)法 文学 哲学 《哲学通信》 法 雨果 (四)1. 不仅 2. 但 3. 如果 就 那么 (五)1. 孤军奋战 2. 恪尽职守 3. 恼羞成怒 4. 媚上欺下 5. 登峰造极 6. 兼而有之 (六)示例:睡在这里的是一个正义勇敢的思想先驱。 这里长眠着一位伟大的斗士与智者,笔是这位斗士的武器,微笑是这位智者的法宝。 二、 1. 第一,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第二,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2. 略 3. 略 7. 《傅雷家书两则》

一、 (一)dǒu tì sì kuî chuàng y â ruì záo 谀 羲 庸 鉴 辙 朽

(二)消沉苦闷 欣喜成功 殷殷期望 舐犊情深 (三)翻译 文艺评论 傅雷家书 (四)人力 天赋 坚强 失败 挫折 (五)示例:社名“新叶”;理由:芳林新叶催新叶,新叶是生命力,是新生。

(六)略 二、 (一)1.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2. 比喻句:“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说明做任何事都要学会控制情绪,掌握分寸。 3. 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4. 略 (二)1. 我们要学会感谢。 2. 与下文形成对比,引出论题,并用来论证“我们要学会感谢”这一中心论点。 3. 懂得感谢的必要性,从而更好地论证了“我们要学会感谢”这一中心论点 4. 错在他们把自然当成一个掠夺的对象。错在他们把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当他们这样想时,他们就会很自然地这样对待别人,于是别人也自然这样对待他,世界就因此变成了地狱。 5. 因为“唯一”的意思是“只有一个”,在文中突出强调了“懂得感谢”的重要性,更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如果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语言不准确严密。 6. 感谢必须出自内心,必须诚恳。另一方面,感谢不能带有自卑、低三下四的样子。即使对方救了你的命也不要低三下四

8. 《致女儿的信》

一、 (一)zhì suì pïu â (二)勃 惑 遏 伦 凝 曙 (三)略 (四)B (五)A (六)示例: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裁剪,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撒播,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二、 (一)1. 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 寓意: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着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爱情是双方的一种相互奉献,一种相濡以沫的默契。(言之有理即可) 3. 构思精巧:(1)前有暗示,后有点睛。 (2)层层递进,起伏有致。 (二)

1. 竞选美国总统。 2. 作者觉得在女儿生命中看到的快乐,就是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觉得女儿比事业更重要。 3. 不断让美国变得更好。 4. 希望两个女儿看到不对的事要想办法改正,努力帮助别人获得她们有过的机会。在一个梦想不受限制、无事不能成就的世界中长大,成为具有慈悲心、坚持理想、能帮忙打造这样一个世界的女性。 5. 对女儿的无比疼爱之情;对女儿寄予殷切期望之情;对女儿的感激之情。

第二单元综合训练

一、 (一)1. 庸碌 廓 颓 2. 惟—唯 洒—晒 嫁—稼 横—衡 裁—栽 3. 提示:可以是鼓励或者赞美的,言之成理即可。 4. (1)比喻、拟人 (2)排比、拟人 5. (1)把“一场”改为“一股股”。 (2)把“我市”改为“在我市其他地方”。 (3)把“社区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心”调换位置;或把“牵挂”改为“牵动”亦可。 6. (1)怒不可遏 (2)无与伦比

(3)弥留之际 (4)涕泗横流 7. B (二)8. (1)座右铭的由来 (2)能够勉励自己的即可,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9. 提示:(1)有必要。言之成理即可。 (2)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二、 (一)10. 我们要敬业。 11.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12. 道理 从道理上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答对意思即可) 13. 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层意思,论证不严密。 14. 示例:看大门的尹师傅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总是满怀热情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二)15. y â y īn y ūn 16. (1)北国落叶在秋而南国在春。 (2)北国的落叶染作黄金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而南国是浓重的苍青。 (3)北国落叶后是光秃秃的树干而南国还是一片苍绿,浓密得一点也看不到蓝天。

17. 南国的落叶。另一个起到衬托的作用。 18. 从落叶联想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新陈代谢、新旧交替。老一辈退下来,新一代去接班、去挑重担。赞颂老一辈退下来后仍然继续帮助新一代完成历史使命的崇高精神。 19. 老叶毫无怨言地融入春泥化作肥料滋润着新叶的成长,它们无私地奉献着。

第三单元

9. 《故乡》

一、(一)楞 祭祀 b ǔ x íng hu ān hu ái 嗤 愕 恣睢 d ài 晦 萧 b ǐ 惘 (二)呐喊 鲁迅 “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 回 在 离 对比 (三)1. 萧索 2. 藏 3. 凄凉 4. 涌

(四)少年时省略号用于句末,显示闰土说话滔滔不绝;中年时用于句中句末,显示说话吞吞吐吐。通过对比写出闰土的变化,揭示出农民变化的根源。 (五)1. ③ 2. ① 3. ④ 4. ② (六)解读方法:上网搜索;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等。 生平解读:第②则。这则材料讲的是鲁迅在小说写作上具有开创的精神,与论题“鲁迅弃医从文的意义和价值”无关。 作品解读:我的推荐:《野草》 推荐语: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 人格解读:我看到了一个俭朴、甘于奉献的鲁迅。 二、 (一)1. 衬托闰土的衣着很单薄。 2. 心理动作描写。表现我见到少年伙伴的激动、兴奋以及对闰土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吃惊之情。 3. 神态动作描写。反映了闰土见到少年伙伴的喜悦和难以掩饰自己的悲苦。 4.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5. 闰土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喊“我”“老爷” 6. 子女多,官税多,社会不太平,庄稼收成不好。 (二)1. 蕴藻 恣睢 2. 指声音。 3. 提示:仿写的句子必须兼有比喻和比拟。示例:红红的太阳像一位美少女羞涩地躲在大山的背后。 4. 渴望—急切—陶醉(或:沉静、自失) 5. D 6. 欢快 气闷 借景抒情(或侧面烘托) 直抒胸臆

10. 《孤独之旅》

一、 (一)mî mì qiâ liáo chān ju ē 萤 窜 (二)B (三)1. 丰富;富

裕。 2. 原意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这里指暴风雨异常猛烈。 (四)1. 突然 茫然 2. 显然

3. 依然 4. 居然 (五)略 (六)1. 草房子 曹文轩 2. 人物 情节 环境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3. 社会 自然 4. 动作 语言 侧面 二、 1. 引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 2. (环境描写略) 突出找鸭的困难,这是杜小康性格日益坚强的关键。 3. “即使这样„„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4. 因为父亲和自己的辛苦得到了回报,自己也悟出了生活的道理。 5. 提示:回答贴切即可。

11. 《我的叔叔于勒》

一、 (一)jiã chà tà zhàn shà zhuàn lì lǚ (二)B (三)发展 夸赞于勒 高潮 巧遇于勒 结局 躲避于勒 (四)略 (五)啼 吠 啸 吟 嗥 吼 嘶 鸣 二、 (一)1. (1)外貌 (2)心理 (3)语言 (4)神态 2. 使人感到真实可信;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便于揭露丑恶的现实;用讲故事的方式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3. 体现“我”对处于贫困之中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 4. D “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5. 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把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唯利是图的本质暴露得十分充分。 6. A 烘托人物发财梦破灭后失望、沮丧的心情。 (二)1. 因为接到于勒的两封信后,全家人认为他一回来就能改变家里生活困难的情况。 2. 表现了“家里人”对尽快过上富裕生活的热切期盼和向人夸耀的虚荣心。 3. 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4. 提示:本题主要训练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菲利普夫妇的言行可从课文中找到影子,描写他们的言行应与课文中一脉相承。 5. 提示:本题属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只要合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12. 《心声》

一、 (一)yē jiǒng yǎ dù lãng hū nɑng dǎo (二)1. 不真切;不清楚。 2. 感到为难;表现出窘态。 3. 一吸一顿地哭泣。 4.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三)

1. 京京和万卡有同样的遭遇,所以万卡的不幸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精神不集中。 2. 赵小桢朗读时奶声奶气,不能体会万卡作为一个学徒,吃不饱还要挨打时的心情。 (四)仿例:孩子们紧紧地牵着放飞的风筝,不,那不是风筝,它是孩子们放飞的梦。 (五)好吃,您告诉我们;不好吃,您告诉大家 (六)(1)对孩子骂粗话;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对比;唠叨;总怀疑孩子早恋;容易急躁发火。 (2)父母不理解、不尊重孩子。 二、 1. 老人虽然说“没钱坐什么船,笑话”,并不说明老人不善良,当他发现少年真的跳进水中时,他非常心疼,所以“哀求”少年上船,这说明老人善良、爽直。 2. 老人:善良、爽直。 少年:倔强、有志气。 3. 通过少年的神态和动作,“我”看到少年倔强的性格,知道自己喊也没用。 4. 如果不是当年老人“没钱坐什么船,笑话”这句话,少年也就不会踩水过河,不会上学放学在河里游来游去,也就不会成为游泳健将。是老人的这句话刺伤了少年的自尊心,无意中为少年创造了成才的逆境,促使少年发愤立志,不断进取,最终坏事变成好事,所以少年称老人为启蒙教练。 5. 句子:“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骨在不停地挫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 理由:神态描写简练传神,活现出少年强烈的内心活动和倔强的性格特点。 6. 略

第三单元综合训练

一、 (一)1. 窸窸窣窣 吝啬 褴褛 z ì su ī 2. C 3. D 4. D 5. 提示:这道题考查仿用句式、扩展语句和修辞方法。例如:在狭窄中追求到的辽阔,是永远不会缩小的;在贫穷中挖掘到的财富,是永远不会轻视的。 6. 略 (二)7. (1)简析:能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并用恰当的语句概括即可。如:除恶务尽的孙悟空,憨厚老实的沙悟净。 (2)提示:列出小说名字,简述理由,围绕小说主题,并言之成理即可。 (3)提示:内容积极向上,言之成理即可。 二、 (一)8. 小说 呐喊 鲁迅 周树人 豫才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9. B 10. (1)奔波、劳碌。 (2)辛勤、劳苦。 (3)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11. 自由幸福平等的生活。 12. 突出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13. 不对。“我”只是对眼前这个破败凋敝、黑暗的故乡没有感情。 (二)14.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 15. (1)为下文爹不为说情所动作铺垫。 (2)同后文爹的态度改变形成对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16. 分别写出了“文”因高考落榜的懊丧和复读无望的辛酸之情。 17. 层层蓄势,表现“文”的锲而不舍。 18. (1)表现了“文”对读书的向往,心里非常渴望能够复读。 (2)表现了“文”对爹的态度转变的难以置信。 19. 详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表现“文”的锲而不舍的性格,其复读时的经过和考上大学的结局可想而知。 20. “文”是一个认准目标不言放弃的有志青年。

期中综合训练

一、 1. (1)B. 高峻 A. 浩渺 (2)朝气蓬勃 豪气冲天 (3)k àng li áo 2.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A(“暴发”突出的是声势较大,速度快,让人难以琢磨原因,或没有必要去琢磨原因。“爆发”突出效果,往往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而引发的质的变化,往往能引起人的理性思考。) 4. 示例: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 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5. (1)九(2)班足球队打败了,九(6)班足球队获得了冠军。 (2)九(2)班足球队打败了九(6)班足球队,获得了冠军。 二、 6. (1)材料①中的老船长让船负重后船反而行得更稳了,材料②中的导游也是让游客负重后,游客反而安全了。 (2)人生很多时候,只有背负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稳步前进。 7. 例:追寻历史渊源,欣赏地方艺术,探访名胜古迹,品味民俗风情等。

8. (1)赤壁 华容道 (2)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 三、 (一)9. 二十多年的贫困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 10. D 11. A 12. 感情上不沟通,有隔膜 借喻 13. 闰土“拣香炉”与“叫老爷”的做法一样,思想上受封建观念的影响,不同的是“叫老爷”反映了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束缚;“拣香炉”则说明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两者都说明闰土迟钝麻木。 14. 分析:本题主要训练同学们的想象能力,解答此题除了从本文人物性格入手外,还须考虑,二十年后中国的历史背景。答案合理即可。(二)15. 人人必须尽责任 16. 知足 安分 达观 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17.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18. (1)未尽责任,丢开不管 (2)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19. 尽你所了解和体悟到的责任感来写。

第四单元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一、 (一)jí 汲取xī 吸收jí 阶级 xiâ 机械jiâ 告诫jiâ 戒备 qiâ 锲而不舍qì 契约qiâ 提挈 (二)B (三)1. 美国 罗迦·费·因格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知识 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2. A A C B (四)1. 解释:不用说就可以明白。造句:我们班的男生与高手如云的校篮球队比赛,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连我们的拉拉队都“弃暗投明”了。 2. 解释:长久地坚持下去。造句:学习要勤奋,持之以恒,这样知识才能在脑中根深蒂固,考试得高分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3. 解释: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造句:虽然他打球经常输,但是他还是锲而不舍地练习。 (五)示例:彩虹虽然灿烂,但其前总有暴风雨肆虐;其实,换个角度也可看作:虽有暴风雨肆虐,但风雨之后,会有灿烂的彩虹! (六)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独辟蹊径、不落窠臼等。 (七)B (八)D 二、 (一)1. ②⑤④①③ 2.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3. 被证明与证明 4. 略 (二)1. 承上启下 2. 讲道理 3.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4. 准确而生动地描写了创造性人物的光辉形象。 5. 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结合自己的体会略)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 (一)1.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2. 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二)1.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2. (1)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2)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三)A(表特定称谓) (四)1. 一帆风顺 2. 袖手旁观 3. 一蹴而就 4. 事在人为 (五)B (六)老师:哪能让你背呢!你也和我一样,背的也不轻呀!再说我虽然比你年长,但骨头比你硬,力气比你大。 学生:所以我想多背一些,趁年轻,多锻炼,以后也跟您一样有力气。老师,您就给我这个机会吧! 二、 1. 表示否定,暗示做学问时只埋头读书而轻视动手和实践,不是真正的用功。 2. 举例论证。以自己的经验为例,从反面论证在科学研究上要有实验精神。 3. 我们不能偏向于单纯的理论而轻视实践。 4. 第一,寻找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5.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6. 实验 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15. 《短文两篇》

一、 (一)B (二)1. 解释: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造句:我们要认真读书和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千万要问,不要不求甚解。 2. 解释: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造句: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3. 解释:虽然大,但是不合用。造句:订计划要切合实际,不要大而无当。 4. 解释:开卷,打开书本阅读。后以“开卷有益”表示读书总会有所得益。造句:读了一下午的书,小明一下懂了不少,果然是开卷有益啊! 二、 1. (1)r ǎng s āo (2)骛 义 2. 示例:(1)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名著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赞成多读经典名著。 (2)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反映了现代的流行趋势,富有现代的生活气息。但有些价值不高的或肤浅的读物,我们没有必要去读。(理由合理即可) 3. (1)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书下方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成年女子和男子各用左右手托着这本书,以方便三人共同阅读。

(2)认识: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4. 鲁智深 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有细 三、 1. 读书要虚心,要理解其精神实质。 2. 他读书不虚心,没有理解其精神实质。 3. “死读”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活读”是指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4.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 (一)k ǎi x ǐng p ǔ ch á m ǒ 渺 脊 诓 诬 (二)1.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2. 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3. 不值得当作凭据。

(三)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 (四)提示:能联系材料,从合作、勇气、献身精神、科学精神等方面谈自己对科学的理解,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五)略 (六)略 二、 (一)1. 一字之差,将论敌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2. 第一层:揭露敌论的荒谬和欺骗性;第二层:论述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 (1)A. 承前指“埋头苦干的人”等“中国的脊梁”。 B. “他们”指现在的像“这一类”的人。 C. “不能”不能改为“不”,因为“不能”表示当时“不许可”,这一句对反动派镇压革命、封锁消息,作了巧妙的揭露和控诉。 (2)A. 比喻当时能“公开的”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B. “地底下”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4. A. 毕昇、李时珍等 B. 陈涉、李自成等 C. 白居易、杜甫等 D. 文天祥、谭嗣同等 5. 略 (二)1. 本文反驳的错误观点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作者提出的正确观点是:我们的祖国并不地大物博。 2. 想让每一个公民都有忧患意识,都来珍惜祖国仅有的一点可利用的资源,保护环境,以实际行动支持党和国家提出的走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的方针。 3. 示例:罗布泊曾经是一个美丽的仙湖,但因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的激增产生许多问题。20世纪70年代,仙湖终于干涸,罗布泊从此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 4. 应该放在④、⑤两段中间。因为只有放在这里,这句话才有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四单元综合训练

一、 (一)1. (1)浩 (2)衷 (3)戴 (4)楷 2. A. 鲁智深 B. 林冲 3. 示例:宽容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宽容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宽容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运用比喻,喻体必须恰当;另外,从给定的例句来看,两个比喻句是并列关系,在每一个比喻句的内部,前后的语意必须衔接。) 4. 示例:你饱读诗书,像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吸引我们探寻文字奥秘。(语文老师) 5. B 6. C 7. B

(二)8. (1)远景 近景 (2)霜叶红于二月花。 (3)比喻。突出了秋色中的春意。 9. (1)格列夫游记 大人国 小人国 (2)夏洛蒂·朗特 二、 (一)10. 鲁迅 驳论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11. “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第一段) 12. 排比 不好。如果去掉,不能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13. 这些话击中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要害。 14. B 15. 提示:表达了作者对勇于反抗现实的勇士的敬意,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之情;对那些以偏概全的人的坚决否定,无须置疑。后一问能够结合自信对于人的生活的作用谈,言之成理即可。 (二)16. 早醒、灿烂、孤独(也可答:生命的先觉者) 17.

(1)独自营造春天,生命年华绚烂美丽。 (2)使死寂的世界顿时溢满了生气。 (3)追随者摹仿它,拥有和分享春天。 18. (1)最早开放时,独自忍受无边灰暗的背景。 (2)群花开放时,大家不认识它,不记得它。 19. (1)无力改变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的世界。 (2)勇敢、执着、自信、乐观。 20. (1)渲染环境的颓败景象,引起对桃花的怀念。 (2)表现环境的寂寥冷落,为桃花设置背

景,为写其骤然开放作铺垫。 21. 由近及远,由下而上。(由点到面,由封闭到开放。) 22. 提示:可以从下面选定一个角度,简述个人理解。 (1)由十、十一段,赞扬桃花早醒,唤醒群花的先觉精神。 (2)由十二、十三段,评述人们评价看待早醒的花与群花的态度。 (3)由早醒的花与群花所遭受的不同看待,评说命运结局。

第五单元

17. 《智取生辰纲》

一、 (一)D (二)C(①容易出麻烦/神色、态度不自然;②反正;③事/坏事情;④强盗/有本领的人;⑤嘴里嘘气/夸张地宣扬;⑥计策/计算比较) (三)1. 文中义:明白,懂得。今义:理睬。 2. 文中义:计策。今义:计算比较;争论;打算;计议。 3. 文中义:索性,干脆。今义:任意;马虎,随便。 4. 文中义:嘴里嘘气。今义: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四)

1. (1)鲁智深 (2)武松 (3)林冲 (4)李逵 2. (1)刘唐 (2)晁盖 (3)时迁 (4)宋江 (5)李逵 (6)吴用 (7)戴宗 (8)杨志 3. 示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武松醉打蒋门神等。 二、 (一)1. D 2. (1)正面描写: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侧面描写: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2)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即天热作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3. 不能。因为军汉们挑着重担在酷热天气赶路,苦不堪言,“奔”字写出了他们望见前面松林歇凉处而急速行进的迫切心情。而“爬”、“走”过慢,“跑”不符合挑担子的实际情形。

4. 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粗暴蛮横的性格特征。 (二)1. 天时 地利 矛盾 计谋 2. (1)杨志被发配充军,却受梁中书赏识收到门下,只要这次完成了押运生辰纲的任务,前途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他分外重视这次任务,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其中有他对梁中书知遇之恩的报答之心,即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这种心理也必然导致他急功近利,导致以后一系列行为的发生。 (2)他久在江湖,知道运送押解的凶险,同时自己身受重任,又是提辖,全权负责,干活的军健又没有什么头脑,所以他凡事都要亲自指导。但是他不讲究方式方法,在众人面前摆架子,刚愎自用,反映了他自视甚高且粗暴蛮横的性格特点。 (3)虞候对都管进他谗言,都管对他则是处处掣肘,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杨志在梁中书处是受到赏识,而这两个人却是梁中书的老人,所以对他这个新人必然不可能给予主家大权,也不可能配合杨志,与之交心的。 (4)间接描写:反面衬托、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18. 《杨修之死》

一、 (一)zân shì páo bǐng (二)1. 恰好 2. 屡次 3. 知晓,明白 4. 按照 5. 认为„„是对的 6. 只要 (三)持—恃 摩—麾 徉—佯 耐—捺 (四)1. 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 曹操:割发代首,杀吕伯奢全家,杀蔡瑁、张允等。 关羽: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 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 3. 做人莫效杨修恃才放旷 二、 1. 迫害或伤害 交代或安排 2. (1)曹操假装吃惊地问道:“什么人杀了我的贴身侍卫?” (2)丞相不是在梦中,您(被杀的人)才是在梦中呀! (3)只要曹操有问题,曹植就按照条文的内容回答他。 3. C 4. 曹操有复杂的性格,他是一个深谋远虑而又阴险狡诈的人物。(有多种说法,在此仅供参考) 5. 《三国演义》 罗贯中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6. (1)改造园门 (2)分食一盒酥 (3)揭穿梦中杀人 (4)诉告曹丕 (5)教植斩吏 (6)巧做答教 19. 《范进中举》

一、 (一)háng zhuï zhuō sāng zǐ ti ǎn cu ì xi ù w ǎn d ìng (二)1. C 2. C 3. BBBA (三)C (四)1. 丢脸的家伙 2. 妻子 3. 拿给 4. 对自己的谦称 5. 很少 (五)1. 反问 2. 夸张 3. 比喻 4. 引用 (六)下联: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 横批:世态炎凉(趋炎附势) (七)1. 狗血喷头 2. 不三不四 3. 不省人事 二、 (一)

1. 跌倒、大笑、飞跑、踹、挣、跌散、淋淋漓漓。 2. (1)昏迷 (2)疯跑 (3)跌倒 (4)疯走 3. 揭露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深深毒害。 4. (1)说明众人也因科举制度而趋炎附势,表明了世态的炎凉。 (2)前倨后恭、欺贫敬富。 (二)1. 文章写了范进中举做官后,体重不断增加,继而减肥失败,但收到胡屠户的信后却进食小心,体重直线下降,直至变瘦的故事。 2. 范进中举后体重增加的原因是:应酬增多,吃进肚里的油水渐渐发挥威力。 反映的社会现象:(1)一旦做官,生活现状立刻发生变化。(2)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败和官员的贪婪。 3. 当前某些企业缺乏良知,为了谋求更

大的利益,竟不顾他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在产品中加入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4. 批注:胡屠户还是那么一副趋炎附势的嘴脸,几句语言描写再现了胡屠户敬畏的心理和虚伪的丑态,充满了讽刺意味。

20. 《香菱学诗》

一、 (一)承 揣 伶俐 zēng mãng lïng záo (二)1. 茶饭无心 2. 精血诚聚 3. 揣摩 4. 地灵人杰 (三)1. 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地解释。 2. 教导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 3. 不要因过分注重辞采形式而损害了内容。 4. 迷迷糊糊。 (四)1. 诗佛 诗圣 诗仙

2. (1)陆游 (2)李白 (3)杜甫 (4)杜牧 (5)王维 (6)陶渊明 3. 林黛玉 贾宝玉 (五)1. 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2. “法无定法”,人不要太拘泥,不要把什么都看成天条。 二、 1. 如“只在池边树下„„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表现香菱思维专注,浮想联翩。 2. 说明受社会环境和生活琐事所压抑的香菱还是聪敏的。宝玉的一番话道出了对香菱的钦佩之情。 3. 侧面描写如“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等。 4. 从艺术角度看,香菱学诗如痴如醉,梦中作诗这种巧合,确实也能让人相信,这是艺术的真实。 5. 香菱的成功,一方面说明她自己悟性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启发:(1)做有心人,提高兴趣;(2)多学习,多效仿,不耻下问;(3)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第五单元综合训练

一、 (一)1. zh ōu hu ī z ân xi ù 2. 犷─旷 拣─拈 悔─诲 醒─省 3. (1)毕竟 (2)只要 (3)计策 (4)强盗 4. 煮酒论英雄 5. (1)——C (2)——B (3)——A 6. (1)水浒 施耐庵 (2)三国演义 湖海散人 (3)儒林外史 吴敬梓 (4)红楼梦 曹雪芹 7. (1)活泼 丰富 (2)各显其能 (3)合唱

(二)8. 提示:(1)范围:任何年龄层的中学生均可。 目的: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或金钱观。 内容:与金钱观有关的即可。 (2)能体现“勤俭节约”的生活办法均可。比如:用洗米水洗菜等。 (3)言之成理能让同学悔悟的即可。 (4)略 二、 (一)9. 中举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喜讯突然来临,自己不敢相信,必须读一遍才确信。 10. 第一层至“不省人事”,写昏厥。第二层至“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写疯跑。第三层至“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写跌倒。第四层至最后,写疯走集上。 11. 老太太的慌 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 12. 非常吃惊,没有办法 13. C

14. 众邻居比较冷静理智,能判断事实,帮助想办法;家人则是担忧恐惧。 (二)15. 读书强记无益,一时记不得,丢了十天八天再读,自然易记。 16. 没有。小学国语固然应该读,文字读音意义用法,弄得清清楚楚,不容含糊了事。至于地理常识等,常令人记所不当记,记所不必记,真真罪恶。

17. 因为作践青年精神光阴。 18. 编教科书的装专家的架子;教员不分知识的轻重,必要学生硬记。

19. 镇江名胜,扬州佳景,大肠又分数个名词。 20. “如此”指“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阙,亦不可混”。

第六单元

21. 《陈涉世家》

一、 (一)gēng hú jì gōu (二)1.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2.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三)1. (1)去、往 (2)无意义 (3)的 (4)他,指扶苏 2. (1)因为 (2)认为 (3)把、用、拿 (4)同“已”,已经 (5)来、以便 (6)同“而” 3. (1)正在„„的地方 (2)应当 (3)正在„„的时候 4. (1)行列、队伍 (2)往、去 (3)走 5. (1)这样 (2)可是、然而 6. (1)通“旨”,意思、意图 (2)用手指着 7. (1)写 (2)书信 8. (1)适逢,正赶上 (2)集会 9.

(1)筑(2)当 10. (1)编次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11. (1)表示多数 (2)同样 (四)

D (五)1. 唱 倡 倡导 2. 以 已 已经 3. 被 披 穿 4. 指 旨 意图 二、 (一)1. 司马迁 汉 文学 史学 纪传体通史 130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 (1)爱戴 (2)按照法律 (3)同样 (4)考虑 3. 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非凡才智 4. 本来已经认为这件事怪异了 卒皆夜惊恐 5. (1)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对秦王朝更加不满 (2)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复国愿望 6. 天下苦秦久矣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二)1. (1)等到 (2)有人 2. (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

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3. 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4. (1)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2)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5. 使用了“激将法”和“苦肉计”。前提条件是: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22. 《唐雎不辱使命》

一、 (一)fú rán gǎo sù yōng fū (二)1. 很 即使是这样 2. 完成 3. 违抗 小看 4. 道歉 5. 听从 6. 何况只是 7. 曾经 8. 像(您说的)这样 (三)B (四)

1. 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 2. 古义:即使是这样 今义:表转折 3. 古义:拔出 今义:硬而直 4. 古义:吉祥 今义:休息 5. 古义:只 今义:徒弟 (五)1. 错通措 2. 直通只 3. 仓通苍 (六)

1. 子、公、先生 2. 臣 3. 寡人 (七)示例:1. 义正词严,占理所以敢于论辩不合理的要求。 2. 随机应变,善于依据形势变化改变论辩策略。 3. 先声夺人,以同归于尽威吓秦王,终使秦王屈服。 (八)提示:注意掌握分寸,针对不同的人要有所区别。前者委婉规劝,帮助同学;后者要义正辞严大声驳斥,不让其得逞。 二、 (一)1. 蔺相如、鲁仲连、顾维钧、周恩来。 2.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 表明自己和其他有胆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敢于献身。 4. 语言 动作 神情 语言 语言 5. 从容镇定、据理力争、坚强无畏 骄横、狂妄、狡诈、前倨后恭 (二)1. (1)撞 (2)道歉 2. C 3. 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4.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5.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23. 《隆中对》

一、 (一)1. 晋 史 回答、应对 2. 三顾茅庐 诸葛亮辅佐刘氏父子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3. 跨有荆、益 “成霸业”、“兴汉室” 修明政治 跟西南各少数民族搞好关系、跟孙权结为同盟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二)1. 亲身,亲自 2. 拜访 3. 拜访 4. 大概 5. 爱抚,爱惜 6. 命人退避 7. 总共 8. 失败 9. 器重,重视 10. 挟持,控制 11. 招致,引来 12. 果真,确实 (三)1. 确实 信用 伸张 2. 说 对„„说 (四)略 二、 1. 常 只 2. (1)诸葛亮 (2)一言不发 (3)诸葛亮 庞统 3. (1)清高不俗,谨慎持重 (2)虽屡遭挫折但却雄心勃勃,思贤若渴,急于求计 4. 略 5. 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大意失荆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 (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 (2)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3)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

24. 《出师表》

一、 (一)cú bì sù hïng zōu wěi zhì pǐ jiù nú (二)1. 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2. 平民 3. 数着日子来等待,形容为时不远了 4. 奔走效劳 5. 比喻才能平庸 6. 特别厚待 7. 表明,显扬 8. 拜访 (三)1. (1)读w âi ,给予 (2)遗留,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2. (1)奏效 (2)任务 3. (1)路、 途 (2)道理 4. (1)做 (2)品德 5. (1)能够 (2)才能 6. (1)是 (2)做 (四)1. 示例:《出师表》实际上是父辈临行前对子女的声声叮咛。 2. (1)六出:六出祁山 (2)东和:东和孙吴 (3)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 (4)七擒:七擒孟获 (5)北拒:北拒曹魏 (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二、 1. (1)感动,激动(2)奔走效劳 (3)所以 2.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 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4. 三顾茅庐 临崩寄大事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5. (1)因此我非常感激,于是答应先帝奔走效劳。 (2)(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3)接受托付以来,我日夜忧愁叹息,担心托付(给我的事)没有成效。 (4)希望陛下把征讨奸贼、兴复汉室的重任委托给我,(如果)不见成效,就请惩治我的罪过。 6. (1)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2)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 (3)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 (4)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做准备。

25. 《词五首》

一、 (一)jì diāo qiú zã měng b ìn huī pī lì zhì ti ǎo (二)1. 脉脉: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 2. 未勒:大功未成。 3. 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 4. 开张:壮阔,充满。 5. 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 6. 沙场:战场。 7.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形容追随者多。 8. 翻:奏。 9. 拟:打算。 (三)1. 略 2. 略 3. 略 4.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四)内容概括:青少年中追体育明星、歌星而轻视文化学

习、忽视文化名人的现象。 情感倾向:通过对比批评了盲目追星而忽视文化名人的现象。 二、 (一)

1. 长烟/落日/孤城闭 2. D (解析:本词无反战、厌战情绪。)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形象地写出了西北的黄昏晚景。 (二)1. (1)为回报人们倾城而出观看太守狩猎的盛情,我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 (2)尽兴地喝酒,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2. 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给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 3. 比喻。表现了作者开朗豪放的性情。 4. 表现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表达了作者关心国家命运,要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三)1. 看剑 闻角 分炙 奏乐 点兵 杀敌 2. 可怜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 只见词人年少英勇,跨上飞快的战马,迅若流星,拉开强弓,声如雷鸣,斗志昂扬,驰骋战场,所向披靡。 4. 这一句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 (四)1. 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 2. 人们总是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流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五)1. 温庭筠 岐 飞卿 晚唐 花间 “花间鼻祖”

2. 描写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词牌名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3. 不能。“尽”是“完”的意思,有时间久的意味;“境”只是“境况”,无此意。

第六单元综合训练

一、 1. (1)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洲 (2)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3)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4)汉 司马迁 史记 陈胜、吴广 纪传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5)豪放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2. (1)用 因为 (2)到 从

(3)„„的样子 这样 (4)缘故 所以 3. (1)长烟‖落日‖孤城闭 (2)D (3)写出与风光有关的诗句即可。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二、 (一)4. C 5. 天下苦秦久矣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6. 置人所罾鱼腹中。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7. (1)逃走 同“无”,没有 (2)有的人 也许,或许 8. C 9. (1)估计 (2)同样

(3)同“倡”,首发 (4)称王,当王 10. (1)误了期限,按照(秦国的)法律,都要被杀头。(意对即可) (2)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意对即可) (3)士兵们(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意对即可) (二)11. (1)与 欤 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仓 苍 苍鹰即老鹰。 12. (1)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扩大、补充。 (2)对„„说。 (3)名词活用作动词。穿丧服。 (4)道歉。 13. D 14. (1)可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 (2)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 15. 指唐雎。他暗示秦王,他将效法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表现出他不畏强暴,勇于献身以及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16. 秦王怫然怒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等 17. 示例:(1)义正词严,占理所以敢于论辩不合理的要求;(2)随机应变,善于依据形势变化改变论辩策略;(3)先声夺人,以同归于尽威吓秦王,终使秦王屈服。

期末综合训练

一、 1. (1)迁徙 精彩 (2)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地方才算完成使命 (3)示例:长大了,才知道琐碎的童年趣事弥足珍贵,才知道当年不胜其烦的父母唠叨价值连城,才知道经历起伏跌宕才能抵达事业的巅峰。 2. (1)人迹板桥霜 (2)浊酒一杯家万里 (3)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3. B D 4. D 5. (1)踊跃 (2)“招”改为“召” (3)改为“增强” 二、 6. 示例:周恩来。他从小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因此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 7. 提示:围绕活动主题,并且言简意赅即可。 8. 提示:围绕活动主题,总结性的发言,并且语句通顺即可。 三、 (一)9. m ï ji àn 10. (1)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容易动摇。 (2)长久地坚持下去。 11. 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12. 比如丰富的想象力、细致的观察等,言之有理即可。 13. 略 (二)14. 朦胧而多变 15. (1)旧建筑的存在,牵系着我童年的记忆,我庆幸;(2)新建筑又使湾仔似乎一切与我不相干了,我又难以高兴。 16. (1)我们的生命与香港的生命已变得难舍难分;(2)离她而去的,惦记着曾有的护荫;(3)留下来的,也不得不从头细看这抚育我们的土地。 17. CDF (三)18. (1)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表明 19. (1)将军既是帝王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 (2)竭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的势力。 20.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1. “天下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2. 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创业艰难的思想感情。 (四)23.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提示:可从写作手法、诗人情感、语言等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