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代谢的控制

微生物代谢的控制

突破微生物的自我代谢调节机制,使代谢产物积累的有效措施有三种: 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利用其合成代谢途径中某一步发生的缺陷,解除反馈调节作用,从而使产物大量积累。

选育抗反馈调节的突变菌株,使其不再受正常反馈调节的影响,最终达到产物积累的目的。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最终代谢产物不能在细胞内大量积累达到引起反馈调节的浓度,从而达到解除反馈调节的目的。

一、发酵过程控制

微生物发酵的过程控制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

1. 微生物菌体本身的性能控制

2. 微生物发酵环境条件控制。

(一)发酵过程的一般性规律

1. 发酵的基本过程

原料的预处理,发酵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大型发酵,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发酵液的纯化,发酵液的精制及成品加工

2. 发酵过程的一般性规律

(1)发酵用培养基

供菌种生长、繁殖和合成产物使用。

(2)种子扩大培养

提供大量菌体

应使用处于对数增长期末期的菌种。

(3)发酵工艺控制

调控发酵条件包括:

发酵温度、发酵醪基质浓度、含氧量、酸碱度、发酵时间

控制方法有:

通风、供热(冷)、调节培养基

发酵控制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发酵代谢途径问题

发酵代谢速度问题

(二)发酵过程需要过程控制

(三)发酵过程控制的基本途径

发酵原料的控制

发酵菌体的控制

发酵条件的控制

二、微生物代谢调节与发酵控制实例分析

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

菌种的选择

只有选择细胞膜通透较强,在细胞内不积累谷氨酸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做菌种才有可能获得大量的谷氨酸。

培养基的选择

发酵罐示意图

发酵条件控制

发酵温度:谷氨酸菌最适生长温度35~34℃;最适发酵温度35~37℃ 发酵pH :7.0~7.2

发酵溶解氧:大量氧气

三、微生物的纯种发酵与多菌种的协同发酵

(一)微生物的纯种发酵

1. 纯种发酵对生产菌种的要求

高产性;

无害型;

适应性;

稳定性

2. 纯种发酵对生产过程的要求

生产过程无菌化

3. 纯种发酵的生产特点

菌种单一,易于生产控制

液态基质,易于自动化控制

产品安全,可靠性强

产品风味纯正

(二)多菌种的协同发酵

(二)多菌种协同发酵的特点

多菌种的协同作用

发酵界面复杂且产品风味多样化 产品的区域性特征显著

设备投入少,生产灵活性强

发酵机理不清,生产经验性强

微生物代谢的控制

突破微生物的自我代谢调节机制,使代谢产物积累的有效措施有三种: 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利用其合成代谢途径中某一步发生的缺陷,解除反馈调节作用,从而使产物大量积累。

选育抗反馈调节的突变菌株,使其不再受正常反馈调节的影响,最终达到产物积累的目的。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最终代谢产物不能在细胞内大量积累达到引起反馈调节的浓度,从而达到解除反馈调节的目的。

一、发酵过程控制

微生物发酵的过程控制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实现:

1. 微生物菌体本身的性能控制

2. 微生物发酵环境条件控制。

(一)发酵过程的一般性规律

1. 发酵的基本过程

原料的预处理,发酵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大型发酵,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发酵液的纯化,发酵液的精制及成品加工

2. 发酵过程的一般性规律

(1)发酵用培养基

供菌种生长、繁殖和合成产物使用。

(2)种子扩大培养

提供大量菌体

应使用处于对数增长期末期的菌种。

(3)发酵工艺控制

调控发酵条件包括:

发酵温度、发酵醪基质浓度、含氧量、酸碱度、发酵时间

控制方法有:

通风、供热(冷)、调节培养基

发酵控制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发酵代谢途径问题

发酵代谢速度问题

(二)发酵过程需要过程控制

(三)发酵过程控制的基本途径

发酵原料的控制

发酵菌体的控制

发酵条件的控制

二、微生物代谢调节与发酵控制实例分析

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

菌种的选择

只有选择细胞膜通透较强,在细胞内不积累谷氨酸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做菌种才有可能获得大量的谷氨酸。

培养基的选择

发酵罐示意图

发酵条件控制

发酵温度:谷氨酸菌最适生长温度35~34℃;最适发酵温度35~37℃ 发酵pH :7.0~7.2

发酵溶解氧:大量氧气

三、微生物的纯种发酵与多菌种的协同发酵

(一)微生物的纯种发酵

1. 纯种发酵对生产菌种的要求

高产性;

无害型;

适应性;

稳定性

2. 纯种发酵对生产过程的要求

生产过程无菌化

3. 纯种发酵的生产特点

菌种单一,易于生产控制

液态基质,易于自动化控制

产品安全,可靠性强

产品风味纯正

(二)多菌种的协同发酵

(二)多菌种协同发酵的特点

多菌种的协同作用

发酵界面复杂且产品风味多样化 产品的区域性特征显著

设备投入少,生产灵活性强

发酵机理不清,生产经验性强


相关文章

  • 现代发酵调控学复习题
  • 现代发酵调控学复习题 1. 诱导与诱导酶: 微生物细胞通常不合成某种酶或合成的数量很少,微生物生长环境中添加该酶的底物或其结构类似物后该酶大量合成,这种现象叫诱导.微生物通过诱导作用而产生的酶称为诱导酶. 2. 安慰诱导物:酶底物的结构类似 ...查看


  • 微生物发酵工艺及其控制简述
  • 微生物发酵工艺及其控制简述 罗宗学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 650091) 摘要:根据操作方式不同,发酵工艺分为间歇发酵,连续发酵和流加发酵三种类型,其中流加发酵在生产和科研上应用最为广泛.在发酵工艺中反映发酵过程变化的参数分为物 ...查看


  • 代谢控制发酵
  • 第一章:微生物代谢 小结:1.能量代谢是生物新陈代谢的核心 2. 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必须经历脱氢.递氢和受氢3个阶段,依据受体的不 同将生物氧化分为三种: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 3.化能自养微生物利用无机氧化获得ATP ,产能少,生长得 ...查看


  • 微生物发酵工艺学
  • 原理讲义及思考题第一章绪论 §1-1发酵工艺学的基本概念 一.发酵工业的基本概念 微生物学中的发酵的定义: 1.发酵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讲述生物工业的基本生产模式,引出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的概念,讲述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发酵工业的分类 ...查看


  • 代谢控制发酵试题库
  • 代谢控制发酵试题库 名词解释 1. 代谢工程指应用重组DNA 技术和应用分析生物学相关的遗传学手段进行有精确目标的遗传操作,改变酶的功能或输送体系的功能,甚至产能系统的功能,以改进细胞某些方面的代谢活性的整套操作工作(包括代谢分析.代谢设计 ...查看


  •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
  • 目录 摘要 .................................................................................................................. ...查看


  • 生物工艺学
  • 1.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作用剂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或用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2.自然选育:在生产过程中,不经人工处理,利用菌种的自然突变而进行菌种筛选的过程 3.诱变育种: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进行育种的过程 ...查看


  • 微生物代谢工程_绘制细胞工厂的蓝图
  • 第55卷 第10期 化 工 学 报 Vol155 №10 2004年10月 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China) October 2004 综述与专论 微生物代谢工程:绘制 ...查看


  • 微生物考研方向及学校
  • 高校中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资源与应用微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学 微生物发酵与代谢工程 生物防治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 真菌学 药物微生物学 微生物分子遗传与功能基因组学 海洋微生物学 1.资源与应用微生物学 微生物资源是地球上三大生物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