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库存周转率
一、库存周转次数 1、定义:在一个给定的期限内周转或销售库存商品零售值的平均值的次数。 2、(月)平均库存周转率 公式:(月)最初库存+(月)最终库存/2=月平均库存 (月销售额*12)/月平均库存=月周转次数 3、(年)平均库存周转率 公式:(年)最初库存=每月最终库存之总和/13=年平均库存 全年销售总额/年平均库存=平均库存周转率 二、提高库存周转的几个关键要点 1、降低每月的库存金额 2、加快每个单品SKU的周转次数 3、滞销商品的优胜劣汰 4、提高商品的销售额 5、商场、部门、每个课严格的商品SKU总数控制 6、新商品的引进速度 7、订货频率提高,实行少量多次
三、不同问题的解决办法
1、如何将商场内的库存量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A、每个采购部门根据每月的销售计划,在保障正常销售的前提下(安全库存天数的货量)制定一个按照销额不同变化需求,进行采购商品的采购金额计划。
B、提高商场内每个部门合理的代销或联营专柜供应商的数量。代销/联营商品可以实行不计库存或入库处理,自然降低了公司整体库存金额。联营商品不入库可以很好操作,但代销商品操作需信息部的配合;另外代销所属的类别商品只限于茶叶、家用百货、或其它二三线品牌商品,而且必须有一个数量的控制,过多都不利于管理。
C、根据商场内一定时期的销售量,制定一个合理的商品类别库存量,将商品的周转快慢分成A、B、C三类。A 类商品的合理库存量在3—7天的销售量;B类商品的合理库存量在7—10天的销售量;C类商品的合理库存量在10—15天的销售量。注:商品录入时就定好此种商品的周转快慢级别。
2、加快每个单品SKU的周转次数策略
A、 制定每一个采购员每月需完成的销售额和毛利率指标的工作计划;
B、 (列表)采购员所负责的采购商品,哪些是采购员用来提高销售额的,哪些是用来提高部门毛利的;]
C、 采购员应制定一个完成销售额所属商品一个月的销售量指标;完成毛利率的商品一个月利润额度指标;商品用来充量完成销售额的实行的是薄利多销(有的商品甚至是零毛利或负毛利);用来实现销售毛利的商品是二三线品牌商品,是更换淘汰最快的商品。
3、滞销商品的优胜劣汰的原则
A、 根据每月销售报表,采购员将所负责的类别商品,在销售排名中(每个类别)的最后10位或20位实行淘汰或要求供应商协作与我公司销售不畅商品提出的解决方案。例
如要求供应商降价促销、搞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支持费用进行新的陈列位调整(堆头或N架)或者直接进行清仓销售(能销售的商品尽量进行销售而不进行清仓退货处理,因销售中的损失只是供应商,我们同样有利润可得,如退货则什么都没有)
4、提高商品的销售额策略
A、 主动引导周边市场进行价格竞争
B、 加价毛利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格按照会员制商场的承诺兑现折扣比例)
C、 建立一支独立、专业、高效企事业单位的团购或政府采购项目的销售队伍(拿出利润的一半甚至更多的销售奖励计划给一线员工)
D、制定会员积分返利计划落实在实处
E、 、丰富多彩的优惠促销活动
F、 通道内的(堆头N架)商品的陈列周期以不超过15天为原则
G、“金点子”计划,全民参与。销售有利的“点子”,公司就全力支持,有好的结果就有奖励。
H、 其它有利于销售的方案。
5、商场、部门、每个课严格的商品SKU总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A、 商场、部门、每个课的商品SKU数量,在一般销售时段或季节需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B、 节假日或特殊时期的销售商品需提前做好商品SKU数量的增加和采购计划]
C、 即将到季或过季商品或商品有效期即将到期又不能退货的商品,应提前进行清仓或降价处理
D、商品SKU数量确实需增减的,也只能在10%以内的范围内作相应调整 E、 制定一个详细周到的降价处理商品的原则和程序
F、 新商品的引进或有销售潜力商品的开发,其前提是这一个类别内的商品就应有相应的清场处理
6、新商品引进的原则 A、 每个月针对不同类别商品制定一个商品的引进计划 B、 新商品的引进需符合市场潮流的销售趋势 C、 新商品的引进不应成为增加商品库存的负担 D、新商品的引进需达到不低于现有商品类别的平均毛利水平 E、 新商品的引进需得到供应商更多的促销支持和销售陈列费用 F、 引进的新商品应尽其可能的有市场广告媒介的宣传 G、新引进的商品总数以不超过本类别商品总数的10%为原则
7、订货频率提高,实行少量多次操作策略
A、 达到供应商的最低送货标准,是少量订货的前提
B、 某些达到一定量才享受的订单折扣,可以实行订量总额不变,分单送货的原则
C、 销售较快的商品可以实行随时库存不足、随时订货、随时送货的原则(需采购员与供应商充分协商,达成以上送货的共识)
D、充分考虑供应商与公司达成的所供应商品SKU数量与送货成本之间的关系(供货商品SKU数量太少,畅销的商品补货品种就少,供应商送货次数相应减少;且记供应商所供应的商品数量如太多,又会造成供应商操控公司商品的价格或促销、费用方面的支持。)库
存周转率计算公式
传统的存货是指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从物流的角度来看,由于物料在各
个状态的转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中,处于闲置的物料即为存货。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切闲置用于未来的资源都是存货。
一、存货的绩效评价量化指标
对存货明确而又一致的绩效评价是存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一部分,绩效评
价既要反映服务水平又要反映存货水平。如果只集中在存货水平上,计划者就会倾向于存货水平最低,而有可能对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与此相反,如果把绩效评价单一地集中在服务水平上,将会导致计划者忽视存货水平所以绩效评价应能够清楚地反映企业的期望和实际需要。
(一)仓库资源利用程度
1. 地产利用率=(仓库建筑面积/地产面积)×100%
2. 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可利用面积/仓库建筑面积)×100%
3. 仓容利用率=(库存商品实际数量或容积/仓库应存数量或容积)×100%
4. 有效范围=(库存量/平均每天需求量)×100%
5. 投资费用化=(投资费用/(单位库存/单位时间)×100%
6. 设备完好率=(期内设备完好台数/同期设备总数)×100%
7. 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100%
(二)服务水平 1. 缺货率=(缺货次数/顾客订货次数)×100% 2. 顾客满足程度=(满足顾客要求数量/顾客要求数量)×100% 3. 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次数/总交货次数)×100% 4. 货损货差赔偿费率=(货损货差赔偿费总额/同期业务收入总额)×100% (三)储存能力与质量 1. 仓库吞吐能力实现率=(期内实际吞吐量/仓库设计吞吐量)×100% 2. 进、发货准确率=(期内吞吐量. 出现差错总量/期内吞吐量)×100% 3. 商品缺损率=(期内商品缺损量/期内商品总数)×100%
二、库存周转率的评析
库存周转率对于企业的库存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制造商,它的利益是由资金→原材料→产品→销售→资金的循环活动中产生的,如果这种循环很快也就是周转快时,在同额资金下的利益率也就高。因此,周转的速度代表了企业利益的测定值,被称为“库存周转率”。
对于库存周转率,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通常是同行业相互比较,或与企业内部的其他期间相比拟分析。库存绩效评价与分析,库存周转率是着重评价的内容。
(一)库存周转率的基本计算公式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实际评价中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库存周转率=(使用数量/库存数量)×100%
使用数量并不等于出库数量,因为出库数量包括一部分备用数量。除此之外也有以金额计算库存周转率的。同样道理使用金额并不等于出库金额。
库存周转率=(使用金额/库存金额)×100%
使用金额也好,库存金额也好,是何时的金额,因此规定某个期限来研究金额时,需用下列算式:
库存周转率=(该期间的出库总金额/该期间的平均库存金额)×100%
=(该期间出库总金额×2/期初库存金额+ 期末库存金额)×100%
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是(以月平均库存周转率为例): 1、原材料库存周转率=月内出库的原材料总成本/原材料平均库存 2、在制库存周转率=月内入库的成品物料成本/平均在制库存 3、成品库存周转率=月销售物料成本/成品在库平均库存
例如:
Inventory Turnover
= Cost of goods sold/Average aggregate inventory value = $160/$35
= 4.57
库存周转率 = 售出商品的成本 / 平均库存总值 = 160 / 35 = 4.57
由于该公司的库存周转率往年是10 , 这年降低至4.57 , 则意味着它的库存周转没有以往那么快。如果不知道这家公司所在行业的
如何提高库存周转率
一、库存周转次数 1、定义:在一个给定的期限内周转或销售库存商品零售值的平均值的次数。 2、(月)平均库存周转率 公式:(月)最初库存+(月)最终库存/2=月平均库存 (月销售额*12)/月平均库存=月周转次数 3、(年)平均库存周转率 公式:(年)最初库存=每月最终库存之总和/13=年平均库存 全年销售总额/年平均库存=平均库存周转率 二、提高库存周转的几个关键要点 1、降低每月的库存金额 2、加快每个单品SKU的周转次数 3、滞销商品的优胜劣汰 4、提高商品的销售额 5、商场、部门、每个课严格的商品SKU总数控制 6、新商品的引进速度 7、订货频率提高,实行少量多次
三、不同问题的解决办法
1、如何将商场内的库存量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A、每个采购部门根据每月的销售计划,在保障正常销售的前提下(安全库存天数的货量)制定一个按照销额不同变化需求,进行采购商品的采购金额计划。
B、提高商场内每个部门合理的代销或联营专柜供应商的数量。代销/联营商品可以实行不计库存或入库处理,自然降低了公司整体库存金额。联营商品不入库可以很好操作,但代销商品操作需信息部的配合;另外代销所属的类别商品只限于茶叶、家用百货、或其它二三线品牌商品,而且必须有一个数量的控制,过多都不利于管理。
C、根据商场内一定时期的销售量,制定一个合理的商品类别库存量,将商品的周转快慢分成A、B、C三类。A 类商品的合理库存量在3—7天的销售量;B类商品的合理库存量在7—10天的销售量;C类商品的合理库存量在10—15天的销售量。注:商品录入时就定好此种商品的周转快慢级别。
2、加快每个单品SKU的周转次数策略
A、 制定每一个采购员每月需完成的销售额和毛利率指标的工作计划;
B、 (列表)采购员所负责的采购商品,哪些是采购员用来提高销售额的,哪些是用来提高部门毛利的;]
C、 采购员应制定一个完成销售额所属商品一个月的销售量指标;完成毛利率的商品一个月利润额度指标;商品用来充量完成销售额的实行的是薄利多销(有的商品甚至是零毛利或负毛利);用来实现销售毛利的商品是二三线品牌商品,是更换淘汰最快的商品。
3、滞销商品的优胜劣汰的原则
A、 根据每月销售报表,采购员将所负责的类别商品,在销售排名中(每个类别)的最后10位或20位实行淘汰或要求供应商协作与我公司销售不畅商品提出的解决方案。例
如要求供应商降价促销、搞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支持费用进行新的陈列位调整(堆头或N架)或者直接进行清仓销售(能销售的商品尽量进行销售而不进行清仓退货处理,因销售中的损失只是供应商,我们同样有利润可得,如退货则什么都没有)
4、提高商品的销售额策略
A、 主动引导周边市场进行价格竞争
B、 加价毛利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格按照会员制商场的承诺兑现折扣比例)
C、 建立一支独立、专业、高效企事业单位的团购或政府采购项目的销售队伍(拿出利润的一半甚至更多的销售奖励计划给一线员工)
D、制定会员积分返利计划落实在实处
E、 、丰富多彩的优惠促销活动
F、 通道内的(堆头N架)商品的陈列周期以不超过15天为原则
G、“金点子”计划,全民参与。销售有利的“点子”,公司就全力支持,有好的结果就有奖励。
H、 其它有利于销售的方案。
5、商场、部门、每个课严格的商品SKU总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A、 商场、部门、每个课的商品SKU数量,在一般销售时段或季节需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B、 节假日或特殊时期的销售商品需提前做好商品SKU数量的增加和采购计划]
C、 即将到季或过季商品或商品有效期即将到期又不能退货的商品,应提前进行清仓或降价处理
D、商品SKU数量确实需增减的,也只能在10%以内的范围内作相应调整 E、 制定一个详细周到的降价处理商品的原则和程序
F、 新商品的引进或有销售潜力商品的开发,其前提是这一个类别内的商品就应有相应的清场处理
6、新商品引进的原则 A、 每个月针对不同类别商品制定一个商品的引进计划 B、 新商品的引进需符合市场潮流的销售趋势 C、 新商品的引进不应成为增加商品库存的负担 D、新商品的引进需达到不低于现有商品类别的平均毛利水平 E、 新商品的引进需得到供应商更多的促销支持和销售陈列费用 F、 引进的新商品应尽其可能的有市场广告媒介的宣传 G、新引进的商品总数以不超过本类别商品总数的10%为原则
7、订货频率提高,实行少量多次操作策略
A、 达到供应商的最低送货标准,是少量订货的前提
B、 某些达到一定量才享受的订单折扣,可以实行订量总额不变,分单送货的原则
C、 销售较快的商品可以实行随时库存不足、随时订货、随时送货的原则(需采购员与供应商充分协商,达成以上送货的共识)
D、充分考虑供应商与公司达成的所供应商品SKU数量与送货成本之间的关系(供货商品SKU数量太少,畅销的商品补货品种就少,供应商送货次数相应减少;且记供应商所供应的商品数量如太多,又会造成供应商操控公司商品的价格或促销、费用方面的支持。)库
存周转率计算公式
传统的存货是指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从物流的角度来看,由于物料在各
个状态的转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中,处于闲置的物料即为存货。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切闲置用于未来的资源都是存货。
一、存货的绩效评价量化指标
对存货明确而又一致的绩效评价是存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一部分,绩效评
价既要反映服务水平又要反映存货水平。如果只集中在存货水平上,计划者就会倾向于存货水平最低,而有可能对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与此相反,如果把绩效评价单一地集中在服务水平上,将会导致计划者忽视存货水平所以绩效评价应能够清楚地反映企业的期望和实际需要。
(一)仓库资源利用程度
1. 地产利用率=(仓库建筑面积/地产面积)×100%
2. 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可利用面积/仓库建筑面积)×100%
3. 仓容利用率=(库存商品实际数量或容积/仓库应存数量或容积)×100%
4. 有效范围=(库存量/平均每天需求量)×100%
5. 投资费用化=(投资费用/(单位库存/单位时间)×100%
6. 设备完好率=(期内设备完好台数/同期设备总数)×100%
7. 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100%
(二)服务水平 1. 缺货率=(缺货次数/顾客订货次数)×100% 2. 顾客满足程度=(满足顾客要求数量/顾客要求数量)×100% 3. 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次数/总交货次数)×100% 4. 货损货差赔偿费率=(货损货差赔偿费总额/同期业务收入总额)×100% (三)储存能力与质量 1. 仓库吞吐能力实现率=(期内实际吞吐量/仓库设计吞吐量)×100% 2. 进、发货准确率=(期内吞吐量. 出现差错总量/期内吞吐量)×100% 3. 商品缺损率=(期内商品缺损量/期内商品总数)×100%
二、库存周转率的评析
库存周转率对于企业的库存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制造商,它的利益是由资金→原材料→产品→销售→资金的循环活动中产生的,如果这种循环很快也就是周转快时,在同额资金下的利益率也就高。因此,周转的速度代表了企业利益的测定值,被称为“库存周转率”。
对于库存周转率,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通常是同行业相互比较,或与企业内部的其他期间相比拟分析。库存绩效评价与分析,库存周转率是着重评价的内容。
(一)库存周转率的基本计算公式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实际评价中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库存周转率=(使用数量/库存数量)×100%
使用数量并不等于出库数量,因为出库数量包括一部分备用数量。除此之外也有以金额计算库存周转率的。同样道理使用金额并不等于出库金额。
库存周转率=(使用金额/库存金额)×100%
使用金额也好,库存金额也好,是何时的金额,因此规定某个期限来研究金额时,需用下列算式:
库存周转率=(该期间的出库总金额/该期间的平均库存金额)×100%
=(该期间出库总金额×2/期初库存金额+ 期末库存金额)×100%
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是(以月平均库存周转率为例): 1、原材料库存周转率=月内出库的原材料总成本/原材料平均库存 2、在制库存周转率=月内入库的成品物料成本/平均在制库存 3、成品库存周转率=月销售物料成本/成品在库平均库存
例如:
Inventory Turnover
= Cost of goods sold/Average aggregate inventory value = $160/$35
= 4.57
库存周转率 = 售出商品的成本 / 平均库存总值 = 160 / 35 = 4.57
由于该公司的库存周转率往年是10 , 这年降低至4.57 , 则意味着它的库存周转没有以往那么快。如果不知道这家公司所在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