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历史背景1

心肺复苏的历史背景

现代心肺复苏始于20世纪60年代

曾召开过多次心肺复苏的国际会议

各国先后制定过多个心肺复苏指南

——美国1974,1980,1986,1992

——欧洲1992,1996,1998

于2000年,并命名为国际2000心肺复苏指南

最近一次制定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初级心肺复苏仍是关注和讨论热点

概 念 (Concept)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紧急采取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的抢

救措施,称之心肺脑复苏( Cardio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生与死的争夺战

二、病理生理

1.心搏停止的电生理学类型: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心搏停止可分为三种类型。

(1) 心室颤动 54.2%

(2) 心室停顿 29.8%

(3)心脏电-机械分离 9.2%

2.心搏停止后器官组织的代谢变化:缺氧3~4min可导致不可逆的大脑损伤。心

跳骤停的复活时间(safe revival time)定为5分钟。

一、病因及分类

1.心源性心搏停止

•猝死(Sudden death) WHO 6h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

•猝死是指一个平时外观健康,或病情已基本稳定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非人

为的‖自然死亡(排除自杀、他杀、中毒、过敏、外伤引起的死亡),大多数猝死发生

在瞬间至一小时内。

•心源性猝死是因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既往可有或无心脏病史,猝死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无法预知。

•2.非心源性心搏停止:脑出血、创伤、中毒、窒息、电击、溺水

心脏猝死心脏骤停

•心脏猝死者必然是发生在心跳呼吸骤停的基础上,并进入了生物学死亡期,不可

能复苏存活

•心脏骤停只是一种临床死亡状态,处在临床死亡期,只要在4~6min内进行有效

的心肺脑复苏,则部分患者可以完全复苏存活。但如未进行抢救或抢救不够及时,

则这一部分病人在1小时内死亡,属猝死范畴

维维安福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心搏停止的症状和体征包括:

•1、心音消失;

•2、大动脉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3、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为全身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长达数分钟;

•4、呼吸断续、叹息样,继之呼吸停止;

•5、瞳孔散大。

―三失一停止‖

四、心肺脑复苏术

•国际规范化心肺脑复苏术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进一步生命支持

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

•延期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一)初级心肺复苏BLS

定义:支持基础生命活动,为重要脏器供氧

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心脏骤停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初级心肺复苏

操作顺序

•评估意识状态

•启动急症医疗服务系统

•心肺复苏的CABD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人工呼吸

•_ D: Defibrillation 除颤

判断病人反应的方法

•拍病人肩膀问:“你还好吗?”

•如果患者有反应但受伤或者需要医学处理:启动EMS(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然后尽快返回,再次检查病人情况。

•病人无反应(只有一个救护人员时):

•对猝然倒地的成人患者:启动EMS

•淹溺,窒息病人或者昏迷儿童, 应该先进行5个周期(大约2分钟)的CPR,然后再离开患者,拨打急救电话,启动EMS系统。

初级心肺复苏

呼救:启动急诊医疗服务系统

启动EMS系统(拨打急救电话120),取出AED, 回到患者身边进行CPR,如果需要,

可进行除颤。

初级心肺复苏

C.人工循环(circulation):

胸外按压要求定位、姿势、手法正确

• 首先强调对于除外小儿、淹溺、窒息、呼衰的心脏骤停患者立即给予胸外按压。 • 定位:术者用右手食指及中指沿肋弓向前正中线处滑动,直到剑突与胸骨体连按处,将中指置于此点不动,食指自然落在胸骨上,左手的掌根部沿胸骨自上而下滑动,直到碰到食指,食指上方的掌根部所接触的胸骨区即为按压点

姿势:将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脱离胸壁,手指交叉抬起。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

按压用力方式

•㈠ 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㈡ 不能冲击式的猛压;

•㈢ 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

•㈣ 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

•㈤ 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㈥ 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必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1)按压:通气比例 30∶2(无论单双人)

(2)按压深度:成人5cm以上,5-13岁 3cm, 婴幼儿:2cm。

初级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的有效标志:

•缺氧情况明显改善;

•瞳孔由大变小;

•按压时可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达60mmHg;

•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

A.开放气道

•清除口腔异物和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的方法:仰头抬颌法,仰头抬颈法,托颌法(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外伤的此法更安全)

检查患者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看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听呼吸音,用耳部感觉是否有气流)

初级心肺复苏

B.人工呼吸(breathing):

(1)口对口人工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吹气量800-1000ml。超过1200ml有肺泡破裂的危险

(2)口对鼻人工呼吸

(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婴幼儿)

(4)面罩通气和高级气道通气

人工呼吸有效的标志:

①吹气时见胸廓抬起,呼气后复原;

②患者气道阻力规律性升高;

③听到或感受到呼出的气 流。

初级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

进行5个循环的通气-按压后(2分钟),要对病人进行再评估,确定有无自主呼吸和循环的恢复。中断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

一般不要搬动病人,一定要搬动,则做好一切准备后,停止CPR,立即搬动,中断时间越短越好

初级心肺复苏

D(defibrillation)

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AEDs)

早期除颤的理由

•1.SCA最常见和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是心室纤颤(VF)

•2.电除颤是终止VF最有效的方法

•3.随着时间推移成功除颤的机会迅速下降

•4.短时间内VF即可恶化并导致心脏停搏

D(defibrillation)

先除颤?先CPR?

•倒地后如果没有实施CPR,每延迟1min,除颤所致的SCA患者的存活率下降7%- 10%.如果同时实施CPR则除颤每延迟1min存活率平均下降3 % -4 %.目击的SCA患者若及时实施CPR则电除颤能使其生存率提高2-3倍。

先除颤?先CPR?

•儿童(1-8岁):先CPR(2min/30:2×5),接好除颤以后除颤

•成人(≥8岁):

• <5min的猝死:先除颤

• >5min的猝死:先CPR(2min/30:2×5),接好除颤以后除颤

•婴儿(<1岁):不适用AED

D(defibrillation)

•操作顺序不能机械分割:

•AB C  D-创伤、脑、肺等引起心脏骤停

心源性猝死室颤: DC A B

•公众进行除颤可使除颤时间缩短至3-5分钟

•使复苏成功率达49%-70%

电量的选择

•成人(≥8岁):

• 单向波:一直使用360J

• 双向波:120-200J

•儿童(1-8岁):

• 第一次:2J/Kg

• 第二次:4J/Kg

什么是双向波单向波技术

•简单的说,双向波除颤能量的释放有正负两个波,而单向波则只有一个方向的波。双向波除颤用较低的能量即可达到单向波较高除颤能量才能达到的除颤效果,这能减少除颤治疗对心脏的损伤。

除颤的要求

•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PR, 2min/30:2×5次后检查心率,如有必要可再行电击。 每次电击前后均需做CPR

生存链

高级心肺复苏

Advanced life support , ALS

初级心肺复苏的延续

除颤

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

循环辅助装置

药物治疗

复苏后治疗:为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复苏创造有利条件

高级心肺复苏(ACLS)

Airway

口咽、鼻咽通气道

--解除舌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

高级心肺复苏(ACLS)

气管插管

最有效最可靠的开放气道方法

优点:人工通气;防止误吸;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

局限:只能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进行

高级心肺复苏(ACLS):气道管理

高级心肺复苏(ACLS)

继续胸外按压、胸内按压、开放静脉通道、药物治疗、准备电除颤、体外起搏 高级心肺复苏(ACLS)

除颤

指征:

•室颤;

•有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室速;

•药物治疗无效的室速

高级心肺复苏(ACLS)

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

•给氧: 心肺复苏时,应尽快给氧

救生呼吸可提供16~17%的氧,产生80mmHg的肺泡氧分压

在BLS和ACLS时,建议用纯氧,但注意长时间用纯氧可能造成氧中毒 高级心肺复苏(ACLS):循环辅助装置、胸腹联和按压

•高级心肺复苏(ACLS):循环辅助装置、新实验性循环辅助装置

药物治疗

CPR用药目的:提高心脏按压效果,激发心脏复跳;

提高心脑灌注压,增加心肌和脑的血液灌注;

降低除颤阈值,利于电除颤和防止室颤复发;

减轻酸中毒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

药物治疗

给药途径:

若心肺复苏时尚无通道,应首先建立外周静脉途径

——优点:技术简单、并发症少、不中断心肺复苏

——缺点:药物到达中心循环的时间长

——只可考虑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

——药物应以弹丸式快速注射

——注射药物后立即给20ml液体注入

——抬高肢体10~20秒钟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

——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Ⅱa)、索他洛尔(Ⅱa)、胺碘酮(Ⅱb)和β-阻滞剂

——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

——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

可以使用电转复

多形性室速

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

伴QT延长的扭转性室速

——停止使用可致QT延长的药物

——纠正电解质紊乱

——静脉注射镁剂

——异丙肾上腺素

高级心肺复苏

抗心律失常药

胺碘酮:

促心律失常作用少

负荷量150mg,10

静注 分钟内注入。需要时以后还可再用。室颤抢救时可给300mg

维持量1mg/分,6小时后减至0.5mg/分

每日总量可达2g

主要副作用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利多卡因

CPR时单纯依赖药物除颤恢复自主循环的可能性很小。研究显示利多卡因降低室颤及室颤的再发生,但不利于除颤

•目前不提倡将利多卡因用于预防和治疗无症状的心律失常

加大了对胺碘酮的认识,几组研究表明胺碘酮有取代利多卡因的趋势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肾上腺素:

机制:主要由于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β作用存在争议

提高冠脉灌注压

外周血管收缩,升高主动脉舒张压

增加心脑血流

增加电稳定 :细颤变为粗颤

提高自主频率

电机械分离转为电机械藕联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每3分钟一次仍然是首选

•新生儿心脏停搏大剂量肾上腺素有使颅内出血增加的危险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加压素:

•在药理条件下,高剂量的加压素是一种非肾上腺素能强力周围血管收缩剂,能升高血压、系统血管阻力

•皮肤,骨骼肌,脂肪,脾,甲状腺血管对其最为敏感,胃肠道,冠状血管,脑血管也受其影响,肾脏是最少受累的内脏

•在完整循环的动物模型中,加压素的半衰期是

期(3~5min)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10~20min,长于肾上腺素的半衰

•血管加压素作为CPR时的一线药物对难治性室颤可能较肾上腺素好 •2个计量(40单位/1个计量)的血管加压素+1mg肾上腺素优于1mg肾上腺素,2种药物合用效果可能更好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阿托品对恢复自主循环未见有益,

•对将要停博的缓慢心率每隔3-5min注射1mg,可能有效

•剂量:1mg静注,无效时3–5min重复一次,总量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 碳酸氢钠

适当应用可拮抗因心脏停搏导致的织织酸中毒,有利于

降低室颤再发率

扩充血容量,有利于组织灌注

增加肾上腺素作用

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

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碳酸氢钠

在CPR未获得有效通气或难以维持排出足够的CO2慎用、少用

适用于有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或苯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心脏骤停有效

对心脏停搏时间超过10min以上可能有益

PH

PH>7.25时停用

2010年ECC及CPR科学治疗推荐会议

关于复苏后的亚低温治疗

•心脏骤停复苏后可使用亚低温治疗

•中心体温控制在32--34℃,维持12¡ª24小时对患者有益

•但应注意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方法:静点30℃生理盐水,外用降温毯

2010年ECC及CPR科学治疗推荐会议

•复苏后心律失常的处理 复苏后宽QRS或窄QRS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仍是首选 •复苏后镇静剂的使用 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可能对CPR术后有利,但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导致肺炎,建议镇静剂应间断使用,或12—24小时后停用

延期生命支持

1.对病因和复苏后机体情况的评估和判断

2.以恢复功能和精神意识处理(humanmentation)

复苏有效的指标

1)瞳孔变化 2)面色及口唇改变 3)脑组织

•开始恢复的征象:抽搐、肌张力、吞咽动作

•自主呼吸脑复苏迹象:肌张力↑,自主呼吸、吞咽运动、昏迷变浅、开始挣扎

4)心电变化

2005年复苏指南修改

•双向波除颤器 120-200J

•单向波除颤器选用360J除颤

•实施单人或双人按压通气比为30:2

•儿童或婴儿实施单人抢救时给予按压通气比值为30:2,双人抢救时按压通气比值为15:2

•用低于正常潮气量及呼吸频率,可以使通气/血流比正常

2005年复苏指南修改

•确认了生命链-早识别(呼救)、早CPR、早电击、早作高级生命支持 •呼吸复苏与循环复苏谁先?心博骤停(SCA)心室颤动(VF)人工呼吸不如胸外按压重要

•对创伤、药物过量、溺水及儿童的SCA等的发病机制主要由窒息引起 ,CPR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同等重要

•电击除颤后仍需作CPR

2010年复苏指南修改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将抢救程序更改为CAB,突出了胸外按压的重要性,理由为:①心脏骤停80%以上由快速型急性心律失常所造成;②心脏骤停时,肺动、静脉存留的O2能提供机体几分钟时间用;③简、便、易操作,所以CPR以人工按压为先,以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但新生儿窒息、淹溺、呼衰除外。

2010年复苏指南修改

•有5点要求:

•1、要有力的按压,成人按压深度为5cm以上,婴幼儿为胸廓前后径的1/3。 •2、快速按压,按压速率要达到100次/分以上。

•3、每次按压后让胸壁完全复位。

•4、避免过度通气,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

•5、按压人每2分钟轮换,保证按压质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原为15:2,新指南把它修改为30:2

心肺复苏的历史背景

现代心肺复苏始于20世纪60年代

曾召开过多次心肺复苏的国际会议

各国先后制定过多个心肺复苏指南

——美国1974,1980,1986,1992

——欧洲1992,1996,1998

于2000年,并命名为国际2000心肺复苏指南

最近一次制定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初级心肺复苏仍是关注和讨论热点

概 念 (Concept)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紧急采取恢复循环、呼吸和脑功能的抢

救措施,称之心肺脑复苏( Cardio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生与死的争夺战

二、病理生理

1.心搏停止的电生理学类型: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心搏停止可分为三种类型。

(1) 心室颤动 54.2%

(2) 心室停顿 29.8%

(3)心脏电-机械分离 9.2%

2.心搏停止后器官组织的代谢变化:缺氧3~4min可导致不可逆的大脑损伤。心

跳骤停的复活时间(safe revival time)定为5分钟。

一、病因及分类

1.心源性心搏停止

•猝死(Sudden death) WHO 6h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

•猝死是指一个平时外观健康,或病情已基本稳定的患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非人

为的‖自然死亡(排除自杀、他杀、中毒、过敏、外伤引起的死亡),大多数猝死发生

在瞬间至一小时内。

•心源性猝死是因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既往可有或无心脏病史,猝死发生的时间和方式无法预知。

•2.非心源性心搏停止:脑出血、创伤、中毒、窒息、电击、溺水

心脏猝死心脏骤停

•心脏猝死者必然是发生在心跳呼吸骤停的基础上,并进入了生物学死亡期,不可

能复苏存活

•心脏骤停只是一种临床死亡状态,处在临床死亡期,只要在4~6min内进行有效

的心肺脑复苏,则部分患者可以完全复苏存活。但如未进行抢救或抢救不够及时,

则这一部分病人在1小时内死亡,属猝死范畴

维维安福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心搏停止的症状和体征包括:

•1、心音消失;

•2、大动脉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3、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为全身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长达数分钟;

•4、呼吸断续、叹息样,继之呼吸停止;

•5、瞳孔散大。

―三失一停止‖

四、心肺脑复苏术

•国际规范化心肺脑复苏术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BLS

•进一步生命支持

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

•延期生命支持

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一)初级心肺复苏BLS

定义:支持基础生命活动,为重要脏器供氧

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心脏骤停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初级心肺复苏

操作顺序

•评估意识状态

•启动急症医疗服务系统

•心肺复苏的CABD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人工呼吸

•_ D: Defibrillation 除颤

判断病人反应的方法

•拍病人肩膀问:“你还好吗?”

•如果患者有反应但受伤或者需要医学处理:启动EMS(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然后尽快返回,再次检查病人情况。

•病人无反应(只有一个救护人员时):

•对猝然倒地的成人患者:启动EMS

•淹溺,窒息病人或者昏迷儿童, 应该先进行5个周期(大约2分钟)的CPR,然后再离开患者,拨打急救电话,启动EMS系统。

初级心肺复苏

呼救:启动急诊医疗服务系统

启动EMS系统(拨打急救电话120),取出AED, 回到患者身边进行CPR,如果需要,

可进行除颤。

初级心肺复苏

C.人工循环(circulation):

胸外按压要求定位、姿势、手法正确

• 首先强调对于除外小儿、淹溺、窒息、呼衰的心脏骤停患者立即给予胸外按压。 • 定位:术者用右手食指及中指沿肋弓向前正中线处滑动,直到剑突与胸骨体连按处,将中指置于此点不动,食指自然落在胸骨上,左手的掌根部沿胸骨自上而下滑动,直到碰到食指,食指上方的掌根部所接触的胸骨区即为按压点

姿势:将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脱离胸壁,手指交叉抬起。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

按压用力方式

•㈠ 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㈡ 不能冲击式的猛压;

•㈢ 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

•㈣ 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

•㈤ 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㈥ 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必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1)按压:通气比例 30∶2(无论单双人)

(2)按压深度:成人5cm以上,5-13岁 3cm, 婴幼儿:2cm。

初级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的有效标志:

•缺氧情况明显改善;

•瞳孔由大变小;

•按压时可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达60mmHg;

•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

A.开放气道

•清除口腔异物和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的方法:仰头抬颌法,仰头抬颈法,托颌法(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外伤的此法更安全)

检查患者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看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听呼吸音,用耳部感觉是否有气流)

初级心肺复苏

B.人工呼吸(breathing):

(1)口对口人工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吹气量800-1000ml。超过1200ml有肺泡破裂的危险

(2)口对鼻人工呼吸

(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婴幼儿)

(4)面罩通气和高级气道通气

人工呼吸有效的标志:

①吹气时见胸廓抬起,呼气后复原;

②患者气道阻力规律性升高;

③听到或感受到呼出的气 流。

初级心肺复苏

注意事项:

进行5个循环的通气-按压后(2分钟),要对病人进行再评估,确定有无自主呼吸和循环的恢复。中断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

一般不要搬动病人,一定要搬动,则做好一切准备后,停止CPR,立即搬动,中断时间越短越好

初级心肺复苏

D(defibrillation)

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AEDs)

早期除颤的理由

•1.SCA最常见和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是心室纤颤(VF)

•2.电除颤是终止VF最有效的方法

•3.随着时间推移成功除颤的机会迅速下降

•4.短时间内VF即可恶化并导致心脏停搏

D(defibrillation)

先除颤?先CPR?

•倒地后如果没有实施CPR,每延迟1min,除颤所致的SCA患者的存活率下降7%- 10%.如果同时实施CPR则除颤每延迟1min存活率平均下降3 % -4 %.目击的SCA患者若及时实施CPR则电除颤能使其生存率提高2-3倍。

先除颤?先CPR?

•儿童(1-8岁):先CPR(2min/30:2×5),接好除颤以后除颤

•成人(≥8岁):

• <5min的猝死:先除颤

• >5min的猝死:先CPR(2min/30:2×5),接好除颤以后除颤

•婴儿(<1岁):不适用AED

D(defibrillation)

•操作顺序不能机械分割:

•AB C  D-创伤、脑、肺等引起心脏骤停

心源性猝死室颤: DC A B

•公众进行除颤可使除颤时间缩短至3-5分钟

•使复苏成功率达49%-70%

电量的选择

•成人(≥8岁):

• 单向波:一直使用360J

• 双向波:120-200J

•儿童(1-8岁):

• 第一次:2J/Kg

• 第二次:4J/Kg

什么是双向波单向波技术

•简单的说,双向波除颤能量的释放有正负两个波,而单向波则只有一个方向的波。双向波除颤用较低的能量即可达到单向波较高除颤能量才能达到的除颤效果,这能减少除颤治疗对心脏的损伤。

除颤的要求

•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PR, 2min/30:2×5次后检查心率,如有必要可再行电击。 每次电击前后均需做CPR

生存链

高级心肺复苏

Advanced life support , ALS

初级心肺复苏的延续

除颤

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

循环辅助装置

药物治疗

复苏后治疗:为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复苏创造有利条件

高级心肺复苏(ACLS)

Airway

口咽、鼻咽通气道

--解除舌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

高级心肺复苏(ACLS)

气管插管

最有效最可靠的开放气道方法

优点:人工通气;防止误吸;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

局限:只能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进行

高级心肺复苏(ACLS):气道管理

高级心肺复苏(ACLS)

继续胸外按压、胸内按压、开放静脉通道、药物治疗、准备电除颤、体外起搏 高级心肺复苏(ACLS)

除颤

指征:

•室颤;

•有血液动力学障碍的室速;

•药物治疗无效的室速

高级心肺复苏(ACLS)

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

•给氧: 心肺复苏时,应尽快给氧

救生呼吸可提供16~17%的氧,产生80mmHg的肺泡氧分压

在BLS和ACLS时,建议用纯氧,但注意长时间用纯氧可能造成氧中毒 高级心肺复苏(ACLS):循环辅助装置、胸腹联和按压

•高级心肺复苏(ACLS):循环辅助装置、新实验性循环辅助装置

药物治疗

CPR用药目的:提高心脏按压效果,激发心脏复跳;

提高心脑灌注压,增加心肌和脑的血液灌注;

降低除颤阈值,利于电除颤和防止室颤复发;

减轻酸中毒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

药物治疗

给药途径:

若心肺复苏时尚无通道,应首先建立外周静脉途径

——优点:技术简单、并发症少、不中断心肺复苏

——缺点:药物到达中心循环的时间长

——只可考虑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

——药物应以弹丸式快速注射

——注射药物后立即给20ml液体注入

——抬高肢体10~20秒钟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

——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Ⅱa)、索他洛尔(Ⅱa)、胺碘酮(Ⅱb)和β-阻滞剂

——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

——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

可以使用电转复

多形性室速

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

伴QT延长的扭转性室速

——停止使用可致QT延长的药物

——纠正电解质紊乱

——静脉注射镁剂

——异丙肾上腺素

高级心肺复苏

抗心律失常药

胺碘酮:

促心律失常作用少

负荷量150mg,10

静注 分钟内注入。需要时以后还可再用。室颤抢救时可给300mg

维持量1mg/分,6小时后减至0.5mg/分

每日总量可达2g

主要副作用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利多卡因

CPR时单纯依赖药物除颤恢复自主循环的可能性很小。研究显示利多卡因降低室颤及室颤的再发生,但不利于除颤

•目前不提倡将利多卡因用于预防和治疗无症状的心律失常

加大了对胺碘酮的认识,几组研究表明胺碘酮有取代利多卡因的趋势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肾上腺素:

机制:主要由于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β作用存在争议

提高冠脉灌注压

外周血管收缩,升高主动脉舒张压

增加心脑血流

增加电稳定 :细颤变为粗颤

提高自主频率

电机械分离转为电机械藕联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每3分钟一次仍然是首选

•新生儿心脏停搏大剂量肾上腺素有使颅内出血增加的危险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加压素:

•在药理条件下,高剂量的加压素是一种非肾上腺素能强力周围血管收缩剂,能升高血压、系统血管阻力

•皮肤,骨骼肌,脂肪,脾,甲状腺血管对其最为敏感,胃肠道,冠状血管,脑血管也受其影响,肾脏是最少受累的内脏

•在完整循环的动物模型中,加压素的半衰期是

期(3~5min)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10~20min,长于肾上腺素的半衰

•血管加压素作为CPR时的一线药物对难治性室颤可能较肾上腺素好 •2个计量(40单位/1个计量)的血管加压素+1mg肾上腺素优于1mg肾上腺素,2种药物合用效果可能更好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阿托品对恢复自主循环未见有益,

•对将要停博的缓慢心率每隔3-5min注射1mg,可能有效

•剂量:1mg静注,无效时3–5min重复一次,总量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 碳酸氢钠

适当应用可拮抗因心脏停搏导致的织织酸中毒,有利于

降低室颤再发率

扩充血容量,有利于组织灌注

增加肾上腺素作用

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

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高级心肺复苏

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碳酸氢钠

在CPR未获得有效通气或难以维持排出足够的CO2慎用、少用

适用于有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或苯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心脏骤停有效

对心脏停搏时间超过10min以上可能有益

PH

PH>7.25时停用

2010年ECC及CPR科学治疗推荐会议

关于复苏后的亚低温治疗

•心脏骤停复苏后可使用亚低温治疗

•中心体温控制在32--34℃,维持12¡ª24小时对患者有益

•但应注意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方法:静点30℃生理盐水,外用降温毯

2010年ECC及CPR科学治疗推荐会议

•复苏后心律失常的处理 复苏后宽QRS或窄QRS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仍是首选 •复苏后镇静剂的使用 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可能对CPR术后有利,但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导致肺炎,建议镇静剂应间断使用,或12—24小时后停用

延期生命支持

1.对病因和复苏后机体情况的评估和判断

2.以恢复功能和精神意识处理(humanmentation)

复苏有效的指标

1)瞳孔变化 2)面色及口唇改变 3)脑组织

•开始恢复的征象:抽搐、肌张力、吞咽动作

•自主呼吸脑复苏迹象:肌张力↑,自主呼吸、吞咽运动、昏迷变浅、开始挣扎

4)心电变化

2005年复苏指南修改

•双向波除颤器 120-200J

•单向波除颤器选用360J除颤

•实施单人或双人按压通气比为30:2

•儿童或婴儿实施单人抢救时给予按压通气比值为30:2,双人抢救时按压通气比值为15:2

•用低于正常潮气量及呼吸频率,可以使通气/血流比正常

2005年复苏指南修改

•确认了生命链-早识别(呼救)、早CPR、早电击、早作高级生命支持 •呼吸复苏与循环复苏谁先?心博骤停(SCA)心室颤动(VF)人工呼吸不如胸外按压重要

•对创伤、药物过量、溺水及儿童的SCA等的发病机制主要由窒息引起 ,CPR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同等重要

•电击除颤后仍需作CPR

2010年复苏指南修改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将抢救程序更改为CAB,突出了胸外按压的重要性,理由为:①心脏骤停80%以上由快速型急性心律失常所造成;②心脏骤停时,肺动、静脉存留的O2能提供机体几分钟时间用;③简、便、易操作,所以CPR以人工按压为先,以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但新生儿窒息、淹溺、呼衰除外。

2010年复苏指南修改

•有5点要求:

•1、要有力的按压,成人按压深度为5cm以上,婴幼儿为胸廓前后径的1/3。 •2、快速按压,按压速率要达到100次/分以上。

•3、每次按压后让胸壁完全复位。

•4、避免过度通气,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

•5、按压人每2分钟轮换,保证按压质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原为15:2,新指南把它修改为30:2


相关文章

  • 心脏骤停时持续胸外按压OR间歇按压?
  • NEJM社论:心脏骤停时持续胸外按压OR间歇按压? 作者:小易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15-11-11 导读 在NEJM同期社论中,作者Rudolph W. Koster认为,若新近发表的2015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指南纳入 ...查看


  • "胸路"不通走"腹路"全国腹部心肺复苏技术培训举行
  • 近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心脏大会·CRC2016暨全国腹部心肺复苏技术培训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精准.创新.转化"为主题,以"借鉴国际CPR指南 践行腹部CPR方略"的指导思想,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阐 ...查看


  •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杨洁 来源:<延边医学>2015年第06期 摘要:目的:观察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对心肺复苏影响及其临床护理体会,为心肺复苏的成功实施提供有效的对策.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 ...查看


  • 10现场初级救护及现场心肺复苏
  • 现场初级救护 与现场心肺复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校医院 程名涛 现代文明受到危重急症与灾难事故的挑战 自然灾害突发 意外伤害频发 危重急症在发 ____传统急救概念受到冲击 传统救护与救护新概念的区别 一.现代救护 现代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 ...查看


  •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和深度的上限:你知道是如何产生的吗?
  •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和深度的上限:你知道是如何产生的吗? 2015-10-19廖晓星急诊夜鹰 文/廖晓星教授 由美国心脏学会公布的<2015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于10月15日如期而至,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改变,是将胸外心脏按压 ...查看


  • 急诊抢救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的原因分析
  • 急诊抢救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的原因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影响院前及急诊抢救室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间723例心肺复苏病例.将病例组分为成功组(117例)和失败组(606例),用t 检验和卡方检验,lo ...查看


  • 心肺复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 自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CPR)与心J&L管病急救(ECC)指南(简称国际CPR指南)修订已经三年时间,每次指南的实践和推广,都会引起新的研究热点和理论争议.随着循证医学与转化医学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CPR的研究近年来也 ...查看


  • 触电后及时CPR心肺复苏多可救活
  • 触电后及时CPR心肺复苏多可救活 近来连续几起苹果手机触电导致死亡事故,使人们开始关注数码类充电安全,从中发现我国几乎所有国民不懂心肺复苏急救术.事发之后,要么傻傻的以为没了心跳没救了,要么报了警就傻等,白白耽误了"黄金4分钟&q ...查看


  • 心肺复苏术(CPR)急救方法概述
  • CPR(心肺复苏术英文缩写) Cardiac(心)Pulmonary(肺)Resuscitation恢复 急救的定义: 急救是当人遭到事故伤害或突发疾病时,在现场或尚未送达医院之前.以及送医途中,给予伤患立即之紧急救护. 二.急救的目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