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古诗教学初探

2014年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申报评审表

小学中段古诗教学初探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渴口中心小学 杜凤

【内容提要】

小学中阶段的孩子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而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中段虽正处在具体形象的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但具体形象思维仍占很大比重。本文通过走进作者、以读悟诗、创境解诗、拓展运用诗词等方面,让学生选择科学的方法,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

中段古诗 走进作者 以读悟诗 创境解诗 拓展运用

【正 文】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凝炼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文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搞好古诗文教学,既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语言发展,又有助于陶冶性情,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增强生活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同时,新的《课程标准》也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地位,对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材料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 小学中段是指六年制的三、四年级,是小学生心智成长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而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中段虽正处在具体形象的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阶段,但具体形象思维仍占很大比重。使得目前古诗教学存在几个误区:

现象一:“囫囵吞枣”的翻译。面对一首古诗,大部分学生在会读会背的基础上,顺便把古诗的意思也背了下来。只了解了古诗的表面意思,对古诗所表达的感情,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学生都不清楚。 现象二:做题代替感悟。小学每册课文都安排了四首古诗,每次考试或多或少都能考到其中一首或者两首。为了应付考试,多数老师会出各种类型的题目

给学生做,以此达到高分的目的,却忽视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

现象三:反复地背诵与默写。每一次上完古诗,首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背诵与默写,不能背错一个字,也不能写错一个字。一而再,再而三,学生死记硬背,对于古诗所体现出来的美也无从体念了。

因而,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设计好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古诗词,更快地接受古诗词带给我们的文化启迪。而教学模式的设定,应以小学中段孩子心理发展为出发点,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看、听、唱、说、学等方式,从孩子的兴趣着手,为孩子量身定做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中段古诗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含课文) ,中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 并在附录中列出了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呈现出层次性。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学习古诗词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从这些推荐篇目中可以看出,学习诗歌文学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段古诗有:

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中段古诗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古诗词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还要了解诗词的语言、相应的表现手法以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成语等。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课上采用学生汇报信息和教师补充介绍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对作者的身世、写作风格及时代背景等有总体的了解,为理解古诗词内容作好铺垫。

二、古诗词教学要以读为本。

学一首古诗,首要的条件就是读通诗句,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出诗节奏、韵律美,可以由老师范读或听录音。第三要读出诗韵。在应用教学方法时,我们要注重发展中段学生的创造力。在诵读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正如有句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改写《西游记》,就会出现一千个吴承恩。是的,“中段的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会有专属于他的情感体验,我们要注重诵读与中段学生审美情趣的统一。古代,我们可以听到私塾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现代,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插入图片、视频、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诵。正如“读李白的诗,我们可以体会什么是热烈奔放之美;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可以体会什么是平淡醇厚之美;读杜甫的诗,我们可以体会什么是沉郁顿挫之美;读韦应物的诗,我们可以体会作者恬淡忧伤的情怀。”

三、古诗词教学要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1. 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2. 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

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香炉”就一语双关,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炉,表示山极高。“紫烟”看起来简单,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分析。我主要用以下几种赏析诗的语言:

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 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换词对比,体会意境。在理解《望庐山瀑布》这一首古诗的题目时,我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望”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看”、“瞧”、“盯”、“瞅”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

会到用上“望”字写出了诗人的观察角度,并与第三句诗“遥看”相呼应 根据诗句想象意境。在教学“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时,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瀑布飞泻而下是怎样一幅画面,再引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从而更好的理解诗句的意境。

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之所在。

3. 以图配诗,感受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的领悟诗词的意境。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在教《山行》这首诗时,可先指导学生朗读、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两句,然后让学生去描绘秋天的高山,弯曲的石阶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顶的竹篱茅舍的形象,接着再指导朗读三、四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学生再在画上画出一片红色的枫林,指导学生去创设诗的情景,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的古代山水画,之后,在学生吟诗作画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以画讲诗:秋天是萧杀的季节,面对叶枯花谢的残景,历代诗人多是吟诵着悲凉的诗句,但杜牧描绘的秋山霜林和“停车”观赏的情景无不充满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诗歌写得既清新又富有生气。通过以画讲诗,让学生透过诗中展现的图景,去捉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涛,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4. 想象漫游,深入情境。

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5. 在表演中再现诗词情境。

很多古诗词的内容富有生活情趣,蕴含着哲理美。若引导学生尝试品味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再把它表演出来,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张扬学生的个性,又能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再现诗中的情境,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较快的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本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四、拓展诗词阅读。

阅读教学既要凭借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通过拓展诗词阅读,使原有阅读内容有所发展,使原有信息量更加丰富,学生就会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更多的古诗词阅读实践中学会鉴赏。在学完一首古诗词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卢纶的《塞下曲》,又把他的其余五首《塞下曲》给学生加以拓展,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作者所描绘的军营生活。

五、运用诗词写作。

语言积累是为了运用,即最终形成读写技能。不会运用的积累再多,也只能算个“两脚书柜”;在运用中形成的积累更具深沉厚重。教师在学生学完古诗

词后,可结合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将古诗词进行扩写、改写、创作或文包诗的形式等。在扩写、改写、仿写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优秀诗词的情趣和意境,并有所创新,加深对优秀诗词的品味,最终使诗词的语言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总之,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熏陶,这种教育应从小抓起,从我们入学的那一刻抓起。因而,作为中华传统的古典诗词,应该纳入小学语文教育中。在教材之中根据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编排。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2014年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申报评审表

小学中段古诗教学初探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渴口中心小学 杜凤

【内容提要】

小学中阶段的孩子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而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中段虽正处在具体形象的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但具体形象思维仍占很大比重。本文通过走进作者、以读悟诗、创境解诗、拓展运用诗词等方面,让学生选择科学的方法,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

中段古诗 走进作者 以读悟诗 创境解诗 拓展运用

【正 文】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凝炼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文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搞好古诗文教学,既能促进小学生智力和语言发展,又有助于陶冶性情,激发积极向上的意志,增强生活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同时,新的《课程标准》也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地位,对小学生古诗文诵读材料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 小学中段是指六年制的三、四年级,是小学生心智成长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而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中段虽正处在具体形象的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阶段,但具体形象思维仍占很大比重。使得目前古诗教学存在几个误区:

现象一:“囫囵吞枣”的翻译。面对一首古诗,大部分学生在会读会背的基础上,顺便把古诗的意思也背了下来。只了解了古诗的表面意思,对古诗所表达的感情,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学生都不清楚。 现象二:做题代替感悟。小学每册课文都安排了四首古诗,每次考试或多或少都能考到其中一首或者两首。为了应付考试,多数老师会出各种类型的题目

给学生做,以此达到高分的目的,却忽视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

现象三:反复地背诵与默写。每一次上完古诗,首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背诵与默写,不能背错一个字,也不能写错一个字。一而再,再而三,学生死记硬背,对于古诗所体现出来的美也无从体念了。

因而,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不能生搬硬套,设计好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古诗词,更快地接受古诗词带给我们的文化启迪。而教学模式的设定,应以小学中段孩子心理发展为出发点,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看、听、唱、说、学等方式,从孩子的兴趣着手,为孩子量身定做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中段古诗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含课文) ,中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 并在附录中列出了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呈现出层次性。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学习古诗词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从这些推荐篇目中可以看出,学习诗歌文学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苏教版小学语文中段古诗有:

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中段古诗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古诗词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还要了解诗词的语言、相应的表现手法以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成语等。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课上采用学生汇报信息和教师补充介绍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对作者的身世、写作风格及时代背景等有总体的了解,为理解古诗词内容作好铺垫。

二、古诗词教学要以读为本。

学一首古诗,首要的条件就是读通诗句,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出诗节奏、韵律美,可以由老师范读或听录音。第三要读出诗韵。在应用教学方法时,我们要注重发展中段学生的创造力。在诵读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正如有句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改写《西游记》,就会出现一千个吴承恩。是的,“中段的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会有专属于他的情感体验,我们要注重诵读与中段学生审美情趣的统一。古代,我们可以听到私塾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现代,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插入图片、视频、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诵。正如“读李白的诗,我们可以体会什么是热烈奔放之美;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可以体会什么是平淡醇厚之美;读杜甫的诗,我们可以体会什么是沉郁顿挫之美;读韦应物的诗,我们可以体会作者恬淡忧伤的情怀。”

三、古诗词教学要欣赏意境,创设情境。

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所以,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欣赏意境不能搞得抽象,要照顾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

1. 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进入意境。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2. 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

要注意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香炉”就一语双关,既指山峰,又暗喻天上的香炉,表示山极高。“紫烟”看起来简单,但探究其因果,又值得引导学生细细分析。我主要用以下几种赏析诗的语言:

咀嚼字词,理解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 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换词对比,体会意境。在理解《望庐山瀑布》这一首古诗的题目时,我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望”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看”、“瞧”、“盯”、“瞅”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

会到用上“望”字写出了诗人的观察角度,并与第三句诗“遥看”相呼应 根据诗句想象意境。在教学“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句时,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瀑布飞泻而下是怎样一幅画面,再引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从而更好的理解诗句的意境。

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反复推敲字词,既培养了小学生诸多语文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之所在。

3. 以图配诗,感受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的领悟诗词的意境。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在教《山行》这首诗时,可先指导学生朗读、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两句,然后让学生去描绘秋天的高山,弯曲的石阶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顶的竹篱茅舍的形象,接着再指导朗读三、四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学生再在画上画出一片红色的枫林,指导学生去创设诗的情景,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的古代山水画,之后,在学生吟诗作画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以画讲诗:秋天是萧杀的季节,面对叶枯花谢的残景,历代诗人多是吟诵着悲凉的诗句,但杜牧描绘的秋山霜林和“停车”观赏的情景无不充满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诗歌写得既清新又富有生气。通过以画讲诗,让学生透过诗中展现的图景,去捉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涛,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4. 想象漫游,深入情境。

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5. 在表演中再现诗词情境。

很多古诗词的内容富有生活情趣,蕴含着哲理美。若引导学生尝试品味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再把它表演出来,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张扬学生的个性,又能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再现诗中的情境,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能较快的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本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样做,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四、拓展诗词阅读。

阅读教学既要凭借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通过拓展诗词阅读,使原有阅读内容有所发展,使原有信息量更加丰富,学生就会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更多的古诗词阅读实践中学会鉴赏。在学完一首古诗词后,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完卢纶的《塞下曲》,又把他的其余五首《塞下曲》给学生加以拓展,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作者所描绘的军营生活。

五、运用诗词写作。

语言积累是为了运用,即最终形成读写技能。不会运用的积累再多,也只能算个“两脚书柜”;在运用中形成的积累更具深沉厚重。教师在学生学完古诗

词后,可结合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将古诗词进行扩写、改写、创作或文包诗的形式等。在扩写、改写、仿写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优秀诗词的情趣和意境,并有所创新,加深对优秀诗词的品味,最终使诗词的语言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总之,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该学习,传承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这种熏陶,这种教育应从小抓起,从我们入学的那一刻抓起。因而,作为中华传统的古典诗词,应该纳入小学语文教育中。在教材之中根据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编排。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或诵读,或感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相关文章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 ...查看


  • 小学生如何学好文言文初探
  • 小学生如何学好文言文初探 关家九年制学校 周元臣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言短文是古人的呕心沥血之作,是经过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古代文化经典.精华,也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不但韵律美,而且言语简洁美,很多经典的语句均是 ...查看


  • 2013毕业论文(语文教育学)参考题
  • 语文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题 说明:以下题目有些只是选题范围,写作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教育教学现状确定具体论题,切忌大而空. 一. 毕业论文 1.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认识 2.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3.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素研究 ...查看


  •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开题报告
  •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开题报告 平邑县仲里中学课题组 我校申报的课题<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获得了临沂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这里,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查看


  • 古诗教学方法
  • 古诗教学方法初探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丰富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 其教学方法显示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心理学化的色彩越来越浓.小学古诗教学尤为突出, 笔者作如下阐述. 1.形态为手段 古诗言简意赅, 富有形象感 ...查看


  • 中学诗歌教学研究综述
  • 中学诗歌教学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中学诗歌教学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诗歌教学的概念有了明确界定,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以教师为主导的诗歌教学也逐渐开始关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诸多教学方法各具特色.但总体看来,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具体教学中存 ...查看


  •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初探
  •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练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现如今的语文练习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就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问题建议 一.教材的变化 人教版初中 ...查看


  •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1
  •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牡丹江市光华小学 谢娜 小学语文教材的体裁是多样的.各种体裁的文章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语文教学既要以一般的教学规律为指导,又要根据不同的体裁和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把一般和个别结合起来,把共性和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