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组织实施办法

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落实“高效课堂深化工程”,优化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据《陈仓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结合我区中小学高效课堂教改实际与课改要求,特制订《宝鸡市陈仓区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学校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工作在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和区教研室指导下,由各中小学校长负责,学校教导处(教研处)组织实施。

第三条 学校要健全教改实验机构,完善实验管理制度,明确实验教师职责,加强常规管理,确保课改实验深入开展。

第四条 学校要按学期制定教改项目工作计划,及时检查落实,定期总结改进。实验计划、总结均要书面上报区教研室备案;各校教研组(学科组)、实验教师要按学校教改项目工作计划制订学科计划并抓好落实。

第二章 制度建设

第五条 学校要建立《实验教师选拔制度》、《实验年级、科目、班级设定方案》、《实验教学设施保障制度》、《优秀实验教师评选办法》、《实验教师培训制度》等保障制度,以保证“高效课堂”教改项目顺利进行。

第六条 学校要建立实验教师《观课议课制度》、《高效课堂评价管理制度》、《高效课堂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导学案制作与使用要求》、《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实验教师考评办法》、《实验教师反思交流制度》、《实验教师校本培训制度》等教师管理制度,以规范指导教改实验顺利实施。

第七条 学校要建立《学生学习一日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公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办法》、《学生高效课堂规则》、《小组长、学科长、学习助

理职责》、《作业管理制度》、《学生展示要求》、《优秀学习小组评选办法》、《高效课堂学生评价办法》等学生管理制度,以促使教改实验的良性推进。

第三章 学习小组

第八条 实验班级要创建富有感召力和激励性的班级口号作为学生与老师上课开始的问候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口号要以标语形式张贴于教室前黑板上方。

第九条 实验班每班每科可以设置学术助理一名,协助上课教师做好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与学情收集等工作。

第十条 要通过实施全景式评价编排学习小组,学习小组要尽量做到文理科互补及男女生人数均衡,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每个学习小组设置6名左右学生,其中包括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学科长每科1名;记录员、汇报员可轮流担任。

第十一条 每个学习小组要创建组训、组名、组牌,其设计风格应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自主完成;每个学习小组还要求有组表、组花和小组展示汇报的小黑板。

第十二条 要加强对小组长、学科长、记录员的培训,使其明确职责,完成好相关任务;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要采用激发愿景、角色机制、评价机制、问题生成、问题训练等策略培养学习小组不断成长。要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工作,对小组长、学术助理、学科长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能培训。①明确小组长、学术助理、学科长的职责和作用;②定期分类别召开会议,分阶段了解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③给他们加“自助餐”。 “自助餐”应注意的问题:老师应从学习量上由小到大,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要有检查评价。要让他们把每项学习任务先学会

弄懂,然后再教会其他同学,并带头回答、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应首先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④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他们,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增强荣耀感,不断激发他们对小组尽心尽力工作的热情。⑤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学习、引领示范、检查督促的作用,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第四章 课前准备

第十三条 教师课前准备要①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容,领会教材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根据实际需要整合教材。②了解学生现状,准确把握学情。③认真编制导学案。

第十四条 高效课堂的导学案是教师所用“导案”和学生所用“学案”的“教学合一”的文本。是教学的“路线图”与“方向标”,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导学案的编制工作。

第十五条 导学案编制原则①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学的主体,更是学习的主体。 ②问题性原则:以问题为线索,注重情境创设,将知识转变为探究性问题。③导学性原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猜想、操作、归纳、总结、应用,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④层次性原则:将学习内容设计成由易到难有梯度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识规律的学习方案。⑤创新性原则:注重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十六条 导学案编制办法①导学案的设计与研发应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以科任教师为主,由备课组长负责,实行集体备课,提前一周设计;学科备课组内要合理分工,加强交流与协作,落实“五定”要求(定时间、定内容、定标准、定人员、定目标)。②主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中考说明、校情学情,完成导学案初备,形成初案;同备课组教师对主备教师的导学案进

行复备研讨,形成共案;教师根据自己任课班级情况再备,形成个案。③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可一课一案,也可多课一案(一般要求主要学科每节课一导学案,常识课可以是一至两课时一导学案)。

导学案完全可以代替教师教案,教师不再另行备课。

第十七条 导学案使用要求①上课前1-2天统一印制,提前下发,也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当堂发放。②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督促学生在课本上做出勾画和批注,在导学案上标记出疑难问题,整理出生成问题。③课前教师及时批阅或督促学科长批阅,收集整理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上课展示和点拨的重点。

第十八条 学生课前准备①学生根据教师指出的预习方法和提出的要求,预习课本内容,整体把握,宏观理解。②查阅相关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理清思路,构建知识框架。③独立完成导学案中教师要求完成的内容,归纳整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课本或导学案上进行标注。④各学科长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组内评价后,把发现的问题整理后交给学术助理汇总,学术助理及时向科任教师汇报。

教师课前准备是导学、导练的前提,学生课前准备是讨论、交流、展示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必须互相依存,才能互相促进,达到高效教学。

第五章 课中实施

第十九条 课堂教学基本流程是:

1. 自学质疑:学生借助导学案(以独学为主),通过学习课本,查阅资料,尝试解决本节课的基本问题。把未解决的问题找出来,把新发现的问题记下来。

2. 合作探究: “对子”之间先进行交流探讨,相互解决疑难,仍未解决的问题,再在小组内集中讨论,通过对学和群学解决导学案中的重点问题和自

学环节中未解决的问题。

3. 展示提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展示学习成果,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

4. 当堂检测:以基础知识、重点内容为主,应用灵活多样的测评方式,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评,反馈学情。

第二十条 教师主导、全面调控,精心实施课堂教学。

1.检查预习,生成问题:①检查学生对课本内容预习情况②检查学生对导学案完成情况,并予以评价;③汇总预习中存在和生成的问题。

2.创设情境,呈现目标:①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本节课学习目标及任务);②学法指导,让学生明确用什么方法,怎样学,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③依据导学案,开展教学活动。

3.巡回指导,智慧点拨:①学生依照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独学情况;②指导学生对学交流,群学讨论,教师梳理问题,适时点拨引导;③教师对展示做出安排及要求,学生进行展示,质疑;④教师收集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及展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点拨讲解。

4.展示评价,归纳提升:①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对需要展示的问题进行展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展示分为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通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让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② 指导学生选择多样有效的展示方式(可口头展示,也可书面展示,还可利用多媒体或展台作为辅助手段进行展示),全面调控展示的针对性和典型性;③在展示过程中根据需要合理穿插讲评,引导学生边展示、边思考、边归纳、边提升。

5.测评反馈 :①教师要将测评反馈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②在测评中进行反馈,在反馈中进行测评,准确把握学情;③教师组织测评反馈的形式要多样化;④对当堂测评要归纳结果,课后测评要提出明确要求;⑤对测评反馈效果良好的学生或小组进行激励。

6.总结提升: ①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对学、群学、交流讨论、讲评质疑、个人(小组)展示等环节中的不足归纳总结,提出改进办法或措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②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不足之处,与学生共同交流总结,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效率;③小结当堂内容,总结规律,提高能力。

第二十一条 学生主体、全员参与,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1.调整状态,精神饱满,集中精力,进入课堂学习。

2.预习情况反馈。相互交流预习内容,补充完善。

3.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①独学。依据导学案,查阅相关材料,独立完成独学任务,不能完成的做好标记。②对学。把自己的观点或疑惑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③群学。对学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或生成的问题组内或组间进行交流讨论。④交流讨论要求:交流讨论教师当堂要求完成的某个题目,其它讨论问题暂后讨论;讨论要在学科长组织下有秩序进行,讨论要真实、有效,切忌假讨论,做样子;讨论要做好标记或记录,讨论结果要简洁精炼;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与教师沟通。

4.成果展示 ①个人对独学所得与大家交流分享;②个人或多人代表小组或全组成员展示本组交流讨论成果;③组长或学科长要安排好本组的展示活动;④展示要求:展示者面向全体,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规范;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对展讲内容要熟知,鼓励拓展性展示;展示时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切忌

照念答案;展示方式要多样,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科特点,说、学、演、唱、书写等灵活运用,增强展示的感染力,做到书写工整、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并合理运用双色笔;听展者注意听讲,认真思考,分析对比,发现问题,准备质疑,并对师生的补充点拨做好记载。

5.评价质疑 ①评价要求: 评价时要大胆大方,举止从容,语言清晰,语气中肯,态度温和;评价要有针对性,点出展示问题的优缺点,还要有自己的方法、思路、见解;评价要有独到性或拓展性,不做重复或无意义的评价;评价结束后要征求展示者、其他同学或教师的建议或意见;其他学生要认真思考,仔细甄别,及时归纳总结。②质疑要求:展示评价结束后要大胆质疑和补充,针对问题呈现自己的观点,可以展开必要的争论;对于质疑问题回答不满意时,可以连续质疑;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及时改进或纠正自己不完满的答案。

6.测评反馈 ①完成课堂各种形式的测评;②对经过测评仍然存在的问题梳理归纳,查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③总结本节内容,巩固基础,加深理解,掌握方法,提高效率。

第六章 课后反思

第二十二条 教师反思整理①反思导学案编制,二次备课;②反思课堂教学程序,改进完善;③写好教学反思,整理归纳资料;④对导学案进行详细批阅,并对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予以记录,对个别学生的突出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要求学生纠错并进行第二次批阅。

第二十三条 学生反思整理①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弥补不足,总结得失;②反思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③整理完善导学案相关内容及疑难问题,上交教师检查;④完成课后作业,预习新课内容。

第七章 作业设置与批改

第二十四条 高效课堂的课后作业应体现多元化,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情而定。通过当堂检测,如果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课后可不留其它书面作业;反之,根据学情,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可选择性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也可将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相结合。作业布置要因学生而异,体现分层特点。作业批改要形式多样,有时教师当堂批阅导学案中的当堂检测,也可以学生相互批阅;课后的书面作业,必须由教师本人批阅。 第八章 学生辅导

第二十五条 各科辅导要有计划,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十六条 要强化课前预习辅导,帮助学生完成问题导读,引导学生采用查着工具书读,划着重点读,写着感受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带着问题读等方法,帮助学生生成并收集新问题。

第二十七条 要关注潜能生辅导。要分析潜能生成因,建档观察,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要鼓励潜能生树立信心,培养学习热情;要对潜能生分层下达学习任务,定期检查,建立学习伙伴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及时创设展示平台,增强胆识,鼓励展示个性。

第九章 校本研修

第二十八条 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要结合校本研修实施课题带动战略,围绕实验确立的阶段性研究专题,切实解决实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要确保开展校本研修的经费。

第二十九条 要创新教研形式,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和学术活动,要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更新观念;要通过课堂观摩、说

课评课、主题沙龙、课题研究、课例研究、同课异构、观点展示、热点评说、读书交流、课改论坛、342校本研修模式等方式努力提高高效课堂研究实效。

第三十条 要按照“问题即课题”的思路,做到人人有课题,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教师每学期要有1篇有价值的高效课堂方面的专题研究报告或论文;学校每学期组织高效课堂教研专题活动不少于4次,学科组(备课组)每周活动一次。并切实落实好高效课堂联片研修制度,采取星级校孵化带动等办法,促进高效课堂研修不断深入。

第三十一条 校本研修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三有”(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并做好研究过程的资料收集。

第十章 资料整理

第三十二条 要建立健全高效课堂实验专档。专档应分设组织管理、校园文化、课堂教学改革、德育工作改革、校本研修五个方面;要按分卷所列内容编列清晰的目录,按目录精选材料排序装订;实验的过程性资料、围绕实验进行的活动资料、图片、音像等,应及时收集整理,规范入档;实验专档建立要有专人负责。

第三十三条 高效课堂资料管理包括:①制度管理:每学期分两次收集整理高效课堂的相关制度、活动安排、记录、总结等;②教师行动手册:严格按照手册的内容要求填写,并定期进行检查通报;③导学案管理:包括教师用导学案和学生用导学案。主要检查教师用导学案的使用、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有无写实性文本,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并在期末按备课组收集导学案电子稿和文本稿,进行归档整理;学生用导学案主要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及教师的批阅情况,期末教导处按学科只留20%的优秀导学案做存档用,其余由各科任教师只留存一年;④校本研修:主要包括专题培训、观课议课、教学评赛、反思

研讨、课题研究、高效课堂成果等活动的资料。

第十一章 教学评价

第三十四条 对教师的评价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课堂教学。通过公开课、教学评赛等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评选高效课堂课改教学标兵或优秀实验教师;②校本研修。结合教师平时对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参与度进行记载,参照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制度,期末进行认定考核。③问卷调查及座谈。每学期中期,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详细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实施、班级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收集汇总,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通报。④教学质量。结合期中期末考试和小学毕业质量检测、中考、高考,制定教学质量考核方案,并依据方案对教师进行质量考核与奖励。

第三十五条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按照《学生素质评价报告手册》中的相关要求,给每位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即时填写,期末汇总,将汇总结果填写在《学生素质评价报告手册》中。②评选高效课堂优胜合作学习小组。每节课,由上课教师根据各个学习小组在本节课堂上的表现,评选优胜学习小组,并给优胜学习组画星;每周得星最多的两个学习小组评为本班优胜学习小组。学校可通过颁发优胜学习小组流动红旗等方式予以鼓励。每学期评选表彰上学期各班优胜学习小组组员。③也可定期评选高效课堂优秀学术助理、学科长、小组长等。④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进步程度,可定期评选课堂之星。对课堂参与积极、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由任课教师当堂或由学校定期评选,可以星级奖励、证书奖励或设立光荣榜、明星墙等。

第十二章 课外延伸

第三十六条 学生的三自管理引领培养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培养文明习惯。从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入手,结合校情,可制定《学生文明习惯准则》,

将学生的文明习惯遵守情况纳入值周考核,每学期评选表彰一批文明之星;②创新自主班会模式。每两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师作导演,学生当演员,从班会的主题、设计、主持到召开,由学生自己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活动的载体,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③在其他德育活动领域要善于创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比如让学生自行组织课间阳光舞台展示、红领巾监督岗或青年志愿者监督岗、校园广播站、社区服务小队等活动。

第三十七条 优化班级双轨制管理模式。强化行政体系,加强对班干部的培训培养,使班干部真正当好班主任的助手;优化学术体系,对学术助理学科长实行动态管理,让他们始终发挥好领跑者的作用。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是对《陈仓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的细化,在高效课堂层面上适合于全区中小学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验校。本办法未涉及的教学组织实施方面的事宜均以《陈仓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为准。课改工作是一个不断推进与深化的动态实践过程,本《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请各校及时提出意见与建议,区教研室将适时予以修订,使其日臻完善。

11

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落实“高效课堂深化工程”,优化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据《陈仓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结合我区中小学高效课堂教改实际与课改要求,特制订《宝鸡市陈仓区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学校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工作在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和区教研室指导下,由各中小学校长负责,学校教导处(教研处)组织实施。

第三条 学校要健全教改实验机构,完善实验管理制度,明确实验教师职责,加强常规管理,确保课改实验深入开展。

第四条 学校要按学期制定教改项目工作计划,及时检查落实,定期总结改进。实验计划、总结均要书面上报区教研室备案;各校教研组(学科组)、实验教师要按学校教改项目工作计划制订学科计划并抓好落实。

第二章 制度建设

第五条 学校要建立《实验教师选拔制度》、《实验年级、科目、班级设定方案》、《实验教学设施保障制度》、《优秀实验教师评选办法》、《实验教师培训制度》等保障制度,以保证“高效课堂”教改项目顺利进行。

第六条 学校要建立实验教师《观课议课制度》、《高效课堂评价管理制度》、《高效课堂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导学案制作与使用要求》、《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实验教师考评办法》、《实验教师反思交流制度》、《实验教师校本培训制度》等教师管理制度,以规范指导教改实验顺利实施。

第七条 学校要建立《学生学习一日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公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办法》、《学生高效课堂规则》、《小组长、学科长、学习助

理职责》、《作业管理制度》、《学生展示要求》、《优秀学习小组评选办法》、《高效课堂学生评价办法》等学生管理制度,以促使教改实验的良性推进。

第三章 学习小组

第八条 实验班级要创建富有感召力和激励性的班级口号作为学生与老师上课开始的问候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口号要以标语形式张贴于教室前黑板上方。

第九条 实验班每班每科可以设置学术助理一名,协助上课教师做好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与学情收集等工作。

第十条 要通过实施全景式评价编排学习小组,学习小组要尽量做到文理科互补及男女生人数均衡,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每个学习小组设置6名左右学生,其中包括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学科长每科1名;记录员、汇报员可轮流担任。

第十一条 每个学习小组要创建组训、组名、组牌,其设计风格应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自主完成;每个学习小组还要求有组表、组花和小组展示汇报的小黑板。

第十二条 要加强对小组长、学科长、记录员的培训,使其明确职责,完成好相关任务;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要采用激发愿景、角色机制、评价机制、问题生成、问题训练等策略培养学习小组不断成长。要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工作,对小组长、学术助理、学科长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职能培训。①明确小组长、学术助理、学科长的职责和作用;②定期分类别召开会议,分阶段了解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③给他们加“自助餐”。 “自助餐”应注意的问题:老师应从学习量上由小到大,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要有检查评价。要让他们把每项学习任务先学会

弄懂,然后再教会其他同学,并带头回答、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应首先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④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他们,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增强荣耀感,不断激发他们对小组尽心尽力工作的热情。⑤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学习、引领示范、检查督促的作用,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第四章 课前准备

第十三条 教师课前准备要①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容,领会教材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根据实际需要整合教材。②了解学生现状,准确把握学情。③认真编制导学案。

第十四条 高效课堂的导学案是教师所用“导案”和学生所用“学案”的“教学合一”的文本。是教学的“路线图”与“方向标”,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必须高度重视导学案的编制工作。

第十五条 导学案编制原则①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学的主体,更是学习的主体。 ②问题性原则:以问题为线索,注重情境创设,将知识转变为探究性问题。③导学性原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猜想、操作、归纳、总结、应用,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④层次性原则:将学习内容设计成由易到难有梯度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识规律的学习方案。⑤创新性原则:注重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十六条 导学案编制办法①导学案的设计与研发应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以科任教师为主,由备课组长负责,实行集体备课,提前一周设计;学科备课组内要合理分工,加强交流与协作,落实“五定”要求(定时间、定内容、定标准、定人员、定目标)。②主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中考说明、校情学情,完成导学案初备,形成初案;同备课组教师对主备教师的导学案进

行复备研讨,形成共案;教师根据自己任课班级情况再备,形成个案。③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可一课一案,也可多课一案(一般要求主要学科每节课一导学案,常识课可以是一至两课时一导学案)。

导学案完全可以代替教师教案,教师不再另行备课。

第十七条 导学案使用要求①上课前1-2天统一印制,提前下发,也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当堂发放。②教师要指导学生预习,督促学生在课本上做出勾画和批注,在导学案上标记出疑难问题,整理出生成问题。③课前教师及时批阅或督促学科长批阅,收集整理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上课展示和点拨的重点。

第十八条 学生课前准备①学生根据教师指出的预习方法和提出的要求,预习课本内容,整体把握,宏观理解。②查阅相关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理清思路,构建知识框架。③独立完成导学案中教师要求完成的内容,归纳整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课本或导学案上进行标注。④各学科长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组内评价后,把发现的问题整理后交给学术助理汇总,学术助理及时向科任教师汇报。

教师课前准备是导学、导练的前提,学生课前准备是讨论、交流、展示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必须互相依存,才能互相促进,达到高效教学。

第五章 课中实施

第十九条 课堂教学基本流程是:

1. 自学质疑:学生借助导学案(以独学为主),通过学习课本,查阅资料,尝试解决本节课的基本问题。把未解决的问题找出来,把新发现的问题记下来。

2. 合作探究: “对子”之间先进行交流探讨,相互解决疑难,仍未解决的问题,再在小组内集中讨论,通过对学和群学解决导学案中的重点问题和自

学环节中未解决的问题。

3. 展示提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展示学习成果,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

4. 当堂检测:以基础知识、重点内容为主,应用灵活多样的测评方式,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评,反馈学情。

第二十条 教师主导、全面调控,精心实施课堂教学。

1.检查预习,生成问题:①检查学生对课本内容预习情况②检查学生对导学案完成情况,并予以评价;③汇总预习中存在和生成的问题。

2.创设情境,呈现目标:①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本节课学习目标及任务);②学法指导,让学生明确用什么方法,怎样学,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③依据导学案,开展教学活动。

3.巡回指导,智慧点拨:①学生依照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独学情况;②指导学生对学交流,群学讨论,教师梳理问题,适时点拨引导;③教师对展示做出安排及要求,学生进行展示,质疑;④教师收集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及展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点拨讲解。

4.展示评价,归纳提升:①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对需要展示的问题进行展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展示分为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通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让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② 指导学生选择多样有效的展示方式(可口头展示,也可书面展示,还可利用多媒体或展台作为辅助手段进行展示),全面调控展示的针对性和典型性;③在展示过程中根据需要合理穿插讲评,引导学生边展示、边思考、边归纳、边提升。

5.测评反馈 :①教师要将测评反馈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②在测评中进行反馈,在反馈中进行测评,准确把握学情;③教师组织测评反馈的形式要多样化;④对当堂测评要归纳结果,课后测评要提出明确要求;⑤对测评反馈效果良好的学生或小组进行激励。

6.总结提升: ①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对学、群学、交流讨论、讲评质疑、个人(小组)展示等环节中的不足归纳总结,提出改进办法或措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②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不足之处,与学生共同交流总结,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效率;③小结当堂内容,总结规律,提高能力。

第二十一条 学生主体、全员参与,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1.调整状态,精神饱满,集中精力,进入课堂学习。

2.预习情况反馈。相互交流预习内容,补充完善。

3.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①独学。依据导学案,查阅相关材料,独立完成独学任务,不能完成的做好标记。②对学。把自己的观点或疑惑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③群学。对学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或生成的问题组内或组间进行交流讨论。④交流讨论要求:交流讨论教师当堂要求完成的某个题目,其它讨论问题暂后讨论;讨论要在学科长组织下有秩序进行,讨论要真实、有效,切忌假讨论,做样子;讨论要做好标记或记录,讨论结果要简洁精炼;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与教师沟通。

4.成果展示 ①个人对独学所得与大家交流分享;②个人或多人代表小组或全组成员展示本组交流讨论成果;③组长或学科长要安排好本组的展示活动;④展示要求:展示者面向全体,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规范;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对展讲内容要熟知,鼓励拓展性展示;展示时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切忌

照念答案;展示方式要多样,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科特点,说、学、演、唱、书写等灵活运用,增强展示的感染力,做到书写工整、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并合理运用双色笔;听展者注意听讲,认真思考,分析对比,发现问题,准备质疑,并对师生的补充点拨做好记载。

5.评价质疑 ①评价要求: 评价时要大胆大方,举止从容,语言清晰,语气中肯,态度温和;评价要有针对性,点出展示问题的优缺点,还要有自己的方法、思路、见解;评价要有独到性或拓展性,不做重复或无意义的评价;评价结束后要征求展示者、其他同学或教师的建议或意见;其他学生要认真思考,仔细甄别,及时归纳总结。②质疑要求:展示评价结束后要大胆质疑和补充,针对问题呈现自己的观点,可以展开必要的争论;对于质疑问题回答不满意时,可以连续质疑;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及时改进或纠正自己不完满的答案。

6.测评反馈 ①完成课堂各种形式的测评;②对经过测评仍然存在的问题梳理归纳,查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③总结本节内容,巩固基础,加深理解,掌握方法,提高效率。

第六章 课后反思

第二十二条 教师反思整理①反思导学案编制,二次备课;②反思课堂教学程序,改进完善;③写好教学反思,整理归纳资料;④对导学案进行详细批阅,并对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予以记录,对个别学生的突出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要求学生纠错并进行第二次批阅。

第二十三条 学生反思整理①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弥补不足,总结得失;②反思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③整理完善导学案相关内容及疑难问题,上交教师检查;④完成课后作业,预习新课内容。

第七章 作业设置与批改

第二十四条 高效课堂的课后作业应体现多元化,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情而定。通过当堂检测,如果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课后可不留其它书面作业;反之,根据学情,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可选择性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也可将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相结合。作业布置要因学生而异,体现分层特点。作业批改要形式多样,有时教师当堂批阅导学案中的当堂检测,也可以学生相互批阅;课后的书面作业,必须由教师本人批阅。 第八章 学生辅导

第二十五条 各科辅导要有计划,突出重点,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十六条 要强化课前预习辅导,帮助学生完成问题导读,引导学生采用查着工具书读,划着重点读,写着感受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带着问题读等方法,帮助学生生成并收集新问题。

第二十七条 要关注潜能生辅导。要分析潜能生成因,建档观察,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要鼓励潜能生树立信心,培养学习热情;要对潜能生分层下达学习任务,定期检查,建立学习伙伴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及时创设展示平台,增强胆识,鼓励展示个性。

第九章 校本研修

第二十八条 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要结合校本研修实施课题带动战略,围绕实验确立的阶段性研究专题,切实解决实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要确保开展校本研修的经费。

第二十九条 要创新教研形式,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和学术活动,要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更新观念;要通过课堂观摩、说

课评课、主题沙龙、课题研究、课例研究、同课异构、观点展示、热点评说、读书交流、课改论坛、342校本研修模式等方式努力提高高效课堂研究实效。

第三十条 要按照“问题即课题”的思路,做到人人有课题,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教师每学期要有1篇有价值的高效课堂方面的专题研究报告或论文;学校每学期组织高效课堂教研专题活动不少于4次,学科组(备课组)每周活动一次。并切实落实好高效课堂联片研修制度,采取星级校孵化带动等办法,促进高效课堂研修不断深入。

第三十一条 校本研修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三有”(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并做好研究过程的资料收集。

第十章 资料整理

第三十二条 要建立健全高效课堂实验专档。专档应分设组织管理、校园文化、课堂教学改革、德育工作改革、校本研修五个方面;要按分卷所列内容编列清晰的目录,按目录精选材料排序装订;实验的过程性资料、围绕实验进行的活动资料、图片、音像等,应及时收集整理,规范入档;实验专档建立要有专人负责。

第三十三条 高效课堂资料管理包括:①制度管理:每学期分两次收集整理高效课堂的相关制度、活动安排、记录、总结等;②教师行动手册:严格按照手册的内容要求填写,并定期进行检查通报;③导学案管理:包括教师用导学案和学生用导学案。主要检查教师用导学案的使用、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有无写实性文本,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并在期末按备课组收集导学案电子稿和文本稿,进行归档整理;学生用导学案主要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及教师的批阅情况,期末教导处按学科只留20%的优秀导学案做存档用,其余由各科任教师只留存一年;④校本研修:主要包括专题培训、观课议课、教学评赛、反思

研讨、课题研究、高效课堂成果等活动的资料。

第十一章 教学评价

第三十四条 对教师的评价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课堂教学。通过公开课、教学评赛等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评选高效课堂课改教学标兵或优秀实验教师;②校本研修。结合教师平时对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参与度进行记载,参照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制度,期末进行认定考核。③问卷调查及座谈。每学期中期,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详细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实施、班级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收集汇总,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通报。④教学质量。结合期中期末考试和小学毕业质量检测、中考、高考,制定教学质量考核方案,并依据方案对教师进行质量考核与奖励。

第三十五条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按照《学生素质评价报告手册》中的相关要求,给每位学生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即时填写,期末汇总,将汇总结果填写在《学生素质评价报告手册》中。②评选高效课堂优胜合作学习小组。每节课,由上课教师根据各个学习小组在本节课堂上的表现,评选优胜学习小组,并给优胜学习组画星;每周得星最多的两个学习小组评为本班优胜学习小组。学校可通过颁发优胜学习小组流动红旗等方式予以鼓励。每学期评选表彰上学期各班优胜学习小组组员。③也可定期评选高效课堂优秀学术助理、学科长、小组长等。④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进步程度,可定期评选课堂之星。对课堂参与积极、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由任课教师当堂或由学校定期评选,可以星级奖励、证书奖励或设立光荣榜、明星墙等。

第十二章 课外延伸

第三十六条 学生的三自管理引领培养主要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培养文明习惯。从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入手,结合校情,可制定《学生文明习惯准则》,

将学生的文明习惯遵守情况纳入值周考核,每学期评选表彰一批文明之星;②创新自主班会模式。每两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师作导演,学生当演员,从班会的主题、设计、主持到召开,由学生自己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活动的载体,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③在其他德育活动领域要善于创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比如让学生自行组织课间阳光舞台展示、红领巾监督岗或青年志愿者监督岗、校园广播站、社区服务小队等活动。

第三十七条 优化班级双轨制管理模式。强化行政体系,加强对班干部的培训培养,使班干部真正当好班主任的助手;优化学术体系,对学术助理学科长实行动态管理,让他们始终发挥好领跑者的作用。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是对《陈仓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的细化,在高效课堂层面上适合于全区中小学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验校。本办法未涉及的教学组织实施方面的事宜均以《陈仓区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为准。课改工作是一个不断推进与深化的动态实践过程,本《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请各校及时提出意见与建议,区教研室将适时予以修订,使其日臻完善。

11


相关文章

  • 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 方案一: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1.研究的背景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查看


  • 2010_2011教育教学工作汇报
  • 贠张逸夫小学 2010-2011学年教育教学工作汇报 2010-2011年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年,一年来,我校 在区局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下,坚持"尊重教育"的思想观,坚 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教 ...查看


  • 高效课堂评价标准1
  • 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半坡店乡第二初级中学 韩占海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然而,如何界定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目前教育界还缺少科学的.具体的.量化的衡量标准,这就对建设"高效课堂" ...查看


  • 2013-2014打造高效课堂工作计划
  • 东黄坨中学打造高效课堂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大力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实施课堂评价方法改革.规范教学行为的重要 ...查看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查看


  • 关于推进深化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12
  • 关于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指导 意 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县局"提质增效年"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远学山东杜郎口,近学西峰齐家楼"的目标任务,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 ...查看


  • 高效课堂教学管理
  • 全县新任教师培训资料 实施办法 时 主 具 体 内 容 间 题 高效课堂 6 再 1. 加强宣传, 坚定信念:召开动员大会, 月 宣 进行验收倒计时,铭记我校申请的验收时间 传 为金秋十月.每周一,分校区进行全体师生 再 的再宣誓,统一思想 ...查看


  • 2015年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方案(实施稿)
  • 三闸镇中心学校 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办法(实施稿) 根据"甘州区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指导意见(甘区教发[2013]30号)",中心学校于2013年对小学个别年级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进行了集体备课实验,总结了一 ...查看


  • 高效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和如何使用导学案4
  • 高效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和如何使用导学案 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转变教师观念为切入点,以教师的全员积极参与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特就如何使用导学案,构建"345"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