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国际经验

2008年第5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

2008N0.5

文章编号:1000—7695(2008)05—0077一03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国际经验

钟朝宏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为反映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经济、环境、社会的业绩,近十多年来,发达国家的企业自愿地

发布了各种独立于财务报告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本文综合讨论了这种新型报告的内容、现状、发展原因及其前景。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发展原因;前景中图分类号:F275

为了将企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其业绩(Performance)公之于众,与企业内外、尤其是外部的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近十多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定期、自愿、单独地编写并对外公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Sustainable(Corporate

Development

文献标识码:A

国外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现状概览

SDR已引起了多方关注。为了解其进展及促进其发展,

一些组织陆续进行了各有特点的调查。如,由著名咨询公司SustainAbility牵头,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机构合作,自1993年起至今进行了六次调查和五次评分(Sustain-Ability。2002;2004);毕马威会计公司自1993年起,每3年就进行一次国际调查(KPMG,2005);2004年,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对数量逾千的SDR进行了调查,从而有别于前两个以超大型公司为样本的系列调查(ACCA,2004)。根据这些资料,可看到SDR的总体现状。

从数量上看,SDR的发展十分迅速。全世界的SDR在1993年仅70多份,1999年有约1000份,而2005年已超过2000份。这一发展过程可根据编报内容的侧重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89年至2000年止,特点是以环境报告为主。最早出现的SDR是1989年挪威两家企业发布的环境报告。后来,随着人们更加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这方面的专门报告也越来越多,进而出现了将企业三重业绩综合起来的新报告种类。据调查,2003年,环境报告仍占SDR的42%,但涉及三重业绩的各类报告已占30%。自“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in)”于2000年发布了第一版《可持续性报告指南》之后至现在,属于SDR发展的第二阶段,特点是可持续性报告日益流行,渐已成为主流。

从编报者看,欧洲和美洲是发布SDR最积极的地区,分别占总数的58%和20%。但欧洲的增速减缓,而美国则趋于稳定。在亚太地区,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报告数量仍迅速增长(约占20%)。发展中国家只有南非表现突出。据预测,SDR将向发展中国家推进。从企业规模看,报告仍主要集中在大公司。全球财富250强公司中,发布SDR的比例1999年为35%,2002年上升到45%,2005年则为(161家)64%。不同行业中发布SDR的企业比例也有所不同。过去主要集中在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现在几乎遍布所有行业。

从SDR的质量看,虽然不断改进,但仍良莠不齐,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公司表现最佳。SDR质量与其编报者的分布紧密相关,因为普及是提高的基础。在SustainAbility的评分中,各年得分最高的前5名均为欧洲公司,前10名也主要是欧洲公司,其中绝大多数是英国公司。此外,北美和经合组织

Report,以下简称SDR),有时也称Report)o

为非财务报告(Non—FinancialReport)、企业责任报告

Responsibility

l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内容

SDR的内容可以是编制者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之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经济业绩指一个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对其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资源和对当地、国家和全球的经济体系产生的影响。经济业绩包含但不限于财务业绩。环境业绩指一个组织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的自然系统的影响。如,能源、材料和水的使用,温室气体和其他排放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社会业绩指一个组织在其运行中对当地、国家和全球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系统的影响。如,用工多样性,员工健康和安全,人权问题,贿赂和腐败,社区关系等。由于报告内容的侧重点不同,SDR的具体种类和名称很多。如,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健康安全与环境报告,社会报告,社区报告,伦理报告,社会与伦理报告,社会与环境报告,可持续性报告,三重底线报告,企业公民报告。

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是包含环境责任还是与之并列尚有争议。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达成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在第5段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是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这里,将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并列。笔者认为,环境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或者说通过物间接表现的人与人的关系,而伦理责任问题是直接的人与人的关系;企业减少污染可能直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成本,而企业履行伦理责任的收益在于利益相关者认可后提高声誉。

SDR与财务报告一样,都定期发布,通常为一年。也有的组织每隔两三年发布一次,但不会短于一年。它与财务报告的主要区别是:自愿而非强制地编报;报告的目标读者可以很多而不一定以投资者为主;编制程序与方法尚未定型,通常需要公共关系部门、投资者关系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组建跨部门的团队共同完成。

收稿日期:2007—05—02.修回日期:2007—10一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672013)

万方数据 

78

钟朝宏: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国际经验

(OECD)的国家得分较高。

从SDR的编报形式看,早期完全是纸质的,现已出现了许多PDF格式和HTML格式的报告,向电子化、网络化发展。纸质报告的数量于2001年后几乎没有变动。目前,电子报告数量约为纸质报告的两倍。有的企业只在纸质报告中反映报告的摘要,而主要内容则在网上提供。这意味着SDR将更少受到篇幅的限制,并且便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互动的交流,满足一些个性化的信息需要。

国外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展原因

SDR的发展得力于各种因素的推动,包括市场、企业、

政府、非政府组织(NGO)等各自不同而又不可或缺的作用。

(1)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基于市场关系对企业施加的压力,这是SDR发展的根本动因。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科学家、非政府组织、政府等社会各界各自采取行动,推动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实施,促进了公众意识的不断提高。因此,企业受到相应的社会压力与日俱增。正如19世纪后期公司为了外部筹资而公开财务信息一样,现在的企业需要对外解释其环境与社会影响,控制和降低环境与社会风险,

增加透明度。而且,传统的关键性利益相关者——股东也关

心这些问题。受利益驱动的公司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不向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说明其与可持续性相关的业绩。如,石油公司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饮料公司的瓶子、罐头的可回收性。

(2)SDR对企业自身大有好处,其作用日趋泛化和深化。与财务报告一样,SDR也强调对于用户的价值。但SDR的目标受众非常广泛,包括监管当局、员工、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当地社区、媒体、普通公众、非政府组织等。这种沟通既是顺应大势,也能够降低风险、建立和增强信任、维持和改善关系、提升品牌和声誉、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内部管理。例如,减少废物的措施能降低了成本;原本各自为政的财务、营销、研发等部门可以SDR为纽带联系起来;形成对可持续性业绩的预警和监控机制等。

(3)政府对SDR的。最低限度”的强制性要求。国际上一般认为,政府监管机构对SDR提出强制性要求并非良策,容易引起企业的“防御效应”和“最少披露”,但这种要求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这方面明显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世界上最早对SDR作出强制性要求的是,丹麦的环境与能源部于1995年发布《绿色报表法》,要求特定范围的上市公司自1996年起编制绿色报表。紧随其后,荷兰、挪威、瑞典均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做出了各不相同的规定。英国的约1300家上市公司从2005年起被要求提供以可持续性业绩为中心的。经营与财务评论(Operation

andFinancialReview)”,意味着SDR正在被引入公司法。

(4)NGO的推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作为公众的代表,对企业进行大众监督,施加压力,也能对企业的先进经验加以推广;二是作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使政治程序更民主、公开和透明,从而也更有效;三是聚集公众中的精英,开展大众教育。西方国家的NGO非常发达,如罗马俱乐部、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世界资源研究所等。

(5)以社会责任型投资(SKI)为代表的金融界的推动。

万 

方数据SKI是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投资决策的投资基金,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并于90年代起发生了爆炸性增长。据介绍,全世界按照SKI标准投资的基金资产已达3万亿美元。专门反映SRI业绩的指数也层出不穷,如道・琼斯可持续性指数、FTSE4G00d指数等。英国、美国的社会投资论坛(Social

Investment

Forum)等呼吁企业更加广泛

深入地报告环境、社会和伦理业绩,同时呼吁机构投资者关注SKI的原则。对于上市公司来讲,股票如被排除在SKI之外,显然不利于筹资。因此,公司的可持续性业绩可能将成为其获取权益资本的决定性因素。

此外,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如,对于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关系,有赖于相关学科的新发现予以解释。

应当说明,SDR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市场的力量,促进企业自愿的行动。除上述外,这还突出地表现在:其一,SDR的许多相关指南(钟朝宏、干胜道,2006)。其中,有的关注范围广泛,也有的只涉及某一方面(如,关于气候变化报告的指南);有政府发布的,也有非政府组织发布的;有国际性(如,GKI)或区域性的,也有数量更多的国家性的;有关注报告内容的,也有关注报告程序的,还有的则兼而有之。其中最为成功、影响最大的是GKI的指南(钟朝宏、干胜道,2006)。其二,对SDR的表彰和评奖。如,ACCA自1992年起对环境报告进行评奖。目前,它与多个机构合作,对全球20多个国家(包括欧洲、北美、亚太地区、南非等)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评奖。美国、加拿大和日本也有类似评奖。这些奖项一方面向社会揭示企业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公众意识,推动了环境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向企业展示了这种信息需要。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评分标准的宣讲、最佳实务的示范、评判专家的反馈机制等,提高了报告的质量。

4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前景

SDR的发展尚处于初期,未来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第一,目前提供SDR的仍只是上万跨国公司中的一小部分,更何况还有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许多国家还没有或才刚刚引入SDR。在SDR的数量和质量上,全球发展极不均衡。第二,SDR与企业管理体系结合不足,存在为报告而报告的现象。过去,SDR仅以单向地披露信息为目的,编制SDR是一项被动的、单独的、临时的工作。而将来,它应与公司治理、战略决策、日常商务等全面融合,企业应从单纯应对压力转向主动地促进变革。SDR应当成为管理的一部分。为提高SDR质量,应强调实质性与重要性原则,避免“报喜不报忧”的倾向。第三,SDR对于主流投资者评价企业长期业绩、风险的作用还不够充分。第四,SDR的范围、内容、指标等存在国家、地区和行业差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类似的全球通用的SDR框架尚在发展之中。第五,SDR的验证和认证尚待推广和统一,以提高其可靠性和可信度。目前,外部认证报告日趋得到企业重视。2002年KPMG调查中,该比例为1/4,而其中65%的验证是由大型会计公司进行的。2004年SDRS0强中,78%包含了外部认证。社会与伦理受托责任研究所(ISEA)于2003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以评价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认证准则(AssuranceStandard),即(下转第89页)

唐德祥等:R&D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我国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

从而形成相互作用、彼此支撑、共同促进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制度支持系统。参考文献:

[1]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

323—351.

89

[11】AGHION,PHILIPPE,PETERHowrrr.ResearchandDevelop-

meritin

theGrowth

Proce∞[J].JournalofEconomicGrowth,

1996(1):49—73.

【123

[131

AGHION,PHILIPPE,PETERHOWl'IT.EndogenousGmwthTheo-

ry[M].Cambfige:MITPLfeS8。1998.

PETER.C印italAccumulationandInnovationinEndoge・

nousGrowth[M].OhioStateUniversitymimeo,1997.

[14]AGHION,PHILIPPLGrowthandDevelopment:ASchumpeterian

Approach[J].AnnalsofEconomics&Finance,2004(5):l一

25.HOWlTY

[2]SOLOW,ROBERT地AConh{butiontotheTheoryofEconomic

Growth[J].QIlarte]r]yJonmal0fEconomics,1956(70):65—

94.

[3]ROMER,PAULM.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

JournalofPUliticalEconomy,1986(94):1002-37.[4]ROMER,PAULhLEndogenousTechndoglcalChange[J].JournalEconomy。1990(98)SI:71—102.

[5]MURPHY,KEVINM,ANDREISHLEIFER,ROBERTWVISH-

NY.IncomeofPolitical

[15]周叔莲,王伟光.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管理世

界。2001(5).

【16]王岳平.产业技术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j].宏观经

济研究,2005(5).[17]胡志强.高新技术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量化研究[J].科学

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4).

Distribufion。MarketSizeandIndustrialization【J].

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89a(104):537—64.

[6]MURPHY,l(EVINM,ANDREISHLEIFER,ROBERTWVISH-

NY.IndustrializationandBigPus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9b(5):1003—1026.

[7]YANG。XBORLANDJ.AMicroeconomicMcchanismforEconomicGw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99):460一82.[8】LUCAS,ROBERTE,JIL0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

ment[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8(22):3—42.【91[10

GROSSMAN。GENEM。ELHANANHELPMAN.InnovationGrowthintheGlobal

and

[18]徐志霖.中国工业产业结构与企业技术研发行为的实证分析

[J].财经问题研究,2006(9).

[19]张晖明,丁娟.论技术进步、技术跨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J].复旦学报,2004(3).

作者简介:唐德祥(1972一),男,四J11人,博士研究生,系主任,副教授;盂卫东(1964一),男,重庆人,财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Economy[M].Cambridge:MITPress,1991.

AGHION。PHILIPPE,PETERTk-oushCreative

H0帆

AModelofGrowth

Destruction[J].Econome硒ca,1992(60):

(本文责编:陈夏)

(上接第78页)

AAl000系列(ISEA,2004)。欧洲会计师联合会(FEE)也关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认证(FEE,2003)。

SDR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很可能意味着传统财务报告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可持续发展报告突破了货币计量等现行会计的根本特点,有可能克服其局限。比如,对于企业难以进行会计确认、计量的商誉等无形资产,利用SDR可详细说明。再如,可持续发展报告有望将对外报告和对内报告融合起来,将报告与企业管理融合起来。无论是否愿意,企业必将越来越多地涉足SDR。因此,我们必须关注SDR对会计、审计及企业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截止2007年7月,中国大陆已有20多家公司发布了SDR。最早的是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从2000年开始发布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报告》。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已经无法回避国际趋势。因此,社会各界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投资者、消费者及普通公众应当关注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信息需求推动企业发布SDR;政府应鼓励企业自愿对外提供SDR,提供指南,制定最少披露的强制要求;媒体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高校应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研究;会计职业组织应研究SDR的认证问题。至关重要的是,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通过主动发布SDR改善管理、提升品牌。

参考文献:

[1]SUSTAINABILITY,UNEP.Trust

veyof

注释:①个另Ⅱ政雁fIgf-J、非盈和组织也有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但数量远少于企业。

Us:theGlobalReporters2002Sur-

CorporatesuBt8inabilityReporting[R].2002.

[2]SustainAbility,Standard&Poor,UNEP.Risk&Opportunity:Best

Practice

in

Non—Financial

Reporting【R].2004.

[3]KPMG.KPMGInternationalSurveyofCorporateSustainabilityRepor-ting【R].2005.

[4】ACCA.TowardsTransparency:Progzms

porting[R].2004.

GlobalSustainabilityRe-

on

[5]钟朝宏,干胜道.中外企业环境报告规范的比较研究[J】.科学

管理研究,2006(5).

[6]钟朝宏,干胜道.。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报告

指南)[J].社会科学,2006(9).

[7]ISEA,ACCA.TheFutureofSustainabilityAssurance[R].2004.

[8]FEE.BenefitsofSustainabilityAssurance[R].2003.

作者简介:钟朝宏(1970一),男,四川乐山人,副教授,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

(本文责编:廖政权)

万方数据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国际经验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钟朝宏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8,28(5)

参考文献(8条)

1.SUSTAINABILITY,UNEP Trust Us:the Global Reporters 2002 Sur-vey of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Reporting 2002

2.SustainAbility Standard & Poor,UNEP.Risk & Opportunity:Best Practice in Non-Financial Reporting2004

3.KPMG KPMG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20054.ACCA Towards Transparency:Progress on Global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20045.钟朝宏;干胜道 中外企业环境报告规范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科学管理研究 2006(05)6.钟朝宏;干胜道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及其[期刊论文]-社会科学 2006(09)7.ISEA,ACCA The Future of Sustainability Assurance 20048.FEE Benefits of Sustainability Assurance 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魏宁娣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报告现状分析[期刊论文]-WTO经济导刊2007(4)2. 钟德明 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期刊论文]-WTO经济导刊2008(6)3. 崔连德 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商业价值及国际趋势[期刊论文]-中国船检2008(5)

4. 张传秀.欧阳荟.严鹏程.ZHANG Chuan-xiu.OUYANG Hui.YAN Peng-cheng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认识与思考[期刊论文]-上海有色金属2006,27(4)

5. 田朋.Tian Peng 可持续发展报告和财务报告的融合[期刊论文]-国际商务财会2007(4)

6. 李海英.陈敏.李翀.廖文根.陈永柏.LI Haiying.CHEN Min.LI Chong.LIAO Wengen.CHEN Yongbai 企业环境报告及其演变[期刊论文]-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7)

7. 钟朝宏.干胜道.Zhong Chaohong.Gan Shengdao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期刊论文]-社会科学2006(9)

8. 宋京津.SONG Jing-jin 循环经济下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23(4)9. 周萍 解读《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期刊论文]-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6)

10. 孙海刚.Sun Haigang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期刊论文]-当代经济管理2008,30(10)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glyj200805029.aspx

2008年第5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

2008N0.5

文章编号:1000—7695(2008)05—0077一03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国际经验

钟朝宏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为反映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经济、环境、社会的业绩,近十多年来,发达国家的企业自愿地

发布了各种独立于财务报告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本文综合讨论了这种新型报告的内容、现状、发展原因及其前景。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发展原因;前景中图分类号:F275

为了将企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其业绩(Performance)公之于众,与企业内外、尤其是外部的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近十多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定期、自愿、单独地编写并对外公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Sustainable(Corporate

Development

文献标识码:A

国外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现状概览

SDR已引起了多方关注。为了解其进展及促进其发展,

一些组织陆续进行了各有特点的调查。如,由著名咨询公司SustainAbility牵头,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机构合作,自1993年起至今进行了六次调查和五次评分(Sustain-Ability。2002;2004);毕马威会计公司自1993年起,每3年就进行一次国际调查(KPMG,2005);2004年,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对数量逾千的SDR进行了调查,从而有别于前两个以超大型公司为样本的系列调查(ACCA,2004)。根据这些资料,可看到SDR的总体现状。

从数量上看,SDR的发展十分迅速。全世界的SDR在1993年仅70多份,1999年有约1000份,而2005年已超过2000份。这一发展过程可根据编报内容的侧重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89年至2000年止,特点是以环境报告为主。最早出现的SDR是1989年挪威两家企业发布的环境报告。后来,随着人们更加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这方面的专门报告也越来越多,进而出现了将企业三重业绩综合起来的新报告种类。据调查,2003年,环境报告仍占SDR的42%,但涉及三重业绩的各类报告已占30%。自“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in)”于2000年发布了第一版《可持续性报告指南》之后至现在,属于SDR发展的第二阶段,特点是可持续性报告日益流行,渐已成为主流。

从编报者看,欧洲和美洲是发布SDR最积极的地区,分别占总数的58%和20%。但欧洲的增速减缓,而美国则趋于稳定。在亚太地区,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报告数量仍迅速增长(约占20%)。发展中国家只有南非表现突出。据预测,SDR将向发展中国家推进。从企业规模看,报告仍主要集中在大公司。全球财富250强公司中,发布SDR的比例1999年为35%,2002年上升到45%,2005年则为(161家)64%。不同行业中发布SDR的企业比例也有所不同。过去主要集中在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现在几乎遍布所有行业。

从SDR的质量看,虽然不断改进,但仍良莠不齐,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公司表现最佳。SDR质量与其编报者的分布紧密相关,因为普及是提高的基础。在SustainAbility的评分中,各年得分最高的前5名均为欧洲公司,前10名也主要是欧洲公司,其中绝大多数是英国公司。此外,北美和经合组织

Report,以下简称SDR),有时也称Report)o

为非财务报告(Non—FinancialReport)、企业责任报告

Responsibility

l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内容

SDR的内容可以是编制者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之中的部分或全部。其中,经济业绩指一个组织直接或间接地对其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资源和对当地、国家和全球的经济体系产生的影响。经济业绩包含但不限于财务业绩。环境业绩指一个组织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的自然系统的影响。如,能源、材料和水的使用,温室气体和其他排放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社会业绩指一个组织在其运行中对当地、国家和全球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系统的影响。如,用工多样性,员工健康和安全,人权问题,贿赂和腐败,社区关系等。由于报告内容的侧重点不同,SDR的具体种类和名称很多。如,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健康安全与环境报告,社会报告,社区报告,伦理报告,社会与伦理报告,社会与环境报告,可持续性报告,三重底线报告,企业公民报告。

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是包含环境责任还是与之并列尚有争议。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达成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在第5段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是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这里,将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并列。笔者认为,环境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或者说通过物间接表现的人与人的关系,而伦理责任问题是直接的人与人的关系;企业减少污染可能直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成本,而企业履行伦理责任的收益在于利益相关者认可后提高声誉。

SDR与财务报告一样,都定期发布,通常为一年。也有的组织每隔两三年发布一次,但不会短于一年。它与财务报告的主要区别是:自愿而非强制地编报;报告的目标读者可以很多而不一定以投资者为主;编制程序与方法尚未定型,通常需要公共关系部门、投资者关系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组建跨部门的团队共同完成。

收稿日期:2007—05—02.修回日期:2007—10一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672013)

万方数据 

78

钟朝宏: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国际经验

(OECD)的国家得分较高。

从SDR的编报形式看,早期完全是纸质的,现已出现了许多PDF格式和HTML格式的报告,向电子化、网络化发展。纸质报告的数量于2001年后几乎没有变动。目前,电子报告数量约为纸质报告的两倍。有的企业只在纸质报告中反映报告的摘要,而主要内容则在网上提供。这意味着SDR将更少受到篇幅的限制,并且便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互动的交流,满足一些个性化的信息需要。

国外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展原因

SDR的发展得力于各种因素的推动,包括市场、企业、

政府、非政府组织(NGO)等各自不同而又不可或缺的作用。

(1)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基于市场关系对企业施加的压力,这是SDR发展的根本动因。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科学家、非政府组织、政府等社会各界各自采取行动,推动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实施,促进了公众意识的不断提高。因此,企业受到相应的社会压力与日俱增。正如19世纪后期公司为了外部筹资而公开财务信息一样,现在的企业需要对外解释其环境与社会影响,控制和降低环境与社会风险,

增加透明度。而且,传统的关键性利益相关者——股东也关

心这些问题。受利益驱动的公司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不向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说明其与可持续性相关的业绩。如,石油公司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饮料公司的瓶子、罐头的可回收性。

(2)SDR对企业自身大有好处,其作用日趋泛化和深化。与财务报告一样,SDR也强调对于用户的价值。但SDR的目标受众非常广泛,包括监管当局、员工、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当地社区、媒体、普通公众、非政府组织等。这种沟通既是顺应大势,也能够降低风险、建立和增强信任、维持和改善关系、提升品牌和声誉、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内部管理。例如,减少废物的措施能降低了成本;原本各自为政的财务、营销、研发等部门可以SDR为纽带联系起来;形成对可持续性业绩的预警和监控机制等。

(3)政府对SDR的。最低限度”的强制性要求。国际上一般认为,政府监管机构对SDR提出强制性要求并非良策,容易引起企业的“防御效应”和“最少披露”,但这种要求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在这方面明显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世界上最早对SDR作出强制性要求的是,丹麦的环境与能源部于1995年发布《绿色报表法》,要求特定范围的上市公司自1996年起编制绿色报表。紧随其后,荷兰、挪威、瑞典均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做出了各不相同的规定。英国的约1300家上市公司从2005年起被要求提供以可持续性业绩为中心的。经营与财务评论(Operation

andFinancialReview)”,意味着SDR正在被引入公司法。

(4)NGO的推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作为公众的代表,对企业进行大众监督,施加压力,也能对企业的先进经验加以推广;二是作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使政治程序更民主、公开和透明,从而也更有效;三是聚集公众中的精英,开展大众教育。西方国家的NGO非常发达,如罗马俱乐部、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世界资源研究所等。

(5)以社会责任型投资(SKI)为代表的金融界的推动。

万 

方数据SKI是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投资决策的投资基金,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并于90年代起发生了爆炸性增长。据介绍,全世界按照SKI标准投资的基金资产已达3万亿美元。专门反映SRI业绩的指数也层出不穷,如道・琼斯可持续性指数、FTSE4G00d指数等。英国、美国的社会投资论坛(Social

Investment

Forum)等呼吁企业更加广泛

深入地报告环境、社会和伦理业绩,同时呼吁机构投资者关注SKI的原则。对于上市公司来讲,股票如被排除在SKI之外,显然不利于筹资。因此,公司的可持续性业绩可能将成为其获取权益资本的决定性因素。

此外,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如,对于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关系,有赖于相关学科的新发现予以解释。

应当说明,SDR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市场的力量,促进企业自愿的行动。除上述外,这还突出地表现在:其一,SDR的许多相关指南(钟朝宏、干胜道,2006)。其中,有的关注范围广泛,也有的只涉及某一方面(如,关于气候变化报告的指南);有政府发布的,也有非政府组织发布的;有国际性(如,GKI)或区域性的,也有数量更多的国家性的;有关注报告内容的,也有关注报告程序的,还有的则兼而有之。其中最为成功、影响最大的是GKI的指南(钟朝宏、干胜道,2006)。其二,对SDR的表彰和评奖。如,ACCA自1992年起对环境报告进行评奖。目前,它与多个机构合作,对全球20多个国家(包括欧洲、北美、亚太地区、南非等)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评奖。美国、加拿大和日本也有类似评奖。这些奖项一方面向社会揭示企业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公众意识,推动了环境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向企业展示了这种信息需要。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评分标准的宣讲、最佳实务的示范、评判专家的反馈机制等,提高了报告的质量。

4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前景

SDR的发展尚处于初期,未来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第一,目前提供SDR的仍只是上万跨国公司中的一小部分,更何况还有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许多国家还没有或才刚刚引入SDR。在SDR的数量和质量上,全球发展极不均衡。第二,SDR与企业管理体系结合不足,存在为报告而报告的现象。过去,SDR仅以单向地披露信息为目的,编制SDR是一项被动的、单独的、临时的工作。而将来,它应与公司治理、战略决策、日常商务等全面融合,企业应从单纯应对压力转向主动地促进变革。SDR应当成为管理的一部分。为提高SDR质量,应强调实质性与重要性原则,避免“报喜不报忧”的倾向。第三,SDR对于主流投资者评价企业长期业绩、风险的作用还不够充分。第四,SDR的范围、内容、指标等存在国家、地区和行业差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类似的全球通用的SDR框架尚在发展之中。第五,SDR的验证和认证尚待推广和统一,以提高其可靠性和可信度。目前,外部认证报告日趋得到企业重视。2002年KPMG调查中,该比例为1/4,而其中65%的验证是由大型会计公司进行的。2004年SDRS0强中,78%包含了外部认证。社会与伦理受托责任研究所(ISEA)于2003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以评价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认证准则(AssuranceStandard),即(下转第89页)

唐德祥等:R&D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我国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研究

从而形成相互作用、彼此支撑、共同促进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制度支持系统。参考文献:

[1]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

323—351.

89

[11】AGHION,PHILIPPE,PETERHowrrr.ResearchandDevelop-

meritin

theGrowth

Proce∞[J].JournalofEconomicGrowth,

1996(1):49—73.

【123

[131

AGHION,PHILIPPE,PETERHOWl'IT.EndogenousGmwthTheo-

ry[M].Cambfige:MITPLfeS8。1998.

PETER.C印italAccumulationandInnovationinEndoge・

nousGrowth[M].OhioStateUniversitymimeo,1997.

[14]AGHION,PHILIPPLGrowthandDevelopment:ASchumpeterian

Approach[J].AnnalsofEconomics&Finance,2004(5):l一

25.HOWlTY

[2]SOLOW,ROBERT地AConh{butiontotheTheoryofEconomic

Growth[J].QIlarte]r]yJonmal0fEconomics,1956(70):65—

94.

[3]ROMER,PAULM.IncreasingReturnsandLongRunGrowth[J].

JournalofPUliticalEconomy,1986(94):1002-37.[4]ROMER,PAULhLEndogenousTechndoglcalChange[J].JournalEconomy。1990(98)SI:71—102.

[5]MURPHY,KEVINM,ANDREISHLEIFER,ROBERTWVISH-

NY.IncomeofPolitical

[15]周叔莲,王伟光.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管理世

界。2001(5).

【16]王岳平.产业技术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j].宏观经

济研究,2005(5).[17]胡志强.高新技术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量化研究[J].科学

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4).

Distribufion。MarketSizeandIndustrialization【J].

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89a(104):537—64.

[6]MURPHY,l(EVINM,ANDREISHLEIFER,ROBERTWVISH-

NY.IndustrializationandBigPus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9b(5):1003—1026.

[7]YANG。XBORLANDJ.AMicroeconomicMcchanismforEconomicGwwth[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1(99):460一82.[8】LUCAS,ROBERTE,JIL0ntheMechanicsofEconomicDevelop-

ment[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8(22):3—42.【91[10

GROSSMAN。GENEM。ELHANANHELPMAN.InnovationGrowthintheGlobal

and

[18]徐志霖.中国工业产业结构与企业技术研发行为的实证分析

[J].财经问题研究,2006(9).

[19]张晖明,丁娟.论技术进步、技术跨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J].复旦学报,2004(3).

作者简介:唐德祥(1972一),男,四J11人,博士研究生,系主任,副教授;盂卫东(1964一),男,重庆人,财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Economy[M].Cambridge:MITPress,1991.

AGHION。PHILIPPE,PETERTk-oushCreative

H0帆

AModelofGrowth

Destruction[J].Econome硒ca,1992(60):

(本文责编:陈夏)

(上接第78页)

AAl000系列(ISEA,2004)。欧洲会计师联合会(FEE)也关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认证(FEE,2003)。

SDR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很可能意味着传统财务报告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可持续发展报告突破了货币计量等现行会计的根本特点,有可能克服其局限。比如,对于企业难以进行会计确认、计量的商誉等无形资产,利用SDR可详细说明。再如,可持续发展报告有望将对外报告和对内报告融合起来,将报告与企业管理融合起来。无论是否愿意,企业必将越来越多地涉足SDR。因此,我们必须关注SDR对会计、审计及企业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截止2007年7月,中国大陆已有20多家公司发布了SDR。最早的是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从2000年开始发布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报告》。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已经无法回避国际趋势。因此,社会各界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投资者、消费者及普通公众应当关注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信息需求推动企业发布SDR;政府应鼓励企业自愿对外提供SDR,提供指南,制定最少披露的强制要求;媒体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高校应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研究;会计职业组织应研究SDR的认证问题。至关重要的是,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通过主动发布SDR改善管理、提升品牌。

参考文献:

[1]SUSTAINABILITY,UNEP.Trust

veyof

注释:①个另Ⅱ政雁fIgf-J、非盈和组织也有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但数量远少于企业。

Us:theGlobalReporters2002Sur-

CorporatesuBt8inabilityReporting[R].2002.

[2]SustainAbility,Standard&Poor,UNEP.Risk&Opportunity:Best

Practice

in

Non—Financial

Reporting【R].2004.

[3]KPMG.KPMGInternationalSurveyofCorporateSustainabilityRepor-ting【R].2005.

[4】ACCA.TowardsTransparency:Progzms

porting[R].2004.

GlobalSustainabilityRe-

on

[5]钟朝宏,干胜道.中外企业环境报告规范的比较研究[J】.科学

管理研究,2006(5).

[6]钟朝宏,干胜道.。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报告

指南)[J].社会科学,2006(9).

[7]ISEA,ACCA.TheFutureofSustainabilityAssurance[R].2004.

[8]FEE.BenefitsofSustainabilityAssurance[R].2003.

作者简介:钟朝宏(1970一),男,四川乐山人,副教授,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

(本文责编:廖政权)

万方数据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国际经验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钟朝宏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8,28(5)

参考文献(8条)

1.SUSTAINABILITY,UNEP Trust Us:the Global Reporters 2002 Sur-vey of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Reporting 2002

2.SustainAbility Standard & Poor,UNEP.Risk & Opportunity:Best Practice in Non-Financial Reporting2004

3.KPMG KPMG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20054.ACCA Towards Transparency:Progress on Global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20045.钟朝宏;干胜道 中外企业环境报告规范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科学管理研究 2006(05)6.钟朝宏;干胜道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及其[期刊论文]-社会科学 2006(09)7.ISEA,ACCA The Future of Sustainability Assurance 20048.FEE Benefits of Sustainability Assurance 20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魏宁娣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报告现状分析[期刊论文]-WTO经济导刊2007(4)2. 钟德明 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期刊论文]-WTO经济导刊2008(6)3. 崔连德 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商业价值及国际趋势[期刊论文]-中国船检2008(5)

4. 张传秀.欧阳荟.严鹏程.ZHANG Chuan-xiu.OUYANG Hui.YAN Peng-cheng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认识与思考[期刊论文]-上海有色金属2006,27(4)

5. 田朋.Tian Peng 可持续发展报告和财务报告的融合[期刊论文]-国际商务财会2007(4)

6. 李海英.陈敏.李翀.廖文根.陈永柏.LI Haiying.CHEN Min.LI Chong.LIAO Wengen.CHEN Yongbai 企业环境报告及其演变[期刊论文]-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7)

7. 钟朝宏.干胜道.Zhong Chaohong.Gan Shengdao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期刊论文]-社会科学2006(9)

8. 宋京津.SONG Jing-jin 循环经济下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23(4)9. 周萍 解读《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期刊论文]-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6)

10. 孙海刚.Sun Haigang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期刊论文]-当代经济管理2008,30(10)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glyj200805029.aspx


相关文章

  • 未来人才需求
  • 未来人才:需求潜力巨大的五大行业 资讯摘要:未来人才需求潜力巨大的五大行业,目前企业急需的是掌握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高学历.复合型.外向型的金融专业人才:建筑房地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容,同时人才需求对象将呈现高端化.专业化的态势. ...查看


  • 电影院运营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 中国电影院运营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走势 预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A270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 ...查看


  • 国际标准集装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国际标准集装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批地+贷款)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咨询师:高建 目 录 目 录.......................................... ...查看


  • 会计行业调查报告
  • 会计行业分析报告 一. 会计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也是经济管理工作. 从不同角度考察会计,对会计本质得出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可概括为: ...查看


  • 2016年中国会展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中国海绵城市行业调查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 "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体系的关键时期.为科学规划.全面指导未来五年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服务,根据 ...查看


  • 会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报告
  • 会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报告 摘要:会计目前的就业形势大致可以概括为:内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和发展不佳:外企待遇好.学得专业:事务所,小所和外资大所有云泥之别:理财咨询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阳光职业:公务员和教师稳定有余,发展不足:注册会计师就业前景 ...查看


  • 中国国际快递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目录)
  • 中国国际快递行业 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需求 本报告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国际快递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研究: 1.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通过对过去连续五年中国市场国际快递行业用户消费规模及同比增速的分析,判断国际快递行业的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