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规划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规划

(2016-2018)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 10 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因此,社会对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已有了六年的开办历史,并先后开办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嵌入式开发专业方向和三网融合专业方向,为开办“物联网应用技术”新专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新专业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围绕“网络化信息感知”、“网络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服务与安全””、“网络化资源优化”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紧密结合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实施要求,整合学院及行业内的优势资源,建立多专业交叉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并推动相关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定位

1、市场影响力定位

立足重庆,辐射西南,面向全国,内涵发展,创重庆一流的特色专业。

2、特色定位

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

式,强化实战经验,满足企业一线迫切需要。

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一)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办学的过程中,重视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服务重庆地方物联行业发展。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同时经常安排教师下企业进行培训。使任课教师理论水平提高,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具备物联网行业“双师”型教师资格。

(二) 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要根据“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的基本原则,积极跟踪国内物联网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根据先进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认真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吸收国内优质的教育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先进的物联网职教课程和教材。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好一批先进实用的职业课程模块,按需教学、按需

培养。重视案例教学,加强物联网实用技术的培养和训练,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三) 认真实施认证教育,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根据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的原则,在专业教学中推行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标准,引进认证教育的师资,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认证教育水平,达到专业认证教师资格。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培训,达到规定要求者,颁发给职业资格证书。要将认证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以职业技能需求为根据,构建课堂教学与认证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环境,确保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的顺利开展,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率。

(四) 课程改革

注重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学中做、做中学”、项目任务驱动、实境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实施“双证书”教育,走工学结合之路,学生专业技能强、质量高、有特色,毕业生供不应求。

1、在课程体系上尝试和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2、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是将课程按理论、实训交替进行“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境教学等方

式进行,使教学与实习、实训同步进行,由专职教师与行业技术骨干共同完成,提高了目标达成率。

3、以够用为度,整合部分课程,将一些课程进行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五) 切实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坚持“行动导向”教学观,努力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有效完成。

2、校企结合、注重实战的的实践实训模式

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搞好实习、实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与物联网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逐步形成了以实战为目标的“一年级学习、二年级短期实习、三年级顶岗实习”的实践实训模式。使学生从专业认知、专业素养的培养直至主要专业技能的掌握都在物联网实践岗位环境中进行,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融合,努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零对接。

3、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将技能证书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

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相关职业

资格证书的要求,在重点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在今后陆续增加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的门类,使学生毕业时确

实具备更加宽泛的上岗能力。

4、专业技能与非专业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努力打造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以锻造学生“能吃苦、能忍耐、能拼搏、能奉献、能合作”五种优秀品格为宗旨,不断推进高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管理,拓展学生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生非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打造出广为社会认可的毕业生品牌。

(六) 加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库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有助于探索符合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学新模式,建立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熟悉网络环境教育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促进物联网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开放性教学资源平台建设能使高职教育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致力于建设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资源体系,以多种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合、编辑和存储,最终形成一个涵盖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所有信息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实现系统化与规范化管理以及资源共享。其建设思路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社

会需求为导向,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特点,在职业标准基础上,基于实际工作场景、实际项目导向的办学模式,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构筑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所需的一切资源。

三、招生规模

按照学院的招生规划,本专业的招生人数按照两条线

(国家统招和成人教育)、三步走的方式逐年扩大。2016年招生80人,2014年160人,2018年达到400人的在校生规模。

四、经费保证

保证实验室建设和日常运营的经费80万元,及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经费以及其他与专业建设相关的合理费用。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规划

(2016-2018)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 10 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因此,社会对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已有了六年的开办历史,并先后开办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嵌入式开发专业方向和三网融合专业方向,为开办“物联网应用技术”新专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新专业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围绕“网络化信息感知”、“网络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服务与安全””、“网络化资源优化”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紧密结合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实施要求,整合学院及行业内的优势资源,建立多专业交叉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并推动相关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定位

1、市场影响力定位

立足重庆,辐射西南,面向全国,内涵发展,创重庆一流的特色专业。

2、特色定位

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

式,强化实战经验,满足企业一线迫切需要。

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一)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办学的过程中,重视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服务重庆地方物联行业发展。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同时经常安排教师下企业进行培训。使任课教师理论水平提高,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具备物联网行业“双师”型教师资格。

(二) 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要根据“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的基本原则,积极跟踪国内物联网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根据先进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认真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吸收国内优质的教育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先进的物联网职教课程和教材。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好一批先进实用的职业课程模块,按需教学、按需

培养。重视案例教学,加强物联网实用技术的培养和训练,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三) 认真实施认证教育,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根据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的原则,在专业教学中推行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标准,引进认证教育的师资,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认证教育水平,达到专业认证教师资格。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培训,达到规定要求者,颁发给职业资格证书。要将认证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以职业技能需求为根据,构建课堂教学与认证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环境,确保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的顺利开展,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率。

(四) 课程改革

注重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学中做、做中学”、项目任务驱动、实境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实施“双证书”教育,走工学结合之路,学生专业技能强、质量高、有特色,毕业生供不应求。

1、在课程体系上尝试和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2、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是将课程按理论、实训交替进行“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境教学等方

式进行,使教学与实习、实训同步进行,由专职教师与行业技术骨干共同完成,提高了目标达成率。

3、以够用为度,整合部分课程,将一些课程进行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五) 切实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坚持“行动导向”教学观,努力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有效完成。

2、校企结合、注重实战的的实践实训模式

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搞好实习、实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与物联网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逐步形成了以实战为目标的“一年级学习、二年级短期实习、三年级顶岗实习”的实践实训模式。使学生从专业认知、专业素养的培养直至主要专业技能的掌握都在物联网实践岗位环境中进行,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融合,努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零对接。

3、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将技能证书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

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相关职业

资格证书的要求,在重点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在今后陆续增加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的门类,使学生毕业时确

实具备更加宽泛的上岗能力。

4、专业技能与非专业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努力打造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以锻造学生“能吃苦、能忍耐、能拼搏、能奉献、能合作”五种优秀品格为宗旨,不断推进高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管理,拓展学生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生非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打造出广为社会认可的毕业生品牌。

(六) 加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库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有助于探索符合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学新模式,建立一支符合新时代要求、熟悉网络环境教育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大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促进物联网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开放性教学资源平台建设能使高职教育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致力于建设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资源体系,以多种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合、编辑和存储,最终形成一个涵盖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所有信息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实现系统化与规范化管理以及资源共享。其建设思路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社

会需求为导向,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特点,在职业标准基础上,基于实际工作场景、实际项目导向的办学模式,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构筑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所需的一切资源。

三、招生规模

按照学院的招生规划,本专业的招生人数按照两条线

(国家统招和成人教育)、三步走的方式逐年扩大。2016年招生80人,2014年160人,2018年达到400人的在校生规模。

四、经费保证

保证实验室建设和日常运营的经费80万元,及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经费以及其他与专业建设相关的合理费用。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