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全局性特征:

反映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不少学界同仁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一道世纪难题,在破解这道世纪难题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已先后概括出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如北京提出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上海提出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杭州提出的“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等等。许多领域也概括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核心价值观,如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司法界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公正、廉洁、为民”,公安部门提出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

这些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凝练,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但这些核心价值观都只具有局部性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接受的全局性、整体性特征,反映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而不是仅仅反映部分地区、部分阶层、部分领域、部分行业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提出,就应能够凝聚人心、汇集民智,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时代性特征:

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时代、一定地域、一定人群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具有时代性特征。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尽管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它们的核心价值观并没有因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而是在整个封建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都不过时,原因在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体现了各自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不是仅仅体现时代精神的“一部分”。我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紧扣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特征,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

■概括性特征:

浓缩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

现在许多学者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甚至是当前社会的特点,有的还反映了新世纪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表面看起来这种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给人耳目一新。但是,这种核心价值观很容易过时。因为,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今后还要进入到社会主义中级或者高级阶段,而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可以划分出若干小的阶段。

如果我们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只是表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者初级阶段中的一小段的价值理想,那么这个核心价值观一定会随着这一阶段的结束而结束。所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浓缩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

■稳定性特征:

一旦确立就应当相对稳定

从人类历史看,几个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稳定性特征。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应当具有相对稳定性。

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在表述上适当微调或完善,但其基本精神不能变。因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慎之又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就不宜随意变动,就应该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相对稳定,且常提常新。

■导向性特征: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核心价值观犹如一座标杆、一面旗帜,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表现为核心价值观能够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具有“标杆”和“旗帜”作用,也要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己任,把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大众化特征:

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便于普及、易于践行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各种不同文化层次和水平的人所接受,语言表述上一定不能过长,越简洁明快越好。比如“五四”精神,就是“民主与科学”,或称为“德先生”、“赛先生”,简洁明快,人人知晓,便于传播。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太长、不便于记忆,就会停留在学术界,或者仅仅被少数领导干部掌握,不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和记忆,就难以大众化。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才能化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应该继承这个传统。

实现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一些世界大都市的城市精神都是用几个字概括的,如纽约的“梦想和创造”,东京的“干练、优雅、合作”等,这些绵延不衰的城市精神,使它们跻身于世界大都市之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不宜过于冗长、生涩、复杂。最好能凝练成一句短语或几个字,简洁明快、琅琅上口,使老百姓记得住、便于行。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的鲜明的大众化特征。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实践,是一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实践,也是一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在,理论界就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研讨,笔者认为,我们概括、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备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全局性特征:

反映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不少学界同仁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一道世纪难题,在破解这道世纪难题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已先后概括出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如北京提出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上海提出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杭州提出的“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等等。许多领域也概括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核心价值观,如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司法界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公正、廉洁、为民”,公安部门提出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

这些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凝练,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但这些核心价值观都只具有局部性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接受的全局性、整体性特征,反映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而不是仅仅反映部分地区、部分阶层、部分领域、部分行业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提出,就应能够凝聚人心、汇集民智,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时代性特征:

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时代、一定地域、一定人群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具有时代性特征。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尽管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它们的核心价值观并没有因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而是在整个封建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都不过时,原因在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体现了各自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不是仅仅体现时代精神的“一部分”。我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紧扣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特征,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

■概括性特征:

浓缩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

现在许多学者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甚至是当前社会的特点,有的还反映了新世纪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表面看起来这种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给人耳目一新。但是,这种核心价值观很容易过时。因为,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今后还要进入到社会主义中级或者高级阶段,而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可以划分出若干小的阶段。

如果我们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只是表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者初级阶段中的一小段的价值理想,那么这个核心价值观一定会随着这一阶段的结束而结束。所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浓缩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

■稳定性特征:

一旦确立就应当相对稳定

从人类历史看,几个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稳定性特征。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应当具有相对稳定性。

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在表述上适当微调或完善,但其基本精神不能变。因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慎之又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就不宜随意变动,就应该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相对稳定,且常提常新。

■导向性特征: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核心价值观犹如一座标杆、一面旗帜,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表现为核心价值观能够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具有“标杆”和“旗帜”作用,也要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己任,把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大众化特征:

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便于普及、易于践行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各种不同文化层次和水平的人所接受,语言表述上一定不能过长,越简洁明快越好。比如“五四”精神,就是“民主与科学”,或称为“德先生”、“赛先生”,简洁明快,人人知晓,便于传播。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太长、不便于记忆,就会停留在学术界,或者仅仅被少数领导干部掌握,不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和记忆,就难以大众化。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才能化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应该继承这个传统。

实现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一些世界大都市的城市精神都是用几个字概括的,如纽约的“梦想和创造”,东京的“干练、优雅、合作”等,这些绵延不衰的城市精神,使它们跻身于世界大都市之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不宜过于冗长、生涩、复杂。最好能凝练成一句短语或几个字,简洁明快、琅琅上口,使老百姓记得住、便于行。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的鲜明的大众化特征。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全局性特征:

反映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不少学界同仁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一道世纪难题,在破解这道世纪难题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已先后概括出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如北京提出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上海提出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杭州提出的“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等等。许多领域也概括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核心价值观,如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司法界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公正、廉洁、为民”,公安部门提出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

这些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凝练,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但这些核心价值观都只具有局部性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接受的全局性、整体性特征,反映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而不是仅仅反映部分地区、部分阶层、部分领域、部分行业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提出,就应能够凝聚人心、汇集民智,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时代性特征:

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时代、一定地域、一定人群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具有时代性特征。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尽管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它们的核心价值观并没有因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而是在整个封建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都不过时,原因在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体现了各自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不是仅仅体现时代精神的“一部分”。我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紧扣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特征,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

■概括性特征:

浓缩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

现在许多学者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甚至是当前社会的特点,有的还反映了新世纪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表面看起来这种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给人耳目一新。但是,这种核心价值观很容易过时。因为,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今后还要进入到社会主义中级或者高级阶段,而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可以划分出若干小的阶段。

如果我们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只是表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者初级阶段中的一小段的价值理想,那么这个核心价值观一定会随着这一阶段的结束而结束。所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浓缩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

■稳定性特征:

一旦确立就应当相对稳定

从人类历史看,几个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稳定性特征。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应当具有相对稳定性。

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在表述上适当微调或完善,但其基本精神不能变。因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慎之又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就不宜随意变动,就应该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相对稳定,且常提常新。

■导向性特征: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核心价值观犹如一座标杆、一面旗帜,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表现为核心价值观能够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具有“标杆”和“旗帜”作用,也要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己任,把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大众化特征:

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便于普及、易于践行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各种不同文化层次和水平的人所接受,语言表述上一定不能过长,越简洁明快越好。比如“五四”精神,就是“民主与科学”,或称为“德先生”、“赛先生”,简洁明快,人人知晓,便于传播。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太长、不便于记忆,就会停留在学术界,或者仅仅被少数领导干部掌握,不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和记忆,就难以大众化。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才能化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应该继承这个传统。

实现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一些世界大都市的城市精神都是用几个字概括的,如纽约的“梦想和创造”,东京的“干练、优雅、合作”等,这些绵延不衰的城市精神,使它们跻身于世界大都市之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不宜过于冗长、生涩、复杂。最好能凝练成一句短语或几个字,简洁明快、琅琅上口,使老百姓记得住、便于行。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的鲜明的大众化特征。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实践,是一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实践,也是一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在,理论界就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研讨,笔者认为,我们概括、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备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全局性特征:

反映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不少学界同仁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一道世纪难题,在破解这道世纪难题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已先后概括出了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如北京提出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上海提出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杭州提出的“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等等。许多领域也概括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核心价值观,如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司法界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公正、廉洁、为民”,公安部门提出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

这些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凝练,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但这些核心价值观都只具有局部性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接受的全局性、整体性特征,反映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而不是仅仅反映部分地区、部分阶层、部分领域、部分行业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提出,就应能够凝聚人心、汇集民智,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时代性特征:

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时代、一定地域、一定人群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具有时代性特征。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尽管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它们的核心价值观并没有因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而是在整个封建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都不过时,原因在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体现了各自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不是仅仅体现时代精神的“一部分”。我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紧扣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特征,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

■概括性特征:

浓缩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

现在许多学者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甚至是当前社会的特点,有的还反映了新世纪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表面看起来这种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给人耳目一新。但是,这种核心价值观很容易过时。因为,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今后还要进入到社会主义中级或者高级阶段,而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可以划分出若干小的阶段。

如果我们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只是表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者初级阶段中的一小段的价值理想,那么这个核心价值观一定会随着这一阶段的结束而结束。所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浓缩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

■稳定性特征:

一旦确立就应当相对稳定

从人类历史看,几个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稳定性特征。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应当具有相对稳定性。

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在表述上适当微调或完善,但其基本精神不能变。因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慎之又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就不宜随意变动,就应该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相对稳定,且常提常新。

■导向性特征: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核心价值观犹如一座标杆、一面旗帜,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表现为核心价值观能够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具有“标杆”和“旗帜”作用,也要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己任,把社会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大众化特征:

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便于普及、易于践行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各种不同文化层次和水平的人所接受,语言表述上一定不能过长,越简洁明快越好。比如“五四”精神,就是“民主与科学”,或称为“德先生”、“赛先生”,简洁明快,人人知晓,便于传播。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太长、不便于记忆,就会停留在学术界,或者仅仅被少数领导干部掌握,不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和记忆,就难以大众化。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才能化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应该继承这个传统。

实现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一些世界大都市的城市精神都是用几个字概括的,如纽约的“梦想和创造”,东京的“干练、优雅、合作”等,这些绵延不衰的城市精神,使它们跻身于世界大都市之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不宜过于冗长、生涩、复杂。最好能凝练成一句短语或几个字,简洁明快、琅琅上口,使老百姓记得住、便于行。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的鲜明的大众化特征。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相关文章

  • 近两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 作者:张书林 理论建设 2013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13)01-20-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 ...查看


  • 四川省事业单位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 第一部分法律 一.宪法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宪法监督 (二)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议),国家的标志和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 ...查看


  • 四川省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 <综合知识>笔试的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简析题和案例分析(含阅读分析)题五类. 第一部分法律 一.宪法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作用和宪法监督 (二)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制度(会 ...查看


  • 2016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 2016 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内部考试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 约 80% 判断题 约 20% 注:横线上答案为单选题 ...查看


  • [从个人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试答案
  • <从个人层面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考试答案 注意:题目顺序和选项顺序会有不同,请注意核对具体选项! 1(单选题).(4分) 1996年<中共中央文件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提出,社会主 ...查看


  • 公民道德复习资料
  • 公民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要--道德部分 (这个文件是教材内容的凝练, 不是所谓的重点, 只是一个复习提要) 一.道德概述 1.道德的含义:(基础.标准.途径.目的) 道德是人类生活中所特有的,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查看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与2013对比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 律基础 (2015年修订版) (2013年修订版) 目录 目录 绪论 珍惜大学生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活 开拓新的境界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 第一节 适应人阶段 生新阶段 一.认识与适应 ...查看


  • 中考社会基础复习资料
  • 2015年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一.国情 1.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050年左右) 2.重要国情: 1.人口国情:人口数量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 ...查看


  • 2015浙江电大[企业文化]判断题及答案(机考)
  • 判断题 1.传统管理是以物.以事.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而企业文化理论则把人的要求.欲望.兴趣放在第一位,重视采用各种激烈手段去激发人的积极性.(√) 2.企业文化理论是以物.以事.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 3.传统的管理靠的是权力而不是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