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智慧之门

第一章 学习与人的发展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现在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已经变成了终身学习!

这些话语是我们关于学习的一种日常表达,蕴含了三个有关学习的问题:什么叫做学习?什么叫做学习能力?学习和人的发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学习、学习能力、学习和人的发展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但要很清晰地描述出这三个词汇的涵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儿童是人类学习的关键时期,如果儿童出现学习困难,就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在这本书中,我们主要是向读者介绍儿童学习困难的表现、原因和预防策略。在分析儿童学习困难之前,我们首先就这三个关于学习的基本问题加以讨论。

一、学习

不同的人对学习可能就会给出不同的定义,小朋友会说,学习啊,就是天天去学校听老师讲课,然后回家写作业啊。大人会说.学习啊,不就是孩子去上学嘛。另外有些人会说,学习啊,就是掌握新的知识和技巧啊。那到底什么是学习呢?

一般认为,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因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不是因为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这个定义中表明学习有三个特点:第一,主体必须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儿童从不会用筷子吃饭到学会用筷子吃饭;第二,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保持的,因为药物、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暂时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学习;第三,主体的变化是因为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是后天学习到的,必须排除由于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而导致的变化。

从本质上说,学习就是人的内在能力、思想和情感的变化。从社会活动的角度来看,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

二、学习能力

俗话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会

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那什么叫做学习能力呢?说简单一点,学习能力就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概括化了的经验,它直接决定了人在进行学习活动时的成效,决定了学习活动的成功机率。对于儿童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婴儿从脱离母体开始就开始了人一生的学习历程,通过学习来适应环境,获得发展。适应程度的好坏就取决于个体学习能力的强弱,儿童的学习能力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果儿童缺乏学习能力,则会在成长中遭受困难,影响发展过程。

三、学习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从学习的本质特点来看,个体的学习过程就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学习决定个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我们可以把人的发展区分为两个内容: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身体的发展主要由遗传、营养、物理环境等因素决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命科学以及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个体身体的良好发展并不是一个难题,所以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人的心理素质决定了人的最终发展。心理的发展主要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用另外的话来说,就是智力和性格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看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什么叫做认知呢?儿童成长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逐渐认识周围的世界,这种认识世界的能力的发展过程也叫做认知发展。认知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综合概念,是指个体在知识的获得和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或行为。学校教师承担了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任务。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通过学校学习完成的,发展结果的好坏评价是通过学业成绩来体现的。如果儿童学习成绩好,在升学考试中取得成功,那么就可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在未来就可能取得更高的成就。虽然个体接受高等教育并不保证一定会成功,但是没有接受高等教育就不太可能取得成功。就目前一般情况来说,学历水平是跨入好的行业、获得好工作的门槛。

其次,我们来分析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即儿童性格形成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社会化,是个体通过和社会的相互作用,通过学习社会规范,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用通俗的话来说,也就是个体学会为人处事的过程。婴儿刚刚出生时是一个纯生物性、基本上不具备社会性的个体,他们只知道满足自己的吃喝拉撒的基本需求,是不懂得社会规范的,在饿的时候随时哭泣,在想拉屎、撒尿时毫不会自我克制。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慢慢懂得不能随地大小便、吃饭时不能用手随便拿东西等社会规范。儿童是如何掌握这些社会

规范的呢?

是通过学习掌握的。

儿童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发现,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基本上是沿着以下两种途径进行的。

在生命早期,儿童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度过的,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抚养和教育,儿童逐渐学习各种基本的知识和生活技能。家庭对儿童性格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父母对儿童性格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第一,儿童主要通过模仿学习,父母是儿童的主要模仿对象;第二,儿童最初没有是非对错的观念,外界信息和儿童自身行为的评价主要靠父母传递意义,儿童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社会规范,并学习遵守社会规范。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发展的成熟,儿童的依恋对象从单一开始变得多元,儿童逐渐疏远父母而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关系。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儿童要学习新的人际规则,学习和父母交往时不一样的交往方式,例如,孩子对着父母发脾气或有些过激行为,父母并不会抛弃孩子。但是,如果孩子用这种方式对待小伙伴,就可能会遭到小伙伴的拒绝。儿童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社会人际交往规范的过程。

儿童主要是通过与父母、教师、朋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社会规范,成为一个社会成员的。当然,不是每个个体都能成功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如果个体不能良好地掌握社会规范,就可能出现犯罪行为。如果个体不能良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规则,就可能出现人际交往的困难。

整体来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儿童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社会规范,通过学校学习来促进智力的发展。成人需要通过学习来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学习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个体一生的发展。

第三章 儿童学习困难的表现

一、什么是学习困难

美国学习困难联邦委员会把学习困难定义为:学习困难是多种异源性失调,表现为听、说、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使用方面的明显障碍。国内外的学者对儿童学习困难研究

发现,儿童学习困难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6.5%—17.8%,男明显多于女,比例约为4:1左右。

一般来说,儿童的学习困难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类型。

(一)书写障碍

这类孩子的一个突出困难就是写字多一撇少一画,经常把答案写错,有时难题呵以解出来,简单的计算题却错了。他们的眼睛漏掉许多明显的信息,考试时竟然可以把整个题丢掉。这是儿童的视知觉分辨力和视知觉记忆力相对落后造成的,这种孩子最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误解,认为他们学习态度不好,必须给予惩罚。其实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障碍,只有进行有关的视知觉训练才能见成效。

(二)阅读障碍

这类孩子往往记不住字词,提笔忘字,朗读时增字减字,写作文语言干巴,阅读速度特别慢。他们认字时将字当作一个没有意义和语音的图形来记,死记硬背,阅读时不能自动地将字转换为语音,所以阅读速度和耗费的精力极大,容易疲劳。如果不能有效地阅读,他们将来会在各门功课上都出现困难。

(三)数学障碍

这类孩子在数学计算和数量概念的理解上有困难,空间推理较差,遇到计算题和复杂一些的数学或物理题就不会解了。对于这种孩子,家长应重视逻辑推理能力的开发,在空间想象力和数量关系方面进行培养,要利用孩子的语言优势。

(四)注意力障碍

家长通常怀疑这样的孩子有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力障碍。他们上课不听讲,集中注意力时间很短,经常搞小动作,学习时经常疲倦,下了课则很兴奋。这种孩子自控力差,经常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显得十分幼稚。

二、学习困难儿童的表现

小强看上去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玩什么东西都特别灵,家中的电脑、商务通或者其他电器都会摆弄,可是一遇到学习问题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学习成绩总是班上的倒数。他写作业拖拖拉拉,丢一撇落一画,不是忘记写得数,就是抄错数。

上自习课甚至不做作业,回家做作业,不是上厕所就是要喝水。小强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上课很少认真听讲,不是搞小动作,就是东张西望,注意力很不集中。小强的妈妈给

他请了家庭教师,但无济于事。可以说从一年级到现在,小强一直是在眼泪中完成家庭作业的。

老师认为小强的主要问题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好,因为偷懒才不完成作业。直到了解了学习困难概念才知道,他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学习的心理认知加工过程出现了某种落后,才导致成绩不好。

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孩子就像小强一样,智力并不低下,但就是无法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们在心理认知加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障碍。一般来说,学习困难的孩子普遍存在六大表现。

(一)听觉辨别能力差

耳朵是听觉的器官。但是在耳朵里不仅有负责听觉的感受器,还有前庭感觉的感受器。听觉感受高低不同、强弱不同和性质不同的各种声音。当声波经由耳将声波的机械能转换为神经冲动,向大脑皮层的听觉传递。大脑的听觉处理中心很靠近视觉处理中心,两者可交换信息。有些听觉信息也会传送到脑干其他部分以及小脑,以便与其他感觉和运动信息相协调。听觉信息和其他感觉信息混合后,继续传到大脑的几个部分中去。如果听觉信息在大脑各层次中不与其他感觉相统合,就难以了解所听到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了了解那些声音是什么意思,该信息与前庭系统传来的感觉输入和其他的感觉输入充分地统合,是必须的。

学习困难的孩子,如果听觉辨别能力差.那么感觉统合能力就较差,会导致信息的理解处理环节出现问题,我们在下文会具体分析感觉统合障碍对儿童学习困难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同时,听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在听别人讲话或老师讲课时,分不清“伍”、“吴”和“学”、“雪”等近似音。这就会影响听讲和理解,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二)知觉转换障碍

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和其他知觉障碍。一般认为错觉常在个体发生精神障碍时出现,其实错觉也可以见于无精神障碍的健康人。

学习困难的儿童会出现听觉错觉或视错觉。幻觉障碍主要是前庭幻觉,主要表现为重力不稳、平衡能力不佳,四肢和身体运动严重不协调,空间认识错误,正中间交叉困难,右手无法在左半身正确活动,左手在右边活动也会有问题(双侧协调障碍),眼球运动困难,视觉统合不足,形成认字和阅读上的困难等。

有知觉转换障碍的儿童,当别人讲到一个物品,或者老师讲到某个问题时,不能很快联想到这个物品或者这个问题的状况。例如,当老师要小朋友描述一下“猪”的样子,并在自己的题板上写出“猪”字时,他不能立刻联想到猪的模样,也不能立刻写出“猪”字来,甚至把“猪”想成“狗”、“羊”或其他家畜。

(三)协调运动障碍

协调运动障碍也就是身体协调不良。这种类型的孩子在学习上主要有三种困难:

1.手指不灵活

协调运动不良的孩子手指触觉不良,手的灵活性差,害怕陌生人碰触.手眼协调能力差,突出表现在写字和绘画能力的不足。字的笔画稍多一些就写得七零八落,不成字样,绘画时往往把本来圆圆的苹果画得长长的,而将长长的黄瓜画得方方的。

2.坐姿不良

这种孩子坐下时,往往出现弯腰驼背、两手无处放、常放在胸前等现象;或者是不能较长时间地静坐,坐不了一会儿就要起来无目的地活动,假若你要求他静坐20分钟,他会如坐针毡、烦躁不安。

3.听写时错误不断

这种孩子在做听写练习时特别困难,常常漏字、漏段,甚至根本无法跟得上。在做数字排列时,每个数字的顺序经常弄错,6以后常常漏掉7,直接变成8,或永远记不清楚哪个数字后面是哪个数字,以致一再犯错。

(四)学习能力偏异

有的孩子阅读有困难,主要表现在认读、拼读准确性差或理解困难。他们常常有字不会写,错别字多而且难以纠正,拼音不好,听写、默写、背诵困难。但是这样的孩子有的数学比较好,有的喜欢音乐,还有的喜欢绘画。

还有的孩子存在数学计算技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数量、数位概念混乱,数字符号命名、理解与表达、计数、基本运算和数学推理障碍,以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但在这些孩子中,有的特别喜欢体育运动,甚至在某项体育竞技中很有建树。

(五)视觉 空间知觉障碍

有这一障碍的孩子,主要会有以下三个特点:

1.辨别形状能力差

主要表现在常常分不清6和9、d和b、p和q等数字和字母;“月”

与“用”、“了”与“子”、“车”与“东”、“马”和“与”等汉字;把正方形看成长方形,把长方形看成平行四边形,把普通三角形看成等腰三角形。

2.写字总是写不好

根本达不到横平竖直的基本笔画要求,不是横七竖八,就是上歪下斜,常常把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的字,要么写得挤成一团,让人无法辨认,要么就是中间闪一个大空,让人误认

为是两个字。

3.在生活、学习中操作不协调

如:用热水瓶或水壶往杯子里倒水,常常把水倒在外边;在有格子的练习簿上做作业,总是不能按照格子来做,不是靠上,就是偏下,不是右歪,就是左斜;一行字下来,不是上吊,就是下斜.或者是像蚯蚓在爬。

(六)理解与语言表达缺乏平衡

这样的孩子在听或阅读时,常常遗漏或替换,不能正确阅读。例如,当老师读完“小明是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小朋友”这个句子,要求复述一遍时,患遗漏障碍的孩子经常这样回答:“小明是个聪明的小朋友”,“小明是非常聪明的小朋友”,“小明聪明伶俐”等;患替换障碍的孩子可能这样回答:“小明非常聪明伶俐”,“小明和聪明的玲玲是好朋友”,“小明是个非常明白的小朋友”等。

三、如何诊断学习困难

诊断儿童是否出现了学习困难,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儿童早期经历与社会文化背景、儿童的一般智力状况及基本学习技能、儿童的行为表现与人格特征以及儿童的学习水平。

(一)儿童早期经历和社会文化背景

诊断者对儿童早期经历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必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因为这些因素影响着诊断结果。儿童早期经历主要涉及与儿童身体与教育有关的历史,包括儿童患病史(如母亲怀孕时期的经历,出生时是否顺产,婴儿期是否有过高烧史等)、教育史(如是否上过幼儿园,家庭教育情况等)、儿童早期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历史(如儿童何时会抬头、坐、行,何时会说话等等)。在这些早期心理行为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儿童早期语言的发展。

语高‘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儿童的学业成就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困难儿童中的大多数在早期有某种程度的语言发展问题。大量研究结果指出,有些学习困难的儿童在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有迟滞与困难现象,表现为说话迟、语句不完整、词汇量少或用词不当等发展性问题。

儿童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社会经济状况、居住区域、家庭文化背景等方面。这些因素对学习成就很少有直接的影响,它们的影响往往通过家庭,特别是父母起作用。例如家庭的结构、人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态等对儿童的学校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这些社会文化背景信息有助于我们对诊断学习困难儿童有一个全面的r解。例如小学低年级儿童测试时,那些受过早期教育(如上幼儿园)的儿童测试成绩明

显地优于没有受过早期教育或零星受过一些早期教育的儿童。

儿童早期经历、身体与教育状况、社会文化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出生史

(1)妊娠:妊娠期间的情况、母亲条件、异常因素;

(2)出生时情况:足月或早产、剖腹产等。

2.身体和发展史

(1)健康状况:事故、高烧、其他疾病;

(2)目前健康情况:饮食习惯、精力与活动水平、视听等感觉器官的功能、精神状况等;

(3)发展史:坐、走、说话的年龄,是否有语言困难和动作困难。

3.社会因素

(1)与朋友、兄弟姐妹的关系;

(2)兴趣、娱乐活动情况;

(3)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4.教育因素

(1)在校经历:留级、转学;

(2)学前教育:托儿所、幼儿园;

(3)曾受过的特殊教育;

(4)教师的评价;

(5)儿童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

(二)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力水平

测定儿童的智力水平是对儿童接受教育潜在能力的评价。智力水平是评判儿童属于何种特殊儿童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智力水平的测量是学习困难儿童在诊断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内容,是对儿童的一个总体评价。智力测量必须使用标准化的智力量表,通常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排除弱智、低能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商(IQ)在70以上。

(三)学习过程中的行为问题

儿童的行为问题尽管不是判断学习困难的主要标志,但这些对学习却有重要的影响。有些学习困难儿童是由于行为问题所造成,而有些学习困难儿童却由于学习困难而表现出一定的行为问题。认识儿童行为问题的表现,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哪些行为问题可影响儿童的学习,学习困难儿童有哪些行为问题,如何进行干预与治疗。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下列问题来了解儿童在课堂中的行为:

●是否坚持上学?

●是否经常跑出教室?

●是否经常大声说话,干扰课堂正常教学?

●是否经常提一些不合适或不合理的问题?

●是否经常发脾气?

●是否经常破坏自己的东西或公共财物?

一些研究者将这些儿童的心理行为细化,通过具体项目来评定儿童是否存在学习困难。在这里给读者介绍日本上野一彦提出的行动检查法。可以通过具体项目的对照、评分来确定儿童是否存在学习困难。

行动检查法把学习困难儿童容易表现的行动特性分为8个大项目和30个小项目。根据项目对照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经常表现:2分;有时表现:1分;几乎不表现:0分。判定时,将小项目得分按每个大项目进行合计,8个大项目中,2分以上的大项目在6个以上,或2分以上的大项目即使是4-5个,而总分在20分以上,也可以判断为可疑学习困难儿童。

(一)活动水准异常

1.不能安静,坐立不安。

2.出乎意料的行动,行动杂乱。

3.无精打采,动作迟钝,呆头呆脑,心不在焉。

(二)注意集中障碍

4.对某件事只有短时间的集中力。

5.周围的一点小事容易引起走神。

6.与人说话时视线不合。

(三)协调运动差

7.手指显著不灵巧,如使用剪刀、解扣钮扣、使用筷子、绳子打结等显得笨拙。

8.不能很好地用脚尖站立和用单脚站立。

9.走、跑时手脚动作不自然,行动不利索。

10.全身的协调运动差(如球类运动、跳绳、跳箱、铁棒、垫上运动等)。

(四)冲动性

11.常出现突发的行动(突然打人、过分地大声喊叫)。

12.对于危险的事情毫无顾忌地去做(乱舞东西、登上桌子、钻到橱柜里)。

13. _a进入新环境和多刺激的环境中,就希望很快地接触人和物,不能安静(如在更换教室时)。

(五)情绪不安定

14.胡乱地撒欢儿,大笑,说起话来没有止境。

15.容易紧张,对于一点小事易受惊,惊慌失措。

16.对初次见面和素不相识的人毫不在乎地开口说话,出乎意料地嬉皮笑脸,表现为一种不胆怯的态度。

17.自我放肆的行动多见(常常离群、乱拿别人东西、吵架)。

18.有发作性的症状(挤眉弄眼、频繁眨眼、眩晕)。

(六)固执性

19.反复进行同一动作(如反复触摸、敲打身体某部分,总是摸、咬、摆弄同一物,如铅笔)。

20.长时间玩同一游戏(如积木、拼板、玩沙、玩水)。

21.拘泥于一个话题,反复问、说同一问题和事情。

(七)认知障碍

22.左右概念不清(对右侧、左侧、向右、向左等指示不明白)。

23.日期、时间概念模糊(昨天、前天、明天、后天等易搞错)。

24.不知道场所和位置(道路顺序、桌子位置)。

25.不能理解基本的数量概念(大、小、多、少以及10以下数的加减)。

(八)语言迟缓

26.说话方式使人难以听懂(吐字不清、说话快、异常的高调)。

27.读书时不流畅(生涩、漏读、随便读)。

28.在同一学年中,特别不擅长理解文章的内容(不能抓住概要,进行归纳)。

29.不擅长写(写的文章杂乱、难以判断,误字、漏字多)。

30.书写文章时,语法错误多。

四、为什么会出现学习困难

在了解了儿童学习困难的基本表现和诊断标准后,我们不禁要问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儿童学习十分顺利,有的儿童会出现学习困难?形成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非常多,主要

包括个人因素(如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如学校、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两大方面。儿童学习困难的出现是这些因素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只是简要地介绍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在下文我们将具体地分析儿童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并介绍预防和矫治学习困难的策略。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

学习困难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研究人员发现,在学习困难儿童的一级亲属中,学习困难的发病率高达45%以上,学习困难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父系传给子代的比例是40%,母系为35%。

2.脑损伤

脑损伤能够改变脑的某些功能,继而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和行为。

引起脑损伤的因素很多,如严重的头部外伤、意外事故、被撞击、发高烧、脑瘤、脱水以及其他的一些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在学习困难儿童中的脑损伤发生率一般比正常儿童高。

3.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由于大脑对躯体感觉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的组织和分析,以致整个机体不能有效运动的现象。智力正常甚至超常的儿童由于存在感觉统合失调,其智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造成学习困难和运动技能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障碍。研究表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时直接影响学业质量。

4.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异常

近年来,随着功能性脑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脑功能异常在学习困难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困难的儿童往往具有轻度的脑结构异常、脑血流局部灌流不足、脑电图轻度异常等。

5.生理上的晚熟及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童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生理上的晚熟是造成儿童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入学的儿童中,有一些儿童的生理条件尚未完全成熟,适应能力较差,也容易产生学习困难,继而导致一些情感问题的产生,形成恶性循环。而对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追踪调查,发现无论在注意能力、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方面,低出生体重儿童都比正常儿童要差。

6.身体疾病

儿童在学校学习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且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有的孩子体弱多病,经常缺课,使得所学的功课连续性间断,学习的内容联系不起来,自然会导致学习困难。有的孩子有慢性病和先天性疾病,由于没有什么疾病的表现,容易让家长忽略,对这样不健康的儿童采取和健康儿童一样的要求,自然会导致学习困难。另外患病的儿童往往由于缺课的机会多,而患儿的体力又跟不上紧张的学习,使得儿童在压力下引起学习情绪和学习精力降低。

(二)心理因素

1.认知能力缺陷

许多儿童学习困难是由于认知能力不足造成的。所谓认知能力是指个体了解与认识世界的一整套心理能力,它包括动作、知觉、注意力、记忆、语言、思维和社会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这些认知能力与学习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认知能力的失调都可能引起学习困难。许多研究发现,在学习困难儿童中存在认知能力缺陷的现象,如注意力缺陷、记忆或语言能力缺陷等,即有认知能力问题的学习困难儿童大都在一种或几种认知能力上有问题或欠缺。认知能力是在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发展起来的,由于认知能力发展不良而造成的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合适的认知过程以及非言语思维和言语思维发展中的失调等。

2.学习兴趣与策略

学习适应性是一种综合的行为过程,其影响因素既有来自外部的,而更重要的则是来自人体内部。适应学习意味着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掌握了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志品质,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因此对学习的适应需要个体良好的人格因素来维系。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学习适应性是影响学习成绩的第二位因素,学习困难儿童在学习适应性测量中,总分、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学习技巧、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身心健康等方面均比学习优秀组低,说明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难度较大,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较多,而教师、家长对这些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解、关注和投入。适应性历来被认为是与心理、健康水平密不可分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状态,马斯洛和麦特曼甚至认为对于生活的适应就是心理健康构成要素之一。

学习的适应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活适应,因而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学习适应性良好者心理问题及其症状的表现程度普遍低于学习适应性差的学生。

3.情绪和行为问题

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也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因素之一。抑郁、焦虑和情绪障碍对儿童学

习成绩具有显著影响。

(三)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首任和终任的老师。家庭环境不良是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首先是父母的文化素质与家庭的文化氛围,儿童的学习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它包括家庭的藏书情况、父母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及家庭学习环境等,学习困难儿童母亲文化素质一般较低。其次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期望态度。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很严厉、常打骂孩子、望子成龙心切等,有些儿童由此而对学习产生恐惧或焦虑,甚至反抗,致使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而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学习与做其他事情缺乏责任心,行为放纵,这样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再次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差,父母关系不和等,都会对儿童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2.学校环境

儿童进入学校后,学校环境对其影响逐渐加强。教师的言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大多偏重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这种压力下,只重视学习的优、中等生,忽视甚至歧视学习困难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抱很高期望,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则期望很低,不同的期望值会对不同学生产生在教育态度上的差异,客观上会造成学生学习及训练机会的不均等。这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消极期望影响了学生的自我信念、成就动机,长期下去,会使他们逐步失去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有不少调查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学生在班级中缺少温暖,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越来越处于被冷落和孤立的境地,他们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不佳所占的比例明显比优生高,这些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致使学习困难的发生。其次是学习负担过重,太多的作业、频繁的考试容易使儿童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使学习困难的发生率增加。

3.社会环境

除家庭、学校以外,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近年来传统的价值观念的改变,不良成人群体的影响,传播媒介的消极作用,都对儿童学习困难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近年来,美国儿童学习困难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有专家认为可能部分是由于长期暴露在慢性的毒物中,比如铅、重金属、物理环境中的化学制剂。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美国一个城市化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和学习困难发生率联系的研究证实,LD的高危险地区均与曾经有过铅毒性和空气污染机构有关;与贫穷、受官方援助居民百分比较高、成人受

教育程度低也有关。

总之,造成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复杂,涉及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此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矫治应该采取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第九章 认识学习潜能

云云今年上三年级了,数学成绩一落千丈。爸爸妈妈每次给她讲解数学题时,都得强压着怒火,耐着性子一遍又一遍地讲,最终总是失去耐性地大声吼她,说她“太笨,不可救药”。

可是,事后爸爸妈妈又总是后悔,觉得自己不该责备孩子,害怕孩子失去信心和学习兴趣,就真的没希望了。

军军是个被大家公认的聪明孩子。可是他成天就知道疯玩,或者抱着个电视机不放,坐在书桌前学习时老是动个不停,一会摸摸头一会玩玩笔,不能安心看书做作业。他的学习成绩波动特别大。老师和家长总是鼓励他要勤奋认真地学习,可是不见效果。

虽然孩子的表现有时令父母苦恼,可是很少有父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个笨蛋,父母们通常都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变得越来越好。这是父母偏爱自己的孩子,不愿承认事实吗?还是父母在无意中懂得了孩子发展的潜力,想要努力挖掘,可又不得其法?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天赋——在某一方面。所以,父母们并非自欺欺人。然而,父母们只是直觉地感受到孩子的潜能,并没有真正认识潜能,掌握潜能开发的规律,因此不能使孩子的潜能得以发展、呈现,不能使潜在的能力最终变成孩子的实际能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科学家们对大脑及心理的研究成果,真正认识孩子的潜能何在,然后再游刃有余地以适宜潜能开发规律的方法协助孩子实现其潜能。

人的潜能,泛指人的潜在能力,是尚未开发利用的能力,没有实际化、外显化的能力,包括生理、心理的潜能。为了更好地理解潜能,我们用植物潜能的例子说明:普通一粒西红柿种子,让它在土壤里发芽,会长出一棵纤细的小苗,越长越大,在收获的季节里,结出的果实最多十几个。但是,同样是这种西红柿的种子,当它生长出第一片幼叶时,就采用一种引发植物巨大潜能的水耕法栽培,它将结出多少西红柿呢?

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这样的一棵西红柿小苗生长在普通的水槽中,

它的枝叶一直延伸覆盖r 14平方米,长出了13000个西红柿,长成了一棵真正的西红柿树。这水槽里的水是普通的水,营养成分也是普通营养剂,惟一特殊的地方只是这西红柿树不是生长在土壤里,而是在水槽里培育。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我们人类的学习是否存在这样的潜能呢?如果有,那么限制潜能发挥的土壤是什么,促进潜能发挥的培育方法又是什么呢?

一、人的大脑潜能

由于大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学习潜能与大脑的潜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据生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有2000亿个脑细胞.这个数目几乎和某些星系的恒星数目一样多。每个脑细胞的形状就像最复杂的小章鱼,它有一个中心和许多由中心发出的触手,与几万至几十万个脑细胞连接。每个脑细胞都比今天地球上大多数的电脑强大和复杂许多倍,它们通过网络般的细胞连接来回不断地传送着信息,能够容纳1000亿个信息单位,这相当于500册百科全书的信息量。然而,人的大脑是一个沉睡的巨人,至少有90%的潜能未被动用。为什么我们不能发挥这90%的能力,学得更好、记得更牢呢?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大脑神经系统发展最活跃的关键时期。在富有激励因素的环境中,人脑会变得更好;接收不到刺激,人脑就会向相反方向发展。如果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接受了身体、心灵、情感和社会经历等一系列积极正面的培养,孩子的大脑就会得到相应的成长,丰富的、充满爱意的教育环境、恰当的训练、大量的自主活动与探索,能使孩子各自不同的潜能得到理想的开发,受到忽视就会导致他们大脑的连接度迅速萎缩,没有接受刺激的突触甚至会被毫不留情地修剪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中几十亿的神经细胞到青春期就已经达到发育完全了,不再有所变化了。事实上,大脑充满活力,可以在从出生到生命终了的任何年龄发生改变。开发大脑的学习潜能虽然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最为重要,但是在个人一生的发展中都是为时不晚的。

为充分开发大脑的潜能,我们必须弄清大脑的构造,了解它是如何工作、如何记忆、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才能确确实实地利用大脑大部分的巨大能力。然而,人类现在对人脑所了解的一切,是在最近的30年中才得到的,我们在学校里未曾学过这些知识,而我们的孩子也大多学不到这些能够改变他们生活、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方法和创造方式的知识。

二、人的智力潜能

随着对脑的结构、功能及其活动原理研究的日益深入,在大脑动态功能定位思想影响下,多元智力理论应运而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经过多年研究,

在1983年出版了《智力的结构》一书。他提出多元智能的概念,认为智力是由一组能力组成的,组成智力的各项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每一种“智力”或能力都在大脑中有相应的位置。当某个部位严重损伤时,就会面临丧失特定能力的危险。多元智能的观念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智力观对语言与数理逻辑能力的过分强调,使人们不再局限于用语文与数学的学业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儿童智力得到更全面的重视和发展。

到目前为止,组成多元智力的成分至少包含以下8种能力:

◆言语一语言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进行言语交流的能力。显然,这种能力在作家、诗人和演说家身上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逻辑一数理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这在科学家、数学家、律师和法官身上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音乐节奏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在作曲家、指挥家和一流的音乐家身上显示出明显的高度发展。

◆视觉一空间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建筑师、雕塑家、画家、航海家和飞行员是使用这种能力的能人。

◆身体运动觉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运动员、舞蹈家、体操运动员身上,也许还在外科医生身上得到很高程度的发展。

◆自知—自省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也就是了解自己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

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心理学家、哲学家需要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交往~交流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和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是销售人员、鼓动家和谈判人员应有的那种能力。

◆认识自然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指亲近自然、观察自然,并通过自然中获得的感受产生灵感的能力.包括分辨事物、观察自然、直觉理解的能力,表现为对自然现象敏感、喜欢探索大自然,善于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和鉴别,乐于种植、饲养等,是环保主义者、动植物学家、地质学家、探险家等必须具备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着多种智力有待发展,而且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真正智力优秀的人足那种在这8种能力都有着突出发展的人。我们不能因为强调语言和数学智能而限制了儿童其他学习潜能的发展。

三、人的性情潜能

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卡尔·罗杰斯在总结多年帮助他人恢复健康心理的工作中发现,个人自身中具有走向成熟的能力和倾向,如果能获得理解、接纳、真诚的关系,受帮助的人都可能以一种更具有建设性的、更为理智、更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来生活。正如孟子所言:“人之初,性本善。”

在对问题儿童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我们从众多的“问题”儿童的例子中发现,那些被成人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孩子在得到充分的理解、接纳和真诚的支持时,都变得富有创造力、爱心,并表现出自己的智力优势。

炎炎,一位生长在离异家庭的初中生因为打架、逃学,几

乎被学校开除。在与心理咨询师建立了理解、接纳、真诚的关

系后,他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特长,并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用学习跆拳道来发挥自己的体育优势,并在中学毕业后开设

了一所按摩医院,成为了社会的良好公民。

良好的行为、品格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我们的孩子都可能成为更具有创造性、更为理智、更符合社会规范的人,不论现在的他显得多么的顽劣、不合群、叛逆、冷漠„„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很难得到真正的理解、接纳和真诚的关系。几乎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会认为自己是那么爱孩子,心甘情愿为孩子而吃苦受累,甚至愿意为孩子奉献自己

的生命。但是,面对孩子的一些“怪异”的行为、“不良”的行为,父母和老师总是责怪、惩罚孩子,难以理解孩子内心。例如,面对孩子的撒谎,父母和老师常常用成人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孩子,担心孩子沾染了不良的习气,今后可能会变成违法乱纪的人,因而难以平心静气地了解孩子撒谎时的心情与原因——也许他是那么希望自己是个父母和老师都喜欢的好孩子,所以隐瞒了某些家长和老师不喜欢的缺点;也许,他有一些无可奈何的苦衷,必须用谎言来保护自己。有时,父母和老师在告诉孩子要诚实的时候,自己却经常撒谎。在得不到真正的理解、接纳和真诚的关系时,孩子的性情潜能就受到了压抑和扭曲,不能够以建设性的、更为理智、更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来生活,而是用撒谎、叛逆、攻击、自责、压抑、逃避、拖沓等等手段来保护自己,不可能发挥自己的性情潜能。

四、脑力倍增不需要额外努力

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后,开发大脑潜能并不一定要多付出努力。

这似乎让人难以置信,但却是千真万确。在一项脑电实验中,用脑电仪记录认真作画的画家和只是乱涂乱画的人们的脑电波,原以为集中精力作画的画家所需要的脑力能量会比较多。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两组人所消耗的脑力并没有明显差别。也就是说,不经意地胡乱涂画和画一幅杰作时,大脑的活动强度、消耗的精力是一样多的。由此可见,创作一幅杰作所消耗的智力能量并不比多数人平常每天消耗的智力能量多。这其间的意义相当清楚:既然你闲逛时消耗的能量和画一幅好画时一样多,那么你也有可能画出一幅好画。我们要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就是要促使孩子的大脑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在不付出更多时间、精力的同时让智力活动取得双倍成果。

虽然,我们常常把开发潜能比喻为挖掘储备巨大的金矿,但是千万不要误以为,开发学习潜能就像挖金矿那样需要加倍的吃苦耐劳,其实开发学习潜能是一件非常轻松而有成效的事,只需要懂得科学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收获,把方法变成习惯。

第十章 扫清障碍——学习潜能开发的误区

在学习潜能开发的问题上,有一些误区必须得小心避免。

一、“孩子这么笨,哪有什么学习潜能可以开发?”

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家长就认为自己的孩子笨,没有什么潜力可以开发的。这是家长还没有真正了解学习潜能的含义与意义,而将一般人常常强调的语文、数学等学业成绩作为是

否聪明的标准,把“学习差”和“笨”等同起来。许多人虽然学习差,但并不笨,而是因为前文所述的各种原因而出现学业成绩不良的问题。中学时代的爱因斯坦就因为整日空想,连许多测验都没有及格,被赶出了校门。他的母亲并没有因此而认为他笨,而是把教育他变成一种游戏,带领他进入令人兴奋的知识世界。不久,他开始学得如此之快,最终成了最伟大的科学家。其实,正因为孩子的学习不如意,才更需要开发学习潜能,让孩子强起来,自信起来。

二、“孩子成绩好,就不用开发学习潜能了。”

学习成绩好的人,学习方法不一定好。美国和日本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诊断检查”以后发现: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有受过学习方法的专门训练,无论学习好坏,一般都采用效率极低的学习方法。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好,那是由于方法以外的因素起了作用,例如,家长辅导多,自己花费的时间多,知识基础好.领悟得快等等。这些人如果再改进学习方法,其学习效率还会大大提高,学习成绩会变得更加优秀。无论对于学业好的还是学业不如意的同学,学习潜能的开发都是十分必要的,也必定会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学习潜能开发就是才艺训练。”

当“多元智能”的观念被家长认识时,有些家长为开发孩子各方面的潜能,就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以为各种各样的才艺训练就能让孩子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然而,孩子的时间被各种训练充斥着,忙于吸收、记忆各种知识,通常是在一种疲倦、缺乏兴趣的状态下学习,这严重违背了大脑神经系统活动和发展的规律,有时甚至使孩子的大脑处于保护性的抑制状态,更不用说大脑潜能的开发。根据孩子的优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才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四、“学习只要刻苦就行了。”

当孩子不能取得好的成绩时,家长通常的反应就是认为孩子不努力、不认真,以为只要孩子努力就一定能发挥潜在的学习能力取得好成绩。其实,努力导致的紧张本身将耗费大脑超过75%的学习能力,只剩下不到25%的脑力用于获取新信息和完成当前任务。这样如何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呢?而且,光苦干还不行,还要学会巧干。否则,努力总得不到相应的成果,最终孩子将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陷于习得性无助的境地。就像游泳一样,方法不当的人,身体再强壮也游不快,甚至往下沉,只有方法合适,才可以使水的阻力降到最低程度,充分发挥体能的作用。学习也是如此,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是金子总会发光·不需要为大脑的自然发展做什么。”

孩子的抚养方式和训练的方式实际上决定了孩子大脑的形成。换句话说,一个孩子周围

的环境对他大脑的发育和行为的模式都有重要的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存在关键期,我们认为某些学习潜能发展也存在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如果抓住这个最佳时机进行开发就能取得良好的效益,否则,将事倍功半。

关于狼孩的故事早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1920年,印度发现了两个“狼孩”。他们在狼群中长大,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用四肢爬行,像狼那样嚎叫,用手抓食物吃。在他们回归人类社会后得到了大量的训练,但是在四年之后(大约七八岁)智力水平也才相当于一个三岁幼儿的智力水平。可见,每个孩子都有潜能,但如果缺乏合适的环境培养,后果是非常可悲的。

第十一章 轻松学习——学习潜能开发的最佳状态

孩子在记忆他们喜欢的歌曲的歌词时总是轻而易举,甚至轻松地记住一首他们完全听不懂的日文歌曲的发音。家长在碰到这种情况时常感叹,如果孩子能以这样的专注、勤奋的精神学习英语,效果一定十分惊人。

其实,大脑处于“放松性警觉”状态时,我们能更快更有效地吸收信息。这样的学习效果并非来自于专注和勤奋,而是来自于一种与我们的α脑波联系在一起的最佳学习状态。相反,当人们处于紧张状态时,大脑似乎停止了运作,像电脑被断电了一样,一片空白。以在大家而前发言为例,大多数人将当众发言列为他们最大的恐惧之一。当被要求马上在公众场合作即席发言时,人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一言不发。这时,肾上腺素迅速掠过脑细胞,大脑在恐惧中关闭了它的记忆库。相反,当人们在安静而舒适的房间里,逐步在头脑中想象一些平静的画面,大脑便会很快产生α脑波,血液巾充满了能提高脑力的化学物质。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不是通过坐下来痛苦地用笔用纸一步步算出这个理论。而是在—个夏天的下午,当爱因斯坦躺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透过微闭的眼睑,凝视着太阳,玩味着通过睫毛而来的光线,当时他开始想知道沿着光束行进会是什么样子,他就像进入了梦境一样,躺在那里,让他的思想随意遨游,幻想着他自己正沿着光束行进。

突然他意识到(顿悟),这正是刚才所探求的问题的答案,相对论随之诞生。

为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就需要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情。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学习想象为一项艰苦繁重的、枯燥烦人的、难以胜任的任务,并且把这样的观点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孩子以这样的消极心态面对学习,必然感到紧张或抑制,从而导致消极的学习效果。要使孩子的学习效果从消极转变为积极,我们就需要帮助孩子向大脑传输一些积极的信息,使他了解到学习的乐趣以及作为一个学习者所拥有的能力,以一种轻松自信的状态学习。

一、好奇心是轻松学习的原动力

孩子从一出牛,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就学会一门语言,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身体,他们的学习效率不可谓不高。这正是强烈的好奇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父母不必花心思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只要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扼杀它就足够了。

父母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对孩子来说,—切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他会把奶瓶反转,并且试着从奶瓶的底部来吸奶;他会将停下了的玩具火车又推又拉又打,想使它再次跑动起来;他会在公园里专心地看着被风吹得摇摇摆摆的花草。这些都是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这个陌生世界的表现。此时,父母要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跟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作出结论。

父母不要用简单的结论解答孩子的疑问。孩子总是喜欢问这样那样的问题。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孩子,远不如让孩子自己思考“为什么”来得重要,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例如,当孩子问“鸟儿晚上睡在哪里”时,你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鸟儿在晚上的可能去处;当孩子问“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你不要简单地告知“会变成绿色”,你叮以说:“是啊,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以此来引导孩子去试验,去思考,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

父母要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是呵护孩子好奇心的关键。父母如果经常给孩子下达一些强制性的智力作业任务,那么孩子会感到总是在一种有压力的环境之中,他们便会将思考问题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久而久之,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就会消失殆尽。

因此,对于强制性的智力作业,要少些再少些。

二、兴趣是最好的轻松学习润滑剂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没有兴趣,学习变成苦劳役,孩子怎么会去自觉地学习。若孩子对学习有兴趣,那么他就自然会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快乐,从而使学习的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年龄越小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越是以直接从学习中得到的某种感受为主。例如,孩子喜欢在幼儿园里学习唱歌、跳舞,可能是因为在课堂里有小伙伴和他一起唱歌很有趣;小学的孩子喜欢语文可能是因为语文老师经常表扬他。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要让孩子体会到一些直接的感受。

父母要使学习形式更有趣。通过学习形式的新颖性、多样性,让孩子从学习的形式中感到兴趣。例如,让孩子动手操作,扮演角色,学习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等。

父母多表扬,少批评。让孩子从家长的赞扬中获得自信,感到兴趣。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就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逐渐钝化。久而久之,孩子总觉得自己很差.总有错,产生压抑感,于是厌于学习。

使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要尽可能使学习的任务刚刚比孩子的能力水平高一点点,使孩子稍作努力就可以掌握获得成功的经验。这样既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从成功中体验到对学习的兴趣。

和孩子一起学习。当孩子解答出问题时,与他分享快乐;当孩子不懂时,与他一同探讨,这也能让孩子觉得学习是快乐的。另外,家长的情绪、学习环境等也会影响到孩子学习时的情绪体验。当孩子将新买来的玩具汽车拆成零件时,父母不但不骂孩子,而且与孩子一起拆,一起装.一起玩。这样,不仅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保护,而且孩子有机会问许多关于汽车的问题,“汽车为什么要有发动机”,“汽车为什么要加油”等等,极大地增强了孩子对于知识的兴趣。

三、简单的目标有助于放松

确立有吸引力的目标有助于形成积极的预期,并通过实现目标的过程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对孩子来说,知道这一点十分重要,他们就会意识到他们有能力去决定做什么或完成什么。这种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将使孩子处于积极放松的状态,不会因为命运被他人或外物决定,而缺乏负责感地消极懈怠或感到无能而紧张。当然,这个目标必须是合理的,一个合理的目标应当具有这些特征:

◆可达到的:目标应适合于孩子的年龄和实力。不能让一个还没有很好掌握数学基本题型的孩子,以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为目标,而应以掌握更多的基本题型为目标。

◆可相信的:孩子要相信自己能够达到确定的目标,所以在制定目标时,必须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家长不能一厢情愿地帮孩子制定他自己都不相信口丁以达到的目标。

◆可想象的:日标应该是明确表述并可测量的,如果孩子能够越清晰地想象目标实现的情景、过程,目标的作用则越突出。

◆值得向往的:所确定的目标最好是自己想达到,别人也希望他达到的。例如,将孩子学习加减法的目标定为,能够自己独立购物,这埘于缺乏独立购物经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值得向往的。

四、在大自然中轻松学习

家长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比如春天可带孩子去观察小树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长情况;夏天带孩子去游泳、爬山;秋天带他们去观察树叶的变化;冬天又可引导他们去观察人们衣着的变化,看雪花纷飞的景象。孩子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家长最好还能指导他们参加一些实践,如让孩子自己收集各种种子、搞发芽的试验、栽种盆花;也可饲养些小动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启发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画出来,并鼓励他们阅读有关图书,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到书中找答案。这样,孩子的兴趣广泛,知识面扩大了,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具有学习能力的人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时时要学习。固然书本中有知识,但游戏、运动中同样可以学习,自然和社会更是大课堂。

五、音乐、深呼吸和积极暗示有助轻松学习

音乐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一些巴洛克音乐是快速提高学习的理想音乐,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巴洛克音乐每分钟60—70拍的节奏与α脑波一致,可以帮助孩子进入放松的状态,无形中会加速整个学习过程。在开始学习前,听一些节奏明快的音乐,脑细胞立即活跃起来,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听每分钟60—70拍的舒缓音乐,促使大脑保持α脑波的活跃状态。

在从学习一项事务转向学习另一项事务时,当然得理清思路。如果将语文课的问题带到数学课上,就会心不在焉,难以学好。花一会儿时间做做深呼吸运动,就会开始放松。再放一些轻松的音乐,闭上眼睛,想象能想到的最宁静的景象——大脑很快会进入放松性警觉状态,这种状态更易于使信息“飘送”到大脑中。

积极有效的暗示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很优秀,充满了自信与自豪,在学习中自然就格外轻松。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中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了,他让校长把三位老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过去三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老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我们特别挑选了三班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这批学生的智商比同龄人都要高,希望你们能有更好的成绩。”老师们表现出掩饰不住的喜悦,临出门时,校长又叮嘱他们:“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者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一年之后,这三班的学生成绩足整个学区中最优秀的,比平均分数高出两三成。实际上,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来的,而只是随机抽选出来的普通学生,老师也是随机抽选出来的普通老师。

父母和老师要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多对自己和孩子使用积极暗示,相信自己和孩子都能发

挥最大的潜能。另外,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也是积极暗示的一种方式,大脑的状态特别容易受自我肯定的影响,它具有将大脑转入最佳学习状态的能力。

第十二章 处理信息——多通道开发学习潜能

星佳上课时的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不是与同学说话,就是走神开小差,所以他的学业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水平。但是,一旦开始制作汽车模型.他就会非常投入,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完全不知疲倦、不被任何东西打扰。他的汽车模型在同学中可是首屈一指的,他因此而得到大家的崇拜和羡慕。父母感到非常困扰,孩子为什么不能把这股专注劲用到课堂学习中呢?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通道来接受信息。每个人的各种感官都是良好的,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人往往会有某个感官发展得特别好,成为自己的主要的获得信息的通道,当然通常还有一个次要通道。在学习过程中,仅有30%的学生记得其在课堂中听到的75%的信息,40%的人记得75%他们看到的,而另外15%的人是运动觉学习者,通过参与体验,直接运用他们的生活经历来学习。

星佳正是属于运动觉学习者,他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才能尽心地学习,由于制作汽车模型符合他的信息处理模式,而得到顺畅的运作。

然而,我们的课堂一般提供的是视觉和听觉信息,星佳主要的获得信息的通道与教师教学所采用的传递信息的方法不一致,就可能产生学习的困难.除非他能用次要的通道弥补。“触觉一运动觉学习者”在传统的学校中面临的学习困难最多。他们经常退学,因为他们无法集中精力一个又一个小时地坐着,所以经常“陷入困境”或者被暂令退学,或者被不幸地归入“有学习障碍的人”而被送进“特殊教育”班级——在那里他们做着更多同样的事情:大量的课堂作业,不论他们真实的能力和学习类型如何。

可见,了解孩子学习的最佳信息通道,并利用多种感觉来学习,学习潜能将可能达到最佳状态。

一、评估孩子的学习通道类型

每个人主要是通过看、听、运动还有触摸获得信息并用这类信息进行思维、记忆来最有效地获得信息。当这个人比较多用视觉时,即在思考时多景象冒出,我们称他为视觉型;若

他用听觉多些,即多用文字说话作思考,他便是听觉型;若他常与自己的嗅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感觉一起,他就是触觉运动觉型。虽然,味觉和嗅觉在一些工作类型中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品酒、调和香料的工作,但是这两种感觉在大多数学习类型中不是主要的。我们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测试发现孩子究竟是一个视觉的、听觉的,还是触觉运动觉的学习者。

让孩子想一想“生日”,他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呢?大脑中是否出现一幅图画?也许孩子想象的是漂亮的生日蛋糕和生日礼物;或许他听到大家为他唱的生日歌的声音;或许是听到生日歌、拿到生日礼物、吃生日蛋糕时的一种感觉、生日蛋糕的味道或欢聚时的愉悦。他所想象到的,正是他惯常的信息通道类型。这些不同的信息通道类型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每个人有自己的独特类型。

仔细分析孩子的叙事作文,我们也可以得到相似的信息:视觉型的孩子有较多的景物、表情、颜色、形状等表示视觉信息的词语;听觉型的孩子则有较多的对话、名人名言、相声词等;感觉型的孩子则喜欢描写在过程中的人物心理变化。

眼动方式也是反映信息通道类型的一条重要线索。例如,让孩子回忆对他影响最深的一个人,注意观察他的眼睛,看他在回忆的过程中眼睛的运动方向,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的学习通道类型。有的人在回忆时,眼睛一般向上看,眼球向左或向右移动,目的是看清他们大脑中留下的视觉映像。他们通常是视觉学习者,他们的主要学习通道是视觉。有时,家长和老师会对那些望着天花板回答问题的孩子说:“答案又不在天花板上。”事实上,他们确实只有在眼睛向上看的时候,才能找到他们的答案。

有时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眼球转动不止一个方向。一般来说,当他回答你的问题时,眼球转动的第一个方向是开启大脑记忆库的感觉通道,是他最惯用的通道。最后一个方向,是储存有关事情资料的通道。

眼动的通常方式如下:

●向上——视觉学习通道型

●向右侧或左侧——听觉学习通道型

●向下一一动觉学习通道型

●直盯前方,不聚焦——视觉学习通道型

●直盯前方,聚焦——凝视,观察

二、了解不同学习通道类型的特点

学习通道类型不仅影响孩子对不同信息的敏感程度,还与学习的其他几个过程有关:孩子是如何组织和加工信息的,孩子是如何记忆的,孩子是如何表达自己的。

(一)视觉学习者

在听课的时候,他们一定要看着老师,喜欢老师板书、使用图表;希望家长和老师多做示范、少说道理,多变化、节奏快。如果他领会了一个原本困难的问题,他会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你为他读故事或报纸,那么他一定会自己看一下它。他喜欢带有图片的书籍。大多数视觉学习者倾向于有条有理、整洁和讲究衣着。如果向别人表达他的想法,会简短,没耐性听别人说,常常直接切入主题,没有开场白,擅长使用图表。

(二)听觉学习者

通常对读书或指导手册不感兴趣,相对于自己在书中找答案,他更愿意别人告诉他如何解决。他经常询问别人,当他领会了新的信息时,他会说“我听懂了你说的意思”之类的话。重视宁静,或者学习时必须有音乐,常有节奏感的身体语言,如手脚打拍子。喜欢家长和老师与之倾谈,希望得到别人的耐性聆听。他愿意向别人讲解他对知识的理解,也愿意与他人交谈,说话多、往往不能停口,声音有高低快慢,说话内容详尽,常有重复。

(三)运动觉、触觉学习者

总是想不停地运动,喜欢亲手做、喜欢做时的感觉;不在乎好看或好听,重视事物的意义和感觉,喜欢被人关怀、尊重、注重感受;喜欢用身体的接触向别人表示友好,会毫不顾虑地拍打你、拥抱你。站时多靠着东西,坐时全身躲在座位里,常抚摸身体或物品。当他理解了一条新原则时,他会说:“它感觉不错。”

三、多通道学习

三种不同学习通道类型的孩子,各有其不同的学习风格,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自己的特征,使以符合自己主要的学习通道类型的信息刺激及信息处理方法来增加学习效果。然而,若三种通道都平均使用,这个人的学习潜能将得到极大的发挥,因为他可以接受各种信息,并以多种途径来达到最佳的学习和思维效果。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痛觉等,是大自然赋予生命体的感觉器官。这些感觉通道并不孤立工作,它们之间既合作竞争,同时也相互抑制,然后由大脑对这些信息加以综合。多感觉通道的认知效果,要远远大于单通道。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最好要调动起全身多个感知器官。比如要想牢记一个人,名字、声音、外貌、体味等叠加起来的多维印象.也比单个特征更容易记忆。

善用学习资源提供适宜通道的信息刺激。对于同样的内容,假如是让孩子阅读书面材料,你认为他的学习速度会提高多少?你认为他第二天能回忆多少?如果利用光碟、电脑互动游戏,他又会学会多少?

今天,学习资源以惊人的速度成倍扩展——互联网、录像带、光碟、书籍、杂志、用户手册、讲座、研讨会、课程、展览等等。你也许会想,学习资源太多了,根本不能跟上它们的发展速度,不知道如何利用它们来开发学习的潜能。但是,从本质划分,这些复杂的资源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书面材料——报表、备忘录、电子邮件、报纸书籍、杂志等;

●亲身经历——培训班、会议、模拟活动、会谈等;

●媒体——电视、国际互联网、录像带和录音带、光碟、电影、幻灯等;

●探索周围世界——直接感知(看、听、触摸等),并记录、亲自解决问题;

●他人——对话、课堂学习、研讨会、讲座等。

明确孩子擅长的学习通道,选择那些合适的学习资源,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效。如果选择了与你的最佳学习通道不相适应的学习资源,那么孩子不但是在浪费时间,而且是在为自己制造失败经历,这个失败经历将使孩子加倍认为自己不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如果选择了相匹配的学习资源,那么你就能使获取信息的过程变得愉快而迅速,这将使孩子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

视觉想象让大脑像摄像机一样进行记忆。孩子越是能活跃地、积极地把记忆的内容想象为一个生动的故事图像,这些图像就越能长久地保留在他的记忆里。把想象力勾画成了图像,让幻想生动起来,这样就能产生“能摄影的记忆力”。国际象棋大师加利·卡斯帕罗维在使用他的大脑时就像是在使用一架照相机。他把120个棋局中的117个棋局“拍照”进了他的记忆里。在他大脑的右半球中储存了几百个棋局的模式。他把它们作为图像在头脑中归档。我们的孩子都具有这样的摄像记忆力的萌芽和基础,只是还没有得到开发。

视觉形象让孩子像爱因斯坦一样思考。爱因斯坦说:“我思考问题时不使用语言。而是靠主动有形的形象去进行:当这些形象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时,我再去花费颇多的努力去表达它。”然而,由于学校教育的弊端,我们常常习惯于用语言去思考,完全远离形象,很难拿出对事物的整体方案。例如,在学习舞蹈时,死记每一个舞步,还不如留心模仿跳舞高手的舞姿;在决定自己的暑期计划时,用语言去思考每天干什么,还不如用视觉形象去想象暑期的生活,然后再用语言说出计划,这样可以使计划具有推动行动的力量,而不会陷于被计划限制产生的厌烦感。我们可以利用所有条件训练自己,使自己能够从大脑中除掉使用语言思考的习惯,达到活化大脑的目的。例如,爱好旅行的人,做一做想象旅行有助于培养这种想象力。先定好目的地,然后借助地图和时刻表,在大脑中作一番旅行。出发之前,如能制定一下周密的旅行方案,尽情享受想象旅行之后再出发,也是别有情趣的。

触觉和运动觉让整个大脑激活。视觉和听觉是交叉进入左、右脑,即左耳听到、左视野看到的东西进入右脑,右耳听到、右视野看到的进入左脑。触觉和运动觉虽然也是左半身的进入右脑,但情况要比听觉、视觉复杂得多,接受的信息量也很大。例如,“粘糊糊的”这种感觉中,不仅有“软”、“湿”等等感觉,还有“吸附在皮肤上不易脱落”的感觉,右脑把这些不同的要素综合整理,最后才得出“粘糊糊的”这样一个结论-而左脑的语言机能并不能百分之百地准确表达右脑的综合感觉。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有充分的机会去感触、操作,可以使左右脑都得到尽可能的激活,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练习打算盘,不仅能促使手指做细微的运动,还能刺激触觉、听觉等,是活化右脑的一个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第十三章 学会学习——主动开发学习潜能

激发潜能完成转化的必要条件是,在参与活动中,个体必须具备主动性和有效性,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动机活力,将潜能发挥到一定的激发状态,为转化提供有利的和必要的条件。孩子通过主动的思维活动保持脑内突触连接的高频率使用,从而有利于学习潜能发挥。

学会学习就是能用不同的方式,能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才智,在不同和广阔的学习空间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反思、总结、积累经验,主动地发展多元化的学习能力。如果说,学习就是“积学以储宝”,那么知识就是金子,而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点金术”。金子是会用尽的,但只要学会了点金术,就有了取之不尽的财富。古人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重视方法的学习。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一、打破思维僵化

为什么有些人好像总是有新的思想产生,而另一些具有同等智力水平的人却不能呢?思维方式的优化和更新会使人更聪明、更有创造性。幼儿的思维有极大的灵活性,任何东西邵可以是他们的玩具,一件东西有许多的玩法,小板凳可以用来坐、可以做小火车、可以被当做鼓来敲„„随着他们日渐接受许多知识观念,思维会越来越受限制,有许多想当然的观念和思维模式。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也有着许多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和观念。要打破僵化,才能激发思维潜能。

第一种技巧是“多样化选择”。运用僵化思维的人,总是认定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的解决途径不外乎一或两种选择。而通过多样化选择,则可使人们放弃这种顽固的信念。就是尽可能找出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的多种解决方法 即使你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例如做这样一个练习:请说出纸张的8种用途。

向问题挑战是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的另一种创新方法。我们的大部分生活建立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上,例如学习的好办法是努力,轮子是圆的,因为这样才有利于转动„„对生活中的这些常规我们从未提出挑战,或者仅仅因为它本来就理应如此。但是,到底这些结论是谁说过的呢?这个练习不是让你必须对生活中每一件事提出挑战,每天偶尔提出一个“为什么”,也许会帮助你摆脱那些陈词滥调和过期假设的束缚。

要暂缓判断.不马上说“不”、说“好”.在僵化的思维中,思维要保持每一步都必须是“正确”的.否则,肯定会不断重复那个思维过程一直到“正确”为止。换句话说,总是不断地判断事物,这种判断对思维潜力来说是一种压抑。让孩子有机会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你绝不会料到最终将发现的是什么。

二、发现孩子的最佳学习方法

我们的学习好坏与从哪儿开始学习有关。个人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们从什么地方人手获取信息。在学习一个新课题时,大约一半人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另一半则在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时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自上而下的学习者具有如下特征:

●从比较概括的观点人手。

●寻找概括化的普遍原则、统帅性的观点、基本概念和组织原则。

●把自己知道的每件事情都与主题联系起来。

●迅速比较并发现两者的联系。

●比较喜欢非结构化的、自由的情景。

●倾向于迅速投入某个专业。

●如果以高度固定的方式呈现数据或技能,他们会学得很糟糕。

◆自下而上的学习者具有如下特征

●从事实人手。

●用井井有条、按部就班的方式学习。

●掌握每个细节之后再进行下一步学习。

●有明确的目标。

●只关注那些与当前学习主题有关的材料。

●在非结构化的情景中会学得很糟糕。

如果,让一个自上而下的学习者跟着一本计算机手册,一步一步地学习如何操作。他可能因为缺乏对总体情况的大致了解,不知道该把那些分散的信息如何加以整理,而在这些散乱的信息中挣扎,最终仍难以形成一个总体认识。这样的学习效果一定不会好。

同样,如果让一个自下而上型学习者学习一份总结表,那么,对他而言这张表呈现的只是一些模糊不清的概述,缺少他所关注的细节信息,不可能从中吸收太多东西。

如果能让自上而下型学习者看那份总结表,或是让自下而上型学习者去看那本操作步骤详尽的计算机手册,那他们就会像突然“来电”

一样,非常兴奋和有效地投入学习中。

无论孩子的最佳学习方式是什么,无论他需要什么,在相应的情境下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它将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三、行前思、行中思与行后思

荧荧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感到特别困难,写出的作文也像是记流水账.没有文采。爸爸鼓励她要多读别人的范文、多背诵唐诗宋词,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荧荧是个乖巧的孩子,她努力地阅读了许多同龄人写的范文,也背诵了不少唐诗宋词,可是作文方面仍然没有什么进步。她哪儿做错了呢?也许她很努力,但是没有充分注意学习的三个过程一一学前思、学中思与学后思。

除了对突发事件的本能反应外,人们采取任何行动时都有三个过程,即行前思、行中思与行后思,学习这个复杂的行为当然也不例外。

如阅读一篇范文,在阅读之前,先看看题目,问自己如果我就同样的题目写文章,我会怎么写,我掌握了哪些相关的知识,如果掌握得不充分,可以向同学、家长和老师请教;在阅读时,要边读边思考文章的结构、修辞、立意等等;阅读之后,要问问自己从文章中收获了什么,自己可以对文章进行怎样的改进,甚至可以在范文的激发下,完成一篇自己的文章,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新任务产生的兴奋感会激励孩子对文章的一些问题深入思考,直到完全掌握。

然而,一般人所认为的“学习” 一阅读、钻研、听专家讲座等.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是学习过程中很短暂的一部分。其实,学习之前、之中、之后,都为提高学习能力提供了机会。

(一)行前思——准备、计划

现实生活中,充分的准备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只需一点点准备,做事的效率就会提高一倍,用于吸取新信息的每一秒钟都会获得双倍的回报。善于行前思的人总是在行前通过三个必要的步骤为自己铺设成功之路:

●弄清自己对于即将开始处理的事件已经知道些什么。

●集中注意那些自己认为是最重要的信息。

●为保证自己做好该事,设想多种方法,选择最佳方案,并事先做好一切能做的准备。

(二)行中思一一提问与解答

如果想使自己在学习的全过程都能全神贯注.那么,从坐下来开始学习的那一刻,直至学习结束前的整个过程,就要不断给自己提一些与要学习的课题有关的问题,并试着得出自己的看法。例如,问“这篇范文在修辞方面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文章如何组织它的材料,我会如何组织这些材料,各有什么优缺点”。

你也许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专家讲的活、说的事.都应该一字不落地吸收,如果把时间都用来考虑自己的想法,就会干扰你从别人那里吸取信息。然而,情况正好相反。通过提出自己的猜想,再根据你实际学得的东西加以修正,这有助于我们将智慧和激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你的大脑的运转速度远远超过你的阅读速度,也远远超过任何其他人的讲话速度。因此,你的大脑总有时间走神,而这才是真正干扰你学习的原因。提问能防止大脑走神。当我们读到或听到的信息证明我们事先提出的设想正确时,我们会非常兴奋;当我们的设想被证明是错误时,我们就不那么得意了。不管是哪种情况,正确答案都显得非常突出,会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形成一些想法或疑问,如你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你希望自己在这一次学习中有什么收获,取得什么成就,等等。无论是阅读、听讲座,还是看录像,都可能产生这些想法或疑问。学习能力本身就与善于提问密切相关。所谓“学问”,既学又问,一个不会提问的孩子,其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限,善于提问,才能善于学习。

(三)行后思——建立经验、减少遗忘

多数人在行动结束之后,就立刻把所学的东西“置之脑后”,认为行动结束r,很少有人从多个角度反思我们曾经听过、读过、做过的内容。

然而,对学习效果的研究显示,就像学习之前的那段准备时期一样,学习后数小时直至数天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要比在学习中所做的任何事情的影响大得多。人们很容易回忆起曾经经历过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如初恋、获奖等等,甚至能不假思索地描绘每一个细节。正是因为事后义用r一些时间在大脑里重现当时的画面,因此能清晰地回忆所经历的一切。在学

完各种复杂的事实、图表,以及各种看来非常枯燥的内容时,如果没有及时的学后思,学习时的烦躁、焦急情绪会无意识地使刚学的知识受到排斥,而且记忆研究表明,遗忘发生的高峰在学习刚结束的儿小时内。因此,在学习之后,应该做到学后思:找出可能从所学事物中获得的;确定所学到的最有趣的是什么。

科学家们对大脑及心理的研究让我们对孩子的潜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孩子潜能的开发充满了信心。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以愉快轻松的心情,开始实践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不仅在学习课堂知识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从最熟悉的、最细微的学习开始。

智慧源于实践而成于思维,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成为有智慧的、快乐的人。

第一章 学习与人的发展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现在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已经变成了终身学习!

这些话语是我们关于学习的一种日常表达,蕴含了三个有关学习的问题:什么叫做学习?什么叫做学习能力?学习和人的发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学习、学习能力、学习和人的发展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但要很清晰地描述出这三个词汇的涵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儿童是人类学习的关键时期,如果儿童出现学习困难,就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在这本书中,我们主要是向读者介绍儿童学习困难的表现、原因和预防策略。在分析儿童学习困难之前,我们首先就这三个关于学习的基本问题加以讨论。

一、学习

不同的人对学习可能就会给出不同的定义,小朋友会说,学习啊,就是天天去学校听老师讲课,然后回家写作业啊。大人会说.学习啊,不就是孩子去上学嘛。另外有些人会说,学习啊,就是掌握新的知识和技巧啊。那到底什么是学习呢?

一般认为,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因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不是因为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这个定义中表明学习有三个特点:第一,主体必须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儿童从不会用筷子吃饭到学会用筷子吃饭;第二,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保持的,因为药物、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暂时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学习;第三,主体的变化是因为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是后天学习到的,必须排除由于成熟或先天的反应倾向而导致的变化。

从本质上说,学习就是人的内在能力、思想和情感的变化。从社会活动的角度来看,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

二、学习能力

俗话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会

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那什么叫做学习能力呢?说简单一点,学习能力就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概括化了的经验,它直接决定了人在进行学习活动时的成效,决定了学习活动的成功机率。对于儿童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婴儿从脱离母体开始就开始了人一生的学习历程,通过学习来适应环境,获得发展。适应程度的好坏就取决于个体学习能力的强弱,儿童的学习能力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果儿童缺乏学习能力,则会在成长中遭受困难,影响发展过程。

三、学习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从学习的本质特点来看,个体的学习过程就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学习决定个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我们可以把人的发展区分为两个内容: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身体的发展主要由遗传、营养、物理环境等因素决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命科学以及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个体身体的良好发展并不是一个难题,所以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人的心理素质决定了人的最终发展。心理的发展主要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用另外的话来说,就是智力和性格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看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什么叫做认知呢?儿童成长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逐渐认识周围的世界,这种认识世界的能力的发展过程也叫做认知发展。认知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综合概念,是指个体在知识的获得和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或行为。学校教师承担了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任务。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通过学校学习完成的,发展结果的好坏评价是通过学业成绩来体现的。如果儿童学习成绩好,在升学考试中取得成功,那么就可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在未来就可能取得更高的成就。虽然个体接受高等教育并不保证一定会成功,但是没有接受高等教育就不太可能取得成功。就目前一般情况来说,学历水平是跨入好的行业、获得好工作的门槛。

其次,我们来分析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即儿童性格形成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社会化,是个体通过和社会的相互作用,通过学习社会规范,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用通俗的话来说,也就是个体学会为人处事的过程。婴儿刚刚出生时是一个纯生物性、基本上不具备社会性的个体,他们只知道满足自己的吃喝拉撒的基本需求,是不懂得社会规范的,在饿的时候随时哭泣,在想拉屎、撒尿时毫不会自我克制。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慢慢懂得不能随地大小便、吃饭时不能用手随便拿东西等社会规范。儿童是如何掌握这些社会

规范的呢?

是通过学习掌握的。

儿童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发现,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基本上是沿着以下两种途径进行的。

在生命早期,儿童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度过的,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抚养和教育,儿童逐渐学习各种基本的知识和生活技能。家庭对儿童性格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父母对儿童性格的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第一,儿童主要通过模仿学习,父母是儿童的主要模仿对象;第二,儿童最初没有是非对错的观念,外界信息和儿童自身行为的评价主要靠父母传递意义,儿童在这个过程中理解社会规范,并学习遵守社会规范。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发展的成熟,儿童的依恋对象从单一开始变得多元,儿童逐渐疏远父母而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关系。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儿童要学习新的人际规则,学习和父母交往时不一样的交往方式,例如,孩子对着父母发脾气或有些过激行为,父母并不会抛弃孩子。但是,如果孩子用这种方式对待小伙伴,就可能会遭到小伙伴的拒绝。儿童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社会人际交往规范的过程。

儿童主要是通过与父母、教师、朋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习社会规范,成为一个社会成员的。当然,不是每个个体都能成功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如果个体不能良好地掌握社会规范,就可能出现犯罪行为。如果个体不能良好地掌握人际交往的规则,就可能出现人际交往的困难。

整体来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儿童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社会规范,通过学校学习来促进智力的发展。成人需要通过学习来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学习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个体一生的发展。

第三章 儿童学习困难的表现

一、什么是学习困难

美国学习困难联邦委员会把学习困难定义为:学习困难是多种异源性失调,表现为听、说、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使用方面的明显障碍。国内外的学者对儿童学习困难研究

发现,儿童学习困难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6.5%—17.8%,男明显多于女,比例约为4:1左右。

一般来说,儿童的学习困难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类型。

(一)书写障碍

这类孩子的一个突出困难就是写字多一撇少一画,经常把答案写错,有时难题呵以解出来,简单的计算题却错了。他们的眼睛漏掉许多明显的信息,考试时竟然可以把整个题丢掉。这是儿童的视知觉分辨力和视知觉记忆力相对落后造成的,这种孩子最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误解,认为他们学习态度不好,必须给予惩罚。其实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障碍,只有进行有关的视知觉训练才能见成效。

(二)阅读障碍

这类孩子往往记不住字词,提笔忘字,朗读时增字减字,写作文语言干巴,阅读速度特别慢。他们认字时将字当作一个没有意义和语音的图形来记,死记硬背,阅读时不能自动地将字转换为语音,所以阅读速度和耗费的精力极大,容易疲劳。如果不能有效地阅读,他们将来会在各门功课上都出现困难。

(三)数学障碍

这类孩子在数学计算和数量概念的理解上有困难,空间推理较差,遇到计算题和复杂一些的数学或物理题就不会解了。对于这种孩子,家长应重视逻辑推理能力的开发,在空间想象力和数量关系方面进行培养,要利用孩子的语言优势。

(四)注意力障碍

家长通常怀疑这样的孩子有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力障碍。他们上课不听讲,集中注意力时间很短,经常搞小动作,学习时经常疲倦,下了课则很兴奋。这种孩子自控力差,经常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显得十分幼稚。

二、学习困难儿童的表现

小强看上去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玩什么东西都特别灵,家中的电脑、商务通或者其他电器都会摆弄,可是一遇到学习问题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学习成绩总是班上的倒数。他写作业拖拖拉拉,丢一撇落一画,不是忘记写得数,就是抄错数。

上自习课甚至不做作业,回家做作业,不是上厕所就是要喝水。小强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上课很少认真听讲,不是搞小动作,就是东张西望,注意力很不集中。小强的妈妈给

他请了家庭教师,但无济于事。可以说从一年级到现在,小强一直是在眼泪中完成家庭作业的。

老师认为小强的主要问题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好,因为偷懒才不完成作业。直到了解了学习困难概念才知道,他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学习的心理认知加工过程出现了某种落后,才导致成绩不好。

大多数学习困难的孩子就像小强一样,智力并不低下,但就是无法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们在心理认知加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障碍。一般来说,学习困难的孩子普遍存在六大表现。

(一)听觉辨别能力差

耳朵是听觉的器官。但是在耳朵里不仅有负责听觉的感受器,还有前庭感觉的感受器。听觉感受高低不同、强弱不同和性质不同的各种声音。当声波经由耳将声波的机械能转换为神经冲动,向大脑皮层的听觉传递。大脑的听觉处理中心很靠近视觉处理中心,两者可交换信息。有些听觉信息也会传送到脑干其他部分以及小脑,以便与其他感觉和运动信息相协调。听觉信息和其他感觉信息混合后,继续传到大脑的几个部分中去。如果听觉信息在大脑各层次中不与其他感觉相统合,就难以了解所听到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了了解那些声音是什么意思,该信息与前庭系统传来的感觉输入和其他的感觉输入充分地统合,是必须的。

学习困难的孩子,如果听觉辨别能力差.那么感觉统合能力就较差,会导致信息的理解处理环节出现问题,我们在下文会具体分析感觉统合障碍对儿童学习困难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同时,听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在听别人讲话或老师讲课时,分不清“伍”、“吴”和“学”、“雪”等近似音。这就会影响听讲和理解,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二)知觉转换障碍

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和其他知觉障碍。一般认为错觉常在个体发生精神障碍时出现,其实错觉也可以见于无精神障碍的健康人。

学习困难的儿童会出现听觉错觉或视错觉。幻觉障碍主要是前庭幻觉,主要表现为重力不稳、平衡能力不佳,四肢和身体运动严重不协调,空间认识错误,正中间交叉困难,右手无法在左半身正确活动,左手在右边活动也会有问题(双侧协调障碍),眼球运动困难,视觉统合不足,形成认字和阅读上的困难等。

有知觉转换障碍的儿童,当别人讲到一个物品,或者老师讲到某个问题时,不能很快联想到这个物品或者这个问题的状况。例如,当老师要小朋友描述一下“猪”的样子,并在自己的题板上写出“猪”字时,他不能立刻联想到猪的模样,也不能立刻写出“猪”字来,甚至把“猪”想成“狗”、“羊”或其他家畜。

(三)协调运动障碍

协调运动障碍也就是身体协调不良。这种类型的孩子在学习上主要有三种困难:

1.手指不灵活

协调运动不良的孩子手指触觉不良,手的灵活性差,害怕陌生人碰触.手眼协调能力差,突出表现在写字和绘画能力的不足。字的笔画稍多一些就写得七零八落,不成字样,绘画时往往把本来圆圆的苹果画得长长的,而将长长的黄瓜画得方方的。

2.坐姿不良

这种孩子坐下时,往往出现弯腰驼背、两手无处放、常放在胸前等现象;或者是不能较长时间地静坐,坐不了一会儿就要起来无目的地活动,假若你要求他静坐20分钟,他会如坐针毡、烦躁不安。

3.听写时错误不断

这种孩子在做听写练习时特别困难,常常漏字、漏段,甚至根本无法跟得上。在做数字排列时,每个数字的顺序经常弄错,6以后常常漏掉7,直接变成8,或永远记不清楚哪个数字后面是哪个数字,以致一再犯错。

(四)学习能力偏异

有的孩子阅读有困难,主要表现在认读、拼读准确性差或理解困难。他们常常有字不会写,错别字多而且难以纠正,拼音不好,听写、默写、背诵困难。但是这样的孩子有的数学比较好,有的喜欢音乐,还有的喜欢绘画。

还有的孩子存在数学计算技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数量、数位概念混乱,数字符号命名、理解与表达、计数、基本运算和数学推理障碍,以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但在这些孩子中,有的特别喜欢体育运动,甚至在某项体育竞技中很有建树。

(五)视觉 空间知觉障碍

有这一障碍的孩子,主要会有以下三个特点:

1.辨别形状能力差

主要表现在常常分不清6和9、d和b、p和q等数字和字母;“月”

与“用”、“了”与“子”、“车”与“东”、“马”和“与”等汉字;把正方形看成长方形,把长方形看成平行四边形,把普通三角形看成等腰三角形。

2.写字总是写不好

根本达不到横平竖直的基本笔画要求,不是横七竖八,就是上歪下斜,常常把上下结构或左右结构的字,要么写得挤成一团,让人无法辨认,要么就是中间闪一个大空,让人误认

为是两个字。

3.在生活、学习中操作不协调

如:用热水瓶或水壶往杯子里倒水,常常把水倒在外边;在有格子的练习簿上做作业,总是不能按照格子来做,不是靠上,就是偏下,不是右歪,就是左斜;一行字下来,不是上吊,就是下斜.或者是像蚯蚓在爬。

(六)理解与语言表达缺乏平衡

这样的孩子在听或阅读时,常常遗漏或替换,不能正确阅读。例如,当老师读完“小明是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小朋友”这个句子,要求复述一遍时,患遗漏障碍的孩子经常这样回答:“小明是个聪明的小朋友”,“小明是非常聪明的小朋友”,“小明聪明伶俐”等;患替换障碍的孩子可能这样回答:“小明非常聪明伶俐”,“小明和聪明的玲玲是好朋友”,“小明是个非常明白的小朋友”等。

三、如何诊断学习困难

诊断儿童是否出现了学习困难,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儿童早期经历与社会文化背景、儿童的一般智力状况及基本学习技能、儿童的行为表现与人格特征以及儿童的学习水平。

(一)儿童早期经历和社会文化背景

诊断者对儿童早期经历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必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因为这些因素影响着诊断结果。儿童早期经历主要涉及与儿童身体与教育有关的历史,包括儿童患病史(如母亲怀孕时期的经历,出生时是否顺产,婴儿期是否有过高烧史等)、教育史(如是否上过幼儿园,家庭教育情况等)、儿童早期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历史(如儿童何时会抬头、坐、行,何时会说话等等)。在这些早期心理行为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儿童早期语言的发展。

语高‘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儿童的学业成就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困难儿童中的大多数在早期有某种程度的语言发展问题。大量研究结果指出,有些学习困难的儿童在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有迟滞与困难现象,表现为说话迟、语句不完整、词汇量少或用词不当等发展性问题。

儿童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社会经济状况、居住区域、家庭文化背景等方面。这些因素对学习成就很少有直接的影响,它们的影响往往通过家庭,特别是父母起作用。例如家庭的结构、人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教育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态等对儿童的学校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这些社会文化背景信息有助于我们对诊断学习困难儿童有一个全面的r解。例如小学低年级儿童测试时,那些受过早期教育(如上幼儿园)的儿童测试成绩明

显地优于没有受过早期教育或零星受过一些早期教育的儿童。

儿童早期经历、身体与教育状况、社会文化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出生史

(1)妊娠:妊娠期间的情况、母亲条件、异常因素;

(2)出生时情况:足月或早产、剖腹产等。

2.身体和发展史

(1)健康状况:事故、高烧、其他疾病;

(2)目前健康情况:饮食习惯、精力与活动水平、视听等感觉器官的功能、精神状况等;

(3)发展史:坐、走、说话的年龄,是否有语言困难和动作困难。

3.社会因素

(1)与朋友、兄弟姐妹的关系;

(2)兴趣、娱乐活动情况;

(3)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4.教育因素

(1)在校经历:留级、转学;

(2)学前教育:托儿所、幼儿园;

(3)曾受过的特殊教育;

(4)教师的评价;

(5)儿童对学校和学习的态度。

(二)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力水平

测定儿童的智力水平是对儿童接受教育潜在能力的评价。智力水平是评判儿童属于何种特殊儿童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智力水平的测量是学习困难儿童在诊断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内容,是对儿童的一个总体评价。智力测量必须使用标准化的智力量表,通常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排除弱智、低能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商(IQ)在70以上。

(三)学习过程中的行为问题

儿童的行为问题尽管不是判断学习困难的主要标志,但这些对学习却有重要的影响。有些学习困难儿童是由于行为问题所造成,而有些学习困难儿童却由于学习困难而表现出一定的行为问题。认识儿童行为问题的表现,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哪些行为问题可影响儿童的学习,学习困难儿童有哪些行为问题,如何进行干预与治疗。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下列问题来了解儿童在课堂中的行为:

●是否坚持上学?

●是否经常跑出教室?

●是否经常大声说话,干扰课堂正常教学?

●是否经常提一些不合适或不合理的问题?

●是否经常发脾气?

●是否经常破坏自己的东西或公共财物?

一些研究者将这些儿童的心理行为细化,通过具体项目来评定儿童是否存在学习困难。在这里给读者介绍日本上野一彦提出的行动检查法。可以通过具体项目的对照、评分来确定儿童是否存在学习困难。

行动检查法把学习困难儿童容易表现的行动特性分为8个大项目和30个小项目。根据项目对照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经常表现:2分;有时表现:1分;几乎不表现:0分。判定时,将小项目得分按每个大项目进行合计,8个大项目中,2分以上的大项目在6个以上,或2分以上的大项目即使是4-5个,而总分在20分以上,也可以判断为可疑学习困难儿童。

(一)活动水准异常

1.不能安静,坐立不安。

2.出乎意料的行动,行动杂乱。

3.无精打采,动作迟钝,呆头呆脑,心不在焉。

(二)注意集中障碍

4.对某件事只有短时间的集中力。

5.周围的一点小事容易引起走神。

6.与人说话时视线不合。

(三)协调运动差

7.手指显著不灵巧,如使用剪刀、解扣钮扣、使用筷子、绳子打结等显得笨拙。

8.不能很好地用脚尖站立和用单脚站立。

9.走、跑时手脚动作不自然,行动不利索。

10.全身的协调运动差(如球类运动、跳绳、跳箱、铁棒、垫上运动等)。

(四)冲动性

11.常出现突发的行动(突然打人、过分地大声喊叫)。

12.对于危险的事情毫无顾忌地去做(乱舞东西、登上桌子、钻到橱柜里)。

13. _a进入新环境和多刺激的环境中,就希望很快地接触人和物,不能安静(如在更换教室时)。

(五)情绪不安定

14.胡乱地撒欢儿,大笑,说起话来没有止境。

15.容易紧张,对于一点小事易受惊,惊慌失措。

16.对初次见面和素不相识的人毫不在乎地开口说话,出乎意料地嬉皮笑脸,表现为一种不胆怯的态度。

17.自我放肆的行动多见(常常离群、乱拿别人东西、吵架)。

18.有发作性的症状(挤眉弄眼、频繁眨眼、眩晕)。

(六)固执性

19.反复进行同一动作(如反复触摸、敲打身体某部分,总是摸、咬、摆弄同一物,如铅笔)。

20.长时间玩同一游戏(如积木、拼板、玩沙、玩水)。

21.拘泥于一个话题,反复问、说同一问题和事情。

(七)认知障碍

22.左右概念不清(对右侧、左侧、向右、向左等指示不明白)。

23.日期、时间概念模糊(昨天、前天、明天、后天等易搞错)。

24.不知道场所和位置(道路顺序、桌子位置)。

25.不能理解基本的数量概念(大、小、多、少以及10以下数的加减)。

(八)语言迟缓

26.说话方式使人难以听懂(吐字不清、说话快、异常的高调)。

27.读书时不流畅(生涩、漏读、随便读)。

28.在同一学年中,特别不擅长理解文章的内容(不能抓住概要,进行归纳)。

29.不擅长写(写的文章杂乱、难以判断,误字、漏字多)。

30.书写文章时,语法错误多。

四、为什么会出现学习困难

在了解了儿童学习困难的基本表现和诊断标准后,我们不禁要问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儿童学习十分顺利,有的儿童会出现学习困难?形成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非常多,主要

包括个人因素(如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如学校、家庭、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两大方面。儿童学习困难的出现是这些因素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只是简要地介绍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在下文我们将具体地分析儿童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并介绍预防和矫治学习困难的策略。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

学习困难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研究人员发现,在学习困难儿童的一级亲属中,学习困难的发病率高达45%以上,学习困难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父系传给子代的比例是40%,母系为35%。

2.脑损伤

脑损伤能够改变脑的某些功能,继而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和行为。

引起脑损伤的因素很多,如严重的头部外伤、意外事故、被撞击、发高烧、脑瘤、脱水以及其他的一些疾病(如脑炎、脑膜炎等)。在学习困难儿童中的脑损伤发生率一般比正常儿童高。

3.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是由于大脑对躯体感觉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的组织和分析,以致整个机体不能有效运动的现象。智力正常甚至超常的儿童由于存在感觉统合失调,其智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造成学习困难和运动技能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障碍。研究表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时直接影响学业质量。

4.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异常

近年来,随着功能性脑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脑功能异常在学习困难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学习困难的儿童往往具有轻度的脑结构异常、脑血流局部灌流不足、脑电图轻度异常等。

5.生理上的晚熟及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童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生理上的晚熟是造成儿童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入学的儿童中,有一些儿童的生理条件尚未完全成熟,适应能力较差,也容易产生学习困难,继而导致一些情感问题的产生,形成恶性循环。而对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追踪调查,发现无论在注意能力、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方面,低出生体重儿童都比正常儿童要差。

6.身体疾病

儿童在学校学习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且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有的孩子体弱多病,经常缺课,使得所学的功课连续性间断,学习的内容联系不起来,自然会导致学习困难。有的孩子有慢性病和先天性疾病,由于没有什么疾病的表现,容易让家长忽略,对这样不健康的儿童采取和健康儿童一样的要求,自然会导致学习困难。另外患病的儿童往往由于缺课的机会多,而患儿的体力又跟不上紧张的学习,使得儿童在压力下引起学习情绪和学习精力降低。

(二)心理因素

1.认知能力缺陷

许多儿童学习困难是由于认知能力不足造成的。所谓认知能力是指个体了解与认识世界的一整套心理能力,它包括动作、知觉、注意力、记忆、语言、思维和社会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这些认知能力与学习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认知能力的失调都可能引起学习困难。许多研究发现,在学习困难儿童中存在认知能力缺陷的现象,如注意力缺陷、记忆或语言能力缺陷等,即有认知能力问题的学习困难儿童大都在一种或几种认知能力上有问题或欠缺。认知能力是在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发展起来的,由于认知能力发展不良而造成的学习困难,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合适的认知过程以及非言语思维和言语思维发展中的失调等。

2.学习兴趣与策略

学习适应性是一种综合的行为过程,其影响因素既有来自外部的,而更重要的则是来自人体内部。适应学习意味着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掌握了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具备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志品质,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因此对学习的适应需要个体良好的人格因素来维系。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学习适应性是影响学习成绩的第二位因素,学习困难儿童在学习适应性测量中,总分、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学习技巧、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独立性和毅力、身心健康等方面均比学习优秀组低,说明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难度较大,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较多,而教师、家长对这些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解、关注和投入。适应性历来被认为是与心理、健康水平密不可分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状态,马斯洛和麦特曼甚至认为对于生活的适应就是心理健康构成要素之一。

学习的适应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活适应,因而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学习适应性良好者心理问题及其症状的表现程度普遍低于学习适应性差的学生。

3.情绪和行为问题

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也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因素之一。抑郁、焦虑和情绪障碍对儿童学

习成绩具有显著影响。

(三)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首任和终任的老师。家庭环境不良是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首先是父母的文化素质与家庭的文化氛围,儿童的学习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它包括家庭的藏书情况、父母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及家庭学习环境等,学习困难儿童母亲文化素质一般较低。其次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期望态度。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很严厉、常打骂孩子、望子成龙心切等,有些儿童由此而对学习产生恐惧或焦虑,甚至反抗,致使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而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学习与做其他事情缺乏责任心,行为放纵,这样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再次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差,父母关系不和等,都会对儿童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2.学校环境

儿童进入学校后,学校环境对其影响逐渐加强。教师的言行,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大多偏重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这种压力下,只重视学习的优、中等生,忽视甚至歧视学习困难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抱很高期望,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则期望很低,不同的期望值会对不同学生产生在教育态度上的差异,客观上会造成学生学习及训练机会的不均等。这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消极期望影响了学生的自我信念、成就动机,长期下去,会使他们逐步失去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有不少调查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学生在班级中缺少温暖,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越来越处于被冷落和孤立的境地,他们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不佳所占的比例明显比优生高,这些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致使学习困难的发生。其次是学习负担过重,太多的作业、频繁的考试容易使儿童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使学习困难的发生率增加。

3.社会环境

除家庭、学校以外,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近年来传统的价值观念的改变,不良成人群体的影响,传播媒介的消极作用,都对儿童学习困难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近年来,美国儿童学习困难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有专家认为可能部分是由于长期暴露在慢性的毒物中,比如铅、重金属、物理环境中的化学制剂。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美国一个城市化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和学习困难发生率联系的研究证实,LD的高危险地区均与曾经有过铅毒性和空气污染机构有关;与贫穷、受官方援助居民百分比较高、成人受

教育程度低也有关。

总之,造成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复杂,涉及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此学习困难的预防与矫治应该采取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第九章 认识学习潜能

云云今年上三年级了,数学成绩一落千丈。爸爸妈妈每次给她讲解数学题时,都得强压着怒火,耐着性子一遍又一遍地讲,最终总是失去耐性地大声吼她,说她“太笨,不可救药”。

可是,事后爸爸妈妈又总是后悔,觉得自己不该责备孩子,害怕孩子失去信心和学习兴趣,就真的没希望了。

军军是个被大家公认的聪明孩子。可是他成天就知道疯玩,或者抱着个电视机不放,坐在书桌前学习时老是动个不停,一会摸摸头一会玩玩笔,不能安心看书做作业。他的学习成绩波动特别大。老师和家长总是鼓励他要勤奋认真地学习,可是不见效果。

虽然孩子的表现有时令父母苦恼,可是很少有父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个笨蛋,父母们通常都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变得越来越好。这是父母偏爱自己的孩子,不愿承认事实吗?还是父母在无意中懂得了孩子发展的潜力,想要努力挖掘,可又不得其法?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天赋——在某一方面。所以,父母们并非自欺欺人。然而,父母们只是直觉地感受到孩子的潜能,并没有真正认识潜能,掌握潜能开发的规律,因此不能使孩子的潜能得以发展、呈现,不能使潜在的能力最终变成孩子的实际能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科学家们对大脑及心理的研究成果,真正认识孩子的潜能何在,然后再游刃有余地以适宜潜能开发规律的方法协助孩子实现其潜能。

人的潜能,泛指人的潜在能力,是尚未开发利用的能力,没有实际化、外显化的能力,包括生理、心理的潜能。为了更好地理解潜能,我们用植物潜能的例子说明:普通一粒西红柿种子,让它在土壤里发芽,会长出一棵纤细的小苗,越长越大,在收获的季节里,结出的果实最多十几个。但是,同样是这种西红柿的种子,当它生长出第一片幼叶时,就采用一种引发植物巨大潜能的水耕法栽培,它将结出多少西红柿呢?

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这样的一棵西红柿小苗生长在普通的水槽中,

它的枝叶一直延伸覆盖r 14平方米,长出了13000个西红柿,长成了一棵真正的西红柿树。这水槽里的水是普通的水,营养成分也是普通营养剂,惟一特殊的地方只是这西红柿树不是生长在土壤里,而是在水槽里培育。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我们人类的学习是否存在这样的潜能呢?如果有,那么限制潜能发挥的土壤是什么,促进潜能发挥的培育方法又是什么呢?

一、人的大脑潜能

由于大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学习潜能与大脑的潜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据生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有2000亿个脑细胞.这个数目几乎和某些星系的恒星数目一样多。每个脑细胞的形状就像最复杂的小章鱼,它有一个中心和许多由中心发出的触手,与几万至几十万个脑细胞连接。每个脑细胞都比今天地球上大多数的电脑强大和复杂许多倍,它们通过网络般的细胞连接来回不断地传送着信息,能够容纳1000亿个信息单位,这相当于500册百科全书的信息量。然而,人的大脑是一个沉睡的巨人,至少有90%的潜能未被动用。为什么我们不能发挥这90%的能力,学得更好、记得更牢呢?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大脑神经系统发展最活跃的关键时期。在富有激励因素的环境中,人脑会变得更好;接收不到刺激,人脑就会向相反方向发展。如果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接受了身体、心灵、情感和社会经历等一系列积极正面的培养,孩子的大脑就会得到相应的成长,丰富的、充满爱意的教育环境、恰当的训练、大量的自主活动与探索,能使孩子各自不同的潜能得到理想的开发,受到忽视就会导致他们大脑的连接度迅速萎缩,没有接受刺激的突触甚至会被毫不留情地修剪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中几十亿的神经细胞到青春期就已经达到发育完全了,不再有所变化了。事实上,大脑充满活力,可以在从出生到生命终了的任何年龄发生改变。开发大脑的学习潜能虽然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最为重要,但是在个人一生的发展中都是为时不晚的。

为充分开发大脑的潜能,我们必须弄清大脑的构造,了解它是如何工作、如何记忆、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才能确确实实地利用大脑大部分的巨大能力。然而,人类现在对人脑所了解的一切,是在最近的30年中才得到的,我们在学校里未曾学过这些知识,而我们的孩子也大多学不到这些能够改变他们生活、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方法和创造方式的知识。

二、人的智力潜能

随着对脑的结构、功能及其活动原理研究的日益深入,在大脑动态功能定位思想影响下,多元智力理论应运而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经过多年研究,

在1983年出版了《智力的结构》一书。他提出多元智能的概念,认为智力是由一组能力组成的,组成智力的各项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每一种“智力”或能力都在大脑中有相应的位置。当某个部位严重损伤时,就会面临丧失特定能力的危险。多元智能的观念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智力观对语言与数理逻辑能力的过分强调,使人们不再局限于用语文与数学的学业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儿童智力得到更全面的重视和发展。

到目前为止,组成多元智力的成分至少包含以下8种能力:

◆言语一语言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进行言语交流的能力。显然,这种能力在作家、诗人和演说家身上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逻辑一数理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这在科学家、数学家、律师和法官身上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音乐节奏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在作曲家、指挥家和一流的音乐家身上显示出明显的高度发展。

◆视觉一空间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建筑师、雕塑家、画家、航海家和飞行员是使用这种能力的能人。

◆身体运动觉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运动员、舞蹈家、体操运动员身上,也许还在外科医生身上得到很高程度的发展。

◆自知—自省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也就是了解自己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

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心理学家、哲学家需要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交往~交流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和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与其他人相处的能力是销售人员、鼓动家和谈判人员应有的那种能力。

◆认识自然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指亲近自然、观察自然,并通过自然中获得的感受产生灵感的能力.包括分辨事物、观察自然、直觉理解的能力,表现为对自然现象敏感、喜欢探索大自然,善于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和鉴别,乐于种植、饲养等,是环保主义者、动植物学家、地质学家、探险家等必须具备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着多种智力有待发展,而且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真正智力优秀的人足那种在这8种能力都有着突出发展的人。我们不能因为强调语言和数学智能而限制了儿童其他学习潜能的发展。

三、人的性情潜能

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卡尔·罗杰斯在总结多年帮助他人恢复健康心理的工作中发现,个人自身中具有走向成熟的能力和倾向,如果能获得理解、接纳、真诚的关系,受帮助的人都可能以一种更具有建设性的、更为理智、更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来生活。正如孟子所言:“人之初,性本善。”

在对问题儿童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我们从众多的“问题”儿童的例子中发现,那些被成人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孩子在得到充分的理解、接纳和真诚的支持时,都变得富有创造力、爱心,并表现出自己的智力优势。

炎炎,一位生长在离异家庭的初中生因为打架、逃学,几

乎被学校开除。在与心理咨询师建立了理解、接纳、真诚的关

系后,他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特长,并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用学习跆拳道来发挥自己的体育优势,并在中学毕业后开设

了一所按摩医院,成为了社会的良好公民。

良好的行为、品格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我们的孩子都可能成为更具有创造性、更为理智、更符合社会规范的人,不论现在的他显得多么的顽劣、不合群、叛逆、冷漠„„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很难得到真正的理解、接纳和真诚的关系。几乎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会认为自己是那么爱孩子,心甘情愿为孩子而吃苦受累,甚至愿意为孩子奉献自己

的生命。但是,面对孩子的一些“怪异”的行为、“不良”的行为,父母和老师总是责怪、惩罚孩子,难以理解孩子内心。例如,面对孩子的撒谎,父母和老师常常用成人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孩子,担心孩子沾染了不良的习气,今后可能会变成违法乱纪的人,因而难以平心静气地了解孩子撒谎时的心情与原因——也许他是那么希望自己是个父母和老师都喜欢的好孩子,所以隐瞒了某些家长和老师不喜欢的缺点;也许,他有一些无可奈何的苦衷,必须用谎言来保护自己。有时,父母和老师在告诉孩子要诚实的时候,自己却经常撒谎。在得不到真正的理解、接纳和真诚的关系时,孩子的性情潜能就受到了压抑和扭曲,不能够以建设性的、更为理智、更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来生活,而是用撒谎、叛逆、攻击、自责、压抑、逃避、拖沓等等手段来保护自己,不可能发挥自己的性情潜能。

四、脑力倍增不需要额外努力

在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后,开发大脑潜能并不一定要多付出努力。

这似乎让人难以置信,但却是千真万确。在一项脑电实验中,用脑电仪记录认真作画的画家和只是乱涂乱画的人们的脑电波,原以为集中精力作画的画家所需要的脑力能量会比较多。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两组人所消耗的脑力并没有明显差别。也就是说,不经意地胡乱涂画和画一幅杰作时,大脑的活动强度、消耗的精力是一样多的。由此可见,创作一幅杰作所消耗的智力能量并不比多数人平常每天消耗的智力能量多。这其间的意义相当清楚:既然你闲逛时消耗的能量和画一幅好画时一样多,那么你也有可能画出一幅好画。我们要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就是要促使孩子的大脑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是在不付出更多时间、精力的同时让智力活动取得双倍成果。

虽然,我们常常把开发潜能比喻为挖掘储备巨大的金矿,但是千万不要误以为,开发学习潜能就像挖金矿那样需要加倍的吃苦耐劳,其实开发学习潜能是一件非常轻松而有成效的事,只需要懂得科学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收获,把方法变成习惯。

第十章 扫清障碍——学习潜能开发的误区

在学习潜能开发的问题上,有一些误区必须得小心避免。

一、“孩子这么笨,哪有什么学习潜能可以开发?”

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家长就认为自己的孩子笨,没有什么潜力可以开发的。这是家长还没有真正了解学习潜能的含义与意义,而将一般人常常强调的语文、数学等学业成绩作为是

否聪明的标准,把“学习差”和“笨”等同起来。许多人虽然学习差,但并不笨,而是因为前文所述的各种原因而出现学业成绩不良的问题。中学时代的爱因斯坦就因为整日空想,连许多测验都没有及格,被赶出了校门。他的母亲并没有因此而认为他笨,而是把教育他变成一种游戏,带领他进入令人兴奋的知识世界。不久,他开始学得如此之快,最终成了最伟大的科学家。其实,正因为孩子的学习不如意,才更需要开发学习潜能,让孩子强起来,自信起来。

二、“孩子成绩好,就不用开发学习潜能了。”

学习成绩好的人,学习方法不一定好。美国和日本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诊断检查”以后发现: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有受过学习方法的专门训练,无论学习好坏,一般都采用效率极低的学习方法。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好,那是由于方法以外的因素起了作用,例如,家长辅导多,自己花费的时间多,知识基础好.领悟得快等等。这些人如果再改进学习方法,其学习效率还会大大提高,学习成绩会变得更加优秀。无论对于学业好的还是学业不如意的同学,学习潜能的开发都是十分必要的,也必定会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学习潜能开发就是才艺训练。”

当“多元智能”的观念被家长认识时,有些家长为开发孩子各方面的潜能,就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以为各种各样的才艺训练就能让孩子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然而,孩子的时间被各种训练充斥着,忙于吸收、记忆各种知识,通常是在一种疲倦、缺乏兴趣的状态下学习,这严重违背了大脑神经系统活动和发展的规律,有时甚至使孩子的大脑处于保护性的抑制状态,更不用说大脑潜能的开发。根据孩子的优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才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四、“学习只要刻苦就行了。”

当孩子不能取得好的成绩时,家长通常的反应就是认为孩子不努力、不认真,以为只要孩子努力就一定能发挥潜在的学习能力取得好成绩。其实,努力导致的紧张本身将耗费大脑超过75%的学习能力,只剩下不到25%的脑力用于获取新信息和完成当前任务。这样如何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呢?而且,光苦干还不行,还要学会巧干。否则,努力总得不到相应的成果,最终孩子将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陷于习得性无助的境地。就像游泳一样,方法不当的人,身体再强壮也游不快,甚至往下沉,只有方法合适,才可以使水的阻力降到最低程度,充分发挥体能的作用。学习也是如此,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是金子总会发光·不需要为大脑的自然发展做什么。”

孩子的抚养方式和训练的方式实际上决定了孩子大脑的形成。换句话说,一个孩子周围

的环境对他大脑的发育和行为的模式都有重要的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存在关键期,我们认为某些学习潜能发展也存在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如果抓住这个最佳时机进行开发就能取得良好的效益,否则,将事倍功半。

关于狼孩的故事早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1920年,印度发现了两个“狼孩”。他们在狼群中长大,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用四肢爬行,像狼那样嚎叫,用手抓食物吃。在他们回归人类社会后得到了大量的训练,但是在四年之后(大约七八岁)智力水平也才相当于一个三岁幼儿的智力水平。可见,每个孩子都有潜能,但如果缺乏合适的环境培养,后果是非常可悲的。

第十一章 轻松学习——学习潜能开发的最佳状态

孩子在记忆他们喜欢的歌曲的歌词时总是轻而易举,甚至轻松地记住一首他们完全听不懂的日文歌曲的发音。家长在碰到这种情况时常感叹,如果孩子能以这样的专注、勤奋的精神学习英语,效果一定十分惊人。

其实,大脑处于“放松性警觉”状态时,我们能更快更有效地吸收信息。这样的学习效果并非来自于专注和勤奋,而是来自于一种与我们的α脑波联系在一起的最佳学习状态。相反,当人们处于紧张状态时,大脑似乎停止了运作,像电脑被断电了一样,一片空白。以在大家而前发言为例,大多数人将当众发言列为他们最大的恐惧之一。当被要求马上在公众场合作即席发言时,人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一言不发。这时,肾上腺素迅速掠过脑细胞,大脑在恐惧中关闭了它的记忆库。相反,当人们在安静而舒适的房间里,逐步在头脑中想象一些平静的画面,大脑便会很快产生α脑波,血液巾充满了能提高脑力的化学物质。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不是通过坐下来痛苦地用笔用纸一步步算出这个理论。而是在—个夏天的下午,当爱因斯坦躺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透过微闭的眼睑,凝视着太阳,玩味着通过睫毛而来的光线,当时他开始想知道沿着光束行进会是什么样子,他就像进入了梦境一样,躺在那里,让他的思想随意遨游,幻想着他自己正沿着光束行进。

突然他意识到(顿悟),这正是刚才所探求的问题的答案,相对论随之诞生。

为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就需要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情。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学习想象为一项艰苦繁重的、枯燥烦人的、难以胜任的任务,并且把这样的观点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孩子以这样的消极心态面对学习,必然感到紧张或抑制,从而导致消极的学习效果。要使孩子的学习效果从消极转变为积极,我们就需要帮助孩子向大脑传输一些积极的信息,使他了解到学习的乐趣以及作为一个学习者所拥有的能力,以一种轻松自信的状态学习。

一、好奇心是轻松学习的原动力

孩子从一出牛,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就学会一门语言,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身体,他们的学习效率不可谓不高。这正是强烈的好奇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父母不必花心思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只要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扼杀它就足够了。

父母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对孩子来说,—切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他会把奶瓶反转,并且试着从奶瓶的底部来吸奶;他会将停下了的玩具火车又推又拉又打,想使它再次跑动起来;他会在公园里专心地看着被风吹得摇摇摆摆的花草。这些都是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这个陌生世界的表现。此时,父母要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跟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作出结论。

父母不要用简单的结论解答孩子的疑问。孩子总是喜欢问这样那样的问题。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孩子,远不如让孩子自己思考“为什么”来得重要,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例如,当孩子问“鸟儿晚上睡在哪里”时,你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鸟儿在晚上的可能去处;当孩子问“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你不要简单地告知“会变成绿色”,你叮以说:“是啊,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以此来引导孩子去试验,去思考,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

父母要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是呵护孩子好奇心的关键。父母如果经常给孩子下达一些强制性的智力作业任务,那么孩子会感到总是在一种有压力的环境之中,他们便会将思考问题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久而久之,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就会消失殆尽。

因此,对于强制性的智力作业,要少些再少些。

二、兴趣是最好的轻松学习润滑剂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没有兴趣,学习变成苦劳役,孩子怎么会去自觉地学习。若孩子对学习有兴趣,那么他就自然会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快乐,从而使学习的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年龄越小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越是以直接从学习中得到的某种感受为主。例如,孩子喜欢在幼儿园里学习唱歌、跳舞,可能是因为在课堂里有小伙伴和他一起唱歌很有趣;小学的孩子喜欢语文可能是因为语文老师经常表扬他。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要让孩子体会到一些直接的感受。

父母要使学习形式更有趣。通过学习形式的新颖性、多样性,让孩子从学习的形式中感到兴趣。例如,让孩子动手操作,扮演角色,学习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等。

父母多表扬,少批评。让孩子从家长的赞扬中获得自信,感到兴趣。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就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逐渐钝化。久而久之,孩子总觉得自己很差.总有错,产生压抑感,于是厌于学习。

使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要尽可能使学习的任务刚刚比孩子的能力水平高一点点,使孩子稍作努力就可以掌握获得成功的经验。这样既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从成功中体验到对学习的兴趣。

和孩子一起学习。当孩子解答出问题时,与他分享快乐;当孩子不懂时,与他一同探讨,这也能让孩子觉得学习是快乐的。另外,家长的情绪、学习环境等也会影响到孩子学习时的情绪体验。当孩子将新买来的玩具汽车拆成零件时,父母不但不骂孩子,而且与孩子一起拆,一起装.一起玩。这样,不仅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保护,而且孩子有机会问许多关于汽车的问题,“汽车为什么要有发动机”,“汽车为什么要加油”等等,极大地增强了孩子对于知识的兴趣。

三、简单的目标有助于放松

确立有吸引力的目标有助于形成积极的预期,并通过实现目标的过程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对孩子来说,知道这一点十分重要,他们就会意识到他们有能力去决定做什么或完成什么。这种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将使孩子处于积极放松的状态,不会因为命运被他人或外物决定,而缺乏负责感地消极懈怠或感到无能而紧张。当然,这个目标必须是合理的,一个合理的目标应当具有这些特征:

◆可达到的:目标应适合于孩子的年龄和实力。不能让一个还没有很好掌握数学基本题型的孩子,以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为目标,而应以掌握更多的基本题型为目标。

◆可相信的:孩子要相信自己能够达到确定的目标,所以在制定目标时,必须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家长不能一厢情愿地帮孩子制定他自己都不相信口丁以达到的目标。

◆可想象的:日标应该是明确表述并可测量的,如果孩子能够越清晰地想象目标实现的情景、过程,目标的作用则越突出。

◆值得向往的:所确定的目标最好是自己想达到,别人也希望他达到的。例如,将孩子学习加减法的目标定为,能够自己独立购物,这埘于缺乏独立购物经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值得向往的。

四、在大自然中轻松学习

家长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比如春天可带孩子去观察小树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长情况;夏天带孩子去游泳、爬山;秋天带他们去观察树叶的变化;冬天又可引导他们去观察人们衣着的变化,看雪花纷飞的景象。孩子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家长最好还能指导他们参加一些实践,如让孩子自己收集各种种子、搞发芽的试验、栽种盆花;也可饲养些小动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启发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画出来,并鼓励他们阅读有关图书,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到书中找答案。这样,孩子的兴趣广泛,知识面扩大了,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具有学习能力的人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时时要学习。固然书本中有知识,但游戏、运动中同样可以学习,自然和社会更是大课堂。

五、音乐、深呼吸和积极暗示有助轻松学习

音乐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一些巴洛克音乐是快速提高学习的理想音乐,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巴洛克音乐每分钟60—70拍的节奏与α脑波一致,可以帮助孩子进入放松的状态,无形中会加速整个学习过程。在开始学习前,听一些节奏明快的音乐,脑细胞立即活跃起来,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听每分钟60—70拍的舒缓音乐,促使大脑保持α脑波的活跃状态。

在从学习一项事务转向学习另一项事务时,当然得理清思路。如果将语文课的问题带到数学课上,就会心不在焉,难以学好。花一会儿时间做做深呼吸运动,就会开始放松。再放一些轻松的音乐,闭上眼睛,想象能想到的最宁静的景象——大脑很快会进入放松性警觉状态,这种状态更易于使信息“飘送”到大脑中。

积极有效的暗示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很优秀,充满了自信与自豪,在学习中自然就格外轻松。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中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了,他让校长把三位老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过去三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老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我们特别挑选了三班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这批学生的智商比同龄人都要高,希望你们能有更好的成绩。”老师们表现出掩饰不住的喜悦,临出门时,校长又叮嘱他们:“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者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一年之后,这三班的学生成绩足整个学区中最优秀的,比平均分数高出两三成。实际上,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来的,而只是随机抽选出来的普通学生,老师也是随机抽选出来的普通老师。

父母和老师要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多对自己和孩子使用积极暗示,相信自己和孩子都能发

挥最大的潜能。另外,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也是积极暗示的一种方式,大脑的状态特别容易受自我肯定的影响,它具有将大脑转入最佳学习状态的能力。

第十二章 处理信息——多通道开发学习潜能

星佳上课时的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不是与同学说话,就是走神开小差,所以他的学业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水平。但是,一旦开始制作汽车模型.他就会非常投入,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完全不知疲倦、不被任何东西打扰。他的汽车模型在同学中可是首屈一指的,他因此而得到大家的崇拜和羡慕。父母感到非常困扰,孩子为什么不能把这股专注劲用到课堂学习中呢?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通道来接受信息。每个人的各种感官都是良好的,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人往往会有某个感官发展得特别好,成为自己的主要的获得信息的通道,当然通常还有一个次要通道。在学习过程中,仅有30%的学生记得其在课堂中听到的75%的信息,40%的人记得75%他们看到的,而另外15%的人是运动觉学习者,通过参与体验,直接运用他们的生活经历来学习。

星佳正是属于运动觉学习者,他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才能尽心地学习,由于制作汽车模型符合他的信息处理模式,而得到顺畅的运作。

然而,我们的课堂一般提供的是视觉和听觉信息,星佳主要的获得信息的通道与教师教学所采用的传递信息的方法不一致,就可能产生学习的困难.除非他能用次要的通道弥补。“触觉一运动觉学习者”在传统的学校中面临的学习困难最多。他们经常退学,因为他们无法集中精力一个又一个小时地坐着,所以经常“陷入困境”或者被暂令退学,或者被不幸地归入“有学习障碍的人”而被送进“特殊教育”班级——在那里他们做着更多同样的事情:大量的课堂作业,不论他们真实的能力和学习类型如何。

可见,了解孩子学习的最佳信息通道,并利用多种感觉来学习,学习潜能将可能达到最佳状态。

一、评估孩子的学习通道类型

每个人主要是通过看、听、运动还有触摸获得信息并用这类信息进行思维、记忆来最有效地获得信息。当这个人比较多用视觉时,即在思考时多景象冒出,我们称他为视觉型;若

他用听觉多些,即多用文字说话作思考,他便是听觉型;若他常与自己的嗅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感觉一起,他就是触觉运动觉型。虽然,味觉和嗅觉在一些工作类型中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品酒、调和香料的工作,但是这两种感觉在大多数学习类型中不是主要的。我们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测试发现孩子究竟是一个视觉的、听觉的,还是触觉运动觉的学习者。

让孩子想一想“生日”,他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呢?大脑中是否出现一幅图画?也许孩子想象的是漂亮的生日蛋糕和生日礼物;或许他听到大家为他唱的生日歌的声音;或许是听到生日歌、拿到生日礼物、吃生日蛋糕时的一种感觉、生日蛋糕的味道或欢聚时的愉悦。他所想象到的,正是他惯常的信息通道类型。这些不同的信息通道类型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每个人有自己的独特类型。

仔细分析孩子的叙事作文,我们也可以得到相似的信息:视觉型的孩子有较多的景物、表情、颜色、形状等表示视觉信息的词语;听觉型的孩子则有较多的对话、名人名言、相声词等;感觉型的孩子则喜欢描写在过程中的人物心理变化。

眼动方式也是反映信息通道类型的一条重要线索。例如,让孩子回忆对他影响最深的一个人,注意观察他的眼睛,看他在回忆的过程中眼睛的运动方向,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的学习通道类型。有的人在回忆时,眼睛一般向上看,眼球向左或向右移动,目的是看清他们大脑中留下的视觉映像。他们通常是视觉学习者,他们的主要学习通道是视觉。有时,家长和老师会对那些望着天花板回答问题的孩子说:“答案又不在天花板上。”事实上,他们确实只有在眼睛向上看的时候,才能找到他们的答案。

有时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眼球转动不止一个方向。一般来说,当他回答你的问题时,眼球转动的第一个方向是开启大脑记忆库的感觉通道,是他最惯用的通道。最后一个方向,是储存有关事情资料的通道。

眼动的通常方式如下:

●向上——视觉学习通道型

●向右侧或左侧——听觉学习通道型

●向下一一动觉学习通道型

●直盯前方,不聚焦——视觉学习通道型

●直盯前方,聚焦——凝视,观察

二、了解不同学习通道类型的特点

学习通道类型不仅影响孩子对不同信息的敏感程度,还与学习的其他几个过程有关:孩子是如何组织和加工信息的,孩子是如何记忆的,孩子是如何表达自己的。

(一)视觉学习者

在听课的时候,他们一定要看着老师,喜欢老师板书、使用图表;希望家长和老师多做示范、少说道理,多变化、节奏快。如果他领会了一个原本困难的问题,他会说“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你为他读故事或报纸,那么他一定会自己看一下它。他喜欢带有图片的书籍。大多数视觉学习者倾向于有条有理、整洁和讲究衣着。如果向别人表达他的想法,会简短,没耐性听别人说,常常直接切入主题,没有开场白,擅长使用图表。

(二)听觉学习者

通常对读书或指导手册不感兴趣,相对于自己在书中找答案,他更愿意别人告诉他如何解决。他经常询问别人,当他领会了新的信息时,他会说“我听懂了你说的意思”之类的话。重视宁静,或者学习时必须有音乐,常有节奏感的身体语言,如手脚打拍子。喜欢家长和老师与之倾谈,希望得到别人的耐性聆听。他愿意向别人讲解他对知识的理解,也愿意与他人交谈,说话多、往往不能停口,声音有高低快慢,说话内容详尽,常有重复。

(三)运动觉、触觉学习者

总是想不停地运动,喜欢亲手做、喜欢做时的感觉;不在乎好看或好听,重视事物的意义和感觉,喜欢被人关怀、尊重、注重感受;喜欢用身体的接触向别人表示友好,会毫不顾虑地拍打你、拥抱你。站时多靠着东西,坐时全身躲在座位里,常抚摸身体或物品。当他理解了一条新原则时,他会说:“它感觉不错。”

三、多通道学习

三种不同学习通道类型的孩子,各有其不同的学习风格,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自己的特征,使以符合自己主要的学习通道类型的信息刺激及信息处理方法来增加学习效果。然而,若三种通道都平均使用,这个人的学习潜能将得到极大的发挥,因为他可以接受各种信息,并以多种途径来达到最佳的学习和思维效果。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痛觉等,是大自然赋予生命体的感觉器官。这些感觉通道并不孤立工作,它们之间既合作竞争,同时也相互抑制,然后由大脑对这些信息加以综合。多感觉通道的认知效果,要远远大于单通道。在学习和记忆的时候,最好要调动起全身多个感知器官。比如要想牢记一个人,名字、声音、外貌、体味等叠加起来的多维印象.也比单个特征更容易记忆。

善用学习资源提供适宜通道的信息刺激。对于同样的内容,假如是让孩子阅读书面材料,你认为他的学习速度会提高多少?你认为他第二天能回忆多少?如果利用光碟、电脑互动游戏,他又会学会多少?

今天,学习资源以惊人的速度成倍扩展——互联网、录像带、光碟、书籍、杂志、用户手册、讲座、研讨会、课程、展览等等。你也许会想,学习资源太多了,根本不能跟上它们的发展速度,不知道如何利用它们来开发学习的潜能。但是,从本质划分,这些复杂的资源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书面材料——报表、备忘录、电子邮件、报纸书籍、杂志等;

●亲身经历——培训班、会议、模拟活动、会谈等;

●媒体——电视、国际互联网、录像带和录音带、光碟、电影、幻灯等;

●探索周围世界——直接感知(看、听、触摸等),并记录、亲自解决问题;

●他人——对话、课堂学习、研讨会、讲座等。

明确孩子擅长的学习通道,选择那些合适的学习资源,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效。如果选择了与你的最佳学习通道不相适应的学习资源,那么孩子不但是在浪费时间,而且是在为自己制造失败经历,这个失败经历将使孩子加倍认为自己不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如果选择了相匹配的学习资源,那么你就能使获取信息的过程变得愉快而迅速,这将使孩子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

视觉想象让大脑像摄像机一样进行记忆。孩子越是能活跃地、积极地把记忆的内容想象为一个生动的故事图像,这些图像就越能长久地保留在他的记忆里。把想象力勾画成了图像,让幻想生动起来,这样就能产生“能摄影的记忆力”。国际象棋大师加利·卡斯帕罗维在使用他的大脑时就像是在使用一架照相机。他把120个棋局中的117个棋局“拍照”进了他的记忆里。在他大脑的右半球中储存了几百个棋局的模式。他把它们作为图像在头脑中归档。我们的孩子都具有这样的摄像记忆力的萌芽和基础,只是还没有得到开发。

视觉形象让孩子像爱因斯坦一样思考。爱因斯坦说:“我思考问题时不使用语言。而是靠主动有形的形象去进行:当这些形象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时,我再去花费颇多的努力去表达它。”然而,由于学校教育的弊端,我们常常习惯于用语言去思考,完全远离形象,很难拿出对事物的整体方案。例如,在学习舞蹈时,死记每一个舞步,还不如留心模仿跳舞高手的舞姿;在决定自己的暑期计划时,用语言去思考每天干什么,还不如用视觉形象去想象暑期的生活,然后再用语言说出计划,这样可以使计划具有推动行动的力量,而不会陷于被计划限制产生的厌烦感。我们可以利用所有条件训练自己,使自己能够从大脑中除掉使用语言思考的习惯,达到活化大脑的目的。例如,爱好旅行的人,做一做想象旅行有助于培养这种想象力。先定好目的地,然后借助地图和时刻表,在大脑中作一番旅行。出发之前,如能制定一下周密的旅行方案,尽情享受想象旅行之后再出发,也是别有情趣的。

触觉和运动觉让整个大脑激活。视觉和听觉是交叉进入左、右脑,即左耳听到、左视野看到的东西进入右脑,右耳听到、右视野看到的进入左脑。触觉和运动觉虽然也是左半身的进入右脑,但情况要比听觉、视觉复杂得多,接受的信息量也很大。例如,“粘糊糊的”这种感觉中,不仅有“软”、“湿”等等感觉,还有“吸附在皮肤上不易脱落”的感觉,右脑把这些不同的要素综合整理,最后才得出“粘糊糊的”这样一个结论-而左脑的语言机能并不能百分之百地准确表达右脑的综合感觉。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有充分的机会去感触、操作,可以使左右脑都得到尽可能的激活,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练习打算盘,不仅能促使手指做细微的运动,还能刺激触觉、听觉等,是活化右脑的一个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第十三章 学会学习——主动开发学习潜能

激发潜能完成转化的必要条件是,在参与活动中,个体必须具备主动性和有效性,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动机活力,将潜能发挥到一定的激发状态,为转化提供有利的和必要的条件。孩子通过主动的思维活动保持脑内突触连接的高频率使用,从而有利于学习潜能发挥。

学会学习就是能用不同的方式,能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才智,在不同和广阔的学习空间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反思、总结、积累经验,主动地发展多元化的学习能力。如果说,学习就是“积学以储宝”,那么知识就是金子,而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点金术”。金子是会用尽的,但只要学会了点金术,就有了取之不尽的财富。古人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重视方法的学习。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一、打破思维僵化

为什么有些人好像总是有新的思想产生,而另一些具有同等智力水平的人却不能呢?思维方式的优化和更新会使人更聪明、更有创造性。幼儿的思维有极大的灵活性,任何东西邵可以是他们的玩具,一件东西有许多的玩法,小板凳可以用来坐、可以做小火车、可以被当做鼓来敲„„随着他们日渐接受许多知识观念,思维会越来越受限制,有许多想当然的观念和思维模式。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也有着许多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和观念。要打破僵化,才能激发思维潜能。

第一种技巧是“多样化选择”。运用僵化思维的人,总是认定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的解决途径不外乎一或两种选择。而通过多样化选择,则可使人们放弃这种顽固的信念。就是尽可能找出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的多种解决方法 即使你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例如做这样一个练习:请说出纸张的8种用途。

向问题挑战是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的另一种创新方法。我们的大部分生活建立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上,例如学习的好办法是努力,轮子是圆的,因为这样才有利于转动„„对生活中的这些常规我们从未提出挑战,或者仅仅因为它本来就理应如此。但是,到底这些结论是谁说过的呢?这个练习不是让你必须对生活中每一件事提出挑战,每天偶尔提出一个“为什么”,也许会帮助你摆脱那些陈词滥调和过期假设的束缚。

要暂缓判断.不马上说“不”、说“好”.在僵化的思维中,思维要保持每一步都必须是“正确”的.否则,肯定会不断重复那个思维过程一直到“正确”为止。换句话说,总是不断地判断事物,这种判断对思维潜力来说是一种压抑。让孩子有机会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你绝不会料到最终将发现的是什么。

二、发现孩子的最佳学习方法

我们的学习好坏与从哪儿开始学习有关。个人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们从什么地方人手获取信息。在学习一个新课题时,大约一半人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另一半则在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时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自上而下的学习者具有如下特征:

●从比较概括的观点人手。

●寻找概括化的普遍原则、统帅性的观点、基本概念和组织原则。

●把自己知道的每件事情都与主题联系起来。

●迅速比较并发现两者的联系。

●比较喜欢非结构化的、自由的情景。

●倾向于迅速投入某个专业。

●如果以高度固定的方式呈现数据或技能,他们会学得很糟糕。

◆自下而上的学习者具有如下特征

●从事实人手。

●用井井有条、按部就班的方式学习。

●掌握每个细节之后再进行下一步学习。

●有明确的目标。

●只关注那些与当前学习主题有关的材料。

●在非结构化的情景中会学得很糟糕。

如果,让一个自上而下的学习者跟着一本计算机手册,一步一步地学习如何操作。他可能因为缺乏对总体情况的大致了解,不知道该把那些分散的信息如何加以整理,而在这些散乱的信息中挣扎,最终仍难以形成一个总体认识。这样的学习效果一定不会好。

同样,如果让一个自下而上型学习者学习一份总结表,那么,对他而言这张表呈现的只是一些模糊不清的概述,缺少他所关注的细节信息,不可能从中吸收太多东西。

如果能让自上而下型学习者看那份总结表,或是让自下而上型学习者去看那本操作步骤详尽的计算机手册,那他们就会像突然“来电”

一样,非常兴奋和有效地投入学习中。

无论孩子的最佳学习方式是什么,无论他需要什么,在相应的情境下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它将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三、行前思、行中思与行后思

荧荧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感到特别困难,写出的作文也像是记流水账.没有文采。爸爸鼓励她要多读别人的范文、多背诵唐诗宋词,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荧荧是个乖巧的孩子,她努力地阅读了许多同龄人写的范文,也背诵了不少唐诗宋词,可是作文方面仍然没有什么进步。她哪儿做错了呢?也许她很努力,但是没有充分注意学习的三个过程一一学前思、学中思与学后思。

除了对突发事件的本能反应外,人们采取任何行动时都有三个过程,即行前思、行中思与行后思,学习这个复杂的行为当然也不例外。

如阅读一篇范文,在阅读之前,先看看题目,问自己如果我就同样的题目写文章,我会怎么写,我掌握了哪些相关的知识,如果掌握得不充分,可以向同学、家长和老师请教;在阅读时,要边读边思考文章的结构、修辞、立意等等;阅读之后,要问问自己从文章中收获了什么,自己可以对文章进行怎样的改进,甚至可以在范文的激发下,完成一篇自己的文章,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新任务产生的兴奋感会激励孩子对文章的一些问题深入思考,直到完全掌握。

然而,一般人所认为的“学习” 一阅读、钻研、听专家讲座等.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是学习过程中很短暂的一部分。其实,学习之前、之中、之后,都为提高学习能力提供了机会。

(一)行前思——准备、计划

现实生活中,充分的准备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只需一点点准备,做事的效率就会提高一倍,用于吸取新信息的每一秒钟都会获得双倍的回报。善于行前思的人总是在行前通过三个必要的步骤为自己铺设成功之路:

●弄清自己对于即将开始处理的事件已经知道些什么。

●集中注意那些自己认为是最重要的信息。

●为保证自己做好该事,设想多种方法,选择最佳方案,并事先做好一切能做的准备。

(二)行中思一一提问与解答

如果想使自己在学习的全过程都能全神贯注.那么,从坐下来开始学习的那一刻,直至学习结束前的整个过程,就要不断给自己提一些与要学习的课题有关的问题,并试着得出自己的看法。例如,问“这篇范文在修辞方面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文章如何组织它的材料,我会如何组织这些材料,各有什么优缺点”。

你也许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专家讲的活、说的事.都应该一字不落地吸收,如果把时间都用来考虑自己的想法,就会干扰你从别人那里吸取信息。然而,情况正好相反。通过提出自己的猜想,再根据你实际学得的东西加以修正,这有助于我们将智慧和激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你的大脑的运转速度远远超过你的阅读速度,也远远超过任何其他人的讲话速度。因此,你的大脑总有时间走神,而这才是真正干扰你学习的原因。提问能防止大脑走神。当我们读到或听到的信息证明我们事先提出的设想正确时,我们会非常兴奋;当我们的设想被证明是错误时,我们就不那么得意了。不管是哪种情况,正确答案都显得非常突出,会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形成一些想法或疑问,如你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你希望自己在这一次学习中有什么收获,取得什么成就,等等。无论是阅读、听讲座,还是看录像,都可能产生这些想法或疑问。学习能力本身就与善于提问密切相关。所谓“学问”,既学又问,一个不会提问的孩子,其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限,善于提问,才能善于学习。

(三)行后思——建立经验、减少遗忘

多数人在行动结束之后,就立刻把所学的东西“置之脑后”,认为行动结束r,很少有人从多个角度反思我们曾经听过、读过、做过的内容。

然而,对学习效果的研究显示,就像学习之前的那段准备时期一样,学习后数小时直至数天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要比在学习中所做的任何事情的影响大得多。人们很容易回忆起曾经经历过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如初恋、获奖等等,甚至能不假思索地描绘每一个细节。正是因为事后义用r一些时间在大脑里重现当时的画面,因此能清晰地回忆所经历的一切。在学

完各种复杂的事实、图表,以及各种看来非常枯燥的内容时,如果没有及时的学后思,学习时的烦躁、焦急情绪会无意识地使刚学的知识受到排斥,而且记忆研究表明,遗忘发生的高峰在学习刚结束的儿小时内。因此,在学习之后,应该做到学后思:找出可能从所学事物中获得的;确定所学到的最有趣的是什么。

科学家们对大脑及心理的研究让我们对孩子的潜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孩子潜能的开发充满了信心。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以愉快轻松的心情,开始实践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不仅在学习课堂知识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从最熟悉的、最细微的学习开始。

智慧源于实践而成于思维,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成为有智慧的、快乐的人。


相关文章

  • 雨果经典名言
  • 雨果经典名言 62.使我们摔交的往往是我们的朋友. 63.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 6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65.丧失人格的诗人比没有诗才而硬要写诗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 ...查看


  • 维克多·雨果的名言辑录3
  • 维克多·雨果的名言辑录 3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32.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33.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 34.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 35.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 36. ...查看


  • 雨果人物名言(5)
  • 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比海洋更宽阔的是,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2.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3.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 4.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 ...查看


  • 开启心中的禅意
  • 开启心中的禅意 --读<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有感 刚从暗无天日的高中生涯中解放出来,到达一个自由的天堂,享受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空虚寂寞„„机缘巧合下,与林清玄"邂逅". 林清玄,台湾现代著名作家.我想, ...查看


  • 空海法师[毗尼日用切要](4)闻钟声
  •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空海法师<毗尼日用切要>(4) 2012-09-26 19:59阅读:298 各位前辈法师,各位新戒戒子们,大家好! 我们继续来讲<毗尼日用切要>,而且不只是日用,还加上"切要" ...查看


  • 兔王的耳朵阅读答案智慧阅读
  • 篇一:兔王的耳朵阅读答案智慧阅读 请概括这篇童话的主要情节."事后兔王听说狼群离他只有一百米时,差点儿吓死"能否删去?为什么?兔王觉得是耳朵使它胆小,它把耳朵卖给了虎王.由于没有了长耳朵,听不见细小的动静,所以认为自己胆 ...查看


  • 赞美智慧的经典语录
  • 1.智慧不属于恶毒的心灵,没有良心的科学只是灵魂的毁灭.--拉伯雷 2.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贝多芬 3.人类的全部历史都告诫有智慧的人,不要笃信时运,而应坚信思想.--爱献生 4.智慧是命运的征服者.赞美智慧的经典语录.- ...查看


  • (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开启青少年智慧的趣味百科_少林寺七十二绝技
  • 拳法 1.少林罗汉拳:罗汉拳和金刚掌同为少林入门功夫,但修习到高深境界,最普通的拳掌亦能成为最厉害的武功.正印证了"大智若愚,无巧不拙"的千古道理. 2.光明拳:当年五大门派集会黄山,我佛光明拳在天都峰大展神威,夺得&q ...查看


  • 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为治愚开启智慧之门--中新网
  • 2010年07月01日 17:57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4) [字体:↑大 ↓小] 偶然看到内地学者文怀沙先生评价<中国人的思维批判>的文章,据了解,此举在他著书立说的生涯当中,少之又少.能够引起已过百岁的文老关注 ...查看


  • 智慧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 智慧农业信息化云平台 深圳市拓普威视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云平台介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