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花木兰传奇]有感

观《花木兰传奇》有感

2013-08-15 15:57阅读:177

今早起床,想到最后一集花木兰传奇已在昨晚播完,不觉有些惆怅与不舍。

很多年没有看电视连续剧了,有些剧太长,有些则太平淡,看着看着就不想继续追下去。

然而让我打破多年不看电视剧的习惯,每天八点八分准时等在电视机前的,就是一部改编自《木兰辞》的《花木兰传奇》。

木兰辞,早在小学或者初中就已经背诵过,对我而言,何止是耳熟能详,简直是可以倒背如流。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花木兰传奇向我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花木兰,也向我讲述了一个更加引人入胜的织女木兰从军记。

今天,在花木兰传奇演完的第二天,我想写一下我的些许感受。

作为观众,我肯定会有理解不透彻,或者有偏差的地方,再加上本人也是才疏学浅,如有写得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出!

我想写的第一个人物,是拓跋绍。

拓跋绍,在剧中也曾叫小三子(五凤谷天星堂医师罗昭之帮手),还曾在魏国与柔然开战后化名魏佗,潜入军营,伺机复仇。然而他最显赫同时也最可恨、最悲凉的名字,就是魏国前太子,现魏国国君拓跋焘的哥哥——拓跋绍。

从这一番介绍,就可以看出,此人物经历复杂,性格必与常人不同。这也是我第一个就写他的原因之一。

第一次见小三子,是在他为五凤谷绣娘们准备泡手水的时候。那时候他憨厚老实,又有点呆呆的,跟着罗昭跑前跑后,给我的印象仅仅是一个小“跑腿儿”的。不过,随着阻挠和亲图完成的计划一步步实施,小三子的眼神也渐渐透出不一样的光来,或诡秘,或邪恶,但惟独听到太妃(也叫蚕花娘娘,拓跋绍生母)的名字是,他的眼睛里透出了温情,透出了对母亲的关心和急切想知道母亲情况的激动,甚至又有一点点慌乱。当他捧着辛夷花的时候,那浸着泪的双眼,既不狠毒,也不无情,满满含着的全是对15年未见的母亲的想念与爱。

原因为他在五凤谷逃跑后就会销声匿迹,但万没想到的是,拓跋绍这个角色竟贯穿始终。也正是有了拓跋绍,花木兰传奇也有了不一样的味道,就像是其中穿插了一段中国“反派版哈姆雷特”,使剧情更加跌宕起伏,动人心魄。

在更多人看到的是一个满心想着复仇,无情无义,心狠手懒的拓跋绍时,我看的却是一个曾怀有豪情壮志,但只因一朵辛夷花惹来母子杀身之祸,此后饱受艰难,甘以太子之躯居人之下的拓跋绍。

他也是一个儿子,15年来心系着远处皇宫深院之中无人问津的母亲,15年前的他也许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不理解父皇为何要因一朵辛夷花,不顾多年夫妻情分,就要杀掉自己的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自己的母亲即将被推上断头台,又怎能不前去相救?

他也曾是深受父皇喜爱的太子,皇位的继承人,他饱读诗书,天资聪颖,喜爱自己二十多年的父皇突然就要以谋逆之名治罪与自己,自己连同手下都将被抄斩,生父对自己与母亲如此无情,怎能让他不对这一国之君心寒?不对“夺走”自己皇位并追杀自己的弟弟心生怨恨?

冤冤相报何时了,相煎又何太急啊!

对于拓跋绍,虽是可恶之人,但实有可怜之处。

谁曾想到过他或许也在夜里偷偷哭泣,为身处冷宫的母亲哭泣,为自己无情父亲翻脸不认儿哭泣,为自己霎时间失去亲人、朋友、地位、盟友、权力而哭泣,剧中曾说道清河的百姓对于清河王拓跋绍很是想念,可见他曾经也是一位体恤百姓,受人爱戴的王。可一夜之间万物灰飞烟灭,一切都归了土。拓跋绍心中要承受被生父抛弃并欲杀之之苦,思念母亲担心母亲安慰之苦,还要受心中怨恨的折磨,他的复仇之路虽走地无情,走地狠毒,同时也必定走地的痛苦。内心的积怨、悲愤、欲望、思念交织在一起,对他来说实际是一种煎熬。

这也可能就是拓跋绍被飞针刺死时,为何嘴角挂着一丝微笑的原因吧:死,对他来说是一种释放,一种解脱,不再需过四处躲藏,处心积虑复仇,与贼人为伍,随时性命不保的日子了。拓跋绍看似是一个可恶的角色,实则是一个可悲的人物,是封建残酷统治的牺牲品,也是内心贪欲与恶念的祭奠品。

只希望,如果有来生,拓跋绍可以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医师,远离朝廷的勾心斗角,过自己平平淡淡的日子。

我想写的第二个人物,是金蚕子。

金蚕子,柔然丞相,曾叫蚕公子,与魏国太妃,也就是曾经的蚕花娘娘曾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也是本剧中反派角色之一。

金蚕子所做之事,看过花木兰传奇的朋友肯定都有印象,我在此就不多说了。

和拓跋绍一样,金蚕子的过往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悲哀一生。

当年的蚕公子,肯定是英俊潇洒,聪颖过人,有着一手养蚕的好技艺,深爱着绣娘蚕花娘娘。本该是一对神仙眷侣的二人,或许是因为蚕花娘娘被皇上看中,召入宫中,二人不得已分开。这对于深情的蚕公子来说,是何其沉重的打击!他将爱看的太过于重要,可能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自己所爱之人,就像失去了甘露滋润的花朵,等待自己的不是枯萎,就是化作一株刀枪不入的仙人掌。蚕公子失去了心爱的蚕花娘娘,还有何心思养蚕?没了知音,再高超的技艺,也奏不出当年的高山流水。或许是不想留在伤心地,也或许是中原无人再关心爱护自己,蚕公子回到了柔然。

虽然自己身上流着一半柔然人的血,但毕竟柔然又是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谁又能知道,蚕公子在环境大不如魏国的柔然,起初过着怎样的漂泊生活?也许他曾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流落街头。

爱人的离开,现实的残酷,扭曲了蚕公子的性格,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许当蚕公子改名为金蚕子的时候,他就已经变成了一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阴险狡诈的人了。

但是,他曾经也是一个拥有爱,拥有宽容,拥有大度和理解的人。可谁又能明白,蚕公子可能也曾因为失去爱情而痛不欲生,夜不能寐?这或许就是他之后告诫多伦,不要沉迷爱情的原因吧。爱情如烈火,能够温暖蚕公子的心,也能够将他的心烧的一干二净。谁又能明白,蚕公子初到柔然,作为半个“外国人”,或许也曾受到他人的排挤,打压。这些经历,都是蚕公子渐渐变成心如土石金蚕子的原因吧。

即使他变成了唯权力是从的金蚕子,我认为他还是真心爱自己的女儿——赫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虎毒还不食子,更何况赫红是金蚕子的亲生女儿?金蚕子希望女儿能够嫁给未来的大汗,这点完全可以理解,哪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呢?金蚕子一定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受自己曾受过的苦。

然而他的心或许是好的,做法却大错特错了。因为贪欲,也或许加上恐惧,怕自己会有朝一日一败涂地,沦为曾经的悲苦人儿,他急功近利,选错了方向。终究走上了不归路。

这样去分析金蚕子这个人物,忽觉得他的一生也是一个悲剧。同时也告诫我们,有梦想,有目标是好的,但是要实现梦想,达到目的,万万不能使用不法的手段。不然,只能是自食恶果。

写完了对本剧的两大“恶人”的感想,我觉得是时候写点欢乐的东西了。我想写的第三个人物,是柱子。

柱子,大名张大柱,家中九口有七口都已为国捐躯,只剩下瞎了眼的奶奶和柱子二人。因为是忠烈世家,柱子也从小习武,身手不凡。

说实话,在茯苓家挂着天下第一绣女牌匾的大门前,木兰嘱咐柱子好好照顾茯苓之前,我一直都认为柱子心仪的是木兰。当年柱子和莫将喝酒时谈论自己喜欢的人,我也以为二人同喜欢着木兰,喝完酒居然还以兄弟相称,着实满脑子想着“情敌”二字的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着剧情的发展,我至今依然觉得柱子对木兰是有不一样的情感的,也许是青梅竹马,也许是两小无猜,或许也有一点爱吧,这些情感让柱子无法不去保护木兰,不去照顾木兰,不去因木兰伤而伤,因木兰喜而喜。

我个人,非常喜欢柱子这一人物。柱子朴实憨厚,讲义气有孝心,同时也是一个痴情汉。作为青梅竹马的朋友(或许真的有点喜欢木兰呢),柱子处处为木兰着想,几次三番因为木兰受伤而担心,防止铁匠去告状不惜与其大打出手,不忍看着木兰在战场上吃苦受累而劝木兰回去,木兰与多伦短兵相接二人内心痛苦挣扎,柱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作为孝顺的孙子,柱子时时挂念奶奶,也谨记奶奶的教诲,在战场上不为张家丢脸,奋勇杀敌,无畏无惧。回五凤谷收丝绸时,柱子与奶奶祖孙二人紧紧相拥,这一幕温情的画面让人心里一阵阵暖流上涌。

作为痴情的暗恋男,柱子虽然经常和木兰在一起,但是每每将目光投向茯苓时,总会透出一种不一样的温柔。那种温柔,是多伦看木兰时的眼神,也是赫红看多伦时的眼神。尽管柱子服兵役期间回五凤谷也在锦绣山庄门前凝神伫立过,在茯苓被选作和亲公主远嫁柔然时柱子也曾惊慌失措过,在攻打柔然时他也曾惦记着茯苓的安危,在看到茯苓剺面后仍然说“茯苓,你还是那么的美”,可是在我看来,柱子对木兰的好似乎超过对茯苓。

也许,柱子就是这样一个慢热、羞涩的大男孩吗?

不过,那个奶奶说“没事,有柱子呢!”时候的柱子,和之后与心爱之人茯苓一同回到五凤谷的柱子,是相同而有不同的两个人。同的是,柱子还是那么的憨厚、朴实、痴情、孝顺,不同的是,现在的柱子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够对自己爱的人大声说出爱(茯苓和柱子还有奶奶都住在了锦绣山庄,算不算是已经喜结连理了呢),能够保护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战场上经历风沙,经历生死后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现在是不是该叫他柱大哥,而不是柱子了呢?

至今让我很心痛的一个角色,是谢将军。

谢将军名为谢弃尘,头衔为威远将军,是魏国有名的不败将军。他为人严肃认真,思维敏捷,身手也了得,深受皇上器重。

初见谢将军,是在五凤谷督造和亲图时。那时他不苟言笑,为了和亲图织造成功,他处处要求严格,甚至显出有一点“无情”,给我一种冷血将军的感觉。

但当木兰双手受伤发抖,双目失明时,谢将军赶紧求助于八爷爷时那种急切的神情,令我认识了谢将军柔软的的一面,也让我觉得他是否也对木兰有喜爱之情呢?

就是这样一名将军,断五凤谷杀人案时可以多方思忖,尽力找到任何一个微笑线索,尽量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对待多伦,他也是友情归友情,政治归政治,绝不徇私,也绝不对人不义;对待木兰,他更是处处照顾,他欣赏木兰,佩服木兰,关心木兰,同时,我觉得他也喜欢木兰。当谢将军从怀中取出木兰为其绣的绣像时,我就更加肯定了这一想法。

在五凤谷保护木兰,可以算是为了和亲图织造成功而为之;为木兰争取天下第一绣女的名号,可以算是谢将军为其争得应有的荣誉;在战场是保护木兰,不将其按军法处置,反而提拔其为幢主,可以算是谢将军惜才和赏识木兰。但是,眼神是可以道出一个人的内心的,行动是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想法的。

木兰失明时,谢将军心急如焚,看着失明的木兰眼神里不是透露出心疼;木兰身中毒箭,谢将军也守在帐外久久不肯离去;当木兰心中因与莫将的爱而无法专心作战时,谢将军又像一名大哥哥一样让木兰坚强,直面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些,都不算是谢将军对木兰的情吗?

谢将军对国衷心,在片中处处有体现,我也没有能力一一都点出。但是,谢将军是一名忠武勇士,我相信是毋庸置疑的。

谢将军会牺牲,我确实料想到过。但是他没有牺牲在战场,而是死在贼人的暗剑下,却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试想,如果谢将军没有死,将来他定会是一位严厉的慈父,一名忠勇的将军,一个义气的朋友。而现在,他是让我最为心痛的威远将军,谢弃尘。

写了四个人物,全部是男性。接下来我想写一位可爱的善良女孩,赫红。

赫红,柔然丞相金蚕子之女,看起来飞扬跋扈,刁蛮无理,实际上内心十分需要人关心和爱护,也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善良热心姑娘。

赫红,一个外表看起来无忧无虑,动不动就耍大小姐脾气的女孩,虽然是柔然丞相的女儿,却也是个早年失去母亲的让人心疼的女孩。

父亲一直为了自己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不择手段,甚至连女儿的终生大事都成为其达到目的工具。父亲能够给她的爱,实在是太少太少。然而从小她又缺少母亲的关爱,也许就是这样,才养成了她之后我行我素的性格。但即使如此,她依然是一个专一的姑娘,她,深爱着多伦。

如果说一开始赫红对多伦的爱让我觉得只是一个小妹妹对和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的仰慕之爱,那么当赫红放下一切与多伦深爱之人木兰联手的时候,当她为了多伦自刎的时候,我才真正看到了这个有着烈性情的草原姑娘对自己真心爱人的一片痴心。

曾经,她常常在多伦面前像只小松鼠一样跑来跳去,即使搞得多伦有些心烦也不会离去,实际上,她只是想多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哪怕是一分钟,一秒钟也好,她只想多看一眼自己爱的人,在心里多留下一些多伦的笑颜。

多伦去五凤谷时,被他人说因妖女迷惑而迷失方向,赫红听后那着急的样子,看似耍性子,实际上,不也是对自己心爱之人的关切吗?哪个女生,对于自己爱之人爱上别人的消息会不闻不问呢?

多伦上战场,赫红不远千里只身前往盛乐,她心系多伦,担心多伦,想念多伦,只想见一面多伦。这对于一个缺少父爱、母爱与朋友关心的女孩来说,是多么小的一个心愿,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却也成了奢望,尤其是,多伦心中装的满满的全是木兰。

多伦被金蚕子关进死牢,一面是自己的父亲,一面是自己爱的人,一面亲情,一面爱情,让一个女子来选择,又是何等心痛的抉择呢?然而成功营救多伦后,等待自己的却是父亲的无情,这又是何等的打击呢?别忘了,赫红之前可是说过“他毕竟是我爹。”。赫红这样信任自己的爹,却得到一个自己是父亲登上权力宝座工具的结果;赫红这样深爱着多伦,得到的也是一个自己早已知晓的结果……

或许,一切都是造化弄人。赫红,是一个让人会认真想念的姑娘。因为她的热心,她的专一,她的善良,她的泼辣,她的活泼,她就像是一只草原上的红色百灵,越飞越远,却让人思念。

想了很久,我决定不写有关木兰和多伦的感想。

当然,绝不是因为我没有感想。反而,是因为我感想是在太多太多,我怕写不全,写不完,写不准。

因为木兰和多伦二人身上集聚了太多太多优秀的品质,他俩太完美,完美得有些不真实,而正因为这些优秀的品质来源于世上很多好人,又给人一种就在身边的真实感。我觉得,有点亦幻亦真的效果。

就是这种效果,才让人的眼球一直没办法离开刚毅勇敢,孝顺灵气的木兰和多谋多情,风度翩翩的多伦吧。他们俩就像是一切美好的集合,美好的人在眼前一现,就无法让众人的视线转移。

这种美好,一定也能激励很多人,影响很多的人,让影视作品中的美好真正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

花木兰传奇中还有很多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茯苓,紫苏,花爷,八爷爷,丝娘,贾纭等等,可惜我文笔有限,没办法将他们完美的一一用文字呈现出来,这是我的遗憾。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观众,写这篇文章,只是想表达一下观看这部电视剧后颇深的感想,写出来了,以方便以后回味一下观看时的感受。如有任何写得不全面的地方,望大家指出!也谢谢大家耐心地读到这里!

Eliza

8.15.2013

\睡前1个动作让你轻松长高

分享

我的博客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3

N

同时转发到微博

发送

观《花木兰传奇》有感

2013-08-15 15:57阅读:177

今早起床,想到最后一集花木兰传奇已在昨晚播完,不觉有些惆怅与不舍。

很多年没有看电视连续剧了,有些剧太长,有些则太平淡,看着看着就不想继续追下去。

然而让我打破多年不看电视剧的习惯,每天八点八分准时等在电视机前的,就是一部改编自《木兰辞》的《花木兰传奇》。

木兰辞,早在小学或者初中就已经背诵过,对我而言,何止是耳熟能详,简直是可以倒背如流。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花木兰传奇向我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花木兰,也向我讲述了一个更加引人入胜的织女木兰从军记。

今天,在花木兰传奇演完的第二天,我想写一下我的些许感受。

作为观众,我肯定会有理解不透彻,或者有偏差的地方,再加上本人也是才疏学浅,如有写得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指出!

我想写的第一个人物,是拓跋绍。

拓跋绍,在剧中也曾叫小三子(五凤谷天星堂医师罗昭之帮手),还曾在魏国与柔然开战后化名魏佗,潜入军营,伺机复仇。然而他最显赫同时也最可恨、最悲凉的名字,就是魏国前太子,现魏国国君拓跋焘的哥哥——拓跋绍。

从这一番介绍,就可以看出,此人物经历复杂,性格必与常人不同。这也是我第一个就写他的原因之一。

第一次见小三子,是在他为五凤谷绣娘们准备泡手水的时候。那时候他憨厚老实,又有点呆呆的,跟着罗昭跑前跑后,给我的印象仅仅是一个小“跑腿儿”的。不过,随着阻挠和亲图完成的计划一步步实施,小三子的眼神也渐渐透出不一样的光来,或诡秘,或邪恶,但惟独听到太妃(也叫蚕花娘娘,拓跋绍生母)的名字是,他的眼睛里透出了温情,透出了对母亲的关心和急切想知道母亲情况的激动,甚至又有一点点慌乱。当他捧着辛夷花的时候,那浸着泪的双眼,既不狠毒,也不无情,满满含着的全是对15年未见的母亲的想念与爱。

原因为他在五凤谷逃跑后就会销声匿迹,但万没想到的是,拓跋绍这个角色竟贯穿始终。也正是有了拓跋绍,花木兰传奇也有了不一样的味道,就像是其中穿插了一段中国“反派版哈姆雷特”,使剧情更加跌宕起伏,动人心魄。

在更多人看到的是一个满心想着复仇,无情无义,心狠手懒的拓跋绍时,我看的却是一个曾怀有豪情壮志,但只因一朵辛夷花惹来母子杀身之祸,此后饱受艰难,甘以太子之躯居人之下的拓跋绍。

他也是一个儿子,15年来心系着远处皇宫深院之中无人问津的母亲,15年前的他也许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不理解父皇为何要因一朵辛夷花,不顾多年夫妻情分,就要杀掉自己的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自己的母亲即将被推上断头台,又怎能不前去相救?

他也曾是深受父皇喜爱的太子,皇位的继承人,他饱读诗书,天资聪颖,喜爱自己二十多年的父皇突然就要以谋逆之名治罪与自己,自己连同手下都将被抄斩,生父对自己与母亲如此无情,怎能让他不对这一国之君心寒?不对“夺走”自己皇位并追杀自己的弟弟心生怨恨?

冤冤相报何时了,相煎又何太急啊!

对于拓跋绍,虽是可恶之人,但实有可怜之处。

谁曾想到过他或许也在夜里偷偷哭泣,为身处冷宫的母亲哭泣,为自己无情父亲翻脸不认儿哭泣,为自己霎时间失去亲人、朋友、地位、盟友、权力而哭泣,剧中曾说道清河的百姓对于清河王拓跋绍很是想念,可见他曾经也是一位体恤百姓,受人爱戴的王。可一夜之间万物灰飞烟灭,一切都归了土。拓跋绍心中要承受被生父抛弃并欲杀之之苦,思念母亲担心母亲安慰之苦,还要受心中怨恨的折磨,他的复仇之路虽走地无情,走地狠毒,同时也必定走地的痛苦。内心的积怨、悲愤、欲望、思念交织在一起,对他来说实际是一种煎熬。

这也可能就是拓跋绍被飞针刺死时,为何嘴角挂着一丝微笑的原因吧:死,对他来说是一种释放,一种解脱,不再需过四处躲藏,处心积虑复仇,与贼人为伍,随时性命不保的日子了。拓跋绍看似是一个可恶的角色,实则是一个可悲的人物,是封建残酷统治的牺牲品,也是内心贪欲与恶念的祭奠品。

只希望,如果有来生,拓跋绍可以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医师,远离朝廷的勾心斗角,过自己平平淡淡的日子。

我想写的第二个人物,是金蚕子。

金蚕子,柔然丞相,曾叫蚕公子,与魏国太妃,也就是曾经的蚕花娘娘曾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也是本剧中反派角色之一。

金蚕子所做之事,看过花木兰传奇的朋友肯定都有印象,我在此就不多说了。

和拓跋绍一样,金蚕子的过往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悲哀一生。

当年的蚕公子,肯定是英俊潇洒,聪颖过人,有着一手养蚕的好技艺,深爱着绣娘蚕花娘娘。本该是一对神仙眷侣的二人,或许是因为蚕花娘娘被皇上看中,召入宫中,二人不得已分开。这对于深情的蚕公子来说,是何其沉重的打击!他将爱看的太过于重要,可能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自己所爱之人,就像失去了甘露滋润的花朵,等待自己的不是枯萎,就是化作一株刀枪不入的仙人掌。蚕公子失去了心爱的蚕花娘娘,还有何心思养蚕?没了知音,再高超的技艺,也奏不出当年的高山流水。或许是不想留在伤心地,也或许是中原无人再关心爱护自己,蚕公子回到了柔然。

虽然自己身上流着一半柔然人的血,但毕竟柔然又是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谁又能知道,蚕公子在环境大不如魏国的柔然,起初过着怎样的漂泊生活?也许他曾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流落街头。

爱人的离开,现实的残酷,扭曲了蚕公子的性格,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许当蚕公子改名为金蚕子的时候,他就已经变成了一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阴险狡诈的人了。

但是,他曾经也是一个拥有爱,拥有宽容,拥有大度和理解的人。可谁又能明白,蚕公子可能也曾因为失去爱情而痛不欲生,夜不能寐?这或许就是他之后告诫多伦,不要沉迷爱情的原因吧。爱情如烈火,能够温暖蚕公子的心,也能够将他的心烧的一干二净。谁又能明白,蚕公子初到柔然,作为半个“外国人”,或许也曾受到他人的排挤,打压。这些经历,都是蚕公子渐渐变成心如土石金蚕子的原因吧。

即使他变成了唯权力是从的金蚕子,我认为他还是真心爱自己的女儿——赫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虎毒还不食子,更何况赫红是金蚕子的亲生女儿?金蚕子希望女儿能够嫁给未来的大汗,这点完全可以理解,哪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呢?金蚕子一定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受自己曾受过的苦。

然而他的心或许是好的,做法却大错特错了。因为贪欲,也或许加上恐惧,怕自己会有朝一日一败涂地,沦为曾经的悲苦人儿,他急功近利,选错了方向。终究走上了不归路。

这样去分析金蚕子这个人物,忽觉得他的一生也是一个悲剧。同时也告诫我们,有梦想,有目标是好的,但是要实现梦想,达到目的,万万不能使用不法的手段。不然,只能是自食恶果。

写完了对本剧的两大“恶人”的感想,我觉得是时候写点欢乐的东西了。我想写的第三个人物,是柱子。

柱子,大名张大柱,家中九口有七口都已为国捐躯,只剩下瞎了眼的奶奶和柱子二人。因为是忠烈世家,柱子也从小习武,身手不凡。

说实话,在茯苓家挂着天下第一绣女牌匾的大门前,木兰嘱咐柱子好好照顾茯苓之前,我一直都认为柱子心仪的是木兰。当年柱子和莫将喝酒时谈论自己喜欢的人,我也以为二人同喜欢着木兰,喝完酒居然还以兄弟相称,着实满脑子想着“情敌”二字的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着剧情的发展,我至今依然觉得柱子对木兰是有不一样的情感的,也许是青梅竹马,也许是两小无猜,或许也有一点爱吧,这些情感让柱子无法不去保护木兰,不去照顾木兰,不去因木兰伤而伤,因木兰喜而喜。

我个人,非常喜欢柱子这一人物。柱子朴实憨厚,讲义气有孝心,同时也是一个痴情汉。作为青梅竹马的朋友(或许真的有点喜欢木兰呢),柱子处处为木兰着想,几次三番因为木兰受伤而担心,防止铁匠去告状不惜与其大打出手,不忍看着木兰在战场上吃苦受累而劝木兰回去,木兰与多伦短兵相接二人内心痛苦挣扎,柱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作为孝顺的孙子,柱子时时挂念奶奶,也谨记奶奶的教诲,在战场上不为张家丢脸,奋勇杀敌,无畏无惧。回五凤谷收丝绸时,柱子与奶奶祖孙二人紧紧相拥,这一幕温情的画面让人心里一阵阵暖流上涌。

作为痴情的暗恋男,柱子虽然经常和木兰在一起,但是每每将目光投向茯苓时,总会透出一种不一样的温柔。那种温柔,是多伦看木兰时的眼神,也是赫红看多伦时的眼神。尽管柱子服兵役期间回五凤谷也在锦绣山庄门前凝神伫立过,在茯苓被选作和亲公主远嫁柔然时柱子也曾惊慌失措过,在攻打柔然时他也曾惦记着茯苓的安危,在看到茯苓剺面后仍然说“茯苓,你还是那么的美”,可是在我看来,柱子对木兰的好似乎超过对茯苓。

也许,柱子就是这样一个慢热、羞涩的大男孩吗?

不过,那个奶奶说“没事,有柱子呢!”时候的柱子,和之后与心爱之人茯苓一同回到五凤谷的柱子,是相同而有不同的两个人。同的是,柱子还是那么的憨厚、朴实、痴情、孝顺,不同的是,现在的柱子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够对自己爱的人大声说出爱(茯苓和柱子还有奶奶都住在了锦绣山庄,算不算是已经喜结连理了呢),能够保护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战场上经历风沙,经历生死后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现在是不是该叫他柱大哥,而不是柱子了呢?

至今让我很心痛的一个角色,是谢将军。

谢将军名为谢弃尘,头衔为威远将军,是魏国有名的不败将军。他为人严肃认真,思维敏捷,身手也了得,深受皇上器重。

初见谢将军,是在五凤谷督造和亲图时。那时他不苟言笑,为了和亲图织造成功,他处处要求严格,甚至显出有一点“无情”,给我一种冷血将军的感觉。

但当木兰双手受伤发抖,双目失明时,谢将军赶紧求助于八爷爷时那种急切的神情,令我认识了谢将军柔软的的一面,也让我觉得他是否也对木兰有喜爱之情呢?

就是这样一名将军,断五凤谷杀人案时可以多方思忖,尽力找到任何一个微笑线索,尽量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对待多伦,他也是友情归友情,政治归政治,绝不徇私,也绝不对人不义;对待木兰,他更是处处照顾,他欣赏木兰,佩服木兰,关心木兰,同时,我觉得他也喜欢木兰。当谢将军从怀中取出木兰为其绣的绣像时,我就更加肯定了这一想法。

在五凤谷保护木兰,可以算是为了和亲图织造成功而为之;为木兰争取天下第一绣女的名号,可以算是谢将军为其争得应有的荣誉;在战场是保护木兰,不将其按军法处置,反而提拔其为幢主,可以算是谢将军惜才和赏识木兰。但是,眼神是可以道出一个人的内心的,行动是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想法的。

木兰失明时,谢将军心急如焚,看着失明的木兰眼神里不是透露出心疼;木兰身中毒箭,谢将军也守在帐外久久不肯离去;当木兰心中因与莫将的爱而无法专心作战时,谢将军又像一名大哥哥一样让木兰坚强,直面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些,都不算是谢将军对木兰的情吗?

谢将军对国衷心,在片中处处有体现,我也没有能力一一都点出。但是,谢将军是一名忠武勇士,我相信是毋庸置疑的。

谢将军会牺牲,我确实料想到过。但是他没有牺牲在战场,而是死在贼人的暗剑下,却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试想,如果谢将军没有死,将来他定会是一位严厉的慈父,一名忠勇的将军,一个义气的朋友。而现在,他是让我最为心痛的威远将军,谢弃尘。

写了四个人物,全部是男性。接下来我想写一位可爱的善良女孩,赫红。

赫红,柔然丞相金蚕子之女,看起来飞扬跋扈,刁蛮无理,实际上内心十分需要人关心和爱护,也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善良热心姑娘。

赫红,一个外表看起来无忧无虑,动不动就耍大小姐脾气的女孩,虽然是柔然丞相的女儿,却也是个早年失去母亲的让人心疼的女孩。

父亲一直为了自己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不择手段,甚至连女儿的终生大事都成为其达到目的工具。父亲能够给她的爱,实在是太少太少。然而从小她又缺少母亲的关爱,也许就是这样,才养成了她之后我行我素的性格。但即使如此,她依然是一个专一的姑娘,她,深爱着多伦。

如果说一开始赫红对多伦的爱让我觉得只是一个小妹妹对和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的仰慕之爱,那么当赫红放下一切与多伦深爱之人木兰联手的时候,当她为了多伦自刎的时候,我才真正看到了这个有着烈性情的草原姑娘对自己真心爱人的一片痴心。

曾经,她常常在多伦面前像只小松鼠一样跑来跳去,即使搞得多伦有些心烦也不会离去,实际上,她只是想多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哪怕是一分钟,一秒钟也好,她只想多看一眼自己爱的人,在心里多留下一些多伦的笑颜。

多伦去五凤谷时,被他人说因妖女迷惑而迷失方向,赫红听后那着急的样子,看似耍性子,实际上,不也是对自己心爱之人的关切吗?哪个女生,对于自己爱之人爱上别人的消息会不闻不问呢?

多伦上战场,赫红不远千里只身前往盛乐,她心系多伦,担心多伦,想念多伦,只想见一面多伦。这对于一个缺少父爱、母爱与朋友关心的女孩来说,是多么小的一个心愿,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却也成了奢望,尤其是,多伦心中装的满满的全是木兰。

多伦被金蚕子关进死牢,一面是自己的父亲,一面是自己爱的人,一面亲情,一面爱情,让一个女子来选择,又是何等心痛的抉择呢?然而成功营救多伦后,等待自己的却是父亲的无情,这又是何等的打击呢?别忘了,赫红之前可是说过“他毕竟是我爹。”。赫红这样信任自己的爹,却得到一个自己是父亲登上权力宝座工具的结果;赫红这样深爱着多伦,得到的也是一个自己早已知晓的结果……

或许,一切都是造化弄人。赫红,是一个让人会认真想念的姑娘。因为她的热心,她的专一,她的善良,她的泼辣,她的活泼,她就像是一只草原上的红色百灵,越飞越远,却让人思念。

想了很久,我决定不写有关木兰和多伦的感想。

当然,绝不是因为我没有感想。反而,是因为我感想是在太多太多,我怕写不全,写不完,写不准。

因为木兰和多伦二人身上集聚了太多太多优秀的品质,他俩太完美,完美得有些不真实,而正因为这些优秀的品质来源于世上很多好人,又给人一种就在身边的真实感。我觉得,有点亦幻亦真的效果。

就是这种效果,才让人的眼球一直没办法离开刚毅勇敢,孝顺灵气的木兰和多谋多情,风度翩翩的多伦吧。他们俩就像是一切美好的集合,美好的人在眼前一现,就无法让众人的视线转移。

这种美好,一定也能激励很多人,影响很多的人,让影视作品中的美好真正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

花木兰传奇中还有很多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茯苓,紫苏,花爷,八爷爷,丝娘,贾纭等等,可惜我文笔有限,没办法将他们完美的一一用文字呈现出来,这是我的遗憾。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观众,写这篇文章,只是想表达一下观看这部电视剧后颇深的感想,写出来了,以方便以后回味一下观看时的感受。如有任何写得不全面的地方,望大家指出!也谢谢大家耐心地读到这里!

Eliza

8.15.2013

\睡前1个动作让你轻松长高

分享

我的博客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3

N

同时转发到微博

发送


相关文章

  • 木兰诗课堂实录
  • <木兰诗>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 <木兰诗>教学设计正式稿 一 情境导入 师生共同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师:这段音韵优美.脍炙人口的豫剧唱腔演绎的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吗? 生1 ...查看


  • 花木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木兰从军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1.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通过学课文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人物,如京剧大师--(),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端午节纪念的名族英雄(屈原),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大英雄--花木兰,学习有关她 ...查看


  • 花木兰观后感
  • 观<花木兰>有感 今天我观看了<花木兰>这部电影,影片的内容感人,主要讲了:在北魏后期,敌军大举进犯边关,马上要打仗了,国家正紧急征兵,每家都要有一个男丁去当兵,可花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腿不好使,弟弟年纪还小,什么都 ...查看


  • 浅析花木兰人物形象的历史演变
  • 摘要:花木兰这一众人皆知的形象最早见于<乐府诗集・木兰诗>,是"孝女"的形象.但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花木兰的形象也在慢慢演变,从替父从军的"孝女"演变成为现代版"女英雄" ...查看


  • 木兰诗说课稿 2
  • 诵读品味赏析 领悟古诗情韵 --<木兰诗>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的一首乐府民歌.本单元的文章以爱祖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从各个角 ...查看


  •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 6* 黄河颂 [目标导航] 一.知识目标: 积累词语,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洗星海:了解黄河的有关历史与文化. 二.能力目标: 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爱国情感: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 ...查看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传奇人物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传奇人物.继十大才子之后. 讲传奇人物,自盘古以降,如伏羲.女娲,如后羿.嫦娥,如夸父.精卫,实在是太多了,举不胜举.当然,这些人物都是属于上古时代的,具体情况今人很难弄得清楚.下面所列的十位传奇人物都生活在周或有周以后,历 ...查看


  • 五月的青岛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 工整地书写.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月青岛的特色,感受青岛的美.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作者对花和海的细致描写. 一.激趣引入新课 1. 用课件或图片伴着老师的描述引入新课. ...查看


  • 古装豫剧-豫剧生旦为主的戏曲
  • 豫剧生旦为主的戏曲播放 2012-07-31 21:07:21|  分类: 古装豫剧|字号 订阅 豫剧<春秋姜小白> 豫剧<宋王嫁妃> 豫剧<三拂袖>章兰 豫剧<痴情状元> 豫剧电影<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