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清江引·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

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秋风中接到家信,远自万里之外寄来,谆谆“问我归期未”,这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两个方面表现了“我”与“家”的暌隔。而诗人未对来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复,仅是铺排了自己所处客乡的秋景。“红叶天”、“黄花地”,显然受了《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启导,而《西厢记》又是移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的“碧云天,黄叶地”,亦为感秋之作。红叶黄花勾勒了清秋的轮廓,色彩鲜明,但却有一种苍凉冷颓的情韵。尤其是作者在这一背景中添现了“雁”、“人”的活动主角,且雁啼于天,人醉于地,便使这种苍凉冷颓发挥到了极致。“雁啼”最牵愁惹恨,“人醉”则是为了忘忧,而“芭蕉雨声秋梦里”,秋雨的萧疏冷酷,使得乡梦也为之惊醒。这三句景句无不暗寓着人物的客乡况味和主观感受,代表着诗人的“秋怀”。深沉的乡思与有家难归的羁愁,便足以回答“归期未”的提问了。

这三句是作者收信后无言的感受,但它也可以视作诗人因家信问起归期而惆怅苦闷的应接。我们也可以这样想象:诗人因在现实上不可能回到万里以外的乡园,无语可复,心中充满了忧愁与歉疚。他抬头望天,想看看那传书的鸿雁可在,结果发现“雁啼红叶天”,大雁似乎也在为他发出悲鸣。满地秋菊盛开,但那并不是故园的黄花,诗人只能借酒狂饮,在酩酊中暂忘乡愁。入夜了,他希望能在梦中实现回乡的心愿,可是“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白居易《夜雨》),蕉叶上的雨声又无情地提醒着他的孤寂。“问我归期未”,不敢答复,至此也无须答复。小令的这三句景语,在时间的跨度上可前可后,代表了“秋怀”的一贯凄凉,确实是颇见妙味的。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在归未有期但又存在着“何当共剪西窗烛”可能的情形下,生慨于寄身之处的旁景。而本作连“未有期”的吐诉都鼓不起勇气,心上的伤口就可想而知了。

【译文】

西风送来万里之外的家书,问我何时归家?鸿雁在红叶满山的季节呼唤着同伴南迁,而离人却对着黄花遍地的景色沉醉其中,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却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但愿做个好梦,能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注释】

清江引:曲牌名。

红叶天:秋天。红叶,枫叶。深秋枫叶红遍,霜林如醉。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黄花地:菊花满地。

“芭蕉”句:刘光祖《昭君怨》:“疏雨听芭蕉,梦魂遥。”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清江引·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

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秋风中接到家信,远自万里之外寄来,谆谆“问我归期未”,这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两个方面表现了“我”与“家”的暌隔。而诗人未对来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复,仅是铺排了自己所处客乡的秋景。“红叶天”、“黄花地”,显然受了《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启导,而《西厢记》又是移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的“碧云天,黄叶地”,亦为感秋之作。红叶黄花勾勒了清秋的轮廓,色彩鲜明,但却有一种苍凉冷颓的情韵。尤其是作者在这一背景中添现了“雁”、“人”的活动主角,且雁啼于天,人醉于地,便使这种苍凉冷颓发挥到了极致。“雁啼”最牵愁惹恨,“人醉”则是为了忘忧,而“芭蕉雨声秋梦里”,秋雨的萧疏冷酷,使得乡梦也为之惊醒。这三句景句无不暗寓着人物的客乡况味和主观感受,代表着诗人的“秋怀”。深沉的乡思与有家难归的羁愁,便足以回答“归期未”的提问了。

这三句是作者收信后无言的感受,但它也可以视作诗人因家信问起归期而惆怅苦闷的应接。我们也可以这样想象:诗人因在现实上不可能回到万里以外的乡园,无语可复,心中充满了忧愁与歉疚。他抬头望天,想看看那传书的鸿雁可在,结果发现“雁啼红叶天”,大雁似乎也在为他发出悲鸣。满地秋菊盛开,但那并不是故园的黄花,诗人只能借酒狂饮,在酩酊中暂忘乡愁。入夜了,他希望能在梦中实现回乡的心愿,可是“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白居易《夜雨》),蕉叶上的雨声又无情地提醒着他的孤寂。“问我归期未”,不敢答复,至此也无须答复。小令的这三句景语,在时间的跨度上可前可后,代表了“秋怀”的一贯凄凉,确实是颇见妙味的。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在归未有期但又存在着“何当共剪西窗烛”可能的情形下,生慨于寄身之处的旁景。而本作连“未有期”的吐诉都鼓不起勇气,心上的伤口就可想而知了。

【译文】

西风送来万里之外的家书,问我何时归家?鸿雁在红叶满山的季节呼唤着同伴南迁,而离人却对着黄花遍地的景色沉醉其中,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却只能籍着秋夜的清凉,但愿做个好梦,能梦回家乡探望亲人。

【注释】

清江引:曲牌名。

红叶天:秋天。红叶,枫叶。深秋枫叶红遍,霜林如醉。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黄花地:菊花满地。

“芭蕉”句:刘光祖《昭君怨》:“疏雨听芭蕉,梦魂遥。”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相关文章

  • 薪者不拾遗金
  • 薪者不拾遗金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者投镰于地,瞋目佛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 ...查看


  • [双调]清江引·秋怀
  •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赏析] 张可久是元朝诗坛上卓有成绩的散曲作家,传世小令多达八百余首,影响颇大.他的作品内容多数是嘲风弄月.流连山水的.<清江引・秋怀>可算是一首难得的文辞佳丽 ...查看


  • 雁意象拾零
  • 古诗词中"雁"意象拾零 每到黄叶纷飞的季节,仰视万里霜天,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南飞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时"一"字排开,时交叉成"人",古人常称之为雁阵.雁字.雁序等.雁属候鸟 ...查看


  • 14元曲名句
  • 十四.元曲名句 1.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释文]一封封书信没有消息,只见一对对燕子争相衔泥筑巢. 2.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关汉卿<窦娥冤>) [释文] ...查看


  • 深秋时节,有关红叶的诗词十二首,惊艳!
  • 题洛苑梧叶上 天宝宫人 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思 白居易 病眠夜 ...查看


  • 秋事诗人彻底知:那些与秋天有关的诗句
  • 叶落,知秋.炎炎夏日还未走远,秋天就已经悄悄地来了.多愁善感的诗人们,总能被这浪漫的秋季唤起他们浓浓的情思,或是离别的感伤,或是思念的忧愁,抑或是人生的感悟.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一叶叶, ...查看


  • 2013抒情方式
  • 高二培优诗歌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 考纲要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抒情技巧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如:"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销魂 ...查看


  • 2古诗词赏析
  • 古诗词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诗的一.二两句中,一" ".一" ".一" & ...查看


  •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题讲义
  •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专题讲义 李庆云 一.知识概说 1.何谓鉴赏古诗词?鉴赏古诗词要鉴赏哪些内容? 所谓鉴赏古诗词,就是要把握古诗词的形象,领会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赏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揣摩古诗词的语言.把握诗词形象,就是要透过作者情感世界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