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第五章 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第一节

1、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自我可以分解为两方面。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互动的介质时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

2、简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

“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的期待,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重新加以组合。

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3、什么是基模或认知基模?它有哪些特点?

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认知基模的存在,使人能够快速有效地认知、分析和判断新信息或新事物。

其特点为:

(1) 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随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2) 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树形图

(3) 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

(4) 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第二节

1、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形成的。包括三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

2、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它的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是语言。声音又分为声音语言、书写语言。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

第五章 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第一节

1、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自我可以分解为两方面。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互动的介质时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

2、简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

“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的期待,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重新加以组合。

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3、什么是基模或认知基模?它有哪些特点?

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认知基模的存在,使人能够快速有效地认知、分析和判断新信息或新事物。

其特点为:

(1) 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随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2) 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树形图

(3) 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

(4) 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第二节

1、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形成的。包括三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

2、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它的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是语言。声音又分为声音语言、书写语言。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


相关文章

  • 网络人际传播
  •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是网络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对网上人际传播的需求,使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际传播也与网络中的其它传播形态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本文对网络 ...查看


  • 传播学 言语传播及其特征
  • ONTEMPORARY 实践专论 言语传播及其特征 ○韩雪峰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22(2007)05-0106-2 [内容提要]通过从传播学和语言学角度对言语行为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言语行为的本质 ...查看


  • 人际传播在营销传播渠道中的作用
  • 2005年第3期广西社会科学 NO.3.2005 (总第117期) GUANGXISOCIALSCIENCES (Cumulatively,NO.117) 人际传播在营销传播渠道中的作用 李怡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100037) [摘 ...查看


  • 高校贴吧人际传播特征解析
  • 五zV玎酬么衄.之扫E 2009・9(下半月) 高校贴吧人际传播特征解析 口白君堂 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日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平台广阔的信息空间和超强的辐 射能力,极大地丰富了"人际传播"的 ...查看


  • 论中国乡村人际说服传播的三重情境_对雁门和杨村个案的再思考
  • 邱新有章绍甫:论中国乡村人际说服传播的三重情境 新闻学与传播学 论中国乡村人际说服传播的三重情境 ---对雁门和杨村个案的再思考 ■ 邱新有 章绍甫 *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两个个案研究的再解读,认为当代中国农村的说服传播中存在着三重情境 ...查看


  • [鬼谷子]的说服性人际传播观念
  • <鬼谷子>的说服性人际传播观念 作者:王亚涛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6期 [摘要]<鬼谷子>善于从人性的角度,在人的谈话.交流等日常行为中探察人所隐藏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动机,揭示了人际交流过程中只 ...查看


  • 从人际传播角度分析开心网特征
  • 摘要:学习facebook的模式建立的开心网,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典型的SNS网站,由拉斯维尔的5W模式"谁――怎样(方式)――说了什么――对谁――效果怎么样"这个研究传播行为的理论框架我们可以知道,它在人际传播 ...查看


  • [鬼谷子]的说服性人际传播理论
  • <鬼谷子>的说服性人际传播理论 作者:王亚涛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5期 说服性人际传播研究在中国由来已久,最早的集中研究说服性人际传播并形成一定思想理论体系的,应当是先秦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作品,也是纵横学 ...查看


  • 世卫组织:尚无证据显示H7N9具有持续人际传播能力
  • 2013年04月05日 21:48:15 来源: 新华网 16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纠错] 世卫组织称现阶段尚无证据显示H7N9病毒具有持续人际传播能力 新华网日内瓦4月5日电(记者吴陈 刘美辰)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