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文学作品阅读考试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伟忠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4-28      点击量:712

语文教学和评价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自然也应该把"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自觉追求的目标。面对近年来中考试卷里频频出现的文学作品阅读,本文试从选文和命题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考试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学作品的阅读考试是课改以来各地中考试卷的重头戏,因为它赋分较高,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基本能反映出一份试卷的命制水平。从命题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命题并非易事。首先是文章难选,其次是题目难出。说文章难选,是因为作为考试材料的文学作品,不但要文质兼美,还要适合考试,后者对文章的文体、篇幅、难度等有严格的要求或限制,"众里寻它千百度"是常有的事。题目难出是说文章选定以后,要细读文本、理清思路、找准题眼、拟出答案,这一过程需要下一番字斟句酌、条分缕析的苦工夫。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考试,命题者往往要"创造困难""自讨苦吃",才可能命出高质量的试题。也只有这样的试题,才能在考场上唤醒学生的

文学作品的阅读考试,第一关是选文,选文好标志着命题成功了一半。文学作品的选文,应讲究篇幅的完整性和文体的多样化。中考试卷文学作品的选文,其文体大致有散文、小说、诗歌三大类。散文中常见的类型有叙事类、抒情类、哲理类、文化类、景物类等,这些文章一般说来意蕴深刻、内涵丰富、语言有意味,适合命题,容易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也是中考阅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文体。从考生的角度看,散文作品贴近他们的生活,更容易激发其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小说类作品,一般多为微型小说,也有中长篇小说的节选。这类作品,关键是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节安排和形象塑造上有突出之处。诗歌类作品主要指古诗和新诗,古诗较为常见,对新诗的考查不多见(2006年南昌市卷考了现代诗阅读)。目前,三大类以外的文学文体,进入中考试卷的较为罕见,这也是一片待开发的园地。

选文的主题和内容应富有教益性和人文性,具体说来就是要有教育意义、文化含量和审美价值。中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阅读情境,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即使不做题,仅仅读一遍文章,也应该使他们终身难忘,并产生良好的影响。近几年中考阅读选文大多围绕生命、成长、人物、亲情、励志、修养、风景、风情、读书、文化、民族精神、和谐共处等主题,内容上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与学生生活、成长关系密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但从总体上看,还有个别选文的主题和内容不尽如人意,主要是不够大气,有的选文局限在一些所谓"小女人""小男人"文章的圈子里。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为情造文",靠编造一些奇情、矫情、悲情、苦情等的故事来煽情,或根据一点肤浅的感悟敷衍成文,借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博取一些廉价的同情心。这在当前的大众读物中颇有市场,但把这些类似过眼云烟的文章拿来做选文,则缺乏情感厚度和文化底蕴,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此外,中考选文也可以适当考虑选文内容的地域文化特色,如2006年北京市卷选了《西皮流水》一文,写北京人对京戏的心态,给学生以亲切感,也能引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反思;苏州市卷选了《秋山红叶》,写作者秋游苏州天平山范公祠的文化感悟,无论景点还是人物(范仲淹),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同时也拓展、深化了学生对历史名人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对选文地域文化特色的突出要适当,否则也可能会画地为牢,那就得不偿失了。

从选文的语言来看,首先应规范。中考选文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经得住推敲。一些时文,乍一看语言流畅而华丽,但仔细咂摸一下,却发现文胜于质,这样的文章尽量不考虑。再就是一些译文,粗看内容不错,但文句欧化,也只能忍痛割爱。其次要有意味。有意味是说中考选文在语言表述上要有特点、有一定的难度、有值得揣摩品味的地方。一看就懂或诘屈聱牙的文章都没有考察的价值。另外,从考试的需要出发,可以对原文字句稍加删改或润色,但不宜伤筋动骨,更不能随意抠挖字句命题。

总之,中考选文在内容和语言上的要求,不应亚于教材。近几年出现的一些选文如刘白羽的《晨》、雷抒雁的《阳光,是一种语言》、席慕蓉的《燕子》、塞缪尔?斯迈尔斯的《书友》、东山魁夷的《听泉》等,都可以算得上是好文章。从笔者命题经验来看,大家小作或名家名作在内容和语言上更经得住推敲,时文里面如果精挑细选,也不乏好文章。这两类文章在选文时可重点考虑。

文学作品选文的要求,除了从以上所说的文体、主题、内容、语言等方面考虑以外,还要注意选文整体上的规范性,即"篇幅相对完整,有题目,有作者,有出处",如果需要,还可以加上相关的提示、注释或图表。这些虽然是选文的附属信息,但对文章的解读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它们能提供有用的线索和暗示,帮助学生理解。另外,这样做本身就体现了对作者和选文原出处编者的尊重、体现了命题者严谨、认真、负责的命题态度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选出来好的文章,紧接着的工作还不是命题,而是细读文本。命题者首先是阅读者,他首先要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走进文本,体验、揣摩、品味,直至读懂读透;在此基础上再走出文本,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审视文本,并考虑命题的思路、角度、题型、题干、答案等。也就是说,题目应该是命题者阅读文本后感受、思考的结晶和升华,而不是根据某种思维定势和命题套路去按图索骥的产物。文学作品的命题,首要的原则是"就文本论文本",即所有的题目都能从文本中找到答案或提示,即使是开放性、拓展性的题目,其立足点也要放在文本上;其次要重点考虑阅读者的感受和课程标准所设立的目标。有的题目,学生不看文本或看了文本不用思考就能作答,这种题目基本上是废题。

命题一般要遵循整体一局部一整体和由浅入深的思路,使学生通过做题,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就是说题目应起到为学生读懂文章引路的作用,而不是去肢解文章、为难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初读一遍,由于时间有限,加之心理紧张,不一定全懂,也不一定深入,这时就要靠题目来对之进行引导,使他注意并领会到文章的关节和妙处,学会阅读的方法,与文章产生共鸣,从而产生表达和创造的欲望。

命题的角度一定要紧扣文本,从读者的阅读感受人手,具体说来可从词句理解、语言品味、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形象感知、鉴赏评价、拓展延伸等方面考虑。这些角度在实际命题中常常加以整合。文学作品阅读考试的题型尽量不用或少用客观题,题目切忌出得太多太散,根据篇幅长短,一般以4-6道题为宜。这样不但能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和答题时间,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有的试卷把语言积累等题目统统放在阅读题中,致使题目多而散,况且这种随文随机性的考查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不值得提倡。

题干的表述要简洁,尽量少用或不用术语,这样能减少学生的审题障碍,使他们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阅读文本和答题上。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由知识、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转变,文学作品阅读让学生针对文章表现出的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谈感想和体会,针对文章内容和写法进行概括、评价和阐发,针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效果进行品味、揣摩和比较,根据文章提供的材料进行推断、想象和补充的开放性题目越来越多,综合性也越来越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一般性阅读能力外,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特别是对作品主题和内容的多元化解读能力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现手法等的个性化鉴赏能力。

来看一个例子:

(甲)柳

张晓风

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

别的树总有花,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

别的树是密码紧排的电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结绳记事。

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

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柳树不是匠人的树,它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柳是愈来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会神经紧张地屏息凝视--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柳。我怕我有一天读到白居易的"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或是韦庄的"晴烟漠漠柳毵毵(枝条细长的样子)"竟必须去翻字典。

柳树从来不能造成森林,它注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没有用的。怎样的注释才使我们了解苏堤的柳,在江南的二月天梳理着春风,隋堤的柳怎样茂美如堆烟砌玉的重重帘幕。

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去纠缠水中安静的云影和月光。它常常巧妙地逮着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

春柳的柔条上暗藏着无数叫做"青眼"的叶蕾,那些眼随兴一张,便喷出几脉绿叶,不几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开了。有人怀疑彩虹的根脚下有宝石,我却总怀疑柳树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树去哪里吸收那么多纯净的碧绿呢?

(乙)杨柳(节选)

丰子恺

我赞美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居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1.甲、乙两文都写了柳树的美,但各有侧重,试分别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甲文侧重于柳树的形态美(或形美、外在美等),乙文侧重于柳树的精神美(或神美、内在美等)。

2.两文在写柳树时,都提到其他的树,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甲文用其他的树衬托出了柳树的形态特点和审美价值,乙文运用对比褒扬了柳树不忘根本的美德。

3.甲文对柳树的描写富有诗情画意,试举一例加以赏析。

答案示例:"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鲜活地表现出由柳、云、水、月构成的难以言传的诗意情境。

4.甲文作者为什么说"柳树不是匠人的树,它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

参考答案:柳树"缺少实用价值",因此说"不是匠人的树";柳树的形态富有美感,是文人墨客咏赞的对象,同时折柳又寄寓着离人的惜别之情,所以说"是诗人的树,是情人的树"。

5.两文在情感基调、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任选一个方面举例分析。

答案示例:甲文语言生动形象,意蕴丰富。如"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抓住了不同树的特点,突出柳树独特的美,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乙文语言直白,饱含感情,如"你们是靠它养活的......绝不理睬它呢?"直接运用第二人称诘责,情感强烈。

这是一个比较阅读题。甲文为主,选文完整;乙文为辅,只取片段。甲乙两文描写的对象相同,都是学生熟悉的柳树,但情感基调、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则各具特色。因此,命题时就可以从它们的同异人手,侧重让学生分析其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从而在比较辨析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第1题是整体感知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第2题主要考查两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从"作用"这个角度人手的,学生需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结合作答。第3、4题都是针对甲文出的题,属于局部探究题,可以看出甲乙两文在命题者的心目中是有轻重主次之分的,这两道题分别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味能力和对文意的感悟能力,这都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当然,其表现又是不一样的。第5题是整体把握题,难度较大,但选择性和开放性较强,有着较好的区分度。这5道题都是紧扣文本出的,学生依据这5道题题干的提示和要求,就能通过比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领会到文意的关键所在,体味到文章的妙处和美点,并能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心得和见解,进行创造性表述。至于答案的拟定,应力求简洁、包容;开放性题目的答案应有一定的弹性,不好提供答案的,也应提供恰当的示例,以有利于阅卷。

以上举例并非尽善尽美,只是文学作品命题的一次尝试和探索而已。文学作品阅读已成为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它的研究尚需深化。文学作品阅读题的命制过程中,"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还较为普遍,那些大而无当、放而无度、陈旧僵化、琐碎零散的题目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中考试卷中。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良好导向作用。

文学作品阅读考试的理想境界是能在考试中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意识,激发其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使做题的过程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过程的延续。因此,需要我们树立考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意识,并在命题中努力加以体现。

山东教学研究室 250013

《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1期

作者:张伟忠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4-28      点击量:712

语文教学和评价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自然也应该把"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自觉追求的目标。面对近年来中考试卷里频频出现的文学作品阅读,本文试从选文和命题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考试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学作品的阅读考试是课改以来各地中考试卷的重头戏,因为它赋分较高,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基本能反映出一份试卷的命制水平。从命题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命题并非易事。首先是文章难选,其次是题目难出。说文章难选,是因为作为考试材料的文学作品,不但要文质兼美,还要适合考试,后者对文章的文体、篇幅、难度等有严格的要求或限制,"众里寻它千百度"是常有的事。题目难出是说文章选定以后,要细读文本、理清思路、找准题眼、拟出答案,这一过程需要下一番字斟句酌、条分缕析的苦工夫。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考试,命题者往往要"创造困难""自讨苦吃",才可能命出高质量的试题。也只有这样的试题,才能在考场上唤醒学生的

文学作品的阅读考试,第一关是选文,选文好标志着命题成功了一半。文学作品的选文,应讲究篇幅的完整性和文体的多样化。中考试卷文学作品的选文,其文体大致有散文、小说、诗歌三大类。散文中常见的类型有叙事类、抒情类、哲理类、文化类、景物类等,这些文章一般说来意蕴深刻、内涵丰富、语言有意味,适合命题,容易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也是中考阅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文体。从考生的角度看,散文作品贴近他们的生活,更容易激发其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小说类作品,一般多为微型小说,也有中长篇小说的节选。这类作品,关键是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节安排和形象塑造上有突出之处。诗歌类作品主要指古诗和新诗,古诗较为常见,对新诗的考查不多见(2006年南昌市卷考了现代诗阅读)。目前,三大类以外的文学文体,进入中考试卷的较为罕见,这也是一片待开发的园地。

选文的主题和内容应富有教益性和人文性,具体说来就是要有教育意义、文化含量和审美价值。中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阅读情境,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即使不做题,仅仅读一遍文章,也应该使他们终身难忘,并产生良好的影响。近几年中考阅读选文大多围绕生命、成长、人物、亲情、励志、修养、风景、风情、读书、文化、民族精神、和谐共处等主题,内容上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与学生生活、成长关系密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但从总体上看,还有个别选文的主题和内容不尽如人意,主要是不够大气,有的选文局限在一些所谓"小女人""小男人"文章的圈子里。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为情造文",靠编造一些奇情、矫情、悲情、苦情等的故事来煽情,或根据一点肤浅的感悟敷衍成文,借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博取一些廉价的同情心。这在当前的大众读物中颇有市场,但把这些类似过眼云烟的文章拿来做选文,则缺乏情感厚度和文化底蕴,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此外,中考选文也可以适当考虑选文内容的地域文化特色,如2006年北京市卷选了《西皮流水》一文,写北京人对京戏的心态,给学生以亲切感,也能引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反思;苏州市卷选了《秋山红叶》,写作者秋游苏州天平山范公祠的文化感悟,无论景点还是人物(范仲淹),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同时也拓展、深化了学生对历史名人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对选文地域文化特色的突出要适当,否则也可能会画地为牢,那就得不偿失了。

从选文的语言来看,首先应规范。中考选文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经得住推敲。一些时文,乍一看语言流畅而华丽,但仔细咂摸一下,却发现文胜于质,这样的文章尽量不考虑。再就是一些译文,粗看内容不错,但文句欧化,也只能忍痛割爱。其次要有意味。有意味是说中考选文在语言表述上要有特点、有一定的难度、有值得揣摩品味的地方。一看就懂或诘屈聱牙的文章都没有考察的价值。另外,从考试的需要出发,可以对原文字句稍加删改或润色,但不宜伤筋动骨,更不能随意抠挖字句命题。

总之,中考选文在内容和语言上的要求,不应亚于教材。近几年出现的一些选文如刘白羽的《晨》、雷抒雁的《阳光,是一种语言》、席慕蓉的《燕子》、塞缪尔?斯迈尔斯的《书友》、东山魁夷的《听泉》等,都可以算得上是好文章。从笔者命题经验来看,大家小作或名家名作在内容和语言上更经得住推敲,时文里面如果精挑细选,也不乏好文章。这两类文章在选文时可重点考虑。

文学作品选文的要求,除了从以上所说的文体、主题、内容、语言等方面考虑以外,还要注意选文整体上的规范性,即"篇幅相对完整,有题目,有作者,有出处",如果需要,还可以加上相关的提示、注释或图表。这些虽然是选文的附属信息,但对文章的解读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它们能提供有用的线索和暗示,帮助学生理解。另外,这样做本身就体现了对作者和选文原出处编者的尊重、体现了命题者严谨、认真、负责的命题态度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选出来好的文章,紧接着的工作还不是命题,而是细读文本。命题者首先是阅读者,他首先要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走进文本,体验、揣摩、品味,直至读懂读透;在此基础上再走出文本,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审视文本,并考虑命题的思路、角度、题型、题干、答案等。也就是说,题目应该是命题者阅读文本后感受、思考的结晶和升华,而不是根据某种思维定势和命题套路去按图索骥的产物。文学作品的命题,首要的原则是"就文本论文本",即所有的题目都能从文本中找到答案或提示,即使是开放性、拓展性的题目,其立足点也要放在文本上;其次要重点考虑阅读者的感受和课程标准所设立的目标。有的题目,学生不看文本或看了文本不用思考就能作答,这种题目基本上是废题。

命题一般要遵循整体一局部一整体和由浅入深的思路,使学生通过做题,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就是说题目应起到为学生读懂文章引路的作用,而不是去肢解文章、为难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初读一遍,由于时间有限,加之心理紧张,不一定全懂,也不一定深入,这时就要靠题目来对之进行引导,使他注意并领会到文章的关节和妙处,学会阅读的方法,与文章产生共鸣,从而产生表达和创造的欲望。

命题的角度一定要紧扣文本,从读者的阅读感受人手,具体说来可从词句理解、语言品味、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形象感知、鉴赏评价、拓展延伸等方面考虑。这些角度在实际命题中常常加以整合。文学作品阅读考试的题型尽量不用或少用客观题,题目切忌出得太多太散,根据篇幅长短,一般以4-6道题为宜。这样不但能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思考和答题时间,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有的试卷把语言积累等题目统统放在阅读题中,致使题目多而散,况且这种随文随机性的考查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不值得提倡。

题干的表述要简洁,尽量少用或不用术语,这样能减少学生的审题障碍,使他们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阅读文本和答题上。近年来,随着中考命题由知识、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转变,文学作品阅读让学生针对文章表现出的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谈感想和体会,针对文章内容和写法进行概括、评价和阐发,针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效果进行品味、揣摩和比较,根据文章提供的材料进行推断、想象和补充的开放性题目越来越多,综合性也越来越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一般性阅读能力外,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特别是对作品主题和内容的多元化解读能力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现手法等的个性化鉴赏能力。

来看一个例子:

(甲)柳

张晓风

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

别的树总有花,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

别的树是密码紧排的电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结绳记事。

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

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柳树不是匠人的树,它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柳是愈来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会神经紧张地屏息凝视--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柳。我怕我有一天读到白居易的"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或是韦庄的"晴烟漠漠柳毵毵(枝条细长的样子)"竟必须去翻字典。

柳树从来不能造成森林,它注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没有用的。怎样的注释才使我们了解苏堤的柳,在江南的二月天梳理着春风,隋堤的柳怎样茂美如堆烟砌玉的重重帘幕。

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去纠缠水中安静的云影和月光。它常常巧妙地逮着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

春柳的柔条上暗藏着无数叫做"青眼"的叶蕾,那些眼随兴一张,便喷出几脉绿叶,不几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开了。有人怀疑彩虹的根脚下有宝石,我却总怀疑柳树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树去哪里吸收那么多纯净的碧绿呢?

(乙)杨柳(节选)

丰子恺

我赞美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居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1.甲、乙两文都写了柳树的美,但各有侧重,试分别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甲文侧重于柳树的形态美(或形美、外在美等),乙文侧重于柳树的精神美(或神美、内在美等)。

2.两文在写柳树时,都提到其他的树,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甲文用其他的树衬托出了柳树的形态特点和审美价值,乙文运用对比褒扬了柳树不忘根本的美德。

3.甲文对柳树的描写富有诗情画意,试举一例加以赏析。

答案示例:"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鲜活地表现出由柳、云、水、月构成的难以言传的诗意情境。

4.甲文作者为什么说"柳树不是匠人的树,它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

参考答案:柳树"缺少实用价值",因此说"不是匠人的树";柳树的形态富有美感,是文人墨客咏赞的对象,同时折柳又寄寓着离人的惜别之情,所以说"是诗人的树,是情人的树"。

5.两文在情感基调、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任选一个方面举例分析。

答案示例:甲文语言生动形象,意蕴丰富。如"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抓住了不同树的特点,突出柳树独特的美,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乙文语言直白,饱含感情,如"你们是靠它养活的......绝不理睬它呢?"直接运用第二人称诘责,情感强烈。

这是一个比较阅读题。甲文为主,选文完整;乙文为辅,只取片段。甲乙两文描写的对象相同,都是学生熟悉的柳树,但情感基调、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则各具特色。因此,命题时就可以从它们的同异人手,侧重让学生分析其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从而在比较辨析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第1题是整体感知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第2题主要考查两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从"作用"这个角度人手的,学生需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结合作答。第3、4题都是针对甲文出的题,属于局部探究题,可以看出甲乙两文在命题者的心目中是有轻重主次之分的,这两道题分别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味能力和对文意的感悟能力,这都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当然,其表现又是不一样的。第5题是整体把握题,难度较大,但选择性和开放性较强,有着较好的区分度。这5道题都是紧扣文本出的,学生依据这5道题题干的提示和要求,就能通过比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领会到文意的关键所在,体味到文章的妙处和美点,并能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心得和见解,进行创造性表述。至于答案的拟定,应力求简洁、包容;开放性题目的答案应有一定的弹性,不好提供答案的,也应提供恰当的示例,以有利于阅卷。

以上举例并非尽善尽美,只是文学作品命题的一次尝试和探索而已。文学作品阅读已成为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它的研究尚需深化。文学作品阅读题的命制过程中,"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还较为普遍,那些大而无当、放而无度、陈旧僵化、琐碎零散的题目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中考试卷中。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良好导向作用。

文学作品阅读考试的理想境界是能在考试中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意识,激发其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使做题的过程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过程的延续。因此,需要我们树立考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意识,并在命题中努力加以体现。

山东教学研究室 250013

《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1期


相关文章

  • 语文教学评价
  • 关于语文教学评价问题 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评价,对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及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所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以及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正受到教 ...查看


  •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篇一:2014-2015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4-2015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以<中学语文课 程标准>和<2014年中考说明>为指导,紧扣初三语文学科特点和课本单元重 ...查看


  • 小学语文现行教材教法重难点
  • 小学语文现行教材教法重难点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1.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 ...查看


  • 语文课程标准新xu
  • 语文课程标准 (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 ...查看


  • [小学语文新课标]最新修订版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 前 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 ...查看


  • 2013小学语文新课标
  • 201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 前 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 ...查看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 ...查看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年最新修订版]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年最新修订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 前 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 ...查看


  • 我在英语课堂学生形成性评价的做法
  • 作者: 王宏 (小学英语  甘肃定西三期小学英语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8 / 443 发表日期: 2010-11-15 11:11:00 本文在反思终结性英语课堂评价体系的同时,结合教学实例,说明了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