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培养方案

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留学生)

(专业代码:030301)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1.培养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作风。具有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在本学科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能力,并能提出独到见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利用专业外文资料。培养从事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同时能够适应国家相关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社区工作、新闻媒体等实际工作。

2.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二、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

社会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系统中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

(一)学科专业 学科门类:法 学(03) 一级专业:社会学(0303) 二级学科:社会学(030301) (二)研究方向 1.文化社会学 2. 民俗社会学

3. 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 (三)授予学位 法学硕士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学术前沿专题讲座)、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跨学科课程)、补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四类。硕

士研究生应修最低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各类课程学分要求如下:

1.必修课程(不少于27学分)

(1)学位公共课(不少于7学分,由研究生院统一开设)

(2)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每位硕士生根据导师要求选修3门课。每门学位基础课为54学时,计3学分。)

(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9学分,每位硕士生根据导师要求选修3门课。每门学位基础课为54学时,计3学分。)

(4)学术前沿专题讲座(2学分)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15次的国内外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或参加按学科专业组织的专题讨论,考查方式为提交会议论文或学术文章,本环节计2学分。

2.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每位硕士生选修3门课,其中1门为专业外语;1门为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每门选修课为36学时,计2学分。)

3.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需补修“中国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思想史”2门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考核合格即可,不计学分,但成绩记入档案并注明“本科”字样。

4.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2学分) (1)教育实习或社会实践 1学分 (2)科研工作 1学分 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一)培养方式

课程将采用主讲教师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应认真阅读导师组和导师制定书目,按时完成读书报告、资料翻译、学术评论、学年论文等作业。在此基础上,扩大阅读范围,建构良好的专业基础。学生在选定的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社会调查地点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社会调查报

告,学位论

文必须有社会调查资料支持。学生应积极申报“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或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在研究实践中提高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二)考核方式

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德智体合格,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经审核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研究生,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1.中期考核:考核办法参照《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分制实施办法(试行)》(校发[2006]33号)中关于中期考核的具体要求执行。按照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如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取得相应学分,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合格,认定为中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对少数不符合上述要求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做出中止学习或延期毕业的决定。

2.课程考核:研究生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考试、考查成绩均采用撰写课程论文与田野调查方案设计或田野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完成项目等形式进行。除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可采用考查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都要进行考试。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报告、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作业等)和期末考试(课程论文)成绩综合评定。

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成绩在75分(含75分)以上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全部学分;成绩在60分—74分者,取得少于该门课程应得学分1学分的学分数;成绩在60分以下者无学分,该门课程须重修。学位课程两次重修仍未通过者,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成绩合格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无学分。

3.实践环节考核:

本环节包括教育实习、社会实践。

(1)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以给校内和呼市地区高校的社会学及相关专业的本、专科生上课和辅导的形式进行。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工作量折合讲课20课时。成绩合格计1分,不合格不得毕业。

(2)社会实践:按照事先制定的社会调查方案,对牧区、农村或城镇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参加社会调查者要撰写调查报告,并经过导师及学院考评通过。时间安排在第二学年暑假,社会实践累计工作量至少2周。成绩合格计1分,不合格不得毕业。

4.科研工作考核

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积极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该项学分可从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至少2篇文献综述或自主科研立项等方面获得。本环节以考查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是考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一般至少用一年时间完

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不计学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一般为3-5万字。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熟悉自己主攻方向的研究状况,结合本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题目。选题要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2.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举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按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前人已经做出的工作、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撰写计划和进度、主要观点和创新点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等。

3.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做阶段性报告,并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善论文的观点、思路和结构。学位点定期对研究生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以确保研究生按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4.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有关事宜按照《内蒙古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

六、基本阅读文献 (一)书籍

1.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沙莲香主编译:《现代社会学-基本内容及评析》(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5.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 (英)齐尔格特·鲍曼著,高华等译:《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郭官义,李黎译:《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9. 朱力等:《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0. 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 李培林,李强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2. (德)盖奥尔格·西美尔著,林荣远译:《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 13. (法)马塞尔·毛斯著,佘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14. 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 (美)约瑟夫·纳托利著,潘非等译:《后现代性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16. (美)戴维·哈维著,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商务印书馆,2003年。 17.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8. 夏光:《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9. 李永宁:《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 20. 周长城:《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 马戎:《民族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2. 吴忠民:《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3.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4. 李守经主编:《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5. (法)雷蒙·阿隆著:《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

26.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华夏出版社。 27. 范伟达编著:《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28. (挪威)斯坦因·u ·拉尔森主编,任晓等译:《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9. 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二)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三)网站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http://www.sachina.edu.cn/ 中国社会学网 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 社会学视野网http://www.sociologyol.org

附表1: 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

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留学生)

(专业代码:030301)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1.培养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作风。具有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在本学科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练地运用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能力,并能提出独到见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利用专业外文资料。培养从事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同时能够适应国家相关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社区工作、新闻媒体等实际工作。

2.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二、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

社会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教育部的学科分类系统中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

(一)学科专业 学科门类:法 学(03) 一级专业:社会学(0303) 二级学科:社会学(030301) (二)研究方向 1.文化社会学 2. 民俗社会学

3. 社会发展与社会现代化 (三)授予学位 法学硕士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学术前沿专题讲座)、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跨学科课程)、补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四类。硕

士研究生应修最低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各类课程学分要求如下:

1.必修课程(不少于27学分)

(1)学位公共课(不少于7学分,由研究生院统一开设)

(2)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每位硕士生根据导师要求选修3门课。每门学位基础课为54学时,计3学分。)

(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9学分,每位硕士生根据导师要求选修3门课。每门学位基础课为54学时,计3学分。)

(4)学术前沿专题讲座(2学分)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15次的国内外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或参加按学科专业组织的专题讨论,考查方式为提交会议论文或学术文章,本环节计2学分。

2.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每位硕士生选修3门课,其中1门为专业外语;1门为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每门选修课为36学时,计2学分。)

3.跨专业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需补修“中国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思想史”2门本科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考核合格即可,不计学分,但成绩记入档案并注明“本科”字样。

4.实践环节与科研工作(2学分) (1)教育实习或社会实践 1学分 (2)科研工作 1学分 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一)培养方式

课程将采用主讲教师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应认真阅读导师组和导师制定书目,按时完成读书报告、资料翻译、学术评论、学年论文等作业。在此基础上,扩大阅读范围,建构良好的专业基础。学生在选定的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社会调查地点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社会调查报

告,学位论

文必须有社会调查资料支持。学生应积极申报“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或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在研究实践中提高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二)考核方式

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德智体合格,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经审核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研究生,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1.中期考核:考核办法参照《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分制实施办法(试行)》(校发[2006]33号)中关于中期考核的具体要求执行。按照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如期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并取得相应学分,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合格,认定为中期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对少数不符合上述要求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做出中止学习或延期毕业的决定。

2.课程考核:研究生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考试、考查成绩均采用撰写课程论文与田野调查方案设计或田野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完成项目等形式进行。除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可采用考查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都要进行考试。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报告、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作业等)和期末考试(课程论文)成绩综合评定。

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成绩在75分(含75分)以上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全部学分;成绩在60分—74分者,取得少于该门课程应得学分1学分的学分数;成绩在60分以下者无学分,该门课程须重修。学位课程两次重修仍未通过者,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成绩合格者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成绩不合格者无学分。

3.实践环节考核:

本环节包括教育实习、社会实践。

(1)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以给校内和呼市地区高校的社会学及相关专业的本、专科生上课和辅导的形式进行。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工作量折合讲课20课时。成绩合格计1分,不合格不得毕业。

(2)社会实践:按照事先制定的社会调查方案,对牧区、农村或城镇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参加社会调查者要撰写调查报告,并经过导师及学院考评通过。时间安排在第二学年暑假,社会实践累计工作量至少2周。成绩合格计1分,不合格不得毕业。

4.科研工作考核

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积极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该项学分可从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至少2篇文献综述或自主科研立项等方面获得。本环节以考查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是考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一般至少用一年时间完

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不计学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应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作者单位,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一般为3-5万字。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熟悉自己主攻方向的研究状况,结合本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研究题目。选题要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2.论文开题

硕士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举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按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前人已经做出的工作、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撰写计划和进度、主要观点和创新点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等。

3.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做阶段性报告,并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善论文的观点、思路和结构。学位点定期对研究生论文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以确保研究生按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4.论文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阅与答辩有关事宜按照《内蒙古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

六、基本阅读文献 (一)书籍

1.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沙莲香主编译:《现代社会学-基本内容及评析》(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5.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 (英)齐尔格特·鲍曼著,高华等译:《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郭官义,李黎译:《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9. 朱力等:《社会学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0. 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1. 李培林,李强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2. (德)盖奥尔格·西美尔著,林荣远译:《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 13. (法)马塞尔·毛斯著,佘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14. 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 (美)约瑟夫·纳托利著,潘非等译:《后现代性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16. (美)戴维·哈维著,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商务印书馆,2003年。 17.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8. 夏光:《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9. 李永宁:《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 20. 周长城:《经济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 马戎:《民族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2. 吴忠民:《发展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3.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4. 李守经主编:《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5. (法)雷蒙·阿隆著:《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

26.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华夏出版社。 27. 范伟达编著:《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28. (挪威)斯坦因·u ·拉尔森主编,任晓等译:《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9. 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二)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三)网站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http://www.sachina.edu.cn/ 中国社会学网 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 社会学视野网http://www.sociologyol.org

附表1: 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表


相关文章

  • 体育活动课计划及实施方案
  • 体育活动课计划及实施方案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 ...查看


  • 论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
  • 摘 要:在就业压力逐年扩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自主创业,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基于此,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对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进行培养.本文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 ...查看


  • 论体育课上的素质教育
  •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也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要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 ...查看


  • 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实践研究
  • 出国与就业Work & Study Abroad 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实践研究 ◎王 龙 钟 蕾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摘要]高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世界格局变化莫测,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 ...查看


  •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创新
  •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创新,并注重思维方法的多样性 一.挖掘教材的内涵 我上<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一课,本节课同学们都能够说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一节课时,我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置问题 ...查看


  • 培养良好习惯,造就优秀人才
  • 培养良好习惯,造就优秀人才 路 井 镇 杨 坡 小 学 梁 望 虎 二 〇 〇 九 年 四 月 培养良好习惯,造就优秀人才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重要时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查看


  • 各小组活动目标
  • 永昌县城关一小 "城市学校少年宫"各小组活动目标 儿童画班 学员人数:20 学生来源:城关一小学生及所辖社区非本校学生 辅导员:勾加梅 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有良好的色彩感觉和造型塑造能力.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对美 ...查看


  • 高等学校接受委托培养学生的试行办法
  • [时效性]:现行有效 [发文字号]:[84]教计字110号 [颁布日期]:1984-06-24 [生效日期]:1984-06-24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颁布机构]:教育部 高等学校接受委托培养学生的试行办法 ([84]教计字110号 ...查看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查看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1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