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封禅"

  朝廷“一把手”,不少人都玩过“封禅”。   “封禅”是个甚?依据《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封禅”具体源于何时,今已无考。但据传,秦代以前曾有72位帝王干过,由此可见秦以前“封禅”已蔚然成风。这种时尚沿袭至秦汉,愈演愈烈,竟成为帝王的“旷世大典”。至唐宋时代,封禅的内容、程序、仪礼等等日臻完备。在宋真宗“封禅”之前,历史上已有“始皇帝”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赵匡胤等一干“天子”去泰山闹腾过。而刘彻更邪乎,从公元前110年到公元前89年的22年中,他竟疯狂地“大典”了8次!   一代又一代的九五之尊们,何以如此摩肩接踵,趋之若鹜,甚至乐此不疲呢?刘向一语破的,他在《五经通义》中说:“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原来,大老远跑去,都是为了借此鼓吹其统治的合法性--“天命神授”。那么,除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政治告白外,还有没有点别的呢?有的。关于这一点,贺知章洞若观火,他说:“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思神仙”。也是,秦始皇、汉武帝,都迷信异常,追求长生,希望成仙,其封禅也就因此搞得神秘兮兮的;而刘秀深知成仙之类有点扯淡,便转而求长寿;李治惧内,担心皇权改姓,便暗中求“鸿基永固”……   由此可见,神乎其事的“封禅”,根本就不是一件正经事,既非生产运动,也不是军事出手,既不能创造财富,也不能扩大版图,充其量不过一场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政治闹剧而已。   然而,即便是这种政治闹剧,宋真宗也煞费苦心地去折腾了一番,只是到他为止,后面就画句号了。因此,赵恒的“封禅”便是最后的“封禅”。   这最后的“封禅”,就主观故意而言,赵恒无疑是想玩一盘的。   赵恒是赵光义的第三子,从小养在深宫中,长在妇人手,一无政绩,二无军功,三无太子党,生性又很懦弱。当初“接班”就很悬,倘若不是“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吕端觉察有异,急中生智,将急急前来宣他进宫的内侍王继恩(李皇后心腹)就地锁住,火速赶往宫内,不由(李皇后)分说命人赶紧接出赵恒,让他立即就在太宗灵柩前举行即位典礼,他这个太子能不能“进步”还真不好说。因此,他是非常需要借助神道树威的。   然而,“封禅”并非谁想干就能干,它需要资格和条件:   一是开国之君,易姓而王,由乱而治,达到太平,成就突出,可以告天地神只。   二是守成之主,不仅政治上要有突出成就,天下承平,五谷丰登,且须祥瑞频现。   对号入座,宋真宗够得上哪一条?一条也够不上。   他是“大宋”的第三个皇帝,既非开国之君,亦非中兴之主,经济上虽在发展,但显属和平年代的自然现象,且多系前辈遗泽。而政治、军事两大块基本无建树,尤其在安定北方边陲方面,不仅没有成就,反而十分被动。至于“祥瑞”云云,更是没影的事。   如此一种局面,他赵恒哪敢去玩封禅呢?就像俗话说的样,纵有那贼心,也没那贼胆哪!   孰料,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圆梦的曙光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这年9月,宿敌契丹大举入侵,随后爆发了澶州之战。赵恒在宰相寇准的疾言厉色敦促下,不得不硬起头皮到前线“御驾亲征”。这一仗虽然军事上暂时只打了个平手,但政治上、心理上、气势上却赢了个大满贯:宋军士气高涨,辽方被迫求和。按说,遇此千载难逢之机,赵恒应该一鼓作气,传檄挥师,直捣黄龙才是。可谁料,这个急欲休战,一心只想做个太平犬的皇帝,在并未弄明真伪的情况下,对死敌的“议和”居然求之不得,不仅急不可待地接受了契丹人的求和,甚至还表示,“只要不割地,赔点钱财不在话下”。他对前去和谈的使臣曹利用交底说:“逼不得已,百万也行。”当内侍误传许了三百万时,他固然一时惊讶,却旋即表示:“只要了结此事,三百万也行啊!”当得知只许了三十万时(实际是寇准在暗中严令曹不得超过三十万),他大喜过望,认为曹利用立了大功,对其好一番褒奖(见《话说中国》之《文采与悲怆的交响》103页)。   和谈成功,战事结束,端的是化干戈为玉帛了:宋辽君主以兄弟相称,“大哥”每年给“小弟”进贡“岁币”三十万银绢。这便是发生在宋代的一桩咄咄怪事,打了胜仗反倒心甘情愿给人赔钱的“澶渊之盟”。   澶州之战,宋辽都宣称大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双赢”。如果没有弄错的话,赵恒的“澶渊之盟”开了花钱买平安,金钱换和平的先河。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无异于购买“和平险”的荒唐事,也只有宋真宗之流才干得出来。   “澶渊之盟”让契丹人满载而归,之后,辽邦由于内部原因分身乏术,宋辽边境一时无事,赵恒却误以为是“澶渊之盟”所致而十分自得。   不料,正当赵恒飘飘然时,“澶渊之盟”的泡沫被参知政事(副宰相)王钦若戳破。此人是北宋五鬼之一,因嫉妒寇准战后恩宠有加,便在赵恒耳边扯老婆舌。据《宋史.寇准传》纪述,一日会朝毕, 王氏见皇帝目送寇准离去,便对赵恒说:“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耶?”又说:“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赵恒愕然,问:“何故?”王氏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他还阴毒地说:“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   经过王钦若的谗言挑拨,赵恒有如大梦初醒,浑身不自在,寇准也终于被赶出朝廷。   宋真宗一连数日郁郁寡欢,此情早被巧言令色的王钦若看在眼里,他给皇帝支招说,要给“澶渊之盟”雪耻,其实也不难。   赵恒问有什办法?   这个早就吃透皇帝厌兵怯战的家伙故意说,发兵夺回幽蓟就是了。   被蛊惑为“孤注”的赵恒,背上的冷汗有没有干还难说,他敢发兵去打?王氏诡言不过是想卸去怯战的责任,而皇帝胆怯又怎能不找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呢?赵恒说:“河朔生灵始免兵革,朕安能为此?可思其次。”   直到这时,王氏才说出真话。他告诉赵恒:封禅。并强调说,只有封禅,才“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从而挽回面子,洗雪耻辱。   猛听此言,赵恒不禁又惊又喜。没想到他的“爱卿”会给他出这么一个能挠心痒的主意,更没有想到大臣心中他居然还可以去封禅!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一缕曙光就在眼前!   然而,皇帝毕竟不是毛孩子,他已年届不惑了。他深知,如果天下没有希世绝伦的“天瑞”出现,就这么厚起脸皮去封禅,非但不能“镇服四海”,还会被世人耻笑。   又是这个王某,硬是生生将他看了个对穿透亮。这厮告诉皇帝:“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之,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   赵恒不禁茅塞顿开,呵呵,原来所谓“天瑞”云云,还可以“人力为之”的,而且,前代早就有人干过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赵恒这才拿定主意,但对这种公然造假还是不敢完全放心。其中,他最担心的就是接替寇准出任宰相的王旦会反对。王氏打包票说:“臣得以圣意喻之,宜无不可。”   虽说王钦若随后给王旦通了气,王旦也答应愿意尽力,但毕竟事关“圣颜”,万一这领头羊一觉醒来书生气又犯了呢?赵恒仍是不敢放心,于是便亲自出面请王宰相撮了一顿,并送他一坛酒,叫他拎回去跟家人一同分享。   赵恒送王旦的哪是什么酒?那是一坛珍珠!王旦是正直之士,也是精明之人,当他打开酒坛时,什么都明白了。这是皇上贿赂,给我送封口费来了哇!说明他想收买我,利用我,也说明他怕我,看重我,希望借助我……“由是,凡天书、封禅等事,旦不复异议。”(《宋史·王旦传》 )   一切人事功课做足后,赵恒便自导自演,开始制造起“天瑞”来。一日朝会,他对群臣说:昨日个半夜呀,我做了个梦,刚躺下,忽然来了位仙人。那仙人告诉我,“来月宜于正殿建黄菉道场一月,当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我赶紧起身去接待,却不料一下子又不见了。   群臣自然心领神会,又是斋戒,又是建道场,忙得不亦乐乎。刚准备就绪,便有皇城司启奏:“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赵恒急命人去察看,果然“神人所谓天降之书也”!赵恒那个高兴,就别提了。   在王旦等人的一片恭贺声中,赵恒步行至承天门,“瞻望,再拜,遣二内侍升屋,奉之下。旦跪进,帝再拜受之,亲置舆中,导至道场,授陈尧叟启封。帛上有文曰:‘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帝跪受,覆命陈尧叟读之,有书黄字三幅,词类《洪范》、《道德经》,始言帝能以至孝至道绍世,次谕以清净简俭,终述世祚延永之意。读讫,帝复跪奉,韫以所缄帛,盛以金匮。”   看看,从梦见神人指点,到发现天书,然后拜天书、读天书、供奉天书、保护天书,赵恒这么煞有介事地一路骗将下来,局外人谁个不信以为真?   为了造成影响,“引导”社会舆论,赵恒进而耍了一套“组合拳”:一是在崇政殿接受庆贺并赐宴群臣,与辅臣皆蔬食;二是遣官告天地、宗庙、社稷。三是大赦, 改元,满朝加恩;四是赐京师酺(指国有喜庆,特赐臣民聚会饮酒)五日;五是改左承天门为承天祥符;六是置天书仪卫扶持使,有大礼,即命宰执近臣兼之。   “钦若之计既行,陈尧叟、陈彭年、丁谓、杜镐益以经义附和,而天下争言祥瑞矣。”(《宋史纪事本末》卷22)   这一年(1008年)便被改元为“大中祥符元年”。从此,天下更加热闹了。今天张三说发现苍龙,明天李四又说冒出仙泉,后天王五又说泰山也发现天书,到处都有官员进献奇珍异宝。一茎两穗的稻子叫“嘉禾”,怪模怪样的树木称“瑞木”……举国上下都动了起来,人心若狂,声势浩大。   在如此一派“大好形势”下,宋真宗君臣分外投入地演起了双簧(此可谓王婆“十分光”中的最后一分“光”):一边是宰相王旦率文武百官及和尚道士三万余众联名上表,请求赵恒封禅,另一边则是赵皇帝假意推辞。如是几次三番,借用今天的话说,赵领导挡不住“民心”,终于答应为了满足广大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兹决定勉为其难去泰山封禅。   至此,一个由弥天大谎经大张旗鼓炮制而成的“旷世大典”终于坐胎了!同年十月,赵恒带着数万人马,东出帝国京师,浩浩荡荡开往泰山。限于篇幅,赵恒吹吹打打去“封禅”的那些个细节不一一赘述。   最后的“封禅”,已经收场一千多年了。它给历史留下一些断碣残碑,给后世留下很多笑话,也给文人们留下无数咏叹,但更主要的是,它给社会留下思考,给国家留下借鉴,给民族留下警觉,曾有史家痛斥宋真宗封禅是“不思修本以制敌,又效尤焉,计亦末矣!”   最后的“封禅”,成于赵宋君臣明目张胆的共同造假,这在封建社会里或许算不了个甚,令人费解的是那个“人主深信”。怎么说赵恒也是念过子曰诗云的人,对自己造的假怎能做到“深信”呢?心理那一关他是如何过的呢?借用今天的流行话说,宋真宗是不是“太有才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那个王旦,他临终前对此十分后悔,交代儿子,把他的头发剃光,然后穿上僧衣入殓。为什么?想来恐怕就在于心理上始终无法过关,自觉无颜穿官服去见列祖列宗,只好乔装。   呜呼,中国历来不缺有识之士,实在是太缺无畏之人了啊!   选自《香港文汇报》2013年4月9日

  朝廷“一把手”,不少人都玩过“封禅”。   “封禅”是个甚?依据《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封禅”具体源于何时,今已无考。但据传,秦代以前曾有72位帝王干过,由此可见秦以前“封禅”已蔚然成风。这种时尚沿袭至秦汉,愈演愈烈,竟成为帝王的“旷世大典”。至唐宋时代,封禅的内容、程序、仪礼等等日臻完备。在宋真宗“封禅”之前,历史上已有“始皇帝”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赵匡胤等一干“天子”去泰山闹腾过。而刘彻更邪乎,从公元前110年到公元前89年的22年中,他竟疯狂地“大典”了8次!   一代又一代的九五之尊们,何以如此摩肩接踵,趋之若鹜,甚至乐此不疲呢?刘向一语破的,他在《五经通义》中说:“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原来,大老远跑去,都是为了借此鼓吹其统治的合法性--“天命神授”。那么,除了这种自欺欺人的政治告白外,还有没有点别的呢?有的。关于这一点,贺知章洞若观火,他说:“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思神仙”。也是,秦始皇、汉武帝,都迷信异常,追求长生,希望成仙,其封禅也就因此搞得神秘兮兮的;而刘秀深知成仙之类有点扯淡,便转而求长寿;李治惧内,担心皇权改姓,便暗中求“鸿基永固”……   由此可见,神乎其事的“封禅”,根本就不是一件正经事,既非生产运动,也不是军事出手,既不能创造财富,也不能扩大版图,充其量不过一场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政治闹剧而已。   然而,即便是这种政治闹剧,宋真宗也煞费苦心地去折腾了一番,只是到他为止,后面就画句号了。因此,赵恒的“封禅”便是最后的“封禅”。   这最后的“封禅”,就主观故意而言,赵恒无疑是想玩一盘的。   赵恒是赵光义的第三子,从小养在深宫中,长在妇人手,一无政绩,二无军功,三无太子党,生性又很懦弱。当初“接班”就很悬,倘若不是“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吕端觉察有异,急中生智,将急急前来宣他进宫的内侍王继恩(李皇后心腹)就地锁住,火速赶往宫内,不由(李皇后)分说命人赶紧接出赵恒,让他立即就在太宗灵柩前举行即位典礼,他这个太子能不能“进步”还真不好说。因此,他是非常需要借助神道树威的。   然而,“封禅”并非谁想干就能干,它需要资格和条件:   一是开国之君,易姓而王,由乱而治,达到太平,成就突出,可以告天地神只。   二是守成之主,不仅政治上要有突出成就,天下承平,五谷丰登,且须祥瑞频现。   对号入座,宋真宗够得上哪一条?一条也够不上。   他是“大宋”的第三个皇帝,既非开国之君,亦非中兴之主,经济上虽在发展,但显属和平年代的自然现象,且多系前辈遗泽。而政治、军事两大块基本无建树,尤其在安定北方边陲方面,不仅没有成就,反而十分被动。至于“祥瑞”云云,更是没影的事。   如此一种局面,他赵恒哪敢去玩封禅呢?就像俗话说的样,纵有那贼心,也没那贼胆哪!   孰料,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圆梦的曙光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这年9月,宿敌契丹大举入侵,随后爆发了澶州之战。赵恒在宰相寇准的疾言厉色敦促下,不得不硬起头皮到前线“御驾亲征”。这一仗虽然军事上暂时只打了个平手,但政治上、心理上、气势上却赢了个大满贯:宋军士气高涨,辽方被迫求和。按说,遇此千载难逢之机,赵恒应该一鼓作气,传檄挥师,直捣黄龙才是。可谁料,这个急欲休战,一心只想做个太平犬的皇帝,在并未弄明真伪的情况下,对死敌的“议和”居然求之不得,不仅急不可待地接受了契丹人的求和,甚至还表示,“只要不割地,赔点钱财不在话下”。他对前去和谈的使臣曹利用交底说:“逼不得已,百万也行。”当内侍误传许了三百万时,他固然一时惊讶,却旋即表示:“只要了结此事,三百万也行啊!”当得知只许了三十万时(实际是寇准在暗中严令曹不得超过三十万),他大喜过望,认为曹利用立了大功,对其好一番褒奖(见《话说中国》之《文采与悲怆的交响》103页)。   和谈成功,战事结束,端的是化干戈为玉帛了:宋辽君主以兄弟相称,“大哥”每年给“小弟”进贡“岁币”三十万银绢。这便是发生在宋代的一桩咄咄怪事,打了胜仗反倒心甘情愿给人赔钱的“澶渊之盟”。   澶州之战,宋辽都宣称大胜,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双赢”。如果没有弄错的话,赵恒的“澶渊之盟”开了花钱买平安,金钱换和平的先河。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无异于购买“和平险”的荒唐事,也只有宋真宗之流才干得出来。   “澶渊之盟”让契丹人满载而归,之后,辽邦由于内部原因分身乏术,宋辽边境一时无事,赵恒却误以为是“澶渊之盟”所致而十分自得。   不料,正当赵恒飘飘然时,“澶渊之盟”的泡沫被参知政事(副宰相)王钦若戳破。此人是北宋五鬼之一,因嫉妒寇准战后恩宠有加,便在赵恒耳边扯老婆舌。据《宋史.寇准传》纪述,一日会朝毕, 王氏见皇帝目送寇准离去,便对赵恒说:“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耶?”又说:“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赵恒愕然,问:“何故?”王氏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他还阴毒地说:“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   经过王钦若的谗言挑拨,赵恒有如大梦初醒,浑身不自在,寇准也终于被赶出朝廷。   宋真宗一连数日郁郁寡欢,此情早被巧言令色的王钦若看在眼里,他给皇帝支招说,要给“澶渊之盟”雪耻,其实也不难。   赵恒问有什办法?   这个早就吃透皇帝厌兵怯战的家伙故意说,发兵夺回幽蓟就是了。   被蛊惑为“孤注”的赵恒,背上的冷汗有没有干还难说,他敢发兵去打?王氏诡言不过是想卸去怯战的责任,而皇帝胆怯又怎能不找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呢?赵恒说:“河朔生灵始免兵革,朕安能为此?可思其次。”   直到这时,王氏才说出真话。他告诉赵恒:封禅。并强调说,只有封禅,才“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从而挽回面子,洗雪耻辱。   猛听此言,赵恒不禁又惊又喜。没想到他的“爱卿”会给他出这么一个能挠心痒的主意,更没有想到大臣心中他居然还可以去封禅!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一缕曙光就在眼前!   然而,皇帝毕竟不是毛孩子,他已年届不惑了。他深知,如果天下没有希世绝伦的“天瑞”出现,就这么厚起脸皮去封禅,非但不能“镇服四海”,还会被世人耻笑。   又是这个王某,硬是生生将他看了个对穿透亮。这厮告诉皇帝:“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之,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   赵恒不禁茅塞顿开,呵呵,原来所谓“天瑞”云云,还可以“人力为之”的,而且,前代早就有人干过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赵恒这才拿定主意,但对这种公然造假还是不敢完全放心。其中,他最担心的就是接替寇准出任宰相的王旦会反对。王氏打包票说:“臣得以圣意喻之,宜无不可。”   虽说王钦若随后给王旦通了气,王旦也答应愿意尽力,但毕竟事关“圣颜”,万一这领头羊一觉醒来书生气又犯了呢?赵恒仍是不敢放心,于是便亲自出面请王宰相撮了一顿,并送他一坛酒,叫他拎回去跟家人一同分享。   赵恒送王旦的哪是什么酒?那是一坛珍珠!王旦是正直之士,也是精明之人,当他打开酒坛时,什么都明白了。这是皇上贿赂,给我送封口费来了哇!说明他想收买我,利用我,也说明他怕我,看重我,希望借助我……“由是,凡天书、封禅等事,旦不复异议。”(《宋史·王旦传》 )   一切人事功课做足后,赵恒便自导自演,开始制造起“天瑞”来。一日朝会,他对群臣说:昨日个半夜呀,我做了个梦,刚躺下,忽然来了位仙人。那仙人告诉我,“来月宜于正殿建黄菉道场一月,当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我赶紧起身去接待,却不料一下子又不见了。   群臣自然心领神会,又是斋戒,又是建道场,忙得不亦乐乎。刚准备就绪,便有皇城司启奏:“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赵恒急命人去察看,果然“神人所谓天降之书也”!赵恒那个高兴,就别提了。   在王旦等人的一片恭贺声中,赵恒步行至承天门,“瞻望,再拜,遣二内侍升屋,奉之下。旦跪进,帝再拜受之,亲置舆中,导至道场,授陈尧叟启封。帛上有文曰:‘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帝跪受,覆命陈尧叟读之,有书黄字三幅,词类《洪范》、《道德经》,始言帝能以至孝至道绍世,次谕以清净简俭,终述世祚延永之意。读讫,帝复跪奉,韫以所缄帛,盛以金匮。”   看看,从梦见神人指点,到发现天书,然后拜天书、读天书、供奉天书、保护天书,赵恒这么煞有介事地一路骗将下来,局外人谁个不信以为真?   为了造成影响,“引导”社会舆论,赵恒进而耍了一套“组合拳”:一是在崇政殿接受庆贺并赐宴群臣,与辅臣皆蔬食;二是遣官告天地、宗庙、社稷。三是大赦, 改元,满朝加恩;四是赐京师酺(指国有喜庆,特赐臣民聚会饮酒)五日;五是改左承天门为承天祥符;六是置天书仪卫扶持使,有大礼,即命宰执近臣兼之。   “钦若之计既行,陈尧叟、陈彭年、丁谓、杜镐益以经义附和,而天下争言祥瑞矣。”(《宋史纪事本末》卷22)   这一年(1008年)便被改元为“大中祥符元年”。从此,天下更加热闹了。今天张三说发现苍龙,明天李四又说冒出仙泉,后天王五又说泰山也发现天书,到处都有官员进献奇珍异宝。一茎两穗的稻子叫“嘉禾”,怪模怪样的树木称“瑞木”……举国上下都动了起来,人心若狂,声势浩大。   在如此一派“大好形势”下,宋真宗君臣分外投入地演起了双簧(此可谓王婆“十分光”中的最后一分“光”):一边是宰相王旦率文武百官及和尚道士三万余众联名上表,请求赵恒封禅,另一边则是赵皇帝假意推辞。如是几次三番,借用今天的话说,赵领导挡不住“民心”,终于答应为了满足广大干部及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兹决定勉为其难去泰山封禅。   至此,一个由弥天大谎经大张旗鼓炮制而成的“旷世大典”终于坐胎了!同年十月,赵恒带着数万人马,东出帝国京师,浩浩荡荡开往泰山。限于篇幅,赵恒吹吹打打去“封禅”的那些个细节不一一赘述。   最后的“封禅”,已经收场一千多年了。它给历史留下一些断碣残碑,给后世留下很多笑话,也给文人们留下无数咏叹,但更主要的是,它给社会留下思考,给国家留下借鉴,给民族留下警觉,曾有史家痛斥宋真宗封禅是“不思修本以制敌,又效尤焉,计亦末矣!”   最后的“封禅”,成于赵宋君臣明目张胆的共同造假,这在封建社会里或许算不了个甚,令人费解的是那个“人主深信”。怎么说赵恒也是念过子曰诗云的人,对自己造的假怎能做到“深信”呢?心理那一关他是如何过的呢?借用今天的流行话说,宋真宗是不是“太有才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那个王旦,他临终前对此十分后悔,交代儿子,把他的头发剃光,然后穿上僧衣入殓。为什么?想来恐怕就在于心理上始终无法过关,自觉无颜穿官服去见列祖列宗,只好乔装。   呜呼,中国历来不缺有识之士,实在是太缺无畏之人了啊!   选自《香港文汇报》2013年4月9日


相关文章

  • 泰山文化浅析之帝王封禅
  • 泰山文化浅析之帝王封禅 泰山文化浅析之帝王封禅 .............................................. 1 泰山简介: ......................................... ...查看


  • [泰安游记]
  • 泰 安 游 记 序 2016年端午节,爱女齐秀邀我与儿子齐承鲲去泰安旅游,历时三天:首日逛岱庙,观封禅大典:次日登泰山:第三天溶洞漂流,体验游乐场项目.感觉真得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一. 逛 岱 庙 6月9日端午节,早晨我乘车到济南长途汽 ...查看


  • 宋真宗赵恒怎伪造"天书"封禅(图)
  • (2013-05-12 15:46:26) 标签: 宋真宗赵恒 伪造"天书"封禅 原创古代故事集 图 文化 分类: 七色人生(原创)(生活.娱乐. 宋真宗赵恒怎伪造"天书"封禅 文/梦光情雨 宋真宗伪 ...查看


  • 泰山封禅,可不是是个皇帝就能去的,你得符合以下条件
  • 五岳之首的泰山可以是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圣地.相传上古时期就有72代君王曾封禅泰山.自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建立以来,一直到清王朝被推翻,有很多皇帝都想到泰山进行封禅祭祀,不过他们也只是想想而已,据很多史籍上记载,真正到泰山封禅祭祀的皇帝只有9 ...查看


  • 宋真宗后为什么没有皇帝封禅泰山了
  • 西汉太史公在<史记·封禅书>中给出了帝王封禅所必需的条件:即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帝王在当政期间,只要具备二者任何一个条件即可封禅,但二者之间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帝王贤明.天下太平.天降祥瑞三者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依附的关系. &l ...查看


  • [新年作文]新年登泰山记
  • 泰山,五岳之首,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2月2日,正月初八,我.爸爸还有弟弟一起,赶到了遥远的山东泰安登泰山. 我们早上9:00从山脚开始登山,走过一天门.红门宫,进入了一片苍翠的世界,两边都是浓荫蔽日的松柏林,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岩石.走 ...查看


  • 迎新年黑板报:新年登泰山记
  • 泰山,五岳之首,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啊.2月2日,正月初八,我.爸爸还有弟弟一起,赶到了遥远的山东泰安登泰山. 我们早上9:00从山脚开始登山,走过一天门.红门宫,进入了一片苍翠的世界,两边都是浓荫蔽日的松柏林,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岩石.走 ...查看


  • 泰山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泰山概况 泰山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东西最长约200公里,南北最宽约50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泰山以其雄伟壮丽,气势恢弘闻名于世,被誉为[五岳独尊].据史书记载,从神农伏羲到尧舜禹帝,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都曾 ...查看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 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总结 1. 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最为突出. 2. 中国古代的祭祀以天地的仪式以(封禅)最为重要. 3. 封禅:就是由帝王来祭祀天地,"封"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