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与磁]教学设计

《电与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电和磁》。

教学背景: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紧接着让学生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进一步加深电磁知识的认识和巩固。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教材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老师指导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完成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活动,直观形象的认识了电磁现象,更能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和趣味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其中一根较长)、指南针、长约两米的几股绝缘导线。

教师准备:磁铁、小磁针

教学设计思路:

以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把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的观察实验,观察指南针的变化,从而引出探究问题:电流能产生磁性吗?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认识电流能产生磁性。继续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动手实践完成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观察实验,进一步加强理解认识,最后进行知识的拓展性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创境激趣: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尔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我们也来做这样的实验,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1、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先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1)指名学生说。

2)师小结: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流过电路,在流回电池的负极。

3)师拿出指南针,复习指南针有指向南北的特性。

4)教师演示磁铁使指南针偏转的现象,并提问为什么刚才静止的指南针现在却转动了起来?

5)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磁铁的作用力使指南针转动了起来。 (设计意图: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进行铺垫,降低教学坡度,使学生易于联想到电流能产生磁性。)

二、师简述奥斯特的实验,要求学生用小灯泡电路中的导线来做这个实验,并示范实验方法。

1)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动手实验。在桌子上放一个指南针,指南针停止摆动后,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什么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针有什么变化?

2)师指导学生反复观察,接通电流后,有什么现象,断开电流后,有什么现象。

3)指名学生说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略)

3、提出问题,用什么办法使磁针偏转得多些呢?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学到的短路知识,同时可使观察到地现象更明显。)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学生说。

3)师小结:拿掉小灯泡,保留开关,安装短路的电路。

(提示学生,看到现象后马上断开电路,以免烧坏电池。)

4)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提醒学生接通电流后马上断开电流。

4、小组内交流:

1)哪种情况下会有指南针磁针偏转这种现象呢?

2)现在没有磁铁,也没有铁,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5、师指名学生说。

6、师生共同小结:电流产生了磁性。

(设计意图:老师在演示奥斯特的实验方法后,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探究,观察实验现象,由观察到地实验现象产生疑问,正因为有了疑问,同学们能在小组里积极地进行讨论交流,并且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解释,得出电流有磁性。)

三、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

1、师指导学生用导线做一个圈数10左右的线圈。(可用三个手指头并起来等方法来绕)

2、固定线圈(用透明胶带)

3、师提出假如给线圈通上电流,线圈会产生磁性吗?

1)学生进行预测。

2)师指名学生说一说怎样来验证自己地预测呢?

(给线圈通上电流,用指南针进行检测)

3)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在小组内进行探究。

4、师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线圈立着放,用线圈的平面靠近指南针,或者把线圈套在指南针上,

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 (设计意图:老师先让学生进行预测,并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知识进行预测,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实践活动,更能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品质、动手实践的能力、分析总结地能力。)

四、知识拓展:

用完了的废电池,一点电都没有了吗?怎样检测呢?

1)指导学生说一说:

2)老师为每一组提供一个废电池,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地能力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五、小结:

对于“电与磁”,你们还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老师针对学生地回答,进行针对性地反馈小结。) 反思:

教学中能够充分突出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不在以知识为载体进行学习,使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动手,调动学生地全身心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以感性认识入手,观察、分析自己看到的实验现象。整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完全在趣味盎然地探究活动中学习,学习没有压力,能愉悦、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充分体现出了学习地趣味性,活动中发现科学知识,并逐步地巩固提高。在观察活动中达到情感体验,并产生疑问,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每个环节中

都能安下心来,在老师的组织下、指导下认真地完成探究活动,体验成功地喜悦和发现、小结科学知识的冲动。

《电与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电和磁》。

教学背景: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紧接着让学生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进一步加深电磁知识的认识和巩固。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 教材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老师指导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完成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活动,直观形象的认识了电磁现象,更能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和趣味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其中一根较长)、指南针、长约两米的几股绝缘导线。

教师准备:磁铁、小磁针

教学设计思路:

以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把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的观察实验,观察指南针的变化,从而引出探究问题:电流能产生磁性吗?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认识电流能产生磁性。继续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动手实践完成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观察实验,进一步加强理解认识,最后进行知识的拓展性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创境激趣: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尔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我们也来做这样的实验,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1、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先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

1)指名学生说。

2)师小结: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流过电路,在流回电池的负极。

3)师拿出指南针,复习指南针有指向南北的特性。

4)教师演示磁铁使指南针偏转的现象,并提问为什么刚才静止的指南针现在却转动了起来?

5)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磁铁的作用力使指南针转动了起来。 (设计意图: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进行铺垫,降低教学坡度,使学生易于联想到电流能产生磁性。)

二、师简述奥斯特的实验,要求学生用小灯泡电路中的导线来做这个实验,并示范实验方法。

1)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动手实验。在桌子上放一个指南针,指南针停止摆动后,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什么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针有什么变化?

2)师指导学生反复观察,接通电流后,有什么现象,断开电流后,有什么现象。

3)指名学生说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略)

3、提出问题,用什么办法使磁针偏转得多些呢?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学到的短路知识,同时可使观察到地现象更明显。)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学生说。

3)师小结:拿掉小灯泡,保留开关,安装短路的电路。

(提示学生,看到现象后马上断开电路,以免烧坏电池。)

4)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提醒学生接通电流后马上断开电流。

4、小组内交流:

1)哪种情况下会有指南针磁针偏转这种现象呢?

2)现在没有磁铁,也没有铁,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5、师指名学生说。

6、师生共同小结:电流产生了磁性。

(设计意图:老师在演示奥斯特的实验方法后,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探究,观察实验现象,由观察到地实验现象产生疑问,正因为有了疑问,同学们能在小组里积极地进行讨论交流,并且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解释,得出电流有磁性。)

三、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

1、师指导学生用导线做一个圈数10左右的线圈。(可用三个手指头并起来等方法来绕)

2、固定线圈(用透明胶带)

3、师提出假如给线圈通上电流,线圈会产生磁性吗?

1)学生进行预测。

2)师指名学生说一说怎样来验证自己地预测呢?

(给线圈通上电流,用指南针进行检测)

3)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在小组内进行探究。

4、师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线圈立着放,用线圈的平面靠近指南针,或者把线圈套在指南针上,

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 (设计意图:老师先让学生进行预测,并学以致用,用学到的知识进行预测,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实践活动,更能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品质、动手实践的能力、分析总结地能力。)

四、知识拓展:

用完了的废电池,一点电都没有了吗?怎样检测呢?

1)指导学生说一说:

2)老师为每一组提供一个废电池,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地能力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五、小结:

对于“电与磁”,你们还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老师针对学生地回答,进行针对性地反馈小结。) 反思:

教学中能够充分突出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不在以知识为载体进行学习,使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动手,调动学生地全身心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以感性认识入手,观察、分析自己看到的实验现象。整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完全在趣味盎然地探究活动中学习,学习没有压力,能愉悦、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当中,充分体现出了学习地趣味性,活动中发现科学知识,并逐步地巩固提高。在观察活动中达到情感体验,并产生疑问,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每个环节中

都能安下心来,在老师的组织下、指导下认真地完成探究活动,体验成功地喜悦和发现、小结科学知识的冲动。


相关文章

  • 教学设计的概念_对象和理论基础_林宪生
  • 电化教育研究 2000年第4期(总第84期) 论文编号 1003-1553(2000)04-0003-04 电教理论探讨 教学设计的概念.对象和理论基础 林宪生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9 [摘要]教学设计是泊来之物,使之成为具有 ...查看


  • 天津商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模版[1]
  • 附: 学 号:20060000 天 津 商 业 大 学 毕 业 设 计(论 文) 填写中文题名 (宋体二号加粗,居中) 宋体二号加粗,居中) 填写外文题名 三号加粗,居中) (Times New Roman 三号加粗,居中) 学 院: 教 ...查看


  • 教学系统设计
  • 特征 1. 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资源.方法.活动等.创设教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的目标. 2. 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学系统中各个 ...查看


  • 教学设计的九大信条
  • 教学设计的九大信条 李 芒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教学行为研究所,北京 [摘 要]在研究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是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它们决定着教学设计研究的指向. 教学设计研究首要的问题是应该进行有用性研究,研究那些应该 ...查看


  • 现代教学设计流程及教学流程图设计
  • 周晓波:现代教学设计流程及教学流程图设计 讲座时间:2013年9月28日晚八点至九点三十分 讲座专题:现代教学设计流程及教学流程图设计 嘉宾简介: 周晓波,女,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会员.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 ...查看


  • 模块7: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
  • 请认真阅读" 模块7 资源"→"阅读资料" 中的 <单元教学设计>,并思考: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 ...查看


  • 通过教学设计的发展看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 通过教学设计的发展看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是历来历史教育理论研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本人通过了解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着重谈谈自己 ...查看


  • 中学生物教学设计
  • 浅谈三维教育目标下的教学设计 一. 生物教学设计概述 1.1 教学设计概念 1.1.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由赖格卢斯等学者提出,它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科学.它旨在达到预期教学最优化的教学行为.它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处方 ...查看


  • 教学设计作业2
  • 教学设计作业2 一.填空题 1.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样式和简约方式. 2.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样式. 3. 教学设计的模 ...查看


  •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一. 概念的范畴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