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课堂笔记整理(中国农业大学高启杰老师主讲)

第一章 导论

1、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农业推广人员通过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村居民,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愿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农业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

2、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愿改变行为、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3、当代世界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二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4、农业推广组织框架模型。

6、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

1) 直接功能:增进农村人口的基本知识与信息;提高生产及生活技能;改变观念、态度和行为;增强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2 ) 间接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

第二章 创新的采用与扩散(☆)

1、对创新、采用、扩散三个概念的理解。

(1)创新: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

(2)创新的采用:创新的采用是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在农业生产中,它通常是指个体农民对某项技术选择、接受的行为。

(3)创新的扩散: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四要素:创新、传播的渠道、时间、社会系统。)

2、两种扩散曲线及其表示方法。

3、创新采用过程及其阶段。

1)认识阶段:农民初听到或通过其他途径意识到某项创新的存在,但未获得此项创新详细的信息,农民不一定相信创新的价值。从未知到意识到阶段。

2)兴趣阶段:农民看出该创新同其自身的生产或生活的需要与问题相关,对他有用且可行,,从而对创新表示关心并产生兴趣。

3)评价阶段:农民利用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联系自己的情况对创新进行初步评价,并对其利弊加以权衡。

4)试验阶段:经过初步评价,确认了创新的有效性,农民在农场进行小规模的试验。

5)采用阶段:农民根据试验结果决定对创新的采用还是放弃。

4、采用者的类型。

创新者:见多识广,敢于冒险。

早期采用者:较有威望,受人尊敬他人乐意向其咨询

事情。

早期多数:深思熟虑,审慎决策,是晚期多数的重要

联系对象。

晚期多数:资源不足,对创新持有怀疑态度,一般是

出于压力才采用创新。

落后者:资源短缺,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5、采用率的决定因素

1)、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理解——相对优越性、

一致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

2)、创新决策的类型——个人选择、集体决定、权威决定;

3)、沟通渠道的选择——大众媒介、人际沟通;

4)、社会系统的性质——社会结构、系统规范、意见领袖、沟通网络;

5)、行为变革者的努力程度。

6、创新精神及相关因素:社会经济特征、个性特征、沟通行为特征„„

7、扩散过程及其阶段:突破阶段(出现创新者)、关键阶段(出现早期采用者)、自我推动阶段(早期多数者出现)

、浪

峰减退阶段。

8、创新的特性:相对优越性,一致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

9、创新决策的类型:个人选择,集体决定,权威决定。

10、沟通渠道的选择:大众媒介,人际沟通。

11、社会系统的性质:社会结构,系统规范,意见领袖,沟通网络。

第三章 农业推广基本方法

1、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

1)个别指导:针对性强、及时解决问题、双向沟通、信息发送量小、费用高。对交通和通信条件,推广人员的数量与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农户访问、办公室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等。

2)群体指导:指导范围相对较广,有利于提高推广效率;双向沟通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利于信息反馈;有利于展开讨论或辩论,达到意见一致; 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每个人的特殊需要。对推广对象、时间、规模等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成果示范、方法示范、技术培训、专题讲座、座谈会、小组讨论、现场参观、科技竞赛、科技信息发布会等。

3)大众传播:是指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的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信息信息传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很好的时效性,传播量大、速度快、成本低、单向沟通不利于信息反馈、信息易被遗忘。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文字印刷品媒介和视听设备媒介和网络媒介计算机多媒体媒介等。大众传播法适用于以下情况:介绍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传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有关信息;发布市场行情、天气预报、病虫害预报、自然灾害预报等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并提出应采取的具体防范措施;针对多数推广对象共同关心的生产与生活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宣传有关的农村政策与法规;介绍推广成功经验等。

2、常用群体指导方法。

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由小组成员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以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方法。

2)成果示范:成果示范是指在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下,农业生产者在自己经营的土地上,把经过在当地试验示范取得成功的某项技术成果或综合组装配套技术,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实施,将其优越性和最终成果展示给周围的农民,以引起周围农民的兴趣和采纳激情,并采用适当的方式鼓励、敦促他们仿效的过程。(制定示范计划、举行示范、示范后总结)

3)方法示范:方法示范是向一个群体或一个小组介绍某项新技术措施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的。在示范过程中,最好能让每个参加示范的人都有机会操作这项新技术,获得“边看边学,在做中学”的效果。(制定示范计划、举行示范、示范后总结)

4)短期培训:短期培训的目的主要有2种:一种是实用技术的培训,这类培训主要结合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另一种是对农民进行农业基础知识的培训,如“绿色证书”培训也属于短期培训。

5)实地参观:实地参观就是组织农民小组到某一地点考察其本地所没有的农业技术措施或项目。 实地参观是一种通过实例进行推广,集讨论、考察、示范于一体的推广方法。其不足之处是费用较高。

3、个别指导的基本形式和应用。

个别指导法主要有农户访问、办公室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等形式。

1)农户访问:是指农业推广人员深入到特定农民家中,与户主进行沟通,了解其生产经营管理现状和需求,传递农业创新信息的过程。访问的类型主要有友谊性访问和技术性访问。提高农户访问的效果——访问要有计划有准备、选择好访问对象、做好访问记录等。缺点:费时,投入经费多,受推广人员人数限制不能满足多数农户需求;访问时间有时与农户休息时间冲突。

2)办公室咨询(访问):指推广人员在办公室接受农民的访问(咨询),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或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资料的推广方法。其特点是:访问者有备而来,效果较佳;有利于建立密切的来往关系;节约推广资源;来访者数量有限;来访时间不定。鼓励农民来访,做好办公室咨询——方便而固定的咨询地点与时间、咨询点环境布置、交谈方式与气氛、来访登记、许诺与回访。

3)信函咨询:目前我国应用较少。主要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低;推广人员回复信件要占用许多时间,效率低;函件邮寄时间长等。

4)电话咨询:及时、快速、高效。缺点是:电话费用高;受环境限制,不能面对面的沟通。

4、农业推广方法选用要领 。

根据推广的目的选择推广方法;根据农业技术创新的类型选择推广方法;根据技术创新采用的阶段性特点选择推广方法; 根据采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及其他特点选择推广方法; 根据推广机构的资源条件选择推广方法。

第四章 农业推广组织与管理(☆)

1、农业推广组织的特性。

组织既有静态的含义还有动态的含义。静态的含义表示的是一种机构,一种人员和部门的集合形式;动态上是表示一种管理行为,是一种活动。因此,组织具有二重性。作为静态的组织它是动态组织活动的依托,而动态组织活动正是静态组织职能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承,分合统一。

1). 组织的外部环境:

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组织从事各种活动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既表现为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也表现为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包括一般环境(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和任务环境(如服务对象、资源供应者、竞争者、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利益代表)。

2). 组织的内部环境:

指组织内部条件与内部氛围的总和,或者组织内部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组织资源、组织能力、组织文化等因素,也简称为组织的内部条件。

3). 组织的内部结构:

指组织内部的关系网络,是组织内部纵向各层次工作群体、横向各个部门的设置及其关系的总和。组织结构大致包括三个部分:①分工,即横向部门结构;②等级划分,即纵向层次结构,包括权力的层级系统和职责的划分;③协调机制,即整体组织体制,包括制度规则、沟通网络与程序等。

4). 组织的运作过程:

组织的运作过程是指组织结构内各个工作单位或人员在执行组织计划、实施组织预定工作活动时的决策和控制过程。

5). 组织的运作表现:

组织的运作表现是指组织呈现的活动结果。也被称为运作绩效,组织的运作表现既涉及单项活动也涉及综合活动的结果。

2、农业推广组织的主要类型。

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

3、中国的政府农业推广组织体系。

回顾: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创办过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但国家公办的推广体系始终占主导的地位。 现状:我国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公办部门很多,如农林水系统、科技系统、教育系统、农用物资生产与销售系统、金融信贷系统等。曾经基本上建成了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农技站为纽带,村农技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推广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上下相通、左右相连、专群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服务网络。

农业部系统的推广体系: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经营管理体系

其他推广组织: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民组织等……

4、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系统: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是农村农民自发组织的民间合作推广组织。它是以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为基础,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产前生产资料供给、产后农产品储运销售服务为主要职能,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技术经济合作民间组织。

5、农业推广人员的类型与职责

农业推广行政管理人员:拟定推广机构内的工作方针和制定推广政策;对推广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编制经费预算;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活动;评估并报告工作成果。

农业推广督导人员:帮助农业推广指导员与推广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之间之间建立良好联系;为农业推广指导员提供信息,帮助其拟定工作计划;提高农业推广指导员的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激励农业推广指导员;评阅推广指导员的工作报告,考核和评估推广指导员。

农业推广技术专家:为农业推广组织提供技术支撑;加工科技信息;培训其他推广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分析报告;举办各

种技术推广和问题的研讨会。

农业推广指导员:协助当地政府制定农业政策与计划;拟定各类推广计划;向农民宣传政府的有关政策,并将农民的有关情况向政府报告;协助地方建立农村社会组织,选择并培训义务指导员;向上级机构或其他社会组织争取社会资源,以加强地方的农业推广活动;与其他推广人员保持良好联系,向上级机构或督导人员反映当地的问题,以调整农业推广的政策和方针;评估地方推广工作成果,并提出年度工作报告。

6、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

知识素质:技术知识、农村生活知识、经济管理知识、推广学知识

技能素质:沟通、调研、项目计划、组织管理

职业道德:热爱本职,服务农民;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勇于探索,勤奋求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谦虚真诚,合作共事。

7、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1)内容:人员规划,人员选用,人员培训,人员考评,人员晋升与福利,员工关系与工作条件

2)方法: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精神激励法、法律方法。

8、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

组织体系建设涉及各类组织内部结构的优化、各类组织之间的互动与协调、组织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第五章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1、农业科技成果的概念。

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

2、农业科技成果的构成条件

四个工作步骤:选题、论证和方案设计→观察、试验和辩证思维→示范、推广和生产应用→调查、总结和完善提高 三种创新:新发现;新发明;改进与提高。

两个意义:理论上的学术价值和生产上的实用价值。

一个前提:得到社会的社会认可。

3、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与特点。

1)按成果的性质分类:农业基础性研究成果;农业应用性研究成果;农业开发性研究成果。

2)按成果的表现形态分类:①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是技术市场上能够转让、出售的商品);②技术方法类无形科技成果(无物化载体,但可通过各种载体以多种方式加以传播和利用,并进入技术市场,是各种技术承包或技术服务的主要产品)。

4、农业技术推广概念。

“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5、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状况评价

推广度:反映某项成果在特定时间内推广应用程度。推广度=已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

推广率:反映多项技术成果在某一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程度。推广率=一定范围内已推广的科技项目数/总的可供推广的科技成果项目数。

推广指数:推广指数= ×100%

6、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周期性原理。

阶段性:试验示范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时效性:农业科技成果的生命有限,必然会经历衰退期(有形磨损——成果原有优良特性的退化和丧失;无形磨损——更为优良的成果的产生和投入应用)

交替性:最佳交替点的选择——一般认为是前项成果处于成熟期终点,后项成果成熟期起点或发展期。

7、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因素。

成果的质量(先进性、成熟性、效益性、适应性、实用性);成果转化系统的完善性(成果的产出、鉴定、推广系统);用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可与需求;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与投入保证等。

8、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简答勿展开)

项目推广:即项目计划型推广方式,是相关机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项目的形式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综合服务: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技术、信息和物质相配套的综合服务。

技术承包:主要是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科研教学单位利用自身的技术专长在农业技术开发的新领域为了试验示范和获取部分经济效益的一种推广方式。它是联系经济效益计算报酬的有偿服务方式。

技术转让:特定的现有技术在不同法律主体间的转移。

技术入股:指高校或科研单位将通过研究获得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作价按股份的形式投入到生产应用单位,把科研单位的技优势和应用单位的资金、原材料、设备、供销渠道等优势结合在一起,双方共同对新成果进行推广。

技术开发:运用科学研究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知识,针对实际情况,形成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以及对现有产品、材料、技术、工艺等进行实质性改进而开展党的系统性活动。

公司加农户:通常指涉农的公司企业直接与广大农户建立联系,为其提供公司所生产的有关新产品,并派技术人员指导使用。 民间组织加农户:农民根据需要联合起来,成立各种合作社、专业协会(研究会)及其他各种专业性服务组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自我服务。

9、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的主要问题。

适宜推广的实用技术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成果用户的有效需求不足;政府所属推广机构工作效率不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推广方式尚不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投资状况令人担忧;农技推广队伍的总体素质难以满足推广对象的需求;农技推广的体制不尽合理,政策与制度还存在缺陷等。

10、*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改革与发展对策(补充了解)。

构建政府推广组织和非政府推广组织相结合的多元化合作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推广人员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改进推广方式,培育积极的用户系统,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拓展服务领域;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科研、教育、推广的有机结合;加强农业推广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传播的效率;适当增加农技推广投资总量,改善投资结构,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第六章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推广与持续发展

1、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1)、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不容乐观:①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结构不够健全。②企业投入技术创新的人员不足。③企业投入技术创新的经费短缺(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度低)。④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较低。⑤产品关键技术依靠外部引进的比例不平衡。

2)、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强于技术创新实施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3)、资金、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的战略、关键技术人员、主要领导的支持、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

4)、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5)、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持续发展能力要素维度的水平略高于时间维度的水平,二者都明显高于环境维度的水平。

2、*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问题。(了解)

政府农业技术创新的体制问题;农业技术创新投资与经费问题;农业研发机构与高等院校的科技科学发展问题;农业科技企业发展问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问题;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农户与农民组织作用发挥问题等。

3、促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推广与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

1)、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重视环境维度因素对企业持续发展的影响;

2)、合理利用资源,实施绿色管理,努力提升时间维度的水平;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制度创新;

4)、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并且使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实施能力和产出能力均衡发展;

5)、发挥政府职能,改善企业技术创新与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七章 农业推广投资(了解)

1、农业推广机构资金来源与投入模式的演变。

(1)非政府部门的农业推广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上升。(2)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主体多元化进程比农业科研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慢。(3)政府和私人部门对农业推广的投资领域有明显的划分。(4)运作机制及管理体制的改革。

2、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新增总产量:=单位面积增产量×有效推广面积

新增纯收益:=新增总产值—科研费—推广费—新增生产费

科技投资收益率:=新增纯收益/(科研费+推广费+新增生产费)

当新增生产费为负值(即节约了生产费)时,=(新增纯收益+节约生产费/(科研费+推广费) 科研费用收益率:=新增纯收益×科研单位份额系数/科研费

推广费用收益率:=新增纯收益×推广单位份额系数/推广费

推广度:=已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

农民得益率:=新增纯收益×生产单位份额系数/新增生产费

3、我国农业推广投资现状。

总量分析: 我国政府财政农技推广投资在19年内总体趋势是递增。我国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占财政农业总支出的比重总的趋势是在不断提高。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19年来一直徘徊在0.22%~0.36%之间。

结构分析: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 、丰收计划项目投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财政农业科技推广支出之间的关系

效益分析: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推广工作在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中的作用,推广活动对技术采用与扩散的影响。

4、农业推广投资制度改革。

农业推广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政府投资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并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政府农业推广投资应不断增加;结构分权和财政分权是未来改革的核心内容;推广组织与推广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是改革的基本方向;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应侧重于不同的推广项目;政府投资项目要落实投资决策人目标责任制,重视目标团体的参与,完善可行性论证、项目监测与评估制度。

政策选择:适当增加政府农业推广投资总量,改善投资结构;完善项目经费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推广组织与投融资机制;继续鼓励和引导农技推广部门兴办经济实体;改进推广方式,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拓展服务领域,让农民逐渐成为推广活动的主体;建立国家级农业推广与技术创新协调机构。

附 资料中论述题

(1)表2可以看出:

开始试用时间越早,则其试用时间越长,且开始试用的面积比例越小,以后才逐年增加;而开始试用时间越晚,则试用期越短,且开始试用面积比例也较大。说明创新先驱者与早期采用者从试行到全部采用,要花比其他采用者比较长的时间,而后期采用者虽然起步较晚,但从试种到全部采用仅需很短的时间。(4 分)

(2)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多种_____原因:(3分)首先,杂交种的出现是个新事物,需要一个认识过程,随着试种的农民都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给后来者一种吸引力和推动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大家放心大胆种植,杂交种很快就普及了。其次,是杂交种每年要制种,每年都需要购买新种子,这不符合传统的自留种子的习惯,所以一开始推行时会遇到不少麻烦和困难。第三,虽然主观上愿意接受杂交种,但许多客观条件如水肥条件、资金、农药等一时不具备,使大面积采用有困难。以后,各方面的条件改善以后,杂交种面积就达到较高的比例,最后得以普及。

(3)启示:(4分) 根据采用时间早晚,可以把不同时间的采用者划分为5种类型并加以命名,即:“创新先驱者”, “早期采用者”, “早期多数”, “后期多数”,“落后者”, 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注意培养科技示范户(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他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可以带动早期多数和后期多数,一般不考虑落后者,因为他们开始采用时,这项创新可能面临淘汰。

2、请联系实际谈谈应如何灵活应用农业推广程序。

(1)农业推广程序概括起来可分为项目选择、试验、示范、培训、服务、推广、评价等七个步骤。(2分)

(2)应用:农业推广程序中,试验、示范、推广是农业推广的三个基本程序。一般来讲,农业推广应按照“试验、示范、推广”这一基本顺序进行,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由于技术、环境、对象等的差异性,有很多情况需要灵活掌握,不应生搬硬套。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可以灵活运用推广程序:(2 分)

①、同一自然条件下,由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思想观念和经济条件的不同,某项新技术已在发达地区大面积推广开来,而欠发达地区尚未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农民到发达地区参观,运用示范等各种推广手段直接进行推广。

②、农民自身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等,推广部门在及时总结关键技术要点的同时,采用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大力宣传,不必进行试验、示范就可以在同类地区直接大力推广。

③、科研部门在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下培育的某些新品种等成果,由于在本地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和一定面积的示范,在农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品种一经审定后,就可直接进入推广领域,不必重复试验。

④、由于科研单位研究的某项技术就是针对某一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的,当研究成功后,就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在当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⑤、由于综合组装的技术多数是在当地进行多年摸索的单学科的各项技术或是正在推广应用的技术,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所以组装起来后不必进行试验、示范就可以推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6分。

综上所述,农业推广程序在推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广工作的步骤和指南,

不但要求每个推广人员必须掌握,而且还要求推广人员根据项目的性质及当地自然条件和经

济条件灵活运用好推广程序。(1 分)__

3、联系某项农业科技成果在某地区推广的实际,论述促进该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思路与做法。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1)项目推广;(2)示范辐射;(3)技术与信息咨询;(4)技术承包;(5)经营服务;

(6)技术转让;(7)技术入股;(8)技术开发;(9)公司加农户;(10)民间组织加农户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对我国的农业推广组织管理进行改革。

A 应用信息管理强化农业推广的咨询服务功能;B 应用知识管理创建学习型的农业推广组织;C 实行企业化管理创建示范农场和高新技术园区;D 依靠可持续发展管理完成政府赋予农业推广部门的公益性任务(1分)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5.试述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的原则。

答:选择推广项目时要以符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并能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据以下四个条件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考察和筛选,以确定推广项目。(1)技术先进性,是指在技术性能、技术经济指标诸方面,新成果比原有技术更优越。(2)经济合理性,是指新成果产出与投入的比值高,推广新成果能给生产者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3)生态适应性,是指农业科技成果对某一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合性,它是由农业区域性特点决定的。(4)生产可行性,是指新成果不仅能解决生产上的某些问题,而且应与推广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适应。

6.试述成果示范的方法。

答:(1)示范前制定好示范计划。具体做好下列工作:①确定示范应解决的问题和应实现的目标;②收集与采用新措施相关的全面信息;③寻求推广对象和地方领导的帮助,选择有代表性的示范户;④选择示范地块,使人们易于去该地参观;⑤制定一项全面的工作计划,分解每一个工作步骤,并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人;⑥访问示范农户,以确信他们了解示范的目的并懂得如何进行示范。(2)示范期间。其工作如下:①寻求当地领导和农民的参与、合作;②经常去示范现场观察示范结果;③利用示范地点举行会议,组织参观,鼓励示范农民讲解示范过程;④对示范区和非示范区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进行结果比较;⑤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宣传示范结果。(3)示范后总结。①评价示范过程和示范结果;②为感兴趣的服务对象继续提供培训和信息咨询。

第一章 导论

1、现代农业推广:是一项旨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农村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农业推广人员通过沟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村居民,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与态度,从而自愿改变行为,采用和传播农业创新,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社会的目标。

2、农业推广学:是一门研究在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推广对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从而探讨诱导推广对象自愿改变行为、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

3、当代世界农业推广的发展趋势。

一是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由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拓展到生产与生活的综合咨询服务;二是推广对象的范围扩大;三是推广人员与组织机构多元化;四是推广方法与方式更加重视以沟通为基础的现代信息传播与教育咨询方法。

4、农业推广组织框架模型。

6、农业推广的社会功能。

1) 直接功能:增进农村人口的基本知识与信息;提高生产及生活技能;改变观念、态度和行为;增强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 2 ) 间接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组织发展 。

第二章 创新的采用与扩散(☆)

1、对创新、采用、扩散三个概念的理解。

(1)创新: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

(2)创新的采用:创新的采用是指某一个体从最初知道某项创新开始,对它进行考虑、做出反应、到最后决定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在农业生产中,它通常是指个体农民对某项技术选择、接受的行为。

(3)创新的扩散:创新的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四要素:创新、传播的渠道、时间、社会系统。)

2、两种扩散曲线及其表示方法。

3、创新采用过程及其阶段。

1)认识阶段:农民初听到或通过其他途径意识到某项创新的存在,但未获得此项创新详细的信息,农民不一定相信创新的价值。从未知到意识到阶段。

2)兴趣阶段:农民看出该创新同其自身的生产或生活的需要与问题相关,对他有用且可行,,从而对创新表示关心并产生兴趣。

3)评价阶段:农民利用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联系自己的情况对创新进行初步评价,并对其利弊加以权衡。

4)试验阶段:经过初步评价,确认了创新的有效性,农民在农场进行小规模的试验。

5)采用阶段:农民根据试验结果决定对创新的采用还是放弃。

4、采用者的类型。

创新者:见多识广,敢于冒险。

早期采用者:较有威望,受人尊敬他人乐意向其咨询

事情。

早期多数:深思熟虑,审慎决策,是晚期多数的重要

联系对象。

晚期多数:资源不足,对创新持有怀疑态度,一般是

出于压力才采用创新。

落后者:资源短缺,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5、采用率的决定因素

1)、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理解——相对优越性、

一致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

2)、创新决策的类型——个人选择、集体决定、权威决定;

3)、沟通渠道的选择——大众媒介、人际沟通;

4)、社会系统的性质——社会结构、系统规范、意见领袖、沟通网络;

5)、行为变革者的努力程度。

6、创新精神及相关因素:社会经济特征、个性特征、沟通行为特征„„

7、扩散过程及其阶段:突破阶段(出现创新者)、关键阶段(出现早期采用者)、自我推动阶段(早期多数者出现)

、浪

峰减退阶段。

8、创新的特性:相对优越性,一致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

9、创新决策的类型:个人选择,集体决定,权威决定。

10、沟通渠道的选择:大众媒介,人际沟通。

11、社会系统的性质:社会结构,系统规范,意见领袖,沟通网络。

第三章 农业推广基本方法

1、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

1)个别指导:针对性强、及时解决问题、双向沟通、信息发送量小、费用高。对交通和通信条件,推广人员的数量与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农户访问、办公室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等。

2)群体指导:指导范围相对较广,有利于提高推广效率;双向沟通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利于信息反馈;有利于展开讨论或辩论,达到意见一致; 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每个人的特殊需要。对推广对象、时间、规模等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成果示范、方法示范、技术培训、专题讲座、座谈会、小组讨论、现场参观、科技竞赛、科技信息发布会等。

3)大众传播:是指农业推广人员将有关的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农业推广对象的方法。信息信息传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很好的时效性,传播量大、速度快、成本低、单向沟通不利于信息反馈、信息易被遗忘。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文字印刷品媒介和视听设备媒介和网络媒介计算机多媒体媒介等。大众传播法适用于以下情况:介绍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传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有关信息;发布市场行情、天气预报、病虫害预报、自然灾害预报等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并提出应采取的具体防范措施;针对多数推广对象共同关心的生产与生活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宣传有关的农村政策与法规;介绍推广成功经验等。

2、常用群体指导方法。

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由小组成员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以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方法。

2)成果示范:成果示范是指在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下,农业生产者在自己经营的土地上,把经过在当地试验示范取得成功的某项技术成果或综合组装配套技术,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实施,将其优越性和最终成果展示给周围的农民,以引起周围农民的兴趣和采纳激情,并采用适当的方式鼓励、敦促他们仿效的过程。(制定示范计划、举行示范、示范后总结)

3)方法示范:方法示范是向一个群体或一个小组介绍某项新技术措施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的。在示范过程中,最好能让每个参加示范的人都有机会操作这项新技术,获得“边看边学,在做中学”的效果。(制定示范计划、举行示范、示范后总结)

4)短期培训:短期培训的目的主要有2种:一种是实用技术的培训,这类培训主要结合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另一种是对农民进行农业基础知识的培训,如“绿色证书”培训也属于短期培训。

5)实地参观:实地参观就是组织农民小组到某一地点考察其本地所没有的农业技术措施或项目。 实地参观是一种通过实例进行推广,集讨论、考察、示范于一体的推广方法。其不足之处是费用较高。

3、个别指导的基本形式和应用。

个别指导法主要有农户访问、办公室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等形式。

1)农户访问:是指农业推广人员深入到特定农民家中,与户主进行沟通,了解其生产经营管理现状和需求,传递农业创新信息的过程。访问的类型主要有友谊性访问和技术性访问。提高农户访问的效果——访问要有计划有准备、选择好访问对象、做好访问记录等。缺点:费时,投入经费多,受推广人员人数限制不能满足多数农户需求;访问时间有时与农户休息时间冲突。

2)办公室咨询(访问):指推广人员在办公室接受农民的访问(咨询),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或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资料的推广方法。其特点是:访问者有备而来,效果较佳;有利于建立密切的来往关系;节约推广资源;来访者数量有限;来访时间不定。鼓励农民来访,做好办公室咨询——方便而固定的咨询地点与时间、咨询点环境布置、交谈方式与气氛、来访登记、许诺与回访。

3)信函咨询:目前我国应用较少。主要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低;推广人员回复信件要占用许多时间,效率低;函件邮寄时间长等。

4)电话咨询:及时、快速、高效。缺点是:电话费用高;受环境限制,不能面对面的沟通。

4、农业推广方法选用要领 。

根据推广的目的选择推广方法;根据农业技术创新的类型选择推广方法;根据技术创新采用的阶段性特点选择推广方法; 根据采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及其他特点选择推广方法; 根据推广机构的资源条件选择推广方法。

第四章 农业推广组织与管理(☆)

1、农业推广组织的特性。

组织既有静态的含义还有动态的含义。静态的含义表示的是一种机构,一种人员和部门的集合形式;动态上是表示一种管理行为,是一种活动。因此,组织具有二重性。作为静态的组织它是动态组织活动的依托,而动态组织活动正是静态组织职能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承,分合统一。

1). 组织的外部环境:

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组织从事各种活动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既表现为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也表现为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包括一般环境(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和任务环境(如服务对象、资源供应者、竞争者、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利益代表)。

2). 组织的内部环境:

指组织内部条件与内部氛围的总和,或者组织内部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组织资源、组织能力、组织文化等因素,也简称为组织的内部条件。

3). 组织的内部结构:

指组织内部的关系网络,是组织内部纵向各层次工作群体、横向各个部门的设置及其关系的总和。组织结构大致包括三个部分:①分工,即横向部门结构;②等级划分,即纵向层次结构,包括权力的层级系统和职责的划分;③协调机制,即整体组织体制,包括制度规则、沟通网络与程序等。

4). 组织的运作过程:

组织的运作过程是指组织结构内各个工作单位或人员在执行组织计划、实施组织预定工作活动时的决策和控制过程。

5). 组织的运作表现:

组织的运作表现是指组织呈现的活动结果。也被称为运作绩效,组织的运作表现既涉及单项活动也涉及综合活动的结果。

2、农业推广组织的主要类型。

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

3、中国的政府农业推广组织体系。

回顾: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创办过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但国家公办的推广体系始终占主导的地位。 现状:我国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公办部门很多,如农林水系统、科技系统、教育系统、农用物资生产与销售系统、金融信贷系统等。曾经基本上建成了以县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农技站为纽带,村农技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推广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上下相通、左右相连、专群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服务网络。

农业部系统的推广体系: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经营管理体系

其他推广组织: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民组织等……

4、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系统: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是农村农民自发组织的民间合作推广组织。它是以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为基础,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产前生产资料供给、产后农产品储运销售服务为主要职能,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技术经济合作民间组织。

5、农业推广人员的类型与职责

农业推广行政管理人员:拟定推广机构内的工作方针和制定推广政策;对推广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编制经费预算;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活动;评估并报告工作成果。

农业推广督导人员:帮助农业推广指导员与推广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之间之间建立良好联系;为农业推广指导员提供信息,帮助其拟定工作计划;提高农业推广指导员的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激励农业推广指导员;评阅推广指导员的工作报告,考核和评估推广指导员。

农业推广技术专家:为农业推广组织提供技术支撑;加工科技信息;培训其他推广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分析报告;举办各

种技术推广和问题的研讨会。

农业推广指导员:协助当地政府制定农业政策与计划;拟定各类推广计划;向农民宣传政府的有关政策,并将农民的有关情况向政府报告;协助地方建立农村社会组织,选择并培训义务指导员;向上级机构或其他社会组织争取社会资源,以加强地方的农业推广活动;与其他推广人员保持良好联系,向上级机构或督导人员反映当地的问题,以调整农业推广的政策和方针;评估地方推广工作成果,并提出年度工作报告。

6、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

知识素质:技术知识、农村生活知识、经济管理知识、推广学知识

技能素质:沟通、调研、项目计划、组织管理

职业道德:热爱本职,服务农民;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勇于探索,勤奋求知;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谦虚真诚,合作共事。

7、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1)内容:人员规划,人员选用,人员培训,人员考评,人员晋升与福利,员工关系与工作条件

2)方法: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精神激励法、法律方法。

8、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建设。

组织体系建设涉及各类组织内部结构的优化、各类组织之间的互动与协调、组织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第五章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1、农业科技成果的概念。

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出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或社会认可的有用的知识产品的总称。

2、农业科技成果的构成条件

四个工作步骤:选题、论证和方案设计→观察、试验和辩证思维→示范、推广和生产应用→调查、总结和完善提高 三种创新:新发现;新发明;改进与提高。

两个意义:理论上的学术价值和生产上的实用价值。

一个前提:得到社会的社会认可。

3、农业科技成果的类型与特点。

1)按成果的性质分类:农业基础性研究成果;农业应用性研究成果;农业开发性研究成果。

2)按成果的表现形态分类:①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是技术市场上能够转让、出售的商品);②技术方法类无形科技成果(无物化载体,但可通过各种载体以多种方式加以传播和利用,并进入技术市场,是各种技术承包或技术服务的主要产品)。

4、农业技术推广概念。

“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5、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状况评价

推广度:反映某项成果在特定时间内推广应用程度。推广度=已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

推广率:反映多项技术成果在某一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程度。推广率=一定范围内已推广的科技项目数/总的可供推广的科技成果项目数。

推广指数:推广指数= ×100%

6、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周期性原理。

阶段性:试验示范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时效性:农业科技成果的生命有限,必然会经历衰退期(有形磨损——成果原有优良特性的退化和丧失;无形磨损——更为优良的成果的产生和投入应用)

交替性:最佳交替点的选择——一般认为是前项成果处于成熟期终点,后项成果成熟期起点或发展期。

7、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因素。

成果的质量(先进性、成熟性、效益性、适应性、实用性);成果转化系统的完善性(成果的产出、鉴定、推广系统);用户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可与需求;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与投入保证等。

8、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简答勿展开)

项目推广:即项目计划型推广方式,是相关机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项目的形式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综合服务: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技术、信息和物质相配套的综合服务。

技术承包:主要是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科研教学单位利用自身的技术专长在农业技术开发的新领域为了试验示范和获取部分经济效益的一种推广方式。它是联系经济效益计算报酬的有偿服务方式。

技术转让:特定的现有技术在不同法律主体间的转移。

技术入股:指高校或科研单位将通过研究获得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作价按股份的形式投入到生产应用单位,把科研单位的技优势和应用单位的资金、原材料、设备、供销渠道等优势结合在一起,双方共同对新成果进行推广。

技术开发:运用科学研究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知识,针对实际情况,形成新产品、新装置、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系统和服务,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以及对现有产品、材料、技术、工艺等进行实质性改进而开展党的系统性活动。

公司加农户:通常指涉农的公司企业直接与广大农户建立联系,为其提供公司所生产的有关新产品,并派技术人员指导使用。 民间组织加农户:农民根据需要联合起来,成立各种合作社、专业协会(研究会)及其他各种专业性服务组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自我服务。

9、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的主要问题。

适宜推广的实用技术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成果用户的有效需求不足;政府所属推广机构工作效率不高;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推广方式尚不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投资状况令人担忧;农技推广队伍的总体素质难以满足推广对象的需求;农技推广的体制不尽合理,政策与制度还存在缺陷等。

10、*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改革与发展对策(补充了解)。

构建政府推广组织和非政府推广组织相结合的多元化合作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推广人员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改进推广方式,培育积极的用户系统,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拓展服务领域;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科研、教育、推广的有机结合;加强农业推广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传播的效率;适当增加农技推广投资总量,改善投资结构,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

第六章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推广与持续发展

1、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1)、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不容乐观:①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结构不够健全。②企业投入技术创新的人员不足。③企业投入技术创新的经费短缺(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度低)。④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较低。⑤产品关键技术依靠外部引进的比例不平衡。

2)、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强于技术创新实施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3)、资金、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的战略、关键技术人员、主要领导的支持、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

4)、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5)、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持续发展能力要素维度的水平略高于时间维度的水平,二者都明显高于环境维度的水平。

2、*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问题。(了解)

政府农业技术创新的体制问题;农业技术创新投资与经费问题;农业研发机构与高等院校的科技科学发展问题;农业科技企业发展问题;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问题;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农户与农民组织作用发挥问题等。

3、促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推广与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

1)、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重视环境维度因素对企业持续发展的影响;

2)、合理利用资源,实施绿色管理,努力提升时间维度的水平;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制度创新;

4)、注重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并且使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实施能力和产出能力均衡发展;

5)、发挥政府职能,改善企业技术创新与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七章 农业推广投资(了解)

1、农业推广机构资金来源与投入模式的演变。

(1)非政府部门的农业推广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上升。(2)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主体多元化进程比农业科研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慢。(3)政府和私人部门对农业推广的投资领域有明显的划分。(4)运作机制及管理体制的改革。

2、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新增总产量:=单位面积增产量×有效推广面积

新增纯收益:=新增总产值—科研费—推广费—新增生产费

科技投资收益率:=新增纯收益/(科研费+推广费+新增生产费)

当新增生产费为负值(即节约了生产费)时,=(新增纯收益+节约生产费/(科研费+推广费) 科研费用收益率:=新增纯收益×科研单位份额系数/科研费

推广费用收益率:=新增纯收益×推广单位份额系数/推广费

推广度:=已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

农民得益率:=新增纯收益×生产单位份额系数/新增生产费

3、我国农业推广投资现状。

总量分析: 我国政府财政农技推广投资在19年内总体趋势是递增。我国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占财政农业总支出的比重总的趋势是在不断提高。政府农技推广投资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19年来一直徘徊在0.22%~0.36%之间。

结构分析: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 、丰收计划项目投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财政农业科技推广支出之间的关系

效益分析: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推广工作在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中的作用,推广活动对技术采用与扩散的影响。

4、农业推广投资制度改革。

农业推广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政府投资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并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政府农业推广投资应不断增加;结构分权和财政分权是未来改革的核心内容;推广组织与推广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是改革的基本方向;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应侧重于不同的推广项目;政府投资项目要落实投资决策人目标责任制,重视目标团体的参与,完善可行性论证、项目监测与评估制度。

政策选择:适当增加政府农业推广投资总量,改善投资结构;完善项目经费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推广组织与投融资机制;继续鼓励和引导农技推广部门兴办经济实体;改进推广方式,完善农业技术市场,拓展服务领域,让农民逐渐成为推广活动的主体;建立国家级农业推广与技术创新协调机构。

附 资料中论述题

(1)表2可以看出:

开始试用时间越早,则其试用时间越长,且开始试用的面积比例越小,以后才逐年增加;而开始试用时间越晚,则试用期越短,且开始试用面积比例也较大。说明创新先驱者与早期采用者从试行到全部采用,要花比其他采用者比较长的时间,而后期采用者虽然起步较晚,但从试种到全部采用仅需很短的时间。(4 分)

(2)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多种_____原因:(3分)首先,杂交种的出现是个新事物,需要一个认识过程,随着试种的农民都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给后来者一种吸引力和推动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大家放心大胆种植,杂交种很快就普及了。其次,是杂交种每年要制种,每年都需要购买新种子,这不符合传统的自留种子的习惯,所以一开始推行时会遇到不少麻烦和困难。第三,虽然主观上愿意接受杂交种,但许多客观条件如水肥条件、资金、农药等一时不具备,使大面积采用有困难。以后,各方面的条件改善以后,杂交种面积就达到较高的比例,最后得以普及。

(3)启示:(4分) 根据采用时间早晚,可以把不同时间的采用者划分为5种类型并加以命名,即:“创新先驱者”, “早期采用者”, “早期多数”, “后期多数”,“落后者”, 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注意培养科技示范户(先驱者和早期采用者),他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可以带动早期多数和后期多数,一般不考虑落后者,因为他们开始采用时,这项创新可能面临淘汰。

2、请联系实际谈谈应如何灵活应用农业推广程序。

(1)农业推广程序概括起来可分为项目选择、试验、示范、培训、服务、推广、评价等七个步骤。(2分)

(2)应用:农业推广程序中,试验、示范、推广是农业推广的三个基本程序。一般来讲,农业推广应按照“试验、示范、推广”这一基本顺序进行,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由于技术、环境、对象等的差异性,有很多情况需要灵活掌握,不应生搬硬套。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可以灵活运用推广程序:(2 分)

①、同一自然条件下,由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思想观念和经济条件的不同,某项新技术已在发达地区大面积推广开来,而欠发达地区尚未采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农民到发达地区参观,运用示范等各种推广手段直接进行推广。

②、农民自身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等,推广部门在及时总结关键技术要点的同时,采用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大力宣传,不必进行试验、示范就可以在同类地区直接大力推广。

③、科研部门在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下培育的某些新品种等成果,由于在本地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和一定面积的示范,在农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品种一经审定后,就可直接进入推广领域,不必重复试验。

④、由于科研单位研究的某项技术就是针对某一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的,当研究成功后,就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在当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⑤、由于综合组装的技术多数是在当地进行多年摸索的单学科的各项技术或是正在推广应用的技术,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所以组装起来后不必进行试验、示范就可以推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6分。

综上所述,农业推广程序在推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广工作的步骤和指南,

不但要求每个推广人员必须掌握,而且还要求推广人员根据项目的性质及当地自然条件和经

济条件灵活运用好推广程序。(1 分)__

3、联系某项农业科技成果在某地区推广的实际,论述促进该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思路与做法。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1)项目推广;(2)示范辐射;(3)技术与信息咨询;(4)技术承包;(5)经营服务;

(6)技术转让;(7)技术入股;(8)技术开发;(9)公司加农户;(10)民间组织加农户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对我国的农业推广组织管理进行改革。

A 应用信息管理强化农业推广的咨询服务功能;B 应用知识管理创建学习型的农业推广组织;C 实行企业化管理创建示范农场和高新技术园区;D 依靠可持续发展管理完成政府赋予农业推广部门的公益性任务(1分)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5.试述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的原则。

答:选择推广项目时要以符合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并能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据以下四个条件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考察和筛选,以确定推广项目。(1)技术先进性,是指在技术性能、技术经济指标诸方面,新成果比原有技术更优越。(2)经济合理性,是指新成果产出与投入的比值高,推广新成果能给生产者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3)生态适应性,是指农业科技成果对某一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合性,它是由农业区域性特点决定的。(4)生产可行性,是指新成果不仅能解决生产上的某些问题,而且应与推广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适应。

6.试述成果示范的方法。

答:(1)示范前制定好示范计划。具体做好下列工作:①确定示范应解决的问题和应实现的目标;②收集与采用新措施相关的全面信息;③寻求推广对象和地方领导的帮助,选择有代表性的示范户;④选择示范地块,使人们易于去该地参观;⑤制定一项全面的工作计划,分解每一个工作步骤,并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人;⑥访问示范农户,以确信他们了解示范的目的并懂得如何进行示范。(2)示范期间。其工作如下:①寻求当地领导和农民的参与、合作;②经常去示范现场观察示范结果;③利用示范地点举行会议,组织参观,鼓励示范农民讲解示范过程;④对示范区和非示范区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进行结果比较;⑤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宣传示范结果。(3)示范后总结。①评价示范过程和示范结果;②为感兴趣的服务对象继续提供培训和信息咨询。


相关文章

  • 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事迹简介
  • 大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事迹简介 李x ,体育部副教授,主讲<交谊舞>.<体育舞蹈>.<基础体育课>.<基础理论>.注重师德风范,言传身教.教书育人,认真贯彻课改精神,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自学自评.互 ...查看


  • 西南财大会计学精品课程
  • <会计学>课程介绍 西南财经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设<会计学>课程以来,已有近3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较早从事本科会计教学的高校之一,并列为学校重点建设的课程.2000年,本课程被列入西南财经大学首批重点建设的精品 ...查看


  • 合作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现状与发展趋势
  • 摘要:"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是一种创新型的合作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学校而言,可以整合教育资源.培养青年教师技能.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对于学生而言,则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实践过程中,该模式 ...查看


  • 校本研修计划语文
  • 主题校本研修活动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中关中心小学 语文组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在教体局"质量年"工作精神指导下,在教研室.学区研训室.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q ...查看


  • 如何写好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总结(范文及实例)
  • 如何写好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总结(范文及实例)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应该属于总结类的文章,与一般的总结类文章差不多.但也有独特的特点,是职称评审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委评价自己的重要依据,也是自己水平.能力.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是任职以来重要 ...查看


  • 物流管理专业小学期学习心得
  • 小学期学习心得 物流管理专业 章坤 M91514039 利用小学期时间,学校和学院给我们安排了一系列讲座,在我看来,旨在丰富小学期生 活,积累专业知识,拓宽视野.这些讲座与我们专业知识紧密相关,但是却不单一,涉及不 同课题观摩聆听名师讲座, ...查看


  • 园艺产品安全生产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摘要:园艺产品安全生产是指生产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园艺产品.通过对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要求学生掌握园艺产品安全生产的理论和相 ...查看


  •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近来,根据各学科教研员实行推门听课情况及课后记录反馈信息整理,在总结优点的基础上,现就我县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和大家共同商榷. 一.问题: 1.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过分追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学 ...查看


  •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生物备课组计划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和本组工作的实际,本学期继续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教研活动开展的力度,向教研要质量,努力提高生物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将新的理念和新的策略渗透在课堂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