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职责

院内感染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唐世鹏 科主任

副组长:杨琼 护士长

监控医生: 赵宏

监控护士:李德先

二、科内院感管理小组职责

(一)急诊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并且根据本科室院内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的有关规章制度、标准。

(三)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督促本科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四)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五)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督促主管医生及时报告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

(六)负责监督本科室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分级使用抗菌药物;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求,准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七)每月组织一次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做好记录。向本科室人员宣传院内感染学和监控知识、有关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积极配合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

(八)督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每月将质控结果上报至医院感染管理科。

(九)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具体做好各项监测工作,并做好记录。

(十)、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伤。

(十一)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减少污染及损伤。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医生职责

一、检查督促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计划的落实、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无菌技术操作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二、了解掌握本科住院病人的基本情况,疑似感染发生时,督促主管医生及时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其它有关检查。

三、负责本科室感染病例的监测和诊断,督促主管医生报告感染病例,检查医院感染漏报工作。

四、负责管理住院医师填报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五、负责对新上岗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培训。

六、全面了解科室医院感染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科主任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定期进行总结。经常与院感科联系,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或疑似暴发时,要立即上报并协助调查,落实、检查控制情况。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

一、协助护士长做好本科各项消毒隔离工作,传染病人的管理。

二、指导本科医务人员正确、合理使用消毒剂,做好手卫生规范及个人防护工作。

三、定期督查各类消毒、灭菌物品的储存和使用;对过期、不合格物品应及时更换,重新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四、负责本科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灭菌剂等的微生物学监测,每月上报监测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配合,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五、指导和协助本科护士对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送,确保送检标本的质量。

六、及时了解本科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出现流行或暴发时,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做好各项控制工作。

七、负责督促落实本科室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

八、负责本科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工作。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职责

院内感染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唐世鹏 科主任

副组长:杨琼 护士长

监控医生: 赵宏

监控护士:李德先

二、科内院感管理小组职责

(一)急诊科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并且根据本科室院内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的有关规章制度、标准。

(三)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督促本科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四)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五)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督促主管医生及时报告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

(六)负责监督本科室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分级使用抗菌药物;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求,准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七)每月组织一次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做好记录。向本科室人员宣传院内感染学和监控知识、有关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知识的学习;积极配合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

(八)督促本科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每月将质控结果上报至医院感染管理科。

(九)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具体做好各项监测工作,并做好记录。

(十)、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伤。

(十一)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减少污染及损伤。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医生职责

一、检查督促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计划的落实、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无菌技术操作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二、了解掌握本科住院病人的基本情况,疑似感染发生时,督促主管医生及时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其它有关检查。

三、负责本科室感染病例的监测和诊断,督促主管医生报告感染病例,检查医院感染漏报工作。

四、负责管理住院医师填报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五、负责对新上岗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培训。

六、全面了解科室医院感染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科主任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定期进行总结。经常与院感科联系,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或疑似暴发时,要立即上报并协助调查,落实、检查控制情况。

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

一、协助护士长做好本科各项消毒隔离工作,传染病人的管理。

二、指导本科医务人员正确、合理使用消毒剂,做好手卫生规范及个人防护工作。

三、定期督查各类消毒、灭菌物品的储存和使用;对过期、不合格物品应及时更换,重新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四、负责本科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灭菌剂等的微生物学监测,每月上报监测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配合,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五、指导和协助本科护士对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送,确保送检标本的质量。

六、及时了解本科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出现流行或暴发时,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做好各项控制工作。

七、负责督促落实本科室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

八、负责本科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工作。


相关文章

  • 医疗质量检查汇报
  • 某院医疗质量 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2012年下半年市医疗质量专家组对我院的医疗质量与服务进行检查评估,针对我院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缺陷,院班子及职能科室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医院核心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对我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查看


  • 医院感染手册
  • 大名县人民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 科 室: 年 使 用 说 明 1.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填写, 字迹清楚. 2.本手册由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长指定人员负责填写,注意保管,人员变更时及时移交. 3. ...查看


  • 县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任务分解
  • ####县第一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任务分解 第一章 医院功能任务 一.医院设臵.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臵规划的定位和要求 (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责任部门:行政管理工作 ...查看


  • 三级医院复审资料之追踪检查法手册--临床组检查手册
  • 临床组追踪检查手册 一.临床组检查人员及分工安排 (一)临床组共六人检查,检查时间为三天. (二)检查范围:内科.外科各二科.手术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病案室.介入科.血液净化中心.康复科.中医科.医务处.质量处. 二.时间安排 (一)时 ...查看


  • 二甲评审标准指标任务分解通知
  • 关于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指标任务分解的通知 各相关科室: 为及时落实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确保评审工作顺利完成,现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试行)>中的指标分解到各相关科室(附后),请认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特此通知 医院&qu ...查看


  • 2016年医院急诊科业务学习计划
  • 2016医院急诊科工作计划 公文 医院急诊科工作计划 xx年我们急诊科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凝聚全科医务人员力量,以新 ...查看


  • 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材料准备
  • 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材料准备清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1.1.1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中医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规划必须经由职代会通过.院务会通过同时要下红头文件.要有会议记录.会议内容要包含中医特色优势.具 ...查看


  • 医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医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总 则 提高和保障医院安全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职工和病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医院稳定,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分 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查看


  • 二甲培训全内容
  • 二甲复审培训内容 第一章 一. 1.4.3.1 开展灾害易损性分析,明确医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及应对策略. A.定期进行灾害易损性分析,对应对的重点进行调整,对相应预案进行修订,并开展再培训与教育.对相关制度知晓达100%. 二.1.4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