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单句成分

六、如何分析单句?

句子分析有“框式(阶梯)分析法”和“简易符号法”两种。这里主要介绍采用“简易符号法”。符号的约定为:

主语与谓语间用“ ”,动语与宾语间用“ ”,双宾语间用“ ”,连谓关系间用“ ”。主语或主语中心语下用“ ”,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下用“ ”,宾语或宾语中心语下用“ ”,兼语或兼语中心语下用“ ”。非主谓句中心语下用“ ”,独立成分下用“ ”。

单句成分的分析,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句子成分的分析,应符合句子(包括短语)的结构层次。

语言既有层次性,也具有链条性,因此,句子成分分析,既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也可以采用简易线条分析法。例如“我们学校从山上移下来一棵树”这个句子,就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法分析:

层次分析法:

我 们 学 校 从 山 上 移 下 来 一 棵 树 。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简易线条分析法:

我们 学校 从山上 移 下来 一棵 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分析各有利弊。层次分析法能很清晰地显示出句子的结构层次,但不利于总结句型;简易线条分析法能够较好地体现语言的链条性特点,便于归纳句型,但层次结构显示得不很分明。由于简易线条分析法比较简明、方便,所以我们在语法教学中一般以简易线条分析法为主,只在需要的时候采用层次分析法。

简易线条法,从底层说,它是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主谓之间的双竖线“ ”和单竖线“ ”,除了表示关语法系外,还兼有标明结构层次的作用。一般说来“ ”代表第一层次(有句首状语的句子除外)“ ”代表第二层次(谓语动词前有状语的句子除外),用简易线条法分析的句子,必须能经得起层次分析法的检验,否则是错误的分析。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合编的《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四章语法部分“思考和练习六”中有一项内容是“分析句子成分”,在两位先生主编的与教材配套的《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自学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对其中两个句子的分析是:

※ 为了 保护羊群 ,(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 同暴风雪 搏斗 了 一天一夜 。

※鲁迅先生 小心 地翻阅着(方志敏同志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写

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前一句的主语是“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这是个同位短语,而不是偏正短语。“英雄”和“小”是修饰“姐妹”的,不是修饰“姐妹——玉荣和龙梅”的。主语是偏正短语“英雄的小姐妹”与联合短语“玉荣和龙梅”构成同位(复指)关系。用框式图解法可以很清楚地分析出内部组合关系:

英 雄 的 小姐妹——玉 荣 和 龙 梅

后一个句子的宾语“方志敏同志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也是一个同位短语。其结构与前一句子的主语相似。用简易线条法分析句子,同位短语是整体充当句子成分,内部不能再继续分析。教参上的分析,搞错了主语和宾语内部的结构层次,因此是错误的分析。这种参考答案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只会给人误导。这两个句子,正确的分析应该是:

为了保护羊群 ,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 同暴风雪 搏斗了 一天一

夜 。

鲁迅先生 小心 地翻阅着 方志敏同志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写成 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除了同位短语外,联合短语、方位短语作句子成分也容易出现错误。例如:

※ 重重叠叠 的枝丫间 只漏下 斑斑点点 的日影。

※ 美丽 的天空中 漂着 五颜六色 的风筝。

※ 他 的 魁梧 的身影, 温和 的脸, 明净 的额, 慈祥 的目光,

时时 出现 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的大道边 。

※父亲 给 我 一包 贝壳和 几支 很好看 的 鸟 毛。

第一个句子是许建章、王耀辉主编的《现代汉语》(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教材中的分析例子。在这个句子中,“重重叠叠的枝丫间”本来是个方位短语,但却分析成偏正短语。“重重叠叠”是修饰名词“枝丫”的,不是修饰“枝丫间”的。它是名词性偏正短语“重重叠叠的枝丫”加上方位词“间”组成的方位短语。用层次分析法图解如下:

重 重 叠 叠 的 枝 丫 间

第二句主语也是个方位短语,分析中出现的错误与第一句相似。第三句的主语是个偏正短语,其中心语“魁梧的身影,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是四个偏正短语组成的联合短语。第四句是个双宾语句。远宾语是个联合短语。联合短语不论作什么成分,其内部都是不能再分析的。这四个句子正确的分析应该是:

重重叠叠的枝丫间 只 漏 下 斑斑点点 的日影。

美丽的天空中 漂着 五颜六色 的风筝。

他 的魁梧的身影,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 时时 出现 在会

场上,课堂上,杨家岭的大道边 。

父亲 给 我 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

第二,句子成分的分析,应分清组成成分的结构关系。

宾语和补语、主语和状语有时容易混淆,分析时应特别注意。我们这里讲的成分,既包括句子成分,也包括短语成分,二者都属于句法成分。大部分短语加上语调可以成为句子,句子去掉语调就是短语,因此短语的成分和句子的成分往往呈现出一致性。短语的成分也可以按照句子成分分析的办法进行。例如:

简易线条分析法:

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 显得 分外耀眼

层次分析法:

在 灿 烂 的 阳 光 照 射 下 显 得 分 外 耀 眼

句法成分分析,分析到这里就可以了。短语的内部结构分析,还要继续切分下去,一直到词为止。但不管怎么切分,“显得分外耀眼”都是“动宾”关系。有的语法书将它看作“中补”关系(见高更生《汉语语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19页),这就混淆了宾语和补语的界限。区分宾语和宾语,应该考虑:

第一,注意语素和词的分别。“得”是补语的标志,同时也是动词的后缀。“得”在“想得太简单、热得满头大汗”中是结构助词,它后面是补语;在“取得胜利、获得大丰收、觉得有趣、显得精神”中是构词成分,它只能是动宾关系。“于”有时是介词,它经常出现在谓词后,与后面的名词性词语组成介词短语,作补语,如“今年的庄稼好于往年、鲁迅出生于1881年”;有时是动词的组成部分,如在“长于音乐、乐于助人、意见归于一致、忙于破案、忠于职守、急于回国、善于做思想工作”等结构中,“于”只是动词的词缀,它后面的成分是宾语。

第二,看成分的词性。动词后的量词短语,如果表示物量,一般是宾语;如果是动量,就是补语。例如“读了三本”是动宾关系,“读了三遍”是中补关系。

第三,看能否变换成“把”字句。某些表示时间的成分既可以做补语,也可以做宾语,而做宾语时往往可以变换成“把”字句。例如“他浪费了两个钟头”可以变换成“他把两个钟头浪费了”,这说明“两个钟头”是宾语;而“他工作了两个钟头”不能说“他把两个钟头工作了”,因此,这句的“两个钟头”是补语。

有的教材说:“‘得’是补语的标志,凡带有助词‘得’的,一定是补语。”(曹为公等主编《标准化现代汉语教程》,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在分析时所举的例子是:

※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 逼得 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

在分析的后面还特别注明说:“补语是个复杂的主谓短语”。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存在问题。对于“名词A+谓词A+得+名词B+谓词B ”这类的句子(“名词A ”也可以不出现),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试比较以下两组:

甲组: 乙组:

疼得小伙子直流汗。 他累得满头大汗。

痛苦折磨得他睡不好觉。 大家聊得天快亮了。

这件事高兴得我一夜没睡着。 那几个人冻得全身发抖。

这一问,问得小飞娥头发一支杈。 老刘高兴得话都说不出来。

这句话像鼓槌一般打得吴老太爷全身发抖。

这两组粗看起来结构相似,但仔细比较后却发现,它们相差很远。第一组“得”后边“名词B ”),无论是“谓词A ”施事还是受事,都可以用“把”提前,例如可以说“把小伙子疼得直流汗”、“这件事把我高兴得一夜没睡着”。李鉴定曾指出:“得”后面的名词性词语,有的能够用“把”提前,“这个特点很重要,它说明了这个名词语的语法性质。在汉语里边,只有谓语动词后边的名受(一般称‘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用把提前。既然‘得’后面的这个名词语可以用‘把’提前,因此它也是名受(‘宾语’)。”(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41页)所以甲组中“得”后面的名词性词语是宾语,而不是补语的一部分;真正的补语后面的是“谓词B ”。乙组所有的句子“得”后边的名词性词语都不能用“把”提前,所以,这组的句子是“得”后面的主谓短语作补语。因此两组句子的分析是不同的:

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 逼得母亲和父亲 决心节衣缩食培

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 (甲组的分析)

大家 聊得 天快亮了 。 (乙组的分析)

“的”字短语表示人或事物,相当于名词,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先进的帮助落后的。”“的”字短语有时用作判断宾语,形成“是……的”的形式。如,“这本书是我昨天刚买的。”等于说:“这本书是我昨天才买的书。”宾语中心承主语的中心而省略。但“是……的”形式有时不是“是+‘的’字短语”,例如:“真理,是批不倒的。”这前面的“是”不表示判断,而表示一种无可置疑的语气,可以看作语气副词,句末的“的”是表示确信的语气词。这种句式有下列特点:(1)“是”的作用不在于给事物分类,而在表示强调,可以替换

为“确实”、“的确”之类;(2)作为语气词的“的”可以去掉;(3)“的”字后边不能添加可以成为中心语的名词。这两类情况比较分析如下:

这本 书 是 我昨天刚买的。

真理, 是 批 不倒 的。

方位短语、时地名词经常出现在句子的开头,作主语,还是作状语往往难于决断。其实它们充当主语,是有条件的:第一,处所、时间本身是接受动作的对象。如“校园 打扫干净了。”“假日 都充分利用了。”第二,处所、时间词语是判断、描写的对象。例如:“山坡边 是望不尽了苹果园。”“假日 是我们搞业余创作的时间。”“激战前 ,静极了。”“假日的校园 ,特别清净。”第三,时地词语表示事物存现的处所或时间。例如:“墙上 挂着一幅画。”““山梁上 隐去了落霞的余辉。”“花园 有棵小松树。”“宋代 有个欧阳修。”

方位短语作主语,是在没有真正的主语出现的情况下,如果真正的主语出现了,那么方位短语就只能作状语了。试比较:

A1 体育馆里 , 正在 举行 一场 激烈 的 篮球 比赛。

A2 体育馆里 , 一场 激烈 的 篮球 比赛 正在 举行。

如果时间词语和地点词语在句首同时出现,一般是时间词语作状语,地点词语作主语。例如:

午后 ,班里 又 来了 一位 新 同学。

班里 午后 又 来了 一位 新 同学。

句子成分的分析,必须按照下列方法:

句子成分的分析,应显示出句型结构。既不能过细,也不能过粗。过细,会淹没句子的结构;过粗,会使句型结构不完整。综合各家对句子分析的意见,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分析意见:

(一)名词性偏正短语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要继续分析,作其他成分时不再分析。先看必须分析的例子:

昨天丢失 的钱包 找 到 了? (主语)

一片 奇丽 的 千里 牧场 展现 在你的眼前 。(主语)

苹果, 八角钱一斤 的, 给我 称 十斤。(主语,定语后置)

草地 真 是 一个 又大又好 的 露天 餐厅。(宾语)

伟大 的人民 创造了 伟大 的业绩。 (主语,宾语)

再看不必分析的例子:

操场 一片水。 (作谓语)

啊,丁香, 我故乡的花! (作谓语)

班长 向我们 讲述了 一件珍贵的衬衫 的故事。(作宾语的定语)

“一件珍贵的衬衫”本身就是一个偏正短语,又和“故事”组成一个更大的名词性偏正短语,作全句的宾语。因此在析句时,“一件珍贵的衬衫”内部就不能再继续分析。

(二)谓词性短语在谓语、动语位置上要继续分析,作其他成分时不再分析。

谓词性短语指的是偏正短语中的状中短语、中补短语、动宾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等。这些短语的基本功能是作谓语,也可以作其他成分。作谓语时是对主语加以陈述,必须继续分析。例如:

母亲 这样 地 整日 劳碌着。 (动词性偏正短语)

她 整天 穿戴得 整整齐齐 。 (动词性偏正短语)

大 坝 坚固得 很 。 (形容词性中补短语)

我们 打 赢 了 球。 (动词性动宾短语)

为了使句子结构显豁,在成分分析时,兼语句、连谓句的动宾之间一般不用“ ”号。

黄参谋 写 好 报告 交 给 站在旁边 的通讯员。(连谓短语)

如今 她 分了 热毛子 马 不 高兴。(连谓短语)

师长 派 通信员告诉 先头 部队 停止前进。(兼语短语)

额角上 有 黄豆大 的汗粒落 到地下 。(兼语短语)

有的动词性短语还经常作动语。偏正短语作动语,要划出状语和中心语;中补短语作动语,要划出中心语和补语。例如:

同学们 认真 复习 功课。 (动词性偏正短语作动语)

她 拉了 一下 我 的衣角。(动词性中补短语作动语)

有的动语是一个中补短语前加状语组成的偏正短语, 这种情况要分别划出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例如:

你 将 收 到 一份 精美 的礼品。

大家 要 打扫 干净 自己 的教室。

再看不必分析的例子:

不去 不 对。

一批评就发火 不 好。 (作主语)

马克思 十分 重视 学习外国语。

我 打算 托小李买点药材。 (作宾语)

才从济南买来 的摩托车 也 被偷 走 了。

他们 又 开始了 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 的拿手戏。(作定语)

他 带着愤慨 地告诉 我 你所遭受到的一切迫害。

秀兰 穿戴得整整齐齐 地出去了。 (作状语)

在场 的同志 都 心痛得 直跺脚 。

王老六 吓得〈爬起来就跑〉。 (作补语)

在抗战问题上 的不合作, 究竟 说明了 什么?

各地 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 不能 用杀富济贫的办法 来解决。

(作名词性短语里的中心语。)

(三)主谓短语、联合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词短语、 助词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和各种固定短语,无论作什么成分,内部都不再分析。例如:

老年人上大学, 已经 不 是 个 新 事儿了。(主谓短语作主语)

我 觉得 中国历史的影子从我眼前飘忽而过。 (主谓短语作宾语)

洋鬼子怎样骗了钱去, 老通宝不很明白。 (主谓短语短语作主、谓语)

这 一本日记和几箱书 一直 保存 到现在 。

(联合短语作主语中心,介词短语作补语)他 走得 那么稳健,又那么豪迈 。 (联合短语作补语)

蜜蜂这东西, 最 爱 劳动! (同位短语作主语)

我最崇拜 的人 是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

(主谓短语作定语,同位短语作宾语)你 把衣服 洗 一洗 。 (介词短语作状语,量词短语作补语)

夜空 被焰火 照得 光彩夺目 。 (介词短语作状语,固定短语作补语)

广场上 来了 一群 看戏的。 (方位短语作主语,“的”字短语作宾语)

1921年 ,中国共产党 成立。 (固定短语作主语)

(四)对于多义句,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分析。例如:

A1 自行车 没有 锁。

A2 自行车 没有 锁。

B1 小张和小王 一起 学 外语。

B2 小张 和小王 一起 学 外语。

C1 我 看见 她 的孩子 很 高兴。

C2 我 看见 她的孩子很高兴。

此部分的内容可参看附录四《单句成分分析举例》。

六、如何分析单句?

句子分析有“框式(阶梯)分析法”和“简易符号法”两种。这里主要介绍采用“简易符号法”。符号的约定为:

主语与谓语间用“ ”,动语与宾语间用“ ”,双宾语间用“ ”,连谓关系间用“ ”。主语或主语中心语下用“ ”,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下用“ ”,宾语或宾语中心语下用“ ”,兼语或兼语中心语下用“ ”。非主谓句中心语下用“ ”,独立成分下用“ ”。

单句成分的分析,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句子成分的分析,应符合句子(包括短语)的结构层次。

语言既有层次性,也具有链条性,因此,句子成分分析,既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也可以采用简易线条分析法。例如“我们学校从山上移下来一棵树”这个句子,就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法分析:

层次分析法:

我 们 学 校 从 山 上 移 下 来 一 棵 树 。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简易线条分析法:

我们 学校 从山上 移 下来 一棵 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分析各有利弊。层次分析法能很清晰地显示出句子的结构层次,但不利于总结句型;简易线条分析法能够较好地体现语言的链条性特点,便于归纳句型,但层次结构显示得不很分明。由于简易线条分析法比较简明、方便,所以我们在语法教学中一般以简易线条分析法为主,只在需要的时候采用层次分析法。

简易线条法,从底层说,它是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主谓之间的双竖线“ ”和单竖线“ ”,除了表示关语法系外,还兼有标明结构层次的作用。一般说来“ ”代表第一层次(有句首状语的句子除外)“ ”代表第二层次(谓语动词前有状语的句子除外),用简易线条法分析的句子,必须能经得起层次分析法的检验,否则是错误的分析。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合编的《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四章语法部分“思考和练习六”中有一项内容是“分析句子成分”,在两位先生主编的与教材配套的《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自学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对其中两个句子的分析是:

※ 为了 保护羊群 ,(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 同暴风雪 搏斗 了 一天一夜 。

※鲁迅先生 小心 地翻阅着(方志敏同志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写

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前一句的主语是“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这是个同位短语,而不是偏正短语。“英雄”和“小”是修饰“姐妹”的,不是修饰“姐妹——玉荣和龙梅”的。主语是偏正短语“英雄的小姐妹”与联合短语“玉荣和龙梅”构成同位(复指)关系。用框式图解法可以很清楚地分析出内部组合关系:

英 雄 的 小姐妹——玉 荣 和 龙 梅

后一个句子的宾语“方志敏同志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也是一个同位短语。其结构与前一句子的主语相似。用简易线条法分析句子,同位短语是整体充当句子成分,内部不能再继续分析。教参上的分析,搞错了主语和宾语内部的结构层次,因此是错误的分析。这种参考答案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只会给人误导。这两个句子,正确的分析应该是:

为了保护羊群 ,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 同暴风雪 搏斗了 一天一

夜 。

鲁迅先生 小心 地翻阅着 方志敏同志利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笔墨写成 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除了同位短语外,联合短语、方位短语作句子成分也容易出现错误。例如:

※ 重重叠叠 的枝丫间 只漏下 斑斑点点 的日影。

※ 美丽 的天空中 漂着 五颜六色 的风筝。

※ 他 的 魁梧 的身影, 温和 的脸, 明净 的额, 慈祥 的目光,

时时 出现 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的大道边 。

※父亲 给 我 一包 贝壳和 几支 很好看 的 鸟 毛。

第一个句子是许建章、王耀辉主编的《现代汉语》(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教材中的分析例子。在这个句子中,“重重叠叠的枝丫间”本来是个方位短语,但却分析成偏正短语。“重重叠叠”是修饰名词“枝丫”的,不是修饰“枝丫间”的。它是名词性偏正短语“重重叠叠的枝丫”加上方位词“间”组成的方位短语。用层次分析法图解如下:

重 重 叠 叠 的 枝 丫 间

第二句主语也是个方位短语,分析中出现的错误与第一句相似。第三句的主语是个偏正短语,其中心语“魁梧的身影,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是四个偏正短语组成的联合短语。第四句是个双宾语句。远宾语是个联合短语。联合短语不论作什么成分,其内部都是不能再分析的。这四个句子正确的分析应该是:

重重叠叠的枝丫间 只 漏 下 斑斑点点 的日影。

美丽的天空中 漂着 五颜六色 的风筝。

他 的魁梧的身影,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 时时 出现 在会

场上,课堂上,杨家岭的大道边 。

父亲 给 我 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

第二,句子成分的分析,应分清组成成分的结构关系。

宾语和补语、主语和状语有时容易混淆,分析时应特别注意。我们这里讲的成分,既包括句子成分,也包括短语成分,二者都属于句法成分。大部分短语加上语调可以成为句子,句子去掉语调就是短语,因此短语的成分和句子的成分往往呈现出一致性。短语的成分也可以按照句子成分分析的办法进行。例如:

简易线条分析法:

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 显得 分外耀眼

层次分析法:

在 灿 烂 的 阳 光 照 射 下 显 得 分 外 耀 眼

句法成分分析,分析到这里就可以了。短语的内部结构分析,还要继续切分下去,一直到词为止。但不管怎么切分,“显得分外耀眼”都是“动宾”关系。有的语法书将它看作“中补”关系(见高更生《汉语语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19页),这就混淆了宾语和补语的界限。区分宾语和宾语,应该考虑:

第一,注意语素和词的分别。“得”是补语的标志,同时也是动词的后缀。“得”在“想得太简单、热得满头大汗”中是结构助词,它后面是补语;在“取得胜利、获得大丰收、觉得有趣、显得精神”中是构词成分,它只能是动宾关系。“于”有时是介词,它经常出现在谓词后,与后面的名词性词语组成介词短语,作补语,如“今年的庄稼好于往年、鲁迅出生于1881年”;有时是动词的组成部分,如在“长于音乐、乐于助人、意见归于一致、忙于破案、忠于职守、急于回国、善于做思想工作”等结构中,“于”只是动词的词缀,它后面的成分是宾语。

第二,看成分的词性。动词后的量词短语,如果表示物量,一般是宾语;如果是动量,就是补语。例如“读了三本”是动宾关系,“读了三遍”是中补关系。

第三,看能否变换成“把”字句。某些表示时间的成分既可以做补语,也可以做宾语,而做宾语时往往可以变换成“把”字句。例如“他浪费了两个钟头”可以变换成“他把两个钟头浪费了”,这说明“两个钟头”是宾语;而“他工作了两个钟头”不能说“他把两个钟头工作了”,因此,这句的“两个钟头”是补语。

有的教材说:“‘得’是补语的标志,凡带有助词‘得’的,一定是补语。”(曹为公等主编《标准化现代汉语教程》,天津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在分析时所举的例子是:

※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 逼得 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

在分析的后面还特别注明说:“补语是个复杂的主谓短语”。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存在问题。对于“名词A+谓词A+得+名词B+谓词B ”这类的句子(“名词A ”也可以不出现),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试比较以下两组:

甲组: 乙组:

疼得小伙子直流汗。 他累得满头大汗。

痛苦折磨得他睡不好觉。 大家聊得天快亮了。

这件事高兴得我一夜没睡着。 那几个人冻得全身发抖。

这一问,问得小飞娥头发一支杈。 老刘高兴得话都说不出来。

这句话像鼓槌一般打得吴老太爷全身发抖。

这两组粗看起来结构相似,但仔细比较后却发现,它们相差很远。第一组“得”后边“名词B ”),无论是“谓词A ”施事还是受事,都可以用“把”提前,例如可以说“把小伙子疼得直流汗”、“这件事把我高兴得一夜没睡着”。李鉴定曾指出:“得”后面的名词性词语,有的能够用“把”提前,“这个特点很重要,它说明了这个名词语的语法性质。在汉语里边,只有谓语动词后边的名受(一般称‘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用把提前。既然‘得’后面的这个名词语可以用‘把’提前,因此它也是名受(‘宾语’)。”(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41页)所以甲组中“得”后面的名词性词语是宾语,而不是补语的一部分;真正的补语后面的是“谓词B ”。乙组所有的句子“得”后边的名词性词语都不能用“把”提前,所以,这组的句子是“得”后面的主谓短语作补语。因此两组句子的分析是不同的:

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 逼得母亲和父亲 决心节衣缩食培

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 (甲组的分析)

大家 聊得 天快亮了 。 (乙组的分析)

“的”字短语表示人或事物,相当于名词,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先进的帮助落后的。”“的”字短语有时用作判断宾语,形成“是……的”的形式。如,“这本书是我昨天刚买的。”等于说:“这本书是我昨天才买的书。”宾语中心承主语的中心而省略。但“是……的”形式有时不是“是+‘的’字短语”,例如:“真理,是批不倒的。”这前面的“是”不表示判断,而表示一种无可置疑的语气,可以看作语气副词,句末的“的”是表示确信的语气词。这种句式有下列特点:(1)“是”的作用不在于给事物分类,而在表示强调,可以替换

为“确实”、“的确”之类;(2)作为语气词的“的”可以去掉;(3)“的”字后边不能添加可以成为中心语的名词。这两类情况比较分析如下:

这本 书 是 我昨天刚买的。

真理, 是 批 不倒 的。

方位短语、时地名词经常出现在句子的开头,作主语,还是作状语往往难于决断。其实它们充当主语,是有条件的:第一,处所、时间本身是接受动作的对象。如“校园 打扫干净了。”“假日 都充分利用了。”第二,处所、时间词语是判断、描写的对象。例如:“山坡边 是望不尽了苹果园。”“假日 是我们搞业余创作的时间。”“激战前 ,静极了。”“假日的校园 ,特别清净。”第三,时地词语表示事物存现的处所或时间。例如:“墙上 挂着一幅画。”““山梁上 隐去了落霞的余辉。”“花园 有棵小松树。”“宋代 有个欧阳修。”

方位短语作主语,是在没有真正的主语出现的情况下,如果真正的主语出现了,那么方位短语就只能作状语了。试比较:

A1 体育馆里 , 正在 举行 一场 激烈 的 篮球 比赛。

A2 体育馆里 , 一场 激烈 的 篮球 比赛 正在 举行。

如果时间词语和地点词语在句首同时出现,一般是时间词语作状语,地点词语作主语。例如:

午后 ,班里 又 来了 一位 新 同学。

班里 午后 又 来了 一位 新 同学。

句子成分的分析,必须按照下列方法:

句子成分的分析,应显示出句型结构。既不能过细,也不能过粗。过细,会淹没句子的结构;过粗,会使句型结构不完整。综合各家对句子分析的意见,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分析意见:

(一)名词性偏正短语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要继续分析,作其他成分时不再分析。先看必须分析的例子:

昨天丢失 的钱包 找 到 了? (主语)

一片 奇丽 的 千里 牧场 展现 在你的眼前 。(主语)

苹果, 八角钱一斤 的, 给我 称 十斤。(主语,定语后置)

草地 真 是 一个 又大又好 的 露天 餐厅。(宾语)

伟大 的人民 创造了 伟大 的业绩。 (主语,宾语)

再看不必分析的例子:

操场 一片水。 (作谓语)

啊,丁香, 我故乡的花! (作谓语)

班长 向我们 讲述了 一件珍贵的衬衫 的故事。(作宾语的定语)

“一件珍贵的衬衫”本身就是一个偏正短语,又和“故事”组成一个更大的名词性偏正短语,作全句的宾语。因此在析句时,“一件珍贵的衬衫”内部就不能再继续分析。

(二)谓词性短语在谓语、动语位置上要继续分析,作其他成分时不再分析。

谓词性短语指的是偏正短语中的状中短语、中补短语、动宾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等。这些短语的基本功能是作谓语,也可以作其他成分。作谓语时是对主语加以陈述,必须继续分析。例如:

母亲 这样 地 整日 劳碌着。 (动词性偏正短语)

她 整天 穿戴得 整整齐齐 。 (动词性偏正短语)

大 坝 坚固得 很 。 (形容词性中补短语)

我们 打 赢 了 球。 (动词性动宾短语)

为了使句子结构显豁,在成分分析时,兼语句、连谓句的动宾之间一般不用“ ”号。

黄参谋 写 好 报告 交 给 站在旁边 的通讯员。(连谓短语)

如今 她 分了 热毛子 马 不 高兴。(连谓短语)

师长 派 通信员告诉 先头 部队 停止前进。(兼语短语)

额角上 有 黄豆大 的汗粒落 到地下 。(兼语短语)

有的动词性短语还经常作动语。偏正短语作动语,要划出状语和中心语;中补短语作动语,要划出中心语和补语。例如:

同学们 认真 复习 功课。 (动词性偏正短语作动语)

她 拉了 一下 我 的衣角。(动词性中补短语作动语)

有的动语是一个中补短语前加状语组成的偏正短语, 这种情况要分别划出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例如:

你 将 收 到 一份 精美 的礼品。

大家 要 打扫 干净 自己 的教室。

再看不必分析的例子:

不去 不 对。

一批评就发火 不 好。 (作主语)

马克思 十分 重视 学习外国语。

我 打算 托小李买点药材。 (作宾语)

才从济南买来 的摩托车 也 被偷 走 了。

他们 又 开始了 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 的拿手戏。(作定语)

他 带着愤慨 地告诉 我 你所遭受到的一切迫害。

秀兰 穿戴得整整齐齐 地出去了。 (作状语)

在场 的同志 都 心痛得 直跺脚 。

王老六 吓得〈爬起来就跑〉。 (作补语)

在抗战问题上 的不合作, 究竟 说明了 什么?

各地 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 不能 用杀富济贫的办法 来解决。

(作名词性短语里的中心语。)

(三)主谓短语、联合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词短语、 助词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和各种固定短语,无论作什么成分,内部都不再分析。例如:

老年人上大学, 已经 不 是 个 新 事儿了。(主谓短语作主语)

我 觉得 中国历史的影子从我眼前飘忽而过。 (主谓短语作宾语)

洋鬼子怎样骗了钱去, 老通宝不很明白。 (主谓短语短语作主、谓语)

这 一本日记和几箱书 一直 保存 到现在 。

(联合短语作主语中心,介词短语作补语)他 走得 那么稳健,又那么豪迈 。 (联合短语作补语)

蜜蜂这东西, 最 爱 劳动! (同位短语作主语)

我最崇拜 的人 是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

(主谓短语作定语,同位短语作宾语)你 把衣服 洗 一洗 。 (介词短语作状语,量词短语作补语)

夜空 被焰火 照得 光彩夺目 。 (介词短语作状语,固定短语作补语)

广场上 来了 一群 看戏的。 (方位短语作主语,“的”字短语作宾语)

1921年 ,中国共产党 成立。 (固定短语作主语)

(四)对于多义句,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分析。例如:

A1 自行车 没有 锁。

A2 自行车 没有 锁。

B1 小张和小王 一起 学 外语。

B2 小张 和小王 一起 学 外语。

C1 我 看见 她 的孩子 很 高兴。

C2 我 看见 她的孩子很高兴。

此部分的内容可参看附录四《单句成分分析举例》。


相关文章

  • 语文手抄报:汉语句法
  • ●单句 (1)单句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 ...查看


  • 语文手抄报:汉语
  • ●单句 (1)单句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 ...查看


  •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
  •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副词例外),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 ...查看


  • 六年级语文知识集锦
  • 六年级语文知识集锦 1."吹面不寒杨柳风"从面上看就是吹在脸上的杨柳风(这里是指春风,春天来了)一点也不感到寒冷了,当然象母亲的手抚摩着你拉! 2.由于春天来了百花都竟相开放,谁也不让谁赶趟儿.(这里是指紧追快赶 ,是一 ...查看


  • 语文手抄报:复句
  • (1)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 ...查看


  •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句子成分
  •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概述: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1) 大伙都散了(<分马& ...查看


  • 浅谈单句类作文题目的审读
  • 山东德州赵宗生 单句类作文题目是作文命题和拟题的重要形式之一. 所谓单句,通俗点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这个一句话的基本结构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其中主谓宾为主干成分,定状补为附加成分. 把握单句有三个要点:一是这个句 ...查看


  • [压缩语段--下定义]教学设计
  •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 下定义式压缩语段 学习目标:(1)掌握"下定义"的基本解题思路及模式:有效提取材料信息. (2)通过一般概念了解"定义"的基本模式:探究方法.寻找规律. (3)有效筛选信息,提高综 ...查看


  •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实用教案
  • 一.看例子,找区别 1.我作为班长,要以身作则.(单句) 2.我是班长,要以身作则.(复句) 1.剧是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复句) 2.外国.中国.古代.当代的戏剧都是从那个华丽而吸引人心的序幕开始的.(单句) 二.单句与复句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