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曾有人这样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因此,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在课堂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想法。

一、评价应真诚热情,体现激励性

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赞美一定要真诚而亲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教师的评价应注重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学生褒奖。如我在教学一年级听说活动《狮子、猴子和房子》一课中,我让学生在听完录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说“狮子是怎么想的”,并出示填空:“狮子看见猴子住在漂亮的房子里,心想: ”。学生可以根据常识或听到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有的学生说:“狮子心想:这么漂亮的房子的应该是我住。”我评价到:“你听清楚了录音里的内容,听的清,记得牢。”有的学生说:“狮子想:我是森林大王,这么漂亮的房子,给我住才对。”我马上评价到:“对啊,狮子可是威风的大王,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老师一句句评价的话语就像蜜汁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化作前进的不竭源泉。及时对学生运用肯定性、激励性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又如在教学二年级的《粽子》一课导入部分,我先向学生提问:“小朋友们,你知道吗?”我一一出示各种节日名,让学生读完后,紧接着问:“那你知道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我们会吃哪些食品?”我出示图片请同学说。第一个同学说:“我知道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是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的节日,在那一天,大家要吃青团、去扫墓。”我评价到:“你知道的真不少,看来你非常爱看课外书。”听了我的评价,学生微笑着坐了下去。课堂中学生不仅仅是按老师的要求直接告诉大家清明节人们吃什么,还把清明节的来历用简单的话语介绍清楚了。教师及时的评价给予了学生自信,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拉近了教师

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我在教学一年级《大萝卜》一课时,我先请学生玩一个游戏——邮递员来送信。就是请学生拼读“a、o、e”三个单韵母。第一个学生读单韵母“a”。我评价到:“你发音的口型非常正确。”第二个学生读单韵母“o。”我又评价:你读“o”的时候嘴巴圆圆的。我有针对性的表扬,不仅鼓励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更让其他学生知道在读的时候要掌握的要点,这样评价的内容就更准确、具体充实,更具有针对性。

二、评价须因人而异,注重针对性

1、注意纵向差异

评价应根据所评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高年级语言丰富优美,而低年级语言则简洁明确。有的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评价出现“你的领悟力真强”“真看不出来,你平时深藏不露啊,还有谁敢与他一决高下”等语句,学生听后一片茫然。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低、词汇量少、社会经验浅,对教师所说的“领悟”“深藏不露”“一决高下”等词根本无法理解,自然听得一头雾水。这样雾里看花似的评价,几乎没有什么成效可言,而一句简单的“你真棒”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因此,“因人施评”很重要。如《狮子、猴子和房子》一课中,狮子和猴子对话的后半段内容是狮子说的比赛规则,这是故事的重点。内容包括“搬什么、怎么搬、搬到哪里” 三个方面。 “怎么搬”这个内容是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在交流时,我先请了一位并不是很优秀、调皮的学生来交流,但是他却把内容都说完整了,这时,我很惊喜,马上评价到:“今天你学习的很认真,还把内容都记住了,真棒。”听了我的话,这位学生认认真真的听完了整节课,还不停的积极举手。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营造了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2、关注横向差别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教学中,我们更要关注个体,淡化学生的横向比较,提倡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建构不定势评价心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如一次上课,我请学生读课文,一个平时成绩中下、寡言少语的男生举手了,我惊喜莫名,立即点了他的名。这个男生可能由于紧张,读得断断续续,但比起以前他还是有进步的,于是我也请大

家评一评。可是学生们对他的努力似乎并不买账。后来,我发现这个男生这堂课一直低着头。于是,在临近下课时,我又一次叫到了他,请他再来读读课文。他的声音依然很小,情感也不是那么充沛,但他没有读错一个字。我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微笑着说:“你真行可以看出你听得多么专心,读得多么认真。如果你能把你的朗读技巧通过你自信大胆的声音表达出来,你就是我们班上的朗读能手了”看到他涨红了脸兴奋地坐下去的时候,我的心也充满了欢欣。

三、评价应导向正确,彰显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课堂上,教师在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敢说、乐说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采用导向性评价语言,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如在教学《狮子、猴子和房子》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思维,课堂最后,我结合书中的“想一想”,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狮子越想越不甘心,他又会想出哪些办法抢房子呢?想象狮子、猴子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试着续编一个发生在狮子、猴子和房子之间的故事。课前我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大致有三种结果:(1) 狮子又输了,灰溜溜地走了。(2) 猴子输了,狮子赢了,住进了漂亮的房子里。(3) 狮子和猴子一起住进了漂亮的房子里。心想:学生回答应该不会脱离这三种答案。大部分学生也都如我所愿,都在这三种答案之内,有一个男生却“语出惊人”:“这狮子也太傻了,他本来就是森林之王,可以命令猴子把房子给自己,或者直接一拳把猴子打倒把房子抢过来,为什么还要去想那么多办法呢?”此言一出,全班哗然。学生有的目瞪口呆,无法接受;有的连连点头,表示认同;更多的学生则莫衷一是,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教师。此时我知道我应该马上做出评价:“你的见解很独特,确实,现实中狮子是强大的,可以这么做,但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比较讲文明的狮子。”听了我的评价,同学们也纷纷点头,课堂的主动权又回到我的手中。因此,准确合理,正确的评价也是调控课堂的必要手段。

四、评价要适而有度,具有可信性

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标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散发出迷人的人文气息,焕发出醉人的生命活力。但是,在课改实践中,某些过

分推崇鼓励评价的极端化、形式化现象也应引起教师的警惕,因为如今的课堂,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时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经常会传来“啪、啪、啪”整齐划一的掌声,评价中本应有的批评绝迹了,中肯的意见难觅了。如果对学生解决了一些非常容易的任务而大加赞赏,或对他们错误的回答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必然使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逐渐退去了应有的喜悦,丢失了是非准则,丧失了判断能力,渐渐地迷失了自我。如我在教学《粽子》一课中,我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粽子颜色的句子,要求学生读出美的感受。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读的时候只把句子读通顺、正确了,没有读出感觉来。于是我评价到:“你把句子读通顺了,如果你能读好描写颜色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的更好听了。请你再试一试好吗?”学生又进行了尝试,这次读的比前一次进步多了。

在教学实际中,只要运用这种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时,学生们都能乐意地改正,认真思考,重新组织,把正确答案说出来。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中,只要老师对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希望之情,就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每个学生都会比原来做得更好。

五、评价力求互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并不能成为教师的“专利”,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把评价权利,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要使学生评价更有序,更有效,必须让他们在评价中遵循一些原则。尊重他人原则:在合作评价时,一定要尊重别人。在评价前,一定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根据他人的观点,结合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进行思考,并选择适当的语言,对别人进行鼓励,或诚恳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我通常要求学生这样说:“我觉得刚才某某同学哪儿读得比较好„„我还有几点建议„„”这样评价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价,既是一个促进别人的过程,又是一个取长补短的学习过程、提升过程。

例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我指定某几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等几位学生读完全文,就引导学生评价:听了刚才几位小朋友读课文,你想说什么?于是,小手林立,有的说:“我觉得某某小朋友读得非常有感情,真好,我要向你学习。”有的说:“某某小朋友,你读得正确又通顺,如果声音再响亮一点,那就更好了!”

有的说:“某某小朋友读得很有味道,但漏了一个字,请你再读一遍,把课文读正确好吗?”于是那位小朋友便欣然接受,认真地重读了刚才的句子,从而赢得了全班肯定的评价。

无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评还是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或点拔、启迪,并以友爱的情感,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民主的态度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增强信心,以愉悦、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又使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受到鼓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良性发展。

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音符。总之,课堂评价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它总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贯穿整个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态势,用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用智慧的评价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用艺术的评价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曾有人这样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因此,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在课堂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想法。

一、评价应真诚热情,体现激励性

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赞美一定要真诚而亲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教师的评价应注重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学生褒奖。如我在教学一年级听说活动《狮子、猴子和房子》一课中,我让学生在听完录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说“狮子是怎么想的”,并出示填空:“狮子看见猴子住在漂亮的房子里,心想: ”。学生可以根据常识或听到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有的学生说:“狮子心想:这么漂亮的房子的应该是我住。”我评价到:“你听清楚了录音里的内容,听的清,记得牢。”有的学生说:“狮子想:我是森林大王,这么漂亮的房子,给我住才对。”我马上评价到:“对啊,狮子可是威风的大王,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老师一句句评价的话语就像蜜汁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化作前进的不竭源泉。及时对学生运用肯定性、激励性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又如在教学二年级的《粽子》一课导入部分,我先向学生提问:“小朋友们,你知道吗?”我一一出示各种节日名,让学生读完后,紧接着问:“那你知道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我们会吃哪些食品?”我出示图片请同学说。第一个同学说:“我知道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是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的节日,在那一天,大家要吃青团、去扫墓。”我评价到:“你知道的真不少,看来你非常爱看课外书。”听了我的评价,学生微笑着坐了下去。课堂中学生不仅仅是按老师的要求直接告诉大家清明节人们吃什么,还把清明节的来历用简单的话语介绍清楚了。教师及时的评价给予了学生自信,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拉近了教师

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我在教学一年级《大萝卜》一课时,我先请学生玩一个游戏——邮递员来送信。就是请学生拼读“a、o、e”三个单韵母。第一个学生读单韵母“a”。我评价到:“你发音的口型非常正确。”第二个学生读单韵母“o。”我又评价:你读“o”的时候嘴巴圆圆的。我有针对性的表扬,不仅鼓励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更让其他学生知道在读的时候要掌握的要点,这样评价的内容就更准确、具体充实,更具有针对性。

二、评价须因人而异,注重针对性

1、注意纵向差异

评价应根据所评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高年级语言丰富优美,而低年级语言则简洁明确。有的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评价出现“你的领悟力真强”“真看不出来,你平时深藏不露啊,还有谁敢与他一决高下”等语句,学生听后一片茫然。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低、词汇量少、社会经验浅,对教师所说的“领悟”“深藏不露”“一决高下”等词根本无法理解,自然听得一头雾水。这样雾里看花似的评价,几乎没有什么成效可言,而一句简单的“你真棒”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因此,“因人施评”很重要。如《狮子、猴子和房子》一课中,狮子和猴子对话的后半段内容是狮子说的比赛规则,这是故事的重点。内容包括“搬什么、怎么搬、搬到哪里” 三个方面。 “怎么搬”这个内容是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在交流时,我先请了一位并不是很优秀、调皮的学生来交流,但是他却把内容都说完整了,这时,我很惊喜,马上评价到:“今天你学习的很认真,还把内容都记住了,真棒。”听了我的话,这位学生认认真真的听完了整节课,还不停的积极举手。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营造了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2、关注横向差别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教学中,我们更要关注个体,淡化学生的横向比较,提倡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建构不定势评价心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如一次上课,我请学生读课文,一个平时成绩中下、寡言少语的男生举手了,我惊喜莫名,立即点了他的名。这个男生可能由于紧张,读得断断续续,但比起以前他还是有进步的,于是我也请大

家评一评。可是学生们对他的努力似乎并不买账。后来,我发现这个男生这堂课一直低着头。于是,在临近下课时,我又一次叫到了他,请他再来读读课文。他的声音依然很小,情感也不是那么充沛,但他没有读错一个字。我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微笑着说:“你真行可以看出你听得多么专心,读得多么认真。如果你能把你的朗读技巧通过你自信大胆的声音表达出来,你就是我们班上的朗读能手了”看到他涨红了脸兴奋地坐下去的时候,我的心也充满了欢欣。

三、评价应导向正确,彰显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课堂上,教师在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敢说、乐说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采用导向性评价语言,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如在教学《狮子、猴子和房子》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思维,课堂最后,我结合书中的“想一想”,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狮子越想越不甘心,他又会想出哪些办法抢房子呢?想象狮子、猴子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试着续编一个发生在狮子、猴子和房子之间的故事。课前我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大致有三种结果:(1) 狮子又输了,灰溜溜地走了。(2) 猴子输了,狮子赢了,住进了漂亮的房子里。(3) 狮子和猴子一起住进了漂亮的房子里。心想:学生回答应该不会脱离这三种答案。大部分学生也都如我所愿,都在这三种答案之内,有一个男生却“语出惊人”:“这狮子也太傻了,他本来就是森林之王,可以命令猴子把房子给自己,或者直接一拳把猴子打倒把房子抢过来,为什么还要去想那么多办法呢?”此言一出,全班哗然。学生有的目瞪口呆,无法接受;有的连连点头,表示认同;更多的学生则莫衷一是,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教师。此时我知道我应该马上做出评价:“你的见解很独特,确实,现实中狮子是强大的,可以这么做,但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比较讲文明的狮子。”听了我的评价,同学们也纷纷点头,课堂的主动权又回到我的手中。因此,准确合理,正确的评价也是调控课堂的必要手段。

四、评价要适而有度,具有可信性

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标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散发出迷人的人文气息,焕发出醉人的生命活力。但是,在课改实践中,某些过

分推崇鼓励评价的极端化、形式化现象也应引起教师的警惕,因为如今的课堂,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时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经常会传来“啪、啪、啪”整齐划一的掌声,评价中本应有的批评绝迹了,中肯的意见难觅了。如果对学生解决了一些非常容易的任务而大加赞赏,或对他们错误的回答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必然使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逐渐退去了应有的喜悦,丢失了是非准则,丧失了判断能力,渐渐地迷失了自我。如我在教学《粽子》一课中,我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描写粽子颜色的句子,要求学生读出美的感受。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读的时候只把句子读通顺、正确了,没有读出感觉来。于是我评价到:“你把句子读通顺了,如果你能读好描写颜色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的更好听了。请你再试一试好吗?”学生又进行了尝试,这次读的比前一次进步多了。

在教学实际中,只要运用这种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时,学生们都能乐意地改正,认真思考,重新组织,把正确答案说出来。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中,只要老师对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希望之情,就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每个学生都会比原来做得更好。

五、评价力求互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并不能成为教师的“专利”,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把评价权利,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要使学生评价更有序,更有效,必须让他们在评价中遵循一些原则。尊重他人原则:在合作评价时,一定要尊重别人。在评价前,一定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根据他人的观点,结合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进行思考,并选择适当的语言,对别人进行鼓励,或诚恳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我通常要求学生这样说:“我觉得刚才某某同学哪儿读得比较好„„我还有几点建议„„”这样评价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价,既是一个促进别人的过程,又是一个取长补短的学习过程、提升过程。

例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我指定某几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等几位学生读完全文,就引导学生评价:听了刚才几位小朋友读课文,你想说什么?于是,小手林立,有的说:“我觉得某某小朋友读得非常有感情,真好,我要向你学习。”有的说:“某某小朋友,你读得正确又通顺,如果声音再响亮一点,那就更好了!”

有的说:“某某小朋友读得很有味道,但漏了一个字,请你再读一遍,把课文读正确好吗?”于是那位小朋友便欣然接受,认真地重读了刚才的句子,从而赢得了全班肯定的评价。

无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评还是学生自我评价,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或点拔、启迪,并以友爱的情感,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民主的态度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增强信心,以愉悦、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又使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受到鼓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良性发展。

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音符。总之,课堂评价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它总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贯穿整个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态势,用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用智慧的评价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用艺术的评价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相关文章

  •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参考20110929
  • 教育研究课题选题参考(一) 一.德育研究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 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学生道德学习研究. "家校共育"的个案研究.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学业较差学生的行为形成原因研究 学业优秀学生的行为 ...查看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 课 题 1观潮 课 时 2课时 使用时间 组别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编制 审核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 课 题2* 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时 1课时 使用日期 小学语文第七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查看


  • 小学语文现行教材教法重难点
  • 小学语文现行教材教法重难点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1.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 ...查看


  • 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
  • 本文由zxxt369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 东北师大文学院 宋祥 2009.12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 2001年 月由教育部颁布的< 200 ...查看


  •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笔记
  •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A1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A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 ...查看


  • 小学语文教研组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 根据常州市语文工作计划和我区第二学期工作要点,本学期我校的小语教研将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常规为规范,确立"立足课堂抓质量,加强备课.教法.评价研究出效率" ...查看


  •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
  •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征求意见稿) 小学语文教学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开展学科教学 ...查看


  • 小学语文课题小研究
  • 小学语文课题小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指导思想 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 ...查看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 2014年黔西南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语文 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几年的时间了,暑期参加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2014年7月26日我参加了黔西南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语文为期一天的培训,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 ...查看


  • 4.五年级语文组小课题
  • 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单 持. 二.加强指导,科学引领 教师能否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是本意见执行的关键.在推进小 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担负起推荐读物.组织指导阅读活动与 评价等任务,因此,要着力提高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能力,从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