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建议与课例分析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

莫绍龙、冯忠贞

一、解读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是帮助学生生存并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须的土壤。

《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以“立体——平面——立体”为主线,以“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四条线索展开,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逐学段层层推进。《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的四条线索部以图形为载体,以培养观念、几何直觉 推理能力以及更好的认识和把握我们生存的空间为目标 不仅着眼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几何事,而且强调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如,一年纽的第一学期的新教材,让学生首先认识的是立体图形,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认识和学习平面图形,最后进一步学习和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课程标准》呈现内容的结构形式,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 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与以往几何教材主要采取”定义——性质——例题——习题”的结构形式有较大的区别。

《数学课程标准》呈现内容的处理方式,与以往的大纲相比,改变了以线段、面积、体积、测量、相交 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呈现几何内容的处理方式,而是以“观察、实际动手操作、测量、计算 、变换和简单推理”为具体处理方式。如,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示意图 并注明方向及主要参照物。

《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直观几何、实验几何.这部分内容是有趣的、充满想像和富有意义的推理活动。 《教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 内容安排的思路是:不把小学的几何内容作为初中几何的基础侧重于有关图形数量的计算,而在初中阶段把研究对全拓展到相似形和圆,侧重于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论证。(数学课程标准)将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分别安排在三个学段,后一学殿是前一学段的螺旋式上升和自然发展。

二、教学建议

1、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展到生活中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教学一定要注重实践活动,突出探究过程。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一个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数学模型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过程中。

3、教学一定要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学生对几何 图形的认识是从直观开始的,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直观往往是学生认识图形的起点。教师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以外,还要为学生准备他们熟悉的实物,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通过眼看、手做、脑想、耳听、口说,丰富感性认识,有效地获取知识。

4、教学一定要注意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5、教学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6、教学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7、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

8、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9、教学一定要渗透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10、教学一定要注意处理号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和学习对象的差异性。

11、教学一定要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三、“图形与几何”的教育价值在于:

(1)“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活空间。

(2)“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必须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并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会推理。

(4)“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四、图形与几何教学实施策略

明确了图形与几何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如何在教学中达到这些目标,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接下来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特点入手,提出空间与图形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

[理论解析]

构成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几何体系与构成数学科学体系的几何知识是有区别的。虽然,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内容知识点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公理化体系,仅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的范畴。这些内容是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之上的,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即使简单的几何推理也以操作为基础。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通过割补法的操作方式获得并被大家理解。小学生的几何思维具有具体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特点,所以,经验是儿童关于空间与图形学习的起点,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教学策略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呈现现实情景

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现实的有趣的素材。几何教学的过程就是把各种对象由具体的事物变成抽象的几何体进行研究。学生理解几何知识时,须要把几何体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经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来实现,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需要感性直观材料的支持。

(一)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教学可以设置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常经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初步认识一些特殊图形的特征及性质,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代数化以及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基本的空间与图形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辨认方向,动手操作,想象,描述和表示,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小学生对图形与空间方面的内容已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几何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究。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

教学策略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几何特征

我们对现实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所处方位的感知,对物体三视图的初步认识,以及对平面图形的研究,都需要观察,因此,观察是学生获得空间与图形知识的主要途径之

一。教学中要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如一年级辨认图形的观察活动(辨认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选定参照物辨认方向等),对演示实验或操作的观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验),对实物、模型的观察(认识长方体时,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让学生一一观察,利

用实验或演示发现棱与面,面与面,以及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关长方体的空间观念就比较容易形成)。

教学策略三:动手操作,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多种分析器官共同活动。具体做法:

(一)提供“玩”和“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可以把课本中的一些新知识转化成“玩耍”活动,创设这样的情境以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天性。“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卷成筒,即为圆柱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这样反复两次,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展开的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什么,宽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它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最后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每名学生都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数学活动,并最终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得出了结论。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都得到了和谐发展。

(二)操作中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探究活动的基础。探究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问题既是探究的起点,又是探究的动力,问题是驱动探究活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比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手段,给出正方形、长方形“草地”,根据情境提问,计算“草地”的面积,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教师适时地将图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草地”,并设置这样的问题:“你能算出草地的面积吗?”“你能自己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这两个问题的指向不在公式的本身,而在于发现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思考方法。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又如,一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①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提问:怎样量出圆的周长?(化曲为直法)②出示一个硬纸板圆,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滚动法)③怎样量出我们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测绳法)④教师把一个带线的小球在空中转一圈,怎样量出小球转动的轨迹所形成的圆周长?还能用刚才所讲的一些方法吗?⑤揭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这里,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由疑问———讨论———解疑———疑问……在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维,激发起探究的欲望。

(三)设计活动使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思维从动作开始,儿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通过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使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习知识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课堂上创设能让学生参与操作的环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就会在“动”中感知,在“动”中领悟,在“动”中探究。“空间与图形”中有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如用搭积木、折叠、剪贴等方式,理解空间图形、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等。例如,一位名师在教“长方体体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将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试试看有几种不同的排法,

然后让学生叙述操作顺序,填写操作的数据,即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分别是多少,最后,根据表中数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小正方体的总个数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进而推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谓水到渠成。

教学策略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容易发现空间与图形中的一些奥秘,经过提炼、合情推理得到数学猜想,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的正确性,由此,得到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等。例如,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即是通过折、拼、量等实验方法,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规律,进而提出猜想,再利用已知结论,证实猜想的正确性。可见,几何为学习推理提供了素材,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是几何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学策略五: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数学是一种语言,它能简洁而确切地表达和交流思想。因此,学习中应鼓励儿童用数学的语言对自己的探索过程、思考策略、尝试、计划进行解释或说明。数学语言的交流不仅是让儿童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现给大家,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在表述的过程中作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变换、直观思考等手段,只有在大家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生成和发展,并得到提升。可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对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的特征是以情景呈现问题,以问题驱动探索,以探索组织学习,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

五、关注评价的策略

1、评价的激励性;2、评价的差异性;3、评价的客观性;4、评价的延时性。

教学实践

课例展示: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冯忠贞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

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

平面图形的面都在一个平面上?大家请看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不是)

教师明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在这些物体中这个(拿一个长方体)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

这个物体(拿一个正方体)呢?

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

3、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学习长方体。

二、探究新知

1、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画直观图

老师提问: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

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教师介绍长方体的画法: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一)长方体的特征

2、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提问: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教师板书:面、棱、顶点

同桌相互指出你手中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3、我们已经知道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下面我们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讨论提纲:

结合你手中的长方体学具,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完成以下问题,并将你得出的答案在组内交流。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教师板书:长方体: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教师板书: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

教师提问: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教师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1、如果老师把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变成一样长,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呢? 教师提问: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2、请你观察你手中的正方体,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教师介绍长方体的画法: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3、请同学们对照长方体的特征,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在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3、拿出准备的正方体,请你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

4、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巩固反馈

1、根据图中数据口答填空。

(1)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 12条棱长的和是( )厘米。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 )体,12条棱长的和是( )分米。

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四、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图?

五、课后作业

练习三中习题

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冯忠贞

1、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把学习和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处处与生活同在;课一开始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那些几何图形,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来的各种形状的实物,让学生识别,说一说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使学生明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从这些事物中找出哪些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就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上升为数学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2、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学生在用学具进行操作性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操作、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因而本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 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解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很快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再借助课件演示动画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3、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有条理地总结结论。在研究长方体特征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

4、在练习中注重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棱的特征以后,我增加了一些题目,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求棱长总和;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求棱长。

本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我也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知识建构过程。但我也感觉到有很多不足,比如没有让更多的学生上讲台去指认长方体立体图形中的面、棱和长、宽、高以及正方体的棱长,没有把实物和立体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

活动总结

关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我们进行了专题研讨。在研讨时我们三年级数学组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有经验的共享,又有个性化的反思,通过这种交流,大家开拓了眼界。校本教研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共鸣。” 本次研讨的议题我们展开了调查问卷,对于本次研讨议题作了认真的思考,现汇总如下:

第1个议题:您认为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80%的教师认为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经历探索的过程是最重要的,由此可见,教师们普遍认为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应占重要的地位。

第2个议题:您认为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采取哪些比较有效的措施?取得老师们共识的是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采取活动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讨论、合作交流、归纳等活动主动地获得新知,以教师的教授、引导为辅。

第3个议题:这几节研讨课中最成功之处在哪?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什么?主要成功之处:

1、 几节课都源于生活的情境、趣味的情境、如:周长的认识创设蚂蚁爬树等。

2、 注重课堂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建构,从生活中创设情境、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延伸到生活中。

3、 注重操作和体验如:周长(圆的)设计动手测量周长、直径、填写报告单,探索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创设了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急着评价学生的回答,而且让学生之间先评价,老师不过早地握紧学生思维的火花。

不足之处:

(1) 如何选择情境:应为后面做好铺垫。如:第二节确定位置的情境:出现的是单人组,没有和现实生活想结合,出现(2、5),是第二列还是第二组,教师应该把握住教材与生活实际矛盾、解决好,要多从学生角度出发替学生想,第一节确定位置,电影票的设计中特别有创意。

(2) 小组合作,应该要有挑战性的内容,不要不加选择。

(3) 在做实验时,圆桌用绳子如何缠绕,自行车轮滚动法的测量、如何滚动、应该加以指导,为后面实验法解决圆周长和直径关系埋下伏笔。

(4) 如何注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小组合作时角色的分配应该要清楚。

第4个议题: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您还有哪些困惑?

收集问题归纳如下:

1、 学生建立图形、空间的表象比较容易,但是深化、巩固学生掌握不住,如何解决呢?

2、 如何掌握教学中的收与放的度?

3、 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如何体现?

4、 热闹的课堂如何增加思考性?

5、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学生在应用实际解决问题中,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很难把握?

6、 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7、 图形与几何内容过于抽象,借助多媒体可以直观地反映,但多媒体个人制作费时又有困难,该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使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同时又增加数学思考?

8、 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与培育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附:评课析记录

1、 经历探索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放”与“收”的问题。

如何使一些概念性的或者是一些抽象的知识更具体更形象

XXX

1、如何传授学生,整体不能观察时怎样局部观察。

3、 如何给学生更深层的东西。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

4、 教师如何通过生活化提炼出数学探索的空间,数学含量太简单,如何提高在探讨中互相提高。提升到什么程度?给学生个人有收获。

A :我们设计的课件,能否完全避开课本,能否让学生具体地学生去滚动,去缠绕,如果完全离开教材,教材的主题性体现在哪里?如果没回到教材那么教材起什么作用。

我认为我自己从来没离开过过程,是否说只有翻开书才算是没离开书本,关于自己对4条为什么没有设计删除掉的说明。

在新课改情况下,困惑很多,新课改理念在贯彻过程中,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困惑,老教材用新理念,新教材怎样去用好,困难很好,“圆周长”渗透理念,指导学生必须要性,感觉有些穿新鞋走老路,多媒体只能是老师操作,学生来说。不仅仅渗透平移动,而且渗透一个方法多样性。

“圆周长”与“确定位置”定位不同,不同追求目标,确定位置重体验,带思考性问题的设计,用电影票的设计去体验无关、经历后有感悟才是体验。

“X” “Y”轴是确定的与体验无关、经历后有感悟才是体验。

数学教研活动组织有声有色,通过分工合作,做一次大型交流活动,不仅仅是一个选拔,可以探讨从教研中真正获得些什么?我们看到通过交流缩小校际差异,通过交流得到提升,得到交流、提高合作、共鸣,这种研讨还要继续下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1、教学方式上的探究与借鉴,如什么内容需要创设情境?什么内容要操作?什么内容用讨论?2、在教学内容上,怎样吸取长处,取长补短或扬长避短,以更快地提高。3、思考一下教师的作用,在设计教学中我们要探究什么,这节课需要探究吗? 4、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思考,让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不同内容在处理方式上不同,你想带学生到哪里去?你想怎么带学生去哪里?我们反对没有体验的单纯的操作,没有目的的操作,没有感觉的操作,反对漫无边际的探索,把握度的问题,不仅仅停留在好玩,还要让学生觉得有用。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冯忠贞

通过一次次的听课反思及平时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重视操作钱的充分准备。

充分准备是有效操作的前提,对小学生而言,课前教师应检查学生的学具有没有准备好,此时教师也要准备一些提供给忘带的学生,同时教师需要花一分钟的时间跟学生明确上课要求,比如,在教师没有要学生拿出学具前,学具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再动手操作之前,先听清楚教师的要求,听到教师说开始再动手,当教师喊停时,学生应及时停手,另外由于一些学具本身的限制,有些操作无法展示,但却需要展示时,教师应想法设法克服这些缺陷。

2、操作要求要明确

明确要求,是进行有效操作的保证,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明显地带有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常常被他们感兴趣的学具色彩形状所吸引,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的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将操作与教学思维、知识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操作功能。

3、指导好有针对性的操作

操作能够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非懂的时候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操作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通过操作想让学生从中明白什么,首先自己一定要先明白为什么操作,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起到的效果会是怎样,不是说操作的次数越多越好,而是要将它用在刀刃上,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强加给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徒劳的,学生自发的操作才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操作活动必须 要有针对性。

4、操作之中要及时思考。

任何操作,都是进一步认知的基础,操作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操作,而是在于借助操作,逐步建构知识,发现规律,形成新的思想与认识,通过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同时还可能上升到抽象的或规律性的认识。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

莫绍龙、冯忠贞

一、解读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是帮助学生生存并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须的土壤。

《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内容结构以“立体——平面——立体”为主线,以“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四条线索展开,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逐学段层层推进。《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的四条线索部以图形为载体,以培养观念、几何直觉 推理能力以及更好的认识和把握我们生存的空间为目标 不仅着眼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几何事,而且强调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如,一年纽的第一学期的新教材,让学生首先认识的是立体图形,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认识和学习平面图形,最后进一步学习和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课程标准》呈现内容的结构形式,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 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与以往几何教材主要采取”定义——性质——例题——习题”的结构形式有较大的区别。

《数学课程标准》呈现内容的处理方式,与以往的大纲相比,改变了以线段、面积、体积、测量、相交 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呈现几何内容的处理方式,而是以“观察、实际动手操作、测量、计算 、变换和简单推理”为具体处理方式。如,画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示意图 并注明方向及主要参照物。

《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直观几何、实验几何.这部分内容是有趣的、充满想像和富有意义的推理活动。 《教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 内容安排的思路是:不把小学的几何内容作为初中几何的基础侧重于有关图形数量的计算,而在初中阶段把研究对全拓展到相似形和圆,侧重于以演绎推理为主要形式的论证。(数学课程标准)将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分别安排在三个学段,后一学殿是前一学段的螺旋式上升和自然发展。

二、教学建议

1、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展到生活中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教学一定要注重实践活动,突出探究过程。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一个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数学模型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过程中。

3、教学一定要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学生对几何 图形的认识是从直观开始的,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直观往往是学生认识图形的起点。教师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以外,还要为学生准备他们熟悉的实物,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通过眼看、手做、脑想、耳听、口说,丰富感性认识,有效地获取知识。

4、教学一定要注意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5、教学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6、教学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7、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

8、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9、教学一定要渗透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10、教学一定要注意处理号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和学习对象的差异性。

11、教学一定要重视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三、“图形与几何”的教育价值在于:

(1)“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活空间。

(2)“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必须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并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会推理。

(4)“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四、图形与几何教学实施策略

明确了图形与几何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如何在教学中达到这些目标,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接下来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特点入手,提出空间与图形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

[理论解析]

构成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几何体系与构成数学科学体系的几何知识是有区别的。虽然,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内容知识点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公理化体系,仅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的范畴。这些内容是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之上的,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即使简单的几何推理也以操作为基础。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通过割补法的操作方式获得并被大家理解。小学生的几何思维具有具体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特点,所以,经验是儿童关于空间与图形学习的起点,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教学策略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呈现现实情景

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现实的有趣的素材。几何教学的过程就是把各种对象由具体的事物变成抽象的几何体进行研究。学生理解几何知识时,须要把几何体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经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来实现,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需要感性直观材料的支持。

(一)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教学可以设置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常经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初步认识一些特殊图形的特征及性质,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代数化以及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基本的空间与图形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辨认方向,动手操作,想象,描述和表示,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小学生对图形与空间方面的内容已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几何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究。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

教学策略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几何特征

我们对现实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所处方位的感知,对物体三视图的初步认识,以及对平面图形的研究,都需要观察,因此,观察是学生获得空间与图形知识的主要途径之

一。教学中要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如一年级辨认图形的观察活动(辨认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选定参照物辨认方向等),对演示实验或操作的观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验),对实物、模型的观察(认识长方体时,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让学生一一观察,利

用实验或演示发现棱与面,面与面,以及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关长方体的空间观念就比较容易形成)。

教学策略三:动手操作,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多种分析器官共同活动。具体做法:

(一)提供“玩”和“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可以把课本中的一些新知识转化成“玩耍”活动,创设这样的情境以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天性。“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卷成筒,即为圆柱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这样反复两次,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展开的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什么,宽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它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最后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每名学生都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数学活动,并最终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得出了结论。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都得到了和谐发展。

(二)操作中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探究活动的基础。探究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问题既是探究的起点,又是探究的动力,问题是驱动探究活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比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手段,给出正方形、长方形“草地”,根据情境提问,计算“草地”的面积,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教师适时地将图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草地”,并设置这样的问题:“你能算出草地的面积吗?”“你能自己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这两个问题的指向不在公式的本身,而在于发现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思考方法。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又如,一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①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提问:怎样量出圆的周长?(化曲为直法)②出示一个硬纸板圆,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滚动法)③怎样量出我们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测绳法)④教师把一个带线的小球在空中转一圈,怎样量出小球转动的轨迹所形成的圆周长?还能用刚才所讲的一些方法吗?⑤揭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这里,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由疑问———讨论———解疑———疑问……在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维,激发起探究的欲望。

(三)设计活动使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思维从动作开始,儿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通过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使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习知识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课堂上创设能让学生参与操作的环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就会在“动”中感知,在“动”中领悟,在“动”中探究。“空间与图形”中有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如用搭积木、折叠、剪贴等方式,理解空间图形、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等。例如,一位名师在教“长方体体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将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试试看有几种不同的排法,

然后让学生叙述操作顺序,填写操作的数据,即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分别是多少,最后,根据表中数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小正方体的总个数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进而推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谓水到渠成。

教学策略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容易发现空间与图形中的一些奥秘,经过提炼、合情推理得到数学猜想,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的正确性,由此,得到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等。例如,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即是通过折、拼、量等实验方法,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规律,进而提出猜想,再利用已知结论,证实猜想的正确性。可见,几何为学习推理提供了素材,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是几何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学策略五: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数学是一种语言,它能简洁而确切地表达和交流思想。因此,学习中应鼓励儿童用数学的语言对自己的探索过程、思考策略、尝试、计划进行解释或说明。数学语言的交流不仅是让儿童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现给大家,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在表述的过程中作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变换、直观思考等手段,只有在大家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生成和发展,并得到提升。可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对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的特征是以情景呈现问题,以问题驱动探索,以探索组织学习,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

五、关注评价的策略

1、评价的激励性;2、评价的差异性;3、评价的客观性;4、评价的延时性。

教学实践

课例展示: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冯忠贞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

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

平面图形的面都在一个平面上?大家请看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不是)

教师明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在这些物体中这个(拿一个长方体)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

这个物体(拿一个正方体)呢?

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

3、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学习长方体。

二、探究新知

1、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画直观图

老师提问: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

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教师介绍长方体的画法: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一)长方体的特征

2、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提问: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教师板书:面、棱、顶点

同桌相互指出你手中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3、我们已经知道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下面我们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讨论提纲:

结合你手中的长方体学具,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完成以下问题,并将你得出的答案在组内交流。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教师板书:长方体: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教师板书: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长方体框架观察。

教师提问: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教师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1、如果老师把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变成一样长,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呢? 教师提问: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2、请你观察你手中的正方体,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教师介绍长方体的画法: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3、请同学们对照长方体的特征,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在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3、拿出准备的正方体,请你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

4、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巩固反馈

1、根据图中数据口答填空。

(1)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 12条棱长的和是( )厘米。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 )体,12条棱长的和是( )分米。

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四、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图?

五、课后作业

练习三中习题

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冯忠贞

1、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把学习和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处处与生活同在;课一开始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那些几何图形,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来的各种形状的实物,让学生识别,说一说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使学生明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从这些事物中找出哪些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就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上升为数学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2、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学生在用学具进行操作性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操作、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因而本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 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解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很快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再借助课件演示动画过程,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3、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有条理地总结结论。在研究长方体特征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

4、在练习中注重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棱的特征以后,我增加了一些题目,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求棱长总和;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求棱长。

本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我也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知识建构过程。但我也感觉到有很多不足,比如没有让更多的学生上讲台去指认长方体立体图形中的面、棱和长、宽、高以及正方体的棱长,没有把实物和立体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

活动总结

关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我们进行了专题研讨。在研讨时我们三年级数学组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有经验的共享,又有个性化的反思,通过这种交流,大家开拓了眼界。校本教研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共鸣。” 本次研讨的议题我们展开了调查问卷,对于本次研讨议题作了认真的思考,现汇总如下:

第1个议题:您认为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80%的教师认为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经历探索的过程是最重要的,由此可见,教师们普遍认为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应占重要的地位。

第2个议题:您认为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采取哪些比较有效的措施?取得老师们共识的是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采取活动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讨论、合作交流、归纳等活动主动地获得新知,以教师的教授、引导为辅。

第3个议题:这几节研讨课中最成功之处在哪?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什么?主要成功之处:

1、 几节课都源于生活的情境、趣味的情境、如:周长的认识创设蚂蚁爬树等。

2、 注重课堂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建构,从生活中创设情境、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延伸到生活中。

3、 注重操作和体验如:周长(圆的)设计动手测量周长、直径、填写报告单,探索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创设了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急着评价学生的回答,而且让学生之间先评价,老师不过早地握紧学生思维的火花。

不足之处:

(1) 如何选择情境:应为后面做好铺垫。如:第二节确定位置的情境:出现的是单人组,没有和现实生活想结合,出现(2、5),是第二列还是第二组,教师应该把握住教材与生活实际矛盾、解决好,要多从学生角度出发替学生想,第一节确定位置,电影票的设计中特别有创意。

(2) 小组合作,应该要有挑战性的内容,不要不加选择。

(3) 在做实验时,圆桌用绳子如何缠绕,自行车轮滚动法的测量、如何滚动、应该加以指导,为后面实验法解决圆周长和直径关系埋下伏笔。

(4) 如何注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小组合作时角色的分配应该要清楚。

第4个议题: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您还有哪些困惑?

收集问题归纳如下:

1、 学生建立图形、空间的表象比较容易,但是深化、巩固学生掌握不住,如何解决呢?

2、 如何掌握教学中的收与放的度?

3、 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如何体现?

4、 热闹的课堂如何增加思考性?

5、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学生在应用实际解决问题中,要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很难把握?

6、 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7、 图形与几何内容过于抽象,借助多媒体可以直观地反映,但多媒体个人制作费时又有困难,该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使学生既觉得生动有趣,同时又增加数学思考?

8、 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与培育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附:评课析记录

1、 经历探索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放”与“收”的问题。

如何使一些概念性的或者是一些抽象的知识更具体更形象

XXX

1、如何传授学生,整体不能观察时怎样局部观察。

3、 如何给学生更深层的东西。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渗透给学生。让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

4、 教师如何通过生活化提炼出数学探索的空间,数学含量太简单,如何提高在探讨中互相提高。提升到什么程度?给学生个人有收获。

A :我们设计的课件,能否完全避开课本,能否让学生具体地学生去滚动,去缠绕,如果完全离开教材,教材的主题性体现在哪里?如果没回到教材那么教材起什么作用。

我认为我自己从来没离开过过程,是否说只有翻开书才算是没离开书本,关于自己对4条为什么没有设计删除掉的说明。

在新课改情况下,困惑很多,新课改理念在贯彻过程中,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困惑,老教材用新理念,新教材怎样去用好,困难很好,“圆周长”渗透理念,指导学生必须要性,感觉有些穿新鞋走老路,多媒体只能是老师操作,学生来说。不仅仅渗透平移动,而且渗透一个方法多样性。

“圆周长”与“确定位置”定位不同,不同追求目标,确定位置重体验,带思考性问题的设计,用电影票的设计去体验无关、经历后有感悟才是体验。

“X” “Y”轴是确定的与体验无关、经历后有感悟才是体验。

数学教研活动组织有声有色,通过分工合作,做一次大型交流活动,不仅仅是一个选拔,可以探讨从教研中真正获得些什么?我们看到通过交流缩小校际差异,通过交流得到提升,得到交流、提高合作、共鸣,这种研讨还要继续下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1、教学方式上的探究与借鉴,如什么内容需要创设情境?什么内容要操作?什么内容用讨论?2、在教学内容上,怎样吸取长处,取长补短或扬长避短,以更快地提高。3、思考一下教师的作用,在设计教学中我们要探究什么,这节课需要探究吗? 4、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思考,让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不同内容在处理方式上不同,你想带学生到哪里去?你想怎么带学生去哪里?我们反对没有体验的单纯的操作,没有目的的操作,没有感觉的操作,反对漫无边际的探索,把握度的问题,不仅仅停留在好玩,还要让学生觉得有用。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冯忠贞

通过一次次的听课反思及平时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重视操作钱的充分准备。

充分准备是有效操作的前提,对小学生而言,课前教师应检查学生的学具有没有准备好,此时教师也要准备一些提供给忘带的学生,同时教师需要花一分钟的时间跟学生明确上课要求,比如,在教师没有要学生拿出学具前,学具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再动手操作之前,先听清楚教师的要求,听到教师说开始再动手,当教师喊停时,学生应及时停手,另外由于一些学具本身的限制,有些操作无法展示,但却需要展示时,教师应想法设法克服这些缺陷。

2、操作要求要明确

明确要求,是进行有效操作的保证,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明显地带有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常常被他们感兴趣的学具色彩形状所吸引,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的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将操作与教学思维、知识技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操作功能。

3、指导好有针对性的操作

操作能够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非懂的时候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操作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通过操作想让学生从中明白什么,首先自己一定要先明白为什么操作,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起到的效果会是怎样,不是说操作的次数越多越好,而是要将它用在刀刃上,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强加给学生的操作活动是徒劳的,学生自发的操作才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操作活动必须 要有针对性。

4、操作之中要及时思考。

任何操作,都是进一步认知的基础,操作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操作,而是在于借助操作,逐步建构知识,发现规律,形成新的思想与认识,通过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同时还可能上升到抽象的或规律性的认识。


相关文章

  • 2013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 2013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一.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查看


  •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解读 一.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查看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研说稿
  •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教材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我的研说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部分.但是,教材和课标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所以在说课标时会提到教材,说教材时也会以课标为指导.但大体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说的. ...查看


  • 小学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 小学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刘亚芳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摘要: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对空间概念的建立,提高推理能力.这一部分一直是小学生学习的 ...查看


  • 年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探讨
  • 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探讨 邱学华 从发展的视角看,数学新课程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们依然在路上.小学数 学教育热点问题不少,有的是引发 关注的新问题,有的是重新被提起 的老问题.回头看是为了更好地向 前看,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向前 ...查看


  • 青岛版六上研说教材说课稿
  • 研说教材说课稿 xx 镇高级小学 xxx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 镇高级小学的xxx ,今天我解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解说.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 ...查看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解读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解读 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 ...查看


  •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考试大纲
  • 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 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 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 ...查看


  • _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考试大纲 1
  • 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 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