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演讲稿

伟大领袖——周恩来

周恩来,字翔宇,生于1898年,卒于1976年,祖籍浙江绍兴,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周恩来于1910年随伯父到奉天省银州(今辽宁铁岭市)银岗书院并在奉天(今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1913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9月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2年和赵世炎(后来是党的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秋回国后,曾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长。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 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共5人)。国共全面分裂后,他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当时中共中央在上海处于秘密状态下工作。他为保证中共中央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工作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1931年后,历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县城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1936年12月,当时驻在陕西西安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由于反对蒋介石拒绝抵抗日本侵略而集中全力反共,发动了武力拘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周恩来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在中国出现。

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积极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在1945年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他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发。此后他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曾兼任外交部长,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头几个五年计划,都是他主持制定和组织实施的。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积极稳妥,综合平衡。他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和科学文化工作给予特殊的关注,指导这些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他参与制定

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使越南(除南方外)、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他代表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与国间关系的准则。1955年在亚非29国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他先后访问过欧、亚、非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同林彪、江青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中为使党和国家还能进行许多必要的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为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和 恢 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作出了卓越贡献。1972年患膀胱癌后,仍然坚持工作。在1975年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在中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号召。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周恩来在20年代与邓颖超结婚,无子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他青少年时期的志向。我们要向他学习,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学习恩来精神,建设美好家乡。

弘扬恩来精神,建设美好家乡

心中的明灯

少有宏图志擎天

勤学力索作人先

文韬武略气方越

品重德高毅自坚

井冈山外挥劲旅

中南海内谱宏篇

绝代风华虽已故

万古英名存世间

1976年1月8日九时五十七分,这是一个令中华民族永远都无法遗忘的时刻,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都将是一个沉痛的日子,为中国人民服务鞠躬尽瘁而贡献了全部一切的周恩来总理,已经太累、太累了,他永远的离开了深深爱着他的人民。

“这一天,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依然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偏偏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极短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

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个个哑口无言,呆呆的怔在那里。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联合国为悼念周恩来总理而下半旗是没有先例的。周恩来总理不仅享有很高的国际的荣誉,而且人格非凡。

周总理的一生,从来都没有自己。只有他必须为之不懈奋斗的事业,这是责任,是义务。虽然我们并没有与这样的伟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虽然,我们无法感受到在那样的烽火岁月中的惊心动魄,无法体味到那样的艰苦挣扎,但我们又是如此的幸运,我们能够享受到由先辈们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安定生活,可以从回忆中去接近那高尚、完美的灵魂。

1943年3月18日是周总理45岁生日。就在这天的晚上,一代伟人周恩来在自己的办公室,以一个共产党人特有的襟怀剖析自己、反省自己、要求自己,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虽然这只是仅仅七条,但那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不只是周总理对自己的要求,更是我们对自己人生的警示。

现代的生活过于安逸,诱惑无处不在,也许我们会在这大潮中沉沦,迷失了自我,而周总理就是那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周总理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我们会一代代发扬,传承下去。

光彩的一生

在中国的历史上,周恩来的一生是最有光彩的人生篇章之一。

周恩来是声震中外的政治家、外交家。在他十二岁小的时候,就已经响亮地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强音,他在创办黄浦军校,推动北伐战争,领导南昌起义,万里长征,解决西安事变,举行重庆谈判,促成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以及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日理万机,鞠躬尽瘁,重病在院还出席四届人大,还作了重要报告,直到生命垂危的弥留之际,还牵挂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首任总理,他与人民已是血肉相连,心心相印,他的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为了中华之崛起,他东渡日本,西赴欧州,风萧萧,路漫漫,上下求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了革命的胜利,他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在那血雨腥风的岁月里,在敌人剑拔咄咄逼人的情势下,他是站在战斗的第一线,冒个人安危于不顾。新中

国成立后,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使自己心脏最后一下停止跳动,在为了“中华之崛起”的思考操劳之中。

他一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心怀坦荡,光明磊落,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就台滔滔江河,可他从不居功自傲,他一生职务崇高,地位显赫,但他从不锋茫毕露,盛气凌人。

总之,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融入“为 中华之崛起”的理想和实践中。他没有自己的荣辱得失,连同他的灰都 撒进了祖国的大地江河,他一生抚养了无数个孩子,但没有一处是他自己的亲生儿女,他的品格是至高无上的,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美德的集合,智慧的结晶。

伟大领袖——周恩来

周恩来,字翔宇,生于1898年,卒于1976年,祖籍浙江绍兴,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周恩来于1910年随伯父到奉天省银州(今辽宁铁岭市)银岗书院并在奉天(今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1913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9月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2年和赵世炎(后来是党的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秋回国后,曾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长。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 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共5人)。国共全面分裂后,他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当时中共中央在上海处于秘密状态下工作。他为保证中共中央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工作起了重要作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1931年后,历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县城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1936年12月,当时驻在陕西西安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由于反对蒋介石拒绝抵抗日本侵略而集中全力反共,发动了武力拘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周恩来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在中国出现。

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积极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在1945年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他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发。此后他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曾兼任外交部长,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头几个五年计划,都是他主持制定和组织实施的。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积极稳妥,综合平衡。他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和科学文化工作给予特殊的关注,指导这些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他参与制定

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使越南(除南方外)、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他代表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与国间关系的准则。1955年在亚非29国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他先后访问过欧、亚、非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同林彪、江青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中为使党和国家还能进行许多必要的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为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和 恢 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作出了卓越贡献。1972年患膀胱癌后,仍然坚持工作。在1975年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在中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号召。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周恩来在20年代与邓颖超结婚,无子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他青少年时期的志向。我们要向他学习,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学习恩来精神,建设美好家乡。

弘扬恩来精神,建设美好家乡

心中的明灯

少有宏图志擎天

勤学力索作人先

文韬武略气方越

品重德高毅自坚

井冈山外挥劲旅

中南海内谱宏篇

绝代风华虽已故

万古英名存世间

1976年1月8日九时五十七分,这是一个令中华民族永远都无法遗忘的时刻,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都将是一个沉痛的日子,为中国人民服务鞠躬尽瘁而贡献了全部一切的周恩来总理,已经太累、太累了,他永远的离开了深深爱着他的人民。

“这一天,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依然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偏偏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极短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

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个个哑口无言,呆呆的怔在那里。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联合国为悼念周恩来总理而下半旗是没有先例的。周恩来总理不仅享有很高的国际的荣誉,而且人格非凡。

周总理的一生,从来都没有自己。只有他必须为之不懈奋斗的事业,这是责任,是义务。虽然我们并没有与这样的伟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虽然,我们无法感受到在那样的烽火岁月中的惊心动魄,无法体味到那样的艰苦挣扎,但我们又是如此的幸运,我们能够享受到由先辈们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安定生活,可以从回忆中去接近那高尚、完美的灵魂。

1943年3月18日是周总理45岁生日。就在这天的晚上,一代伟人周恩来在自己的办公室,以一个共产党人特有的襟怀剖析自己、反省自己、要求自己,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修养要则》: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虽然这只是仅仅七条,但那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不只是周总理对自己的要求,更是我们对自己人生的警示。

现代的生活过于安逸,诱惑无处不在,也许我们会在这大潮中沉沦,迷失了自我,而周总理就是那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周总理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我们会一代代发扬,传承下去。

光彩的一生

在中国的历史上,周恩来的一生是最有光彩的人生篇章之一。

周恩来是声震中外的政治家、外交家。在他十二岁小的时候,就已经响亮地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强音,他在创办黄浦军校,推动北伐战争,领导南昌起义,万里长征,解决西安事变,举行重庆谈判,促成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以及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日理万机,鞠躬尽瘁,重病在院还出席四届人大,还作了重要报告,直到生命垂危的弥留之际,还牵挂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首任总理,他与人民已是血肉相连,心心相印,他的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为了中华之崛起,他东渡日本,西赴欧州,风萧萧,路漫漫,上下求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了革命的胜利,他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在那血雨腥风的岁月里,在敌人剑拔咄咄逼人的情势下,他是站在战斗的第一线,冒个人安危于不顾。新中

国成立后,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使自己心脏最后一下停止跳动,在为了“中华之崛起”的思考操劳之中。

他一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心怀坦荡,光明磊落,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就台滔滔江河,可他从不居功自傲,他一生职务崇高,地位显赫,但他从不锋茫毕露,盛气凌人。

总之,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融入“为 中华之崛起”的理想和实践中。他没有自己的荣辱得失,连同他的灰都 撒进了祖国的大地江河,他一生抚养了无数个孩子,但没有一处是他自己的亲生儿女,他的品格是至高无上的,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美德的集合,智慧的结晶。


相关文章

  • 演讲稿--[传承中华文化书香浸润校园]
  • <传承中华文化 书香浸润校园>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文化 书香浸润校园>.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查看


  • 公共关系学A
  •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有( ). A.伦理学 B. 管理学C. 社会学 D. 营销学 E.传播学 2.爱德华·伯尼斯出版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有( ). A. <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 ...查看


  • 尊老爱幼让文明充满人间--演讲稿
  • <尊老爱幼让美德充满人间> 尊敬的老师同学: 你们好我是落凤小学五年级的袁芹,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尊老爱幼让美德充满人间>.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她博大而精深,她厚重而宽广,祖国从古 ...查看


  • 百年追梦全面小康中学生演讲稿
  • <共筑中国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共筑中国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 ...查看


  • 三分钟演讲稿:我的中国梦
  • 中国梦也是我的梦. 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读过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曾为之激动,忧伤,悲愤,骄傲,曾为之食不能安,夜不能寐,,中国已与我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我为中国伤心,为中国欢乐.我还记忆犹新那句话: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它深刻的体现出我 ...查看


  • 爱党爱国的演讲稿
  • 篇一:爱党爱国演讲稿 充实自己--报效祖国尊敬的领导,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专业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充实自己--报效祖国>. 温总理时常提起"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这是温总理的 ...查看


  • 关于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600字
  • 篇一: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每当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每当听到响亮的<义勇军进行曲>,我总是热血沸腾,心中顿时燃起自豪的火焰:我是中国人,我是 ...查看


  • 演讲稿:细节, 你注意了吗
  • 细节,你注意了吗? 上个世纪的最后一些日子,各大媒体都在讨论人类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其中一篇题为<人类历史上的100件大事>的文章,所列100件大事中,与中国有关的共9件: 儒家和道家的形成 成吉思汗的帝国霸业 火药的发明和改 ...查看


  • 演讲稿开场白:感恩演讲稿开场白
  • 一.概念 演讲稿是为演讲所准备的书面材料,是内容的视觉化,是口述论文.演讲,是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表示自己的意见或者阐说某一事理的活动.凡三人以上.有一定时间的个人讲话都可以称为演讲. 演讲二字,可以说分为两部分,即演和讲:演--表像--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