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措施与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支气管炎患者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急性感染发生期15例,缓解期33例,根据病情给予抗菌素和对症疗法37例,7~14d为一疗程;出院随访指导治疗11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结果本组48例患者,显效的有36例,占75%,好转9例,占18.75%,无效3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加强心理因素管理,合理选择应用抗菌素疗法,做到早期、足量、疗程合理。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必要时联合用药,可有效提高慢支的治疗率和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用品。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措施;临床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冬季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本病发展缓慢,易诱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内科收治支气管炎患者48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男31例,女性17例。年龄47~76岁,平均(59.5±7.5)岁;47~49岁3例,50~59岁11例,60~69岁15例,70岁以上19例。病程3~22年。其中并发支气管肺炎24例,肺气肿15例,支气管哮喘7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
1.2临床诊断慢性咳嗽、咳痰每年发病超过3个月,连续2年以上发病,未伴随其它心肺疾病,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1.2.1急性发作期患者咳嗽、咳痰及喘憋症状持续加重,时间在1w以上,有的患者伴有发热等炎性症状。
1.2.2慢性迁延期患者咳嗽、咳痰及喘憋持续1个月以上,用药后症状未见缓解或逐渐加重。
1.2.3临床缓解期经用药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患者偶有轻微咳嗽咳痰等症状,迁延时间2个月以上。
1.3方法
1.3.1急性发作期治疗方法
1.3.1.1抗感染根据痰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一般急性发作期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
1.3.1.2祛痰给予盐酸氨溴索10mg+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2次/d,每次持续15~20min。皮下肌内注射:15~30mg/次,2次/d;静注:1.2~1.6mg/(kg・d),2~3次/d,2~3min内静注完毕。口服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0ml/次,2次/d。
氨溴索为粘液溶解剂,能促进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降低痰液粘度,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排出。根据病情可采用皮下注射、静注或口服应用。
1.3.1.3平喘治疗临床应用氨茶碱缓解喘息症状。口服用量:0.1~0.2g/次,0.3~0.6g/d;最高口服量:0.5g/次。或应用舒喘宁治疗喘息症状,预防发作可口服用药,2~4mg/次,3~4次/d;急性发作期可给予雾化吸入:0.1~0.2mg/次,吸入20~25min/次,每次间隔4次h以上。
1.3.2缓解期治疗方法患者缓解期应嘱其戒烟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减少烟雾、粉尘吸入。过敏体质者应查找过敏原,并对症治疗。
1.3.3疗效标准[2]显效:用药7d后咳、痰、喘症状明显改善,肺部体征、体温及炎症指征都正常;好转:用药7d后咳、痰、喘症状、肺部体征、体温及炎症指征明显改善;无效:用药7d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2结果
本组48例患者,显效的有36例,占75%,好转9例,占18.75%,无效3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易于反复发作,迁延难愈[3]。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肺部出现干湿性�音等体征[4],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气短、喘息。一般天气突变或春、秋、冬等寒冷季节发病率高。过敏体质者受花粉、烟尘或动物毛屑等因素诱发,病情迁延不愈,常持续数月或数年。
临床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已知致病因素有细菌病毒感染、空气污染、过敏性疾病以及烟雾、寒冷空气刺激、营养不良等。另外,老年患者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也易患本病,据临床资料显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年龄高峰在60~69岁,很多合并其他疾病,逐渐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本组48例患者,60岁以上34例,占70.83%。
慢性支气管炎按发病情况分为急性发作期与慢性缓解期,治疗措施以消炎、平喘、祛痰为主。急性期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祛痰药物可应用盐酸氨溴索静注或口服。氨溴索能促进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降低痰液粘度,使痰液易于咳出。喘息重者可应用氨茶碱缓口服,或应用舒喘宁治疗喘息症状。缓解期治疗方法采用保守疗法,禁止吸烟,避免感冒,对环境过敏者应迅速查找过敏原,并给予积极对症治疗。
本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8例,显效36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3.75%,临床疗效满意。
慢性支气管炎经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后,多能缓解或改善。缓解期治疗应以预防为主,主要预防措施有:①预防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诱因,慢支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90%患者易诱发本病。应指导患者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天气骤变时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防止发生感冒。②保持环境卫生,远离烟雾粉尘,经常开门窗通风,室内温湿度适宜,温度以18℃-20℃为宜,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有过敏体质者,不要在室内养宠物。③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冬季慢走和夏季慢跑都可强健身体。年龄高者可选择做操、进行扩胸运动等训练方式。④饮食调理应合理,饮食应以清淡、温软为宜,多食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和优质蛋白质食物,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气管,加重肺部负担。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发作期应积极对症治疗,缓解期注意保暖,避免寒冷空气刺激,一旦复发须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参考文献:
[1]吴丽敏.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9):45-46.
[2]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1979年修订)[J].中华结核和呼吸疾病杂志,1980,3:61-62.
[3]陆海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4例临床分析[J].右江医学,2008,36(3):363.
[4]梁秀艳.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8):27.
编辑/孙杰
摘要:目的探析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措施与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支气管炎患者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急性感染发生期15例,缓解期33例,根据病情给予抗菌素和对症疗法37例,7~14d为一疗程;出院随访指导治疗11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结果本组48例患者,显效的有36例,占75%,好转9例,占18.75%,无效3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加强心理因素管理,合理选择应用抗菌素疗法,做到早期、足量、疗程合理。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必要时联合用药,可有效提高慢支的治疗率和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用品。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措施;临床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冬季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本病发展缓慢,易诱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内科收治支气管炎患者48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男31例,女性17例。年龄47~76岁,平均(59.5±7.5)岁;47~49岁3例,50~59岁11例,60~69岁15例,70岁以上19例。病程3~22年。其中并发支气管肺炎24例,肺气肿15例,支气管哮喘7例,肺源性心脏病2例。
1.2临床诊断慢性咳嗽、咳痰每年发病超过3个月,连续2年以上发病,未伴随其它心肺疾病,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1.2.1急性发作期患者咳嗽、咳痰及喘憋症状持续加重,时间在1w以上,有的患者伴有发热等炎性症状。
1.2.2慢性迁延期患者咳嗽、咳痰及喘憋持续1个月以上,用药后症状未见缓解或逐渐加重。
1.2.3临床缓解期经用药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患者偶有轻微咳嗽咳痰等症状,迁延时间2个月以上。
1.3方法
1.3.1急性发作期治疗方法
1.3.1.1抗感染根据痰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一般急性发作期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
1.3.1.2祛痰给予盐酸氨溴索10mg+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2次/d,每次持续15~20min。皮下肌内注射:15~30mg/次,2次/d;静注:1.2~1.6mg/(kg・d),2~3次/d,2~3min内静注完毕。口服采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10ml/次,2次/d。
氨溴索为粘液溶解剂,能促进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降低痰液粘度,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排出。根据病情可采用皮下注射、静注或口服应用。
1.3.1.3平喘治疗临床应用氨茶碱缓解喘息症状。口服用量:0.1~0.2g/次,0.3~0.6g/d;最高口服量:0.5g/次。或应用舒喘宁治疗喘息症状,预防发作可口服用药,2~4mg/次,3~4次/d;急性发作期可给予雾化吸入:0.1~0.2mg/次,吸入20~25min/次,每次间隔4次h以上。
1.3.2缓解期治疗方法患者缓解期应嘱其戒烟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减少烟雾、粉尘吸入。过敏体质者应查找过敏原,并对症治疗。
1.3.3疗效标准[2]显效:用药7d后咳、痰、喘症状明显改善,肺部体征、体温及炎症指征都正常;好转:用药7d后咳、痰、喘症状、肺部体征、体温及炎症指征明显改善;无效:用药7d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2结果
本组48例患者,显效的有36例,占75%,好转9例,占18.75%,无效3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情易于反复发作,迁延难愈[3]。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肺部出现干湿性�音等体征[4],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气短、喘息。一般天气突变或春、秋、冬等寒冷季节发病率高。过敏体质者受花粉、烟尘或动物毛屑等因素诱发,病情迁延不愈,常持续数月或数年。
临床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已知致病因素有细菌病毒感染、空气污染、过敏性疾病以及烟雾、寒冷空气刺激、营养不良等。另外,老年患者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也易患本病,据临床资料显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年龄高峰在60~69岁,很多合并其他疾病,逐渐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本组48例患者,60岁以上34例,占70.83%。
慢性支气管炎按发病情况分为急性发作期与慢性缓解期,治疗措施以消炎、平喘、祛痰为主。急性期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祛痰药物可应用盐酸氨溴索静注或口服。氨溴索能促进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降低痰液粘度,使痰液易于咳出。喘息重者可应用氨茶碱缓口服,或应用舒喘宁治疗喘息症状。缓解期治疗方法采用保守疗法,禁止吸烟,避免感冒,对环境过敏者应迅速查找过敏原,并给予积极对症治疗。
本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8例,显效36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93.75%,临床疗效满意。
慢性支气管炎经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后,多能缓解或改善。缓解期治疗应以预防为主,主要预防措施有:①预防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诱因,慢支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90%患者易诱发本病。应指导患者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天气骤变时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防止发生感冒。②保持环境卫生,远离烟雾粉尘,经常开门窗通风,室内温湿度适宜,温度以18℃-20℃为宜,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有过敏体质者,不要在室内养宠物。③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冬季慢走和夏季慢跑都可强健身体。年龄高者可选择做操、进行扩胸运动等训练方式。④饮食调理应合理,饮食应以清淡、温软为宜,多食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和优质蛋白质食物,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气管,加重肺部负担。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发作期应积极对症治疗,缓解期注意保暖,避免寒冷空气刺激,一旦复发须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参考文献:
[1]吴丽敏.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9):45-46.
[2]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1979年修订)[J].中华结核和呼吸疾病杂志,1980,3:61-62.
[3]陆海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4例临床分析[J].右江医学,2008,36(3):363.
[4]梁秀艳.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8):27.
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