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考试题库(汇总)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变异(variation):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同形状表现的现象。

遗传(heredity):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

三、简答题

如何辩证的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遗传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变异是生物进化产生新性状的源泉,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遗传和变异都有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二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名词解释 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

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以3‘→5‘走向为模板的一条链合成方向为5‘→3‘,与复制叉方向一致,称为前导链;另一条以5‘→3‘走向为模板链的合成链走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称为滞后链,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断(冈崎片断),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联会:亦称配对,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在纵的方向上两两配对的现象。 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复等位基因 :是一个座位上的基因,因突变而产生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他们都影响同一性状的状态和性质,这个座位上的一系列等位基因总称为复等位基因。

复制子:是DNA复制是从一个DNA复制起点开始,最终由这个起点起始的复制叉完成的片段,即DNA 中发生复制的独立单位。

四、简答论述题

1.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

核内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组成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打下基础;染色体复制产生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

维持了生物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

遗传:2nn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变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 试说明双脱氧法测定DNA序列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在体外合成DNA的同时,加入使链合成终止的试剂,与4种脱氧核苷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参与DNA的体外合成,产生长短不一、具有特定末端的DNA片段,由于二脱氧核苷酸没有3’-OH,不能进一步延伸产生3’,5’-磷酸二酯键,合成反应就在此处停止。

方法:1)选取待测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用5’端标记的短引物与模板的3’端互补。

2)将样品分为4等分,每份中添加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和相应于其中一种的双脱氧核苷酸。

3)加入DNA聚合酶引发DNA合成,由于双脱氧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的竞争作用,合成反应在双脱氧核苷酸掺入处终止,结果合成出一套长短不同的片段。

4)将4组片段进行聚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根据所得条带,读出待测DNA的碱基顺序。

4. 什么是PCR,请试述PCR技术的原理,以及PCR的反应过程?

PCR就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原理: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链成单链,在D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拷贝。

反应过程:首先。双链DNA分子在临近沸点的温度下加热分离成两条单链DNA分子;然后,加入到反映混合物中的引物和模板DNA的特定末端相结合;戒指,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利用反应混合物中的三种核苷三磷酸,在引物的3’-OH端合成新生的DNA互补链。

5.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DNA是以半保留复制方式进行复制的?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及其扩展

一、名称解释 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存在 3 个或 3 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而不表现单一的中间型。 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

上位作用:一对等位基因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制约,并随着后者不同前者的表型有所差异,后者即为上位基因,这一现象称为上位效应。

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

叠加作用:指当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互作时,当出现显性基因时,即表现出一种性状。只有当多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相对隐性性状。

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示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适合度检验:又称为χ2 测验,是指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的假设测验。 多因一效:多个基因一起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的发育。

第四章 连锁互换规律

一、名词解释

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

完全连锁:两对紧密相邻的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换,一起遗传给后代。

不完全连锁:是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并不总是连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的现象。

并发系数:又称符合系数,指受到干扰的程度,通常用并发系数来表示。并发系数(并发率)

(C)= 实际双交换值 / 理论双交换值。

干涉:即一个单交换发生后, 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叫干涉。

基因定位:基因定位就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确定基因的位置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而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用交换值来表示的。 遗传学图:依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的定律,把一个连锁群的各个基因之间距离和顺序绘制出来,就称为遗传学图。

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一、名词解释

伴性遗传:也称为性连锁,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特指X或Z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限性遗传:指位于Y/W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它们只在异配性别上表现出来的现象。 从性遗传:也称为性影响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剂量补偿效应:使细胞核中具有两份或两份以上基因的个体和只有一份基因的个体出现相同表型的遗传效应。

交叉遗传:父亲的性状随着X染色体传给女儿的现象。

四、简答题

1、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怎样解释? 以人类为例。人类男性性染色体XY,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男性可产生含X和Y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精卵配子结合后产生含XY和XX两类比例相同的合子,分别发育成男性和女性。因此,男女性比近于1 :1。

第六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一、名词解释

F'因子:F因子的化学本质是DNA,可以自主状态存在于细胞质中或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上。携带F因子的菌株称供体菌或雄性,用F+表示,没有F因子的菌株称为雌性,用F-表示。

转导: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的重组过程。 性导: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

转化: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型的DNA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普遍性转导:噬菌体能传递供体细菌的任何基因的转导。

特殊性转导:噬菌体只能传递供体染色体上原噬菌体整合位置附近的基因的转导。 感受态细胞:指经过适当处理后容易接受外来DNA进入的细胞。

Hfr菌:指细菌接合时,F因子整合到细菌环状DNA上,形成重组体的雄性菌。

四、简答题

1、经典遗传学,对基因概念的认识。

(1)基因具有染色体的重要特征(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能自我复制,相对稳定,在有私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有规律地进行分配;

(2)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即位点),并且是交换的最小单位,即在重组时不能再分割的单位;

(3)基因是以一个整体进行突变的,故它是一个突变单位;

(4)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它控制正在发育有机体的某一个或某些性状。

2、目前认为的转化机制包括那几个过程?

(1)感受态与感受态因子;

(2)供体DNA与受体细胞结合;

(3)当细菌结合点饱和之后,细菌开始摄取外源DNA;

(4)联会与外源DNA片段整合。

3、为什么说细菌和病毒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

(1)世代周期短,繁殖世代所需时间短;

(2)易于操作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纯培养与代谢产物累积);

(3)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表现与选择);

(4)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突变型生长条件与基因作用);

(5)便于研究基因的重组(重组群体大、选择方法简便有效);

(6)遗传物质比较简单,可作为研究高等生物的简单模型;

4、转导和性转导有何不同?

转导: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的重组过程。

性导: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

五、论述题:

1、请比较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的差异?

普遍性转导:噬菌体能传递供体细菌的任何基因的转导。

特殊性转导:噬菌体只能传递供体染色体上原噬菌体整合位置附近的基因的转导。

2、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第七章 染色体畸变

一、名词解释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改变。

缺失:缺失是指染色体出现断裂并丢失部分染色体片段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重复:重复是指染色体本身的某一片段再一次在该染色体上出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即染色体多了自己的某一区段。

易位:易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染色体片段转移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倒位:倒位是指一条染色体的中间出现两个断裂点,断裂后中间的染色体片段经180°颠倒重接,该片段的基因线性顺序同原顺序相反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假显性:和隐性基因相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缺失了,个体就表现出隐性性状,这一现象称为假显性。

染色体组:一个属内各个种所特有的维持其生活机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基本染色体;由每一种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所组成。以 x 表示。

同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的。 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个体杂交,其杂种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得来的。

单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丢失一条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用 2n-1 表示。

三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中多一条同源染色体的现象。用 2n+1 表示。

简答题:

1、请简述解释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断裂-重接假说?

染色体断裂后游离的染色体片段有几种可能归宿:

(1)重建:在原来的位置按原来的方向通过修复而重聚。

(2)非重建性愈合:断裂的染色体同其它染色体或其它染色体断裂端接合,并经重建改变原来的结构。

(3)不愈合:不含着丝粒的游离染色体片段丢失,留下游离的染色体断裂端(含着丝粒)。

2、有一玉米植株,它的一条第9染色体有缺失,另一条第9染色体正常,这植株对第9染色体上决定糊粉层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缺失的染色体带有产生色素的显性基因C,而正常的染色体带有无色隐性等位基因c,已知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成活。如以这样一种杂合体玉米植株作为父本,以cc植株作为母本,在杂交后代中,有10%的有色籽粒出现。你如何解释这种结果?

由于在20%的小孢子母细胞里发生了缺失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之间的交换,结果使每一对姊妹染色体单体都各有一条缺失的染色单体(交换是在C基因)以外发生的)。

3、为什么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普遍得多?你能提出一些理由否?

植物可以有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很多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不需要形成配子,对于这类植物,多倍体不影响他们的繁殖,所以他们能成活并繁殖,繁殖的后代也是多倍体。而动物一般而言,只能通过有性繁殖产生后代,多倍体在形成配子时,因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无法形成能正常的配子,而无法繁殖。

第八章 基因突变

一、名词解释

无义突变:指碱基替代后,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点突变成一个终止密码子,使多肽合成提前终止,产生了缺失原有羧基端片段的缩短了的肽链。多数情况下无活性,产生突变表型。 错义突变:是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本质就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包括编码序列及其调控序列)发生了改变。 移码突变:在正常的DNA分子中,1对或少数几对邻接的核苷酸的增加或减少,造成这一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

平衡致死系:紧密连锁或中间具有倒位片段的相邻基因由于生殖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不能交换,所以可以用非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保存非等位基因的纯合隐性致死基因,该品系被称为平衡致死系。

假显性:和隐性基因相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缺失了,个体就表现出隐性性状,这一现象称为假显性。

染色体组:一个属内各个种所特有的维持其生活机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基本染色体;由每一种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所组成。以 x 表示。

同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的。 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个体杂交,其杂种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得来的。

单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丢失一条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用 2n-1 表示。

三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中多一条同源染色体的现象。用 2n+1 表示。

简答题:

1、请简述解释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断裂-重接假说?

染色体断裂后游离的染色体片段有几种可能归宿:

(1)重建:在原来的位置按原来的方向通过修复而重聚。

(2)非重建性愈合:断裂的染色体同其它染色体或其它染色体断裂端接合,并经重建改变原来的结构。

(3)不愈合:不含着丝粒的游离染色体片段丢失,留下游离的染色体断裂端(含着丝粒)。

2、有一玉米植株,它的一条第9染色体有缺失,另一条第9染色体正常,这植株对第9染色体上决定糊粉层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缺失的染色体带有产生色素的显性基因C,而正常的染色体带有无色隐性等位基因c,已知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成活。如以这样一种杂合体玉米植株作为父本,以cc植株作为母本,在杂交后代中,有10%的有色籽粒出现。你如何解释这种结果?

由于在20%的小孢子母细胞里发生了缺失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之间的交换,结果使每一对姊妹染色体单体都各有一条缺失的染色单体(交换是在C基因)以外发生的)。

3、为什么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普遍得多?你能提出一些理由否?

植物可以有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很多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不需要形成配子,对于这类植物,多倍体不影响他们的繁殖,所以他们能成活并繁殖,繁殖的后代也是多倍体。而动物一般而言,只能通过有性繁殖产生后代,多倍体在形成配子时,因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无法形成能正常的配子,而无法繁殖。

第八章 基因突变

一、名词解释

无义突变:指碱基替代后,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点突变成一个终止密码子,使多肽合成提前终止,产生了缺失原有羧基端片段的缩短了的肽链。多数情况下无活性,产生突变表型。 错义突变:是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本质就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包括编码序列及其调控序列)发生了改变。 移码突变:在正常的DNA分子中,1对或少数几对邻接的核苷酸的增加或减少,造成这一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

平衡致死系:紧密连锁或中间具有倒位片段的相邻基因由于生殖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不能交换,所以可以用非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保存非等位基因的纯合隐性致死基因,该品系被称为平衡致死系。

回复突变: 突变体经过第二次突变又完全地或部分地恢复为原来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光修复:经过解聚作用使突变恢复正常的过程。

暗修复:UV 诱发胸腺嘧啶二聚体(TT)的第二种修复过程称切除修复,该修复不需光便能进行,因此也称暗修复,其修复过程是在多种酶的参与下进行的。

四、简答题

1、基因突变的一般特点?

(1) 重演性:是指相同的基因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重复地发生和出现。

(2) 可逆性:突变的可逆性是指突变可以从正常的野生型突变成突变型,也可从突变型再突变回复为原来的野生型。

(3) 多向性:基因突变的多向性是指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它的不同的复等位基因。

(4) 利弊性: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害的。一般表现为某种性状的缺陷,生活力降低,生育反常,极端的会造成当代致死等。

2、为什么说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

因为每个物种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的机制都是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形成的,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协调的状态。决定物种生物状态的遗传体系,也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机体的平衡状态也就会被打破个体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影响势必会影响其生活力或生殖能力。

3、简述基因突变的修复机制。

1.直接修复:(1) DNA聚合酶的校正修复;(2)光修复;

2.切除修复:(1)一般切除修复;

3.复制后修复:(1)错配修复;(2)重组修复;(3)SOS修复系统。

4、什么是诱变剂、化学诱变剂有哪几种类型?

凡是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或根本的改变,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达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统称为诱变剂。

化学诱变剂的类型:(1)碱基类似物;(2)碱基修饰剂;(3)DNA插入剂。

第九章 细胞质遗传

一、名词解释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母性影响:细胞质中残留的基因产物对下一代起作用。

母系遗传:是指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或反交,子一代总是表现为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

核外遗传:即细胞质遗传。

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核不育型:是一种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做控制的不育类型。

保持系:当作为父本与不育系杂交时,能使F1保持雄性不育性的植物品系。

恢复系:是指某一品系与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

四、简答题

1. 试述如何利用三系配套,实现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2. 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有何相同点,又有何不同之处?

相同点:组成的基本物质相同;都可遗传;都控制生物的性状 ;

不同点:细胞核的有染色质和染色体两种形态,细胞质的只有染色质一种;作用范围,细胞核对整个细胞有作用,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一般只在该器官起作用;遗传方式,核细胞两性遗传,质细胞是母系遗传。

3. 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有何不同?

母性影响是受核基因的控制,核基因产物在雌配子中积累,使后代的性状表现为,母亲的性状就是母性影响。

细胞质遗传是人的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称为核基因.但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DNA.这样的遗传物质我们称为质基因(人体内只有线粒体)。

第十章 数量性状遗传

一、名词解释

数量性状:指在一个群体内的各个体间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质量性状。

遗传力:指遗传方差(VG)在总方差(VP)中所占比值,可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指标。 广义遗传力:指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狭义遗传力:指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近交系数:是指个体的某个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因来源于共同祖先某个基因的概率。

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长势、 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

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一种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F1引起的互补作用。一般有利性状多由显性基因控制;不利性状多由隐性基因控制。

超显性假说:认为双亲基因型异质结合所引起基因间互作,即杂种优势,等位基因间无显隐性关系,但杂合基因间的互作 > 纯合基因。

近亲繁殖:近亲繁殖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也称近亲交配,简称近交。

A、1/8 B、7/8 C、15/16 D、3/4

四、简答题

2. 数量性状的基本特征?

第一,数量性状的变异呈连续性,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第二,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第三,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表达,在不同环境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

3.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

(1)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

(2)各基因的效应相等;

(3)等位基因无显隐性关系或有增效和减效作用;

(4)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性的。

第十一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

一、名词解释

遗传平衡定律:群体中各基因型的比例可从一代到另一代维持不变。条件:是个无限大的群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没有任何形式的自然选择。

Hardy-Weinberg定律:在一个随机婚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突变、迁移、自然选择等影响,一个位点上各种基因型的相对比例即其频率将代代保持不变。

孟德尔群体:能进行随机交配的群体。

基因型频率:指群体中某种基因型的数量与该群体中全部等位基因组成的基因型(包括该基因型)总数之比。

基因频率:指一个群体中某种基因的数量与群体中该基因的全部等位基因(包括该基因)的比例。

基因库: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基因的集合。

遗传漂移:当群体很小时,抽样误差就会很大,导致群体中基因频率的波动,称基因漂移。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怎样? 指生物的遗传特征在生存竞争中,由于具有某种优势或某种劣势,因而在生存能力上产生差异,并进而导致繁殖能力的差异,使得这些特征被保存或是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突变和隔离在生物进化中起什么作用?

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3、什么叫物种?它是如何形成的?有哪几种不同的形成方式?

物种是客观存在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基本单位。同一物种的判定标准是雌雄个体间能相互交配并产生能育的后代。

新物种是通过产生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形成的方式有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和生殖隔离_,而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变异(variation):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同形状表现的现象。

遗传(heredity):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

三、简答题

如何辩证的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遗传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变异是生物进化产生新性状的源泉,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遗传和变异都有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二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名词解释 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 。

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以3‘→5‘走向为模板的一条链合成方向为5‘→3‘,与复制叉方向一致,称为前导链;另一条以5‘→3‘走向为模板链的合成链走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称为滞后链,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断(冈崎片断),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联会:亦称配对,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在纵的方向上两两配对的现象。 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复等位基因 :是一个座位上的基因,因突变而产生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他们都影响同一性状的状态和性质,这个座位上的一系列等位基因总称为复等位基因。

复制子:是DNA复制是从一个DNA复制起点开始,最终由这个起点起始的复制叉完成的片段,即DNA 中发生复制的独立单位。

四、简答论述题

1.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

核内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组成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打下基础;染色体复制产生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

维持了生物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

遗传:2nn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变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 试说明双脱氧法测定DNA序列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在体外合成DNA的同时,加入使链合成终止的试剂,与4种脱氧核苷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参与DNA的体外合成,产生长短不一、具有特定末端的DNA片段,由于二脱氧核苷酸没有3’-OH,不能进一步延伸产生3’,5’-磷酸二酯键,合成反应就在此处停止。

方法:1)选取待测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用5’端标记的短引物与模板的3’端互补。

2)将样品分为4等分,每份中添加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和相应于其中一种的双脱氧核苷酸。

3)加入DNA聚合酶引发DNA合成,由于双脱氧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的竞争作用,合成反应在双脱氧核苷酸掺入处终止,结果合成出一套长短不同的片段。

4)将4组片段进行聚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根据所得条带,读出待测DNA的碱基顺序。

4. 什么是PCR,请试述PCR技术的原理,以及PCR的反应过程?

PCR就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原理: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链成单链,在D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拷贝。

反应过程:首先。双链DNA分子在临近沸点的温度下加热分离成两条单链DNA分子;然后,加入到反映混合物中的引物和模板DNA的特定末端相结合;戒指,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利用反应混合物中的三种核苷三磷酸,在引物的3’-OH端合成新生的DNA互补链。

5.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DNA是以半保留复制方式进行复制的?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及其扩展

一、名称解释 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存在 3 个或 3 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而不表现单一的中间型。 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

上位作用:一对等位基因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制约,并随着后者不同前者的表型有所差异,后者即为上位基因,这一现象称为上位效应。

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

叠加作用:指当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互作时,当出现显性基因时,即表现出一种性状。只有当多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相对隐性性状。

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示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适合度检验:又称为χ2 测验,是指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的假设测验。 多因一效:多个基因一起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

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的发育。

第四章 连锁互换规律

一、名词解释

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

完全连锁:两对紧密相邻的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换,一起遗传给后代。

不完全连锁:是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并不总是连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的现象。

并发系数:又称符合系数,指受到干扰的程度,通常用并发系数来表示。并发系数(并发率)

(C)= 实际双交换值 / 理论双交换值。

干涉:即一个单交换发生后, 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叫干涉。

基因定位:基因定位就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确定基因的位置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而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用交换值来表示的。 遗传学图:依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的定律,把一个连锁群的各个基因之间距离和顺序绘制出来,就称为遗传学图。

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一、名词解释

伴性遗传:也称为性连锁,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特指X或Z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限性遗传:指位于Y/W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它们只在异配性别上表现出来的现象。 从性遗传:也称为性影响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剂量补偿效应:使细胞核中具有两份或两份以上基因的个体和只有一份基因的个体出现相同表型的遗传效应。

交叉遗传:父亲的性状随着X染色体传给女儿的现象。

四、简答题

1、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致接近1∶1,怎样解释? 以人类为例。人类男性性染色体XY,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男性可产生含X和Y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精卵配子结合后产生含XY和XX两类比例相同的合子,分别发育成男性和女性。因此,男女性比近于1 :1。

第六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一、名词解释

F'因子:F因子的化学本质是DNA,可以自主状态存在于细胞质中或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上。携带F因子的菌株称供体菌或雄性,用F+表示,没有F因子的菌株称为雌性,用F-表示。

转导: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的重组过程。 性导: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

转化: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型的DNA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普遍性转导:噬菌体能传递供体细菌的任何基因的转导。

特殊性转导:噬菌体只能传递供体染色体上原噬菌体整合位置附近的基因的转导。 感受态细胞:指经过适当处理后容易接受外来DNA进入的细胞。

Hfr菌:指细菌接合时,F因子整合到细菌环状DNA上,形成重组体的雄性菌。

四、简答题

1、经典遗传学,对基因概念的认识。

(1)基因具有染色体的重要特征(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能自我复制,相对稳定,在有私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有规律地进行分配;

(2)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即位点),并且是交换的最小单位,即在重组时不能再分割的单位;

(3)基因是以一个整体进行突变的,故它是一个突变单位;

(4)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它控制正在发育有机体的某一个或某些性状。

2、目前认为的转化机制包括那几个过程?

(1)感受态与感受态因子;

(2)供体DNA与受体细胞结合;

(3)当细菌结合点饱和之后,细菌开始摄取外源DNA;

(4)联会与外源DNA片段整合。

3、为什么说细菌和病毒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

(1)世代周期短,繁殖世代所需时间短;

(2)易于操作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纯培养与代谢产物累积);

(3)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表现与选择);

(4)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突变型生长条件与基因作用);

(5)便于研究基因的重组(重组群体大、选择方法简便有效);

(6)遗传物质比较简单,可作为研究高等生物的简单模型;

4、转导和性转导有何不同?

转导: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的重组过程。

性导: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

五、论述题:

1、请比较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的差异?

普遍性转导:噬菌体能传递供体细菌的任何基因的转导。

特殊性转导:噬菌体只能传递供体染色体上原噬菌体整合位置附近的基因的转导。

2、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

第七章 染色体畸变

一、名词解释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改变。

缺失:缺失是指染色体出现断裂并丢失部分染色体片段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重复:重复是指染色体本身的某一片段再一次在该染色体上出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即染色体多了自己的某一区段。

易位:易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染色体片段转移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倒位:倒位是指一条染色体的中间出现两个断裂点,断裂后中间的染色体片段经180°颠倒重接,该片段的基因线性顺序同原顺序相反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假显性:和隐性基因相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缺失了,个体就表现出隐性性状,这一现象称为假显性。

染色体组:一个属内各个种所特有的维持其生活机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基本染色体;由每一种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所组成。以 x 表示。

同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的。 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个体杂交,其杂种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得来的。

单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丢失一条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用 2n-1 表示。

三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中多一条同源染色体的现象。用 2n+1 表示。

简答题:

1、请简述解释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断裂-重接假说?

染色体断裂后游离的染色体片段有几种可能归宿:

(1)重建:在原来的位置按原来的方向通过修复而重聚。

(2)非重建性愈合:断裂的染色体同其它染色体或其它染色体断裂端接合,并经重建改变原来的结构。

(3)不愈合:不含着丝粒的游离染色体片段丢失,留下游离的染色体断裂端(含着丝粒)。

2、有一玉米植株,它的一条第9染色体有缺失,另一条第9染色体正常,这植株对第9染色体上决定糊粉层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缺失的染色体带有产生色素的显性基因C,而正常的染色体带有无色隐性等位基因c,已知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成活。如以这样一种杂合体玉米植株作为父本,以cc植株作为母本,在杂交后代中,有10%的有色籽粒出现。你如何解释这种结果?

由于在20%的小孢子母细胞里发生了缺失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之间的交换,结果使每一对姊妹染色体单体都各有一条缺失的染色单体(交换是在C基因)以外发生的)。

3、为什么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普遍得多?你能提出一些理由否?

植物可以有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很多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不需要形成配子,对于这类植物,多倍体不影响他们的繁殖,所以他们能成活并繁殖,繁殖的后代也是多倍体。而动物一般而言,只能通过有性繁殖产生后代,多倍体在形成配子时,因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无法形成能正常的配子,而无法繁殖。

第八章 基因突变

一、名词解释

无义突变:指碱基替代后,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点突变成一个终止密码子,使多肽合成提前终止,产生了缺失原有羧基端片段的缩短了的肽链。多数情况下无活性,产生突变表型。 错义突变:是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本质就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包括编码序列及其调控序列)发生了改变。 移码突变:在正常的DNA分子中,1对或少数几对邻接的核苷酸的增加或减少,造成这一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

平衡致死系:紧密连锁或中间具有倒位片段的相邻基因由于生殖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不能交换,所以可以用非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保存非等位基因的纯合隐性致死基因,该品系被称为平衡致死系。

假显性:和隐性基因相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缺失了,个体就表现出隐性性状,这一现象称为假显性。

染色体组:一个属内各个种所特有的维持其生活机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基本染色体;由每一种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所组成。以 x 表示。

同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的。 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个体杂交,其杂种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得来的。

单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丢失一条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用 2n-1 表示。

三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中多一条同源染色体的现象。用 2n+1 表示。

简答题:

1、请简述解释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断裂-重接假说?

染色体断裂后游离的染色体片段有几种可能归宿:

(1)重建:在原来的位置按原来的方向通过修复而重聚。

(2)非重建性愈合:断裂的染色体同其它染色体或其它染色体断裂端接合,并经重建改变原来的结构。

(3)不愈合:不含着丝粒的游离染色体片段丢失,留下游离的染色体断裂端(含着丝粒)。

2、有一玉米植株,它的一条第9染色体有缺失,另一条第9染色体正常,这植株对第9染色体上决定糊粉层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缺失的染色体带有产生色素的显性基因C,而正常的染色体带有无色隐性等位基因c,已知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成活。如以这样一种杂合体玉米植株作为父本,以cc植株作为母本,在杂交后代中,有10%的有色籽粒出现。你如何解释这种结果?

由于在20%的小孢子母细胞里发生了缺失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之间的交换,结果使每一对姊妹染色体单体都各有一条缺失的染色单体(交换是在C基因)以外发生的)。

3、为什么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普遍得多?你能提出一些理由否?

植物可以有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很多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不需要形成配子,对于这类植物,多倍体不影响他们的繁殖,所以他们能成活并繁殖,繁殖的后代也是多倍体。而动物一般而言,只能通过有性繁殖产生后代,多倍体在形成配子时,因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无法形成能正常的配子,而无法繁殖。

第八章 基因突变

一、名词解释

无义突变:指碱基替代后,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点突变成一个终止密码子,使多肽合成提前终止,产生了缺失原有羧基端片段的缩短了的肽链。多数情况下无活性,产生突变表型。 错义突变:是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本质就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包括编码序列及其调控序列)发生了改变。 移码突变:在正常的DNA分子中,1对或少数几对邻接的核苷酸的增加或减少,造成这一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

平衡致死系:紧密连锁或中间具有倒位片段的相邻基因由于生殖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不能交换,所以可以用非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保存非等位基因的纯合隐性致死基因,该品系被称为平衡致死系。

回复突变: 突变体经过第二次突变又完全地或部分地恢复为原来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光修复:经过解聚作用使突变恢复正常的过程。

暗修复:UV 诱发胸腺嘧啶二聚体(TT)的第二种修复过程称切除修复,该修复不需光便能进行,因此也称暗修复,其修复过程是在多种酶的参与下进行的。

四、简答题

1、基因突变的一般特点?

(1) 重演性:是指相同的基因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重复地发生和出现。

(2) 可逆性:突变的可逆性是指突变可以从正常的野生型突变成突变型,也可从突变型再突变回复为原来的野生型。

(3) 多向性:基因突变的多向性是指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它的不同的复等位基因。

(4) 利弊性: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害的。一般表现为某种性状的缺陷,生活力降低,生育反常,极端的会造成当代致死等。

2、为什么说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

因为每个物种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的机制都是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形成的,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协调的状态。决定物种生物状态的遗传体系,也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机体的平衡状态也就会被打破个体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影响势必会影响其生活力或生殖能力。

3、简述基因突变的修复机制。

1.直接修复:(1) DNA聚合酶的校正修复;(2)光修复;

2.切除修复:(1)一般切除修复;

3.复制后修复:(1)错配修复;(2)重组修复;(3)SOS修复系统。

4、什么是诱变剂、化学诱变剂有哪几种类型?

凡是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或根本的改变,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达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统称为诱变剂。

化学诱变剂的类型:(1)碱基类似物;(2)碱基修饰剂;(3)DNA插入剂。

第九章 细胞质遗传

一、名词解释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母性影响:细胞质中残留的基因产物对下一代起作用。

母系遗传:是指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或反交,子一代总是表现为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

核外遗传:即细胞质遗传。

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核不育型:是一种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做控制的不育类型。

保持系:当作为父本与不育系杂交时,能使F1保持雄性不育性的植物品系。

恢复系:是指某一品系与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

四、简答题

1. 试述如何利用三系配套,实现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2. 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有何相同点,又有何不同之处?

相同点:组成的基本物质相同;都可遗传;都控制生物的性状 ;

不同点:细胞核的有染色质和染色体两种形态,细胞质的只有染色质一种;作用范围,细胞核对整个细胞有作用,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一般只在该器官起作用;遗传方式,核细胞两性遗传,质细胞是母系遗传。

3. 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有何不同?

母性影响是受核基因的控制,核基因产物在雌配子中积累,使后代的性状表现为,母亲的性状就是母性影响。

细胞质遗传是人的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称为核基因.但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DNA.这样的遗传物质我们称为质基因(人体内只有线粒体)。

第十章 数量性状遗传

一、名词解释

数量性状:指在一个群体内的各个体间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质量性状。

遗传力:指遗传方差(VG)在总方差(VP)中所占比值,可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指标。 广义遗传力:指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狭义遗传力:指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

近交系数:是指个体的某个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因来源于共同祖先某个基因的概率。

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长势、 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

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一种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F1引起的互补作用。一般有利性状多由显性基因控制;不利性状多由隐性基因控制。

超显性假说:认为双亲基因型异质结合所引起基因间互作,即杂种优势,等位基因间无显隐性关系,但杂合基因间的互作 > 纯合基因。

近亲繁殖:近亲繁殖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也称近亲交配,简称近交。

A、1/8 B、7/8 C、15/16 D、3/4

四、简答题

2. 数量性状的基本特征?

第一,数量性状的变异呈连续性,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第二,数量性状一般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第三,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表达,在不同环境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

3. 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假说?

(1)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

(2)各基因的效应相等;

(3)等位基因无显隐性关系或有增效和减效作用;

(4)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性的。

第十一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

一、名词解释

遗传平衡定律:群体中各基因型的比例可从一代到另一代维持不变。条件:是个无限大的群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没有任何形式的自然选择。

Hardy-Weinberg定律:在一个随机婚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突变、迁移、自然选择等影响,一个位点上各种基因型的相对比例即其频率将代代保持不变。

孟德尔群体:能进行随机交配的群体。

基因型频率:指群体中某种基因型的数量与该群体中全部等位基因组成的基因型(包括该基因型)总数之比。

基因频率:指一个群体中某种基因的数量与群体中该基因的全部等位基因(包括该基因)的比例。

基因库: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基因的集合。

遗传漂移:当群体很小时,抽样误差就会很大,导致群体中基因频率的波动,称基因漂移。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怎样? 指生物的遗传特征在生存竞争中,由于具有某种优势或某种劣势,因而在生存能力上产生差异,并进而导致繁殖能力的差异,使得这些特征被保存或是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突变和隔离在生物进化中起什么作用?

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3、什么叫物种?它是如何形成的?有哪几种不同的形成方式?

物种是客观存在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基本单位。同一物种的判定标准是雌雄个体间能相互交配并产生能育的后代。

新物种是通过产生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形成的方式有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和生殖隔离_,而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


相关文章

  • 高考必备:生物易混.易错考点汇总
  • 01 依考试说明及近几年高考试卷分析可知,高考试卷的选题会越来越体现以能力立意为主这一点.但任何能力的体现都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临近考前,教与学都应回归到基础.经过多年的高考指导过程发现,学生在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上的易混.易错之处有着共 ...查看


  • 宁夏医科大学教务处
  • 宁医教发[2009]53号 宁夏医科大学教务处 关于下达2009-2010学年 第二学期教学任务安排的通知 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医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检验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外国语教学 ...查看


  • 2013年口腔助理执业医师常考试题汇总含答案
  • 1. 口腔念珠菌病口腔局部治疗宜选用哪种含漱剂( ) A.弱碱性液体 B.弱酸性液体 C.含抗生素液体 D.含激素液体 E.含止痛药物的液体 2.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属( ) A.RNA.病毒 B.D.NA.病毒 C.E.B.病毒 D.巨细胞 ...查看


  • 2015执业兽医师全科类考试题下午试卷|15年执业兽医考试真题
  • 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执业兽医 资讯 报名时间 考试动态 成绩查询 考试大纲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历年真题 > 正文 20 ...查看


  • 河南招警考试行测常识题库:[琅琊榜]中的人文历史常识
  • 最新河南招警报考指南 河南招警考试行测常识题库:<琅琊榜>中的人文历史常识 河南招警考试的笔试科目为行测加申论.公安执法基本知识.面试则是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的方式进行.招警考试是面向全国高校统一选调的一批应届全日制 ...查看


  • 2013高考第一轮复习: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 高考一轮复习:高考生物常考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知识点之细胞的基本知识 高考生物知识点之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高考生物知识点之有机化合物 高考生物知识点之无机化合物 高考生物知识点之细胞的基本结构 高考生物知识点之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生物 ...查看


  • 园林植物遗传学名词解释汇总
  • 遗传学 :研究生物体遗传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有性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同种生物亲代与子代间以及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基因型:指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总和,这些物质具有与特殊环境因素发生特殊反应的能力, ...查看


  • 人教版教学教案[遗传与进化]经典知识汇总
  • <遗传与进化>经典知识汇总 一.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牢记一对等位基因的相关情况,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都采用拆分法 1.判断显隐性的方法(P -亲本.F -子代.X -杂交. 自交○x .父本 ♂ .母本♀) 2.等位基因的情况 正 ...查看


  • 河北教育理论重要考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 最全汇总>>>河北教师招聘历年真题 河北教育理论重要考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通过最新河北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河北教招时间分布比较分散,全年都有招聘,笔试科目一般为<教育综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