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与经济学的若干问题探讨

囚徒困境与经济学的若干问题探讨

The problems of the prisoner dilemma and economics/JiaojiaoJia

要】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

要模型,其主要反映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不一致,如何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保证集体利益是解决囚徒困境的主要症结。本文首先介绍了囚徒困境模型,其次介绍了囚徒困境在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些应用及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最后简单介绍了一些摆脱囚徒困境的方法。

【关键词】囚徒困境博弈个人理性集体理性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prisoner dilemma model, and then introduces some of the applications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prisoner's dilemma in economics. Based on it, it finally introduces some methods to escape from the prisoner's dilemma.

【摘

1. 囚徒困境模型介绍

“囚徒困境”模型是塔克于1950年提出的,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范例,属于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的一种,同时也是经典的非合作博弈。其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以及政治、军事和法律等许多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和现实意义。

警察对两个囚犯合伙犯罪的囚犯分开进行审讯,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则各自会被判8年有期徒刑;如果两个人都抵赖,则各自会被判1年有期徒刑;如果只有一个人选择坦白,则选择坦白的人会被释放,而另外一个人会被判10年有期徒刑。囚徒困境的前提假定为两个囚犯都是自私和理性的,对于囚犯A 和B 来说,无论对方怎么选择,我选择坦白的收益都会大于选择抵赖的收益,即囚犯A 和B 的占优策略都是坦白,最终纳什均衡为(坦白,坦白)。

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即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能实现团体利益的最大化。每个人都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选择自己的占优策略,从而使得两个人都坦白。即使两囚犯在被警察抓住之前建立一个攻守同盟(死不坦白) ,这个攻守同盟也没有用,因为它不构成纳什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遵守协定。

2. 囚徒困境与经济学2.1价格战和产量战

在有两个企业的寡头市场上,两个企业形成“同盟”,同时选择垄断产量,从而使得产品和利润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在两个企业都选择垄断产量时,其中一个企业提高自己的产量会使得其利润提高,总会有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私自提高产量,这样的结果会使得两个企业最终都提高产量,这样两个企业的利润都低于垄断产量下的利润,个人的理性却导致了帕累托低效率。

近些年来,电信行业、家电行业等许多行业都会陷入“囚徒困境”价格战,从而使得整个

行业的价格和利润降低。不过,一方面,价格的

降低和利润的下降有时会使企业大力改进生产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会淘汰落后产业,促进产业整合,优化产业结构。

2.2公共品的供给及公共资源的过度浪费任何物品,如果一个群体中的任何个人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不被那一集团中的其他人消费,公共品的这种性质使得在其在供给中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即公共品供给不足甚至无供给。关于公共资源的浪费,最有名的例子为公地悲剧,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当约定了最优放牧数量时,某一个牧民增加放牧数量是有利的。但是,负的外部效应的存在会使得边际社会成本增加,从而使得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收益,即会造成过度放牧,草地枯竭。同样对于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

2.3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会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分工,并参与国际贸易,各国都希望出口自己的优势产业,保护本国的劣势产业,提高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如果两国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此时两国互相利用资源,利益互增。但是,一国为保护国内比较劣势产业会限制进口,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在两国同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下,两国会产生相应的贸易摩擦,此时会使两国利益都受到很大损失。

2.4经济制度的制定

囚徒困境给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一种制度安排,要发生效力,必须是一种纳什均衡,否则这种制度安排便不能成立。

3. 走出囚徒困境囚徒困境问题中“理性人”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使得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集体利益,并造成了帕累托低效率,在现实经济问题当中,要走出囚徒困境,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问题。

3.1重复博弈

在静态博弈中,作为纳什均衡的结果,两个囚犯都会选择策略(坦白,坦白)。在重复博弈中,如果博弈的次数是有限的,最终的均衡结果仍为(坦白,坦白)。然而在无限次的重复博弈中,参加者更需要考虑的是重复博弈后取得的平均收益,而不是某一次具体对局的结果,每一次对局的历史都影响着双方下一次对局的策略选择。如果不存在贴现因子,则会出现双方都选择抵赖的结果;如果存在贴现因子,当贴现因子足够大时,双方都会重视未来各期的收益,此时也会出现(抵赖,抵赖)的结果。因此,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囚徒困境的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

3.2合理的奖惩制度和选择性的激励

设立相应的法律政策或者对参与者行为进行监督,奖励合作一方,对于不合作一方给予超过其不合作收益的惩罚,使其没有动力偏离合作,从而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同时,可以选择性的奖励为集体利益做出贡献的人和惩罚“搭便车”的人,以此来解决公共品的供给不足问题。

3.3可置信的威胁

如果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参与者都没有动力去遵守“同盟”约定,囚徒困境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如果一方做出可置信威胁的承诺,另一方相信威胁的存在,则会选择合作,使得合作成为博双方的均衡解,从而使得参与者走出囚徒困境。

参考文献:[1]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11).

[2]马本江、邱菀华《论. 摆脱囚徒困境的途径》[J],生产力研究,2004(10).

[3]卢现祥,朱巧玲《. 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谢识予《. 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贾姣姣(1987.10-),女,河南许昌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09级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数理经济学。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囚徒困境与经济学的若干问题探讨

The problems of the prisoner dilemma and economics/JiaojiaoJia

要】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

要模型,其主要反映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不一致,如何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保证集体利益是解决囚徒困境的主要症结。本文首先介绍了囚徒困境模型,其次介绍了囚徒困境在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些应用及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最后简单介绍了一些摆脱囚徒困境的方法。

【关键词】囚徒困境博弈个人理性集体理性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prisoner dilemma model, and then introduces some of the applications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prisoner's dilemma in economics. Based on it, it finally introduces some methods to escape from the prisoner's dilemma.

【摘

1. 囚徒困境模型介绍

“囚徒困境”模型是塔克于1950年提出的,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范例,属于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的一种,同时也是经典的非合作博弈。其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以及政治、军事和法律等许多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和现实意义。

警察对两个囚犯合伙犯罪的囚犯分开进行审讯,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则各自会被判8年有期徒刑;如果两个人都抵赖,则各自会被判1年有期徒刑;如果只有一个人选择坦白,则选择坦白的人会被释放,而另外一个人会被判10年有期徒刑。囚徒困境的前提假定为两个囚犯都是自私和理性的,对于囚犯A 和B 来说,无论对方怎么选择,我选择坦白的收益都会大于选择抵赖的收益,即囚犯A 和B 的占优策略都是坦白,最终纳什均衡为(坦白,坦白)。

囚徒困境反映了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即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能实现团体利益的最大化。每个人都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选择自己的占优策略,从而使得两个人都坦白。即使两囚犯在被警察抓住之前建立一个攻守同盟(死不坦白) ,这个攻守同盟也没有用,因为它不构成纳什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去遵守协定。

2. 囚徒困境与经济学2.1价格战和产量战

在有两个企业的寡头市场上,两个企业形成“同盟”,同时选择垄断产量,从而使得产品和利润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在两个企业都选择垄断产量时,其中一个企业提高自己的产量会使得其利润提高,总会有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私自提高产量,这样的结果会使得两个企业最终都提高产量,这样两个企业的利润都低于垄断产量下的利润,个人的理性却导致了帕累托低效率。

近些年来,电信行业、家电行业等许多行业都会陷入“囚徒困境”价格战,从而使得整个

行业的价格和利润降低。不过,一方面,价格的

降低和利润的下降有时会使企业大力改进生产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会淘汰落后产业,促进产业整合,优化产业结构。

2.2公共品的供给及公共资源的过度浪费任何物品,如果一个群体中的任何个人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不被那一集团中的其他人消费,公共品的这种性质使得在其在供给中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即公共品供给不足甚至无供给。关于公共资源的浪费,最有名的例子为公地悲剧,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当约定了最优放牧数量时,某一个牧民增加放牧数量是有利的。但是,负的外部效应的存在会使得边际社会成本增加,从而使得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收益,即会造成过度放牧,草地枯竭。同样对于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

2.3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会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分工,并参与国际贸易,各国都希望出口自己的优势产业,保护本国的劣势产业,提高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如果两国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此时两国互相利用资源,利益互增。但是,一国为保护国内比较劣势产业会限制进口,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在两国同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下,两国会产生相应的贸易摩擦,此时会使两国利益都受到很大损失。

2.4经济制度的制定

囚徒困境给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一种制度安排,要发生效力,必须是一种纳什均衡,否则这种制度安排便不能成立。

3. 走出囚徒困境囚徒困境问题中“理性人”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使得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集体利益,并造成了帕累托低效率,在现实经济问题当中,要走出囚徒困境,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问题。

3.1重复博弈

在静态博弈中,作为纳什均衡的结果,两个囚犯都会选择策略(坦白,坦白)。在重复博弈中,如果博弈的次数是有限的,最终的均衡结果仍为(坦白,坦白)。然而在无限次的重复博弈中,参加者更需要考虑的是重复博弈后取得的平均收益,而不是某一次具体对局的结果,每一次对局的历史都影响着双方下一次对局的策略选择。如果不存在贴现因子,则会出现双方都选择抵赖的结果;如果存在贴现因子,当贴现因子足够大时,双方都会重视未来各期的收益,此时也会出现(抵赖,抵赖)的结果。因此,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囚徒困境的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

3.2合理的奖惩制度和选择性的激励

设立相应的法律政策或者对参与者行为进行监督,奖励合作一方,对于不合作一方给予超过其不合作收益的惩罚,使其没有动力偏离合作,从而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同时,可以选择性的奖励为集体利益做出贡献的人和惩罚“搭便车”的人,以此来解决公共品的供给不足问题。

3.3可置信的威胁

如果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参与者都没有动力去遵守“同盟”约定,囚徒困境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如果一方做出可置信威胁的承诺,另一方相信威胁的存在,则会选择合作,使得合作成为博双方的均衡解,从而使得参与者走出囚徒困境。

参考文献:[1]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11).

[2]马本江、邱菀华《论. 摆脱囚徒困境的途径》[J],生产力研究,2004(10).

[3]卢现祥,朱巧玲《. 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谢识予《. 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贾姣姣(1987.10-),女,河南许昌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09级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数理经济学。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相关文章

  • 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
  • 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集体行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普遍存在,但直到二十世纪学者才开始系统地研究集体行动问题并提出相关理论.康芒斯的<集体行动经济学>.鲍莫尔的<福利经济学与国家理论>.唐斯的<民 ...查看


  •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博弈分析
  •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博弈分析 饶异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不断出现.本文从博弈理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和重复囚徒困境模型出发,对大学生诚信缺失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囚徒困境大学生诚信 ...查看


  • 第二讲博弈论及其应用(1)
  • 第二讲 博弈论及其应用 一.要学点博弈论 1.几个富有启发性的案例 (1)商家作出最低价格承诺的真相是什么?所谓最低价格承诺是指商家承诺自己的价格比任何对手都低,一旦有对手的价格比自己低,作承诺的商家将退回差额,并且承诺支付一定金额的违约罚 ...查看


  • 如何让法律解释趋同
  • 摘要已经存在的法律与案件事实有着天然的脱节关系,这让法律解释变得必然.本文主要探讨法官的法律解释,分析了法律解释有着多种可能,存在多样结果的原因,进而提出法律解释应该向着相同的方向发展,既是"趋同",要让判决变得可预测, ...查看


  • 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
  • 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 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来源:中国社会稳定研究网 作者:赵鼎新 提要:本文从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出发,总结了形式模型在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研究中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观点 ...查看


  • 博弈论基础知识
  • 1 基础知识 博弈论是一种独特的处于各学科之间的研究人类行为的方法.与博弈论有关的学科包括数学.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博弈论(如同计算科学理论和许多其他的贡献一样)是由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创立的. ...查看


  • 论囚徒困境
  • 简析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经典的囚徒困境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 ...查看


  • 囚徒困境(博弈论的经典案例)
  • 囚徒困境(博弈论的经典案例) 学习管理学或经济学的人一定都了解一些博弈论方面的知识.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回味. 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 ...查看


  • 博弈论部分内容
  • 博弈论基础 本讲要点:博弈论的基本思想,博弈的构成要素,简单博弈的求解方法,纳什均衡的概念,博弈的分类,动态博弈与重复博弈,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信号传递. 重 点:博弈论的基本思想,纳什均衡的概念,信息不对称. 难 点:博弈的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