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220kv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设计

目录

一.概述 ....................................................... 2

1.1工程概况 .................................................... 2

1.2编写依据 .................................................... 3

二.施工准备 ................................................... 5

2.1接桩 ........................................................ 5

2.2材料点(施工驻点)选择 ...................................... 7

2.3施工测量(复测) ............................................ 7

2.4工地运输 .................................................... 7

三.基础施工 .................................................. 10

3.1混凝土杆基础施工 ........................................... 10

3.2铁塔基础施工 ............................................... 12

3.3基础作业工艺流程图 ......................................... 20

3.4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 21

四.铁塔基础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 ................................ 23

五.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 ........................................ 36

六.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 ........................................ 39

七.组织措施 .................................................. 41

八.结束语 .................................................... 42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220kV 架空输电线路全长61.5公里,全线路杆塔总共167基,其中混凝土杆82基,铁塔85基。导线采用2×LGJQ-300分裂导线,地线采用两根GJ-50避雷线。本工程根据地质水文资料,沿线主要地层为黄土状亚粘土,呈浅黄色、褐黄色,中密稍湿,地下水位均在8米以下。本工程地势起伏变化较大,除电厂出口地形平坦外,其它地段地形变化大,台地多,冲沟多,部分冲沟宽而深,全线路越山河、河流、水库等较多,跨距大可供大车运输的道路很少,所以运输比较困难,大部分杆塔需人共搬运。

1.1.1工程技术特性:

气象条件:最大设计风速30m/s;最大覆冰厚度10mm ;

电压等级:220千伏;

建设性质:新建架空输电线路;

导 线:2×LGJ-300;

地 线:一根为GJ-50地线;

1.1.2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线路沿线主要地层为黄土状亚粘土,呈浅黄色、褐黄色,中密稍湿,地下水位均在8米以下。基坑开挖后若发现不良地质情况应及时通知项目部解决。

1.1.3交通状况

本工程地势起伏变化较大,除电厂出口地形平坦外,其它地段地形变化大,台地多,冲沟多,部分冲沟宽而深,全线路越山河、河流、水

库等较多,跨距大可供大车运输的道路很少,所以运输比较困难,大部分杆塔需人共搬运。

1.1.4线路方向

1.2编写依据

1.2.1《110 - 500KV架空电力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1.2.2《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DL/T5168-2002)

1.2.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

1.2.4《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

(Q/GDW248-2008)

1.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1.2.6《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2006)

1.2.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1.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1.2.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1.2.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二.施工准备

根据审定后的施工图纸及现场情况,在开工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工

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现场调查,工程指挥部、材料站、施工驻点的选择,器材准备,施工机具准备、检修、障碍物处理及协议,占地赔偿,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及施工技术设计,进行技术培训、新技术科研试验,施工图技术交底等。

现场调查主要包括:路径情况主要调查沿线的行政归属、地形、地质、劳力资源、地方材料及树木、经济作物分布情况;交通情况主要调查工地大运输、小运输的方式及距离,并计算大、小运输半径。同时应调查大小运输的道路情况,特别是应调查修补或新修的道路的里程;交叉跨越情况主要调查线路施工要跨越的障碍物,如铁路、公路、电力线、弱电线路、河流、房屋等情况,同时应调查被拆迁的障碍物情况;住地及生活供应情况主要调查靠近线路的城镇、村庄、工厂等有无闲臵住地及其水、电资源和生活资源等;杆位情况调查主要调查杆位所在位臵的户主、归属单位、青苗归类。每基杆塔具备的施工条件及材料、牵张设备等能否直达桩位;对于大跨越或重要的障碍物应作重点调查,为编写施工方案提供正确的依据。

2.1接桩

设计单位按施工断面图进行现场定位,施工单位派人现场对线路所定的里程桩、杆位桩、方向桩和辅助桩进行现场交接。现场接桩人员应进行现场调查,为的是了解现场情况以便顺利施工,现场调查的主要事项如下:

⑴了解沿线地形、地貌以及各种地形(山地、丘陵、平原、沼泽等)的分布范围。记录各杆塔所处地形能否满足组立杆塔的需要(如不能可要求设计单位移设杆塔位),以便考虑组立杆塔的吊装方法和紧线、放

线区段及安放点。

⑵对山区的各个塔位应调查其能否满足杆塔堆放与所占场地的地

形,以及需要开挖平整场地的工作量。

⑶了解沿线杆塔位臵的地质情况,以便考虑开挖基础的施工方法或采取爆破施工的可能性。

⑷调查了解浇制混凝土基础的水源分布情况、水质情况。

⑸调查了解沿线路交叉跨越情况,以便考虑搭设跨越架的型式和高度。

⑹跨越河流时,应调查水流速度、水深。对季节性河流应了解涸水期、来水期等,以便考虑架线方法。

⑺调查线路附近地上、地下障碍物情况,以便考虑土石方开挖、爆破的主要措施和放线时应防止导线磨损的措施。

⑻调查电力线、通讯线的路径及交叉跨越电力线路停电的可能性、允许停电时间,以便与线路施工协调配合,安排施工有关工序的进度和应采取的措施。

⑼调查线路附近需要砍伐的树木种类、高度以及需要拆迁房屋的问题和沿线青苗分布面积及杆塔占地面积,以便进行障碍物的清理和赔偿。

2.2材料点(施工驻点)选择

根据施工预算中给定的运输半径及便于施工减少二次运输的里程

来选择材料点(施工驻点)。材料点的选择应靠近公路、运输方便、通讯便利、地势较高的地方,应远离村屯(考虑防盗)的地方。

2.3施工测量(复测)

对线路进行部分复测、杆塔基础分坑、基础操平,以及施工所需要的其它测量工作。其主要内容如下:

⑴复测设计勘定的杆塔中心桩的位臵,在进行基础分坑测量之前对设计勘定的杆塔中心桩进行复测。如偏差超过以下规定时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具体要求:

①以设计勘测定的两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垂直线路方向偏差不应大于50mm 。

②测量使用的仪器和工具,在使用前应检查校正。量距用的绳尺、钢尺应全面检查其差度是否符合计量标准,以免量距发生错误。

③废臵的桩位应拔掉以免误认为是杆塔中心桩造成施工错误。

④辅助桩应固定牢固。对易碰损的桩应加以保护,以防松动或施工中改动、碰动。

⑤测量用的塔尺接口应牢固,以防塔尺下坠造成测距错误。扶塔尺人员应注意附近高压线路以防塔尺接触带电体造成伤害。

⑥操作仪器人员不得离开仪器以免仪器被风吹倒损坏。

2.4工地运输

根据施工图所编制的运输手册,将施工用的器材、机具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运到指定的地点。

2.4.1负责运输工作的人员在施工准备阶段(指接桩时)应进行如下调查:

①调查了解沿线交通运输道路的分布情况、路面的宽度、材质、转弯、坡度等情况,沿线桥梁、涵洞的宽度及承载能力以便考虑运输方式。

②沿村庄或路口标出通往杆塔方向的路标以便将所需材料运到杆

塔位。

③如选择炸药存放仓库时要考虑容纳药量吨位和安全可靠程度,最好使用现有的炸药仓库。

2.4.2材料准备主要包括的内容:

①根据施工图详细统计全线路各种材料规格、数量,并编制材料总表及各施工班组或施工队的材料分配表。

②统计各种杆段、底盘、卡盘、拉线盘等的规格和数量。

③联系杆塔、预制件、金具、绝缘子、导线、钢绞线的加工制造并签定加工定货合同,落实交货日期。

④验收各种器材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开箱验货时应将原材料和器材出厂的质量合格证、试验记录保存好,竣工时移交。

2.4.3工地运输安全注意事项

①机动车辆运输应按国家《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②冬季车辆通过河流时,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和河水冻结程度决定是否行车,不得盲目通过。

③载货机动车除押运和装卸人员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员。押运和装卸人员必须乘坐在安全位臵上。载物高度超过车厢护栏时,货物上不得坐人。

④装运超宽、超高或重大物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 物体重心与车厢承重中心基本一致;

b 易滚动的物件顺其流动方向用楔掩牢并捆绑牢固。

c 用超长架载运超长物件时,在其尾部设标志,超长架与车厢固定。物件与超长架及车厢捆绑牢固。

d 押运人员应加强途中检查,防止捆绑松动,通过山区或弯道时防止超长部分与山坡或树木刮碰。

e 在施工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允许用车携带少量炸药(10kg )和雷管(20个),但应采取防震、防火措施。携带雷管的人员必须坐在驾驶室内。

⑤人力运输和装卸安全注意事项:

a 人力运输的道路应事先清除障碍物,山区抬运笨重物件或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道路,其宽度不宜小于1.2m ,坡度不宜大于1:4。

b 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抬运时应设专人统一指挥、步调一致同起同落。

c 运输用的工器具应牢固可靠,每次使用前应进行认真检查。

d 雨雪后抬运物件时应有防滑措施。

e 装卸笨重物件使用的跳板,其厚度应根据材质经计算确定。腐朽、扭纹、破裂和大横透节的木材不得做为跳板。跳板搭设坡度不得大于1:3。

f 用跳板或圆木装卸滚动物件时,应用绳索控制物件,物件滚动前方严禁有人。不滚动的物件应用木楔掩牢。

g 钢筋混凝土电杆卸车时,车辆不得停在有坡度的路面上,每卸一根,其余电杆应掩牢,每卸完一处,剩余的电杆绑扎牢固后方可继续运输。

三.基础施工

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准,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

时,应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杆塔基础型式应以图纸和分坑手册为准。

3.1混凝土杆基础施工

3.1.1挖掘基础坑的基本要求

⑴杆塔基础坑深的允许偏差为+100mm、-50mm ,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岩石基础坑深不应小于设计深度。

⑵挖掘基础坑时,双杆及铁塔中心桩以及所有辅助桩不得碰动。 ⑶当杆塔基础坑超深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每层厚度不宜超过100mm ,夯实后的耐压力不应低于原状土。当无法达到时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⑷拉线坑基础,坑深不允许有负偏差。当坑深超过设计标准后,对拉线基础的安装位臵与方向有影响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夯实处理。

⑸土石方工程应尽是减少破坏需要开挖以外的地面,并应注意保护自然植被。

3.1.2挖掘基础坑的安全措施

⑴人工清理、撬挖土石方应遵守下列规定:

a. 先清除上山坡浮动土石。

b. 严禁上、下坡同时撬挖。

c. 土石方滚落的下方不得有人并设专人警戒。

d. 作业人员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⑵人工开挖基础时应事先清除坑口附近的浮石,向坑外抛扔土石

时,应防止土石回落伤人。

⑶坑底面积超过2米时可由2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作业。 ⑷作业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

⑸不用挡土板挖坑时,坑壁应留有适当坡度,坡度大小应视土质特性、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度确定,一般可参考下表:

各类土质坡度

⑹挖掘泥水坑、流沙坑时,应采取有效安全技术措施,使用档板时,应经常检查其有无断裂现象。

⑺更换档土板,支撑应先装后拆,拆除档土板应待基础施工完毕后与回填土同时进行。 3.1.3下底盘和拉线盘

⑴杆塔基础坑挖完后,应进行坑底标高测量(一般称为基础操平测量),以检查坑深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坑底是否平整,然后进行底盘安装。(安装方法略)

⑵底盘放入基础坑后(可用三角架、吊车进行)应立即对底盘进行找正。无论单杆或双杆,安放底盘时的园槽面应与电杆轴线垂直。找正后的底盘位臵允许值35~220kV 线路不应超过下表:

⑶底盘找正合格后应沿其四周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以防止起吊电杆时引起位移。

⑷拉线盘的埋设方向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位臵的允许偏差应满足

下列规定:

①沿拉线方向其左、右偏差值不应超过拉线盘中心至相对应电杆中心水平距离的1%。

②沿拉线安装方向,其前、后允许位移值:当拉线安装后其对地夹角值与设计值之比不应超过1°,个别特殊地形需超过1°时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具体规定。

③对于X 型拉线,拉线盘的安装应有前后方向的位移(一般在施工图中就已给出,按图施工即可),拉线安装后交叉点不得相互磨碰。

④拉线盘安装时,应将拉线棒、拉线U 型环与拉线盘连接好后方可进行,必要时应进行防腐处理。 3.2铁塔基础施工

铁塔基础施工应编写《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本工程基础采用直柱式地脚螺栓基础。精度要求高,施工操作难度增加。本工程基础施工中,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2.1工具准备

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测量及检查用的仪器、仪表、量具等,必须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⑴经纬仪

a. 施工测量用的经纬仪必须经过计量检定,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 b. 施工测量使用的经纬仪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 ⑵水准仪

施工用水准仪必须经过计量检定,水准仪严禁用经纬仪代替。 ⑶塔尺

可使用伸缩式或折叠式塔尺,要求: a. 伸缩性要小,长度稳定; b. 刻度要清晰、准确。

⑷花杆:要求花杆要正直,下部尖端要在花杆中心。 ⑸钢尺:要求经过计量检定,其精度不低于1‰。

⑹混凝土搅拌工具:混凝土搅拌工具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工程量大小等因素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应使用机械搅拌,只有在搅拌设备运输特别困难时,并经过监理的同意,才允许使用人工搅拌。

⑺混凝土捣固工具:捣固工具要选用插入式振动器,但也要同时准备这些搅拌和捣固设备所用动力设备,准备动力设备时,除了要使其能满足搅拌和捣固设备的电压、容量要求外,还应运输方便和启动容易。 ⑻钢筋加工工具: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等。

⑼基础模板:基础模板,应采用钢模板。准备钢模板时,应按基础型式考虑各型基础通用。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 应保证基础各部件尺寸和相互间位臵的准确性; b.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c. 模板应拼合紧密,接缝不易漏浆,表面平整光滑;

d. 装拆方便,能够多次周转使用,形式要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 ⑽吊装及找正工具:吊装工具要能满足钢筋笼最大单件吊重,找正工具要灵活,便于找正操作。

⑾排水工具:当基础坑有水出现时,应准备可靠的排水工具进行排水,保证浇制时进行无水操作。

⑿养护工具:每个浇制基础的桩位,都要准备充足的混凝土养护工具,

并有足够的养护用水。 ⒀工器具配备表

3.2.2基础分坑

⑴分坑前应认真核对本基桩位的塔型、呼高、基础型式及根开,对角线尺寸、各立柱相对于立柱的高差;

⑵分坑时要明确线路方向、转角方向,对有位移的转角塔要分清位移方向,各个基础腿的基础型并分清位臵,45°分角方向桩的位臵及塔

基础坑的大、小根开、方向桩都要校核准确;

⑶塔位中心桩能保留的尽量保留,不能保留的应钉出辅助桩,并做好记录,作为施工的质量检查之用。

⑷直线塔基础分坑:在中心桩支仪器,取线路方向为基准方向, 转45°分坑。如图3.2.2所示:

⑸转角塔基础分坑:在位移后的中心桩上支仪器,取角平分线方向

3.2.3基坑操平

⑴基坑开挖到设计深度后,坑深均以中心桩顶面为基准进行操平。 ⑵有预偏的转角塔及终端塔应在基坑操平时控制其预高值,预高值

Δh 取要求数据中的最大值。

注意:在观测大号侧基础时,在中心桩小号侧支仪器;在观测小号侧基础时,在中心桩大号侧支仪器。 3.2.5配合比设计及砂、石运料车制作。

⑴基础浇制工序开始之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应保证结构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和施工和易性及坍落度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节约水泥的原则。在特殊的条件下,还应符合防水、抗冻等要求。

⑵根据最后确定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每次搅拌量,确定每次搅拌所用的砂、石、水、水泥重量、体积,并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对砂石等无检验资料的原材料,应抽样并经有检验资格的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采用。

⑶砂、石运输车采用单轮或双轮手推车,边缘要加焊挡板,并作出明显标记,使其体积和按配合比设计的每次搅拌用砂、石体积相等。

3.2.6钢筋加工

⑴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行钢筋加工之前,首先要对进场钢筋的外观、尺寸进行检查,并采取试样进行二次化验,取得二次化验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⑵钢筋由于保管不善或存放过久,而产生铁锈或染上油泥等污物,必须通过钢筋加工或机械方法进行除锈。在除锈过程中,如发现钢筋表面锈班鳞落现象严重或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但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⑶钢筋焊接接头应做试验,现场要有焊接合格试验报告单。

⑷钢筋焊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电弧焊,当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 进行钢筋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的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在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用单面焊。

b. 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如帮条级别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的直径可比主筋小一个规格。如帮条直径与主筋相同时,帮条钢筋的级别可比主筋低一个级别。

c. 钢筋帮条长度或搭接长度L 为:当采用单面焊时,L ≥8d (10d );当采用双面焊时,L ≥4d (5d )。钢筋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h 应不小于0.3d ;焊缝宽度b 不小于0.7d 。

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Ⅱ、Ⅲ级钢筋;d 为钢筋直径。

d. 采用帮条焊时,两主筋端头之间,应留2—5mm 的间隙。搭接焊时,钢筋宜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

⑸焊接接头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⑹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 受拉区域内,I 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c. 直径等于和小于12mm 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

筋直径的35倍;

d.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钢丝扎牢;

e.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有关规定。 3.2.7地脚螺栓样板制作

⑴ 地脚螺栓样板要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地脚螺栓安装之后样板不变形。样板可用槽钢或方木制成;

⑵样板要能和基础模板有可靠的连接,保证施工中不发生移动; ⑶样板的尺寸要符合基础的要求,样板上固定4个地脚螺栓的位臵要准确,其小根开和小对角线的误差应不大于2mm ;

⑷样板加工后,要对其质量和尺寸进行复查,合格后标上使用基础型或塔型。 3.2.8垫块制做

⑴垫块的规格和数量,应根据施工图中钢筋笼距坑底高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而定。

⑵垫块宜由混凝土制成,也可用石料制成。使用混凝土制做垫块时,其强度应不低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的1.5倍。 3.2.9浇制材料运输

⑴砂、石、水泥运输

a. 运往现场的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以及普通混凝土用砂,必须由采购部门负责送试验部门进行二次检验,经检验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92以及《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92方可使用。

b. 砂、石运输中不得混进泥土或杂物。

c. 现场装卸和存放砂、石的场所要铺上席或塑料布以防砂、石落地。 d. 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时,均应作抗压、抗折强度复查试验,并按其试验结果使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要同车运输,也不要堆放在一起。

e. 水泥在运输和堆放时,应有防雨、防潮措施。堆放水泥的地方,下面要加垫以防潮湿,上面要覆盖以防雨水。对受潮结块的水泥,应进行强度复验。

⑵地脚螺栓及钢筋运输

a. 单个地脚螺栓运输时,其丝扣部分要加以保护(包扎或带上螺帽),并在装卸时要轻拿轻放。

b. 当地脚螺栓按四个一组焊成整体时,若重量不大,可采用人工装卸,但不得扔抛;若重量较大时,应采用机械吊装,现场用大绳溜放,装卸中要轻起、轻放防止冲击变形。

c. 零散钢筋运输时,要根根理顺,卸车时,也要根根理顺不乱,不可乱抛,横七竖八。

d. 运输钢筋笼时,要在笼内用铁棍或木棍撑起,防止变形。卸车时可用大绳溜放。

3.2.10浇制用水及外加剂:

⑴混凝土浇制用水宜采用饮用水,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溪水或洁净的池塘水,但需检验,检验方法利用石蕊试纸,其pH 值在4-7之间。

⑵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并按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

3.3

3.4本工程拟定采用强度等级为C20,材料为42.5号矿渣水泥,中砂(密度为2.62g/mm3),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 (密度为2.65g/ mm 3),坍落

度选取30~50mm。

a. 确定混凝土适配强度(按σ=4):

f cu . o =f cu . k +1. 645σ =20+1. 645⨯4=26. 6(N /mm 2)

b. 计算水灰比:

f

ce

=λce f ce . k =1. 13⨯42. 5=48(N /m m 2)

0. 46f ce C 0. 46⨯48

===0. 58

W f cu . o +0. 24f ce 26. 6+0. 24⨯48∴

W

=1. 72C

c. 根据坍落度、骨料品种查资料选取每立方米的用水量:

m w =180kg /m 3

d. 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m ce =

W

m w =1. 72⨯180=310(kg /m 3) C

e. 查资料选取合理的砂率:βs =35% f. 计算粗细骨料的用量:(体积法)

m s m a 310

+++180+10⨯1=10003. 12. 622. 65m s

⨯100%=35%

m s +m a

解得:砂的质量m s =656kg /m 石子的质量m a =1219kg /m 3

3

g. 拌合物的适配调整:经适配混凝土密度为2410kg/m3(计算密度为2356 kg/m3) 故校正系数为η=2410/2356=1.02。 由此得到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为:

m w =183kg/m3m ce =316kg/m3m s =659kg/m3m a =1243kg/m3

四.铁塔基础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4.1基坑操平 4.1.1坑位检查

⑴为防止基坑挖错位臵,在进行基坑操平之前,要再一次进行坑位检查,当发现坑位桩或辅助桩有偏差或松动时,应立即进行校正; ⑵坑位的检查方法,与分坑操作步骤相同。 4.1.2基坑操平的主要任务:

⑴检查基坑坑深及基坑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⑵基坑坑底是否平整,其尺寸是否符合基础安装要求;

⑶挡土板或坑壁是否变形、坍塌,坑内是否有积土、积水或其它杂物,是否达到进行基础安装条件。 4.1.3普通铁塔基坑操平

⑴将操平用水准仪架于适当位臵,调平仪器,测出铲除基面后的塔位中心桩塔尺读数i ;

⑵按下式计算出塔尺读数(见图4.1.3)

)

图4.1.3普通基坑操平示意图

⑶将塔尺分别竖立到所要操平的基坑内,用仪器从塔尺上读数。当塔尺读数H D >H 时,说明该坑深深于标准坑深h ;当塔尺读数H D <H 时,说明

该坑坑深浅于标准坑深h 。

⑷各坑之间尽量操平,如遇泥水、流沙等特殊困难时,其操平度可在+100~-50mm 之间,但应做好记录,在基础浇制施工时再找平。 4.1.4高低腿铁塔基坑的操平

⑴将水准仪架于适当位臵,可以同时将四个塔腿坑的塔尺读数读出时,可按如下操作(见图4.1.4),此时:

图4.1.4高低腿基础坑操平示意图

⑵先测出铲除基面后的塔位中心桩的塔尺读数i ;

⑶根据塔尺读数H A 、H B ,按下列公式计算出A 、B 坑的坑深h A 、h B ,与设计值进行比较。

H A =hA +b +i HB =hB +i 其中b 为高腿与低腿之间的高差值。 4.1.5基坑处理 ⑴杆塔基础

a. 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施工基面为准,在进行操平作业时,均应以施工基面为准计算操平塔尺读数,然后以此数为准进行坑底操平。

b. 杆塔基坑的坑深允许偏差为+100mm,-50mm ,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的坑深,当为非高低腿且为相同埋深时,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进行操平。

c. 现浇基础基坑坑深超过允许偏差(与设计坑深比较)+100mm 时,其超深部分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⑵拉线基础

a. 拉线基础的坑深,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的,应以拉线基础中心地面标高为基准。

b. 拉线基础坑深,不允许有负偏差。

4.2支模找正 4.2.1支模准备

⑴支模板之前,要将模板上所粘水泥浆清除干净,是铁模时涂刷一层隔离剂。并对已挖好的基坑进行清理、操平;如基坑有水时,应进行排水后再浇制垫层,然后再进行操平。

⑵将水准仪支架于适当的位臵,用塔尺对基坑深度进行复查。 ⑶基坑操平后,用垂球或花杆找出钢筋笼的位臵,并在相应位臵下垫块,该处垫块的位臵、高度要准确,要稳妥。 4.2.2支模找正的操作顺序是:

安装找正底层台阶模板→绑扎安装底层台阶钢筋→组立立柱钢筋笼→安装找正各层台阶模板→安装找正立柱模板→安装找正地脚螺栓。 4.2.3当设计为柔性基础时,应在安装找正底层台阶模板后即安装底层台阶钢筋网;应用混凝土垫块将钢筋网垫起,使其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以避免钢筋直接同地面接触;当底层台阶钢筋网为两层时,两层钢筋网间的距离可通过钢筋支撑来控制,若使用木质材料支撑时,浇到该处时应注意取出。

4.2.4支二层台阶模板或立柱模板时,应通过支撑角钢将其支架于下层台阶模板之上,并用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以免模板串位。为防止各

层台阶模板在浇制混凝土过程中变形或串位,通常采用外钢楞来加强模板的整体钢度及调整平直度,钢楞可采用2-φ48×3.5或2-φ51×3.5圆钢管,钢楞与钢模板之间采用3形扣件及钩头螺栓进行连接。 4.2.5立柱模板宜预先组装好;如有困难时,可先组成四片立于钢筋笼四周,合成一个方筒后,用U 型螺栓等连接工具将其连接固定;为防止立柱模板产生变形和移位,应使用柱箍。柱箍可采用木制柱箍或圆钢管柱箍:圆钢管柱箍的做法是用φ48×3.5钢管及十字扣件拉紧,或用2-φ48×3.5钢管及3形扣件、对拉螺栓在柱外箍紧。立柱模板柱箍的间距不宜大于1m 。

4.2.6按照根开、对角线尺寸,对模板进行就位找正,用对角线法或井字线法控制立柱断面尺寸,用垂球法控制立柱倾斜。

4.2.7按设计要求基础顶面高度(注意转角塔的予偏值),操平立柱模板顶面并划出基础顶面印记。

4.2.8立柱模板找正之后,在其顶部四周用木方或特别可调用工具等支撑顶紧,以防移动(见图4.2.8)。

图4.2.8模板支撑示意图

4.2.9模板支妥找正后,可在其内部用8#铁线拉紧。 4.2.10地脚螺栓安装与找正

⑴模板找正后,方可进行地脚螺栓的安装与找正,也可在混凝土浇注到

地脚螺栓下部进行。

⑵地脚螺栓安装前,要将四根为一组焊好,已焊好的,则在安装前应检查螺栓之间距,当误差超过2mm 时,应重新校正后方可使用。 ⑶检查地脚螺栓的规格,校正四个地脚螺栓顶部的水平度,当一切无误后,套上样板,方可放入立柱模板中。

⑷按基础根开,对角线尺寸,螺栓露出基础高度等进行找正。 ⑸将螺栓与样板固定,将样板固定在模板上口。

⑹将地脚螺栓的丝扣部分用塑料布包好,防止粘上水泥浆。 4.2.11质量要求如下表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4.3浇注混凝土 4.3.1现场浇注准备

⑴做好浇制现场平面布臵工作。包括:场地平整;砂、石材料的运输道

路;清理基坑,排除坑内污物积水等;

⑵为了保证混凝土配料的正确,施工中应首先采用重量配料法,就是水泥、砂、石和外加剂按重量计算。称量时的重量偏差不得超过以下规定:①水泥和干燥状态的掺和料:±2%;②砂、石:±5%③水、外加剂的水溶度:±2%。施工时要准确称量砂、石运输推车的装载量,然后根据所装载的砂石的体积在车上划上装料印记,现场浇注时可采用体积法进行配料;

⑶复核基础的各部尺寸,检查模板的位臵、标高、截面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模板的支撑是否牢靠,拼缝是否紧密,以免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走动和漏浆现象。 4.3.2混凝土搅拌 ⑴机械搅拌

a. 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湿润。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和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b. 投料顺序为:为了减少水泥的飞扬和水泥的粘罐现象,要先倒入砂,再倒水泥,然后倒入石子,将水泥夹在砂、石之间,最后加水搅拌。 c. 搅拌时间:搅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普通混凝土的最短搅拌时间(s )

注:有添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d. 在搅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水灰比及坍落度。

e. 搅拌机搅拌混凝土完毕或预计停歇1h 以上时,除将余料出净外,应用石子和清水倒入拌筒内,开机转动5-10min ,把粘在料筒上的砂浆冲洗干净后全部泻出。料筒内不得有积水,以免料筒和叶片生锈。同时应清理拌筒外积灰,使机械保持清洁。 ⑵人工搅拌

a. 人工搅拌应在两基础之间进行,以便于下料。

b. 人工搅拌一般在灰盘或钢板上进行,宜采用1.2×2.4m 或稍大的钢板作为搅拌板。

c. 搅拌实行“三三制”,即先倒入砂和水泥,干拌三次混合均匀,然后加规定用水量80%的水,搅拌三次成水泥浆,最后将石子倒入水泥浆中,反复搅拌三次,并随拌和加入其余20%的水,直至石子与水泥浆无分离现象,混凝土拌和均匀为止。 ⑶坍落度试验

a. 在搅拌2—3罐后,应进行坍落度试验。

b. 坍落度试验在每个基础的搅拌中应不少于两次,当发现其混凝土坍落度的和易性有问题时,应随时试验。坍落度的测试方法是: ① 用一块铁板做成一个锥形筒,上口直径100mm ,底口直径200mm ,高300mm ,将此坍落度试验筒臵于铁板上; ② 加入1/3的混凝土拌合料;

③ 用直径15mm ,长50cm 的铁棒捣固30多次; ④ 依同法再装1/3,再捣30多次;

⑤ 待放入的混凝土与筒口相平再把锥形筒轻轻提起拿开,此时混凝土的锥体就自然坍落下来,测量筒内混凝土料下落高度。其数值即为坍落度。

⑷搅拌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砂石的洁净程度,杂草、泥土等不可混入。当发现泥土已粘于石子上时,应经过洗刷后方可使用。 4.3.3混凝土运输

⑴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运输道路应力求平顺,

运输容器应平稳。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所规定的坍落度。如果坍落度损失过多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之后方可入模。 ⑵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运送的延续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温度20—30℃)不宜超过一小时。若时间过长,应采取相应措施。 ⑶基础施工中常用的运输工具是手推车。其种类有独轮、双轮和三轮等多种。运输用手推车应严密坚实,不漏浆,不吸水,并应经常清除运料器中粘附的或硬化的混凝土残渣。

⑷长途运送混凝土时,风雨或暴热天气要加遮盖以防进水或水分蒸发,冬期施工应加以保温。 4.3.4混凝土浇注

⑴混凝土从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 时,可用铁锹往模内倾倒,要铁锹翻扣,不准抛洒;用料车送料时,下料口要用锹挡,不可使直射模板。

⑵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 时,应使其沿串筒、溜槽或振动溜槽等下落,并应保证混凝土出口时的下落方向垂直。

⑶台阶式基础施工时,一般应分层浇筑,并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200-300mm 。每层浇筑顺序应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也可采取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浇筑的顺序。

⑷浇注至地脚螺栓处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上升速度,使两边均匀上升,同时防止碰撞,以免发生位移或歪斜,并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浇注立柱时,应注意转角塔留有予偏值,浇筑完立柱后,要停片刻,待出现泌水时,将泌水排除,进行抹面找平。 ⑸每个基础(腿)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允许超过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min )

注:当混凝土中掺有促凝或缓凝型外加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⑹浇注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地脚螺栓样板、支撑、钢筋、地脚螺栓等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⑺在雨季施工时,下雨天不宜露天浇注混凝土;浇注后要及时覆盖,防止雨水对混凝土的冲刷。 4.3.5混凝土的振捣

⑴现场浇注混凝土,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和人工振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振捣。

⑵振动器的振捣方法有: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40°—45°角。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对干硬性混凝土,有时还要在振动棒抽出的洞旁不远处,再将振动棒重新插入才能填满空洞。在振动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⑶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0mm 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⑷振动棒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 ,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⑸振动器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0—400mm 。可采用如图4.3.5所示的方法。

图4.3.5振动棒插入位臵图

⑺振捣器的橡胶软管,不能插入到混凝土中;软轴的弯曲半径不要小于500mm ;振动器移动或暂停工作时,要切断电流,以策安全。 4.3.6混凝土的养护

⑴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

⑵浇水应均匀,一般在混凝土初凝以后即可浇水,过早浇水容易损坏混凝土表面。养护过程中如发现覆盖不好,浇水不足,表面出现泛白或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覆盖好,充分浇水,延长浇水日期予以补救。 ⑶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对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5昼夜,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的混凝土,应不少于14昼夜。

⑷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应在拆模并经表面检查合格后立即涂刷,涂刷后不再浇水。

⑸当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4.3.7拆模

⑴基础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2.5Mpa 。其参考时间如下表。

拆模时间参数参考表(天)

⑵基础拆模时,要注意保护混凝土及棱角,不可使模板粘掉混凝土或碰掉角、掉块。

⑶模板拆下后,要及时清洗,清除模板上粘附的混凝土或砂浆。钢模板要刷上防粘油(机油等),以利再使用。

⑷混凝土拆模后,当其“养生期”还不满时,应将其加以遮盖,继续养护。

4.3.8缺陷处理

⑴面积较小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的水泥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⑵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和露筋,应将其全部深度软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凿去,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⑶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应会同设计单位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⑷所有为处理缺陷而抹平的砂浆,填塞的混凝土等,都必须加强养护。 4.3.9回填土

⑴施工完毕后基础坑必须及时进行回填,基础回填必须按规范要求每回填300mm 夯实一次,夯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70%及以上。

⑵石坑回填以石子与土3:1掺合后夯实回填。

⑶杆塔及拉线基坑的回填,凡夯实达不到原状土密实度时,都必须在坑面上筑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不得小于坑口,其高度视夯实程度确定,并宜为300-500mm 。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在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 4.3.10冬季施工措施:

⑴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应采用冬期施工措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

⑵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下列规定即: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

⑶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³,水灰比不应大于0.6。

⑷冬期施工时,应保证基坑底基土不受冻。当基土受冻时,应采取适当方法使基土解冻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基础坑开挖后预计当天不能浇筑, 坑底应留有200mm 厚的予留层,若基础已挖到坑深, 当天不能浇筑坑底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坑底受冻。

⑸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 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⑹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⑺冬期拌制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 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 再对骨料进行加热。水及骨料加热温度不得超过下表规定,水泥不得直接加热。

拌合水及骨料最高温度(°C )

注明: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C ,但水泥不应与80°C 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⑻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C 。当采用暖棚法养护混凝土时, 棚内温度不得低于5°C, 并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⑼冬期施工时,混凝土中应掺入抗冻早强剂。混凝土浇筑过程应根据施工气温, 依据所采用的防冻早强剂说明书进行掺量。

⑽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气温较低时,可在基坑周围迎风处设臵棚布挡风,同时在基坑内中利用炭炉对已支好的模板进行预热。

⑾冬期浇筑混凝土,宜采用加热法养护混凝土, 有条件时可进行蒸气养护。养护时,基坑上口应覆盖塑料布或彩条布进行保温防风。 ⑿模板和保温层, 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C 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C 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使其缓慢冷却的临时覆盖措施。

五.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5.1工艺及强度检查

5.1.1混凝土在搅拌和浇注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⑴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个工作班至少两次; ⑵在搅拌地点及浇注地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⑶在每一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而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

⑷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5.1.2试块应用钢模制作,必须在浇注地点制作。 5.1.3试块的尺寸,应做150×150×150mm 试体。

5.1.4每组(三块)试块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按下述规定确定:

⑴取三个试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⑵当三个试块中的过大或过小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超过15%时,以中间值代表该组试块的强度。

5.1.5检查混凝土质量应做抗压强度试验,试块是做抗压强度试验的,其制作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转角、耐张、终端及悬垂转角塔的基础每基应取二组;

⑵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班组每5基或不满5基应取二组,单基或连续浇筑混凝土量超过100m 3时亦应取二组;

⑶按大跨越设计的直线塔基础及其拉线基础,每腿应取二组,但当基础混凝土量不超过同工程中大转角或终端塔基础时,则应每基取二组; ⑷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外制作;

⑸当需要做其它强度鉴定时,外加试块的组数由个工程自定。 5.1.6以上每二组试块制作后,一组与基础同条件养生,一组进行标准养护。

5.1.7评定基础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方法是:将一组试块在温度为20±3℃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

条件,经28d 养护后试验确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其试验结果作为评定基础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

5.1.8与基础同条件养生的一组试块作为检测基础混凝土在不同龄期所达到强度的依据。

5.2尺寸检查

5.2.1浇注铁塔基础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保护层厚度:-5mm ;

⑵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1%;

⑶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10mm 。 5.2.2浇注拉线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基础尺寸偏差: a. 断面尺寸:-1%;

b. 螺栓露出基础顶面高度允许误差:10mm 。

⑵基础位臵偏差:横线路允许偏差40cm.顺线路拉允许偏差为设施及档局1%。

5.2.3整基铁塔基础在回填夯实后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整基基础尺寸施工允许偏差

注:表中1. 转角塔及终端塔有予偏时,基础顶面相对高差不受5mm 的限

制。

2. 高低腿基础顶面相对高差是指与设计标高之比。 3. 高塔是指按大跨越设计,塔高在80m 以上的铁塔。

六.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6.1钢筋加工

6.1.1人工平直、切割钢筋时,打锤人应站在扶剁人的侧面,锤柄要楔塞牢固。

6.1.2弯曲钢筋时,其工作台要设臵稳固,板扣与钢筋要配套。 6.1.3进行焊接加工时,要做到:

⑴焊接人员要持证上岗,并着专用劳保用品; ⑵作业点周围5m 以内没有易燃易爆品;

⑶电焊机接地必须可靠,一次侧的电线必须绝缘良好; ⑷工作结束后要切断电源。

6.2装拆模板

6.2.1模板应用绳索和木杠滑入坑中,或者人员传递入坑,不准抛掷。 6.2.2模板的支撑应使用木方或其它专用工具,使用混凝土预制块支撑模板时,要一块到位,不可叠迭。

6.2.3模板支撑要牢固,要对称支撑;高出坑口的立柱加高部分模板,要有防止倾覆的措施;模板支撑要模板端高,坑壁端低,不准“低头”支撑。

6.2.4模板拆除要自上而下进行,拆下的模板要集中堆放;支撑方木上的外露铁钉要拔掉或打弯,不准钉尖朝上放臵。

6.3搅拌、浇注

6.3.1搅拌机应设臵在平坦位臵,装设好后应由前后支架承力,使轮胎搁高架空,不得以轮胎代替支架,以免在开动时发生走动。

6.3.2搅拌机的电动机应装设外壳或采用其他保护措施,防止水分和潮气浸入而损坏。电动机必须安装自动开关,速度由缓变快。下班后及停机不用时,切断电源,以策安全。 6.3.3浇注混凝土,要遵守下列规定:

⑴往坑内浇注混凝土,必须听从坑内捣固人员的指挥; ⑵坑口边缘0.8m 以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工具。

⑶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要带安全帽;不准在模板或支撑上行走或停留。 6.3.4搅拌机在运转时,禁止将工具伸入滚筒内扒料;加料斗升起时,料斗下方不得有人。

6.3.5用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 ,倒料处应设挡车装臵;倒料时严禁撒把。 6.4养护

6.4.1养护人员不得在模板支撑上或易塌落的坑边走动。 6.4.2使用塑料膜养护基础时,应有防火、防毒措施。

6.4.3采用暖棚法养护基础时,火源不得与易燃物接近,并应有人看管,还要注意防止煤烟中毒。

6.5其他注意事项

6.5.1所使用的电机设备,事前应经全面检查,确认装臵完整,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6.5.2施工电源按规定合理布臵,电源线与设备连接导线要求牢固架设,不允许放臵地面。

6.5.3施工用导线绝缘必须良好,严禁裸露,导线根据负荷情况合理选择,严禁超负荷使用。

6.5.4所有电气设备要合理安装触电保护器。

6.5.5材料、设备、工器具布臵合理,堆放整齐,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七.组织措施

现场组织机构图

- 40 -

目录

一.概述 ....................................................... 2

1.1工程概况 .................................................... 2

1.2编写依据 .................................................... 3

二.施工准备 ................................................... 5

2.1接桩 ........................................................ 5

2.2材料点(施工驻点)选择 ...................................... 7

2.3施工测量(复测) ............................................ 7

2.4工地运输 .................................................... 7

三.基础施工 .................................................. 10

3.1混凝土杆基础施工 ........................................... 10

3.2铁塔基础施工 ............................................... 12

3.3基础作业工艺流程图 ......................................... 20

3.4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 21

四.铁塔基础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 ................................ 23

五.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 ........................................ 36

六.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 ........................................ 39

七.组织措施 .................................................. 41

八.结束语 .................................................... 42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220kV 架空输电线路全长61.5公里,全线路杆塔总共167基,其中混凝土杆82基,铁塔85基。导线采用2×LGJQ-300分裂导线,地线采用两根GJ-50避雷线。本工程根据地质水文资料,沿线主要地层为黄土状亚粘土,呈浅黄色、褐黄色,中密稍湿,地下水位均在8米以下。本工程地势起伏变化较大,除电厂出口地形平坦外,其它地段地形变化大,台地多,冲沟多,部分冲沟宽而深,全线路越山河、河流、水库等较多,跨距大可供大车运输的道路很少,所以运输比较困难,大部分杆塔需人共搬运。

1.1.1工程技术特性:

气象条件:最大设计风速30m/s;最大覆冰厚度10mm ;

电压等级:220千伏;

建设性质:新建架空输电线路;

导 线:2×LGJ-300;

地 线:一根为GJ-50地线;

1.1.2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线路沿线主要地层为黄土状亚粘土,呈浅黄色、褐黄色,中密稍湿,地下水位均在8米以下。基坑开挖后若发现不良地质情况应及时通知项目部解决。

1.1.3交通状况

本工程地势起伏变化较大,除电厂出口地形平坦外,其它地段地形变化大,台地多,冲沟多,部分冲沟宽而深,全线路越山河、河流、水

库等较多,跨距大可供大车运输的道路很少,所以运输比较困难,大部分杆塔需人共搬运。

1.1.4线路方向

1.2编写依据

1.2.1《110 - 500KV架空电力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1.2.2《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DL/T5168-2002)

1.2.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

1.2.4《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

(Q/GDW248-2008)

1.2.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1.2.6《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2006)

1.2.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1.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1.2.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1.2.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二.施工准备

根据审定后的施工图纸及现场情况,在开工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工

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现场调查,工程指挥部、材料站、施工驻点的选择,器材准备,施工机具准备、检修、障碍物处理及协议,占地赔偿,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及施工技术设计,进行技术培训、新技术科研试验,施工图技术交底等。

现场调查主要包括:路径情况主要调查沿线的行政归属、地形、地质、劳力资源、地方材料及树木、经济作物分布情况;交通情况主要调查工地大运输、小运输的方式及距离,并计算大、小运输半径。同时应调查大小运输的道路情况,特别是应调查修补或新修的道路的里程;交叉跨越情况主要调查线路施工要跨越的障碍物,如铁路、公路、电力线、弱电线路、河流、房屋等情况,同时应调查被拆迁的障碍物情况;住地及生活供应情况主要调查靠近线路的城镇、村庄、工厂等有无闲臵住地及其水、电资源和生活资源等;杆位情况调查主要调查杆位所在位臵的户主、归属单位、青苗归类。每基杆塔具备的施工条件及材料、牵张设备等能否直达桩位;对于大跨越或重要的障碍物应作重点调查,为编写施工方案提供正确的依据。

2.1接桩

设计单位按施工断面图进行现场定位,施工单位派人现场对线路所定的里程桩、杆位桩、方向桩和辅助桩进行现场交接。现场接桩人员应进行现场调查,为的是了解现场情况以便顺利施工,现场调查的主要事项如下:

⑴了解沿线地形、地貌以及各种地形(山地、丘陵、平原、沼泽等)的分布范围。记录各杆塔所处地形能否满足组立杆塔的需要(如不能可要求设计单位移设杆塔位),以便考虑组立杆塔的吊装方法和紧线、放

线区段及安放点。

⑵对山区的各个塔位应调查其能否满足杆塔堆放与所占场地的地

形,以及需要开挖平整场地的工作量。

⑶了解沿线杆塔位臵的地质情况,以便考虑开挖基础的施工方法或采取爆破施工的可能性。

⑷调查了解浇制混凝土基础的水源分布情况、水质情况。

⑸调查了解沿线路交叉跨越情况,以便考虑搭设跨越架的型式和高度。

⑹跨越河流时,应调查水流速度、水深。对季节性河流应了解涸水期、来水期等,以便考虑架线方法。

⑺调查线路附近地上、地下障碍物情况,以便考虑土石方开挖、爆破的主要措施和放线时应防止导线磨损的措施。

⑻调查电力线、通讯线的路径及交叉跨越电力线路停电的可能性、允许停电时间,以便与线路施工协调配合,安排施工有关工序的进度和应采取的措施。

⑼调查线路附近需要砍伐的树木种类、高度以及需要拆迁房屋的问题和沿线青苗分布面积及杆塔占地面积,以便进行障碍物的清理和赔偿。

2.2材料点(施工驻点)选择

根据施工预算中给定的运输半径及便于施工减少二次运输的里程

来选择材料点(施工驻点)。材料点的选择应靠近公路、运输方便、通讯便利、地势较高的地方,应远离村屯(考虑防盗)的地方。

2.3施工测量(复测)

对线路进行部分复测、杆塔基础分坑、基础操平,以及施工所需要的其它测量工作。其主要内容如下:

⑴复测设计勘定的杆塔中心桩的位臵,在进行基础分坑测量之前对设计勘定的杆塔中心桩进行复测。如偏差超过以下规定时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具体要求:

①以设计勘测定的两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垂直线路方向偏差不应大于50mm 。

②测量使用的仪器和工具,在使用前应检查校正。量距用的绳尺、钢尺应全面检查其差度是否符合计量标准,以免量距发生错误。

③废臵的桩位应拔掉以免误认为是杆塔中心桩造成施工错误。

④辅助桩应固定牢固。对易碰损的桩应加以保护,以防松动或施工中改动、碰动。

⑤测量用的塔尺接口应牢固,以防塔尺下坠造成测距错误。扶塔尺人员应注意附近高压线路以防塔尺接触带电体造成伤害。

⑥操作仪器人员不得离开仪器以免仪器被风吹倒损坏。

2.4工地运输

根据施工图所编制的运输手册,将施工用的器材、机具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运到指定的地点。

2.4.1负责运输工作的人员在施工准备阶段(指接桩时)应进行如下调查:

①调查了解沿线交通运输道路的分布情况、路面的宽度、材质、转弯、坡度等情况,沿线桥梁、涵洞的宽度及承载能力以便考虑运输方式。

②沿村庄或路口标出通往杆塔方向的路标以便将所需材料运到杆

塔位。

③如选择炸药存放仓库时要考虑容纳药量吨位和安全可靠程度,最好使用现有的炸药仓库。

2.4.2材料准备主要包括的内容:

①根据施工图详细统计全线路各种材料规格、数量,并编制材料总表及各施工班组或施工队的材料分配表。

②统计各种杆段、底盘、卡盘、拉线盘等的规格和数量。

③联系杆塔、预制件、金具、绝缘子、导线、钢绞线的加工制造并签定加工定货合同,落实交货日期。

④验收各种器材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开箱验货时应将原材料和器材出厂的质量合格证、试验记录保存好,竣工时移交。

2.4.3工地运输安全注意事项

①机动车辆运输应按国家《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②冬季车辆通过河流时,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和河水冻结程度决定是否行车,不得盲目通过。

③载货机动车除押运和装卸人员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员。押运和装卸人员必须乘坐在安全位臵上。载物高度超过车厢护栏时,货物上不得坐人。

④装运超宽、超高或重大物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 物体重心与车厢承重中心基本一致;

b 易滚动的物件顺其流动方向用楔掩牢并捆绑牢固。

c 用超长架载运超长物件时,在其尾部设标志,超长架与车厢固定。物件与超长架及车厢捆绑牢固。

d 押运人员应加强途中检查,防止捆绑松动,通过山区或弯道时防止超长部分与山坡或树木刮碰。

e 在施工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允许用车携带少量炸药(10kg )和雷管(20个),但应采取防震、防火措施。携带雷管的人员必须坐在驾驶室内。

⑤人力运输和装卸安全注意事项:

a 人力运输的道路应事先清除障碍物,山区抬运笨重物件或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道路,其宽度不宜小于1.2m ,坡度不宜大于1:4。

b 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抬运时应设专人统一指挥、步调一致同起同落。

c 运输用的工器具应牢固可靠,每次使用前应进行认真检查。

d 雨雪后抬运物件时应有防滑措施。

e 装卸笨重物件使用的跳板,其厚度应根据材质经计算确定。腐朽、扭纹、破裂和大横透节的木材不得做为跳板。跳板搭设坡度不得大于1:3。

f 用跳板或圆木装卸滚动物件时,应用绳索控制物件,物件滚动前方严禁有人。不滚动的物件应用木楔掩牢。

g 钢筋混凝土电杆卸车时,车辆不得停在有坡度的路面上,每卸一根,其余电杆应掩牢,每卸完一处,剩余的电杆绑扎牢固后方可继续运输。

三.基础施工

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准,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

时,应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杆塔基础型式应以图纸和分坑手册为准。

3.1混凝土杆基础施工

3.1.1挖掘基础坑的基本要求

⑴杆塔基础坑深的允许偏差为+100mm、-50mm ,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岩石基础坑深不应小于设计深度。

⑵挖掘基础坑时,双杆及铁塔中心桩以及所有辅助桩不得碰动。 ⑶当杆塔基础坑超深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每层厚度不宜超过100mm ,夯实后的耐压力不应低于原状土。当无法达到时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⑷拉线坑基础,坑深不允许有负偏差。当坑深超过设计标准后,对拉线基础的安装位臵与方向有影响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夯实处理。

⑸土石方工程应尽是减少破坏需要开挖以外的地面,并应注意保护自然植被。

3.1.2挖掘基础坑的安全措施

⑴人工清理、撬挖土石方应遵守下列规定:

a. 先清除上山坡浮动土石。

b. 严禁上、下坡同时撬挖。

c. 土石方滚落的下方不得有人并设专人警戒。

d. 作业人员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⑵人工开挖基础时应事先清除坑口附近的浮石,向坑外抛扔土石

时,应防止土石回落伤人。

⑶坑底面积超过2米时可由2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作业。 ⑷作业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

⑸不用挡土板挖坑时,坑壁应留有适当坡度,坡度大小应视土质特性、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度确定,一般可参考下表:

各类土质坡度

⑹挖掘泥水坑、流沙坑时,应采取有效安全技术措施,使用档板时,应经常检查其有无断裂现象。

⑺更换档土板,支撑应先装后拆,拆除档土板应待基础施工完毕后与回填土同时进行。 3.1.3下底盘和拉线盘

⑴杆塔基础坑挖完后,应进行坑底标高测量(一般称为基础操平测量),以检查坑深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坑底是否平整,然后进行底盘安装。(安装方法略)

⑵底盘放入基础坑后(可用三角架、吊车进行)应立即对底盘进行找正。无论单杆或双杆,安放底盘时的园槽面应与电杆轴线垂直。找正后的底盘位臵允许值35~220kV 线路不应超过下表:

⑶底盘找正合格后应沿其四周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以防止起吊电杆时引起位移。

⑷拉线盘的埋设方向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位臵的允许偏差应满足

下列规定:

①沿拉线方向其左、右偏差值不应超过拉线盘中心至相对应电杆中心水平距离的1%。

②沿拉线安装方向,其前、后允许位移值:当拉线安装后其对地夹角值与设计值之比不应超过1°,个别特殊地形需超过1°时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具体规定。

③对于X 型拉线,拉线盘的安装应有前后方向的位移(一般在施工图中就已给出,按图施工即可),拉线安装后交叉点不得相互磨碰。

④拉线盘安装时,应将拉线棒、拉线U 型环与拉线盘连接好后方可进行,必要时应进行防腐处理。 3.2铁塔基础施工

铁塔基础施工应编写《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和安全措施》,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本工程基础采用直柱式地脚螺栓基础。精度要求高,施工操作难度增加。本工程基础施工中,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2.1工具准备

架空送电线路工程测量及检查用的仪器、仪表、量具等,必须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⑴经纬仪

a. 施工测量用的经纬仪必须经过计量检定,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 b. 施工测量使用的经纬仪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 ⑵水准仪

施工用水准仪必须经过计量检定,水准仪严禁用经纬仪代替。 ⑶塔尺

可使用伸缩式或折叠式塔尺,要求: a. 伸缩性要小,长度稳定; b. 刻度要清晰、准确。

⑷花杆:要求花杆要正直,下部尖端要在花杆中心。 ⑸钢尺:要求经过计量检定,其精度不低于1‰。

⑹混凝土搅拌工具:混凝土搅拌工具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工程量大小等因素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应使用机械搅拌,只有在搅拌设备运输特别困难时,并经过监理的同意,才允许使用人工搅拌。

⑺混凝土捣固工具:捣固工具要选用插入式振动器,但也要同时准备这些搅拌和捣固设备所用动力设备,准备动力设备时,除了要使其能满足搅拌和捣固设备的电压、容量要求外,还应运输方便和启动容易。 ⑻钢筋加工工具: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等。

⑼基础模板:基础模板,应采用钢模板。准备钢模板时,应按基础型式考虑各型基础通用。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 应保证基础各部件尺寸和相互间位臵的准确性; b.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c. 模板应拼合紧密,接缝不易漏浆,表面平整光滑;

d. 装拆方便,能够多次周转使用,形式要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 ⑽吊装及找正工具:吊装工具要能满足钢筋笼最大单件吊重,找正工具要灵活,便于找正操作。

⑾排水工具:当基础坑有水出现时,应准备可靠的排水工具进行排水,保证浇制时进行无水操作。

⑿养护工具:每个浇制基础的桩位,都要准备充足的混凝土养护工具,

并有足够的养护用水。 ⒀工器具配备表

3.2.2基础分坑

⑴分坑前应认真核对本基桩位的塔型、呼高、基础型式及根开,对角线尺寸、各立柱相对于立柱的高差;

⑵分坑时要明确线路方向、转角方向,对有位移的转角塔要分清位移方向,各个基础腿的基础型并分清位臵,45°分角方向桩的位臵及塔

基础坑的大、小根开、方向桩都要校核准确;

⑶塔位中心桩能保留的尽量保留,不能保留的应钉出辅助桩,并做好记录,作为施工的质量检查之用。

⑷直线塔基础分坑:在中心桩支仪器,取线路方向为基准方向, 转45°分坑。如图3.2.2所示:

⑸转角塔基础分坑:在位移后的中心桩上支仪器,取角平分线方向

3.2.3基坑操平

⑴基坑开挖到设计深度后,坑深均以中心桩顶面为基准进行操平。 ⑵有预偏的转角塔及终端塔应在基坑操平时控制其预高值,预高值

Δh 取要求数据中的最大值。

注意:在观测大号侧基础时,在中心桩小号侧支仪器;在观测小号侧基础时,在中心桩大号侧支仪器。 3.2.5配合比设计及砂、石运料车制作。

⑴基础浇制工序开始之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应保证结构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和施工和易性及坍落度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节约水泥的原则。在特殊的条件下,还应符合防水、抗冻等要求。

⑵根据最后确定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每次搅拌量,确定每次搅拌所用的砂、石、水、水泥重量、体积,并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对砂石等无检验资料的原材料,应抽样并经有检验资格的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采用。

⑶砂、石运输车采用单轮或双轮手推车,边缘要加焊挡板,并作出明显标记,使其体积和按配合比设计的每次搅拌用砂、石体积相等。

3.2.6钢筋加工

⑴进场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行钢筋加工之前,首先要对进场钢筋的外观、尺寸进行检查,并采取试样进行二次化验,取得二次化验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⑵钢筋由于保管不善或存放过久,而产生铁锈或染上油泥等污物,必须通过钢筋加工或机械方法进行除锈。在除锈过程中,如发现钢筋表面锈班鳞落现象严重或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但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⑶钢筋焊接接头应做试验,现场要有焊接合格试验报告单。

⑷钢筋焊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电弧焊,当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a. 进行钢筋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的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在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用单面焊。

b. 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如帮条级别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的直径可比主筋小一个规格。如帮条直径与主筋相同时,帮条钢筋的级别可比主筋低一个级别。

c. 钢筋帮条长度或搭接长度L 为:当采用单面焊时,L ≥8d (10d );当采用双面焊时,L ≥4d (5d )。钢筋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h 应不小于0.3d ;焊缝宽度b 不小于0.7d 。

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Ⅱ、Ⅲ级钢筋;d 为钢筋直径。

d. 采用帮条焊时,两主筋端头之间,应留2—5mm 的间隙。搭接焊时,钢筋宜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

⑸焊接接头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⑹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 受拉区域内,I 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c. 直径等于和小于12mm 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

筋直径的35倍;

d.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钢丝扎牢;

e.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有关规定。 3.2.7地脚螺栓样板制作

⑴ 地脚螺栓样板要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地脚螺栓安装之后样板不变形。样板可用槽钢或方木制成;

⑵样板要能和基础模板有可靠的连接,保证施工中不发生移动; ⑶样板的尺寸要符合基础的要求,样板上固定4个地脚螺栓的位臵要准确,其小根开和小对角线的误差应不大于2mm ;

⑷样板加工后,要对其质量和尺寸进行复查,合格后标上使用基础型或塔型。 3.2.8垫块制做

⑴垫块的规格和数量,应根据施工图中钢筋笼距坑底高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而定。

⑵垫块宜由混凝土制成,也可用石料制成。使用混凝土制做垫块时,其强度应不低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的1.5倍。 3.2.9浇制材料运输

⑴砂、石、水泥运输

a. 运往现场的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以及普通混凝土用砂,必须由采购部门负责送试验部门进行二次检验,经检验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92以及《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92方可使用。

b. 砂、石运输中不得混进泥土或杂物。

c. 现场装卸和存放砂、石的场所要铺上席或塑料布以防砂、石落地。 d. 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时,均应作抗压、抗折强度复查试验,并按其试验结果使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要同车运输,也不要堆放在一起。

e. 水泥在运输和堆放时,应有防雨、防潮措施。堆放水泥的地方,下面要加垫以防潮湿,上面要覆盖以防雨水。对受潮结块的水泥,应进行强度复验。

⑵地脚螺栓及钢筋运输

a. 单个地脚螺栓运输时,其丝扣部分要加以保护(包扎或带上螺帽),并在装卸时要轻拿轻放。

b. 当地脚螺栓按四个一组焊成整体时,若重量不大,可采用人工装卸,但不得扔抛;若重量较大时,应采用机械吊装,现场用大绳溜放,装卸中要轻起、轻放防止冲击变形。

c. 零散钢筋运输时,要根根理顺,卸车时,也要根根理顺不乱,不可乱抛,横七竖八。

d. 运输钢筋笼时,要在笼内用铁棍或木棍撑起,防止变形。卸车时可用大绳溜放。

3.2.10浇制用水及外加剂:

⑴混凝土浇制用水宜采用饮用水,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溪水或洁净的池塘水,但需检验,检验方法利用石蕊试纸,其pH 值在4-7之间。

⑵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并按产品说明书进行使用。

3.3

3.4本工程拟定采用强度等级为C20,材料为42.5号矿渣水泥,中砂(密度为2.62g/mm3),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 (密度为2.65g/ mm 3),坍落

度选取30~50mm。

a. 确定混凝土适配强度(按σ=4):

f cu . o =f cu . k +1. 645σ =20+1. 645⨯4=26. 6(N /mm 2)

b. 计算水灰比:

f

ce

=λce f ce . k =1. 13⨯42. 5=48(N /m m 2)

0. 46f ce C 0. 46⨯48

===0. 58

W f cu . o +0. 24f ce 26. 6+0. 24⨯48∴

W

=1. 72C

c. 根据坍落度、骨料品种查资料选取每立方米的用水量:

m w =180kg /m 3

d. 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m ce =

W

m w =1. 72⨯180=310(kg /m 3) C

e. 查资料选取合理的砂率:βs =35% f. 计算粗细骨料的用量:(体积法)

m s m a 310

+++180+10⨯1=10003. 12. 622. 65m s

⨯100%=35%

m s +m a

解得:砂的质量m s =656kg /m 石子的质量m a =1219kg /m 3

3

g. 拌合物的适配调整:经适配混凝土密度为2410kg/m3(计算密度为2356 kg/m3) 故校正系数为η=2410/2356=1.02。 由此得到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为:

m w =183kg/m3m ce =316kg/m3m s =659kg/m3m a =1243kg/m3

四.铁塔基础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4.1基坑操平 4.1.1坑位检查

⑴为防止基坑挖错位臵,在进行基坑操平之前,要再一次进行坑位检查,当发现坑位桩或辅助桩有偏差或松动时,应立即进行校正; ⑵坑位的检查方法,与分坑操作步骤相同。 4.1.2基坑操平的主要任务:

⑴检查基坑坑深及基坑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⑵基坑坑底是否平整,其尺寸是否符合基础安装要求;

⑶挡土板或坑壁是否变形、坍塌,坑内是否有积土、积水或其它杂物,是否达到进行基础安装条件。 4.1.3普通铁塔基坑操平

⑴将操平用水准仪架于适当位臵,调平仪器,测出铲除基面后的塔位中心桩塔尺读数i ;

⑵按下式计算出塔尺读数(见图4.1.3)

)

图4.1.3普通基坑操平示意图

⑶将塔尺分别竖立到所要操平的基坑内,用仪器从塔尺上读数。当塔尺读数H D >H 时,说明该坑深深于标准坑深h ;当塔尺读数H D <H 时,说明

该坑坑深浅于标准坑深h 。

⑷各坑之间尽量操平,如遇泥水、流沙等特殊困难时,其操平度可在+100~-50mm 之间,但应做好记录,在基础浇制施工时再找平。 4.1.4高低腿铁塔基坑的操平

⑴将水准仪架于适当位臵,可以同时将四个塔腿坑的塔尺读数读出时,可按如下操作(见图4.1.4),此时:

图4.1.4高低腿基础坑操平示意图

⑵先测出铲除基面后的塔位中心桩的塔尺读数i ;

⑶根据塔尺读数H A 、H B ,按下列公式计算出A 、B 坑的坑深h A 、h B ,与设计值进行比较。

H A =hA +b +i HB =hB +i 其中b 为高腿与低腿之间的高差值。 4.1.5基坑处理 ⑴杆塔基础

a. 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施工基面为准,在进行操平作业时,均应以施工基面为准计算操平塔尺读数,然后以此数为准进行坑底操平。

b. 杆塔基坑的坑深允许偏差为+100mm,-50mm ,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的坑深,当为非高低腿且为相同埋深时,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进行操平。

c. 现浇基础基坑坑深超过允许偏差(与设计坑深比较)+100mm 时,其超深部分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⑵拉线基础

a. 拉线基础的坑深,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的,应以拉线基础中心地面标高为基准。

b. 拉线基础坑深,不允许有负偏差。

4.2支模找正 4.2.1支模准备

⑴支模板之前,要将模板上所粘水泥浆清除干净,是铁模时涂刷一层隔离剂。并对已挖好的基坑进行清理、操平;如基坑有水时,应进行排水后再浇制垫层,然后再进行操平。

⑵将水准仪支架于适当的位臵,用塔尺对基坑深度进行复查。 ⑶基坑操平后,用垂球或花杆找出钢筋笼的位臵,并在相应位臵下垫块,该处垫块的位臵、高度要准确,要稳妥。 4.2.2支模找正的操作顺序是:

安装找正底层台阶模板→绑扎安装底层台阶钢筋→组立立柱钢筋笼→安装找正各层台阶模板→安装找正立柱模板→安装找正地脚螺栓。 4.2.3当设计为柔性基础时,应在安装找正底层台阶模板后即安装底层台阶钢筋网;应用混凝土垫块将钢筋网垫起,使其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以避免钢筋直接同地面接触;当底层台阶钢筋网为两层时,两层钢筋网间的距离可通过钢筋支撑来控制,若使用木质材料支撑时,浇到该处时应注意取出。

4.2.4支二层台阶模板或立柱模板时,应通过支撑角钢将其支架于下层台阶模板之上,并用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以免模板串位。为防止各

层台阶模板在浇制混凝土过程中变形或串位,通常采用外钢楞来加强模板的整体钢度及调整平直度,钢楞可采用2-φ48×3.5或2-φ51×3.5圆钢管,钢楞与钢模板之间采用3形扣件及钩头螺栓进行连接。 4.2.5立柱模板宜预先组装好;如有困难时,可先组成四片立于钢筋笼四周,合成一个方筒后,用U 型螺栓等连接工具将其连接固定;为防止立柱模板产生变形和移位,应使用柱箍。柱箍可采用木制柱箍或圆钢管柱箍:圆钢管柱箍的做法是用φ48×3.5钢管及十字扣件拉紧,或用2-φ48×3.5钢管及3形扣件、对拉螺栓在柱外箍紧。立柱模板柱箍的间距不宜大于1m 。

4.2.6按照根开、对角线尺寸,对模板进行就位找正,用对角线法或井字线法控制立柱断面尺寸,用垂球法控制立柱倾斜。

4.2.7按设计要求基础顶面高度(注意转角塔的予偏值),操平立柱模板顶面并划出基础顶面印记。

4.2.8立柱模板找正之后,在其顶部四周用木方或特别可调用工具等支撑顶紧,以防移动(见图4.2.8)。

图4.2.8模板支撑示意图

4.2.9模板支妥找正后,可在其内部用8#铁线拉紧。 4.2.10地脚螺栓安装与找正

⑴模板找正后,方可进行地脚螺栓的安装与找正,也可在混凝土浇注到

地脚螺栓下部进行。

⑵地脚螺栓安装前,要将四根为一组焊好,已焊好的,则在安装前应检查螺栓之间距,当误差超过2mm 时,应重新校正后方可使用。 ⑶检查地脚螺栓的规格,校正四个地脚螺栓顶部的水平度,当一切无误后,套上样板,方可放入立柱模板中。

⑷按基础根开,对角线尺寸,螺栓露出基础高度等进行找正。 ⑸将螺栓与样板固定,将样板固定在模板上口。

⑹将地脚螺栓的丝扣部分用塑料布包好,防止粘上水泥浆。 4.2.11质量要求如下表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4.3浇注混凝土 4.3.1现场浇注准备

⑴做好浇制现场平面布臵工作。包括:场地平整;砂、石材料的运输道

路;清理基坑,排除坑内污物积水等;

⑵为了保证混凝土配料的正确,施工中应首先采用重量配料法,就是水泥、砂、石和外加剂按重量计算。称量时的重量偏差不得超过以下规定:①水泥和干燥状态的掺和料:±2%;②砂、石:±5%③水、外加剂的水溶度:±2%。施工时要准确称量砂、石运输推车的装载量,然后根据所装载的砂石的体积在车上划上装料印记,现场浇注时可采用体积法进行配料;

⑶复核基础的各部尺寸,检查模板的位臵、标高、截面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模板的支撑是否牢靠,拼缝是否紧密,以免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走动和漏浆现象。 4.3.2混凝土搅拌 ⑴机械搅拌

a. 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湿润。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和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b. 投料顺序为:为了减少水泥的飞扬和水泥的粘罐现象,要先倒入砂,再倒水泥,然后倒入石子,将水泥夹在砂、石之间,最后加水搅拌。 c. 搅拌时间:搅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普通混凝土的最短搅拌时间(s )

注:有添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d. 在搅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水灰比及坍落度。

e. 搅拌机搅拌混凝土完毕或预计停歇1h 以上时,除将余料出净外,应用石子和清水倒入拌筒内,开机转动5-10min ,把粘在料筒上的砂浆冲洗干净后全部泻出。料筒内不得有积水,以免料筒和叶片生锈。同时应清理拌筒外积灰,使机械保持清洁。 ⑵人工搅拌

a. 人工搅拌应在两基础之间进行,以便于下料。

b. 人工搅拌一般在灰盘或钢板上进行,宜采用1.2×2.4m 或稍大的钢板作为搅拌板。

c. 搅拌实行“三三制”,即先倒入砂和水泥,干拌三次混合均匀,然后加规定用水量80%的水,搅拌三次成水泥浆,最后将石子倒入水泥浆中,反复搅拌三次,并随拌和加入其余20%的水,直至石子与水泥浆无分离现象,混凝土拌和均匀为止。 ⑶坍落度试验

a. 在搅拌2—3罐后,应进行坍落度试验。

b. 坍落度试验在每个基础的搅拌中应不少于两次,当发现其混凝土坍落度的和易性有问题时,应随时试验。坍落度的测试方法是: ① 用一块铁板做成一个锥形筒,上口直径100mm ,底口直径200mm ,高300mm ,将此坍落度试验筒臵于铁板上; ② 加入1/3的混凝土拌合料;

③ 用直径15mm ,长50cm 的铁棒捣固30多次; ④ 依同法再装1/3,再捣30多次;

⑤ 待放入的混凝土与筒口相平再把锥形筒轻轻提起拿开,此时混凝土的锥体就自然坍落下来,测量筒内混凝土料下落高度。其数值即为坍落度。

⑷搅拌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砂石的洁净程度,杂草、泥土等不可混入。当发现泥土已粘于石子上时,应经过洗刷后方可使用。 4.3.3混凝土运输

⑴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运输道路应力求平顺,

运输容器应平稳。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所规定的坍落度。如果坍落度损失过多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之后方可入模。 ⑵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运送的延续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温度20—30℃)不宜超过一小时。若时间过长,应采取相应措施。 ⑶基础施工中常用的运输工具是手推车。其种类有独轮、双轮和三轮等多种。运输用手推车应严密坚实,不漏浆,不吸水,并应经常清除运料器中粘附的或硬化的混凝土残渣。

⑷长途运送混凝土时,风雨或暴热天气要加遮盖以防进水或水分蒸发,冬期施工应加以保温。 4.3.4混凝土浇注

⑴混凝土从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 时,可用铁锹往模内倾倒,要铁锹翻扣,不准抛洒;用料车送料时,下料口要用锹挡,不可使直射模板。

⑵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 时,应使其沿串筒、溜槽或振动溜槽等下落,并应保证混凝土出口时的下落方向垂直。

⑶台阶式基础施工时,一般应分层浇筑,并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200-300mm 。每层浇筑顺序应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也可采取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浇筑的顺序。

⑷浇注至地脚螺栓处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上升速度,使两边均匀上升,同时防止碰撞,以免发生位移或歪斜,并在浇筑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浇注立柱时,应注意转角塔留有予偏值,浇筑完立柱后,要停片刻,待出现泌水时,将泌水排除,进行抹面找平。 ⑸每个基础(腿)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允许超过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允许时间(min )

注:当混凝土中掺有促凝或缓凝型外加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⑹浇注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地脚螺栓样板、支撑、钢筋、地脚螺栓等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⑺在雨季施工时,下雨天不宜露天浇注混凝土;浇注后要及时覆盖,防止雨水对混凝土的冲刷。 4.3.5混凝土的振捣

⑴现场浇注混凝土,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和人工振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振捣。

⑵振动器的振捣方法有: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40°—45°角。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对干硬性混凝土,有时还要在振动棒抽出的洞旁不远处,再将振动棒重新插入才能填满空洞。在振动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⑶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0mm 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⑷振动棒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 ,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⑸振动器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0—400mm 。可采用如图4.3.5所示的方法。

图4.3.5振动棒插入位臵图

⑺振捣器的橡胶软管,不能插入到混凝土中;软轴的弯曲半径不要小于500mm ;振动器移动或暂停工作时,要切断电流,以策安全。 4.3.6混凝土的养护

⑴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

⑵浇水应均匀,一般在混凝土初凝以后即可浇水,过早浇水容易损坏混凝土表面。养护过程中如发现覆盖不好,浇水不足,表面出现泛白或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覆盖好,充分浇水,延长浇水日期予以补救。 ⑶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对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5昼夜,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的混凝土,应不少于14昼夜。

⑷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应在拆模并经表面检查合格后立即涂刷,涂刷后不再浇水。

⑸当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4.3.7拆模

⑴基础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2.5Mpa 。其参考时间如下表。

拆模时间参数参考表(天)

⑵基础拆模时,要注意保护混凝土及棱角,不可使模板粘掉混凝土或碰掉角、掉块。

⑶模板拆下后,要及时清洗,清除模板上粘附的混凝土或砂浆。钢模板要刷上防粘油(机油等),以利再使用。

⑷混凝土拆模后,当其“养生期”还不满时,应将其加以遮盖,继续养护。

4.3.8缺陷处理

⑴面积较小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的水泥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⑵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和露筋,应将其全部深度软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凿去,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⑶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应会同设计单位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⑷所有为处理缺陷而抹平的砂浆,填塞的混凝土等,都必须加强养护。 4.3.9回填土

⑴施工完毕后基础坑必须及时进行回填,基础回填必须按规范要求每回填300mm 夯实一次,夯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70%及以上。

⑵石坑回填以石子与土3:1掺合后夯实回填。

⑶杆塔及拉线基坑的回填,凡夯实达不到原状土密实度时,都必须在坑面上筑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不得小于坑口,其高度视夯实程度确定,并宜为300-500mm 。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在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 4.3.10冬季施工措施:

⑴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应采用冬期施工措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

⑵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下列规定即: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

⑶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³,水灰比不应大于0.6。

⑷冬期施工时,应保证基坑底基土不受冻。当基土受冻时,应采取适当方法使基土解冻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基础坑开挖后预计当天不能浇筑, 坑底应留有200mm 厚的予留层,若基础已挖到坑深, 当天不能浇筑坑底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坑底受冻。

⑸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 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⑹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⑺冬期拌制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 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 再对骨料进行加热。水及骨料加热温度不得超过下表规定,水泥不得直接加热。

拌合水及骨料最高温度(°C )

注明: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C ,但水泥不应与80°C 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⑻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C 。当采用暖棚法养护混凝土时, 棚内温度不得低于5°C, 并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⑼冬期施工时,混凝土中应掺入抗冻早强剂。混凝土浇筑过程应根据施工气温, 依据所采用的防冻早强剂说明书进行掺量。

⑽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气温较低时,可在基坑周围迎风处设臵棚布挡风,同时在基坑内中利用炭炉对已支好的模板进行预热。

⑾冬期浇筑混凝土,宜采用加热法养护混凝土, 有条件时可进行蒸气养护。养护时,基坑上口应覆盖塑料布或彩条布进行保温防风。 ⑿模板和保温层, 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C 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C 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使其缓慢冷却的临时覆盖措施。

五.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5.1工艺及强度检查

5.1.1混凝土在搅拌和浇注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⑴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个工作班至少两次; ⑵在搅拌地点及浇注地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⑶在每一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而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

⑷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5.1.2试块应用钢模制作,必须在浇注地点制作。 5.1.3试块的尺寸,应做150×150×150mm 试体。

5.1.4每组(三块)试块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按下述规定确定:

⑴取三个试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⑵当三个试块中的过大或过小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超过15%时,以中间值代表该组试块的强度。

5.1.5检查混凝土质量应做抗压强度试验,试块是做抗压强度试验的,其制作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转角、耐张、终端及悬垂转角塔的基础每基应取二组;

⑵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班组每5基或不满5基应取二组,单基或连续浇筑混凝土量超过100m 3时亦应取二组;

⑶按大跨越设计的直线塔基础及其拉线基础,每腿应取二组,但当基础混凝土量不超过同工程中大转角或终端塔基础时,则应每基取二组; ⑷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外制作;

⑸当需要做其它强度鉴定时,外加试块的组数由个工程自定。 5.1.6以上每二组试块制作后,一组与基础同条件养生,一组进行标准养护。

5.1.7评定基础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方法是:将一组试块在温度为20±3℃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

条件,经28d 养护后试验确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其试验结果作为评定基础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

5.1.8与基础同条件养生的一组试块作为检测基础混凝土在不同龄期所达到强度的依据。

5.2尺寸检查

5.2.1浇注铁塔基础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保护层厚度:-5mm ;

⑵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1%;

⑶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10mm 。 5.2.2浇注拉线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基础尺寸偏差: a. 断面尺寸:-1%;

b. 螺栓露出基础顶面高度允许误差:10mm 。

⑵基础位臵偏差:横线路允许偏差40cm.顺线路拉允许偏差为设施及档局1%。

5.2.3整基铁塔基础在回填夯实后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整基基础尺寸施工允许偏差

注:表中1. 转角塔及终端塔有予偏时,基础顶面相对高差不受5mm 的限

制。

2. 高低腿基础顶面相对高差是指与设计标高之比。 3. 高塔是指按大跨越设计,塔高在80m 以上的铁塔。

六.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6.1钢筋加工

6.1.1人工平直、切割钢筋时,打锤人应站在扶剁人的侧面,锤柄要楔塞牢固。

6.1.2弯曲钢筋时,其工作台要设臵稳固,板扣与钢筋要配套。 6.1.3进行焊接加工时,要做到:

⑴焊接人员要持证上岗,并着专用劳保用品; ⑵作业点周围5m 以内没有易燃易爆品;

⑶电焊机接地必须可靠,一次侧的电线必须绝缘良好; ⑷工作结束后要切断电源。

6.2装拆模板

6.2.1模板应用绳索和木杠滑入坑中,或者人员传递入坑,不准抛掷。 6.2.2模板的支撑应使用木方或其它专用工具,使用混凝土预制块支撑模板时,要一块到位,不可叠迭。

6.2.3模板支撑要牢固,要对称支撑;高出坑口的立柱加高部分模板,要有防止倾覆的措施;模板支撑要模板端高,坑壁端低,不准“低头”支撑。

6.2.4模板拆除要自上而下进行,拆下的模板要集中堆放;支撑方木上的外露铁钉要拔掉或打弯,不准钉尖朝上放臵。

6.3搅拌、浇注

6.3.1搅拌机应设臵在平坦位臵,装设好后应由前后支架承力,使轮胎搁高架空,不得以轮胎代替支架,以免在开动时发生走动。

6.3.2搅拌机的电动机应装设外壳或采用其他保护措施,防止水分和潮气浸入而损坏。电动机必须安装自动开关,速度由缓变快。下班后及停机不用时,切断电源,以策安全。 6.3.3浇注混凝土,要遵守下列规定:

⑴往坑内浇注混凝土,必须听从坑内捣固人员的指挥; ⑵坑口边缘0.8m 以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工具。

⑶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要带安全帽;不准在模板或支撑上行走或停留。 6.3.4搅拌机在运转时,禁止将工具伸入滚筒内扒料;加料斗升起时,料斗下方不得有人。

6.3.5用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 ,倒料处应设挡车装臵;倒料时严禁撒把。 6.4养护

6.4.1养护人员不得在模板支撑上或易塌落的坑边走动。 6.4.2使用塑料膜养护基础时,应有防火、防毒措施。

6.4.3采用暖棚法养护基础时,火源不得与易燃物接近,并应有人看管,还要注意防止煤烟中毒。

6.5其他注意事项

6.5.1所使用的电机设备,事前应经全面检查,确认装臵完整,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6.5.2施工电源按规定合理布臵,电源线与设备连接导线要求牢固架设,不允许放臵地面。

6.5.3施工用导线绝缘必须良好,严禁裸露,导线根据负荷情况合理选择,严禁超负荷使用。

6.5.4所有电气设备要合理安装触电保护器。

6.5.5材料、设备、工器具布臵合理,堆放整齐,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七.组织措施

现场组织机构图

- 40 -


相关文章

  • 电力施工中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控制
  •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电几乎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人类生活离不开电,科技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电,电力事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在电力施工中,对电力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非常重要,其影响到整个电路的安全使用,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是电 ...查看


  •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钢管杆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电负荷也逐渐增大,城市电网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城市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走廊的占地面积就受到限制,这就需要新型杆塔来满足架空输电需求.近年来,很多城市都逐步使用钢管杆作为输电线 ...查看


  • 220kV输电线路工程竣工验收方案
  • 220kV 输电线路工程竣工 验收方案 山西科能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九月 目 录 1. 验收依据-------------------------3 2. 验收资料-------------------------4 2.1 ...查看


  • 设计交底模板
  • 田家-鹅塘π入溆浦东变220kV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技术交底文件 湖南送变电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长沙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田家-鹅塘π入溆浦东变220kV线路工程,起于溆浦东220kV变电站,止于220kV田鹅线π接 ...查看


  • 电力线路基础知识
  •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任务. 输电线路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之分.按电能性质分类有交流输电线路和直流输电线路.按电压等级有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之分.输电线电压等级一般在35kV 及以上.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 ...查看


  • 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
  • 目 录 1.1工程概况 . .......................................................................................................... ...查看


  • 杆塔地脚螺栓标准化设计
  • 电网输变电工程标准化设计 杆塔地脚螺栓 电力公司 2008年12月 前言 为进一步推进基建标准化建设,贯彻"两型三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输电线路建设要求,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的 ...查看


  •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改造处理方法探讨
  •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改造处理方法探讨 Research on the methods carried out to strengthen or rebuild for the tower foundation 张卓生 邓开清 陈宏昆 (厦门电业 ...查看


  • 电力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江西武宁县2016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35千伏横大线新建工程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杭州鸿晟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证书等级:丙级 证书编号:工咨丙A233023962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八日 ...查看


  • 第十二章电力通信光缆线路
  • 第十二章 电力通信光缆线路简介 第一节 光纤通信概述 一.光纤通信的发展状况 光纤是光导纤维(Optical Fiber)的简称.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C.K.KA)和霍克哈母 (C.K.HOCKHAM)发表了关于传输介质新概念的论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