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导学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2. 领会文章中作者所阐述的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导学重点】 1、 朗读时,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的情感。 2、 领会文中阐述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的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 65 岁时回忆自己 8 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他从小就 体弱多病,在与五个小伙伴一起爬悬崖时,好不容易爬上一处岩石架,在向崖顶攀爬的过程 中,作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 崖”,终于脱险。作者将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自己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然美、诗情美、 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标出段序,勾画出字词。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训诫( ) 耸立( ) 迂回( ) 凝视( ) 啜泣( ) 纳罕( ) 瘦骨嶙峋( )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 陡峭( )

3、解释词语 耸立: 啜泣: 纳罕:

屡次: 凝视: 小心翼翼:

4、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

市? ②.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③.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 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④.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合作探究】 5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6、 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把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走” 是什么意思?

7、 读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

【课堂反馈】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耸立( ) qiào( )壁 tū( )出 颤抖( )

晕倒( ) 迂回( ) chuò( )泣 屡次( )

二、解释词语。

1.训诫: 2.瘦骨嶙峋:

3.头晕目眩: 4.小心翼翼:

三、根据课文内容和写作目的,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候脱险的事,是因为这件事回忆起来十分有趣,表现了童趣童乐。 ( )

2.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候脱险的事,是因为这件事中蕴含了一种生活的哲理。

( )

3.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却不上去救,是因为怕惊吓了孩子,由此可见父亲的细心。 ( )

4.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却不上去救,是因为父亲想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磨炼,增长勇气和经验。 (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一)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合作探究】 1 有感情地朗读“脱险”部分,由组长主持讨论下列问题

(1)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2)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光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时你有什么启示?

(3)“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的。“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 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 什么变化?

(4)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 感”?

2 多角度地阅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讨论:

(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

么?

2)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 ,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 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那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精读精练】 一、阅读课文第 14-23 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能概括这一部分内容的一个句是:

2、文中最生动、最细腻,几乎贯穿整个故事的,是对“我”的心理描写。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我”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

爬上悬崖 爬下悬崖

3、从故事中,你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4、在下边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 ,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拓展提升】 阅读《离黄金只有三英尺》 【美】拿破仑·希尔

1、文章的第一句话即全文的

2、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一下“黄金病”的含义。

3、收破烂的人从这个金矿中赚了几百万美元原因是: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达贝叔侄即将采到黄金却失去的情形。

5、故事采用了 的手法揭示生活哲理。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

【教学反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导学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2. 领会文章中作者所阐述的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导学重点】 1、 朗读时,恰当的停顿、合适的语气和准确的情感。 2、 领会文中阐述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的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知识链接】 写作背景 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在 65 岁时回忆自己 8 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他从小就 体弱多病,在与五个小伙伴一起爬悬崖时,好不容易爬上一处岩石架,在向崖顶攀爬的过程 中,作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 崖”,终于脱险。作者将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自己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然美、诗情美、 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标出段序,勾画出字词。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训诫( ) 耸立( ) 迂回( ) 凝视( ) 啜泣( ) 纳罕( ) 瘦骨嶙峋( )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 陡峭( )

3、解释词语 耸立: 啜泣: 纳罕:

屡次: 凝视: 小心翼翼:

4、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

市? ②.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③.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 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④.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

【合作探究】 5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6、 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把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走” 是什么意思?

7、 读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

【课堂反馈】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耸立( ) qiào( )壁 tū( )出 颤抖( )

晕倒( ) 迂回( ) chuò( )泣 屡次( )

二、解释词语。

1.训诫: 2.瘦骨嶙峋:

3.头晕目眩: 4.小心翼翼:

三、根据课文内容和写作目的,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候脱险的事,是因为这件事回忆起来十分有趣,表现了童趣童乐。 ( )

2.作者之所以要写小时候脱险的事,是因为这件事中蕴含了一种生活的哲理。

( )

3.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却不上去救,是因为怕惊吓了孩子,由此可见父亲的细心。 ( )

4.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却不上去救,是因为父亲想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磨炼,增长勇气和经验。 (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一)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合作探究】 1 有感情地朗读“脱险”部分,由组长主持讨论下列问题

(1)出这部分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想想有什么作用?

(2)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光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时你有什么启示?

(3)“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的。“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 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后两句写出了“我”的 什么变化?

(4)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 感”?

2 多角度地阅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讨论:

(1)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

么?

2)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 ,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 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那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精读精练】 一、阅读课文第 14-23 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能概括这一部分内容的一个句是:

2、文中最生动、最细腻,几乎贯穿整个故事的,是对“我”的心理描写。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我”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

爬上悬崖 爬下悬崖

3、从故事中,你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4、在下边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 ,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拓展提升】 阅读《离黄金只有三英尺》 【美】拿破仑·希尔

1、文章的第一句话即全文的

2、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一下“黄金病”的含义。

3、收破烂的人从这个金矿中赚了几百万美元原因是: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达贝叔侄即将采到黄金却失去的情形。

5、故事采用了 的手法揭示生活哲理。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

【教学反思】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