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基本理论主张

西方美学发展的鸟瞰(以1750年为分界)

1. 古希腊罗马时期 6 BC ----5 BC

美学思想开始形成,包孕在哲学的母体之中或寄生在文艺理论中。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主要在探寻世界本源的重大哲学问题时涉及并探讨了美学问题。

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产生以后,文艺理论成了独立的学科,文艺中的美学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到罗马时代,美学思想又主要寄寓在文艺理论中,贺拉斯和朗吉努斯的美学思想就是如此,所以亚里士多德死后五六百年时期又被称为“修辞学时期”。

最后产生 按亚里士多德的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贺拉斯《论诗艺》

按柏拉图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 普洛丁《九章集》神学本体论 流溢说

2、中世纪 5AD——14AD 美学是神学的奴婢,美的根源最终都在上帝那里

早期以新柏拉图主义美学为基础的教父学美学 奥古斯丁

后期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基础的经院美学 托马斯-阿奎那 《神学大全》

3、文艺复兴 14AD——16AD 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的再生

但丁、彼特拉克、卜迦丘、达芬奇

4、新古典主义时期 17AD

这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妥协的中央集权时期,美学思想也随之把古希腊罗马的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思想教条化、宫廷化和规范化。

出现法国笛卡尔奠基的理性主义美学思潮,之后而经过了17世纪新古典主义和18世纪启蒙主义两大发展阶段。

在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指导下,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文艺制定政策,法国的布瓦洛写成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法典《论诗艺》。它具体体现在对文艺的严格控制。

5、启蒙主义时代 18AD

a.法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 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

b.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潮 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

c.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

早期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沃尔夫——鲍姆加登,后期代表人物是温克尔曼、莱辛和赫尔德。

鲍姆加登1750年发表《美学》,确立了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近代哲学完成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中心转化的结果。

莱辛,启蒙主义在他那里达到高潮。他高举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大旗并为古典现实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德国“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潮,彻底与新古典主义决裂,高扬德意志的民族意志,推崇自然和天才,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基调,它同时也受到法国启蒙主义和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代表是赫尔德,青年时代的歌德

和席勒。

d.意大利历史主义美学思潮

维柯《新科学》 综合大陆理性派美学和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先驱者之一

1750年,美学虽然因为有了自己的名称而独立了,但真正使其成熟并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独立科学的,仍然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巨大功绩。

6、德国古典美学 18AD末——19AD中叶

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黑格尔

1790年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发表标志着德国古典美学的诞生。

1838年 黑格尔《美学演讲录》的全部出版标志着德国古典美学达到高峰。

1842年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的出版则宣告了德国古典美学的解体。

从此以后,西方美学分别形成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当代的各种流派的现代、后现代主义美学。

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他的父亲是个皮匠,他的家庭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父母最初对他的期望是做一名神父。

十六岁的康德就读于哥尼斯堡大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曾引动过他旺盛的求知欲,但他显然更倾心于哲学和神学。十五年后,他被母校聘为哲学教授,主要讲授和研究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浪漫派文学家赫德尔、哲学家费希特都是他的学生。根据学生回忆,他的课相当精彩,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不是在教哲学,而是教人们哲学地思考。”

他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德国式哲人,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最富有原创性的哲学家,终生过着简单纯朴循规蹈矩的生活,却靠着精神上的沉思创造性地开拓了一个宏大的精神王国。他是那种真正的完成了人的自我实现的典范。

在大学教书期间,他有极端严格的作息时间。下午三点半,他准时出去到菩提树小林荫道上散步,据说邻居们可根据他出来散步的时间对表。傍晚,他独坐在窗前沉思,然后读书写作,夜里十点准时上床睡觉,他日复一日的过着这种极端机械的生活。据说其中一次例外,是因为看卢梭的《爱弥尔》。

康德不仅是“身材矮小的硕士”,还是“穿着雅致的硕士”。他说,“做一个时髦的蠢人总比做一个不时髦的蠢人要好。”康德是社交界的灵魂,谈吐聪明机智、生动活泼。

康德不重名利,成名后有几所著名的大学请他去任教,他都谢绝不去。康德曾经说,要是离开故乡,我就不会思想了,他以简单的生活方式,保持了个人思想的自由,这与他的哲学主张是一致的,他认为人人都应当把本身看成为目的。他曾说,“再也没有任何事情会比人的行为要服从他人的意志更可怕的了。”这体现他对人的自由的酷爱。

1804年,康德在故乡逝世,他的一块纪念碑上刻着一句话“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可以说是对他一生情怀的概括,语出他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结论”的开头一句:“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的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的学术活动分为两个时期。1770年之前是“前批判时期”,这一时期他主要关心自然科学。1770年之后是“批判时期”,在这一时期他写了三部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卢梭与康德的批判哲学

在康德那间简朴的书房里,据说只有唯一的一件装饰品,就是墙上的卢梭肖像。尽管从个人性格上上来说,这两个人几乎构成了两类不同的人的两极,但由于对共同的事情的关心使他俩走到了一起,这就是“人”的问题。

在康德长期陷入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矛盾引发的哲学沉思的时候,是卢梭的著作给他带来了新鲜的人文气息。康德真正欣赏的是卢梭自由、平等的学说和人文主义思想。

如果说牛顿曾引导康德去探索外在世界的规律,那么卢梭则启发康德去探索那“被深深隐匿了的人的本质”。在卢梭思想的影响下,康德重新确立了自己学术研究的目的和对象,这就是研究人的能力和如何使人成为人,在于确立人的权利和人的价值。

批判哲学的体系与美学

康德认为人所建立的世界是有目的、有意义、有秩序的世界,这里不仅有自然秩序,而且有道德秩序,而且两者还能通过艺术的中介加以联结。

在建构哲学体系中,康德刻意追问和应答了三个以人为中心的基本问题:我能够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期望什么?这三个问题在《纯粹理性批判》最后几章的一章中提出来了。在康德看来,这三个问题把人的所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包罗无遗了。他的理论哲学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他的实践哲学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判断力批判》回答了第三个问题。

康德经过12年的沉思与写作后,1781年出版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书所要探讨的对象是人的认识能力中的知性(又译作悟性、理解力),人用它作用于自然,也就是现象界。知性不是从自然界获得自己的规律,而是给自然界制定规律。

也就是说,人的意识自身能产生出一些先天的概念、范畴,人的认识发挥它的主动性,用这些先天的概念和范畴把从自然界得来的感性经验知识结合起来,这种主观的认识能力就是知性。

康德把先天的知性的“纯粹概念或纯粹范畴”分为四组,质、量、关系和方式,共十二个。

他又经过8年的思考和写作,1788年出版了《实践理性批判》。这部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实践理性”和与之相关的道德律。理性认识指对无限、绝对的本质的认识,理性可以去认识“物自体”,而知性只能去认识“现象界”。 “物自体”是指主体之外的“客体”,比如上帝、道德这样形而上的东西。这是典型的主客体二元论。

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言”中,康德说“我们全部认识能力有两个领地,即自然概念的领地和自由概念的领地;因为认识能力是通过这两者而先天立法的。现在,哲学也据此而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康德的以上两部著作就是研究这两个部分的。

“作为感官之物的自然概念领地和作为超感官之物的自由概念领地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估量的鸿沟”,所以如何在自然的必然和道德的自由之间架一座桥梁,把两个世界联结起来,这就是他致力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他认为在人类的自然秩序和道德秩序之间存在着协调二者的中间领地,这就是独特的艺术的领地。又花了三年时间,他写成了《判断力批判》,完成了自身的哲学体系建构。

康德把“心灵的能力”分为“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能力、欲求能力”三种,分别对应“知”、“情”、“意”。 知——知性 自然概念的领域

意——理性 自由概念的领域

情——判断力 介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认识能力

通过审美的判断力,康德将知性和理性、自然的必然和道德的自由、现象界和“物自体“、认识论和伦理学结合起来,从而填平了哲学中的两个领域(自然概念领域和自由概念的领域)、两个部分(理论的部分和实践的部分)的鸿沟。

康德哲学体系的公式——真、善、美,它们是统一的。真和善在美里得到了统一。康德把美学看做是“全部哲学的入门”。

美的分析

“美的分析”是康德《判断力批判》一书的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的第一卷。

所谓“美的分析”,在康德看来,并不是要分析客观对象何以为美,而是要分析为判别一对象是美时人需要什么样的主观能力。

比如,鉴赏玫瑰之美,并不要鉴赏玫瑰本身何以为美,而是要审查我们的心意能力何以鉴赏出玫瑰之美。

因为判断力和知性有关,康德根据认识论中知性的四项范畴(量、质、关系、模态)来考察鉴赏判断的特质,以之进行美的分析。

1、 从质上来看,鉴赏判断是无利害的愉悦。

康德首先区分了鉴赏判断和认识判断的差异,认为鉴赏判断不是认识的、逻辑的,而是感性的、审美的,因而也是主观的。

这样,康德一开始就把鉴赏判断和知识判断对立起来,肯定审美不涉及对于现象的认识,只涉及主体的情感感受。

“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

康德认为其他所有快感都涉及利害关系,而鉴赏判断的快感却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我们要判断某一对象为美,并不关系于对象的存在,也不需知道这对象的存在与否对于我是否重要。

康德分析了三种不同性质的愉悦:

一种是感官上的快适所引起的愉悦。如饥饿时吃到好的食物,这是一种欲念的满足,是和人的利益兴趣结合着的。 第二种是善的愉悦。“善的愉快虽然和快适的愉快有所区别,但同样是和利益兴趣结合着的,因为善是意志的客

体。”对于善的愉快都暗含有一个目的概念,所以它是种和理性上的利害感联系在一起的愉快。

第三种就是鉴赏判断所产生的愉快,也就是审美的愉悦。它对于对象的存在没有任何欲求,超脱了道德和生物的利害关系,只有它才是唯一的自由的愉快。

康德所说的“自由”,就是指审美愉悦完全不受欲念或利害关系的强迫,只是对对象的形式起观照活动而造成的愉悦。

2、 从量上来看,鉴赏判断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悦的。

如果一个人觉得一个对象使他愉悦,并不涉及利害关系,他在作判断时是完全自由的,并不受制于客体的属性,他似乎找不到私人的只和他的主体有关的条件作为这愉悦的根据,他就有理由相信这种愉悦是人人共有的。

不过这种普遍性不是客观普遍性,而是主观普遍性。客观的普遍性属于逻辑的范畴,它就对象的属性作普遍性的判断,比如水是透明的、是液体。而主观的普遍性属于情感的范畴,它就对象在主体心中所引起的感觉来假定判断的普遍性。

善也具有普遍性,要求对每个人都有效,但它的这种普遍性是建立在概念基础上的,美不是这样的。

3、 从关系上来看,鉴赏判断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是从客观上说,指审美判断没有目的,既不涉及利害和欲念,也不考虑事物的内容是否完美和完善; “合目的性”是从主观上说,指事物的形式符合鉴赏判断的目的。

康德认为有两种合目的性,一种是客观的合目的性,一种是主观的合目的性。所谓客观的合目的性,是以对象对于目的的关系为前提的,“它要么是外在的,这就是有用性,要么是内在的,这就是对象的完善性。”

而鉴赏判断既不涉及利害关系,也不凭借概念,从客观的合目的性来说,鉴赏判断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如果我们看见一匹马长得壮健均匀,因而觉得它具有适应于生存等特定的目的,那么这就要涉及功利概念,因而就不是审美判断了。

从客观的合目的性上说,鉴赏判断是无目的的,但从主观的合目的性上说,鉴赏判断却又具有一种合目的的性质。 因为审美是对象的形式适合于主体的认识能力,从而引起想象力和知性的互相协调和自由活动。这种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协调,似乎是由一种“意志”预告安排的,所以就具有一种主观的合目的的性质。

这种主观的合目的性,只和对象的形式有关,不涉及对象的内容、意义,所以,它是一种形式的合目的性,又称作没有目的的目的性形式。

例如我们判断一朵玫瑰花为美,并不需要知道这朵花究竟是什么,它作为植物的构成部分具有什么特定目的的功能,也就是说,欣赏者根本不会顾及花的客观目的。它只是由于这朵花的形式恰好符合人的各种认识能力的自由活动,从而引起情感上愉快的主观的合目的性。像植物学家那样一味地去想花是植物的生殖器,那就不美了。

康德将美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由美,它不以对象的概念为前提,不属于依照着概念按它的目的而规定的对象,而是自由地单纯以形式给人以愉快。属于自由美的例子有,花、希腊风格的描绘、无标题幻想曲等,它们都不是一定概念下的客体,本身并无意义。

另一种是依附的美,它要附属于一个概念,以这样的概念以及按照这概念的对象的完满性为前提,属于那些依附一个特殊目的的概念之下的对象。康德认为一个人的美、一匹马或一座建筑物的美,便是附庸美,它们都是以一个目的的概念为前提的,事物需符合其完满性的概念。

最后就是说,鉴赏判断依据的是审美对象合目的性的形式,这形式本身又是没有特定的目的功能的。

4、 从方式上来看,鉴赏判断是不依啦概念而具有必然性的。

康德认为,只要我们见到美的形象,就必然会产生审美的快感。这种必然性是不通过概念的,而是通过情感,康德将之概括为审美中被预设的“共通感”原则。这种共通感是康德的先验理论的一部分,它是从先验的普遍人性论中衍生出来的。

小结:

审美判断的基本性质在于:它是对象的形式适应人的认识功能,使想象力、知性互相协调和自由活动,从而引起的一种愉快的情感。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中包含着一系列的矛盾:无利害而又产生愉快;无概念而又具有普遍性;无目的而又有合目的性;不依赖概念却有必然性。这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二律背反”。

崇高的分析

“美”被康德分为“优美”和“壮美”;“优美”是狭义的“美”,“壮美”则又被称作“崇高”。于是,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便有了“美的分析”与“崇高的分析”。

第一, 崇高和美的异同。

康德把崇高和美都当作审美判断力的对象,指出二者是有共同之处的:“对于崇高和对于美的愉快都必须就量来说是普遍有效的,就质来说是无利害感的,就关系来说是主观合目的性的,就情状来说须表现为必然的。”

二者主要有三方面区别。

1、 从对象上看,美的对象有形式和限制,崇高的对象没有形式和限制。梅花、美人等美的对象是可以看得清楚

的,反之,崇高的形象,比如大海一眼望不到边,没有形式和限制,感觉掌握不住它。

2、 从快感上看,美是直接引起推进我们生命的感觉,对生命有直接的利益,近于魅力和游戏,美的观赏就是一

种自由的游戏;得到崇高感时,人的生命力受到一瞬间的阻滞,对象的巨大和威力使人震慑,然后转为有安全感后的快感。在崇高感发生时,情绪激动不具有游戏的性质,没有魅力,而只有一种精神上的崇敬感觉。

3、 在掌握的方式上,对于美的对象,我们可以通过感觉上的表象来表现它,因为它有固定的形式。崇高是无限

的,它是一种无形式,是不能通过表象加以表现和掌握的,它不仅超越了理解力的范围,而且也超越了想象力的范围。

因此,面对崇高的对象是要求一种超感官的能力,一种直接面对无限的理念能力,这就是康德所说的属于意志领域的“理性”,它是面对宇宙、灵魂和上帝等整体的理性,面对物自体的理性。因此,我们在观照崇高的对象时,就不是理解力和想象力在对象形式上的自由和谐的活动,而是想象力借助于理性的帮助,飞翔在理性观念的无限世界之中。

审美判断力中包含着美和崇高这两种相同又相异的对立两面,当自然概念的领域通过美向崇高过渡时,由于崇高是想象力借助理性活动的结果,直接与理性的观念有关,所以也就能够向自由的概念领域过渡。

第二, 崇高的分类

康德认为,崇高不存在于自然的事物里,而只能在我们的观念里寻找。因而他给崇高下了一个定义“崇高是”仅仅由于能够思维它,证实了一个超越任何感官尺度的心意能力。”

a. 数学的崇高 主要是从体积上来说的

b. 力学的崇高 比如飓风和火山的力量

对后世的影响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古典美学通向现代美学的一座桥梁,是西方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席勒是康德美学的拥护者,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只有通过美的途径才能达到自由“。这部书达到康德的赞扬。席勒认为艺术的使命就是修复人在文明与道德之间出现的裂痕。这种思想与康德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

歌德曾经说:“当你阅读完康德的一页著作时,你就会有一种仿佛进入了明亮的房间的感觉。”

西方美学发展的鸟瞰(以1750年为分界)

1. 古希腊罗马时期 6 BC ----5 BC

美学思想开始形成,包孕在哲学的母体之中或寄生在文艺理论中。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主要在探寻世界本源的重大哲学问题时涉及并探讨了美学问题。

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修辞学》产生以后,文艺理论成了独立的学科,文艺中的美学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到罗马时代,美学思想又主要寄寓在文艺理论中,贺拉斯和朗吉努斯的美学思想就是如此,所以亚里士多德死后五六百年时期又被称为“修辞学时期”。

最后产生 按亚里士多德的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贺拉斯《论诗艺》

按柏拉图模式定型的古典主义美学——神秘的新柏拉图主义 普洛丁《九章集》神学本体论 流溢说

2、中世纪 5AD——14AD 美学是神学的奴婢,美的根源最终都在上帝那里

早期以新柏拉图主义美学为基础的教父学美学 奥古斯丁

后期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基础的经院美学 托马斯-阿奎那 《神学大全》

3、文艺复兴 14AD——16AD 古希腊罗马美学思想的再生

但丁、彼特拉克、卜迦丘、达芬奇

4、新古典主义时期 17AD

这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妥协的中央集权时期,美学思想也随之把古希腊罗马的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思想教条化、宫廷化和规范化。

出现法国笛卡尔奠基的理性主义美学思潮,之后而经过了17世纪新古典主义和18世纪启蒙主义两大发展阶段。

在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指导下,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文艺制定政策,法国的布瓦洛写成新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法典《论诗艺》。它具体体现在对文艺的严格控制。

5、启蒙主义时代 18AD

a.法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 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

b.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潮 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

c.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思潮

早期代表人物是莱布尼茨——沃尔夫——鲍姆加登,后期代表人物是温克尔曼、莱辛和赫尔德。

鲍姆加登1750年发表《美学》,确立了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近代哲学完成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中心转化的结果。

莱辛,启蒙主义在他那里达到高潮。他高举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大旗并为古典现实主义奠定理论基础。

德国“狂飙突进”的浪漫主义美学思潮,彻底与新古典主义决裂,高扬德意志的民族意志,推崇自然和天才,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基调,它同时也受到法国启蒙主义和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代表是赫尔德,青年时代的歌德

和席勒。

d.意大利历史主义美学思潮

维柯《新科学》 综合大陆理性派美学和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先驱者之一

1750年,美学虽然因为有了自己的名称而独立了,但真正使其成熟并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独立科学的,仍然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巨大功绩。

6、德国古典美学 18AD末——19AD中叶

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黑格尔

1790年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发表标志着德国古典美学的诞生。

1838年 黑格尔《美学演讲录》的全部出版标志着德国古典美学达到高峰。

1842年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的出版则宣告了德国古典美学的解体。

从此以后,西方美学分别形成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当代的各种流派的现代、后现代主义美学。

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

1724年4月22日,康德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他的父亲是个皮匠,他的家庭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父母最初对他的期望是做一名神父。

十六岁的康德就读于哥尼斯堡大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曾引动过他旺盛的求知欲,但他显然更倾心于哲学和神学。十五年后,他被母校聘为哲学教授,主要讲授和研究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浪漫派文学家赫德尔、哲学家费希特都是他的学生。根据学生回忆,他的课相当精彩,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不是在教哲学,而是教人们哲学地思考。”

他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德国式哲人,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最富有原创性的哲学家,终生过着简单纯朴循规蹈矩的生活,却靠着精神上的沉思创造性地开拓了一个宏大的精神王国。他是那种真正的完成了人的自我实现的典范。

在大学教书期间,他有极端严格的作息时间。下午三点半,他准时出去到菩提树小林荫道上散步,据说邻居们可根据他出来散步的时间对表。傍晚,他独坐在窗前沉思,然后读书写作,夜里十点准时上床睡觉,他日复一日的过着这种极端机械的生活。据说其中一次例外,是因为看卢梭的《爱弥尔》。

康德不仅是“身材矮小的硕士”,还是“穿着雅致的硕士”。他说,“做一个时髦的蠢人总比做一个不时髦的蠢人要好。”康德是社交界的灵魂,谈吐聪明机智、生动活泼。

康德不重名利,成名后有几所著名的大学请他去任教,他都谢绝不去。康德曾经说,要是离开故乡,我就不会思想了,他以简单的生活方式,保持了个人思想的自由,这与他的哲学主张是一致的,他认为人人都应当把本身看成为目的。他曾说,“再也没有任何事情会比人的行为要服从他人的意志更可怕的了。”这体现他对人的自由的酷爱。

1804年,康德在故乡逝世,他的一块纪念碑上刻着一句话“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可以说是对他一生情怀的概括,语出他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结论”的开头一句:“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的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的学术活动分为两个时期。1770年之前是“前批判时期”,这一时期他主要关心自然科学。1770年之后是“批判时期”,在这一时期他写了三部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卢梭与康德的批判哲学

在康德那间简朴的书房里,据说只有唯一的一件装饰品,就是墙上的卢梭肖像。尽管从个人性格上上来说,这两个人几乎构成了两类不同的人的两极,但由于对共同的事情的关心使他俩走到了一起,这就是“人”的问题。

在康德长期陷入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矛盾引发的哲学沉思的时候,是卢梭的著作给他带来了新鲜的人文气息。康德真正欣赏的是卢梭自由、平等的学说和人文主义思想。

如果说牛顿曾引导康德去探索外在世界的规律,那么卢梭则启发康德去探索那“被深深隐匿了的人的本质”。在卢梭思想的影响下,康德重新确立了自己学术研究的目的和对象,这就是研究人的能力和如何使人成为人,在于确立人的权利和人的价值。

批判哲学的体系与美学

康德认为人所建立的世界是有目的、有意义、有秩序的世界,这里不仅有自然秩序,而且有道德秩序,而且两者还能通过艺术的中介加以联结。

在建构哲学体系中,康德刻意追问和应答了三个以人为中心的基本问题:我能够认识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期望什么?这三个问题在《纯粹理性批判》最后几章的一章中提出来了。在康德看来,这三个问题把人的所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包罗无遗了。他的理论哲学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他的实践哲学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判断力批判》回答了第三个问题。

康德经过12年的沉思与写作后,1781年出版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书所要探讨的对象是人的认识能力中的知性(又译作悟性、理解力),人用它作用于自然,也就是现象界。知性不是从自然界获得自己的规律,而是给自然界制定规律。

也就是说,人的意识自身能产生出一些先天的概念、范畴,人的认识发挥它的主动性,用这些先天的概念和范畴把从自然界得来的感性经验知识结合起来,这种主观的认识能力就是知性。

康德把先天的知性的“纯粹概念或纯粹范畴”分为四组,质、量、关系和方式,共十二个。

他又经过8年的思考和写作,1788年出版了《实践理性批判》。这部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实践理性”和与之相关的道德律。理性认识指对无限、绝对的本质的认识,理性可以去认识“物自体”,而知性只能去认识“现象界”。 “物自体”是指主体之外的“客体”,比如上帝、道德这样形而上的东西。这是典型的主客体二元论。

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言”中,康德说“我们全部认识能力有两个领地,即自然概念的领地和自由概念的领地;因为认识能力是通过这两者而先天立法的。现在,哲学也据此而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康德的以上两部著作就是研究这两个部分的。

“作为感官之物的自然概念领地和作为超感官之物的自由概念领地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估量的鸿沟”,所以如何在自然的必然和道德的自由之间架一座桥梁,把两个世界联结起来,这就是他致力解决的第三个问题。

他认为在人类的自然秩序和道德秩序之间存在着协调二者的中间领地,这就是独特的艺术的领地。又花了三年时间,他写成了《判断力批判》,完成了自身的哲学体系建构。

康德把“心灵的能力”分为“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的能力、欲求能力”三种,分别对应“知”、“情”、“意”。 知——知性 自然概念的领域

意——理性 自由概念的领域

情——判断力 介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认识能力

通过审美的判断力,康德将知性和理性、自然的必然和道德的自由、现象界和“物自体“、认识论和伦理学结合起来,从而填平了哲学中的两个领域(自然概念领域和自由概念的领域)、两个部分(理论的部分和实践的部分)的鸿沟。

康德哲学体系的公式——真、善、美,它们是统一的。真和善在美里得到了统一。康德把美学看做是“全部哲学的入门”。

美的分析

“美的分析”是康德《判断力批判》一书的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的第一卷。

所谓“美的分析”,在康德看来,并不是要分析客观对象何以为美,而是要分析为判别一对象是美时人需要什么样的主观能力。

比如,鉴赏玫瑰之美,并不要鉴赏玫瑰本身何以为美,而是要审查我们的心意能力何以鉴赏出玫瑰之美。

因为判断力和知性有关,康德根据认识论中知性的四项范畴(量、质、关系、模态)来考察鉴赏判断的特质,以之进行美的分析。

1、 从质上来看,鉴赏判断是无利害的愉悦。

康德首先区分了鉴赏判断和认识判断的差异,认为鉴赏判断不是认识的、逻辑的,而是感性的、审美的,因而也是主观的。

这样,康德一开始就把鉴赏判断和知识判断对立起来,肯定审美不涉及对于现象的认识,只涉及主体的情感感受。

“关于美的判断只要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在内,就会是很有偏心的,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

康德认为其他所有快感都涉及利害关系,而鉴赏判断的快感却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我们要判断某一对象为美,并不关系于对象的存在,也不需知道这对象的存在与否对于我是否重要。

康德分析了三种不同性质的愉悦:

一种是感官上的快适所引起的愉悦。如饥饿时吃到好的食物,这是一种欲念的满足,是和人的利益兴趣结合着的。 第二种是善的愉悦。“善的愉快虽然和快适的愉快有所区别,但同样是和利益兴趣结合着的,因为善是意志的客

体。”对于善的愉快都暗含有一个目的概念,所以它是种和理性上的利害感联系在一起的愉快。

第三种就是鉴赏判断所产生的愉快,也就是审美的愉悦。它对于对象的存在没有任何欲求,超脱了道德和生物的利害关系,只有它才是唯一的自由的愉快。

康德所说的“自由”,就是指审美愉悦完全不受欲念或利害关系的强迫,只是对对象的形式起观照活动而造成的愉悦。

2、 从量上来看,鉴赏判断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悦的。

如果一个人觉得一个对象使他愉悦,并不涉及利害关系,他在作判断时是完全自由的,并不受制于客体的属性,他似乎找不到私人的只和他的主体有关的条件作为这愉悦的根据,他就有理由相信这种愉悦是人人共有的。

不过这种普遍性不是客观普遍性,而是主观普遍性。客观的普遍性属于逻辑的范畴,它就对象的属性作普遍性的判断,比如水是透明的、是液体。而主观的普遍性属于情感的范畴,它就对象在主体心中所引起的感觉来假定判断的普遍性。

善也具有普遍性,要求对每个人都有效,但它的这种普遍性是建立在概念基础上的,美不是这样的。

3、 从关系上来看,鉴赏判断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是从客观上说,指审美判断没有目的,既不涉及利害和欲念,也不考虑事物的内容是否完美和完善; “合目的性”是从主观上说,指事物的形式符合鉴赏判断的目的。

康德认为有两种合目的性,一种是客观的合目的性,一种是主观的合目的性。所谓客观的合目的性,是以对象对于目的的关系为前提的,“它要么是外在的,这就是有用性,要么是内在的,这就是对象的完善性。”

而鉴赏判断既不涉及利害关系,也不凭借概念,从客观的合目的性来说,鉴赏判断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如果我们看见一匹马长得壮健均匀,因而觉得它具有适应于生存等特定的目的,那么这就要涉及功利概念,因而就不是审美判断了。

从客观的合目的性上说,鉴赏判断是无目的的,但从主观的合目的性上说,鉴赏判断却又具有一种合目的的性质。 因为审美是对象的形式适合于主体的认识能力,从而引起想象力和知性的互相协调和自由活动。这种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协调,似乎是由一种“意志”预告安排的,所以就具有一种主观的合目的的性质。

这种主观的合目的性,只和对象的形式有关,不涉及对象的内容、意义,所以,它是一种形式的合目的性,又称作没有目的的目的性形式。

例如我们判断一朵玫瑰花为美,并不需要知道这朵花究竟是什么,它作为植物的构成部分具有什么特定目的的功能,也就是说,欣赏者根本不会顾及花的客观目的。它只是由于这朵花的形式恰好符合人的各种认识能力的自由活动,从而引起情感上愉快的主观的合目的性。像植物学家那样一味地去想花是植物的生殖器,那就不美了。

康德将美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由美,它不以对象的概念为前提,不属于依照着概念按它的目的而规定的对象,而是自由地单纯以形式给人以愉快。属于自由美的例子有,花、希腊风格的描绘、无标题幻想曲等,它们都不是一定概念下的客体,本身并无意义。

另一种是依附的美,它要附属于一个概念,以这样的概念以及按照这概念的对象的完满性为前提,属于那些依附一个特殊目的的概念之下的对象。康德认为一个人的美、一匹马或一座建筑物的美,便是附庸美,它们都是以一个目的的概念为前提的,事物需符合其完满性的概念。

最后就是说,鉴赏判断依据的是审美对象合目的性的形式,这形式本身又是没有特定的目的功能的。

4、 从方式上来看,鉴赏判断是不依啦概念而具有必然性的。

康德认为,只要我们见到美的形象,就必然会产生审美的快感。这种必然性是不通过概念的,而是通过情感,康德将之概括为审美中被预设的“共通感”原则。这种共通感是康德的先验理论的一部分,它是从先验的普遍人性论中衍生出来的。

小结:

审美判断的基本性质在于:它是对象的形式适应人的认识功能,使想象力、知性互相协调和自由活动,从而引起的一种愉快的情感。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中包含着一系列的矛盾:无利害而又产生愉快;无概念而又具有普遍性;无目的而又有合目的性;不依赖概念却有必然性。这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二律背反”。

崇高的分析

“美”被康德分为“优美”和“壮美”;“优美”是狭义的“美”,“壮美”则又被称作“崇高”。于是,对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便有了“美的分析”与“崇高的分析”。

第一, 崇高和美的异同。

康德把崇高和美都当作审美判断力的对象,指出二者是有共同之处的:“对于崇高和对于美的愉快都必须就量来说是普遍有效的,就质来说是无利害感的,就关系来说是主观合目的性的,就情状来说须表现为必然的。”

二者主要有三方面区别。

1、 从对象上看,美的对象有形式和限制,崇高的对象没有形式和限制。梅花、美人等美的对象是可以看得清楚

的,反之,崇高的形象,比如大海一眼望不到边,没有形式和限制,感觉掌握不住它。

2、 从快感上看,美是直接引起推进我们生命的感觉,对生命有直接的利益,近于魅力和游戏,美的观赏就是一

种自由的游戏;得到崇高感时,人的生命力受到一瞬间的阻滞,对象的巨大和威力使人震慑,然后转为有安全感后的快感。在崇高感发生时,情绪激动不具有游戏的性质,没有魅力,而只有一种精神上的崇敬感觉。

3、 在掌握的方式上,对于美的对象,我们可以通过感觉上的表象来表现它,因为它有固定的形式。崇高是无限

的,它是一种无形式,是不能通过表象加以表现和掌握的,它不仅超越了理解力的范围,而且也超越了想象力的范围。

因此,面对崇高的对象是要求一种超感官的能力,一种直接面对无限的理念能力,这就是康德所说的属于意志领域的“理性”,它是面对宇宙、灵魂和上帝等整体的理性,面对物自体的理性。因此,我们在观照崇高的对象时,就不是理解力和想象力在对象形式上的自由和谐的活动,而是想象力借助于理性的帮助,飞翔在理性观念的无限世界之中。

审美判断力中包含着美和崇高这两种相同又相异的对立两面,当自然概念的领域通过美向崇高过渡时,由于崇高是想象力借助理性活动的结果,直接与理性的观念有关,所以也就能够向自由的概念领域过渡。

第二, 崇高的分类

康德认为,崇高不存在于自然的事物里,而只能在我们的观念里寻找。因而他给崇高下了一个定义“崇高是”仅仅由于能够思维它,证实了一个超越任何感官尺度的心意能力。”

a. 数学的崇高 主要是从体积上来说的

b. 力学的崇高 比如飓风和火山的力量

对后世的影响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古典美学通向现代美学的一座桥梁,是西方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席勒是康德美学的拥护者,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只有通过美的途径才能达到自由“。这部书达到康德的赞扬。席勒认为艺术的使命就是修复人在文明与道德之间出现的裂痕。这种思想与康德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

歌德曾经说:“当你阅读完康德的一页著作时,你就会有一种仿佛进入了明亮的房间的感觉。”


相关文章

  • 道德原则的困境与当代康德式伦理学的辩护
  • 作者:赵夏文李亚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09期 中图分类号:B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12)03-0009-04 对规范伦理学理论而言,大多重视原则规范在指导行为过程中的作用.康德的 ...查看


  • [教育读书][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 [教育读书]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康 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作为一代思想泰斗,他提出的"三大批判"构成其伟大哲学体系.其实,他在教育学上,不仅以哲学家 ...查看


  • 浅谈德国古典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是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哲学舞台上的主角.它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 ...查看


  • 费希特和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共性
  • 费希特和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共性――从胡适论费希特说起. 费希特和康德: 德国人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在康德的影响下,走上了哲学研究的道路.1791年,费希特因其书稿< ...查看


  • 成仿吾的"客观"与创造社的"自我"
  • 作者:俞兆平 文艺报 1999年08期 在创造社的"三元老"中,成仿吾以理论上的修养和功力而著称.如果说郭沫若.郁达夫在阐述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创作等理论问题时,带有浓郁的感性具体意味的话,那么成仿吾的一些论文,则充溢着抽 ...查看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教案
  • 专题六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四 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名师说课 本课课标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简述卢梭.康德等人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通过具体了解这一时期的思想家的人文主义主张并对此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 ...查看


  • 两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
  •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 (顺序基本按<考试大纲>内容)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查看


  • 西方哲学史
  • 古代哲学 一.古希腊哲学的特征(①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是其基本精神②探讨phusic是其基本内容③朴素直观的辩证性是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④探索精神是其基本精神⑤论断上的绝对主义是其哲学的基本形态⑥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是其独特 ...查看


  • 童世骏:"我们可以希望什么?" --读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 wen.org.cn 提交 2009/10/19 阅读: 304 摘要: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理性的三个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