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泰斗熊庆来

熊庆来(1893—1969),字迪之,弥勒县朋普镇息宰村人。他是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杰出教育家、第四任云南大学校长。他又是弥勒较早引进美国烤烟和优良甘蔗品种试种推广,寻求富民强县之路的先驱。

1、家庭背景。十九世纪中叶,熊氏祖辈熊凤翔经商致富,建起占地1.5亩四院三天井的“熊家大院”,开办私塾,重视教育培养后代;父亲熊国栋为清光绪年间举人,任过巧家县、弥渡县儒学训导;母亲李氏为竹园街书香门第,知书达理;熊庆来乳名竹生,幼年受到良好家教,七岁读“四书”、“五经”显聪敏钻劲;十岁进朋普高等小学堂。

2、求学之路。1906年,熊庆来13岁随父到弥渡中等学校读书,其父从昆明特请庄氏、赵氏二先生为他补习数学、法语。1908年赴昆求学于成德中学,主攻法语。1909年他从预科升入高等学堂本科。这年16岁,假期受父母之命回家,与他同年同月生并在三岁时就订婚的姜菊缘成亲。她出生于“十八寨”一户姜氏举人家。婚后不日,熊庆来以学业为重急赶回校。1913年考中云南省第二批官费赴欧留学第三名。1914年,国际风云突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熊庆来一行留学生辗转到法国艰难求学。1916年考取巴黎大学;1917年读格勒诺布洛大学;1919年读蒙伯里耶大学;1920年读马赛大学。在几所先后攻读普通数学、高等分析数学、力学、天文学、普通物理学,获得理科硕士学位。1920年底毕业回国返云南。

3、诲人不倦。熊庆来学成回国后,以教育培养有用人才报效祖国之心,从事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1921年至1931年间,他先后在云南甲种工业学校、云南路政学校、南京东南大学、陕西西北大学、北平清华大学任教。他在大学创办数学系,担任系主任,并不辞辛苦自编讲义,讲授许多科目课程,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补充、完善,后来成为国内大学算学系通用教材。他在清华大学数学系增设研究部,引进欧美近代数学研究,成为国内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他品德高尚,待人宽厚,极富亲和力;爱惜人才,尽力资助困难学生。他善于发现人才并精心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人才。诸如数学家华罗庚、陈省身、许宝禄、徐贤修、柯召、段学复、林家翘、庄圻泰、杨乐、张广厚,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钱三强、杨振宁、刘光华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4、熊氏定理。1932年7月至于1934年,熊庆来带着次子秉明离开北京,赴瑞士苏黎世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后利用清华学术休假的机会赴法国巴黎深造,从事科研二年,专攻函数论。在无穷级亚纯函数与无穷级整函数理论方面作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无穷级亚纯函数与无穷级整函数》中所定义的无穷级,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级”或“熊氏定理”。之后国内外同行在研究无穷级亚纯函数时,常常要利用他的结果。

5、热爱家乡。1937年,熊庆来应云南省主席龙云的邀请,到云南大学任校长职务,直至1949年离开云大,为时12年之久。这段时期,正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内忧外患,国无宁日。民国政府腐败,经济崩溃,文化教育濒临绝境,办学十分困难。然而,熊庆来为了发展云南教育事业,不避艰苦,竭尽全力延聘教授,添置设备,增设院系专业。他凭着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聘请天下知名教授到云南大学任教。1938年实现云大改为国立大学,力求办成“小清华”,使云南大学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较高的大学,成为当时大后方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此外,1942年至1944年间,他借助云大农学院为家乡引进外地甘蔗、番茄苗、花生等优良品种和美国烤烟“红花大金元”,分别在朋普、虹溪试种成功,并逐步推广到全县,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他还协同张冲兴修弥勒、泸西等地方水利,支援水利建设机械,亲自出面为修太平水库筹措资金。

6、壮心不已。1949年秋,熊庆来第三次赴法国参加会议,之后患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滞留巴黎。他凭着坚强的毅力,不仅使身体得到相当的恢复,而且用左手练习写字,坚持从事研究工作,并完成数学论文十多篇,发表于法国《数学》刊物上。之后出版专著,被列为法国大学数学丛书之一。 1957年6月,他受周恩来总理的特别邀请,返回北京。他的晚年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持研究工作。“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虽人老体弱,但依然坚持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发起并参加学术讨论班,指导青年人学习和研究,重视培育栋梁人才。1959年至1965年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第四届常务委员。1966年后“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被列为“熊罗黑线”,熊庆来和华罗庚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红卫兵”轮番批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69年2月3日凌晨,凄凉去世。八年后,粉碎“四人帮”,国务院为熊庆来雪冤平反。1978年3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为他举行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熊庆来长眠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佛城子毅编撰)

熊庆来(1893—1969),字迪之,弥勒县朋普镇息宰村人。他是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杰出教育家、第四任云南大学校长。他又是弥勒较早引进美国烤烟和优良甘蔗品种试种推广,寻求富民强县之路的先驱。

1、家庭背景。十九世纪中叶,熊氏祖辈熊凤翔经商致富,建起占地1.5亩四院三天井的“熊家大院”,开办私塾,重视教育培养后代;父亲熊国栋为清光绪年间举人,任过巧家县、弥渡县儒学训导;母亲李氏为竹园街书香门第,知书达理;熊庆来乳名竹生,幼年受到良好家教,七岁读“四书”、“五经”显聪敏钻劲;十岁进朋普高等小学堂。

2、求学之路。1906年,熊庆来13岁随父到弥渡中等学校读书,其父从昆明特请庄氏、赵氏二先生为他补习数学、法语。1908年赴昆求学于成德中学,主攻法语。1909年他从预科升入高等学堂本科。这年16岁,假期受父母之命回家,与他同年同月生并在三岁时就订婚的姜菊缘成亲。她出生于“十八寨”一户姜氏举人家。婚后不日,熊庆来以学业为重急赶回校。1913年考中云南省第二批官费赴欧留学第三名。1914年,国际风云突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熊庆来一行留学生辗转到法国艰难求学。1916年考取巴黎大学;1917年读格勒诺布洛大学;1919年读蒙伯里耶大学;1920年读马赛大学。在几所先后攻读普通数学、高等分析数学、力学、天文学、普通物理学,获得理科硕士学位。1920年底毕业回国返云南。

3、诲人不倦。熊庆来学成回国后,以教育培养有用人才报效祖国之心,从事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1921年至1931年间,他先后在云南甲种工业学校、云南路政学校、南京东南大学、陕西西北大学、北平清华大学任教。他在大学创办数学系,担任系主任,并不辞辛苦自编讲义,讲授许多科目课程,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补充、完善,后来成为国内大学算学系通用教材。他在清华大学数学系增设研究部,引进欧美近代数学研究,成为国内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他品德高尚,待人宽厚,极富亲和力;爱惜人才,尽力资助困难学生。他善于发现人才并精心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人才。诸如数学家华罗庚、陈省身、许宝禄、徐贤修、柯召、段学复、林家翘、庄圻泰、杨乐、张广厚,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钱三强、杨振宁、刘光华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4、熊氏定理。1932年7月至于1934年,熊庆来带着次子秉明离开北京,赴瑞士苏黎世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后利用清华学术休假的机会赴法国巴黎深造,从事科研二年,专攻函数论。在无穷级亚纯函数与无穷级整函数理论方面作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无穷级亚纯函数与无穷级整函数》中所定义的无穷级,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级”或“熊氏定理”。之后国内外同行在研究无穷级亚纯函数时,常常要利用他的结果。

5、热爱家乡。1937年,熊庆来应云南省主席龙云的邀请,到云南大学任校长职务,直至1949年离开云大,为时12年之久。这段时期,正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内忧外患,国无宁日。民国政府腐败,经济崩溃,文化教育濒临绝境,办学十分困难。然而,熊庆来为了发展云南教育事业,不避艰苦,竭尽全力延聘教授,添置设备,增设院系专业。他凭着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聘请天下知名教授到云南大学任教。1938年实现云大改为国立大学,力求办成“小清华”,使云南大学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较高的大学,成为当时大后方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此外,1942年至1944年间,他借助云大农学院为家乡引进外地甘蔗、番茄苗、花生等优良品种和美国烤烟“红花大金元”,分别在朋普、虹溪试种成功,并逐步推广到全县,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他还协同张冲兴修弥勒、泸西等地方水利,支援水利建设机械,亲自出面为修太平水库筹措资金。

6、壮心不已。1949年秋,熊庆来第三次赴法国参加会议,之后患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滞留巴黎。他凭着坚强的毅力,不仅使身体得到相当的恢复,而且用左手练习写字,坚持从事研究工作,并完成数学论文十多篇,发表于法国《数学》刊物上。之后出版专著,被列为法国大学数学丛书之一。 1957年6月,他受周恩来总理的特别邀请,返回北京。他的晚年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持研究工作。“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虽人老体弱,但依然坚持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发起并参加学术讨论班,指导青年人学习和研究,重视培育栋梁人才。1959年至1965年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第四届常务委员。1966年后“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被列为“熊罗黑线”,熊庆来和华罗庚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红卫兵”轮番批斗,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69年2月3日凌晨,凄凉去世。八年后,粉碎“四人帮”,国务院为熊庆来雪冤平反。1978年3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为他举行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熊庆来长眠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佛城子毅编撰)


相关文章

  • 经济学笑话
  • 1 一群武校的学生要毕业了,老师谆告他们:"出去以后,千万不能和经济学家过招,因为他们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2 老师问:对人类毫无用处而人类又不能摆脱的是什么东西?学生:苍蝇.老师猛摇头.学生又答:蛔虫.老师又猛摇头. ...查看


  • 科学泰斗钱伟长
  • 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钱伟长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克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 ...查看


  • 数学巨匠吴文俊:闪耀在科学星空的永恒光辉 
  • 人物时事速递>>·原创· 2017年5月7日,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8岁.他是中国数学界的泰斗,1956年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00年,81岁高龄的他再次站在首届国家 ...查看


  • 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
  • 大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由一分的灵感和九十九分的汗水组成."的确,当我们在站在平地上仰望那些巨人泰斗时,何时想过,他们曾经与我们站在同一位置仰望成功的大门,不同的是他们找到了通往成功大门的阶梯--勤奋. 前进的道 ...查看


  • [大家]闵嗣鹤:用生命审定哥德巴赫猜想
  • 2014-09-28 ■萨苏 在中国数学界,谈起哥德巴赫猜想,人们总会想起陈景润先生.然而,很多人会忽略掉一位在这个领域研究中作出了极大贡献的数学大家--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的缔造者之一闵嗣鹤先生. 甚至有一种说法,说为了歌德巴赫猜想,闵先生至 ...查看


  • 中国三大命理流派
  • 中国三大命理流派 "易坛泰斗"邵伟华之后崛起的中国三大命理流派--"新.盲.平"探微 一.流派分类 坊间谈及"命理流派",愚人发现是有很多种分类的.总的说来,有如下几类: 一.有以 ...查看


  • 学术泰斗季羡林自述回忆:留德十年
  • 作者:季羡林    分类:人文学家.社会学家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18.8元    状态:选载    日点击:1938727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 ...查看


  • 周易泰斗邵伟华亲述[地藏经]显神通
  • 周易泰斗邵伟华亲述<地藏经>显神通 --狂疯20多年不治而愈 西安市在前几年不少人掀起了学<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热潮[以下简称地藏经].原因是不少癌症患者,因医生要家属抬回家准备后事.病人回家无事就看地藏经,天天口念地 ...查看


  • 益智数学古玩具
  • 益智数学古玩具,营造孩子寓教于乐新天地 --别让中国古典益智数学玩具"断流" 吴中区浦庄中学 周灵敏 摘要: 九连环.七巧板.华容道.四喜人--这些流传了千年之久的古典数学玩具,渗透了我们祖先的神奇智慧.这些看似简单的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