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

何秀华

张某,男,今年13岁,初一年级学生,在学校观擦,易冲动,有暴力倾向,抽烟、喝酒、上网吧,同学很怕他,平时同学们都不愿与他交往。上课要么睡觉,要么找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若同学不搭理他,他还骂别人;老师若有批评,他还不服气,双眼瞪着老师,常常抄袭作业,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说谎话是他的“家常便饭”。偶尔还偷偷拿别人东西。

一、初步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陷:张某的父母因生计问题远离她外出打工。从小与他一起的只有照顾其起居饮食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疼爱孙女,无暇关注张某的学习。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了自小缺乏温情和父母之爱的张某性格比较暴躁,以攻击同学来引起家长和老师同学的重视,以及说谎话哄骗教师的不良习惯。

2、自我认识的偏差:开家长会都是爸爸妈妈去,我的开家长会没人来我像个孤儿。平时我想怎么样都可以,只要我喜欢爷爷奶奶不管我,他们也不知道。

3、同学的排斥:在不受重视的家庭环境中,渐渐地,张某的心里滋生了一种妒忌和愤恨。这种情绪在家得不到缓解,便向身边的同学泄愤,造成同学间的矛盾,老师批评他,同学疏远他,他也觉得学习没有多大乐趣,为了争面子,经常说谎,有时故意找同学的碴„„这些行为遭到同学的厌恶和鄙视,也更使他变得偏激、反叛。

二、主要纠正过程

第一,净化外界环境,帮助学生塑造良好习惯。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变化时期,在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下,中学生各种不良习惯虽有表现但还未“定型”,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各负其责,形成教育合力,将培养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科学引导,强化训练。通过观察研究,我与任课老师协商、班委会议成立“师生组”、“同伴组”对张某进行接对帮助,从生活到学习,让他感觉到虽然他以前犯了很多过错,但老师、同学依然爱他,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指导学生掌握合理的矫正方法。

1、提高认识。我通过面对面谈话、作业批改一句留言等方式让他认识到行为习惯无小事,它影响个人形象,影响人的成才与发展,增强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动机和愿望;

2、循序渐进。开始帮助她矫正时,他总说改不了甚至干脆说不改了,对此我就帮助他把一种原先需要大决心才能完成的事情,分成几个用较小的决心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样,他心理上就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而心理阻力也就小的多。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坏习惯不可能一下子抛出窗外,但可以把它一步步赶下楼梯。”

3、持之以恒。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就是说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比培养一个好习惯要难的多,因为这里有一个“惯性效应”问题。我在课间总是走到她身边说:“今天表现很不错。”,“同学们说你最近很棒”,“今天你对自己很满意吗?”,“今天你哪儿做得还不够好?”,“加油,你会更棒的。”等等。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关心激发了她下大气力矫正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张某能和老师、同学和谐相处,学习上进,现在她每每打电话给父母汇报在校情况时,其父母都很吃惊,问这是我儿子吗?

三、思考和建议

1、对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教师在矫正过程中,各科教师要协作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多交流,鼓励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表扬肯定学生的正确行为,交流说明对学生的关爱。

2、因为在同伴群体中存在社会感染机制,所以,让好的行为同学去感染有问题的学生,充分体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3、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往往通过一两次的训练是不够的。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有反复,教师应有耐心和恒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一个学生怎么样,都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多一颗爱心,多鼓励多欣赏,给孩子们的人生当好向导,用心呵护她们成长过程的每一步。

2012年5月2日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个案分析

何秀华

张某,男,今年13岁,初一年级学生,在学校观擦,易冲动,有暴力倾向,抽烟、喝酒、上网吧,同学很怕他,平时同学们都不愿与他交往。上课要么睡觉,要么找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若同学不搭理他,他还骂别人;老师若有批评,他还不服气,双眼瞪着老师,常常抄袭作业,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说谎话是他的“家常便饭”。偶尔还偷偷拿别人东西。

一、初步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陷:张某的父母因生计问题远离她外出打工。从小与他一起的只有照顾其起居饮食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疼爱孙女,无暇关注张某的学习。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了自小缺乏温情和父母之爱的张某性格比较暴躁,以攻击同学来引起家长和老师同学的重视,以及说谎话哄骗教师的不良习惯。

2、自我认识的偏差:开家长会都是爸爸妈妈去,我的开家长会没人来我像个孤儿。平时我想怎么样都可以,只要我喜欢爷爷奶奶不管我,他们也不知道。

3、同学的排斥:在不受重视的家庭环境中,渐渐地,张某的心里滋生了一种妒忌和愤恨。这种情绪在家得不到缓解,便向身边的同学泄愤,造成同学间的矛盾,老师批评他,同学疏远他,他也觉得学习没有多大乐趣,为了争面子,经常说谎,有时故意找同学的碴„„这些行为遭到同学的厌恶和鄙视,也更使他变得偏激、反叛。

二、主要纠正过程

第一,净化外界环境,帮助学生塑造良好习惯。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变化时期,在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下,中学生各种不良习惯虽有表现但还未“定型”,家庭、学校、社会都应各负其责,形成教育合力,将培养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科学引导,强化训练。通过观察研究,我与任课老师协商、班委会议成立“师生组”、“同伴组”对张某进行接对帮助,从生活到学习,让他感觉到虽然他以前犯了很多过错,但老师、同学依然爱他,让他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指导学生掌握合理的矫正方法。

1、提高认识。我通过面对面谈话、作业批改一句留言等方式让他认识到行为习惯无小事,它影响个人形象,影响人的成才与发展,增强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动机和愿望;

2、循序渐进。开始帮助她矫正时,他总说改不了甚至干脆说不改了,对此我就帮助他把一种原先需要大决心才能完成的事情,分成几个用较小的决心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样,他心理上就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而心理阻力也就小的多。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坏习惯不可能一下子抛出窗外,但可以把它一步步赶下楼梯。”

3、持之以恒。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就是说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比培养一个好习惯要难的多,因为这里有一个“惯性效应”问题。我在课间总是走到她身边说:“今天表现很不错。”,“同学们说你最近很棒”,“今天你对自己很满意吗?”,“今天你哪儿做得还不够好?”,“加油,你会更棒的。”等等。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关心激发了她下大气力矫正不良习惯,久而久之,张某能和老师、同学和谐相处,学习上进,现在她每每打电话给父母汇报在校情况时,其父母都很吃惊,问这是我儿子吗?

三、思考和建议

1、对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教师在矫正过程中,各科教师要协作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多交流,鼓励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表扬肯定学生的正确行为,交流说明对学生的关爱。

2、因为在同伴群体中存在社会感染机制,所以,让好的行为同学去感染有问题的学生,充分体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3、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往往通过一两次的训练是不够的。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有反复,教师应有耐心和恒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一个学生怎么样,都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多一颗爱心,多鼓励多欣赏,给孩子们的人生当好向导,用心呵护她们成长过程的每一步。

2012年5月2日


相关文章

  • 个案研究法及其应用
  • 第十一章 个案研究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 个案研究法的概述 一.个案研究法及其类型 (一)什么是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个案研究法指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 ...查看


  • 不良行为个案例分析
  • 不良行为个案分析 作者:廖明勇 中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形成和表现,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方法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学校来说德育工作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这更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 ...查看


  • 学生个案调查报告
  • 九(1)班学生个案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此次调查采用个案调查的方式,主要调查班级中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存在偏差的个别学生,对他的主要问题.生活背景进行概述,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其他因素四个方面对造成他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偏差的原因进行 ...查看


  • 多动症个案辅导案例
  • 一.个案辅导方案总目标的确定 辅导老师在详细收集多动症儿童的各种资料以后,把握其资料的真实性,以抽丝剥茧的方式找出问题的根源,明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历程,排除偏见,去接纳学生,真心诚意地协助多动症儿童改变问题行为,在此基础上制定的个案辅导方案 ...查看


  • 初中生问题行为的矫正(免费)
  • 初中生问题行为的矫正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问题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 摘要:青少年学生问题行为是学校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日益重视.近年来学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问题行为发生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因此,针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具体表 ...查看


  • 应用负强化矫正儿童咬指甲行为的个案研究
  • 摘要:与正强化的矫正教育方式一样,不快的刺激教育同样也是为了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尤其对生活方式不良的儿童是一种必要的教育补充.负强化技术教育的前提是热爱儿童,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尽力做到适时适度.整体协调,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负强化 刺 ...查看


  • 特殊学生个案
  • 特殊学生转化个案 一.学生个案背景 姓名:李佳恒 性别:男 年龄:12岁 家庭情况: 该生父母没有多少文化,没有稳定的工作.妈妈在当地做零工,爸爸外出打工.由于知识的贫乏,生计的忙碌,属于对孩子的关注与教育.他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五年都这样了 ...查看


  • 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心理偏差矫正的个案报告
  • 中国临床康复第!卷第 .#)%/0/1$'2%+3$-.3)%)*+34/#+5)3)6+6)$%78$9/:5/2;?$3!@8$!AA ! ・临床研究・ 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心理偏差矫正的个案报告! 张福娟,张美丽 张福娟,华东师范大学特 ...查看


  • 2015.9心理咨询记录
  •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 过程 1. 瓦解他的小团体,建立良好的集体氛围.经过调查,我发现每天围绕在 他身边的几个男同学很想摆脱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