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_杜建政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6):981~986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

杜建政 夏冰丽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与行为研究所,开封 475001)

摘 要 社会排斥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长期为社会学者、政策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心理学者也将目光转向了社会排斥研究。在心理学者的视野中,社会排斥是指个体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文章主要介绍了社会排斥影响个体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研究。文章认为,在我国开展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排斥;认知;情绪;行为 分类号 B849: C91

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是社会学者、社会政策研究者近30年来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社会排斥是一个与贫穷、剥夺、困苦等有关的普遍存在的现象和过程,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内涵[1,2]。14

在社会学领域,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社会排斥进行界定。有的学者将社会排斥视为一个动态过程,指个人或群体被全部或部分地排除在充分的社会参与之外,或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群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多维的特点,并且表现为被排斥者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心理诸方面的长期匮乏;有的学者强调社会排斥的形成过程,认为社会排斥是游戏规则造成的,而社会政策研究的目标就是修订游戏规则,使之尽可能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有的学者强调社会排斥的伴随现象,认为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人们或地区遭遇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健康丧失、家庭破裂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

[3,4]

少人际吸引力,不被这一重要团体所接纳,从而遭到排斥、驱逐的人际互动现象[5]。Twenge 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个体没能得到家庭成员、同伴或某一社会团体的接纳,被排斥在这些关系之外,个体的归属需求受到阻碍的社会现象[6]。MacDonald 和Leary 认为,社会排斥是指在社会互动中,个体被一个他想与之建立关系的他人或团体拒绝、排斥、或者贬低,由此他所渴望得到的关系或归属需求无法实现的现象[7]。

由上可见,在心理学者的视野中,社会排斥是指由于为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社会排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排斥、拒绝、孤立、无视等。渴望归属于一个社会团体、被这个社会团体接纳、和他人形成积极、稳定、持久的社会关系,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需求之一。个体的健康、幸福、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依赖于其与团体及他人的关系。因此,对于社会排斥,人们无疑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国外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排斥给被排斥者的认知、情绪、行为、人际关系、自尊等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破坏性的后果。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学者更倾向于将社会排斥视为一个与社会接纳相对立的概念。Baumeister 和Tice 认为,社会排斥是个体由于缺乏对团体必要和足够的贡献,或违反团体的行为规则,或自身形象不佳,或带有某些不受他人欢迎的人格特征而缺

1 社会排斥对认知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排斥严重损害个体的认知过程。Gardner 等在研究中发现,社会排斥影响了与个体归属有关的认知过程[8]。Baumeister 等在研究中考察了社会排斥对具体的认知过程的影响。首先,

收稿日期:2008-04-13

通讯作者:杜建政,E-mail: [email protected]

-982-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他们对被试进行智力测验,测验内容涉及语言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结果发现,被排斥者的智力测验成绩显著低于其他被试。接着,Baumeister 等考察了社会排斥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他们让被试阅读一段文章,并进行回忆。结果发现,和其他被试相比,被排斥被试更难以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最后,Baumeister 等又测量了被试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对简单信息的记忆能力。结果表明,社会排斥显著降低了被排斥者的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信息的简单回忆没有影响。可见,社会排斥损害人们的认知能力,导致人们思维能力的下降[9]。

Twenge 等提出,社会排斥导致认知的解体状态,其特征是时间知觉的扭曲、过分关注现在而忽略过去和将来、反应迟钝、回避对自身缺陷的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 )等[10]。Twenge 等让被试对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估算,结果发现,与受接纳被试相比,受排斥的被试均高估了时间间隔。同时,用自评时间取向量表施测的结果表明,受排斥者更倾向于考虑目前的状况而难以对未来加以关注。Twenge 等采用一个需要快速反应的游戏,测量了被试的反应时。结果表明,受排斥被试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其他被试的。社会排斥所导致的认知解体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回避自我觉察,受排斥个体不愿关注自己那些令人烦恼和痛苦的缺点和不足。Twenge 等让被试进入放有两把椅子的房间,其中,一把椅子面对一面镜子,另一把面对墙壁。选择面对墙壁的椅子,表明被试对自我觉察的回避。结果表明,被排斥的被试绝大多数选择了背对镜子的椅子[10]。以上这些结果支持了社会排斥导致认知解体的观点。

Buckley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排斥影响了被排斥者对自我及对他人的认知评价,主要表现在自尊的明显降低,对排斥他(她)的人给于更消极的评价[11]。Maner 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社会排斥导致了认知改变,被排斥个体更消极地评价排斥他的人,更积极友好、乐观地评价潜在的关系资源 [12]。

斥、缺乏积极关系的个体常常表现出孤独、嫉妒、抑郁、焦虑[13]。Buckley 等通过比较受排斥组与被接纳组报告的情绪反应,结果发现,社会排斥与悲痛、伤心、愤怒呈显著正相关,与焦虑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11]。Mendes 等以种族为自变量考察了社会排斥对情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被接纳的被试相比,受排斥的被试报告了更多的消极情绪。而且,无论是黑人被试还是白人被试,受不同种族伙伴排斥的被试与受同种族伙伴排斥的被试相比,报告了更多的愤怒情绪[14]。Nolan 等以青少年为对象,进行了历时3年的纵向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排斥可预测青少年的抑郁[15]。

虽然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引起人们的消极情绪反应,但同时,还有一些关于社会排斥的研究发现,社会排斥可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Twenge 等在一项研究中,对排斥组和接纳组被试同时进行积极情绪量表和消极情绪量表的施测,结果发现,排斥组和接纳组被试所报告的情绪反应,在积极和消极情绪上均没有显著差异;排斥组被试所报告的情绪反应,数据离散程度较小。Twenge 等由此认为,社会排斥所产生的是情绪的麻木感,而非剧烈的悲痛[6]。Twenge 等认为,社会排斥所造成的解体状态(deconstruction state),作为情绪的防御方式,减小和避免了排斥所导致的消极后果。因此,被排斥者最终表现出情绪反应的缺乏,即情绪的麻木。Twenge 等通过情绪的外显和内隐测量,考察了人们对排斥的情绪反应。研究表明,2种测量方式的结果,均显示出被排斥者的情绪麻木[10]。DeWall 和Baumeister 在研究中也发现,被告知将来受排斥的被试所报告的情绪,与被告知将来被接纳的被试和其他控制组的被试所报告的情绪没有显著差异,并且,被告知将来受排斥组被试对他人显示出较少的同情心。换言之,社会排斥导致了情绪的麻木和不敏感[16]。Twenge 等在2007年的研究同样表明,社会排斥导致对他人同情心的减少[17]。

社会排斥会对被排斥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健康、快乐、幸福与一个人被接纳与否有密切的关系,被剥夺了亲密社会关系的个体会导致更多消极的身体和心理后果,与具有较强社会关系网络的人相比,生活孤独者的身体和精神疾病发病率较高[18]。

Eisenberger 等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了与社会排斥有关的脑神经活动机制[19]。Eisenberger 2 社会排斥对情绪的影响

社会排斥与消极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复杂。Baumeister 和Tice 发现,社会排斥会引起强烈的消极情绪,焦虑是人们对社会排斥的主要反应,社会排斥和焦虑之间存在因果关系。Leary 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排斥与情感反应的关系,发现社会排斥同时导致孤独、嫉妒、抑郁、焦虑等情绪。受到排

[5]

第16卷第6期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 -983-

等测量了外显和内隐2种社会排斥情形下的神经系统反应。结果发现,在受到排斥后,被试的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 )明显被激活,表现非常活跃;右腹侧前额叶皮层(Right ventral prefrontal cortex ,RVPFC )在被试受到排斥后也明显被激活。另外,ACC 的活动与RVPFC 的活动负相关,ACC 对RVPFC 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先前有关身体受伤害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ACC 的活动与身体受伤害有关,RVPFC 的活动与身体痛苦的调节有关。这就是说,由社会排斥引起的痛苦所激活的区域,与身体受伤害而引起的活跃区域非常相似。由此可见,社会排斥造成的痛苦与身体受伤害的痛苦可能具有共同的神经机制,社会排斥导致了被排斥者身体上的痛苦,损害了被排斥者的身体健康。Cacioppo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排斥降低了被排斥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潜在地损害了被排斥者的身体健康

[18]

受性等一系列的测量。结果表明,与告知将来被接纳的被试及其他控制组的被试相比,告知将来受排斥的被试明显表现出较高的身体痛苦阈值和耐受性,即对身体痛苦敏感性的降低和对身体痛苦耐受性的增加;同时,与他们自己的身体痛苦敏感基线值相比,被排斥被试也显示出痛苦敏感性的显著降低。

3 社会排斥对行为的影响

Baumeister 等从饮食、恒心、注意控制等角度考察了社会排斥对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排斥的被试更多表现出失控行为,过量食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饮料、点心、小吃,更易气馁,较快放弃难以完成的猜谜任务,更难于抵制干扰以从输入的一系列信息中识别目标词。可见,社会排斥损害了个体的自我调节,导致自我调节能力的下降[20]。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导致了攻击等反社会行为。Twenge 等在研究中,要求被试评价曾经对自己有过消极评价或批评的工作申请者。评价量表包括10个项目,如“这个申请者非常友好”、“这个申请者非常坦诚”、“如果我负责招聘,我将录用这个申请者”等。量表采用10点计分,1为强烈不同意,10为强烈同意,得分越低,表示被试对他人的评价越消极,对他人的攻击性越强。结果表明,排斥组被试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被试的得分。可见,社会排斥导致了受排斥者对他人的消极评价

[6]

。Mendes 等采用心输出

量(cardiac output,CO )和总外周阻力(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TPR )等指标,考察了社会排斥的生理反应。他们发现,受同种族伙伴排斥的被试显示出TPR 的增加和CO 的减少,受不同种族伙伴排斥的被试显示出TPR 的减少和CO 的增加,而且,这种效应对黑人被试和白人被试都是相同的。另外,与那些为同种族伙伴所接纳的被试相比,为不同种族伙伴所排斥的被试显示出心室收缩(ventricular contractility ,VC )和心率(heart rate,H R)的较大变化,而且心室收缩和心率的变化与愤怒呈显著的正相关

[14]

。MacDonald 等对有关文献综述分析后认

。Twenge 和Campbell 在2003年的研究也证实了Buckley 等在研究中考察了社会排斥与攻击欲

为,社会排斥和身体伤害都与对威胁的防御机制有关,社会排斥引起的痛苦和身体受伤害的痛苦具有相似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社会排斥影响了被排斥个体的身体健康[7]。

DeWall 和Baumeister 认为,社会排斥激发了与身体痛苦有关的神经系统的反应,这个反应和身体受伤害的反应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时,社会排斥还可能导致一种生化反应,这种生化反应使人对身体痛苦暂时麻木,即对身体痛苦不敏感;同时,对身体痛苦的麻木也与情感不敏感这一情绪反应有关

[16]

社会排斥增加被排斥者的攻击行为[21]。

望及攻击行为的关系[11]。Buckley 等认为,社会排斥和社会接纳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社会排斥会增加被排斥个体的反社会行为或攻击行为倾向。他们让被试对16个行为词(亲社会行为词和反社会行为词各8个,如赞美他人,向他人微笑,羞辱他人,威胁他人等)进行自我评定,以测量被试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程度。结果表明,受到强烈排斥的被试反社会或攻击的行为倾向非常明显,与其他被试组相比,差异显著。而且,同得到一般接纳及得到强烈接纳的被试相比,受到一般排斥的被试也表达了强烈的反社会或攻击欲望。随后,Buckley 等进行了另一个实验。他们让每个被试回答一些有关自己的问题,要求其他被试对其进行评价,接着给被试以不真实的反馈,显示其被接纳或拒绝的程度。然后,。在研究中,DeWall 和Baumeister 首先测量被试

的身体痛苦阈值和耐受痛苦的基线值,然后对被试进行人格问卷的施测,再向其反馈不真实的人格特征,由此将被试分成排斥组、接纳组和其他几个控制组。最后再对被试进行情绪、痛苦阈值、痛苦耐

-984-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向被试呈现亲社会行为词和反社会行为词(各8个,同上),要求被试对这一问题做出自我评价:如果在现实的交谈中,你和其他被试(评价者)面对面地谈论自己,那么,你出现每个行为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表明,那些受到拒绝的被试,对评价者表现出更强烈的反社会或攻击行为倾向[11]。

Twenge 等的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导致了无意识的自我损害行为(self-defeating behavior),如选择具有高风险的行为,选择不健康的行为等[22]。Twenge 等以助人、合作、捐赠等亲社会行为指标,考察了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社会排斥暂时影响了情感反应,使人们当时情感麻木,内心免于遭受剧烈创痛,从而损害了对他人的同情,破坏了对他人的习惯性帮助和与他人的合作,最终减少了亲社会行为

[17]

们社会生活和心理行为的巨大影响,这一领域值得研究者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仅就社会排斥对心理行为的影响来看,下列问题可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一,社会排斥所引起的情绪反应的不同研究结果,可能是由于人工定义的概念不同,或者是操作方法上的差别等原因造成的。在情绪反应采用自评来确定时,研究者很难确定受排斥者有无真正的情绪反应,或者他们是否拒绝承认他们的消极情绪。因此,在今后的社会排斥的研究中,对于情绪反应除采用自评方式外,研究者可能会更多地考虑采用间接的内隐测量方法。Eisenberger 等的研究表明,有关的脑区神经活动是与社会排斥反应有关的非常重要的因素[19]。采用生理反应指标对社会排斥进行的研究,以及探讨社会排斥的神经基础或脑机制的研究,应当是今后有关研究的一个趋势。

第二,社会排斥与受排斥者人格特征的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关注和研究。Leary 的研究表明,社会排斥与低自尊密切相关[13]。Buckley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宜人性和排斥敏感性与个体对人际事件(排斥和接纳)的反应差异有密切关系,但宜人性和排斥敏感性并非这些反应的调节变量[11]。Baumeister 和Tice 曾提出,个体受到社会排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能力、违反行为规则、行为偏执或具有社会非赞许行为等[5]。一般来说,经常遭受排斥或拒绝的人,大多是那些不可靠、自私、缺乏诚信、违反道德规范和法律、情绪易冲动、有不适当攻击行为的人。人们必须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外在的社会规范,才更易于为他人或团体所接受。有时,社会排斥者在情绪上和在社会地位上受到损害,但可能没有认识到这些损害。意识不到这些损害,就不可能预见他(她)的行为对他人甚至对自己的将来有怎样的影响。由于正常的情绪机能是进行有效决策和行为的基本要求,因此,没有情绪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人们就可能得出一些错误的信息,进而依此做出决策并和他人进行交流互动。这样,社会排斥引起的情感麻木所导致的短期痛苦的减轻,有可能带来破坏性的社会后果。Baumeister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受到排斥的个体,不是不能进行自我的调节,而是不愿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20]。近期,Twenge 等研究发现,受到排斥后进行积极友好的互动,以及对友好社会关系和伙伴进行回忆或想象,能显著减弱排斥引起的攻击[23]。因此,从被排斥者的个体角度,进一步探讨如何避免受到排斥、如何。

虽然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导致了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等消极行为,但由于拥有稳定、良好的关系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那么,人们在受到排斥后,个体归属、关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其关系需求动机会有怎样的变化?近期,Maner 等从社会关系需求的角度提出这样一个假设:社会排斥导致人际关系的重构行为。按照该假设,社会排斥激励了个体的人际关系重构(interpersonal reconnection )动机,导致被排斥的个体更积极地与新的关系资源进行交流、互动,进而形成密切的关系。为了验证这一假设,Maner 等把被试随机分成社会排斥组、社会接纳组和中性组,让被试对某一学生服务组织的兴趣进行自我评定,对服务组织的兴趣越高,表明期望加入该组织、认识和结交新朋友的愿望越强。结果表明,社会排斥组的被试表现出比其他两组被试更强的加入社团组织、并和他人进行联系的兴趣。随后,Maner 等又测量了在实验室任务中被试单独工作或与他人共同工作的愿望。结果表明,和其他被试相比,被排斥组被试更愿意和他人一起工作,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并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关系重构的假设。可以说,社会排斥增强了与新的潜在关系资源进行社会联系、并与其形成亲密人际关系的动机,导致被排斥者采取一系列重构关系的积极行为

[12]

4 展望

社会排斥是人类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每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可能会面对各种或大或小的社会排斥。由于社会排斥的普遍性及其对人

第16卷第6期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 -985-

积极主动地摆脱社会排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对促进受排斥个体的心身健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惠与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有关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理论建构将会受到进一步重视。关于社会排斥的理论很多,较有影响的理论有自我责任论、社会结构生成论、社会政策创造论等等,但其中除自我责任论与心理学稍有关联外,其他则为社会学理论。自我责任论认为,个体或群体之所以受到排斥,是由于他们自身的行为和态度造成的,甚至是由于他们不参与社会而形成的自我排斥。Baumeister 和Tice 的观点,也可归于自我责任论。近期,Kerr 和Levine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观照社会排斥,认为人类对于人际和群体排斥的威胁具有敏感性,是有深层的进化意义的

[24]

[5]

[3]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90, 9(2):165~195 6 Twenge J M, Baumeister R F, Tice D M, et al. If you can’t join them, beat them: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aggressive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81(6) : 1058~1069

7 MacDonald G, Leary M R. Why does social exclusion hu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and physical pai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5, 131(2): 202~223

8 Gardner W L, Pickett C L, Brewer M B. Social exclusion and selective memory: How the need to belong influences memory for social even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0, 26(4) : 486~496

9 Baumeister R F, Twenge J M, Nuss C K.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cognitive processes: Anticipated aloneness reduces intelligent though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3(4): 817~827

10 Twenge J M, Catanese K R, Baumeister R F. Social exclusion

and the deconstructed state: Time perception, meaninglessness, lethargy, lack of emotion, and self-awar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5(3): 409~423 11 Buckley K, Winkel R, Leary M. Reactions to acceptance and

rejection: Effects of level and sequence of relational evalu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4, 40(1): 14~28

12 Maner J K, DeWall C N, Baumeister R F, Schaller M. Does

social exclusion motivate interpersonal reconnection? Resolving the “Porcupine Probl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92(1): 42~55

13 Leary M R.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Social anxiety,

jealousy, loneliness, depression, and low self-esteem.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90, 9(2): 221~229 14 Mendes W B, Major B, McCoy S, et al. How attributional

ambiguity shapes 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to social rejection and accept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94(2): 278~291

15 Nolan S A, Flynn C, Garber J. Prospective relations between

rejection and depression in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5(4): 745~755 16 DeWall C N, Baumeister R F. Alone but feeling no pain: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physical pain tolerance and pain threshold, affective forecasting, and interpersonal empath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6, 91(1): 1~15

17 Twenge J M, Baumeister R F, DeWall C N, et al. Social

exclusion de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92(1): 56~66

18 Cacioppo J T, Hawkley L C, Bernston G G. The anatomy of

lonelines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3, 12(3): 71~74

19 Eisenberger N I, Lieberman M D, Williams K D. Does

。这或许能为我们探讨社会排斥现象并建构有关第四,有关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研究,其研究范

理论提供新的思想源泉。

围应当进一步扩大,生态效度有待提高。社会排斥涵义广泛,表现多样,粗略地分类,可以有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福利制度排斥等。现有的心理学关于社会排斥的研究,其视野基本上局限在社会关系排斥这一狭小领域。如何拓展心理学对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提高有关研究的生态效度,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五,社会排斥虽然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我国的社会排斥现象有着自己的特色:社会结构不够合理和社会政策有欠公正(如城乡二元结构、外来人口务工政策等等)制造了诸多的社会排斥现象,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偏差失常(如仇富嫌贫、地域歧视等等)又将这些社会排斥所造成的效应放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社会排斥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立足我国现实进行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Room G, Britton N. The dynamics of social exclu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006, 15: 280~289 2 Gradstein M, Schiff 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 exclus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immigration police.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y, 2006, 19: 327~344 3 周林刚. 论社会排斥. 社会, 2004(3): 58~60

4 代利凤. 社会排斥理论综述. 当代经理人, 2006(4): 229~231 5 Baumeister R F, Tice D M. Anxiety and social exclusion.

-986-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Science, 2003,302(5643): 290~292

20 Baumeister R F, DeWall C N, CiaroccoN J, et al. Social

exclusion impairs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5, 88(4): 589~604

21 Twenge J M, Campbell W K. “Isn’t it fun to get the respect

that we’re going to deserve?” Narcissism, social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3, 29(2): 261~272

22 Twenge J M, Catanese K R, Baumeister R F. Social exclusion

causes self-defeat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3(3): 606~615

23 Twenge J M, Liqing Zhang, Catanese K R, et al. Replenishing

connectedness: Reminders of social activity reduce aggression after social exclus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7, 46 (1): 205~224

24 Kerr N L, Levine J M. The detection of social exclusion:

Evolution and beyond.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8, 12(1): 39~52

The Psychological View on Social Exclusion

DU Jian-Zheng, XIA Bing-Li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Education Science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 Social exclusion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a pervasive and negative social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in psychological area.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clusion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people’s need of belongingnes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is thwarted because the one is excluded by a group or other peo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otentially powerful impa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excluded individuals, including cognitive, emotional, 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 the end, some prospect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constructing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social exclusion and real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exclusion researches in China.

Key words: social exclusion; cognition; emotion; behavior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6):981~986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

杜建政 夏冰丽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与行为研究所,开封 475001)

摘 要 社会排斥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长期为社会学者、政策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心理学者也将目光转向了社会排斥研究。在心理学者的视野中,社会排斥是指个体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文章主要介绍了社会排斥影响个体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研究。文章认为,在我国开展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排斥;认知;情绪;行为 分类号 B849: C91

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是社会学者、社会政策研究者近30年来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社会排斥是一个与贫穷、剥夺、困苦等有关的普遍存在的现象和过程,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内涵[1,2]。14

在社会学领域,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社会排斥进行界定。有的学者将社会排斥视为一个动态过程,指个人或群体被全部或部分地排除在充分的社会参与之外,或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群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多维的特点,并且表现为被排斥者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心理诸方面的长期匮乏;有的学者强调社会排斥的形成过程,认为社会排斥是游戏规则造成的,而社会政策研究的目标就是修订游戏规则,使之尽可能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有的学者强调社会排斥的伴随现象,认为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人们或地区遭遇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健康丧失、家庭破裂等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

[3,4]

少人际吸引力,不被这一重要团体所接纳,从而遭到排斥、驱逐的人际互动现象[5]。Twenge 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个体没能得到家庭成员、同伴或某一社会团体的接纳,被排斥在这些关系之外,个体的归属需求受到阻碍的社会现象[6]。MacDonald 和Leary 认为,社会排斥是指在社会互动中,个体被一个他想与之建立关系的他人或团体拒绝、排斥、或者贬低,由此他所渴望得到的关系或归属需求无法实现的现象[7]。

由上可见,在心理学者的视野中,社会排斥是指由于为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社会排斥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排斥、拒绝、孤立、无视等。渴望归属于一个社会团体、被这个社会团体接纳、和他人形成积极、稳定、持久的社会关系,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需求之一。个体的健康、幸福、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依赖于其与团体及他人的关系。因此,对于社会排斥,人们无疑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国外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排斥给被排斥者的认知、情绪、行为、人际关系、自尊等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破坏性的后果。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学者更倾向于将社会排斥视为一个与社会接纳相对立的概念。Baumeister 和Tice 认为,社会排斥是个体由于缺乏对团体必要和足够的贡献,或违反团体的行为规则,或自身形象不佳,或带有某些不受他人欢迎的人格特征而缺

1 社会排斥对认知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排斥严重损害个体的认知过程。Gardner 等在研究中发现,社会排斥影响了与个体归属有关的认知过程[8]。Baumeister 等在研究中考察了社会排斥对具体的认知过程的影响。首先,

收稿日期:2008-04-13

通讯作者:杜建政,E-mail: [email protected]

-982-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他们对被试进行智力测验,测验内容涉及语言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结果发现,被排斥者的智力测验成绩显著低于其他被试。接着,Baumeister 等考察了社会排斥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他们让被试阅读一段文章,并进行回忆。结果发现,和其他被试相比,被排斥被试更难以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最后,Baumeister 等又测量了被试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对简单信息的记忆能力。结果表明,社会排斥显著降低了被排斥者的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信息的简单回忆没有影响。可见,社会排斥损害人们的认知能力,导致人们思维能力的下降[9]。

Twenge 等提出,社会排斥导致认知的解体状态,其特征是时间知觉的扭曲、过分关注现在而忽略过去和将来、反应迟钝、回避对自身缺陷的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 )等[10]。Twenge 等让被试对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估算,结果发现,与受接纳被试相比,受排斥的被试均高估了时间间隔。同时,用自评时间取向量表施测的结果表明,受排斥者更倾向于考虑目前的状况而难以对未来加以关注。Twenge 等采用一个需要快速反应的游戏,测量了被试的反应时。结果表明,受排斥被试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其他被试的。社会排斥所导致的认知解体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回避自我觉察,受排斥个体不愿关注自己那些令人烦恼和痛苦的缺点和不足。Twenge 等让被试进入放有两把椅子的房间,其中,一把椅子面对一面镜子,另一把面对墙壁。选择面对墙壁的椅子,表明被试对自我觉察的回避。结果表明,被排斥的被试绝大多数选择了背对镜子的椅子[10]。以上这些结果支持了社会排斥导致认知解体的观点。

Buckley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排斥影响了被排斥者对自我及对他人的认知评价,主要表现在自尊的明显降低,对排斥他(她)的人给于更消极的评价[11]。Maner 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社会排斥导致了认知改变,被排斥个体更消极地评价排斥他的人,更积极友好、乐观地评价潜在的关系资源 [12]。

斥、缺乏积极关系的个体常常表现出孤独、嫉妒、抑郁、焦虑[13]。Buckley 等通过比较受排斥组与被接纳组报告的情绪反应,结果发现,社会排斥与悲痛、伤心、愤怒呈显著正相关,与焦虑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11]。Mendes 等以种族为自变量考察了社会排斥对情绪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被接纳的被试相比,受排斥的被试报告了更多的消极情绪。而且,无论是黑人被试还是白人被试,受不同种族伙伴排斥的被试与受同种族伙伴排斥的被试相比,报告了更多的愤怒情绪[14]。Nolan 等以青少年为对象,进行了历时3年的纵向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排斥可预测青少年的抑郁[15]。

虽然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引起人们的消极情绪反应,但同时,还有一些关于社会排斥的研究发现,社会排斥可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Twenge 等在一项研究中,对排斥组和接纳组被试同时进行积极情绪量表和消极情绪量表的施测,结果发现,排斥组和接纳组被试所报告的情绪反应,在积极和消极情绪上均没有显著差异;排斥组被试所报告的情绪反应,数据离散程度较小。Twenge 等由此认为,社会排斥所产生的是情绪的麻木感,而非剧烈的悲痛[6]。Twenge 等认为,社会排斥所造成的解体状态(deconstruction state),作为情绪的防御方式,减小和避免了排斥所导致的消极后果。因此,被排斥者最终表现出情绪反应的缺乏,即情绪的麻木。Twenge 等通过情绪的外显和内隐测量,考察了人们对排斥的情绪反应。研究表明,2种测量方式的结果,均显示出被排斥者的情绪麻木[10]。DeWall 和Baumeister 在研究中也发现,被告知将来受排斥的被试所报告的情绪,与被告知将来被接纳的被试和其他控制组的被试所报告的情绪没有显著差异,并且,被告知将来受排斥组被试对他人显示出较少的同情心。换言之,社会排斥导致了情绪的麻木和不敏感[16]。Twenge 等在2007年的研究同样表明,社会排斥导致对他人同情心的减少[17]。

社会排斥会对被排斥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健康、快乐、幸福与一个人被接纳与否有密切的关系,被剥夺了亲密社会关系的个体会导致更多消极的身体和心理后果,与具有较强社会关系网络的人相比,生活孤独者的身体和精神疾病发病率较高[18]。

Eisenberger 等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了与社会排斥有关的脑神经活动机制[19]。Eisenberger 2 社会排斥对情绪的影响

社会排斥与消极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复杂。Baumeister 和Tice 发现,社会排斥会引起强烈的消极情绪,焦虑是人们对社会排斥的主要反应,社会排斥和焦虑之间存在因果关系。Leary 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排斥与情感反应的关系,发现社会排斥同时导致孤独、嫉妒、抑郁、焦虑等情绪。受到排

[5]

第16卷第6期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 -983-

等测量了外显和内隐2种社会排斥情形下的神经系统反应。结果发现,在受到排斥后,被试的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 )明显被激活,表现非常活跃;右腹侧前额叶皮层(Right ventral prefrontal cortex ,RVPFC )在被试受到排斥后也明显被激活。另外,ACC 的活动与RVPFC 的活动负相关,ACC 对RVPFC 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先前有关身体受伤害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ACC 的活动与身体受伤害有关,RVPFC 的活动与身体痛苦的调节有关。这就是说,由社会排斥引起的痛苦所激活的区域,与身体受伤害而引起的活跃区域非常相似。由此可见,社会排斥造成的痛苦与身体受伤害的痛苦可能具有共同的神经机制,社会排斥导致了被排斥者身体上的痛苦,损害了被排斥者的身体健康。Cacioppo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排斥降低了被排斥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潜在地损害了被排斥者的身体健康

[18]

受性等一系列的测量。结果表明,与告知将来被接纳的被试及其他控制组的被试相比,告知将来受排斥的被试明显表现出较高的身体痛苦阈值和耐受性,即对身体痛苦敏感性的降低和对身体痛苦耐受性的增加;同时,与他们自己的身体痛苦敏感基线值相比,被排斥被试也显示出痛苦敏感性的显著降低。

3 社会排斥对行为的影响

Baumeister 等从饮食、恒心、注意控制等角度考察了社会排斥对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排斥的被试更多表现出失控行为,过量食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饮料、点心、小吃,更易气馁,较快放弃难以完成的猜谜任务,更难于抵制干扰以从输入的一系列信息中识别目标词。可见,社会排斥损害了个体的自我调节,导致自我调节能力的下降[20]。

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导致了攻击等反社会行为。Twenge 等在研究中,要求被试评价曾经对自己有过消极评价或批评的工作申请者。评价量表包括10个项目,如“这个申请者非常友好”、“这个申请者非常坦诚”、“如果我负责招聘,我将录用这个申请者”等。量表采用10点计分,1为强烈不同意,10为强烈同意,得分越低,表示被试对他人的评价越消极,对他人的攻击性越强。结果表明,排斥组被试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被试的得分。可见,社会排斥导致了受排斥者对他人的消极评价

[6]

。Mendes 等采用心输出

量(cardiac output,CO )和总外周阻力(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TPR )等指标,考察了社会排斥的生理反应。他们发现,受同种族伙伴排斥的被试显示出TPR 的增加和CO 的减少,受不同种族伙伴排斥的被试显示出TPR 的减少和CO 的增加,而且,这种效应对黑人被试和白人被试都是相同的。另外,与那些为同种族伙伴所接纳的被试相比,为不同种族伙伴所排斥的被试显示出心室收缩(ventricular contractility ,VC )和心率(heart rate,H R)的较大变化,而且心室收缩和心率的变化与愤怒呈显著的正相关

[14]

。MacDonald 等对有关文献综述分析后认

。Twenge 和Campbell 在2003年的研究也证实了Buckley 等在研究中考察了社会排斥与攻击欲

为,社会排斥和身体伤害都与对威胁的防御机制有关,社会排斥引起的痛苦和身体受伤害的痛苦具有相似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社会排斥影响了被排斥个体的身体健康[7]。

DeWall 和Baumeister 认为,社会排斥激发了与身体痛苦有关的神经系统的反应,这个反应和身体受伤害的反应有很多共同之处。同时,社会排斥还可能导致一种生化反应,这种生化反应使人对身体痛苦暂时麻木,即对身体痛苦不敏感;同时,对身体痛苦的麻木也与情感不敏感这一情绪反应有关

[16]

社会排斥增加被排斥者的攻击行为[21]。

望及攻击行为的关系[11]。Buckley 等认为,社会排斥和社会接纳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社会排斥会增加被排斥个体的反社会行为或攻击行为倾向。他们让被试对16个行为词(亲社会行为词和反社会行为词各8个,如赞美他人,向他人微笑,羞辱他人,威胁他人等)进行自我评定,以测量被试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程度。结果表明,受到强烈排斥的被试反社会或攻击的行为倾向非常明显,与其他被试组相比,差异显著。而且,同得到一般接纳及得到强烈接纳的被试相比,受到一般排斥的被试也表达了强烈的反社会或攻击欲望。随后,Buckley 等进行了另一个实验。他们让每个被试回答一些有关自己的问题,要求其他被试对其进行评价,接着给被试以不真实的反馈,显示其被接纳或拒绝的程度。然后,。在研究中,DeWall 和Baumeister 首先测量被试

的身体痛苦阈值和耐受痛苦的基线值,然后对被试进行人格问卷的施测,再向其反馈不真实的人格特征,由此将被试分成排斥组、接纳组和其他几个控制组。最后再对被试进行情绪、痛苦阈值、痛苦耐

-984-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向被试呈现亲社会行为词和反社会行为词(各8个,同上),要求被试对这一问题做出自我评价:如果在现实的交谈中,你和其他被试(评价者)面对面地谈论自己,那么,你出现每个行为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表明,那些受到拒绝的被试,对评价者表现出更强烈的反社会或攻击行为倾向[11]。

Twenge 等的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导致了无意识的自我损害行为(self-defeating behavior),如选择具有高风险的行为,选择不健康的行为等[22]。Twenge 等以助人、合作、捐赠等亲社会行为指标,考察了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社会排斥暂时影响了情感反应,使人们当时情感麻木,内心免于遭受剧烈创痛,从而损害了对他人的同情,破坏了对他人的习惯性帮助和与他人的合作,最终减少了亲社会行为

[17]

们社会生活和心理行为的巨大影响,这一领域值得研究者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仅就社会排斥对心理行为的影响来看,下列问题可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一,社会排斥所引起的情绪反应的不同研究结果,可能是由于人工定义的概念不同,或者是操作方法上的差别等原因造成的。在情绪反应采用自评来确定时,研究者很难确定受排斥者有无真正的情绪反应,或者他们是否拒绝承认他们的消极情绪。因此,在今后的社会排斥的研究中,对于情绪反应除采用自评方式外,研究者可能会更多地考虑采用间接的内隐测量方法。Eisenberger 等的研究表明,有关的脑区神经活动是与社会排斥反应有关的非常重要的因素[19]。采用生理反应指标对社会排斥进行的研究,以及探讨社会排斥的神经基础或脑机制的研究,应当是今后有关研究的一个趋势。

第二,社会排斥与受排斥者人格特征的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关注和研究。Leary 的研究表明,社会排斥与低自尊密切相关[13]。Buckley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宜人性和排斥敏感性与个体对人际事件(排斥和接纳)的反应差异有密切关系,但宜人性和排斥敏感性并非这些反应的调节变量[11]。Baumeister 和Tice 曾提出,个体受到社会排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能力、违反行为规则、行为偏执或具有社会非赞许行为等[5]。一般来说,经常遭受排斥或拒绝的人,大多是那些不可靠、自私、缺乏诚信、违反道德规范和法律、情绪易冲动、有不适当攻击行为的人。人们必须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外在的社会规范,才更易于为他人或团体所接受。有时,社会排斥者在情绪上和在社会地位上受到损害,但可能没有认识到这些损害。意识不到这些损害,就不可能预见他(她)的行为对他人甚至对自己的将来有怎样的影响。由于正常的情绪机能是进行有效决策和行为的基本要求,因此,没有情绪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人们就可能得出一些错误的信息,进而依此做出决策并和他人进行交流互动。这样,社会排斥引起的情感麻木所导致的短期痛苦的减轻,有可能带来破坏性的社会后果。Baumeister 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受到排斥的个体,不是不能进行自我的调节,而是不愿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20]。近期,Twenge 等研究发现,受到排斥后进行积极友好的互动,以及对友好社会关系和伙伴进行回忆或想象,能显著减弱排斥引起的攻击[23]。因此,从被排斥者的个体角度,进一步探讨如何避免受到排斥、如何。

虽然研究表明,社会排斥导致了攻击行为、反社会行为等消极行为,但由于拥有稳定、良好的关系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那么,人们在受到排斥后,个体归属、关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其关系需求动机会有怎样的变化?近期,Maner 等从社会关系需求的角度提出这样一个假设:社会排斥导致人际关系的重构行为。按照该假设,社会排斥激励了个体的人际关系重构(interpersonal reconnection )动机,导致被排斥的个体更积极地与新的关系资源进行交流、互动,进而形成密切的关系。为了验证这一假设,Maner 等把被试随机分成社会排斥组、社会接纳组和中性组,让被试对某一学生服务组织的兴趣进行自我评定,对服务组织的兴趣越高,表明期望加入该组织、认识和结交新朋友的愿望越强。结果表明,社会排斥组的被试表现出比其他两组被试更强的加入社团组织、并和他人进行联系的兴趣。随后,Maner 等又测量了在实验室任务中被试单独工作或与他人共同工作的愿望。结果表明,和其他被试相比,被排斥组被试更愿意和他人一起工作,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并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关系重构的假设。可以说,社会排斥增强了与新的潜在关系资源进行社会联系、并与其形成亲密人际关系的动机,导致被排斥者采取一系列重构关系的积极行为

[12]

4 展望

社会排斥是人类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每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可能会面对各种或大或小的社会排斥。由于社会排斥的普遍性及其对人

第16卷第6期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 -985-

积极主动地摆脱社会排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对促进受排斥个体的心身健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惠与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有关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理论建构将会受到进一步重视。关于社会排斥的理论很多,较有影响的理论有自我责任论、社会结构生成论、社会政策创造论等等,但其中除自我责任论与心理学稍有关联外,其他则为社会学理论。自我责任论认为,个体或群体之所以受到排斥,是由于他们自身的行为和态度造成的,甚至是由于他们不参与社会而形成的自我排斥。Baumeister 和Tice 的观点,也可归于自我责任论。近期,Kerr 和Levine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观照社会排斥,认为人类对于人际和群体排斥的威胁具有敏感性,是有深层的进化意义的

[24]

[5]

[3]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90, 9(2):165~195 6 Twenge J M, Baumeister R F, Tice D M, et al. If you can’t join them, beat them: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aggressive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81(6) : 1058~1069

7 MacDonald G, Leary M R. Why does social exclusion hu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and physical pai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5, 131(2): 202~223

8 Gardner W L, Pickett C L, Brewer M B. Social exclusion and selective memory: How the need to belong influences memory for social even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0, 26(4) : 486~496

9 Baumeister R F, Twenge J M, Nuss C K.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cognitive processes: Anticipated aloneness reduces intelligent though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3(4): 817~827

10 Twenge J M, Catanese K R, Baumeister R F. Social exclusion

and the deconstructed state: Time perception, meaninglessness, lethargy, lack of emotion, and self-awar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5(3): 409~423 11 Buckley K, Winkel R, Leary M. Reactions to acceptance and

rejection: Effects of level and sequence of relational evalu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4, 40(1): 14~28

12 Maner J K, DeWall C N, Baumeister R F, Schaller M. Does

social exclusion motivate interpersonal reconnection? Resolving the “Porcupine Probl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92(1): 42~55

13 Leary M R.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Social anxiety,

jealousy, loneliness, depression, and low self-esteem.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90, 9(2): 221~229 14 Mendes W B, Major B, McCoy S, et al. How attributional

ambiguity shapes 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to social rejection and accept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94(2): 278~291

15 Nolan S A, Flynn C, Garber J. Prospective relations between

rejection and depression in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5(4): 745~755 16 DeWall C N, Baumeister R F. Alone but feeling no pain: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physical pain tolerance and pain threshold, affective forecasting, and interpersonal empath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6, 91(1): 1~15

17 Twenge J M, Baumeister R F, DeWall C N, et al. Social

exclusion de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 92(1): 56~66

18 Cacioppo J T, Hawkley L C, Bernston G G. The anatomy of

lonelines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3, 12(3): 71~74

19 Eisenberger N I, Lieberman M D, Williams K D. Does

。这或许能为我们探讨社会排斥现象并建构有关第四,有关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研究,其研究范

理论提供新的思想源泉。

围应当进一步扩大,生态效度有待提高。社会排斥涵义广泛,表现多样,粗略地分类,可以有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福利制度排斥等。现有的心理学关于社会排斥的研究,其视野基本上局限在社会关系排斥这一狭小领域。如何拓展心理学对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提高有关研究的生态效度,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五,社会排斥虽然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我国的社会排斥现象有着自己的特色:社会结构不够合理和社会政策有欠公正(如城乡二元结构、外来人口务工政策等等)制造了诸多的社会排斥现象,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偏差失常(如仇富嫌贫、地域歧视等等)又将这些社会排斥所造成的效应放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社会排斥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立足我国现实进行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Room G, Britton N. The dynamics of social exclu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006, 15: 280~289 2 Gradstein M, Schiff 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 exclus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immigration police.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y, 2006, 19: 327~344 3 周林刚. 论社会排斥. 社会, 2004(3): 58~60

4 代利凤. 社会排斥理论综述. 当代经理人, 2006(4): 229~231 5 Baumeister R F, Tice D M. Anxiety and social exclusion.

-986-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Science, 2003,302(5643): 290~292

20 Baumeister R F, DeWall C N, CiaroccoN J, et al. Social

exclusion impairs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5, 88(4): 589~604

21 Twenge J M, Campbell W K. “Isn’t it fun to get the respect

that we’re going to deserve?” Narcissism, social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3, 29(2): 261~272

22 Twenge J M, Catanese K R, Baumeister R F. Social exclusion

causes self-defeat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3(3): 606~615

23 Twenge J M, Liqing Zhang, Catanese K R, et al. Replenishing

connectedness: Reminders of social activity reduce aggression after social exclus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7, 46 (1): 205~224

24 Kerr N L, Levine J M. The detection of social exclusion:

Evolution and beyond.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8, 12(1): 39~52

The Psychological View on Social Exclusion

DU Jian-Zheng, XIA Bing-Li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Education Science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 Social exclusion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a pervasive and negative social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in psychological area.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clusion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people’s need of belongingnes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is thwarted because the one is excluded by a group or other peo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otentially powerful impa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excluded individuals, including cognitive, emotional, 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 the end, some prospect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constructing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f social exclusion and real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exclusion researches in China.

Key words: social exclusion; cognition; emotion; behavior


相关文章

  • 在市中区越河街道办事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上的讲话
  • 在市中区越河街道办事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上的讲 话 (2010年4月21日) 尊敬的聂书记.西街街道办事处各位领导.社区的朋友们. 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参加西街街道办事处与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院合作共建启动暨学生社 ...查看


  •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策略与方法
  • 作者:杨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12期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4)04-0029-06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①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工作服务 ...查看


  • 中国四大"超友好国家"三个已翻脸
  • 中共建政六十余年,在外交战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难以描述的历史伤疤,成为了沉痛的教训.比如中共的四个"超一流"的友好国家,其中的三个后来跟我们翻了脸,剩下的那一个,也不容我们对此友好保持乐观. 第一个 ...查看


  •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选题研究方向
  •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招标选题研究方向 1. 2. 3. 4. 5. 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与前景研究 唯物辩证法的重大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1978-2018) & ...查看


  • 融合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 摘要:在社会分层的背景下,残疾人群体是获取资源最少的群体,又是离权力中心最远的群体,是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在融合教育理念下,他们有平等接受各种教育和活动的权利,并从学校融合走向社区融合,最终实现社会融合. 关键词:冲突 融合 残疾人 分类号 ...查看


  • 倡导全民阅读不必排斥网络阅读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倡导全民阅读不必排斥网络阅读 现代社会,很多人面对诱惑,渐渐变得浮躁起来:孩子们因沉重的学业负担,往往无暇在课外阅读经典名著:网络文化盛行,使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疏远了经典阅读,而处于"浅阅读"状 ...查看


  • 谈谈影响人们审美判断的因素
  • 浅谈影响人们审美判断的因素 姓名:赵俊子 系部:艺术系 班级:10级艺术设计(3)班 指导老师:王碧霞 对于事物,在人的观念中总会有对其外表.形状.形态.颜色做一个定义, 审美的定义是人类掌握对事物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 ...查看


  • 2015年南宁市城区初中学校招生服务地段
  • 2015年南宁市城区初中学校招生服务地段 二中初中部 新民路(新民民主路口以南),共和路(共和民生路口以南),民生路(新民路口至朝阳路口),民生路北一里.北二里.北三里,青云街,维新街,七星路(含各里) ,经文街,中山路,临胜街,临江路,临 ...查看


  • 南宁市园湖路小学章程
  • 南宁市园湖路小学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创建新城区一流设施.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质量的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