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圣人为什么用诗教风化人性,而不是用宗教管理人性?

■ 我在自己的国学班里坚持的第一讲永远是《诗经》。为什么孔子以《诗》为六经之首?西人用宗教,用畏惧来约束人性。国人用情感,用礼教约束人性。一一前者让你敬畏,后者让你自在;前者多说苦,后者多言美;前者洞穿了你当下的六道轮回,后者让你始终如一地享受着神性的美;前者让你用今生换来生,后者让你活泼地在娑婆境里用情。呜呼,思无邪,前者后者,来世今生。

■ 其实,艺术与宗教都根于人之灵性,中国的圣人原本更尊重人性向善的能力,而不愿置国民于原罪的渊薮,所以苦心经营诗教,所以越发觉得中国圣人的伟大,因为他们始终致力于人性改善是政治社会改善的前提,而人性改善在于感性的丰满和理性的均衡,前者是诗教,后者是易理。而且这些教化都有着游戏的最高品质一一绝非强迫,而是充分调动和训练你高品质的自由一一

即,从心所欲,不逾矩。

■ 我在自己的国学班里坚持的第一讲永远是《诗经》。为什么孔子以《诗》为六经之首?西人用宗教,用畏惧来约束人性。国人用情感,用礼教约束人性。一一前者让你敬畏,后者让你自在;前者多说苦,后者多言美;前者洞穿了你当下的六道轮回,后者让你始终如一地享受着神性的美;前者让你用今生换来生,后者让你活泼地在娑婆境里用情。呜呼,思无邪,前者后者,来世今生。

■ 其实,艺术与宗教都根于人之灵性,中国的圣人原本更尊重人性向善的能力,而不愿置国民于原罪的渊薮,所以苦心经营诗教,所以越发觉得中国圣人的伟大,因为他们始终致力于人性改善是政治社会改善的前提,而人性改善在于感性的丰满和理性的均衡,前者是诗教,后者是易理。而且这些教化都有着游戏的最高品质一一绝非强迫,而是充分调动和训练你高品质的自由一一

即,从心所欲,不逾矩。


相关文章

  •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杨赛)
  •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杨赛 摘要: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讲通过音乐建立和维护整个社会统一的.宜人 法定秩序.礼制.行政和法律比较起来,音乐更能贴近人的情感.思想,更能改善人的品性,引导社会各阶层产生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从而实现天下的大治.这对现代 ...查看


  • 子曰师说曹雅欣:由圣诞节与祭孔日的对比浅析中西文化
  • 由圣诞节和祭孔日的对比 浅析中西文化 文 子曰师说 曹雅欣 幻想着麋鹿.礼物和圣诞老人的故事,圣诞节在孩子们的兴奋中来了:遐想着教堂.飘雪和午夜钟声的浪漫,圣诞节在情侣们的期盼中来了--任何一种文化,当它能以节日的形式来提醒其存在感.验证其 ...查看


  • 柏拉图与孔子美学思想之比较
  • 柏拉图与孔子美学思想之比较 丁 鹏 [摘要]: 柏拉图是西方人文思想源头,在古代.中古和近代的一切哲学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发展.而孔夫子是中国春秋以来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在孔子的一生中,述而不著,并没有专 ...查看


  • 人性的堕落
  • 人性的堕落 --<修道士>读后感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 对于"圣人"一词,大多数人认为是内心纯洁无垢.拥有一般人无法获得的美德的人.这类人一般指神职人员,因为他们是最接近神圣之地的人.可惜的是,世界上 ...查看


  • 中西方语言观的异同
  • 语言与文学 中西方语言观的异同 语言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历史.哲学.尤其是哲学,不同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影响着人们如何看待语言的功能以及如何促进语言的发展.中西方由于有着不同的世界观和认识论 ...查看


  • 先秦至两汉儒家人性论思想的演变_从孔子到王充
  •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4/2004 先秦至两汉儒家人性论思想的演变 )))从孔子到王充 唐明燕 摘要:先秦两汉时期是儒学的发轫期,这一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对人性论核心问题的回答奠定了整个儒学人性思想 发展的基调.虽然他们的思想从出发点到结论均 ...查看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 ...查看


  • 奥林匹克格言:美德的暴政与权利的美德
  • [出处]边缘学者法律博客 [关键词]美德;权利;暴政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1],以此类推,可以说"吾未见好德如好利者"."吾未见好德如好名者&q ...查看


  •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摘录
  •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 1.中国人现在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认识还十分的浅薄,对于什么是东方化,什么是西方化还是认识的不深刻,亦或者根本就不明白.我们从国外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有学来的,有"偷"过来的(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