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第15期:十表·六国年表(译文)

有一种说法认为:“东方是万物开始萌生的地方,西方是万物最后成熟的地方。”据此看来,开创事业的人必定出现在东南,获取胜利果实的人常常诞生在西北。所以大禹在西羌勃兴,成汤在亳地崛起,周人建立王朝是因为有丰镐作根据地去讨伐殷商,秦国完成帝业是由于有雍州当大本营才日益强大,汉朝兴盛是从巴蜀汉中开始的。

秦国已经统一天下,就焚烧《诗》、《书》,而各国国史被烧得更厉害,因为书中有讽刺讥笑秦国的地方。《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是因为收藏的人家很多,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可惜呀!可惜呀!如今只有《秦纪》传下来,又不写明日月,内容简略也不完整。但是战国关于变通和应急的对策也有大量可以采用的,为什么非上古不可呢?秦国夺取天下暴行很多,但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对策,建树的功业非常巨大。传世的典籍强调说:“效法后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王距离自己近,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道理讲起来浅显明白,容易推行。一般的读书人局限于平常听到的那点东西,看见秦朝高居皇帝宝座的时间很短促,不考察它本身发展的全过程,就都耻笑它,这和用耳朵吃东西没有什么两样,真可悲呀!

我于是根据《秦纪》,接在《春秋》后面,上起周元王,列表编排六国发生的大小事件,下至秦二世,总共二百七十年,借此显示出我所闻知的各种兴盛衰败的头绪来。后世若有君子,请来阅读它。

有一种说法认为:“东方是万物开始萌生的地方,西方是万物最后成熟的地方。”据此看来,开创事业的人必定出现在东南,获取胜利果实的人常常诞生在西北。所以大禹在西羌勃兴,成汤在亳地崛起,周人建立王朝是因为有丰镐作根据地去讨伐殷商,秦国完成帝业是由于有雍州当大本营才日益强大,汉朝兴盛是从巴蜀汉中开始的。

秦国已经统一天下,就焚烧《诗》、《书》,而各国国史被烧得更厉害,因为书中有讽刺讥笑秦国的地方。《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是因为收藏的人家很多,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可惜呀!可惜呀!如今只有《秦纪》传下来,又不写明日月,内容简略也不完整。但是战国关于变通和应急的对策也有大量可以采用的,为什么非上古不可呢?秦国夺取天下暴行很多,但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对策,建树的功业非常巨大。传世的典籍强调说:“效法后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王距离自己近,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道理讲起来浅显明白,容易推行。一般的读书人局限于平常听到的那点东西,看见秦朝高居皇帝宝座的时间很短促,不考察它本身发展的全过程,就都耻笑它,这和用耳朵吃东西没有什么两样,真可悲呀!

我于是根据《秦纪》,接在《春秋》后面,上起周元王,列表编排六国发生的大小事件,下至秦二世,总共二百七十年,借此显示出我所闻知的各种兴盛衰败的头绪来。后世若有君子,请来阅读它。


相关文章

  • 再考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年代问题
  • <河北学刊>1998.5再考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年代问题 笔者曾在1991年第5期<文史哲>上刊文提出,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齐即最后灭六国.张金光同志不同意此说,在该刊1992年第6期进行反驳.然而其说虚妄 ...查看


  • 对人民版高中历史课本中问题的榷
  • 教材中两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浙江省衢州一中 徐国辉 浙江省2006年秋季起高中采用的人民版历史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有几处疑问,今将其列出,想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是在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课<走向"大 ...查看


  • 历史读书笔记
  • 历史读书笔记-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在写完<史记.孔子世家>时,最后引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八个字现在树碑仁寿县城高峰天街公园中心位置.司马迁为了写<史记>,二十来岁游历沅湘苏 ...查看


  • 夏商周历史年代问题
  • 夏商周历史年代问题 历史从神话传说时期迈进有文字记载可征的信史时期,首先遇到的就是年代问题.年代是历史的尺度.历史之有年代,犹如地理之有经纬线.必有经纬线,然后知其地之在何处:必有年月日,然后知其事之在何时.对某一历史事件,如果不知其时.也 ...查看


  • 邵雍的史学巨著[皇极经世]
  • 翟智高 过去很多资料记述邵雍与司马光是好朋友.并且说邵雍从共城迁洛阳后就与司马光"恒相游".但司马光在熙宁三年(1070年)才到洛阳,此时邵雍已六十岁.而邵雍在三十岁时已随他的父亲邵古迁居洛阳神荫原西南.邵雍是一介布衣, ...查看


  • 六国论--(宋)苏辙
  • [题解]:战国时六国灭亡的原因,曾是古代文人屡加探讨的论题.以"六国"为题的史论,苏洵也作有一篇.本文作者从韩.魏两国所处的战略地位出发,论证了六国所以先后覆灭,是由于将相谋士目光短浅,缺乏政治识见:胸无韬略,不能联合抗 ...查看


  • 文言文被动句试题
  • 被动句专项训练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实例一] (1)郤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译文: (2)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 ...查看


  • 文言文翻译[六国论]译文_原文_翻译对照
  • 文言文翻译<六国论>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 ...查看


  • 超详细中国历史年表
  • 中国历史纪念表 夏世系 1.禹--2.启 -- 3.太康 -- 4.仲康 -- 5.相 -- 6.少康 -- 7.杼 -- 8.槐(芬)-- 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 12.扃(局.禺)-- 13.廑 -- 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