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修身 诚实做人
——严以修身专题研讨发言提纲
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作为党员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的三严三实”,已经成为了继“八项规定”之后,党作风建设的新标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要实,是“三严三实”的基础,是为人之根本。诚实守信,老实做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中庸》有云,“君子诚之为贵”,把诚实看成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质。民间流传两句话,先做人,后做事;先做人,后做官。做人不靠谱,没有人愿意和你打交道,做什么可能都做不成、做不好,靠不住。
所以说,谋事、创业基础是做人,而做人的基础是修身。 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严以修身,诚实做人的体会。 谈到修身问题,我想应考虑两个层面:一个就是我们作为普普通通的人的修身问题;二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问题。
一、谈谈个人修身问题
修身,是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修身的具
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之本。可以说,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修身,只形式不同、程度不同,内修、外修不同而已。这里主要和大家分享对内修的理解和体会。
《大学》这部古代圣贤的修身经典,其中对修身绘制了
明确的路径图: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讲的是修身的路径;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修身的目的、目标和结果。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修身呢?
(一)学习实践,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探究事物的道
理,以纠正人的行为。白话说就是懂事。致知:达到完善的理解,正确把握事物的规律性。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也就是得道。得道越多,错事越少。“格物”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性的功夫, “格物”不当则“致知”不明;物有所未格,则知有所不明。要做到格物、致知那就得加强学习,坚持学习,活到老。另外,还要多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知行合一。
(二)诚意正心,见贤思齐。诚:真心实意;正:纠正。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修身必须是自己有诚意,有正确的态度,有主观意愿,而不是外部强加。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地见贤思齐,齐之以礼。这个礼是规
范的意思。那么,作为个人修养,应有哪些规范?要注重修养三个方面:
1.修养五常之道,即:“仁、义、礼、智、信”,意思是
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2.修养传统美德。“温、良、恭、俭、让”,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温、良、恭、俭、让”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
3.修养高尚品格。“忠、孝、勇、恭、廉”, 意思是忠
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
二、谈谈党员领导干部修身问题
党员领导干部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核心就是要严以
修身。党员领导干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同时也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应上述修养为人之本外,还应遵守党的纪律,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1.加强党性修养。一要增强党性观念。牢固树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观念,坚持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观念,坚持人民群众
是历史创造者的观念,坚持党的团结就是党的生命的观念。二要始终秉持正确的政治观点。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三要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不愧社会中坚、民族脊梁、阶级先锋和时代楷模的共产党员称号。
2.加强理论修养。一要深刻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真正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思维层次,坚持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切实解决认识模糊、学风漂浮、空谈理论等问题,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三要砌好信仰基石。信仰如山,仰之弥高,行之愈奋;信仰如河,流之弥远,饮之愈甘。要保持信仰的本色,不忘初衷、不悔初心,多思革命苦、常怀为民情,牢记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这样,思想才能不跑偏,说话才能不跑调,及时踩住思想“刹车”,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好干部标准,当好领头人、干好惠民事。
3.加强思想修养。思想修养在修身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终身课题。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沉渣泛起,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每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好自己的“总开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和政绩观,坚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扎实筑牢拒腐防
变的思想防线,时时刻刻做到思想不松懈、不糊涂、不变质。
4.加强品德修养。人无德不立。党员领导干部加强道德
修养,重点是吸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精华,并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容并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见贤思齐、齐之以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为权钱美色所迷惑,不为世俗虚名所困扰,对上不谄、对下不傲,对能者不嫉、对弱者不欺,顺境不狂、逆境不馁,始终保持忠诚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道德操守,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5.加强作风修养。“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党员领导干部加强作风修养,就是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带头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按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对思想之垢、作风之弊进行深刻反省和彻底扫除,从根本上实现作风的好转。
6.加强纪律修养。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一身正气,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导向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遵纪守法,始终做到思想不松懈、用权
不违规、言行不越矩。一要严守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权威,坚决执行中央和上级的决策部署,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要严守组织纪律,高质量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涉及重大问题实行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三要严守廉政纪律,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自觉慎初、慎独、慎微,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拒腐蚀、永不沾。四要严守群众纪律,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真心诚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严以修身 诚实做人
——严以修身专题研讨发言提纲
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作为党员干部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的三严三实”,已经成为了继“八项规定”之后,党作风建设的新标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要实,是“三严三实”的基础,是为人之根本。诚实守信,老实做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中庸》有云,“君子诚之为贵”,把诚实看成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质。民间流传两句话,先做人,后做事;先做人,后做官。做人不靠谱,没有人愿意和你打交道,做什么可能都做不成、做不好,靠不住。
所以说,谋事、创业基础是做人,而做人的基础是修身。 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严以修身,诚实做人的体会。 谈到修身问题,我想应考虑两个层面:一个就是我们作为普普通通的人的修身问题;二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问题。
一、谈谈个人修身问题
修身,是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修身的具
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之本。可以说,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修身,只形式不同、程度不同,内修、外修不同而已。这里主要和大家分享对内修的理解和体会。
《大学》这部古代圣贤的修身经典,其中对修身绘制了
明确的路径图: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讲的是修身的路径;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修身的目的、目标和结果。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修身呢?
(一)学习实践,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探究事物的道
理,以纠正人的行为。白话说就是懂事。致知:达到完善的理解,正确把握事物的规律性。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也就是得道。得道越多,错事越少。“格物”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性的功夫, “格物”不当则“致知”不明;物有所未格,则知有所不明。要做到格物、致知那就得加强学习,坚持学习,活到老。另外,还要多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知行合一。
(二)诚意正心,见贤思齐。诚:真心实意;正:纠正。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修身必须是自己有诚意,有正确的态度,有主观意愿,而不是外部强加。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地见贤思齐,齐之以礼。这个礼是规
范的意思。那么,作为个人修养,应有哪些规范?要注重修养三个方面:
1.修养五常之道,即:“仁、义、礼、智、信”,意思是
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
2.修养传统美德。“温、良、恭、俭、让”,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温、良、恭、俭、让”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即处处与人为善。
3.修养高尚品格。“忠、孝、勇、恭、廉”, 意思是忠
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
二、谈谈党员领导干部修身问题
党员领导干部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核心就是要严以
修身。党员领导干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同时也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应上述修养为人之本外,还应遵守党的纪律,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1.加强党性修养。一要增强党性观念。牢固树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观念,坚持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观念,坚持人民群众
是历史创造者的观念,坚持党的团结就是党的生命的观念。二要始终秉持正确的政治观点。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保持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三要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不愧社会中坚、民族脊梁、阶级先锋和时代楷模的共产党员称号。
2.加强理论修养。一要深刻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真正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思维层次,坚持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切实解决认识模糊、学风漂浮、空谈理论等问题,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三要砌好信仰基石。信仰如山,仰之弥高,行之愈奋;信仰如河,流之弥远,饮之愈甘。要保持信仰的本色,不忘初衷、不悔初心,多思革命苦、常怀为民情,牢记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这样,思想才能不跑偏,说话才能不跑调,及时踩住思想“刹车”,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好干部标准,当好领头人、干好惠民事。
3.加强思想修养。思想修养在修身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终身课题。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沉渣泛起,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每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好自己的“总开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和政绩观,坚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扎实筑牢拒腐防
变的思想防线,时时刻刻做到思想不松懈、不糊涂、不变质。
4.加强品德修养。人无德不立。党员领导干部加强道德
修养,重点是吸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精华,并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容并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见贤思齐、齐之以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为权钱美色所迷惑,不为世俗虚名所困扰,对上不谄、对下不傲,对能者不嫉、对弱者不欺,顺境不狂、逆境不馁,始终保持忠诚于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道德操守,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5.加强作风修养。“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党员领导干部加强作风修养,就是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带头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按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对思想之垢、作风之弊进行深刻反省和彻底扫除,从根本上实现作风的好转。
6.加强纪律修养。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一身正气,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导向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遵纪守法,始终做到思想不松懈、用权
不违规、言行不越矩。一要严守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权威,坚决执行中央和上级的决策部署,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要严守组织纪律,高质量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涉及重大问题实行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三要严守廉政纪律,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自觉慎初、慎独、慎微,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拒腐蚀、永不沾。四要严守群众纪律,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真心诚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