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案
禹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李小林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
学设计1
禹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李小林
【教材分析】:
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是必修1的重要实验之一,实验目的就是通过动手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标本,并围绕染色体的出现及变化进行观察,来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此实验是一个验证性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有丝分裂各时期的观察,验证学生在前面学到的知识,并加以巩固。
【学情分析】
教师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校虽然为市级重点高中,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来自农村。由于地域特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普遍较弱。
【三维目标】:
1、说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
2、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养成独立动手操作的习惯。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培养学生视图、比较、分析、判断等能力。
4、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养成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在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教学难点】: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试剂以及对标本的处理时间,操作的先后顺序。
【材料用具】:
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教学策略】:
实验前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原理及方法步骤,了解实验过程,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按照老师的设计思路进行实验;其次,教师应指出实验的关键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每两人一组)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划分为哪几个时期?
2. 有丝分裂中各个时期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新课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的图像变化,今天我们在前面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师生互动]
一、实验原理
师:请同学们说出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原理是什么?
生:阅读课文中的实验原理。
二、方法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课前做好准备)
师问:你是怎样培养洋葱根尖?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答:在实验课前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把广口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 时,取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
片。注意的问题:应选择底盘大的洋葱做生根材料;剥去外层老皮,用刀削去老根,注意不要削掉四周的根芽;培养时注意每天换水1~2次,防止烂根。
(二)、装片的制作
1. 取材与解离(课前做好准备)
师问:取材的时间最好在什么时候进行?解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解离后细胞是否仍保持活性?(层层递进式询问)
生答: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取洋葱根尖2~3mm ,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至根酥软为止。解离中,应注意时间的把握,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解离太长使细胞的结构破坏,影响制片的效果,太短则不易使细胞分离,观察时细胞容易重叠。解离后细胞已被盐酸杀死,不具备活性。
2. 漂洗(课前做好准备)
师问:为什么要进行漂洗?怎样进行漂洗?
生答:由于染色剂是碱性染液,如不漂洗,酸碱发生反应,不利于着色;同时也是为了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用镊子把酥软的根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
3. 染色(边演示边做)
师讲:把根尖放入第三个表面皿中,滴2滴醋酸洋红即可,不要多,又浪费又污染。染色8分钟左右。染色的时间也要把握好,染料进入细胞是靠扩散,时间短了,染色体着不上色;时间长了,除染色体之外其他结构也可能和染料结合,使得背景和染色体颜色反差不大,都观察不到染色体。
4. 制片(边演示边做)
师讲:先用镊子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压载玻片。压片时用力要适当,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不易分散。
(三)、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 低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先找到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特点,并能描述所看到的现象。
2. 高倍镜观察
师问:在一个视野中能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能不能找全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如何操作才能找全各个时期的细胞?
生答:在一个视野中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因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杀死,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了。不能,因在一个视野中,我们只能找到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要想看全各时期的细胞,应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寻找。
师问:在你的观察结果中,处于哪一时期的细胞最多?怎样确认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长短?
生答: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确认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长短,就看在这一时期中观察到的细胞的多少。
四、绘图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各时期的细胞特点,绘制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简图,并能区分各时期细胞的特点。
【教学反思】:
1.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此节课的亮点。
2. 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尽量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因此,本节无论是引课还是授课都以问题提出为出发点,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解决问题延续到以新的问题迎接新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探索得出结论。
3. 运用新理念指导生物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非否定和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其主导作用更突出了。
巩固性练习
1. 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
A. 染色体、纺锤体. 细胞壁 B.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
C. 染色体、赤道板、细胞核 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
2.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中,每个细胞内的DNA 分子数和染色体数不同的时期是( )
A. 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中期和末期 D.后期和末期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案
禹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李小林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教
学设计1
禹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李小林
【教材分析】:
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是必修1的重要实验之一,实验目的就是通过动手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标本,并围绕染色体的出现及变化进行观察,来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此实验是一个验证性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有丝分裂各时期的观察,验证学生在前面学到的知识,并加以巩固。
【学情分析】
教师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校虽然为市级重点高中,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来自农村。由于地域特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普遍较弱。
【三维目标】:
1、说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
2、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养成独立动手操作的习惯。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培养学生视图、比较、分析、判断等能力。
4、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养成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在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教学难点】: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试剂以及对标本的处理时间,操作的先后顺序。
【材料用具】:
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教学策略】:
实验前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原理及方法步骤,了解实验过程,以便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按照老师的设计思路进行实验;其次,教师应指出实验的关键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每两人一组)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划分为哪几个时期?
2. 有丝分裂中各个时期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新课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染色体的图像变化,今天我们在前面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师生互动]
一、实验原理
师:请同学们说出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原理是什么?
生:阅读课文中的实验原理。
二、方法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课前做好准备)
师问:你是怎样培养洋葱根尖?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生答:在实验课前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把广口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 时,取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
片。注意的问题:应选择底盘大的洋葱做生根材料;剥去外层老皮,用刀削去老根,注意不要削掉四周的根芽;培养时注意每天换水1~2次,防止烂根。
(二)、装片的制作
1. 取材与解离(课前做好准备)
师问:取材的时间最好在什么时候进行?解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解离后细胞是否仍保持活性?(层层递进式询问)
生答: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取洋葱根尖2~3mm ,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至根酥软为止。解离中,应注意时间的把握,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解离太长使细胞的结构破坏,影响制片的效果,太短则不易使细胞分离,观察时细胞容易重叠。解离后细胞已被盐酸杀死,不具备活性。
2. 漂洗(课前做好准备)
师问:为什么要进行漂洗?怎样进行漂洗?
生答:由于染色剂是碱性染液,如不漂洗,酸碱发生反应,不利于着色;同时也是为了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用镊子把酥软的根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
3. 染色(边演示边做)
师讲:把根尖放入第三个表面皿中,滴2滴醋酸洋红即可,不要多,又浪费又污染。染色8分钟左右。染色的时间也要把握好,染料进入细胞是靠扩散,时间短了,染色体着不上色;时间长了,除染色体之外其他结构也可能和染料结合,使得背景和染色体颜色反差不大,都观察不到染色体。
4. 制片(边演示边做)
师讲:先用镊子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压载玻片。压片时用力要适当,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不易分散。
(三)、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 低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先找到分生区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特点,并能描述所看到的现象。
2. 高倍镜观察
师问:在一个视野中能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能不能找全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如何操作才能找全各个时期的细胞?
生答:在一个视野中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因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杀死,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了。不能,因在一个视野中,我们只能找到某一时期的细胞图像,要想看全各时期的细胞,应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寻找。
师问:在你的观察结果中,处于哪一时期的细胞最多?怎样确认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的长短?
生答: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确认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长短,就看在这一时期中观察到的细胞的多少。
四、绘图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各时期的细胞特点,绘制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简图,并能区分各时期细胞的特点。
【教学反思】:
1.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此节课的亮点。
2. 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尽量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因此,本节无论是引课还是授课都以问题提出为出发点,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解决问题延续到以新的问题迎接新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探索得出结论。
3. 运用新理念指导生物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非否定和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其主导作用更突出了。
巩固性练习
1. 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
A. 染色体、纺锤体. 细胞壁 B.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
C. 染色体、赤道板、细胞核 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
2.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中,每个细胞内的DNA 分子数和染色体数不同的时期是( )
A. 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中期和末期 D.后期和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