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
前言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剧增的时代,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图书的需求越来越大,馆存图书也不断增加,各系统对各门类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具体。但目前各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很多停留在书卡和书目的一般查询上,花费了大量资金购置的图书和计算机软件,其关系只停留在图书和目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所进行的计算机管理只简单的将书目录入软件中,再根据目录查找图书这一循环体中。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都处于一种馆藏图书量大,各书馆所存图书相类似,专业性图书所占比例较小,管理方法简单,图书利用率低,管理成本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从与信息有关的学科来看,信息管理处于信息学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社会学之间,它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成管理学、信息学,发展成了一门学科—管理信息系统。
一. 总体规划
“图书馆借阅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读者登陆、图书借阅、图书采编、读者信息管理和系统维护。系统功能如下图1:
图1.1 系统结构图
各子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读者登陆
读者访问系统时系统将检验读者的名字和密码,经过注册的读者允许进入系统。
图书借阅系统
读者查找到所需图书后,在图书保留期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图书借阅系统处理图书借阅、还书、续借等手续。 图书采编体统
图书采购入库,经过编目等处理后,将其目录信息存入数据库,提供给读者
检索适用。目录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出版日期和数量等。 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维护模块主要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图书统计信息和读者统计信息,以便于管理人员从宏观上掌握图书馆运行的总体情况。
二. 系统分析
1、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 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 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 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 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 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 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 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 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 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管理。因此, 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 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本系统开发的总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集中统一的管理。本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信息的管理, 主要功能为管理有关读者, 书籍, 借阅和管理者的信息等。本系统结构分为读者信息管理模块, 书籍信息管理模块, 借阅信息管理模块, 管理者信息管理模块。读者信息管理部分有两方面的功能, 可以浏览读者的信息, 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书籍信息管理可以浏览书籍的信息, 可以对书籍信息进行维护。借阅信息管理可以显示当前数据库中书籍借阅情况, 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管理者信息管理可以显示数据库中管理者的情况, 可以对管理者信息进行维护。 2、业务流程分析
总体的业务流程2-1
具体业务流程图
借阅查询流程图2-2
还书业务流程图2-3
查询业务流程图2-4
3、数据流程图
第一层流程图3-2
读者管理3-4
4、数据字典
对于数据流图中出现的一些成分,常使用数据字典来进一步解释,如下 ①“图书管理”数据流图中的“新书登记”P1.1 系统名:图书馆管理系统 条目名:新书登记 属于数据流:图书管理 数据流结构 书籍编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总量:
库存:
②“借还书管理”数据流程图中的“借书”P2.3 “还书”P2.4 “续借”P2.5 系统名:图书馆管理系统 属于数据流:借还书管理 数据流结构 读者编号: 姓名: 书名: 借阅日期:
③“读者管理”数据流程图中的“离校处理”P3.3 离校处理就是对读者证件有效期的管理 属于数据流:读者管理中的身份管理 数据流结构: 身份编号: 身份名称: 最大借阅数: 借书期限: 有效期:
5、E-R 图
三. 系统设计
1、系统功能设计
以下是各项具体功能的设计
图书的查询功能
数据库系统建立后将向外界提供信息服务, 查询就是从数据库中提取满足用户指定条件的数据。查询的设计应能满足各种用户的查询要求。比如有的用户要查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有的用户要查图书数盘、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即查询功能应能实现查询条件的任惫组合。查询的表单可设计如图, 此查询表单的设计墓本上可满足各种用户的查询要求。 借书与还书功能
先建立相应视图读者借阅视图读者编号, 书籍编号姓名, 书名, 最大借阅数, 实借书数, 借书期限, 有效期限, 借出日期, 还书日期罚金。此视图中的实借书数通过对读者编号分组并使用集函数以获取其值, 罚金根据还书日期、借出日期、借书期限及图书馆中相关规定来编写其相应约束条件。这两项数据是由基本表中的某些数据项通过统计或什算而得来的, 属于导出数据, 应放在视图中。
借阅时读者先登记相应借阅信息、读者信息及借阅的书信息。借阅信息确认时系统应完成以下操作:
(1) 书籍表中对应该书籍的库存减。若库存小于零, 说明该书已被借完, 系统应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2) 若读者的实借书数大于该读者身份中的最大借阅数, 系统应给出相应的提示, 并要求该读者退还一定数的书。还书时同样是先登记读者信息及要归还的书信息还书信息确认时, 系统应完成以下功能:
(3)判断还书日期是否超过借书期限, 若超过则根据图书馆的相关规定处理, 如交纳一定的罚金。
(4) 从借阅表中删除该读者相应的借书记录。 (5)书籍表中该归还书籍的库存增。 读者信息、读者身份信息、书籍信息的维护功能
维护模块都具有数据记录指针的移动、添加、侧除、编辑等功能, 这时我们可使用即提供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把对于这些信息的维护功能封装成类, 在以后的编程中便可盆复使用, 从而减少编程工作, 该维护模块
类可实现以下功能:
(1)实现数据记录指针的移动以浏览数据
(2)实现记录的添加、编辑、侧除、保存、恢复和定位功能。该通用类设计好以后, 在读者信息、读者身份信息、书特信息的维护界面上, 就可以加人该类的一个对象。
报表输出功能
图书馆每年年底都要做报表, 统计本年度新增图书的情况或对图书中
现有书籍进行统计。该项工作相当大, 且不允许有一点差错, 若用手工来做相当耗时, 但用计算机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它。
先将报表中要显示的数据项设计成相应视图报表视图年份, 所属类别, 书名, 数, 单价, 年价。将该视图作为报表设计器的数据源, 按年份、所属类别等属性进行分组, 对每一组统计其数量、价格等信息。报表格式设计好后, 孺要打印时, 只裕执行相应打印命令即可, 无须额外操作就可得到图书馆中最新图书信息的打印报表。
2、代码设计
①读者编号设计
读者编号是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数据项,唯一确定每个读者对象。它是一个固定十位数的数据项,它的一般格式是“AABBCCDD ”,其意义:“AA ”为年份编号,如08,09,10,用来表示学生的注册时间;“BB ”为学院编号,表示学生所在学院;“CC ”代表专业编号,表示学生所学专业;“CC ”为班级编码,代表学生所在的班级;“DD ”为学生在班级的学号。
其他代码如学院代码,专业代码和班级代码没有特殊规定,可由学校教务处自行使用一套统一的可以唯一指示学院、专业和班级编码的代码系统。 ②书籍编号设计
书籍编号主要用于反映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它是一个固定的七位数的数据项,一般格式为“AABCCDD ”,其意义:“AA ”代表图书的入馆年份,如 04,05,06等;“B ”表示馆藏地点,“1”代表新馆,“2”代表旧馆;“CC ”代表图书的楼层分布,如“07”代表图书馆七楼;“DD ”代表图书的书架号信息,如“05”
代表图书在05号书架。
③身份编号用于确定读者的身份类型,其设计格式为“A ”,如“1代表本科生,“2”代表研究生,“3”代表博士生,“4”代表专科生等。
3、系统运行环境与数据库设计
系统运行环境的配置与设计
①硬件环境:(建议配置)
⑴主机:采用AMD Athlon Ⅱ或以上级别PC 机;
⑵内存:1GB 以上;
⑶硬盘:20GB 以上;
⑷显示器:支持VGA 或分辨率更高的显示器(建议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 ②软件环境:(建议配置)
⑴操作系统:Windows XP SP3及以上操作系统;
⑵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 中文版;
⑷浏览器:IE 浏览器 6.0以上;
⑸应用服务器:Tomcat 6.0服务器软件;
③网络环境;基于成熟的以太网组成的局域网,可设多台客户机
数据库设计
整个数据库有5个表
关系图:
4、输入/输出设计
输入设计
1) 输入方式设计
输入方式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的要求,来确定数据输入的具体形式。本系统在输入方式上采用扫描仪输入和键盘输入的方式,其中读者信息的输入采用扫描仪输入,其他的信息收集均采取键盘输入的方式。
2) 输入格式
本系统在设计数据输入格式时,严格按照数据库设计时产生的数据字典,遵循代码设计的实际标准,统一格式,不随意更改数据库信息。
3) 校对方式
本系统校对方式上采取二次键入校对,即同一批数据两次键入系统,经过两次键入后系统内部再比较这两批数据,如果完全一致则输入正确;反之,则将不同部分显示出来有针对性的进行人工校对。
输出设计
输出设计主要是对系统输出结果进行设计。输出的内容与格式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从系统开发的角度来看,输入信息只有根据输出要求才能确定,即输出决定的输入,因而要求输出信息的准确、及时、适用。
(1)确定输出类型与输出内容
数据输出包括书籍信息、读者信息、借阅记录、罚款信息、等数据信息的输出。
(2)确定输出方式
由于本系统输出的信息大都是文字信息,所以在这里均采取报表的形式输出信息。
四. 系统实施
1. 选择的开发平台
硬件平台是开发与运行系统所需要的硬件环境,由于本系统是一个小型的MIS 管理系统,因此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不高。我选择的是DDR256M 、60G 硬盘内存的普通微机。
软件平台是指系统开发与运行的软件环境。我在开发时选用了稳定性较强的Windows XP 中文专业版和VF6.0作为开发语言用于数据库设计。 由于这些软件产品都是Microsoft 公司的产品,因此彼此之间的兼容性较好,开发出的应用系统稳定性较高。VF6.0具有可视化的开发环境,可以快速完成系统的开发,内部集成的数据库访问通道,使得可以轻松方便的对数据库管理
2. 系统测试
实际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错,系统中通常可能隐藏着错误和缺陷,不经周密测试的系统投入运行,将会造成难以想像的后果,因此系统测试是MIS 开发过程中为保证软件质量必须进行的工作。大量统计资料表明,系统测试的工作量往往占MIS 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测试工作。
我在开发本系统时,为了使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对本系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全面测试,采取的方式是:
(1)分调:在“登陆界面”文本框中输入“用户名”,例002,然后输入密码,该界面从其他相应的文本框中能够显示出相应的信息,系统是可以正常运行的。为了保证每一项菜单能够正确实现系统设计的功能,我把相关的基础数据,基本上全部输入到本系统中,并对每一个菜单项进行了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从而保证了菜单级功能的正确实现。
(2)数据跟踪:我完成菜单项测试后,我又对系统内的每一个数据进行了跟踪。
(3)总调:我在以上测试的基础上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整体的测试,依次来检验系统功能是否符合系统设计的要求。
在具体的测试中,我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由程序设计者之外的人进行测试;测试用例应由两部分组成: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结果;应选用不合理的输入数据与非法输入测试;不仅要检验程序是否实现预期功能,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不应该做的工作;集中测试容易出错的程序模块;对程序修改以后,必须重新进行测试。
3. 系统切换方式
我设计的大学工资管理系统准备采用并行切换方式,以保证平衡可靠的过度。即一方面使用本系统来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又继续沿用老的方式—手工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如果程序存在一些漏洞和错误,用户也提出了修改意见,那么系统还要经过进一步完善才能正式投入使用,终止以前的操作方式。
4. 系统使用说明书
系统的菜单
登录模块
本模块主要用于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用户通过表单提供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登录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查询鉴别。如果身份合法,则将用户导向系统的主页面并记录用户的相关信息,留待以后的系统页面使用。用户名为002,密码222。
(1)输入用户的登录信息。
在页面提供的表单出输入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点击“登录”按钮提交表单信息到身份验证页面。
(2)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用户信息模块:
此模块为系统管理人员使用。管理人员可根据相应的条件对读者进行管理。对于一些失去使用系统资格的读者,如毕业生等,可以删除他们的用户记录,这样的话,这些读者就无法再次登陆系统。“添加”为增加用户信息,“修改”为改变用户信息。
用户口令修改模块:
赋予普通读者修改密码的权限。
图书编目模块:
该模块对每一本图书做了详细的记录,分别从书名、索书号、作者、出版社、内容简介、关键词、条码、字数、页数、出版日期这10个方面对书籍进行登记。为了方便管理,系统设置了“首记录”“前一记录”“后一记录”“尾记录”四个按钮,利于微调。下访的筛选索书号,是条形码扫射记录区。
图书典藏模块:
(1).新书分配模块
此模块可以方便图书馆管理人员将新到的图书迅速分配到图书馆的各个功
能室,对整个图书馆的馆藏有了基础累积。当新到图书在分配上出现差错时,也可通过这个界面迅速的查找,及时更正。
(2).库室调配模块
该模块用于图书馆内部各个库室之间的图书调配,管理人员可通过此界面迅速准确地操作实体。
图书征订模块:
图书征订模块是图书馆为读者制定的特殊服务,如果有读者想通过图书馆代购某些书籍的话,旧可以通过该界面来实现。该模块以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为搜索条件确定书籍,提供了预览、打印等功能。
图书借还模块:
对于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在设计上我把它和一部分读者信息联系到一起。
这
样就方便读者很快的掌握到自己在图书馆的一切信息。
借还数据模块
这是图书馆管理人员使用的模块,它让管理人员快速掌握单本图书的流动信息。
退出模块
让读者退出系统返回WIDNOWS 界面
5. 对自己开发的系统地评价
丛客观的角度上来说,我自己开发的这套系统还很不成熟,有着不少的漏洞与缺点。比如说没有将管理人员与普通读者分开进行登陆,这样的话会让整个系统更专业,更人性化。其次,我没有设立图书查询的模块,这在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我个人在VF 上学艺不精,致使无法完成图书查询处的代码设计,故将其舍弃,实属万般无奈。但我在图书编目、图书典藏、还有图书征订这几个模板的设计上还是下了一番苦心的。仔细看看,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总的来说,我所设计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可以适应小团体使用的。
五. 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数据流程图
参考文献
1. 高林,周海燕 .管理信息系统与案例分析 .2004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11月:220页.
2. 罗榜圣. 管理信息系统.2005版.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323页.
3. 陈佳编著.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2000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339页
4. 薛成华主编. 管理信息系统.2000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345页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
前言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剧增的时代,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图书的需求越来越大,馆存图书也不断增加,各系统对各门类图书的需求也越来越具体。但目前各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很多停留在书卡和书目的一般查询上,花费了大量资金购置的图书和计算机软件,其关系只停留在图书和目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所进行的计算机管理只简单的将书目录入软件中,再根据目录查找图书这一循环体中。目前大部分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都处于一种馆藏图书量大,各书馆所存图书相类似,专业性图书所占比例较小,管理方法简单,图书利用率低,管理成本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管理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信息系统的开发,在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有利于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从与信息有关的学科来看,信息管理处于信息学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社会学之间,它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成管理学、信息学,发展成了一门学科—管理信息系统。
一. 总体规划
“图书馆借阅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读者登陆、图书借阅、图书采编、读者信息管理和系统维护。系统功能如下图1:
图1.1 系统结构图
各子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读者登陆
读者访问系统时系统将检验读者的名字和密码,经过注册的读者允许进入系统。
图书借阅系统
读者查找到所需图书后,在图书保留期内到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图书借阅系统处理图书借阅、还书、续借等手续。 图书采编体统
图书采购入库,经过编目等处理后,将其目录信息存入数据库,提供给读者
检索适用。目录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类别、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出版日期和数量等。 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维护模块主要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图书统计信息和读者统计信息,以便于管理人员从宏观上掌握图书馆运行的总体情况。
二. 系统分析
1、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 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 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 有关图书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 面对着庞大的信息量, 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 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 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 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 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管理。因此, 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 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本系统开发的总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集中统一的管理。本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信息的管理, 主要功能为管理有关读者, 书籍, 借阅和管理者的信息等。本系统结构分为读者信息管理模块, 书籍信息管理模块, 借阅信息管理模块, 管理者信息管理模块。读者信息管理部分有两方面的功能, 可以浏览读者的信息, 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书籍信息管理可以浏览书籍的信息, 可以对书籍信息进行维护。借阅信息管理可以显示当前数据库中书籍借阅情况, 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管理者信息管理可以显示数据库中管理者的情况, 可以对管理者信息进行维护。 2、业务流程分析
总体的业务流程2-1
具体业务流程图
借阅查询流程图2-2
还书业务流程图2-3
查询业务流程图2-4
3、数据流程图
第一层流程图3-2
读者管理3-4
4、数据字典
对于数据流图中出现的一些成分,常使用数据字典来进一步解释,如下 ①“图书管理”数据流图中的“新书登记”P1.1 系统名:图书馆管理系统 条目名:新书登记 属于数据流:图书管理 数据流结构 书籍编号: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总量:
库存:
②“借还书管理”数据流程图中的“借书”P2.3 “还书”P2.4 “续借”P2.5 系统名:图书馆管理系统 属于数据流:借还书管理 数据流结构 读者编号: 姓名: 书名: 借阅日期:
③“读者管理”数据流程图中的“离校处理”P3.3 离校处理就是对读者证件有效期的管理 属于数据流:读者管理中的身份管理 数据流结构: 身份编号: 身份名称: 最大借阅数: 借书期限: 有效期:
5、E-R 图
三. 系统设计
1、系统功能设计
以下是各项具体功能的设计
图书的查询功能
数据库系统建立后将向外界提供信息服务, 查询就是从数据库中提取满足用户指定条件的数据。查询的设计应能满足各种用户的查询要求。比如有的用户要查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有的用户要查图书数盘、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即查询功能应能实现查询条件的任惫组合。查询的表单可设计如图, 此查询表单的设计墓本上可满足各种用户的查询要求。 借书与还书功能
先建立相应视图读者借阅视图读者编号, 书籍编号姓名, 书名, 最大借阅数, 实借书数, 借书期限, 有效期限, 借出日期, 还书日期罚金。此视图中的实借书数通过对读者编号分组并使用集函数以获取其值, 罚金根据还书日期、借出日期、借书期限及图书馆中相关规定来编写其相应约束条件。这两项数据是由基本表中的某些数据项通过统计或什算而得来的, 属于导出数据, 应放在视图中。
借阅时读者先登记相应借阅信息、读者信息及借阅的书信息。借阅信息确认时系统应完成以下操作:
(1) 书籍表中对应该书籍的库存减。若库存小于零, 说明该书已被借完, 系统应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2) 若读者的实借书数大于该读者身份中的最大借阅数, 系统应给出相应的提示, 并要求该读者退还一定数的书。还书时同样是先登记读者信息及要归还的书信息还书信息确认时, 系统应完成以下功能:
(3)判断还书日期是否超过借书期限, 若超过则根据图书馆的相关规定处理, 如交纳一定的罚金。
(4) 从借阅表中删除该读者相应的借书记录。 (5)书籍表中该归还书籍的库存增。 读者信息、读者身份信息、书籍信息的维护功能
维护模块都具有数据记录指针的移动、添加、侧除、编辑等功能, 这时我们可使用即提供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把对于这些信息的维护功能封装成类, 在以后的编程中便可盆复使用, 从而减少编程工作, 该维护模块
类可实现以下功能:
(1)实现数据记录指针的移动以浏览数据
(2)实现记录的添加、编辑、侧除、保存、恢复和定位功能。该通用类设计好以后, 在读者信息、读者身份信息、书特信息的维护界面上, 就可以加人该类的一个对象。
报表输出功能
图书馆每年年底都要做报表, 统计本年度新增图书的情况或对图书中
现有书籍进行统计。该项工作相当大, 且不允许有一点差错, 若用手工来做相当耗时, 但用计算机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它。
先将报表中要显示的数据项设计成相应视图报表视图年份, 所属类别, 书名, 数, 单价, 年价。将该视图作为报表设计器的数据源, 按年份、所属类别等属性进行分组, 对每一组统计其数量、价格等信息。报表格式设计好后, 孺要打印时, 只裕执行相应打印命令即可, 无须额外操作就可得到图书馆中最新图书信息的打印报表。
2、代码设计
①读者编号设计
读者编号是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数据项,唯一确定每个读者对象。它是一个固定十位数的数据项,它的一般格式是“AABBCCDD ”,其意义:“AA ”为年份编号,如08,09,10,用来表示学生的注册时间;“BB ”为学院编号,表示学生所在学院;“CC ”代表专业编号,表示学生所学专业;“CC ”为班级编码,代表学生所在的班级;“DD ”为学生在班级的学号。
其他代码如学院代码,专业代码和班级代码没有特殊规定,可由学校教务处自行使用一套统一的可以唯一指示学院、专业和班级编码的代码系统。 ②书籍编号设计
书籍编号主要用于反映书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它是一个固定的七位数的数据项,一般格式为“AABCCDD ”,其意义:“AA ”代表图书的入馆年份,如 04,05,06等;“B ”表示馆藏地点,“1”代表新馆,“2”代表旧馆;“CC ”代表图书的楼层分布,如“07”代表图书馆七楼;“DD ”代表图书的书架号信息,如“05”
代表图书在05号书架。
③身份编号用于确定读者的身份类型,其设计格式为“A ”,如“1代表本科生,“2”代表研究生,“3”代表博士生,“4”代表专科生等。
3、系统运行环境与数据库设计
系统运行环境的配置与设计
①硬件环境:(建议配置)
⑴主机:采用AMD Athlon Ⅱ或以上级别PC 机;
⑵内存:1GB 以上;
⑶硬盘:20GB 以上;
⑷显示器:支持VGA 或分辨率更高的显示器(建议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 ②软件环境:(建议配置)
⑴操作系统:Windows XP SP3及以上操作系统;
⑵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 中文版;
⑷浏览器:IE 浏览器 6.0以上;
⑸应用服务器:Tomcat 6.0服务器软件;
③网络环境;基于成熟的以太网组成的局域网,可设多台客户机
数据库设计
整个数据库有5个表
关系图:
4、输入/输出设计
输入设计
1) 输入方式设计
输入方式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总体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的要求,来确定数据输入的具体形式。本系统在输入方式上采用扫描仪输入和键盘输入的方式,其中读者信息的输入采用扫描仪输入,其他的信息收集均采取键盘输入的方式。
2) 输入格式
本系统在设计数据输入格式时,严格按照数据库设计时产生的数据字典,遵循代码设计的实际标准,统一格式,不随意更改数据库信息。
3) 校对方式
本系统校对方式上采取二次键入校对,即同一批数据两次键入系统,经过两次键入后系统内部再比较这两批数据,如果完全一致则输入正确;反之,则将不同部分显示出来有针对性的进行人工校对。
输出设计
输出设计主要是对系统输出结果进行设计。输出的内容与格式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从系统开发的角度来看,输入信息只有根据输出要求才能确定,即输出决定的输入,因而要求输出信息的准确、及时、适用。
(1)确定输出类型与输出内容
数据输出包括书籍信息、读者信息、借阅记录、罚款信息、等数据信息的输出。
(2)确定输出方式
由于本系统输出的信息大都是文字信息,所以在这里均采取报表的形式输出信息。
四. 系统实施
1. 选择的开发平台
硬件平台是开发与运行系统所需要的硬件环境,由于本系统是一个小型的MIS 管理系统,因此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不高。我选择的是DDR256M 、60G 硬盘内存的普通微机。
软件平台是指系统开发与运行的软件环境。我在开发时选用了稳定性较强的Windows XP 中文专业版和VF6.0作为开发语言用于数据库设计。 由于这些软件产品都是Microsoft 公司的产品,因此彼此之间的兼容性较好,开发出的应用系统稳定性较高。VF6.0具有可视化的开发环境,可以快速完成系统的开发,内部集成的数据库访问通道,使得可以轻松方便的对数据库管理
2. 系统测试
实际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错,系统中通常可能隐藏着错误和缺陷,不经周密测试的系统投入运行,将会造成难以想像的后果,因此系统测试是MIS 开发过程中为保证软件质量必须进行的工作。大量统计资料表明,系统测试的工作量往往占MIS 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测试工作。
我在开发本系统时,为了使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对本系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全面测试,采取的方式是:
(1)分调:在“登陆界面”文本框中输入“用户名”,例002,然后输入密码,该界面从其他相应的文本框中能够显示出相应的信息,系统是可以正常运行的。为了保证每一项菜单能够正确实现系统设计的功能,我把相关的基础数据,基本上全部输入到本系统中,并对每一个菜单项进行了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从而保证了菜单级功能的正确实现。
(2)数据跟踪:我完成菜单项测试后,我又对系统内的每一个数据进行了跟踪。
(3)总调:我在以上测试的基础上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整体的测试,依次来检验系统功能是否符合系统设计的要求。
在具体的测试中,我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由程序设计者之外的人进行测试;测试用例应由两部分组成: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结果;应选用不合理的输入数据与非法输入测试;不仅要检验程序是否实现预期功能,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不应该做的工作;集中测试容易出错的程序模块;对程序修改以后,必须重新进行测试。
3. 系统切换方式
我设计的大学工资管理系统准备采用并行切换方式,以保证平衡可靠的过度。即一方面使用本系统来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又继续沿用老的方式—手工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如果程序存在一些漏洞和错误,用户也提出了修改意见,那么系统还要经过进一步完善才能正式投入使用,终止以前的操作方式。
4. 系统使用说明书
系统的菜单
登录模块
本模块主要用于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用户通过表单提供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系统根据用户提供的登录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查询鉴别。如果身份合法,则将用户导向系统的主页面并记录用户的相关信息,留待以后的系统页面使用。用户名为002,密码222。
(1)输入用户的登录信息。
在页面提供的表单出输入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点击“登录”按钮提交表单信息到身份验证页面。
(2)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用户信息模块:
此模块为系统管理人员使用。管理人员可根据相应的条件对读者进行管理。对于一些失去使用系统资格的读者,如毕业生等,可以删除他们的用户记录,这样的话,这些读者就无法再次登陆系统。“添加”为增加用户信息,“修改”为改变用户信息。
用户口令修改模块:
赋予普通读者修改密码的权限。
图书编目模块:
该模块对每一本图书做了详细的记录,分别从书名、索书号、作者、出版社、内容简介、关键词、条码、字数、页数、出版日期这10个方面对书籍进行登记。为了方便管理,系统设置了“首记录”“前一记录”“后一记录”“尾记录”四个按钮,利于微调。下访的筛选索书号,是条形码扫射记录区。
图书典藏模块:
(1).新书分配模块
此模块可以方便图书馆管理人员将新到的图书迅速分配到图书馆的各个功
能室,对整个图书馆的馆藏有了基础累积。当新到图书在分配上出现差错时,也可通过这个界面迅速的查找,及时更正。
(2).库室调配模块
该模块用于图书馆内部各个库室之间的图书调配,管理人员可通过此界面迅速准确地操作实体。
图书征订模块:
图书征订模块是图书馆为读者制定的特殊服务,如果有读者想通过图书馆代购某些书籍的话,旧可以通过该界面来实现。该模块以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为搜索条件确定书籍,提供了预览、打印等功能。
图书借还模块:
对于图书馆的主要业务,在设计上我把它和一部分读者信息联系到一起。
这
样就方便读者很快的掌握到自己在图书馆的一切信息。
借还数据模块
这是图书馆管理人员使用的模块,它让管理人员快速掌握单本图书的流动信息。
退出模块
让读者退出系统返回WIDNOWS 界面
5. 对自己开发的系统地评价
丛客观的角度上来说,我自己开发的这套系统还很不成熟,有着不少的漏洞与缺点。比如说没有将管理人员与普通读者分开进行登陆,这样的话会让整个系统更专业,更人性化。其次,我没有设立图书查询的模块,这在一个优秀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我个人在VF 上学艺不精,致使无法完成图书查询处的代码设计,故将其舍弃,实属万般无奈。但我在图书编目、图书典藏、还有图书征订这几个模板的设计上还是下了一番苦心的。仔细看看,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总的来说,我所设计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可以适应小团体使用的。
五. 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数据流程图
参考文献
1. 高林,周海燕 .管理信息系统与案例分析 .2004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11月:220页.
2. 罗榜圣. 管理信息系统.2005版.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323页.
3. 陈佳编著.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2000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339页
4. 薛成华主编. 管理信息系统.2000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3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