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礼仪

日期:2014-05-07 10:49  作者:  来源:云南文化交流网

点击:60

傣族自古以来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与傣族群众生活在一起,你会发现傣族民风纯朴、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不论男女老少都以多行善事为社会公德。人际交往,十分讲究礼节礼貌。

傣族的礼仪教育由家庭教育、佛寺教育和法律法规三个部分组成。三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傣族孩子从懂事时开始,就受到父母的礼仪教育。教育孩子从小做好事,不做坏事,对人要有礼貌,要尊重老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孩子们不光接受长辈的教诲,而且从父母身上耳濡目染,受到良好影响,从小开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傣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男孩子八、九岁开始都要离家到寺庙当几年和尚。寺庙内要求小和尚严格遵守“五戒”、“十戒”,以此作为信徒一切言行的准则。“五戒”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奸淫妇女、不喝酒、不抽烟。当小和尚时期,八、九岁至十几岁,是一个人礼仪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佛教的教义教规对他一生的道德礼仪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傣族由于主张行善而不作恶,人际关系是友善的和睦的。在傣族内部,抚幼敬老,夫妻和睦,与邻里友爱互助,谁家有困难,全村来帮助,一家盖新房,全寨来帮忙。

傣族老人常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山离得再近也靠不拢,人隔得再远也能会面。”“不管来客贫或富,迎上竹楼不偏心。宁肯自己省吃省喝,也不能怠慢远方客人。”所以,热情待客成为傣族村寨的风气。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饭菜款待。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妇女从客人面前走过,要拢裙躬腰轻走;客人在楼下,不从客人所在位置的楼上走过。有的傣族村寨,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萨拉房”。

到傣家做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客人到来之时,门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银钵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叶轻轻泼洒到客人身上。走上竹楼入座后,咪涛会给客人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傣族的礼仪教育,还有西双版纳最高统治者召片领制定的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如《土司对百姓的训条》、《爷爷教训子孙》、《父亲对儿子的训示》、《教训妇女做媳妇的礼节》等,对很多方面的道德、礼仪都有强制性的规范和约束。如法律规定:儿子不能告父亲,告了也不能判儿子赢。这虽有失法律的公正,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傣族尊重长辈,爱老敬老养老的良好民风。谚语说:“田中土丘是谷魂,村上老人是寨宝。”凡生产生活中的大事,都要首先听取村上老人们的意见;重大的节庆和祭祀活动要请老人主持;村舍间出现纠纷,要请老人排解。走路也要让老人走在前面。老人进屋,年轻人要站起来问好,待老人落座后,才能坐下。饭桌上,要让老人坐首位,好菜先敬给老人。在傣族村寨,很少发生虐待老人、遗弃老人的现象,家庭中充满一种团结友爱和谐的气氛。

(转自 云南网 编辑 熊怡)

日期:2014-05-07 10:49  作者:  来源:云南文化交流网

点击:60

傣族自古以来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与傣族群众生活在一起,你会发现傣族民风纯朴、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不论男女老少都以多行善事为社会公德。人际交往,十分讲究礼节礼貌。

傣族的礼仪教育由家庭教育、佛寺教育和法律法规三个部分组成。三者相互结合,相得益彰。

傣族孩子从懂事时开始,就受到父母的礼仪教育。教育孩子从小做好事,不做坏事,对人要有礼貌,要尊重老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孩子们不光接受长辈的教诲,而且从父母身上耳濡目染,受到良好影响,从小开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傣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男孩子八、九岁开始都要离家到寺庙当几年和尚。寺庙内要求小和尚严格遵守“五戒”、“十戒”,以此作为信徒一切言行的准则。“五戒”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奸淫妇女、不喝酒、不抽烟。当小和尚时期,八、九岁至十几岁,是一个人礼仪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佛教的教义教规对他一生的道德礼仪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傣族由于主张行善而不作恶,人际关系是友善的和睦的。在傣族内部,抚幼敬老,夫妻和睦,与邻里友爱互助,谁家有困难,全村来帮助,一家盖新房,全寨来帮忙。

傣族老人常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山离得再近也靠不拢,人隔得再远也能会面。”“不管来客贫或富,迎上竹楼不偏心。宁肯自己省吃省喝,也不能怠慢远方客人。”所以,热情待客成为傣族村寨的风气。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饭菜款待。无论男女老少,对客人总是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妇女从客人面前走过,要拢裙躬腰轻走;客人在楼下,不从客人所在位置的楼上走过。有的傣族村寨,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萨拉房”。

到傣家做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和“拴线”的礼遇。客人到来之时,门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银钵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叶轻轻泼洒到客人身上。走上竹楼入座后,咪涛会给客人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傣族的礼仪教育,还有西双版纳最高统治者召片领制定的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如《土司对百姓的训条》、《爷爷教训子孙》、《父亲对儿子的训示》、《教训妇女做媳妇的礼节》等,对很多方面的道德、礼仪都有强制性的规范和约束。如法律规定:儿子不能告父亲,告了也不能判儿子赢。这虽有失法律的公正,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傣族尊重长辈,爱老敬老养老的良好民风。谚语说:“田中土丘是谷魂,村上老人是寨宝。”凡生产生活中的大事,都要首先听取村上老人们的意见;重大的节庆和祭祀活动要请老人主持;村舍间出现纠纷,要请老人排解。走路也要让老人走在前面。老人进屋,年轻人要站起来问好,待老人落座后,才能坐下。饭桌上,要让老人坐首位,好菜先敬给老人。在傣族村寨,很少发生虐待老人、遗弃老人的现象,家庭中充满一种团结友爱和谐的气氛。

(转自 云南网 编辑 熊怡)


相关文章

  • 双江傣族生活习俗研究
  • 摘要:双江傣族是一个宗教信仰特别坚定的少数民族,对南传佛教的信仰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因此佛教对双江傣族的生活习俗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祭祀活动:匠心独具的节日形式:独具一格的餐饮文化:别出心裁的傣族服饰以及与众不同的婚礼风俗.笔者拟 ...查看


  • 傣族:水的民族阅读答案
  • 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思考并回答问题. 傣族:水的民族 ①"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西双版纳傣族,是与水有缘的民族,被称为"水的民族".这里的傣家人不仅把水视为生命之源,而且对水一往情深.他们 ...查看


  • 普洱地名中傣语地名命名特点
  • 摘 要:地名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同时,地名本身也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是一种信息载体.本文以普洱地名中傣语地名为研究对象,对傣族地名在普洱少数民族语地名命名中的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查看


  • 普洱地名中傣语地名命名特点 1
  • 普洱地名中傣语地名命名特点 摘 要:地名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反映当地的自然地 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同时,地名本身也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地理和 文化,是一种信息载体.本文以普洱地名中傣语地名为研究对象, 对傣族地名在普洱少数民族语地名命名 ...查看


  • 佛教与现代法律的关系
  • 2010年3月 第30卷第2期(总100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明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MEli".2010 V01.30(SumNo.100) 佛教与现 ...查看


  • 民族团结竞赛家长比赛答案
  • 1 2分 () C 以下有关苗族迁徙错误的是( ). A .第一次大迁徙,是苗族先民以其发源地今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 的南北两岸 B .第二次大迁徙,是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人多势大,号称"九黎" ...查看


  • 云南独有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在对外口译中的传承
  • 摘 要: 饮食是体现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文化和风情的重要方面,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民风民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因此,在对外交流中,了解.传播和口译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是继承和弘扬云南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前提. 关键词: 云南独有少数民族 ...查看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1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屈原创造楚辞体,写有不朽诗篇离骚 汉代著名的文学体裁是赋和乐府成就巨大 唐代著名的文学体裁是今体诗(格律诗)和传奇(小说),成就辉煌.杜甫被誉为诗圣,李白被誉为诗仙,韩愈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查看


  • 浙教版四年级下册思品全册教案
  •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下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这是我们的社区 [课 题]1 社区的公共设施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的各种设施所在的位置和使用情形. 2.知道并学会借助相关的社区公共设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 ...查看


热门内容